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21400000004

第4章 勤俭兴家是诀窍

廉洁之人德行好

【原文】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传》

【译文】

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清代官员于成龙调任福建按察使,准备乘船前往福建。临行前,他让手下人买了好几担萝卜。

送行的人见于成龙的仆人挑着几担萝卜,笑道:“你带这么多萝卜干什么?”

于成龙笑着答道:“我一路上就全靠这些萝卜啦!”

又一次,于成龙从直隶到江宁赴任,与幼子同行,父子俩租了一辆驴车,每人带数十文钱,途中自己掏钱住旅店,而不住公家的驿馆。他在江南担任总督的时候,每天只吃青菜,江南人因此称他为“于青菜”。

于成龙的儿子们,冬天只穿短衣或布棉袍,没穿过一件皮袄。

在南方做官时,于成龙的大儿子要回老家,他便把厨房里仅有的一只腌鸭切了一半,让儿子拿走。

于成龙去世时,僚属们去吊唁,发现他家除了一个旧竹筐里有粗丝袍一件、靴子一双、腰带一根外,就只剩瓦缸中的几斗米和几罐盐了。

于成龙因卓越的政绩和清廉俭朴的生活,深得百姓爱戴和朝廷赞誉,获得了“半鸭知县”“于青菜”等众多雅号,康熙皇帝更称赞其为“天下廉吏第一”。

廉洁的人,才能有好的德行。这是因为人一旦起了“贪”念,便会心地不正。心地不正,便会杂念横生。一旦有了杂念,就不会固守正道,如此一来,便不会有好的德行。

“骄”“奢”“佚”三字要戒掉

【原文】

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弟切戒之!

——曾国藩致四弟家书

【译文】

我在外面没有其他的顾虑,就怕子侄们染上骄纵、奢侈、贪逸三个坏习惯。家庭的败落往往离不开一个“奢”字,个人的失败往往离不开一个“佚”字,讨人嫌弃往往离不开一个“骄”字。弟弟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经常以书信的形式,上至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讲述自己修身齐家、交朋结友、治军从政的思想,著有《曾国藩家书》。

梁武帝一生勤勉、节俭,但是他亲手建立的梁朝却没有因此强大起来,反而迅速灭亡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梁武帝即位后片面地吸取了刘宋、萧齐两朝“骨肉相残”的教训,企图用无原则的迁就去实现所谓的“骨肉相爱”,容忍甚至鼓励皇族成员贪赃枉法。

他的六弟临川王萧宏搜刮民财,贪得无厌,有近百间仓库,其中30余间用于藏钱,每间藏1000万,剩余的仓库里装满了布、绢、丝、漆、蜡等贵重物品。梁武帝知道后不但不予以批评,反而称赞他会过日子。

那时地方官吏“相竞夸豪,积果如丘陵,列肴同绮绣”。对此看不惯的大臣贺琛上书梁武帝说:“天下之所以这样贪财残忍,大多是由于奢侈之风引起的啊。”

梁武帝听后不但没有醒悟,反而以自己一贯节俭去堵贺琛之口。

贺琛无言以对。于是奢侈之风愈演愈烈。

后来侯景之乱起,那些皇亲国戚们为了争权夺利演出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丑剧。梁武帝的侄子萧正德,秘密派船协助叛军渡过长江,指点叛军包围梁武帝的住处。

梁武帝没有等来救援,活活饿死了。

从梁武帝纵容家族腐败开始,他其实已经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一旦奢侈开始了,就如决了堤的海,一发不可收拾,只会家破国亡。这就是曾国藩常常不忘告诫弟弟和子侄们要节俭的根本原因。戒“骄”“奢”“佚”三个字,道出了持家、为人、交友的要义。“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一旦奢侈之风兴起,为支撑“门面”,就会伸不该伸的手,要不该要的钱,如此只会加速衰败的进程。因此,兴家切不可“奢”。

接好家风传承的“接力棒”

【原文】

还是从前老门第,已杰无改旧家风。

——佚名

【译文】

依旧是以前的老门第,虽然已经很杰出,但并没有改变原来的家风。

南朝人孔琳之,其子孔邈,其孙孔觊,历代为官,皆不治产业,家以贫素为风。孔觊任御史中丞,弟弟孔道存、堂弟孔徽在外地做生意挣了大钱。孔觊虽然是一介朝廷官员,但日子过得很清贫。两个弟弟来看望哥哥,知道给钱肯定不要,于是给他装来十船生活用品。

