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632500000005

第5章 慈禧太后

一、

如果说梨园祖师爷是距今1300多年之前的唐玄宗的话,那么京戏的祖师母就应该算是距今130多年之前的慈禧太后了。

喜爱戏曲的乾隆皇帝当年积极地将各地民间曲艺引入京城戏曲圈子,后来的慈禧太后则狂热地将京戏请进宫里,使之成为当时皇家舞台之上的第一艺术。

国际方面,通过垂帘听政掌握国权多年的慈禧与头戴皇冠的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颇有相似之处。两个人前后都有着40多年的执政经历,两个人都死在70岁左右,还有一点,两个人都分别对国粹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伊丽莎白一世在位的时代里,围绕着莎士比亚,英国的话剧艺术空前繁荣,而慈禧执政期间,中国的京剧事业开始出现了巨大的发展。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有三个女人在皇权的舞台上分别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一是汉代的吕雉,二是唐代的武则天,第三个要算是清代的慈禧太后了。从艺术发展历史角度来看,到了晚间,汉唐两代的吕后与武皇在宫里也就只能借着蜡烛,欣赏欣赏歌舞之类。原因是元朝以前,中国古人是没有机会欣赏戏剧的。一无剧本创作,二无角色分工,这些东东全部是通过西来的胡人传过来的,后来才有了北京舞台上的元杂剧,二人转之类的戏剧及小品等。

事实上,中国戏剧舞台上真正地出现了第一缕艺术灯光,那还是梅兰芳大师在上世纪排演《太真外传》时,第一次将灯光的元素尝试性地加入了舞台的创作方面。

晚清之际,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每当夜晚降临之际,慈禧她老人家由宠臣陪着,可以借着明亮的煤油灯,通过剧情与唱段,欣赏到京戏舞台之上的每一个细节。

技术的进步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些良好的条件,但究其关键,一种艺术,一个剧种,能否出现重要的变化,还在当时的权贵是否喜爱,特别是最高层能否认可与支持。

慈禧太后酷爱京戏,这一点对于京剧后来成为了中国的国粹,极为关键。

小时候的慈禧是喝着北京的凉水,顶着北京的西北风,在北京西城区的小胡同里长大的。乾隆爷活着的那会儿,徽班进京走上北京舞台的那些戏曲还不叫京戏,正是因为后来嫁到宫里的慈禧,以太后的身份观赏这种被外国观众称之为猫叫的艺术,慢慢地被称之为京戏了。

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多年中,在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中,承担着主要决策任务的人物,先后来自广东香山、河南项城、浙江奉化、湖南韶山、四川广安、江苏扬州以及江苏泰州,一百五十年来一头一尾,真正出身于北京的最高决策者只有两位,一位为成长于西单劈柴胡同的慈禧,再一位就是成长于三里河南沙沟的当代政治家。而从决策的时间长度来看,近一百五十年来,还真真的惟有这位生在北京,故于京城的慈禧太后执政的时间最长,经历的事情最多,承受的各种压力最大,更令人感慨的是,她是当中惟一出生于北京的女流之辈。

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所热爱的戏剧被称之为京剧,不旦有道理,而且是名副其实的。

回顾过去一百五十年的中国政治史,慈禧太后大概是所有执政者当中,制定政策时间最长,心路历程最为曲折,政治生涯最为险恶,命运际遇最是痛苦,身后评价最是众说纷纭的一位。

从感情上来说,人生大苦有三,早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不幸的是,慈禧太后一个人就经历了其中的两大苦。最令后人为她不平的是,死后她的陵墓竟被一群流氓挖盗,尸体先被拖出,后遭淫辱。

概况来讲,慈禧太后的一生,奇中带险,强中夹威,危里藏机,苦中有乐。

慈禧太后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出生地为北京城内的西单劈柴胡同,父亲叶赫那拉·惠征前后生了5个孩子,杏贞、婉贞、照祥、桂祥及福祥。作为老大,叶赫那拉·杏贞,也就是后来的皇太后,从小就在弟弟妹妹前面担负着很多的家庭责任。由于自小家中的地位,在现实中不断得到了锻炼,使得杏贞的独立能力、决断能力与管理能力比起一般人来,天然地强了很多。

根据清朝官方的文献档案纪录,杏贞的父亲惠征自道光十一年开始任职于吏部,职位为笔帖式。在封建社会里,日常掌管国家大事的主要为吏部、户部、礼总、兵部、刑部与工部六大机构,其中负责官员的考察、培养与任命的吏部,一直是排在各部之首的,因此在吏部工作的相关待遇也应该是较好的。所在清朝的吏部职工宿舍大都安排在离中南海不太远的西单附近。

