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743800000003

第3章 糊涂处世:一半清醒一半醉

1.糊涂,安身立命的法宝

人世间的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困难走不通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为人之道;当你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为人处世必须学会谦恭、礼让,不能处处都想战胜,不能事事都要露一手,难行的地方退一步或许会海阔天空。人生得意的时候,也应该把功劳让与别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何况人类的感情无比复杂,人心的变化也是奥妙无穷,今天认为是美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认为是丑;今天认为是可爱的东西,明天就有可能是可恨。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就是“人情反复,世路崎岖”的道理。当年韩信微贱时曾深深体会到此中的辛酸。尤其世路多险阻,人生到处都有陷阱。这就要培养高度的谦让美德,遇到行不通的事不要勉强去做。换句话说,人生之路有高有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救助那些穷苦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为你自己消除很多祸患于未然。这样,知退一步之法,明让三分之功,不仅是一种谦说美德,而且也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善措。

所以糊涂是一门学问,糊涂则能保身、立身。老子的哲学包括“功成身退”的思想。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这段话的含义是: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持长处;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

有人把明哲保身和但求无过联系在一块,其实是不正确的。前者是一种积极而充满智慧的处世方式,后者则是一种被动的消极之举,二者乃是本质的区别。明哲保身的人可以像张良那样急流勇退,从而保全自身;但求无过的人只能处处受别人的左右,从而不但丧失自己的个性,而且也不会获得事业的成功。明哲保身是智慧人生,而但求无过则是愚蠢之极。

对于志士来讲,头可以断,但绝不能改变坚贞的节操。这是唐初一代名臣魏征的心声,也是其为政作风的写照。在他看来,志士仁人的气节是最为重要的,宁可舍其性命,也不能失去大节。所以,他敢于犯颜直谏,前后二百余事,为“贞观之治”立下了汗马功劳。如魏征上谏言阻止太宗停聘宫女,乃至太宗惧魏征,玩放鹞鸟死在怀中等轶事,传为千秋美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多少仁人志士正是这样在糊涂中立身,糊涂而不失气节。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论语·为政》中讲孔子的弟子颜回会“守愚”,深得其师的喜爱。他表面上唯唯诺诺,迷迷糊糊,其实他在用心劲,所以课后他总能把先生的教导清楚而有条理的讲出来。可见若愚并非真愚,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木讷。其实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着胳臂,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向你面授机宜,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O”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人格哪,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就顺其便。“难得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本就是缘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所以当你直面现实,要学笑容可掬的大肚弥勒佛,“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那就会进入一种超然的境界。

2.糊涂,修身养性的大境界

凡是磨练心性提高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有木石一样坚定的意志,假如羡慕外界的荣华富贵那就会被物欲困惑包围;凡是一个治理国家服务社会的人,必须有一种宛如行云流水般的淡泊胸怀,假如有贪恋功名利禄的念头,就会陷入危机四伏的险地。

孟子道:“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寡矣。”佛典《大智度论》中也说:“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炬。五欲增争,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面对难填的欲壑,我们应尽量享受已有的,这样生活就会是真实的,富有质感的,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太阳都是常新的。

欲望的满足不是满足,而不是一种自我放逐,欲望会带来更多更大的欲望。如果我们为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能满足而受煎熬,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一般来说,事业和文章,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只有伟大的精神才万古不朽,至于功名利禄富贵荣华,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换,忠臣义士的志节却会永留人间。可见一个有理想的君子,决不可贪利逐名,去换取随身销毁的东西。

“知足者常乐”。这是人们通常说服别人或说服自己,求得心理平衡的道理,也是糊涂修身的原则之一。《老子》也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大则忧国忧民,感时忧愤;小则忧家忧己,往往都是忧多于喜,要说服别人或说服自己还就得这样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生活、工作条件好些,精神安逸些?想归想,未必都能一一满足,在各种理想、愿望,甚至连小小的打算都未能成为现实的时候,你就要学会承认和接受现实,并且不消极、不失望,自己寻找心理平衡。在这里比较法很管用,即和过去比,和自己比,而不要和高于自己、强于自己的他人比。比方你总觉得你的收获不如付出多,那你就应该和付出比你更多,获得比你还少的人比,这样你心里就舒服了,当自己的学业经历长进不大时,你应该想想从前的你还没有现在这么有知识,进步不大毕竟有了进步。“知足常乐”多数情况不是指物质条件的获得、物欲的满足,不要无限制地追求那些不现实的,得不到的东西。正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一切理想都植根于现实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人不可物欲太强烈,有了星星,还想要月亮,有了月亮还想要太阳,乃至于恨不得把整个宇宙都抱在怀里。不知足就必然贪心,人一贪心就容易生出许多恶行,不顾廉耻,甚至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巧取豪夺,最终不但挖了社会墙角,损害他人,也害了自己。“知足者常乐”这个原则在你忧愁烦恼之时,会让你找到心理平衡,克服种种不切实际的欲望,特别是物欲。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但切莫对美好的生活失去信心。

“难得糊涂”,在对待个人功名利禄的问题上不失为一剂良药。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是很宽阔的,当官为民,有钱没钱,其实都一样可以活得有滋有味,各有各的活法儿。一切都随时空的转移,个人的条件为依据。功名利禄不必下力量去追求,官大五品,腹中空空,也是虚有官禄。“芝麻绿豆”一个,身怀绝技,照样誉满全球,悠哉快哉!但是,“人是贱坯子”,没有追求就活得乏味,没奔头,还得要追求。功名利禄到手了,“七品”的还想闹个“六品”,有了“六品”想“五品”,有了“五品”又眼馋“三品”。于是就得巴结,拼命地巴结,只在“品”级上巴结,结果人品是巴结一级少一品,到头来累得精疲力竭。仔细品味品味,竟不知道人生是个啥滋味,一辈子不曾享受过真人生,压根儿也不懂得真人生,“活得真累”!假如在功名利禄之上,持“难得糊涂”的“糊涂主义”,一切顺其自然,认认真真地做事,老老实实地做人,得则得,不能得不争;当得没得,不急不恼,不该得,得了,也不要,这才叫聪明人,活得轻松,悟得透彻。

