登陆注册
63187400000006

第6章 围炉夜话引言(四)

四〇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分[1],则不敢虚骄矣[2];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注释:

[1]身分:指出身和社会地位。这里表示一个人的能力和所处的位置。

[2]虚骄:浮华不实,骄傲自大。

【译文】明白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就不敢妄自尊大。想到虚度年华就会落得一个惨淡的下场,就应该振作精神,努力奋发。

【评语】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清楚的认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既不高估,也不贬低。这样才能不卑不亢地与人交际,恰如其分地处理事情。如果小有才能,就自以为了不得,甚至没有什么能力,也傲慢自大,这就只会让别人看笑话,对于自己的进步是毫无裨益的。

“人生不满百”,生命太短暂了,如果年轻时不肯多努力,到老来终究一无所成。想到这样的结果,我们哪有理由不奋发进取呢?毕竟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至少应该做到: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四一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惕也[1];大家渐及消亡[2],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3]。

注释:

[1]警惕:保持警觉,小心戒备。

[2]大家:高门贵族,大户人家。

[3]因循:遵循旧习而无所改动。

【译文】平常人突然遭受灾祸忧患的打击,可以断定他能够重整旗鼓,是因为突来的祸患能让他产生忧患意识,从而保持警觉,小心戒备。世家大族逐渐衰败,很难指望它能重新兴旺,是因为墨守成规的习性已经养成,已经难以改变了。

【评语】平常人遭遇到灾祸时,如果不是那种经不起打击、一蹶不振的人,我们可以断定他会再次站起,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祸患的刺激使他更加努力,另一方面他在做事的时候会更加谨慎。所谓“生于忧患”,祸患反而是重生的契机。

但是,许多世家大族逐渐衰败时,就不是那么容易挽回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世家大族之所以成为世家大族,是它内部有传承下来的各种传统,为成员提供了各种行之有效的规范。但时移世易,当这些传统、规范不能应对现实时,世家大族已经很难摆脱它们的束缚了。何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突然的灾祸相比较,这种逐渐积累起来的危机一般难以觉察,等觉察到的时候,已经是积重难返、无力回天了。所谓“死于安乐”,耽于安逸是败亡的先兆。

四二

天地无穷期,光阴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1],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

注释:

[1]定数:运命为天所定,不能改易。

【译文】天地永存,无穷无尽,然而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过去一天,生命就减少一天。人的荣华富贵,乃天命注定,然而学问则不如此,用功一分,知识便增长一分。

【评语】人的生命并不像天地那么长久无尽,因此经不起半点浪费。要知道生命过了一日,便是少一日。“一朝临镜,白发苍苍”,感受何其恐慌凄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又包含多少追悔无奈!我们千万不要蹉跎岁月或是浑噩度日,而应该抓紧时间生活,不虚度每一天。

人生的富贵与否,也许前有定数,然而那根本不重要。富贵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而学问却操之在我、没有止境,多学一分,知识便增长一分。何况,富贵无常,得失难以预料,而知识学问一旦被我们掌握,就是永远属于我们自己的财富。

四三

处事有何定凭[1],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注释:

[1]定凭:确定的准则。

【译文】做任何事,并没有确定的准则,做到问心无愧就行。创立事业,不在乎是大是小,能够应付得来就好。

【评语】很多事,做得好或坏,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因为外在标准是可以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有时自己做得不错,别人却说不好,有时此时此刻被认为是好的,时移境迁,又被认为是不好的了。所以凡事但求尽其在我,何必太在乎外在的毁誉呢?人只要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事,也就可以了。

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在决定从事哪一行业之时,一定要先正确衡量自己的性情、兴趣以及能力,是否适合于这个行业。倘若有一样不合,就不可能胜任愉快。如果是能力不够,就该充实能力;如果是兴趣不足,可以试着培养。假设这些全都做不到,还是试着换个行业比较好,不要让自己钻在牛角尖里。

四四

气性不和平[1],则文章事功[2],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3],则人品心术[4],尽属可疑。

注释:

[1]气性:气质性情。和平:心平气和。

[2]文章:指著述立言。事功:指事业功绩。

[3]矫饰:伪装造作以为掩饰。

[4]心术:居心,存心。

【译文】一个人不能平心静气地待人处世,那么他在学问、事业上都不可能有什么值得效法之处。一个人言语虚伪不实,那么他的人品和居心也都令人怀疑。

【评语】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脾气性情如果不平和,言论尖酸刻薄,或是浅陋粗鄙,他的文章一定没有什么可读性,也难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气性平和,根本在于不怀隐私杂念,无欲无求,心思明净,甘于淡泊,不被荣辱得失、是非利害所困扰、所蒙蔽。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从人的言谈中,我们可以发现和体味其思想和气志。一个信口雌黄、假话连篇的人,要说他的人品高、心术好,那是不可信的。心存浩然正气、行为堂堂正正的人,其言必笃实真切。心怀叵测、行为诡诈的人,其言必伪饰狡诈。人们应该听话听音,察言观色。

四五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1];滥交朋友[2],不如终日读书。

注释:

[1]守拙:即以拙自安,不以巧伪与人周旋。

[2]滥交:毫无选择,随意交友。

【译文】把聪明用错了地方,不如一辈子谨守愚拙。随便交朋友,倒不如整天闭门读书。

【评语】聪明的人如果心术不正,将聪明用在不正当之处,不仅使自己遭到祸害,也会祸害众人,“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话,还不如朴拙老实的人,默默苦干,坚忍不拔,不投机取巧,不哗众取宠,一生平平凡凡,却也踏踏实实。

古人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朋友对于我们增长见闻很重要。然而,如果所交的只是酒肉朋友,那么和这些人交往,还不如关起门来读一本好书。一本好书就是益友,同样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长我们的见识。

四六

看书须放开眼孔[1],做人要立定脚跟[2]。

注释:

[1]放开眼孔:比喻放开眼界、心胸。

[2]脚跟:人脚的后部,引申指根基、根底。

【译文】看书必须要打开眼界,开阔心胸。做人必须要站稳自己的立场,不随波逐流。

【评语】一个人如果不能开阔心胸,捐弃成见,那么读任何书都无法得到益处。因为他见识狭窄,容不下任何和自己相左的意见。他去阅读,并不是要从书本中吸取新的知识,而只是想从书本中找出与自己观点一致的内容,来印证自己的正确,又怎么会有所进益呢?“放开眼孔”,不仅是放开“肉眼”,去辨别一本书的好坏,最重要的是放开“心眼”,去与一本书做心灵的沟通。一本好书,是作者用心撰写出来的,所以读者也应该用心去阅读,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苦心孤诣之处。

做人处事,一定要有原则、有立场,不改初衷,万万不可人云亦云,做墙头草。社会生活纷繁复杂,五花八门,外在的诱惑防不胜防,人一旦动摇了自己的信念,站不稳脚跟,就容易随波逐流,被浪潮打翻。当今多少贪官因为没有“站稳脚跟”,丧失信仰,违背初衷,才知法犯法,将自己钉在耻辱的铁柱上。

四七

严近乎矜[1],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注释:

[1]严:庄严。矜:自尊自大。

【译文】庄重有时看来像是傲慢,然而庄重是正直之气,傲慢却是一种乖僻的习气,所以律己最好是庄重,而不要傲慢。谦虚有时看来像是谄媚,然而谦虚是待人有礼,不自满,谄媚却是因为有所求而讨好对方,所以处世应该谦虚,而不可谄媚。

【评语】严肃庄重有时看起来像是傲慢,然而庄重是自重正直之气使然,傲慢却是一种自负乖僻习气使然。这就是二者的本质区别,也是君子“律己以庄重”的内涵所在。严肃庄重的人,一旦接触久了,你就会发现他“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并非想象中那么拒人于千里之外。傲慢自大的人,你去接近他,可能会平白无故地受到侮辱。所以修养身心,要自重,而不要自大。

谦虚谨慎有时看来像是谄媚,然而谦虚是行由衷使、待人有礼的表现,谄媚则是别有所求、虚伪矫饰的表现。谦虚的人虚怀若谷,可以学习更多的新知,博得更多的尊重。谄媚的人,钻营奉承,汲汲求利,只能让人厌憎鄙视。“虚心”和“媚心”相比较,一为内敛,一为外求;一为精神上的求知心,一为物质上的欲求心。因此,我们待人接物不能有谄媚的心理,却不可无谦虚的态度。

四八

财不患其不得[1],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禄不患其不来[2],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

注释:

[1]患:忧虑。

[2]禄:俸禄、福气。

【译文】不要忧虑得不到钱财,只怕得到财富后不能好好地使用。不要担忧官禄、福分不降临,而应该担心能不能无愧于心地得到它。

【评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人只要勤勉做事,开源节流,财富是不难得到的。就怕不顾道义,通过盗窃抢劫、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正当手段求取财富,更怕得到了财富后,不能好好去使用它,不是当了守财奴,悭吝成性,只入不出,就是成了暴发户,花天酒地,挥金如土。这样的话,财富不是福,反而是祸了。

同样,不用忧虑有无官禄和福分。福禄本无定数,又何必太过执着?如果不由正当途径得到,或是得到了,却尽是做一些亏禄损福的事,又有什么用?倒不如求自己内心的福禄,无谄无曲便是心官,不忮不求便是心福。

四九

交朋友增体面[1],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显荣[2],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注释:

[1]体面:面子。

[2]显荣:显达荣耀。

【译文】交朋友如果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面子,倒不如交一些真正对我们身心有益的朋友。教自己的孩子追求荣华富贵,倒不如教导他们树立做人应有的品格和行为。

【评语】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真正的朋友,正直,宽容,见闻广,是能有益于自己身心的。朋友不是用来装点门面、借以自夸的,当今很多人广交朋友,觉得朋友多很有面子,尤其喜欢和达官贵人交往,逢人便说,借此提高自己的身份。这是非常愚蠢可笑的。因为人之相交,贵在相知,若是为了炫耀,也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教育子弟,一定要着重培养子弟应有的品格和行为,而不应该灌输子弟追求富贵荣华的错误观念。“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良好的品格和行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哪怕衣冠楚楚,也不过是小人罢了。而一个有良好品格、行为的人,即使没有富贵荣华,仍然不失为高尚的人。

五〇

君子存心[1],但凭忠信[2],而妇孺皆敬之如神[3],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4];小人处世,尽设机关[4],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注释:

[1]存:存养。

[2]忠信:忠诚信实。

[3]妇孺:妇女和儿童。

[4]落得:乐得,甘愿去做。

[4]机关:计谋。

【译文】君子存养其心,但求忠诚信实,妇人、小孩都像尊敬神灵那样仰望他,所以君子甘愿去做君子。小人在社会上做事,到处耍弄手段心机,乡里的人都像躲避恶鬼那样鄙弃他,所以小人费尽心机,白做了小人。

【评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避之,不去也。”这段话可以看出君子与小人的分别:君子守道,小人违道。君子做事,只是凭着忠信之道,得到大家的支持,从而把事情做成。反之,小人做事,处处费尽心思,算计他人,自私自利,谁见了他都像见了瘟疫厉鬼一般,不愿与他打交道,事情也往往做不成。由此可见,费尽心思的小人与笃守忠信的君子,所得竟有天壤之别。所以与其做小人徒劳心思,不如为君子朴实又受人器重。

五一

求个良心管我[1],留些余地处人[2]。

注释:

[1]良心:天生的良善之心。

[2]余地:余裕,宽裕之处。“留余地”亦即让人。

【译文】祈求有一颗天生良善的心管束自己,让自己不为非作歹。留一些退路给别人,让别人也有容身之处。

【评语】人生在世,应该本着自己的良心,不做亏心事。这个良心,就是道德意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引诱,只要我们保有道德意识,约束自我,就不至于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决堤。

任何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只要不是十恶不赦之徒,只要他能改过,总是可以原谅的,没有必要把他逼得走投无路。所谓“穷寇莫追”,很多时候能为人留条后路,其实也是给自己留了后路。否则兔子急了也咬人,又何必弄得两败俱伤呢?

五二

一言足以召大祸[1],故古人守口如瓶[2],惟恐其覆坠也[3];一行足以玷终身[4],故古人饬躬若璧[4],惟恐有瑕疵也[6]。

注释:

[1]召:同“招”,招惹之意。

[2]守口如瓶:嘴巴像瓶口塞紧了一样。形容说话谨慎或严守秘密。

[3]覆坠:倾倒坠亡。

[4]玷:污辱。

[4]饬躬若璧:“饬”是治理,“躬”指自己,“饬躬若璧”就是守身如玉的意思。

[6]瑕疵:玉上的斑痕,比喻过失。

【译文】一句不当的话就可以招来大祸,所以古人言谈十分谨慎,不胡乱讲话,以免招来杀身毁家的大祸。一件错事就足以使一生清白的言行受到污辱,所以古人守身如玉,行事非常小心,惟恐做错事而让自己终身抱憾。