北京自古就有西贵、东富,南贫,北贱之说。所谓西贵一般是指各朝的领导同志都喜欢住在北京城区的西边。

长江黄河等水系都是发源于西部高山,流经中原后最终注入东边大海,由于上风上水的缘故,所以中国多数城市的西边多为当地的贵族所占据。

清朝时期,给北京贵人供水的水车多是自玉泉山取水,经西直门,西单,一路运到宫里去的。所以最有权势的吏部就将他们的宿舍区选在了离中南海不远的西单附近。

作为吏部的年轻员工,杏贞的爸爸在她出生四年之前,每天就活动在西单附近。

有意思的是,21世纪的今天,作为当今中国权势最大的机构,中共中央组织部的所在地仍在西单附近。

历史与地理之间的逻辑一向有其内在之规律。

从西单走到中南海中间会经过一个叫六部口的地方。清朝道光年间,这个离宫里不远的地方,由于集中着当时的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所以很多公关活动多在此地开展。为了应酬联络,招待送礼,在很长的时间里,六部口成为了聚焦着众多的餐饮业与娱乐业等营业机构的所在。

出生在西单劈柴胡同的小杏贞,自小就有了体验,每每父亲从单位收到工资之后,为了改善一下生活,父亲都会带着全家前往离家不远的六部口附近消费娱乐。

围绕着当时的皇宫,当时北京城里有几处商业与娱乐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一是皇宫西边的六部口西单,一是皇宫东边的王府井东单,再一个就是皇宫南边的前门大栅栏。

但是,给童年及少年的杏贞留下的感觉是,西边六部口这边高尚的演出活动多点,王府井那边体面的商业活动多点,前门大栅栏那边低档的商业与下九流的娱乐业十分发达,种类繁多,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像她爸爸这种吏部里边职务仅为笔帖式之类的普通公务员,带着孩子逛街,在六部口看不起的演出,王府井买不起的商品,却能在大栅栏拥挤的人群中得到开心的体验。

令年幼的杏贞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父亲惠征开了支后,常常会带着他们来到前门外李铁拐斜街附近的戏馆看戏,这里的戏票价格远比六部口那边的戏院便宜很多。

一次父母为了看程长庚,程老板的戏,当着孩子的面竟然吵了起来。

那是父亲的一个好友送了同样喜欢看戏的父亲一张三庆班刚刚推出的新戏《华容道》的戏票。父亲带着长女杏贞前来戏馆看戏,原来想着和看门的人说说,买半票带小孩子进去看戏的。

不曾想,那天守着戏馆门口的人,硬是不让杏贞入内,说是尽管孩子不大,但必须买全票才能入内。

你们知道今天台子上的角是谁吗?程老板!程老板亲自出台演关公,关老爷!看门的人口气夸张地说道。

见状,懂事的杏贞看着父亲,口气绝然地说:爸,你进去看吧。说完她就向着天安门方向走去。

杏贞没走多远,就听见气喘吁吁的父亲从身后追了上来,手中摇着一张戏票说道:行了,我们进去看吧。

就这样,那天下午父女两个欣赏了一场由三庆班程老板亲演的关公戏。那时候社会之上,谁都知道,近两千年来,关公去世后被历朝历代的帝王追加的官衔越来越高,清朝道光年间,关羽已经不是当年的公关,甚至不再被社会上称之为关帝了,这一刻里他已经成了和孔子一样,成了的关圣人了。

戏台之上,有几个人敢演孔圣人与关圣人的?

三庆班的程老板能排关圣人的戏,梨园当中,确实是件很大的事儿。

那个下午,年少的杏贞第一次在舞台之上看到,威风凛凛,大气凛然的程老板,一口字正腔圆,腔直调正且沉雄爽朗的老生美嗓,悠长动听,余音绕梁。望着一派豪情的程老板,后来当了慈禧太后的杏贞,多次和身边人讲,那是她终生难忘的一个下午。

同样令后来的慈禧太后终生难忘的是,那天晚上回到劈柴胡同的家里,母亲因为父亲给自己买的那张半价票,两个大人之间竟大吵了一架。

什么戏票啊?母亲吼道:够咱半个月家用的,你还想不想过了?!

父亲委曲地小声解释道:《华容道》可是程老板三庆班的大戏呵,还是他老人家亲自上台演的关圣人。

听到这里,母亲哐地甩门而去。

望着母亲的背影,杏贞默默地在心里说,杏贞啊,有一天你一定要出人头地,绝不会因为买半张程老板的戏票,再看到眼前这种情形。

二、

一心想出人头地的杏贞在她十六岁刚过之际,被选进了宫里。当然,这一切有赖于她的家庭出身——世袭官宦,她的民族出身——满族,她的旗籍出身——镶蓝旗(贵为皇妃后改为镶黄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她本人的优势,二八之际的杏贞,此刻已是出落得甜美动人,亭亭玉立了。

不过在入宫之前的那一刻里,杏贞的内心是相当复杂的。

生活在紫荆城周围的西单街头,通过书籍、戏曲及街坊邻居大人们平时的议论,杏贞多少知道一些普通民女入宫之后的境遇与结局,多数宫女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见到皇帝,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宫娥最终的命运是默默地在一种极度的空虚与压抑中,消失于后宫,无声无息。