孔觊十分高兴,令人将船停靠在码头,等候卸货。做完这些,孔觊便招待弟弟们吃饭,弟弟们见哥哥高兴,十分开心地说:“大哥,您进步了,懂得变通了,不那么死板迂腐了,当官就要这样,虽然说咱们家以朴素为家风,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钱了,可以好好享受了……哎呀!哥哥,你看码头是不是着火了……”

孔觊神情自若地说:“你们不要着急,那火是我让人放的。你们毕竟都是读书人,怎么能忘记祖上家训,把自己降为一个下流商贾呢?你们现在这种德行,哪一点对得起咱们家的家风!”

家风是父母及家族长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好的家风,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来自他人的认同和自我内心的高尚;好的家风,是一种责任,当家风传到我们这里时,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和传扬,使之永远传承下去。

清白名声胜过无数珍宝

【原文】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

让后世的人都称赞他们是清廉之官的子孙,把这样的财富留给他们,难道不是很丰厚吗?

东汉大将军邓骘举荐德才兼备的杨震。后来,杨震当上了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过昌邑。

当天深夜,昌邑县令王密为感谢杨震知遇之恩,带着十斤黄金来感谢杨震。

杨震推辞不收,很感慨地说:“老朋友,我了解你的为人,你却不了解我,这东西我万万不能收啊!”

王密很神秘地说:“夜深人静的,不会有人知道!”

杨震生气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羞愧地走了。

后来杨震调为涿州太守,公正廉洁,子孙常常只食用蔬食,外出步行。

有人劝他为子孙置点产业,杨震不肯,说:“让后世的人称赞他们是清廉之官的子孙,把这样的财富留给他们,难道不是很丰厚吗?”

杨震死后,家贫如洗,他虽然没有给子孙留下一点财产,但是给后代留下了“清白吏子孙”的美名和“四知”的故事。

许多人认为,“齐家”就是要给子女尽可能多地提供财富,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这诚然没有错,但是,如果在不该伸手的地方伸手,不该开口的地方开口,就不应该了。因为,“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一旦东窗事发,身败名裂,不仅无法给子孙留下财富,反而会让子孙背上骂名。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的这句话告诉人们,留给子孙后代物质财富,不如留给他们精神财富,一个清白的名声,远远胜过无数的钱财。

不为身外之物所累

【原文】

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增广贤文》

【译文】

纵然有良田万顷,每天也不过吃三升米而已;纵然有一千间宽大的房子,夜晚睡觉也只需要八尺长的一小块地方。

唐朝贪官元载把持朝政十四年,据说当时官场上流行着一个“潜规则”——想当官找元载。唐人张固在《幽闲鼓吹》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宣州一老者想在晚年风光一把,于是变卖家产,到京师贿赂元载。元载收受钱财后,发现这个老者实在不适合做官,便给了老者一张写给幽州官员的便函,上面亲笔题名“元载”二字。老者千里迢迢求官,却只得到一张纸条,虽然不高兴,但是又想去试试,于是到达幽州地界时,便把这张便函投到了衙门。幽州行政长官见是元载亲笔题名,不敢怠慢,于是好酒好肉地伺候这个老者,并赠给他绸缎一千匹。老者开心至极,觉得自己总算是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

元载热衷大兴土木,他所建的房屋,占了大宁、安仁、长寿三坊,而长安都城总共才109坊。抄家时,从他家中抄出了八百石胡椒,其贪婪之情状可见一斑,难怪被称为“唐朝第一贪”。后来,他被唐代宗赐死。

元载享尽荣华富贵,死后却无法带走一丝一毫,还给家族和后代带来了满门抄斩和祖坟被毁的厄运。

人生在世,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真正需要的只不过是躺下睡觉的八尺之地和果腹的一日三餐。《道德经》里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生活中,应该知足常乐,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为身外之物所累,人生方能安康,家庭方能幸福,家族方能和谐,好运久长。

当需花时必须花

【原文】

当用不省,当省不用。

——俗语

【译文】

当用之处,不能节省;当节省之处,就不要使用。

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后,深知“兔死狗烹”之理,于是写辞书一封,乘扁舟一叶,一去不返。