【评语】人有两只耳朵、两个眼睛、一张嘴,就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语言是人表达自己、与人交际的工具,适时而得体地运用它相当重要,所以古人强调慎言。慎言不是不让说话,而是要注意身份、场合、时机等,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才说。如果逢人便大放厥词,所谓“言多必失”,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影响彼此的关系。更严重的情况是祸从口出,因为一句不当的话而招致杀身之祸,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所以无谓的言语还是少说为妙。

一个人光明磊落,清白一生,如果因为一件小事而坏了名声,玷污了人格,那可太不值了。所以古之圣贤非常谨慎小心,惟恐做错了事,会让自己终身抱憾。古人以玉比德,并不是让人胆小怕事,其初衷是要求人们凡事三思而后行,不要忽视小事。

五三

颜子之不校[1],孟子之自反[2],是贤人处横逆之方[3];子贡之无谄[4],原思之坐弦[4],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注释:

[1]颜子:孔子的弟子颜回,字子渊。不校:不计较。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2]自反:自我反省。语出《孟子·离娄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3]横逆:横暴不顺理。

[4]子贡:孔子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4]原思:孔子的弟子原宪,字子思。坐弦:自在地弹琴取乐。

【译文】遇到有人冒犯时,颜渊不与人计较,孟子则自我反省,这是君子在遇人蛮横不讲理时的自处之道。在贫贱时,子贡不去阿谀富者,子思则依然弹琴自娱,完全不把贫困放在心上,这是君子在贫穷中仍能自守的方法。

【评语】别人平白无故地找麻烦,平常人一定十分恼怒,若是气量狭小些的,更会以牙还牙,但是颜渊可以不予计较,一笑置之。孟子认为别人冒犯自己,也许是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因而自我反省一番。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贫穷本来就很难耐,有的人耐不住,便干起违法的勾当,甚至抛弃人格,阉然媚世。子贡却要求自己“贫而无谄”,这便是能守,而原宪身处贫穷,能怡然自得、弹琴自娱,这就是能乐了。这是值得我们仰慕的。

五四

观朱霞[1],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2];观河海,悟其浩瀚[3]。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4],得其晚节[4];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注释:

[1]朱霞:红色的霞彩。

[2]灵奇:奇异秀丽的景色。

[3]浩瀚:水势广大的样子。

[4]黄华:菊花。

[4]晚节:菊经霜犹茂,以喻人之晚年节操清亮。

【译文】观赏红霞时,领悟到它明亮而又灿烂的生命;观赏白云时,欣赏它卷舒自如的曼妙姿态;观赏山岳时,体认到它的奇异秀丽;观看大海时,领悟到它的广大无际。因此只要用心体察,天地间无处不是好文章。面对绿竹时,能学习到待人应虚心有礼;面对菊花时,能学习到处乱世应有高风亮节;面对松柏时,能学习到处逆境应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芷兰香草时,能学习到人的品格应芬芳幽远。那么游玩与观赏的地方都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评语】“万物静观皆自得”,天地之间的一草一木,白云山岳,都值得我们效法。明丽的彩霞启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力展现自己最美好的灿烂生命。舒卷的白云提醒我们,生命也有舒展卷藏的时候,应当有为有守。而灵奇的山岳与浩瀚的河海,均足以拓展我们的心胸,而不必要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拘泥计较。绿竹的中空,代表着虚心;菊花能在岁末盛开,正像人在晚年而节操弥坚;松柏于岁寒不凋,如同人的坚韧不拔;而古人以芷兰香草比喻君子,象征着一个人人品的高洁。这些都足以启发我们的心性,涵养我们的境界。总之,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摩,便可发现天地间处处是文章,自然界万物皆师友。

五五

行善济人[1],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2];逞奸谋事[3],事难必其稳便[4],可惜他徒自坏心。

注释:

[1]济人:救济别人。

[2]快意:心中十分愉快。

[3]逞奸:肆行奸邪。

[4]稳便:稳当,便利。

【译文】做好事帮助他人,他人因此而得到安逸保全,自己也会感到十分愉快。肆行奸计去图谋,事情未必就能稳当便利,只可惜他徒然拥有坏心肠。

【评语】行善助人在己,只要你主观上愿意做好事、帮助别人,一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施善于人,每个人都乐于接受。做坏事,干那些损人利己的事,一般来说比较难以达到目的。因为算计别人,别人当然会有所防范。所以说善事易为,恶事难成。更进一步说,见到自己帮助的人能够安乐喜悦,自己也会感到畅快,可见为善对己对人都有益处。整日想着算计别人,不但难以如愿,即使成功,他人心怀怨恨,一定也会报复自己,真是害人害己。

五六

不镜于水[1],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2];不蹶于山[3],而蹶于垤[4],则细微宜防也。

注释:

[1]镜于水:以水为镜子。

[2]鉴:明察。

[3]蹶(jué):跌倒。

[4]垤(dié):小土堆。

【译文】不以水为镜子,而以人为镜来反省自己,许多事情的吉凶祸福可以鉴察清楚。在高山上没有跌倒,却被小土堆绊倒,愈是细微小事,愈要谨慎小心。

【评语】唐太宗曾说:“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所谓以人为镜,就是拿他人行为的得失,来作为自己的借鉴;以别人行事的经验教训,来考量自己的成败。每个人的阅历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躬行,也不可能对每一件事皆能洞察入微,明了于心。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要“以人为镜”。在分工愈来愈细、术业日趋专攻的今天,以人为镜,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别是非,把握事物趋向,少走弯路,自然便懂得趋吉避凶之道了。

我们爬山时,知道山形险峻,就会格外小心;而走在平地上,没有了那种戒心,往往会被路旁的小土堆绊倒。这是人之常情,恰恰表明:人总在疏忽之处失败。所谓“善泳者必溺于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抱着“防微杜渐”的态度,越是细小的地方,越不可掉以轻心,才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七

凡事谨守规模[1],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2]。

注释:

[1]规模:原有的法度,一定的规则与模式。

[2]小康:形容略有资产而足以自给的家境。

【译文】任何事情只要谨慎地遵守原有的法度,总不至于出什么大的差错。一辈子只要衣食无忧,家境便可算是自给自足了。

【评语】任何已经创办的事业,必然有其一定的规模与法则可遵循。后人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自作聪明,大事更张,却往往失败。就像改出一篇好文章要比写好一篇文章难,从某种意义上说,守成也比创业难。创业没有束缚,类似在白纸上画画,守成一方面要遵循前人法则,做到有循有破,一方面要甘居守成的位置,压制超越先辈、开创大业的雄心。当然,若没有足以开创新境界的智慧,倒不如依照原有的法度去实施,至少不会出错。

人的一生,只要够吃够穿就好,不一定非要有锦衣玉食。因为,在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过程当中,往往将知足的心也遗失了,反而不见得比以前快乐。所以知足常乐,在物质享受方面尤其应该如此。

五八

十分不耐烦[1],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2],是处事良方。

注释:

[1]十分:总是,老是。不耐烦:不能忍耐烦琐之事。

[2]一味:总是,一直。

【译文】总是不能忍耐烦琐之事,是为人处世最大的缺点。一直抱着宁可吃亏的态度,是处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评语】人要耐得烦,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不能耐烦,浅尝辄止,稍遇挫折便放弃,那就永远也成不了气候。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是由无数琐碎的小事构成,而且烦心之事居多,顺心之事很少,我们必须耐得住烦,以完成我们作为普通人的生活。

吃亏是福,做人要能吃亏。甘于吃亏是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给人以方便的同时,也给自己好的心情。甘于吃亏是大度,是大气,不计较蝇头小利,处事公正无私,别人自然信服。甘于吃亏的人,到最后其实并不吃亏。而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

五九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1]。

注释:

[1]邀:希求,求得。

【译文】把读书当作终生事业的人,就该懂得读书的乐趣。抱着做善事之心的人,不必要求得“善人”的名声。

【评语】善于读书的人,能从书中得到极大的乐趣。不善于读书的人,只会觉得读书很辛苦。实事求是地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都不轻松,读书也不例外。古人考科举,把读书当作博取功名富贵的敲门砖,今人考大学,考各种证书,把读书当作谋求一份好工作的入场券,抱有这样的目的去读书无可厚非,但多半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而要想从读书中得到乐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视读书本身为目的,抛开一切外在的利害关系,与古为徒,游心于艺,开卷如对良师益友,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灵。如果实在无法领略读书乐趣的话,与其苦不堪言,不如不要把读书当作终生事业。