作为吏部员工,旗人叶赫那拉·惠征的家属,杏贞比常人更早地知道了有关皇室的一些内情。

前一年,道光爷去世了。有意思的是,大清盛世之际,老皇帝去世之后,多是皇四子接位,这次依然,道光的四皇子奕詝接了大统,史称咸丰皇帝。

从咸丰开始,满清的国运一路江河日下,危机四伏。

当时北京的统治者,面对的强敌有三,一是从广西起事的太平军,从南一路北伐,此刻正顺着长江一路东进,势不可挡;二是西方列强,从海上最强大的英军到陆上最强大的法军,一直在逼迫着北京低头,让这个东方朽政让出更多的国家利益,动辄威胁开战;三是,自乾隆皇帝以来,满清内部的腐败问题愈演愈烈,社稷大厦随时有坍塌的危险。

值此国家危急之际,19岁的咸丰皇帝开始执政。

令吏部上下都有些吃惊的是,按理讲,新皇帝上台,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国际方面如何外交斡旋,国内方面如何镇压用兵,朝廷内部如何立规反腐,然而吏部员工们首先看到的是,沿着长安街,从东边的王府井,南边的大前门,到西边的六部口,到处张贴的竟是开选秀女的布告。

自小与父亲关系深厚的杏贞已经懂事,她知道如果自己能够顺利地被皇家选入宫内,长期在吏部衙门低头受气的父亲就有机会外放地方,得势发财后,家中的境况就会得以改善。

于是,16岁月杏贞毅然地参加了二月初八与初九的选秀活动。

令杏贞全家极为吃惊的是,参加选秀活动不到三天之后,由于吏部的消息极为灵通,有同事已将有关文件转交给了杏贞的父亲,宫里敬事房太监传康慈皇太妃懿旨:封惠征女叶赫那拉氏为兰贵人,命于五月初九进宫。

闻旨,一向与长女关系不太好的母亲,一改以往态度,瞬间变得慈爱了许多,甚至恭顺了许多。

在这一刻里,17岁不到的杏贞突然间感悟到了权利以及权利周围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能给人类带来些什么。

也就是从那天起,性格一向刚强的杏贞在内心深处起誓,永远地去争取与占有,能给人生带来极为美好体验的东西——权利。

有意思的是,也就是从咸丰二年二月十一日那天起,原来在吏部里,见到小吏笔帖式惠征一向没有多少好脸色的同事们,开始对他毕恭毕敬了起来。更令小吏惠征感到开心的是,一直以来争取出京外放官员的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

不久之后,部里有关领导同志找他谈话,经组织上慎重研究,特决定任你为为安徽徽宁池太广道道员,官居正四品。以二十一世纪中国官场的概念,道员的级别于介于省县之间的厅局级干部,主要负责专署地区的钱粮与司法事务,也就是说杏贞入宫做了兰贵人后,组织部门就将她爹提拔起来,外放到了安徽芜湖地区,当起了一个北京那边来的有职有权的市领导。

那天晚上,长期愁眉不展的老爸,领着长期怨天尤人的老妈,带上一串长期缺吃少穿的弟弟妹妹们,走进了始创于明朝永乐年间的老字号便宜坊,围着刚刚被宫里任命为贵人的女儿杏贞,举家同庆。

看着年纪不大,鬓角已白的父亲,兰贵人突然间紧紧地抱住了父亲,泪洒父亲的肩头,声音哽咽地说:我怕,我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与你去前门那边看戏了……

杏贞的一生,太过颠簸动荡,其中充满了过多的戏剧性元素,由此也使她更容易沉迷于戏剧之中,难以自拔。

咸丰三年,即杏贞嫁入宫中的第二年里,洪秀全的军队就一路烧杀抢掠,从武汉顺江而下,一举攻占了南京,随即开国定都于此,正式地形成了南北对峙之势。

那些时日里,看到老公咸丰皇帝每日看着战报忧心忡忡与长吁短叹的样子,兰贵人杏贞也成日里心神不定,担惊受怕。

咸丰五年,由于生下了皇子载淳,由子而贵,很快地杏贞在后宫中晋升为懿妃。

三、

清朝的后宫之中,可谓等级森严,刚入宫者为宫女子,表现好,伺候皇上高兴则升为常在,再往上一步才能成为贵人。从贵人往上就是贵嫔一级了,贵嫔上边还有贵妃,最终在贵妃之上还有一级,那就是主管六宫的皇后。

有意思的是,中国历史之上的多数皇帝常宠妃敬后。帝后之间更多的是亲情,而非爱情。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皇后大多不是自己爱上的,而是为了江山社稷父母一辈给皇帝本人选来的。

从在宫里的境遇上看,由于咸丰去世太早,所以杏贞成为了惟一一个给咸丰留下血脉的人,功莫大焉。入宫之际杏贞就定为贵人,越过了宫女,常在两级,再之后又由贵人越过贵嫔,年方21岁,已成了贵妃。