范蠡来到陶地,不久便赚取了巨额财富,人称“陶朱公”。后来,范蠡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

范蠡说:“杀人偿命该是如此,但我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于是,范蠡派小儿子前去打理关系,要将二儿子营救出来。

可是长子坚持要替小儿子去,并以自杀相威胁。范蠡没办法,只好同意。

过了一段时间,长子带着次子的死讯回到家。

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早就料定会是这个结果。他说:“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不是长子不爱弟弟,只是他舍不得啊!他从小与我在一起,知道挣钱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小儿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时,不知财富来之不易,很易弃财。我先前决定派小儿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因此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啊!”

“当用不省,当省不用”,钱财乃身外之物,当需要花、必须花的时候,绝不能吝惜它,否则的话,可能会因惜钱而伤身,这正是古话“有福伤财,无福伤身”的道理。对于“齐家”而言,本应尚俭,但是当用之时,绝不能省。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过分舍不得,就一定会有所失。

兴家之要在节俭朴素

【原文】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

【译文】

节俭朴素,是人的美德;奢侈浪费,是人的大恶。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贵族、著名外交家。他为官三十多年,节俭有加,并严格要求家人生活俭朴。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陋。

见季文子这么节俭,仲孙它就劝季文子说:“您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您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您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会显得太寒酸,不怕别人笑话您吗?人家会说鲁国的上卿过的是什么日子啊!您为何不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呢?这对于自己和国家都有好处,您又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淡然一笑,严肃地说:“我也希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一点,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而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还有许多人正在受冻挨饿。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如果平民百姓都粗茶敝衣,而我却装扮妻妾,精养良马,这哪里还有为官的良心。还有,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光荣,是通过臣民的高洁品德表现出来,而并不是以妻妾和骏马来评定的。既然如此,我又怎能接受你的建议呢!”

仲孙它听后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效仿季文子,生活简朴,妻妾只穿粗布衣服,喂马只用杂草。

财富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兴家之要在于节俭朴素。“俭,德之共也”,节俭朴素是“齐家”的保证,也是人的美德。因此,食物不必过于追求精美,能填饱肚子就可以;衣服不必过于华丽,只要干净整洁就可以。

耕、读、俭、勤传家宝

【原文】

传家两字耕与读,兴家两字俭与勤。

——古语

【译文】

可以当作传家宝的两个字是“耕”和“读”,可以兴旺家庭的两个字是“俭”与“勤”。

从前,在伏牛山下居住的吴成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把一块写有“勤俭”二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说:“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你们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分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勤”字,老二分得“俭”字。

老大把“勤”字高悬家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丰登。但是他的妻子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节俭持家,因而,家不仅没有富起来,连一点余粮也没有。

老二把“俭”字供放中堂,把“勤”字忘得一干二净,因为懒于劳作,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但还是富不起来。

一年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突然一张纸条掉了出来,兄弟俩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穷挨饿!”

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二字原来不能分家!后来,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用来提醒自己,告诫家人,因此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兴家的关键在于节俭和勤劳。勤俭持家的美德在中国家风里一代一代传承着。勤劳是开源之本,没有勤劳付出,就不会有收获。节俭是节流之源,不仅是节约,还包括行事俭朴、生活朴素。“勤”和“俭”是开源节流的两个方面,是持家的“聚宝盆”,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勤俭合一,家庭才会慢慢兴旺起来。

败家子乃家门最大不幸

【原文】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俗语

【译文】

可以成就家业的人,将粪便都视为宝贝;败家的人,把钱看作野草一样不爱惜。

南齐皇子萧昭业在父亲去世后,即位当上了皇帝。他父亲在时对他管教很严,父亲去世后,他自己可以做主了,便开始报复性地花钱。他每次见到钱就说:“我平时想要一文钱都得不到,现在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了!”