“为善不欲人知”,这样的善才是大善。如果做了一件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那么这种善已经沾染上了名利心,不能说是真善了。真正了解“为善最乐”的人,绝不会为了一个善的虚名去行善。

六〇

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1],则德日进矣。

注释:

[1]取:取法。

【译文】知道自己过去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自己的学问就能日渐充实。看到他人可学习的地方很多,自己的道德也必定能逐日增进。

【评语】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失,才有改正的可能。或者说,能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过错,其实表示自己也有进步了。如果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是,那就不会有进步的希望。春秋时的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千古传颂的能够反省改过的贤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与人相交,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要做到“见世人可取者多”,首先便要具备谦虚的美德,其次要有察人的能力,再次也要有容人的雅量。不谦虚,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则不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没有容人的雅量,则只会妒忌,而不会去学习别人的长处。

六一

敬他人[1],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注释:

[1]敬:尊重。

【译文】敬重他人,便是敬重自己;依靠自己,好过依赖他人。

【评语】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你若能尊重他人,他人自然也会尊重你。尊重他人,并不是要阿谀奉承,而是以礼相待。反之,如果老爱论人是非,攻讦他人隐私,对方一定也会还以颜色。

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许多事,除非是万不得已,能自己做的,还是尽量依靠自己。这一方面是克服困难,增长能力;一方面也免于亏欠人情。何况他人也不见得靠得住。

六二

见人善行,多方赞成[1];见人过举[2],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3];闻人谤语[4],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注释:

[1]赞成:帮助促成。

[2]过举:错误的行为。

[3]奋勉:振作勤勉。

[4]谤语:恶意攻击的言语。

【译文】见到他人有良善的行为,想方设法促成他;见到他人有过失的行为,想方设法提醒他,这是有德行的人待人处世的原则。听到他人对自己有赞美的话,就要更加振作勤勉;听到他人毁谤自己的话,就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有道德的人修养自身的功夫。

【评语】见人行善,不袖手旁观,而是尽力帮助他做成善事。在他人可以成就善行,在自己也是助人为善。见到他人有不好的行为,不冷嘲热讽,而多方面去提醒、规劝他改正。在自己有规箴之功,在他人可以改过自新。这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君子听到他人称赞自己时,不敢沾沾自喜,反而加紧奋勉。因为担心名不副实,辜负赞美自己的人。听到他人毁谤自己时,也赶快自我反省一番,看自己是否真有什么地方做错,或是得罪了人,若是没有,才敢放心。

六三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1]。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2]。庸愚足以覆事[3],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4];而精明之覆事,必见大凶。

注释:

[1]悭(qiān)吝(lìn):吝啬。

[2]奇祸:出人意料的灾祸。

[3]覆事:败坏事情。

[4]咎(jiù):过失,罪过。

【译文】铺张浪费足以使家道颓败,吝啬也足以使家道颓败。铺张浪费而败家,还有常理可循,往往可以预料;而吝啬败家,却常常是遭受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平庸愚笨足以使事情失败,太过精明能干也足以使事情失败。平庸愚笨的人坏事,还只是小过失;精明的人坏事,必定会出现大的灾祸。

【评语】奢侈足以败家,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但为什么连吝啬也会败家呢?因为悭吝的人,必然将财物看得太重,一分一毫都舍不得与人。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悭吝的人要么视而不见,不予援手,要么小家子气,生怕自己吃亏。这种人一般来说为富不仁,不得人心,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得不到帮助,甚至容易遭那些有贪念的人暗算。

愚笨的人成不了什么大事,也坏不了什么大事,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愚笨,不会交给他什么重要的事。精明的人很多时候过于自信,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于是容易导致失败。而且由于他平素精明干练,人人都肯托付重责,若他一时失察,所坏的事必为大事,造成的影响也大。

六四

种田人,改习廛市生涯[1],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2],便入下流[3]。

注释:

[1]廛(chán)市:商铺集中的地方。这里泛指市场上的商业行为。

[2]干与:干涉,过问。衙(yá)门: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词讼(sòng):诉讼。

[3]下流:品格低下。

【译文】种田人改学做生意,一定会失败。读书人成了专门替人打官司的讼棍,品格便日趋下流。

【评语】一个种田的,一不明商场利害,二不解人情世故,三没有社会关系,若不专心务农,而与人在商场上争名逐利,常是失败的居多,搞不好还要变卖祖产。不如守着一亩方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淡泊名利,如此反而能过好日子。