杏贞成为贵妃的那一年为咸丰五年,尽管这一年里她个人的处境还好,但整个国家到处内忧外患,乱作一团。内忧是太平天国攻下了扬州,直破江北大营,朝野震动。外患为,由于教案处置不当,英国与法国联军开始攻击广州,随后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杏贞24岁那年,老公咸丰又被洋人逼着连续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与《瑷珲条约》。

原以为向洋人退让,满足其贪欲后,可以消停下来了。然而就在两个条约签订尚不到一年之际,英法联军还是一路杀进了北京。

结果25岁的杏贞,不得不抱着孩子,甩下百姓,陪着老公咸丰皇帝北逃至热河避祸。

结果就是,英法联军把个当时全球最大最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一把大火给烧了个精光。

英法联军们的行径连分别身在伦敦及巴黎写作的革命领袖卡尔·马克思及大文豪维克多·雨果都看不下去了,连骂自己的那些同胞为无耻的强盗。

当然,那一刻里,身在承德的杏贞看不到西欧正义人士们对英法强盗们的批判,但几乎每天,上到老公咸丰皇帝,下到周边的普通老百姓,整个中国都陷入到了一片无边的苦难与哀怨之中。

大清朝,怎么被人欺负成这样了?

接下来的一年里,杏贞面临的不仅仅再是痛苦了,而是一个年仅26岁的女人,在丧夫孤寡极度悲伤的同时,再度面临鱼死网破的极度险恶了。

这一年为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也就是在这一年里,自小玩在北京长安街街头的小杏贞,转身为慈禧太后,自此开始统治起这片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的一片东方大国,直到73岁那年去世,其间长达47年。由此成了近一个半世纪以来,近代中国历史当中,执政期最长的一位。

作为中国的命运之船的第一掌舵人,26岁的慈禧太后自此以一个女子之身,为中国的未来把握着方向,当中的困难与艰险,责任与压力,绝非今天一般七尺男儿所能想像。

将儿子扶上皇位,开始垂帘听政之后,借助于老臣的经验,慈禧太后开始了她的政治实践活动。主要成就有三,对外与欧美列强重新修好,一定程度上为国家争取了三十多年的和平环境;对内通过重用汉臣,成功地剿灭了长毛乱、捻乱与回乱等,同时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开展,成就了史学界所称的同治中兴;三是,在慈禧太后的积极推动中,将昆曲、徽剧、汉调与秦腔的地方曲艺加以整合,最终奠定了京剧这一国粹艺术,并使这一剧种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繁荣。

聊起来,中国历史之上,除了喜欢科学的小玄子康熙皇帝一个人之外,凡是那些喜欢艺术,贪恋权利,执政期又超长的君主们,基本上都呈现一个共同的现象,年富力强之际还算清醒明智,年纪一大,就开始昏招迭出,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执政44年的唐玄宗,64年的乾隆皇帝以及执政47年的慈禧太后了。一个号称是梨园祖师爷,一个是梨园之父,一个是梨园之母。这三位热爱艺术的执政者,从开幕到幕间休息,给观众的印象都还不错,然而这几位在后半场的演出当中,其表现均差强人意,落幕之际分别以安史之乱、和珅之疡与庚子之祸,留下了不光彩的尾声。

进入共和时代之后,由于革命党人执政,所以对慈禧太后的历史评价越来越低。将其批判为贪恋权位,卖国求荣,阻碍民主,致使中国长期落后于西方的罪魁祸首。

兄弟始终有一种史观,那就是凡本朝文人修前朝之史,皆少客观公正,全因水未落,石难出。历史的水何时落去呢?兄弟以为间隔一个朝代以上后写史,才有可能得到一些相对正确的历史结论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我们收集150年之前的史料去给当年的慈禧太后做出功过评价,或许公正一点。

纵观古今中外,世界政治史当中,比较著名的女性君主有六位,按先后算,最早的一位为女皇武则天,之后的是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第三位为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第四位为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第五位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第六位就是咱们这位当年的杏贞姑娘,后来的慈禧太后。

女人能够坐在权位中央,其性格都很坚毅,为人多比较独断,心肠均比男子还要刚硬,手段都相当毒辣,否则这些女皇们怎么能分别形成一个时代?

是人都会有善恶,是政治家都会有功过。慈禧太后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被世人骂得名声狼藉的慈禧太后,今天回头看去,除了在维系个人私权方面有些过分以外,政治方面,她还是一心想让国家团结富强起来的,至少在她手里,国家没有出现四分五裂国家混乱的情形,这一点至少比后来的世凯、中山、介石他们强多了;经济方面,在她的执政生涯里,一次次地推动洋务运动,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改革开放的力度可与七十年之后的那场改革运动相比。用人方面,慈禧生前还是能够以一种广开贤路,重用汉臣的胸怀与手腕,使晚清之际出现了一批以曾国藩为首的能臣名士。体制方面,晚年的慈禧也是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在她手上结束了沿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同时亲自推动立宪方面的准备工作,此外在她的呼吁之下,社会之上开始出现了劝阻妇女缠足,兴办欧美教育制度之下的新学与女学,等等。