3.淡泊明志,不贪荣华富贵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见利让利,见名让名。这种态度常人认为你太糊涂,然而在其背后,自然是名利双收,迈向更大的成功。

洪应明先生在《菜根谭》中这样说:“能忍受吃粗茶淡饭的人,他们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样清纯,玉一样洁白,而讲究穿华美衣服的人,他们多半都甘愿做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为一个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是在贪图物质享受中丧失殆尽。”

大凡贪图物质享受的人,其生活往往容易陷于糜烂,而精神生活空虚不堪,同时也不会有高尚的品德,因此他们为了能得到更高层次的享受,就不惜用任何手段去钻营名利,甚至摆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态度也在所不惜。为人处世,如果不本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而过分追求生活享受,不但会做出无耻的行径,还会触犯刑律,惹出滔天大祸。

西汉大臣霍去病,曾六次出击匈奴,为汉朝打通了去往西域的道路。霍去病出身贫寒,自小过着奴仆的生活,但没有失去自己的志向。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考虑到霍去病精于骑马射箭,作战英武勇猛,于是下令,派大将军卫青挑八百名精锐的骑兵归在霍去病的帐下,让其指挥出击匈奴。霍去病在带领骑兵作战中出奇制胜,活捉了单于的叔父、相国及将军多人,开战告捷,大快人心。在以后的抗击匈奴战争中又屡建奇功。汉武帝龙颜大悦,对霍去病加官晋爵,赏赐他高官厚禄。

这一年,汉武帝为霍去病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府邸,并带着霍去病前去参观,汉武帝满以为霍去病会谢主龙恩。哪知,看着这些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后,霍去病对皇上深深地一拜,说道:“多蒙皇上赐爱,匈奴一日不灭,去病心一日不安,又何来雅兴享受荣华富贵,深居广厦呢?还望皇上多多包涵。”说完翻身上马,急急朝军营奔去。汉武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4.师法自然,顺从自然法则

师法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像风一样无拘无束,保持自然的心境,心无定则。人如能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则会心身轻松。

在滚滚红尘中,人们为了过得更好,更舒服,更愉快,也就是提高生活的品质而紧张拼搏。什么是好的生活品质?无非是衣食丰足无忧,无非是心情轻松自由。而人们往往在追逐这些的过程中放弃了自然心性,结果弄得心情忧郁紧张,这反倒失却了追求的根本,就连出发点都失去了。

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是自然平静的,没有被尘土遮蔽的镜子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需刻意来清洗,只要除掉心中的邪念,那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会出现,日常生活的乐趣,根本不必刻意去追求,只要排除内心的一切困苦和烦恼,那么快乐、幸福的生活自然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心中停止一切阴谋诡诈之后,就会有明月清风到来一样轻松舒畅之感,因为从此不再为人间的烦恼而痛苦,思想远远超脱世俗之外,自然不会听到外面的车马喧闹之声,就不一定非要过隐逸山野泉边的隐居生活。此意与后面“为而不争”有共同之处,道法自然也并非要人们脱离尘世。脱离尘世其实是消极的人生态度。

在尘世中,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境界——

在雪花飘落的月夜,天地间一片银色世界,这时人的心情也会随着清朗明澈,在和风徐徐吹拂万物一片生机的春季,这时人的情绪自然也会得到适当的调剂,可见大自然和人的心灵是浑然一体互相融合的。

宇宙万物蕴含着勃勃生机,天人合一,气息同步,则能天长地久,万事亨通。孟子说:“环境改变气度,奉养改变气质。”意思是说:人们修身养性,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环境。尤其就常人而言,如果面对月黑杀人夜,如果面对生死离别场,能要求自己像老僧入定般用意念来控制自己吗?所以自古骚人墨客,歌颂春而厌恶秋,因为春天一片生机而秋天一片萧瑟,人们欢迎万物的生长,原因在于人们在萧瑟凄凉中难以感受人间的温暖。同样,人们歌颂白雪而厌恶炎夏,雪是冬天的产物,其性寒而色白,喻人的纯洁的性格像雪一样的,像冷天一样坚硬而安宁,因此古人才有“梅须逊雪三分白”的诗句。梅对于文人是宠物,但比雪之纯洁又输三分,这实际上是表达出人的一种愿望,用大自然的变化来喻人的性格,人的节操,这一点人与自然是相融合的。禾苗的茁壮,全赖雨露的滋养。江海的不竭,全靠细流的汇聚。同样的道理,人的本性也会凭人自身的保护与保全。但这里有一说:“智者凋心不凋身,愚者凋身不凋心。”

范仲淹登岳阳楼而吟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此时此景,他的心能如止水般平静吗?永和九年,有王羲之、谢安等参加那一次的“君贤毕至,少长咸集”的聚会,四十多个文人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天,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环抱中,列坐在清流急湍的溪水旁,一觞一咏,饮酒赋诗,大家各呈才藻,竞展风华,自然景物之美与人的才华之美结合在一起,互相辉映,成为永远令人艳羡不已的雅事。读书人、文人从事的是清苦寂寞的事业,只有能甘于清苦、寂寞的人,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那一种心中有得、精神充实、师友相聚、文采风流的快乐,的确是很高境界的快乐!