读书人讲的是“明是非”“辨义理”,而衙门讼师要为委托人争取胜诉,以获取酬劳,多数时候并不分辨是非黑白,也不拘泥于道德。所以作者认为读书人不应该参与诉讼之类的事情,以免成为追逐利益、罔顾大义的下流胚。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商贾和讼师是被人鄙视的职业,作者的上述看法无疑是被普遍接受的主流观念。当代社会,商业发达,重视法治,作者的这一观点显然不合时宜,需要我们加以辨别。

六五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1],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注释:

[1]境界:环境,状况。

【译文】常想到有些人的生存环境还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运也不如自己,就应该感到满足。常想到有些人的品德事业比我好,有些人的学问也比我好,便应该感到惭愧。

【评语】在物质享受方面,我们应该知足常乐,多想想“比下有余”。那些环境比自己差的人,一样在努力地生活着,而且比自己还认真、愉快,自己拥有的比他还多,怎能不知足呢?在感慨自己命运多舛之时,不妨看看那些命运比自己差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实在很幸运了。

在道德学问方面,我们应该要抱着“不知足”的态度,多想想“比上不足”。品德学问完全操之在我,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心灵喜悦,也能拓展我们生命的境界。所以我们要看到很多人的学问道德都比自己好,见贤思齐,鞭策自己努力赶上。

六六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1],富者可以为法;读《论语》齐景公一章[2],贫者可以自兴[3]。

注释:

[1]公子荆一章:《论语·子路》:“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敬美矣!’”孔子赞美卫公子荆善于治理家产,而且知足常乐。

[2]齐景公一章:《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匹,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意思是说齐景公很富有,死后却无人称赞,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下,人们颂扬至今。

[3]自兴:自我奋勉,自我振作。

【译文】读《论语·子路》篇有关公子荆的那一章,富有的人可以效法;读《论语·季氏》篇有关齐景公的那一章,窘迫的人可以为之而奋发。

【评语】公子荆善于治理家产,最初并没有什么财富,但他却说:“尚称够用!”稍有财富时就说:“可称完备了!”到了富有时,他说:“可称完美无缺了!”在此过程中,他抱着知足的态度,所以贫能安贫,富能安富,始终保持心境上的裕如。齐景公养马千匹,死了以后并没有值得百姓称赞的美德;伯夷叔齐不肯食用周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而人们却争相称道。可见一个人“富有”或“贫穷”,不在财富,而在道德。其实,读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取法,贫者也可以取法。阅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奋勉,富者也可以自惕。

六七

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1];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注释:

[1]义士:指有节操的人。

【译文】如果舍不得金钱,不可能成为义士;舍不得性命,就不可能成为忠臣。

【评语】钱财是每个人都喜爱的,生命是很宝贵的。但义士视钱财如粪土,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能慷慨解囊,不计较个人得失。忠臣为了国家社稷,能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岳飞在回答宋高宗“天下何时太平”的问题时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由此可见忠臣义士对于国家天下的重要性。

六八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衣禄原有定数[1],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2]。

注释:

[1]衣禄:衣食福分。

[2]久延:长久。

【译文】富贵显达容易引发祸根,一定要诚实宽厚地待人,谦虚恭敬地自处,才不会发生灾祸。衣食福分原本都有定数,一定要节省俭约,用财有度,才能使福禄更长久。

【评语】富贵易遭人嫉妒,财富易使人起贪心,若为富不仁,或是仗势欺人,必将助长他人的忌恨心及谋夺心,从而招致灾祸。富而仁厚,贵而谦虚,才能长保富贵而无大患。

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往往有一定的定数,就算没有定数,再富有的人也经不起长久的奢华浪费。所以要节俭持家,才能保持福禄。历来成由勤俭败由奢,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提到,“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寇准豪侈,“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足资为鉴。

六九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1]。

注释:

[1]圣域:圣人的境界。贤关:原指进入仕途的门径。这里指达到贤人的境界。

【译文】做好事得到好报,做恶事得到恶报,由此可见人世间便已经有天堂与地狱的分别了。人的心是相同的,心中具有的理也是相通的,由此可知平庸愚笨的人并不被拒绝在圣贤的境地之外。