当然,今天回首观望百年之前的慈禧太后,其在位四十多年里,最为后人称道的,还是她在推动京剧发展方面的特别贡献。可以这样说,没有当年慈禧这个超级票友的鼎力相助,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京剧成为了中国对外展示自己的文化渊源当中,最宝贵的一种国粹之一。从这点说,慈禧太后功不可没。

用北京护国寺、六部口一带票友的话讲,太后不但爱戏,她老人家懂戏。

乾隆爷也喜欢戏,当年老人家六下江南时,扬州的那些以江广达为首的盐商,为了便于管理,让皇上高兴,他们出钱将外边的戏班子请来,分为两套系统管理,昆曲为主的江南调称为雅部,昆山腔之外的那些花腔杂调的地方戏,统一叫做花部。后来,徽班进京给乾隆爷八十大寿庆贺之际,凡是在正经的舞台之上演唱的那些戏多为以昆曲为主的雅部,而街头随便搭个临时的彩台,行头简,锣鼓响,以热闹为主,以艺术为辅的那些地方戏,被称之为乱弹。

地方戏曲创作者心里不舒服了,你们戏班子给乾隆爷祝寿叫艺术,叫雅部,我们也是来给他老人家祝寿,凭什么把我们就叫做乱弹呢?

于是北京梨园里有学问的人讲话了,给乾隆爷祝寿的心情肯定都是好的,自古咱不就讲究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吗?地方戏虽杂,可它们也是百花啊,这样吧,顺着雅部一说,那些昆曲之外的就叫花部吧。你们说怎么样?

听了梨园里的老票友如是说,下边的那些戏迷们竟鼓起掌来。

下边更有学问的听众心讲,其实当年乾隆爷下江南时,扬州的那些盐商们早就把戏曲艺术分作雅花二部了。

宫里的慈禧太后戏听得多,她觉得昆曲固然优雅动听,但一些花部当中的乱弹,如二簧戏等艺术品种,即生动又滑稽,俗中带雅,别具一格,自有一乐。

平时从热河到紫禁城,从紫禁城到颐和园,奏折之中全是一片烦心之事,批奏当中,下笔颇是艰难,烦心一片。

到了晚上,再去欣赏那些凄婉的故事,动听的哀怨,抑郁的心情常常更是不爽。还不如花部乱弹当中的插科打诨,粗俗逗笑,听来让人心情欢愉,也算是对白天残酷而压抑的政治生活一种调和与对冲。

四、

好的艺术不光只为人数不多的阳春白雪服务,还应为更多的那些下里巴人所欢迎。民间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尽管有时低级下流,但却能满足普通民众精神快慰等需求的作品,其中自有道理。

为此,在听戏方面,慈禧太后采取了不压不贬,不追捧雅部,同时也不歧视花部的态度。戏为心情服务为主,为政治或其他方面服务为辅。

慈禧以前,出于安全考虑,宫里一般是不让社会上的演员入宫唱戏的。为此,只好挑选那些相貌清秀的太监,进行特殊培养,晚上为皇上服务。

要知道出于生物界基因竞争优化的本能,自古到了晚上,整个一片偌大的皇宫之内只能有一个男人的。剩下的全是宫女与太监,只有这样,宫里出现的所有胚胎都只能是龙种,而非杂种。

从管理上,也容易说得清楚。

因此,即使皇上半夜想听戏了,也只能有经过戏剧表演培训的太监登上戏台,让皇上开心。事关龙种,这事儿马虎不得。

不过这事儿,到了中国真正的末代皇帝慈禧太后这儿就全然不是事儿了。

慈禧十七入宫,十九怀了种,二十当了妈。老公体质差,加上心情乱,帝妃间少有风流,二十六那年开始守寡,自此全身心的只在政治权谋方面发泄,到了晚上惟有寄托于戏曲的排解了。

在一个男权社会当中,为了种性的纯洁,皇宫之内夜晚自是容不得第二个男人的。然而在懿旨高于圣旨的慈禧执政年间,不论是热河,紫禁城,还是颐和园,进来个把男人,算甚?谁敢对老娘非礼?

由于这层关系,在慈禧太后执政的夜晚里,男性戏子优伶们终于可以大摇大摆地进宫,为寂寞中的太后服务了。

这才有当时梨园当中的红角,如唱老生的谭鑫培,唱花旦的陈德霖、唱青衣的王瑶卿,唱猴戏的杨小楼、还有就是梅兰芳他爷爷唱老旦的梅巧玲之类,每当夜幕降临之际,竟可以带着行头,堂而皇之地走入宫里或园中,再去挣点赏钱。

从梨园发展的历史上看,在京剧界里具有承前启后,历史性影响的名角主要有程长庚程老板,谭鑫培谭老板与梅兰芳梅老板。

前边提到当年,程老板在梨园界叱咤风云的时候,慈禧太后还小,只有站在戏台之下仰颈欣赏的份儿。后面的梅兰芳梅老板大红之际,她已过世了。但中间的谭鑫培谭老板却实实在在的是由慈禧太后给捧红的。