萧昭业喜欢斗鸡,于是疯狂地买斗鸡,几十文钱一只的斗鸡,他出手大方,一给就是一千文。

更有甚者,萧昭业还给身边的人发放奖赏,每个人几十万或者上百万。他甚至还打开皇家的宝库,让太监随便在里面选取宝物,还让人拿起宝物,互相撞击,以损毁为乐。

即位一年,他便将国库的钱财全部花光,浪费了数不清的金银布帛,还毁掉了无数珍宝。

对此,南齐上下忍无可忍,后来萧昭业被萧鸾派人杀死,年仅二十一岁。

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恐怕就是出了一个败家子,将祖辈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一挥而尽。萧昭业是古代典型的败家子,他即位仅一年就花光了国库的所有积蓄。

“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家业是靠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如果有人败家,家业会很快败光。

一个家族的没落,往往都是因为败家子的出现。因此,想让家业、基业长久传下去,必须在立德上下功夫,在教育上使力气,在言行上做表率,避免“败家子”的产生。

惜福节用远避祸

【原文】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司马光《资治通鉴》

【译文】

征取有限度,使用有节制,就会常保富足。

东晋吴隐之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做官后,他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府邸,一直住在茅草房里。

他女儿出嫁那天,人们以为他会庆贺一下,谁知吴家门前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闻讯前来贺喜,看到这么冷清,心中十分不解。此时,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他连忙上前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这么冷清啊?”

仆人皱着眉说:“我家小姐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一般人家嫁女儿也比他气派呀!”

管家感叹道:“吴大人这个清官果然名不虚传呀!”

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同时也要告诉家人,要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如果不加节制,奢侈浪费,会影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

常将有日思无日

【原文】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名贤集》

【译文】

在富有的时候,要经常思考以后可能会有贫穷的时候,不要等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再来回忆富有的时候。

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种田的艰难,常到饭馆里吃饺子,每次他吃饺子只吃肉馅,把饺子皮全吐掉。

后来,他的家里遭遇火灾,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财主的儿子只得当乞丐,要饭要到这家饭馆。

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千恩万谢!

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饺子皮,我捡起来晒干了而已。”

世事变迁,人生无常。如果有钱的时候,不计划好没钱的时候怎么办,而是摆阔使气的话,到钱财花光时,就必然会挨饿受苦了。

古人十分重视以节俭治家。清人朱柏庐在《尚勤俭》中说道:“俭之为道,第一要平心忍气。一朝之忿,不自度量,与人口角斗力,构讼经官,事过之后,不惟破家,或且辱身,悔之何及。第二要量力举事。如土木之功,婚嫁之事,宾客酒席之费,切不可好高求胜,一时兴会,所费不支。后来补苴,或行称贷,偿则无力,逋则丧德,何可乃尔?第三要节衣缩食。绮罗之美,不过供人之叹羡而已。若暖其躯体,布素与绮罗何异?肥甘之美,不过口舌间片刻之适而已。若自喉而下,藜藿与肥甘何异。人皆以薄于自奉为不爱其生,而不知是乃所以养生也。”

物尽其用,不讲排场

【原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治家格言》

【译文】

一碗粥一碗饭,也应该想到它们来之不易;半匹丝半匹布,也应该想到他们得之艰难。

相传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时,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之子来到京城,顺便拜见王安石,王安石便邀他一同吃饭。

第二天,萧氏之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赴宴,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款待自己。

等到中午,萧氏之子感到十分饥饿,却迟迟不见有人来邀请自己入席,但又不敢离开。

又过了许久,王安石才让他入席。萧氏之子感到十分奇怪,饮过几杯酒后,先上了两块胡饼,又上了四块猪肉,之后便上饭和菜汤。

萧氏之子素来骄奢,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块,把四边都留了下来,便不再动筷子了。

王安石二话不说,把萧氏之子剩下的“四边”拿在手上吃了起来。

萧氏之子十分羞愧,告辞而去。

物尽其用,方能终物之初,如果铺张浪费的话,就是暴殄天物了。如此作为,不会有好的结果。

中华民族历来都十分重视节俭,教育子孙后代去浮华、戒享受。清康熙年间的大清官许汝霖,深受祖先忠君爱国、清正勤廉的家风影响,在告老还乡后,为移风易俗,写了《德星堂家订》,其中规定:“鱼、肉、鸡、鸭,随地而产者,方列于筵;燕窝、鱼翅之类,概从禁绝。”还规定:“若客欲留寓,盘桓数日,午则二簋一汤,夜则三菜斤酒。”对宴会的规模和菜肴的选择均做了详细规定。曾任高官的许汝霖持家能够不讲排场,节俭有加,实属难能可贵。