5.戒矫戒傲,夹着尾巴做人

“夹着尾巴做人”,似乎有些世故圆滑。但处世过于矫情做作,过于自傲,肯定难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帮助。所以,还是将尾巴夹起来好。

在目前流行的语言是“包装”,就是把自我宣传好,把其缺点掩饰起来,把其优点放大。在一个流于社交应酬,盛行宣传、广告、包装的商品时代,“笨人”无疑是可笑的。但实际上人际关系最根本在真,在诚,无论交际的技巧如何老练,若无善心,过于工于心计,其处世不会久长,交友不会长久。

宋儒吕本中在《童蒙训》中说:“每事无不端正,则心自正焉”。有了诚心方能办诚事。交友、处世首先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一个诚心问题。所以他认为“凡人为事,顺是由衷方可,若矫饰为之,恐不免有变时。任诚而已,虽时有失,亦不复藏使人不知,便改之而已。”这就是说处人待事千万不要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意不由衷,口是心非。

在今天首先要学“笨”些,而不是学“精”,就是说多保持一些诚实的东西,少来些虚假的东西,按此法其必有大成就。若顺应商业化社会那种只重交际技巧,矫揉造作的路子发展,不会有大作为,充其量只能当个公共关系部的主任。

人生处世要放长远眼光,大智若愚,这一道理是中国大儒们努力所做的。曾国藩给其弟的信就说明了这一点:

弟来信自认为属于忠厚老实一类人,我也相信自己是老实人。但只因为世事沧桑看得多了,饱经世故,有时也多少用一点机巧诈变,使自己变坏了。实际上因这些机巧诈变之术总不如人家得心应手,徒然让人笑话。使人怀恨,有什么好处呢?这几天静思猛省,不如一心向平实处努力,让自己忠厚老实的本质还我以真实的一面,回复我的本性。贤弟此刻在外,也要尽早回复忠厚老实的本性,千万不要走入机巧诈变那条路,那会越走越卑下。即使别人以巧诈待我,我仍旧以淳朴厚实待他,以真诚耿直待他,久而久之,人家有意见也会消解。如一味勾心斗角,互不相让,那么,冤冤相报就不会有终止的时候了。

曾国藩是最反对人傲气的,他的家书中,指出傲气是人生一大祸害,切要根除,他说:古来谈到因恶德坏事的大致有两条:一是恃才傲物,二是多言。丹朱不好的地方,就是骄傲和奸巧好讼,也就是多言。

在另一封信中他又讲到这个问题,告诫其弟一定要戒牢骚。信上大意说:

在几个弟弟中,温弟天资本是最好的,只是牢骚太多,性情太懒。以前在京城就不爱读书,又不爱作文,当时我就很担心这一点。最近听说回家以后,还是像过去那样牢骚满腹,有时几个月不提笔作文。我们家如果没有人一个一个相继做出大的成就,其他几个弟弟还可以不过分追求责任,温弟就实在是自暴自弃,不应把责任完全推托给命运。我曾见过我的朋友中的那些爱发牢骚的人,以后一定有很多的挫折。……这是因为无故而埋怨上天,上天就不会给他好运;无故而埋怨别人,别人也决不会心服。因果报应的道理。自然随之应验。温弟现在的处境,是读书人中最顺畅的境地,却动不动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一百个不如愿,实在叫我不可理解。以后一定要努力戒除这个毛病,……只要遇到想发牢骚的时候,就反躬自问:“我是不是真有什么毛病以致心中这样的不平静?”不狠心自我反省,不决心戒除不足。心平气和谦虚恭谨,不只是可以早得功名,而且始终保持这种平和的心境,还可以消灾减病。

盛气凌人也罢,牢骚太盛也罢,都是自傲的一种表现。自傲是人生一大误区。做人自谦,从个人来说这是最老实的态度,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个人无论如何神通也不过宇宙间一个尘埃而已。更何况山外青山,楼外楼。水平高的人多的是,只是你未看见而已。从外人来说,自谦也是最实际的。夹着尾巴做人不是虚伪而是诚心。朱熹在给其长子家信中说:“凡事谦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这就是说自谦招福,自傲招害。《三国演义》中马谡,纸上演兵,盛气凌人,结果兵败人亡。所以《颜氏家训》中说:“满招损,谦受益。”真是为人之真言。

所以,为人处世,尾巴不要翘得老高老高,而是应永远放下来,夹起来。这样做似乎弱些,似乎软些,一时还会让小人得志,其实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你。真正聪明的人处世的高明之处正在于着眼于大处,着眼于长远。

6.抓大放小,难得小事糊涂

真正高明之人,并非时时处处都工于心计,他们看问题能抓住主要环节,对主要环节能全力以赴,精明待之;而对于无关宏旨的次要环节,则又能糊涂为之。

现实人生确实有许多事不能太认真,太较劲。特别是涉及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太认真,不是扯了胳膊,就是动了筋骨,越搞越复杂,越搅越乱乎。

顺其自然,装一次糊涂,不丧失原则和人格;或为了公众为了长远,哪怕暂时忍一忍,受点委屈,也值得,心中有数(树),就不是荒山。有时候,事情逼到了那个份上,就玩一次智慧,表面上给他个“模糊数学”,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是“难得糊涂”。