谭鑫培早年练的是武生,最终成就为昆乱不挡、文武兼擅,梨园之中汉派的代表人物。早年由于他的嗓音比较特别,一段时间里,很多班主都不太用他。可偏偏谭老板的那种低靡委婉、音飘嗓哑的奇怪声音,极对慈禧的胃口,每次听过他的戏,必有重赏。常有谭派之外的那些唱老生的角儿们,在背后嘀咕着说,老谭的唱腔与传统实在不合,而有一次这话传到了慈禧耳里,她马上力挺道:老谭的声音味儿浓,随即赐谭鑫培艺名为叫天。当这种评价从宫中传出后,得到太后赞赏的谭老板随即在伶界里,半天红遍。

在很长一段日子里,每隔几天,慈禧太后必唤谭鑫培入宫表演,以解戏瘾。以至于慈禧太后身边首席大太监李莲英都说,老佛爷讲了,如有下辈子,还得纠揪上谭老板一起过,免得寂苦。

还有一次,李莲英在颐和园的大戏台子的幕景边,拉着谭老板的手,悄声说:老佛爷大你一圈,也属羊,所以她还在找角儿呢。你演的《四郎探母》可是老佛爷百看不厌的最爱,她老人家说了,哪天戏台上再来只属羊的,正好凑一出《三羊开泰》来,吉祥啊。

对于名角,慈禧太后除了有偏爱之外,也有公正明理之爱。比如光绪二十年,借三庆班的台子,年仅14岁的伶界花旦新星王瑶卿,参加了《祭塔》的演出后,大获好评。随后以一出《虹霓关》走红梨园界。

光绪二十八年,21岁的王瑶卿以青衣及刀马旦名角的资格有了进宫为皇家效劳的机会,补去世了的著名老青衣之差,当了供奉。

这当中,年轻的王瑶卿以一种大胆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开始对自己主演的《儿女英雄传》、《雁门关》及《混元盒》等本戏,进行了新的尝试。

在原来的舞台表演中,但凡青衣角色,必是皱着眉头,一副大家闺秀一本正经的样子,演唱时演员多手捂着胃部,一脸庄严地低声吟唱着,从动作到表情,让台下的观众看得枯燥无趣。

用当时梨园里的话讲,谁注意青衣的动作呀?又不是花旦。但有青衣的戏,下边的戏迷们必是闭目而听的。

对此,王瑶卿始终不以为然,在他的观念里,观众进到剧场里,除了听曲还要看戏,于是作为梨园新秀,他开始了一系列的创新,在台上演戏时,围绕着剧情,将很多生活与故事中可能发生的动作融进了演唱当中。

王瑶卿之前,京剧旦角的表演,青衣重唱,花旦重念、做,刀马重工架、武打,分工严密。王瑶卿集前辈旦行艺术之大成,进行创造。他突破了这种严格分工的界限,融汇青衣、花旦、刀马旦的唱、念、做、打,开拓扩了旦行演员的新道路。

一时,从台上与他合戏的搭档,习惯了老样式的那些专来听戏的老观众们不干了。

你刚刚成了角儿,就要在舞台上嘚瑟了?还演得跟真事似的?要改传统老戏,你这个新角儿也没资格呀!

很快地,这些议论传到了慈禧太后的耳中。为此,她特意让王瑶卿将他表演的那些剧目,带到宫里,请她看。

看过之后,慈禧太后发话了:王大演得很好呀。王瑶卿在家里排行老大,故此慈禧太后如此点评道,且为了鼓励他的这种有利于京剧的未来发展的贡献,除了口头上夸奖之外,另赏了一大笔银子。

梨园一向势利,听到老佛爷都发话了,且重赏了,再以后很多青衣演唱时,捂着肚子唱戏的情形也变得少了起来,工唱类的戏自此也变得好看了起来。

慈禧太后不但对年轻人推陈出新的艺术实践给与积极的评价,同时还具体地给了王瑶卿很多支持。

比如在慈禧的建议与帮助下,特意将一出很难演唱的昆曲《阐道除邪》专门谱成京剧,由王瑶卿于领衔主演,此剧推出后,竟大获好评。

除了将昆曲当中好的故事改编为京戏外,在慈禧太后的亲自主持与参与下,一些其他的地方剧种也陆续地被京剧化了。例如慈禧太后觉得昆弋戏的《昭代萧韵》很好,于是决定把连台本戏《昭代萧韵》改为京戏。为此,她先后动员了太监科班、内务府、升平署、内廷供奉、如意馆以及太医院等多部门的票友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编词创腔,前后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改编了脚本一百多出。