居家要俭,待客应丰

【原文】

居家不可不俭,待客不可不丰。

——吴獬《一法通》

【译文】

居家过日子不能不节俭,招待客人不可以不丰盛。

宋朝参知政事李沆建成一所宅子,门前厅堂很小,只够一匹马转圈子。有人说它太狭窄了,建议李沆做大一点。

李沆听了,笑着说:“住宅要传给子孙,这个厅作为官员厅堂的确太狭窄了,但作为太祝奉礼之堂就够宽了。”

一次,皇帝有急事派人召李沆进宫,使者在酒楼找到了他。

来到宫中,皇帝问李沆从哪儿来的,李沆老老实实地说是从酒楼来的。

皇帝严肃地问道:“你身为一名很节俭的谏官,为什么也到酒楼里去饮酒?”

李沆答道:“这是因为我家里没有多余的器皿和菜肴、果品,客人来了,要热情相待,所以就到酒楼去了。”

原本节俭的李沆破例去酒楼接待客人,这是因为他明白“居家不可不俭,待客不可不丰”的道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对待自己苛刻一点没有问题,但对待客人不可以吝啬。如果对待客人吝啬的话,那就属于人品的问题,而不是节俭的问题。不合常理的节俭,背后往往潜伏着祸患。

奢侈腐败导致败亡

【原文】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

【译文】

综观历代圣贤治国、治家的经验教训,成功皆因勤俭,败亡皆因奢侈。

隋炀帝杨广当上皇帝才四个月,便下令迁都洛阳,征用几十万民工挖壕沟,全长数千里,作为新建京城的屏障。

他为了能够轻松地去各地游玩,修通了五千余里的大运河。运河一通,隋炀帝的龙船便上路了。他和萧皇后分别乘着两艘四层高的大龙船,船上装饰得金碧辉煌。后面是皇妃宫女、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分乘的众多彩船。断后的是卫兵和装载后勤物品的众多大船。

这支庞大的船队在运河里前后相连竟然有两百多里长,浩浩荡荡的船队,必须有八万多个民工专门拉纤。

运河上,船队在行驶,岸上,骑兵在护送。船队经过之处,便有当地的州县官员督办酒席和迎送。

隋炀帝即位时,隋朝国力强盛。但是,过度的民力征用和沉重的税赋,让人民不堪重负,这些都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朝的灭亡,就是从奢侈浪费开始的。奢侈的结果,必然导致腐败。因为奢侈和腐败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些贪腐官员由追求奢侈而坠入腐败,由腐败而更加奢侈,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不仅害了自己,也祸害了国家。

败国的根本在于奢侈与腐败。败家也是如此,家庭中的长辈如果生活奢侈,那么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当奢侈成为习惯,那么腐化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这样离家庭衰败就不远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家庭中的长辈一定要注意自我克制,否则会给周围许多人造成不良影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原文】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

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会效仿,而且往往程度会更深。

万寿公主是唐宣宗的爱女,宣宗选定郑颢为女婿。

万寿公主出嫁之时,礼官本来是遵循旧制度用银子装饰马车,宣宗说:“我想以俭朴节约来教化人民,应当从我的亲人开始。”

于是他命令礼官用铜装饰马车,并颁下诏书要求万寿公主要遵守妇人的礼节,一切都依臣子庶民的规定来办。此外还告诫万寿公主不能轻视丈夫的家族成员,不能干预时政。

最后,宣宗亲自写诏书,说:“如果违反我的告诫,你必定会有当年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的祸患。”

万寿公主听了父亲的教诲,恪守礼法,勤俭节约。

唐宣宗虽贵为皇帝,却能够破除旧制,崇尚节俭。

作为一家之长,必须明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长辈必须为其他家庭成员做出表率。否则,一旦长辈开始奢侈,子孙们不仅会跟风模仿,甚至还会形成盲目攀比之风,从而造成腐化堕落。

不要在无形中败掉家业

【原文】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增广贤文》

【译文】

突然富裕了,还不会太过享受;突然贫穷了,很难改变原来的家风。

朱元璋没有因为曾经吃过苦,当上皇帝后便好好享受,而是身体力行,力主勤俭节约。

1368年明朝建立,因为皇帝居住的宫殿过小,大臣们建议朱元璋扩建皇宫。

朱元璋立即拒绝了,不仅没有扩建和装修宫殿,还让人在皇宫的墙上画了一些提倡勤俭节约的图画,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按照惯例,皇帝用的车舆、器具等都应该用黄金来装饰,可是,工匠们开始施工时,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铜代替。

主管的官员诧异地说:“我们大明朝再穷,也不差这么一点钱呀!”