评职、晋级时,某候选人来百般游说你,讨你个“民意”,你明知道他不够格儿,可又不好当面扫他的兴,这时候你该怎么办?不哼不哈,或嘻嘻哈哈,划“○”时再较真,不失原则;人格哪,似乎也不失,当事人问到了,坦诚指出他不够格儿的地方,不问,顺其便。“难得糊涂”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难得糊涂”作为“牢骚气”,原本就是由“不公平”而发的。世道不公,人事不公,待遇不公,要想铲除种种不公,又不可能,或自己无能,那就只能祭起这面“糊涂主义”的旗帜,为自己遮盖起心中的不平。假如能像济公那样任人说他疯,笑他癫,而他本人则毫不介意,照样酒肉穿肠过,“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专捡达官显贵“开涮”,专替穷苦人、弱者寻公道,我行我素,自得其乐。这种癫狂,半醒半醉,亦醉亦醒,也不失为一种“糊涂”,这种糊涂真正是“参”透、“悟”透了。

晋代人裴遐在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做客。周馥做主人,裴遐和人下围棋。周馥的司马劝酒,裴遐正玩在兴头上,所以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司马很生气,以为轻慢了他,就顺手拖了裴遐一下,结果把裴遐拖倒在地。在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以为这种难堪是难以忍受的。谁知裴遐慢慢爬起来,坐到座位上,举止不变,表情安详,若无其事地继续下棋。王衍后来问裴遐,当时为什么表情没有什么改变,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另一个晋代人谢万,字万石,是谢安的弟弟。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把帽子和头巾都弄得快要掉了。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边坐座位上,边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装糊涂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而大发其怒,记恨在心。相反,都表现出了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不仅没有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不计较、糊涂处置的是一些不关大局的小事情;但却不是没有原则地和稀泥,抹光墙。对重要问题,原则问题,就不能糊涂,该聪明时就得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不耍小聪明,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入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这个人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有一天韩琦出了一道代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去了蠹虫,而仍然不失忠厚。

大智若愚,即小事愚,大事明。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愚,并非自我欺骗或自我麻醉,而是有意糊涂。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人生一定幸福、快乐。

7.藏锋露拙,匿其锐示其弱

夸耀刀剑之锐利,别人必惧其锐利而远避,或尽可能使刀剑变成锯条。显示自己的聪明,别人必恐你的聪明来害人,并希望你变成傻子。

高明的人待人处世,特别注意藏锋露拙,匿锐示弱。

这里所说要藏锋露拙,匿锐示弱,并非是要人埋没自己的才能,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导致祸端,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专长。追求卓越和超凡出众,本身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一味孤芳自赏,无视周围环境,就会与人格格不入,招人厌恶,千方百计让你过不去。

战国末期韩国贵族韩非(约前286—前233年)与吴起、商鞅的政治思想一致,著书立说,鼓吹社会变革。他的著作流传到秦国,被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看到,极为赞赏,设法邀请他到秦国。但才高招忌,入秦后,还未受到重用,就被李斯等人诬陷,屈死狱中。宏图未展身先死,这样纵使有满腹经纶又有何用。如果韩非不是招摇才华,而是谦卑抱朴,等待时机,或另待明主,或婉转上奏,使自己的政治抱负得以施展,相信他并非仅仅就是一个思想家,同时又会成为一代名臣巨相,而不会是一个悲剧人物。

有成语曰“藏芒毕露”。锋芒本是刀剑的尖端,它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古人认为,一个人若无锋芒,那就是提不起来,所以有锋芒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一下既有必要,也是应当。

然而,锋芒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中。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只会导致自己的失败。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锋芒毕露既不能达到事业成功的目的,又失去了身家性命。

所以,有才华的人应该隐而不露,该装糊涂时一定要装糊涂,待机而行动。

杜祁公有一个学生做县官,祁公告诫他说:“你的才华和学问,当一个县官是不够你施展作为的。但你一定要积存隐蔽,不能露出锋芒,要以中庸之道治理县政,求得和谐安定,不这样的话,对做事没有好处,只会招惹祸端。”他的学生说:“你一生因为正直忠信被天下尊重,现在却教我这些是什么原因呢?”杜祁公说:“我为官多年,做了许多职位,对上被皇帝知道,对下又被朝廷的官员相信,所以能抒发志向,现在你当县令,什么事情都会发生,牵涉到上下官吏,那县令可不是好当的,如果你不被别人了解,你怎么能施展你的抱负呢?只会惹来灾祸罢了。这就是我要告诉你不方不圆,在中庸之道中求得和谐的这些话的原因啊!”

洪应明的《菜根谭》:“矜名不若逃名趣,练事何如省事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喜欢夸耀自己名声的人,倒不如避讳自己的名声显得更高明:一个潜心研究事物的人,倒不如什么也不做来得更安闲。这正是“隐者高明,省事平安”之谓。

自古就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就是人的才华不可外露,必深明韬光养晦之道,才不会招致世俗小人的嫉恨,而使你的事业一帆风顺的发展下去。

8.避招风雨,谨以安身立命

高明之人,他们能够防患于未然,不招风,不惹雨,使自己在错综复杂的社会里安身立命,善始善终。

古往今来,有不少智者、仁人,因为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于是,避招风雨就成为一些高明的智者仁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处世安身的应变策略。

三国时期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智慧超人,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20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就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怯懦。

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他为曹操“前后凡划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著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他与曹操相处20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一处得罪过曹操,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从征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并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避招风雨,精于应变的结果。