那时,整个梨园都在传说,连太后都亲自参与创作京剧创作了,京剧的未来必是一片光明呵。

自此京剧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期。

慈禧太后看戏不仅看热闹,更关注当中的门道,她听戏不但会抬头看戏,闭眼听戏,还时常会随着舞台之上的剧情发展,低头看着手中的剧本,演员们说错了词,做错了动作,她马上会提醒与纠正,而每当演员在即兴发挥中,对剧情有了新的丰富与创造时,看完戏后,她都会把演员叫到跟前,给于重赏。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一次谭鑫培在演唱时,其中有句词为大将难免阵上亡,因为那天刚好是慈禧太后的寿诞,为了讨吉利,谭鑫培即兴将原词改成了大将临阵也风光。眼尖心细的慈禧太后马上就发现了谭老板在演唱时,改了5个字。但她明白,这位御前优伶何以如此,于是散戏后,她笑着将谭鑫培叫到跟前,起手就赏了他白银五百两。

这事儿后来传到梨园里,众人羡慕不已的同时,纷纷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了京剧的创作之中。

五、

舞台之上,慈禧太后关注京剧的创作与发展,舞台之下,她对演员和戏子也十分照顾。

那是梅兰芳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由于学校离家有一段距离,于是早晨上学时,当时武行里的超级明星杨小楼常常让梅兰芳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扛着他穿街过巷去上学。将梅兰芳放到学校之后,他自己再去练晨功。

路上杨小楼常常会和梅家的这个小男孩聊些宫里的事情。

用杨小楼的话讲,那时能到老佛爷跟前儿,给她老人家唱戏的名角不少,老生肯定是谭老板了,花旦自然是王瑶卿了,至于武生么,嘿嘿,老佛爷还就喜欢咱小楼。

梅兰芳听得心动,听娘说,整个中国,不要说外省的那些巡抚都督之类的大官了,就是在北京衙门机构里行走的大臣们,一生当中也没机会见上太后几面,可偏偏梨园里的这些名角,却能隔三差五地到宫里或园子里给老佛爷唱戏领赏。

杨小楼一边在脖子上颠着梅兰芳玩,一边口气很大地说道:

有一次宫里耍龙灯,太后让我露两手,耍珠子给她看,可我在表演中,竟把戏台角上的檀香木架子给撞倒了。这还得了,咱梨园的话讲,这可是惊驾之罪呵。

小楼我赶紧着,跪下来,给太后老人家请罪。

谁知,看着吓得浑身哆嗦的我,老佛爷口气平和地叫着咱的小名问道:三元,你今儿是怎么了?

我马上跪下去了,答道:奴才今儿个唱了四出《挑滑车》,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才无心惊了驾。

结果你猜太后怎么说,只见她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说道:真难为你了,今后不许应这么多活,赏你二十两银子,回去休息吧。

听到这里,梅兰芳用小手紧紧地抱着杨大哥的脑门,小声说:一下子赏了你二十两呵?

那时梅兰芳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家中的孤儿寡母投奔了大伯梅雨田,平时别说二十两白银了,就是铜钱用起来,都得仔细着花。

那一刻里,小小的梅兰芳一片羡慕中,暗暗地发着誓,总有一天,我也要到太后面前给她唱戏。

大概是没有把脖子之上的小屁孩儿当外人,于是说得正在劲头当中的杨小楼又开始吹上了:想当年,我爸杨月楼就在老佛爷跟前儿伺候,后来我顶了他的差。老佛爷讲了,三元啊,你不但比你爸扮相好,猴戏里跟头翻得好,武生戏唱得也比你爸好听。前些天,我给她老人家唱《挑滑车》当中的戏码,完了事儿,老佛爷一激动,竟将手上戴的一枚扳指摘下来赏给了我。我趴在地上,吓得一身的汗,哪敢接啊。结果还是李莲英,李大总管跪地上将太后自己退了半天也没能退下来的那枚戒指,摘下来递给了我。这事儿搁在咱梨园行里,可是头一回啊。

说完杨小楼得意地笑了。

说着话,杨小楼已经把梅兰芳给扛到小学校的门口了。放下孩子后,他摸着梅兰芳的头讲,赶明个儿你也进到咱这梨园行里来玩玩儿,咋样?

梅兰芳认直地点了点头。

得嘞,我嘚去调嗓子去了。说完身高马大,模样英俊的杨小楼晃着肩膀离开了。

梅兰芳目送着杨小楼离去,心中默念:大哥说的对,赶明儿我也学着唱戏,像谭老板,小楼哥那样,到太后那儿讨赏,到梨园行里好好玩玩儿。

同类推荐
  •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境界--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十周年文集

    艺术教学有很强的互动性。一个角色的塑造、一首歌曲的演绎、一幅作品的构图、一个画面的捕捉等,往往都需要师生共同完成。经过十年的摸爬滚打,有过踌躇,有过烦恼。更有过欢乐,有过向往。学院教师对艺术教育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本书所收文章便是教师们朴实无华的肺腑之言,是建院十年教学工作最生动的佐证。
  • 世界艺术文化(上)

    世界艺术文化(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世界民俗艺术(上)