朱元璋听说后,严肃地说:“这不是钱的事,而是涉及民风官风的大事。你们想想,我要是用黄金来装饰,官员们就会用白银来装饰,再下面的人就可能会用铜来装饰。如此一来,全国这么多的官员,那得耗费多少钱财呀!”

许多人过上好日子后,就会忘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苦日子,从而也就少了勤俭节约的思想。朱元璋当了皇帝,仍然能够注意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实在难能可贵。他明白,一旦自己带头不节俭,全国上下就不会节俭,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作风,这是兴家的关键所在。不能因为现在的日子好了,就产生“浪费一点没有关系”的思想,如此一点点地浪费,时间久了,就会在点滴中将家业败掉。

浪费无底洞,坐吃山会空

【原文】

浪费无底洞,坐吃山会空。

——谚语

【译文】

浪费就像一个无底的洞,只享受不劳作的话,就算有金山、银山也终究会吃空。

北宋寇准少年时家境贫寒,但他发奋学习,19岁便考中进士,后来被皇帝重用,官至参加政事。

位高权重的寇准到了晚年居功自傲,迷恋上了奢侈浮华的生活。他经常请客,还一请好几桌;请客吃饭要点蜡烛,即使厕所、马厩里也一样。当时蜡烛为奢侈品,每根要300文左右。

寇准喜欢听歌曲、看舞蹈,别人唱得好或跳得好时,他就赏绫罗绸缎,当时一大匹绫罗要六七贯钱,够五口之家吃半年的大米!

对此,有人劝阻寇准,但他依然我行我素,还不以为然地说:“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后来,寇准被罢了官,贫病交加,客死他乡。

俗话说:“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来年买头大黄牛。”节俭、节约,贵在平时,重在坚持。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使小节俭变成好习惯。否则,从小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就算家业丰厚,也很快就会败光的。

当家须知柴米贵

【原文】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俗语

【译文】

不当家,就不知道柴和米有多贵。

相传汉文帝想建一个露台,来欣赏风光。

一天,他找来工匠,让他们算算建造一个露台要花多少钱。

工匠们算了许久,得出结果,说:“不需要太多钱,只要一百斤金子就够了。”

汉文帝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道:“你给我说说看,这一百斤金子,是多少户中等人家的财产?”

工匠们盘算了一会儿,说:“大概几十户吧。”

汉文帝听后,又摇头又摆手,说:“那就不要建了,现在朝廷的钱很少。”

汉文帝一生注重节俭,虽然一百金对他而言算不了什么,但他明白,如果这样做,势必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开了一个奢侈风气的头。

身为皇帝,汉文帝在自己喜爱的事情上能够节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要营造良好的家风,振兴家族,我们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要特别注意合理满足自己的喜好,因为奢侈多从满足不合理的欲望而来,败家往往是从奢侈开始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译文】

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宋朝的张知白虽身为高官,但他的生活很是节俭。

跟他亲近的人劝他说:“你现在的俸禄不少,生活却这样简朴,你虽然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清廉节操,但外面有人讽刺你,说你可能是个虚伪的人。你应当稍微随俗一些。”

张知白说道:“以我今天的俸禄,虽然也可以承受全家锦衣玉食,但是人之常情在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不会长久拥有这样的俸禄,我的身体也不可能永远像现在这样健康,如果有一天发生什么变故,而我的家人已经习惯了奢侈生活,不能节俭,到时必然会生活无着。”

张知白的话说得很对,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要时时刻刻节俭朴素,若一味追求豪华奢侈,必然会让家人养成奢侈的习惯,这样的话,当家庭发生变故时,就很难再过节俭的生活了。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司马光也十分提倡勤俭,在《训俭示康》中引述大量事实论证“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这一道理,并现身说法,教育儿子司马康“身当服行”,还“当以训汝子孙”。