清王朝的开国元勋范文程,在清初复杂而动荡的时期,先后辅佐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福临三朝四个统治者,在清初政治舞台上活动了50年,对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运用避招风雨的方略处世安身,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范文程所活动的那个时期,民族矛盾异常复杂尖锐。在后金和清统治阶层,一直存在着对汉人的疑忌和歧视。范文程身为汉人,又是大臣,在这种微妙环境里,处境自然十分险峻。一方面,他要忠于清廷,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他又要小心谨慎,在内部权力倾轧中保存自己。因此,他虽然得清朝最高统治者的赏识,官至大学士、太傅兼太子太师,但他仍为人深自廉退,处处小心。顺治九年(1652年),他受命“监修太宗实录”时,知道自己一生所进奏章多关系到重大的决策问题,为免得“功高震主”,便把他草拟的奏章大部焚烧不留,而在实录中所记下的,不足十分之一。功成引退后,他“辟东皋为别业,稍构亭馆,植弄木,引亲故,徜徉其中,时以诗书骑射课子弟,性廉好施与”。太太平平地度过了晚年。

避招风雨的应变策略,初看起来好像比较消极。其实,它并不是委曲求全,窝窝囊囊做人,而是通过少惹是非,少生麻烦的方式,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特长。

9.居安思危,凡事留有余地

高明才智之士,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能进能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做到这一点,做事就要留有余地,预留退步。

“功成身退”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成功后名利已有,留有余地,见好就收。

老子的知足哲学就包括“功成身退”的思想。这位智者认为,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而功成名就,激流勇退,将一切名利都抛开,这样才合乎自然法则。因为无论名或利,在达到顶峰之后,都会走向其反面。

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破釜沉舟,置之死地,不得已用于一时一事则可;而不分场合地用于一生一世,则非智者所为。

所谓预留退步,又有两重意义:一重意义是为个人的安危荣辱计,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功成身退,挂冠归去,蹈入山林,就像范蠡泛舟五湖,张良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那样;另一重意义是为事业成败计,使你的上司能用人不疑,放手专任,而不敢于临敌变计,临阵易将,以免功败垂成。

高明的人总是承认事物总有看不透、不可料的一面。事实上,而世事诡谲,风波乍起,非人所尽能目睹,所以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不思进,先思退。满则自损,贵则自抑,所以能善保其身。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位功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为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的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百口莫辩了。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隐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我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拜倒在地,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中国历史上有大功于朝廷的文臣武将,多数的下场都不好。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之于他的这种“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的谨慎。

10.装愚守拙,形醉而神不醉

真醉和装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虚”处,是迷惑对手,而“拳”却击在“实”处,招招乃致命杀手。

看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人都知道,极喜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断:手握酒杯,仰脖而干,身子东倒西歪,步履轻飘虚浮,蒋门神于漫不经心之际,鼻梁突着一拳,尚未回过神来,眼额又遭一腿;……当其终于醒悟这绝非是酒鬼的“歪打正着”之时,其身已受重创而无还手之力了。这就是所谓“醉拳”,乃武术中一高难度拳术,委实厉害之极了!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其待人接物极有讲究,且善于从小事做起:元春省亲与众人共叙同乐之时,制一灯谜,令宝玉及众裙钗粉黛们去猜。黛玉、湘云一干人等一猜就中,眉宇之间甚为不屑,而宝钗对这“并无甚新奇”,“一见就猜着”的谜语,却“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有专家们一语破“的”:此谓之“装愚守拙”,因其颇合贾府当权者“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训,实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高招。

“醉拳”之厉害,在于一个“装醉”,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偏偏倒倒,踉踉跄跄,不堪一推,而其实呢,醉醺醺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你麻痹大意之时,却挨上了“醉鬼”的狠招。

愚者和装愚者是迥然相异的两种人。装愚的,是“外愚而内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宠旨,无关大局,而“精”却“精”在节骨眼上,事关一生命运。蒋门神遭武二郎一顿狠揍而退出霸占的快活林,最终死于二郎刀下,喋血鸳鸯楼,自是恶贯满盈,令人痛快之至;而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却令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装醉打拳乃格斗上乘技法,装疯卖傻是人情操纵的一流功夫。那些能够使他人“买”下自己傻气的人,正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推销员”。他们的成功自古至今皆无例外。

在政治风云中,有时当危险要落到自己头上时,通过装傻弄呆,还可以达到逃避危难、保全自身的目的。

公元239年,魏少帝曹芳被曹爽控制,架空了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虽然甚为不满,但一时又无能为力。为了免遭曹爽的再度加害,同时也为了隐蔽自己,以待时机,司马懿告病居家,不问朝政。一日,曹爽派心腹李胜去探视司马懿,以查虚实。司马懿也知道曹爽的用意,因此,当李胜来到时,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个侍女正在喂他喝粥,米粥洒满了前胸。李胜与他说话时,司马懿故意做出气喘吁吁的样子,话也听不明,说也说不清。李胜回去后,详细报告给曹爽,并说:“司马公不过是尚有余气的尸体而已,形神已离,大人不必再对他有何顾虑了。”曹爽最感棘手的就是司马懿,听到他不会久留于人世,心中无比高兴和放心,在朝中更加肆无忌惮了。司马懿则加紧秘密组织力量。成功地打了一次“醉拳”。公元249年正月,魏少帝曹芳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及其亲信皆随同前往,司马懿乘机发动兵变,废免了曹爽兄弟,不久将其全部处死。

11.糊涂之人,人不愧,天不畏

如果没有做什么有愧于人的事,那么对于上天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糊涂之人,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曾有一位哲人这样说道:“盲人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却很少受伤,反倒是眼睛好好的人,动不动就跌跤或撞倒东西。这都是自恃眼睛看得见而疏忽大意所致。盲人走路都非常小心,一步步摸索着前进,脚步稳重,精神贯注,像这么稳重的走路方式,明眼人是做不到的。人的一生中,若不希望莫名其妙地受伤或挫败,那么,盲人走路的方式就颇值得引为借鉴。前途莫测,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太莽撞才好。”