【评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了好事,受人肯定、敬重,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内心一片祥和,所以处处是乐境。做了坏事,被人鄙视、憎恨,担惊受怕,心神不定,精神恍惚,内心充满戾气,所以触目皆是苦境。佛家说:“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恶即地狱。”天堂和地狱,完全在于人心的善恶之念。

孟子认为人都有良知良能,人性本善,又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意思是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只要有心为圣贤,便可以成为圣贤。所以平庸愚笨的人,只要把天性里的善端加以扩充,也是可以成为圣贤的。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百家姓

    百家姓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华姓氏的起源、类别、特色、郡望和堂号,以及中华百家姓。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默念流年

    重生之默念流年

    你可还记得我一直在你的身后从未离开。你可还记得那年夏天你对我的承诺。你可还记得我们的过去的一切。也许,你不记得,也许你记得,这一切我都会用我的文字记录属于我们的爱情。情境一那是一个温暖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了书房,书房中女主正在对着电脑做些什么。这时,男主走了进来给正在工作的她递上了一杯牛奶,女主由于太过专注并没有发现,这时男主看到了电脑上的内容。。。。。。
  • 治好病了要拆马甲

    治好病了要拆马甲

    或许任何人都需要救赎,无论走出来或者封闭自己都需要理由。能拯救一个人的,只有自己。
  • 神游故国

    神游故国

    一个穿越到时间重新编织的世界的高中生。广交,文官武将、文人墨客。可惜众朝之战,民不聊生。这个多愁善感的高中生决定——终结乱世,君临天下……喜欢的可以QQ721789761也可以加群:天威阁;群号码:445638298
  • 这里是中土

    这里是中土

    这里是中土,这是个除了魔法和斗气外和别处一样的世界,我想,它是真实的,不虚的
  • 高家庄

    高家庄

    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崭新的视角跟着猪八戒的脚步,重走西游路神仙的无情,佛祖的大义,方外的阴谋一段诡异的西游之旅
  • 燕皇

    燕皇

    她,21世纪的高级白领,一场毫无预知的病灾让她重生于异世。可是命格反复异世为皇,朝堂内外,多少忠臣叛民顺心杂事,多少虚情假意颈项痴缠,玩伴、朋友、知音、情人、男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不同经历遭遇的人之间的关系都如此泾渭分明却又模棱两可,喜怒哀乐磕绊跌撞后谁被权位所降,谁又被心所俘?且看这个女扮男装的大燕皇上从小到大如何在权位及感情上的劫难中日渐成长。
  • 混血豺王

    混血豺王

    作品以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表现了混血豺王白眉儿屈辱、苦难、奋斗的一生。它为种群的发展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照顾孤老病残和种群的传统观念决裂;为挽救种群不被消灭和围追堵截的猎人浴血奋战。白眉儿是豺,是动物性的豺,然而它又是一只有思想、有灵魂的豺。它的屈辱,它的豁达,它的奋争,它为救旧时的主人,它为豺群的生存所表现的感情波澜,它那大而无畏的精神,无不震撼着读者的心弦。
  • 盖世战尊

    盖世战尊

    天玄大陆,龙蛇并起。神龙遨游天际,傲世寰宇;蚁蛇屈居人下,苟延残喘。龙蛇不同窟,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不过从地球穿越而来的秦明却不甘这样的命运,他要龙盘着就盘着。蛇想飞就飞!
  • 重生之侯府毒后

    重生之侯府毒后

    她是唐门侯府嫡出长女,然软绵怯懦,声名平淡。她自容貌毁于那场大火之后,终日薄纱罩面,再不出府。及笄那天被嫡妹无意间打落面罩,她看到了宴席上所有人的震惊与鄙夷。唯有九皇子萧景焕,捡起她落地的面罩,说了句,卿本佳人,她从此芳心暗许。后九皇子以正妃之位求娶,她自倾心辅佐,终将他推至帝位,却不过是一场劫难。最后灯油浇身,一片火光中她双目泣血,立下毒誓......重回十一岁那年,倾覆皇权又如何!
  • 口袋妖怪之登顶

    口袋妖怪之登顶

    漆黑的阳光刺破天际,将最后一抹璀璨的月光掩盖,在这个举世的巨大战争中,人们能做到有什么?生存,还是死亡,这的确是个问题。等到持有双源的少年击败最后的阻碍者,一切才会恢复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