    世界民俗艺术(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热门推荐
  • 柔妻错爱:冥王总裁来帮忙

    柔妻错爱:冥王总裁来帮忙

    “白柠萱,我最大的幸福是娶了你!”席司珩温柔深情地说。她成为了席家太太,性子温柔,婚姻美满,然而某一天发现丈夫用充满恨意的声音对她说:“白柠萱,我最后悔娶了你这个毒妇!”她愣了,性子温柔,怎么在他眼里成了毒妇?……“席司珩,只要你死了,我就能得到席家的一切,然后和顾陵结婚!”身为席氏继承人的他被白柠萱下毒,临死前不敢置信地看着她一手挽着他的好友高高在上,一副恶毒的表情。带着怨恨重生回到了一年多前,展开复仇,要伤害他的那对狗男女付出代价!……“白柠萱,我相信你没有做过那些事,因为你被鬼附身了!”千年沉睡中醒来的冥王殷瑾夜逆天而行,回到过去,来到她的身边,做起……
  • 一世抚琴独为君痴

    一世抚琴独为君痴

    前朝公主在一场战争中沦为朝廷通缉犯,因生活所迫,沦为青楼女子,遭世人唾弃。却在阴差阳错间爱上将军。迫于世间伦理,却只能隐藏那一份卑微而炙热的爱恋。一夜之间,卷入纷争。看一介青楼女子如何拥有属于她自己的倾城之恋。
  • 南宋记

    南宋记

    他只是一个小混混,无意间来到了北宋与南宋的中兴时代。沉寂已久的和平被打破,狼烟四起,战火纷飞,南望伊人在故乡,北观壮士征四方。历史的车轮在无形中推动着,那种时代他该如何奔走。
  • 肉

    镇上寂静凋敝的一隅,一家连锁超市悄然开张。灯光,货架,收银台,表面看上去一切都如此熟悉而日常。有意或无意走入的小镇居民,终于发现——这家仿佛随处可见的超市,服务的顾客并不是自己……面对超出常理之物,面对即将到来的命运,他们不得不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了回到所爱之人的身边、回归日常生活的正轨,自己到底能将人性舍弃到哪个地步?
  • 穿越之景王妃

    穿越之景王妃

    只是参加个古文物展览,却遇到穿越这种事情。看现代小女生怎么玩转古代。
  • 地久天长

    地久天长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书中描写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群生活在胡同里的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从他们那顽皮而无忧无虑的的童年和少年描写到他们成上工作岗位期间的那些平凡而感动的故事。本书经编辑审读,全书描写“文革”时期内容均书中主人公在这一时期的生活片断,没有需要重大选题报批的内容。
  • 与我饮鸩

    与我饮鸩

    李慕昭一眼就看出眼前的男人是个薄情的渣男,不过她不在乎,好用就行。萧霁听说的昭云公主是个心机深沉却得陛下独宠的小公主,不过见了面才知道,就是个有点聪明的小丫头。不过,真的很漂亮。他们俩都是一种人,聪明,薄情,狠得下心利用他人,也懂的收敛和取舍。彼此试探着相遇,合作,却挡不住情愫暗生。不管从身份还是性格来说,他们都不适合在一起。所以他们在暧昧的边缘反复试探,一旦越矩,就给感情浇个冷水降降温。撂狠话:李慕昭:将军若真心欢喜我,不如今夜就随我进宫,我去陛下面前哭上一哭,就说我心悦你,非你不嫁,将军可敢?萧霁:你这是要跟我殉情?李慕昭:做梦!我觉得还是季三公子好,人帅学问好,家里也不反对,跟他谈恋爱不用丢命。以后我再帮他开开后门,他迟早能拜相封侯,我也松快。萧霁:……被爱情冲昏头脑时:萧霁:小皇帝若是愿意把她妹妹嫁我,我还造什么反,都是自家人,跪一跪自家大哥也没什么。李慕昭:有我在他身侧,他就永远是我大齐的永安王。敢造反,我先断了他的腿。可爱情挡不住王朝将倾,萧霁到底会成为李慕昭的救命良药,还是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 煤老板的傻儿子

    煤老板的傻儿子

    煤老板有这么一个傻儿子,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出了不少正常人开起来无法想通的洋相。如果说,我们足够聪明,那么当我们看到这个傻瓜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也会为他感到抓狂。
  • 快穿之嫁给我

    快穿之嫁给我

    帝君算计上神反被宠的故事。作者懒得写简介,请原谅
  • 总裁追婚:间谍小妻别想逃

    总裁追婚:间谍小妻别想逃

    一场突如其来的“俘虏”,华侨公司旗下的华侨假日大酒店的小职员陆秀琪竟鬼使神差地成为了华侨公司霸道总裁宫铉俊手下的“花魁间谍”,为了商业利益,宫铉俊把陆秀琪安插到拉斯维加斯金牌赌神诺哈拉的身边充当商业间谍,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一段故事,一场关于爱与恨的情感的纠葛自此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