这位哲人的名言,其主要目的是要求我们凡事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人生前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就应该慎重选择自己的脚步,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的为人处世,朝着既定的目标行进,自然会有所作为。

道元和尚认为:一个人只有首先树立了正确的见识,一要从思想上培养,二要从实践上开始。那么,怎样才称得上有见识呢?我们又以怎样的标准去评判它呢?其实,我们只需看他追求名利的动机与结果就足够了。

当然,任何追求都带有功利性,而追求功利又无可非议,重要的是,这种功利是为个人谋私利还是为社会谋福利。前者人人唾弃,后者受人景仰。

修行佛道,需要的是从实践开始,也就是身体力行。

12.当老实人,莫被聪明所误

《孟子·尽心章句下》中说:只有点小聪明而不知道君子之道,那就足以伤害自身。盆成括做了官,孟子断言他的死期到了。盆成括果然被杀了。孟子的学生问孟子如何知道盆成括必死无疑,孟子说:盆成括这个人有点小聪明,但却不懂得君子的大道。这样,小聪明也就只足以伤害他自身了。小聪明不能称为智,充其量只是知道一些小道末技。小道末技可以让人逞一时之能,但最终会祸及自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聪明反被聪明误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大智才能使人伸展自如,只有大智才是人生的依凭。

“古今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杨修恃才放旷,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他的才华,在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大智者虽心里明白而不随便表露出来,绝不是表现比别人聪明。如果杨修知道他的聪明会给他带来灾祸,他还会耍小聪明吗?所以他的愚蠢处就在于他不知道自己的聪明一定会招来灾祸。这样的人是聪明吗?显然不是。多年中,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对此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的时候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能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聪明,或适时适地适量地表现才能,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人们也许会说,杨修之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他的多疑。但是换了谁,一个上级能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呢?显然杨修最终非失败不可。这可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华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曹操何等聪明之人,在他跟前,笨蛋当然不会受重用,才能太露又有“才高盖主”之嫌,所以真正聪明的人会掌握“度”,过犹不及,就是说,太聪明反倒不如不聪明,实在是至理名言啊!

明代大政治家吕坤以他丰富的阅历和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洞察,写出了《吟呻语》这一千古处世奇书。书中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今得祸,精明者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为愚也。”

这就是说,聪明是一笔财富,关键在于使用。财富可以使人过得很好,也可以使人毁掉。凡事总有两面,好的和坏的,有利的和不利的。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那主要是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一味耍小聪明,其实是笨蛋。因为那往往是招灾惹祸的根源。无论是从政,是经商,是做学问,还是治家务农,都不能耍小聪明。

提起《红楼梦》,说到王熙凤,人们一面惊叹于她的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她的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但人们更为熟悉的是她的结局。她算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了。王熙凤的判词是这样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培根认为,不论这两国人是否真的如此,但这两种情况是值得深思的。他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种人怎样机关算尽,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的。例如有的人似乎是那样善于保密,而保密的原因,其实只是因为他们的货色不在阴暗处就拿不出手……这种假聪明的人为了骗取有才干的虚名,简直比破落子弟设法维持一个阔面子诡计还多。但是这种人,在任何事业上也是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因为没有比这种假聪明更误大事的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深奥无比。一个不知道“激流勇退”的人实在是一个傻瓜,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被算到自己头上。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好写照。

13.做老实事,不要利欲熏心

汉字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先民造字时一定下了许多功夫。“忍”字心上一把刀,就不用说了。这“利”字的一边竟也配了一把刀呢,一头钻进去的贪心者,其实正是撞在了刀刃上。

《聊斋志异》中曾借《聂小倩》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聂小倩是一个被妖物胁迫的女鬼,以财色惑人害人。她勾引一个读书人叫宁采臣的,先用美色引诱,宁采臣不为所动,于是她又捧来一锭黄金。不料宁采臣一把抓起,把它扔出了屋外,昂然地说:“这等不义之财,拿了玷污我的钱袋!”女鬼随即说这不是真金,乃是罗刹鬼骨,如果拿了它,能截取人的心肝。世上不义之财、不仁之贵的持有者,哪一个不怀“罗刹鬼骨”的恐怖?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以古人说:“心里没有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佛祖告诫世人说:“财色之取,譬如小儿贪刀刃之饴,甜不足一食之羹,然有截舌之患也。”任何一种宗教都有戒律,每一种戒律里都有关于财、色之戒!这种不谋而合难道是偶然的吗?那些争名夺利的人不该当头棒喝吗?

中国人历来提倡“不贪为宝”的品德,主张安贫乐道,主张知足常乐。这是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现代人往往以“吃饱的人不说饿”这种逻辑糟蹋古人,其实并不理解智者仁者的情怀。这是一种精神,而并非真的贫穷或富贵。你拥有家资百万,可还有家资千万的呢;你拥有家资千万,可还有既家资雄厚又位在高官的呢,还有皇帝呢。那么,安于本分,安于拥有,便是知足常乐了。

春秋时宋国有个贤人子罕,官至辅政。国中有人拿了一块硕大明洁的美玉献给他,可是子罕不接受。献玉者问他:“你为什么不要这块玉呢?这是件玉匠鉴定过的宝物,价值连城啊!”子罕听了回答说:“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我们俩应该各握其宝。请你把玉拿走吧。”

子罕拒绝诱惑,以不贪为立世持身的“宝”,这种人生将是自信自立自足自尊自爱的,是不会为功名所累的。

14.处变不惊,临变莫动色

先哲道:“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此话说得是何等精辟!当我们发觉被人家欺骗时不要立刻说出来,当我们遭受人家欺侮时也不要立刻怒容满面。因为一个人能够有不动声色,吃亏忍辱的胸襟,在人生旅途中自然会觉得有无穷意义和妙处,而且对自己的前途事业也会大有裨益,一生受用不尽。

虞舜是一位难得的孝子,可惜他的独眼老子不是个慈父。他和小儿子象几次想害死舜,可机智聪慧的舜都化险为夷。对于父亲和弟弟,他内心的孝敬和悌爱使他不忍撕破脸皮闹翻,因为那样,怎么能是孝悌呢?所以他只好不动声色,假装糊涂,好像什么事儿也没发生一样,一如既往,只是内心多了些警惕性。

有一次他们让舜去挖井,等舜进去后便把井口堵死。象以为这次舜必死无疑,便迫不及待地到舜的屋里想打舜的两位妻子的主意,不料舜大难不死,从井的另一出口早已脱身回到家里。象一进屋门,舜正在床上弹琴。

象只好尴尬地说:“我正惦记着你呢!”

舜顺水推舟地说:“多谢你的美意,你真是我的好兄弟,今后管理臣民的事,请你协助我一起办吧。”那时舜已是尧的法定接班人了,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与女英嫁给了舜。舜可以说是靠装糊涂来治家治国的第一人。

孟子在与他的学生谈及此事的时候,有学生提问说舜是不是有点作伪呢?孟子答:“不是的。当年有人给郑国的子产送了一些活鱼,子产吩咐侍者放到池里养起来,而侍者却私自煮了吃了,回去向子产汇报说:‘刚刚放进去的时候,微微地动,过了一会儿,就似乎很自在的样子,慢慢地不见了。’子产说:‘它们得了好去处啊,它们得了好去处啊!’侍者出来时别人说:‘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煮熟吃了,他还说它们得了好去处!’”

孟子最后总结道,与人交往,不必明察秋毫,喜怒形于言色,只要心里明白,表面假装相信对方合乎情理的借口,也未尝不可。何必非要表现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给别人一个台阶下呢!否则,搞得对方很尴尬,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奇章公牛弘有个弟弟叫牛弼,喜欢喝酒,而且每饮必醉。曾经有一次喝醉了,射死了牛弘驾车的牛。牛弘回家的时候,他的妻子迎上去给他说:“小叔子把牛射杀死了。”牛弘连想也没有想一口答道:“正好可以做成牛肉干。”

冷眼一句话,扫却了妇道人家将来多少唇舌。想与父母兄弟和睦相处的人,值得效法。

有一个村里有一位男人,妻子身体不好,几乎没有干过什么体力活,只是在家做饭洗衣带孩子,这在农村算是有福的女人了。可这女人生性多事,又好护短,谁家的孩子欺负她的孩子啦,谁说了一句她家的坏话啦,她借谁家的东西人家不让用了,都要寻死觅活、添油加醋地向丈夫数落,并说嫁给你总是受人家的气,咱咋恁好欺负啊!这男人血气方刚,本是麦秸火性子,一点就着,总要找人家打骂一通,在表面上占了不少便宜,可是把村里的人几乎得罪完了。以至于几个孩子对他们也很反感,公然叫骂:“摊上这样的父母,真他妈的倒了八辈子的霉!”几个孩子至今也找不到媳妇。媒人来说合的本来就少,有说成的,人家一打听村人,立马就不愿意了。假若妻子或丈夫有一个人有教养些,忍耐些,装装糊涂,哪里还有这么多闲气和流血事件呢!不动声色,顺水推舟,得过且过,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啊。

遇事沉着冷静,被认为是人生极为重要的修养。有一个词语叫“临变不惊”,古人也是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15.谦逊辞让,吃亏也是福

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就多一分耻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利益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他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捎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这下使邻居也觉得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舜敬父爱弟,可他的弟弟像表面看起来敬兄,内心却总想害死他。有一次他们俩去挖井,舜正在井内时,象却突然把井口封死。象以为舜必死,就想打他两位夫人的主意,于是来到舜家里。不料,舜大难不死,已从井的另一个出口脱身回到家里。象刚进门,见舜在弹琴,只好尴尬地说:“我正惦让着你呢。”舜只是平静地说:“多谢你的美意。你真是我的好兄弟,以后你协助我一起管理臣民吧。”舜有如此广阔的胸怀,是他成一代帝王大业的重要基础。

天玄子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害人就是害己。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吕子也曾经说:“退己而让人,约束自己而丰存他人;所以群众乐于被用,而所得是平时的几倍。”所以说:“谦逊辞让,作为德的首位。”

一个人,对于事业上的失败,能自任一方面的错误,就难让人感德;在有成就时,能让功于他人,就能让人感恩。老子说:“事业成功了而不能居功。”不仅让功要这样,对待善也要让善,对待得也要让得。凡是坏处就归于自己,好处都归于他人。他人得到名,我得他这个人;他人得到利,我得到他这个心。二者之间,轻重怎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分寸了。

让人为上,吃亏是福。所以曾国藩说:“敬以持躬,让以待。敬就要小心翼翼,事情不分大小,都不敢忽视。让,就什么事都留有余地,有功不独居,有错不推诿。念念不忘这两句话,就能长期履行大任,福祚无量。”古人说:“自谦人们就越服从,自夸人们就越怀疑。我恭敬就可以平人的怒气,我贪婪就可以启发人们的争端,这都是在于我的为人而已。”

谦逊辞让,德之首位。这样的人,其胸怀必定宽广,其品格自然高尚。连吃亏都视为福的人是不会缺少幸福的。

同类推荐
  • 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活出自己,世界才会找到你

    现在的你,是否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忙碌的工作,是否已经消磨掉往日的激情?看看自己,是否还拥有对未来、对梦想的渴望?不妨停一停,问问内心,你到底为谁而活。这是一本能够让人重燃激情和梦想的书,时而清淡,时而犀利,时而温情,时而洞明,让你改变随波逐流式的生活,学会以轻松的心态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按照最喜欢的、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与工作,善待自己,善待生命,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与精彩。
  • 成功的魔法钥匙

    成功的魔法钥匙

    有许多事物和人可以激发我们爱的天性。有些工作为我们所不喜欢,有些工作我们稍微有点兴趣,而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某种工作我们真正热爱!本讲一开始将先讨论“爱”,这看来似乎和本讲的主题无关,但是如果你能暂时保留你的意见,读完本讲,你也许就会同意“爱”这个话题是不能省略的,否则就会有损本讲的价值。“爱”字在此涵盖了世间一切之爱!
  •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

    《给心灵洗个澡全集Ⅱ》一书从改变观念,才能改变人生、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成熟、忽略人生路上的旁枝杂草、健康才是你最重要的资本、坦然面对缺憾和不足和做什么才能成为什么等九个方面,娓娓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调适心理的小方法、小窍门。这些方法既没有心理学专家讲的那样深奥,又非常适用,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 成功者的人生

    成功者的人生

    成熟的第一步是自己负责任。要确信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跌倒了便找把椅子来踢的小孩子了,面对人生,自己要负起责任来。有一天,我刚学会走路的小女儿唐娜·戴尔搬着她的小椅子来到厨房里,想要爬到冰箱上去。我急忙跑过去,但已经来不及在她跌倒之前扶住她。当我把她抱起来时,她狠狠地踢了那把椅子一脚,叫道:“坏椅子,害得我跌了一跤!”
  • 路标(心灵鸡汤系列书)

    路标(心灵鸡汤系列书)

    《心灵鸡汤系列书——路标》供分为六章,生命的极致、生活的境界等。
热门推荐
  • 学霸他又在傲娇

    学霸他又在傲娇

    安珂有一个学霸同桌,他又帅又可爱……还非常傲娇。陆珩衍有一个学霸同桌,她又聪明又有趣……还非常友好。安珂&陆珩衍:好想和她&他做朋友!本文又名《我把你当好朋友,你竟然喜欢我》或《互相暗恋那些年》你的青春有没有这样的一个暗恋对象呢?青春年少就是这样甜!
  • 本殿的专属小妖妃

    本殿的专属小妖妃

    她是木家养女。却因为一条手链,被木家大小姐追杀,最后来了个同归于尽。他身份神秘,
  • 诸神黄昏之覆灭的诸神

    诸神黄昏之覆灭的诸神

    那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吧,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总是不断的历练,不断的探索,摸索着。眼前那么多主宰人们生死的强者,确实很不甘心啊!但我绝对不会认输的!因为我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总有一天......超越你们!覆灭你们这群昏庸之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丽丝皇家魔法学院录

    爱丽丝皇家魔法学院录

    讲述了一位拥有亡灵,光明,龙,三大种族属性和翼,冰,雪,幻,风,音,六大自然属性能量的天才魔法师——爱丽丝,在皇家魔法学院中学习,又踏上路途,最终,一统魔法大陆
  • EXO若你爱我

    EXO若你爱我

    我赢了世界,却输了你-作品持续修改更新中。
  • 道引天机

    道引天机

    一个偏僻隐世的小村落,一位原本平凡的少年,因缘际会下进入一山崖无名墓穴,触发了一个被岁月尘封的天机。一个绚丽复杂而又危险的世界在他的眼前徐徐展开。六道坠世,魔劫万千究竟是道之定数?还是心计者使然?行走于光明中的暗影,又如何在这光怪诡谲的世界,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天之道。
  • 快穿宿主想反撩

    快穿宿主想反撩

    听说,那位神魂尽散。听说,他家夫人笑了,还说“对呀,我干的。”还听说,他们的儿子很支持。三界似乎乱了,一切却还是一如从前。*不过……都是听说了,还能是真的?其实,那位确实神魂尽散,他家夫人也确实是笑了,但没有几日,三界的人都发现他们一家三口都不见了……*黎筱,“成亲以前是你追我,现在,换我了。”*
  • 快穿直播之宿主太难猜

    快穿直播之宿主太难猜

    what?不就是玩个游戏吗?咋还玩出个自毁模式呢?这运气也是没谁了?……“全能逆袭系统正在启动,请宿主做好卖身…啊,不对,是出发准备。”“呵呵,我信你个鬼,你就是个坑爹货。”“不不不,宿主,你要相信我永远都是你的小棉袄。”“来,叫爸爸,黑心小棉袄。”“爸~爸~”乖巧ing“欸,闺女乖!”……“说好的只谈工作,不谈恋爱的呢?”“爸,我也不想的,但……我打不过他!”楠楠委屈巴巴道。“emmm……除了哭啥都不会。”“我……我……哇……”哭成一个二百斤的大胖子。星际强魂,异界之旅,强强相撞第N次穿越,当小财迷和大腹黑再次相遇,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简介无能,佛系看书【女强男强1vs1】(双洁)幽默流
  • 高飞于空

    高飞于空

    你是否哭过?是否尊严被现实碾压过?如果撕去你灵魂的一角,让你过另一种人生,你会如何选择?无脚鸟儿的双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