超水平消费要远离

【原文】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晋书·傅玄传》

【译文】

奢侈浪费的危害,比天灾还要严重。

傅玄,晋武帝时曾任御史中丞,死后被追封为清泉侯。

傅玄看到社会上奢侈成风,于是向朝廷上书说:“我认为粮食和布匹都是很难得的东西,如果使用时不加节制,那么没有理由不会匮乏。所以先王教化天下人,无论吃肉还是穿衣,都要节制。奢侈浪费的危害,比天灾还要严重。古代的尧居住在茅草屋中,现在的百姓却争着装饰自己的房子。古代做官的人也没有很好的食物,现在却连一般的商人都已经厌倦了美食。古代人多地少,却有余粮存储,是因为懂节制。现在人少地多,却担心粮食不够,是因为奢侈。要提倡俭朴,首先要整治奢侈,改变了奢侈的作风,世风才能转为高尚。”

傅玄将古今之人进行对比,认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这是十分有道理的。其一,天灾虽然没有办法避免,但还可以积极预防及进行灾后重建。而奢侈之风盛行,说明人的思想出了问题,思想一旦出了问题,想挽救是很难的。其二,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而奢侈之风却不一样,它能以极快的速度,在极广的区域传播和蔓延。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家庭。一个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要保持合理的平衡,这样才不会负担过重。如过度举债去消费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无疑比“天灾”还要可怕。这样一味地追求奢侈生活,必然会导致负担越来越重,许多人也因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切忌富贵而骄

【原文】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道德经》

【译文】

因为富贵而骄纵的话,就会给自己种下祸根。

西晋的石崇富可敌国。王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舅父,积下亿万家产。

王恺不服石崇的富有,和石崇斗起富来。

王恺用麦芽糖刷锅,石崇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在四十里的路面用绸缎作帷幕,石崇把五十里道路围成锦绣长廊。王恺用花椒面泥房子,石崇则用赤石脂作涂料……

王恺屡斗屡败,便向外甥司马炎求助。司马炎命人拿出一株价值连城的珊瑚树,高约二尺左右,送给舅父让他拿去斗败石崇。

王恺信心百倍,拿着珊瑚树来到石崇面前炫耀。石崇一言不发返身回屋,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柄铁如意。趁王恺不提防,石崇用铁如意砸向珊瑚树,珊瑚树碎不成片。

王恺看到宝物被毁,要和石崇拼命。石崇从容地笑着说:“区区薄物,值得发那么大的火吗?我赔你还不成吗?”转身命人取出家藏的珊瑚树任王恺挑选。仆人捧出的珊瑚树有几十株,高大的约三四尺,次等的约二三尺。

石崇指着珊瑚树对王恺说:“君欲取偿,任君自择。”

王恺只好认输走人。

后来,赵王司马伦的党羽孙秀向石崇索要女仆绿珠。石崇不给,孙秀怂恿赵王司马伦派兵追杀石崇。

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

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说完跳楼而死。

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临死前说:“这些人,还不是为了贪我的钱财!”

押他的人说:“你既知道人为财死,为什么不早些把家财散了,做点好事呢?”

石崇无言以对。

斗富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斗富的行为,背后隐藏的或许是祸患。富贵而骄,对于家族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其一,很有可能因为炫富,让人眼红,反将财富葬送在自己的手里;其二,很有可能因为炫富而让子孙后代染上奢侈的习气,导致“富不过三代”。

拥有财富,可以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话有很多好处。其一,为自己赢得个好名声,可以让自己远离祸患;其二,帮助别人,可以使自己快乐;其三,可以为子孙后代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长辈应做好表率

【原文】

立身莫歪,子孙看样。

——范仲淹《百字铭》

【译文】

为人处世要端正,不能走歪路,否则儿孙将会有样学样。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这句话一样,他写的家训《百字铭》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他在家训中叮嘱后人要志存高远、勤俭节约、遵守规矩、和气做人、清白为官。

范仲淹对儿女要求严格,提倡勤俭节约。他的四个儿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皆德才兼备。

一年秋天,二儿子范纯仁将举行婚礼,他深知父亲范仲淹立下的家规,对操办隆重、奢华的婚礼,不敢妄想。考量再三,他决定只买一两件稍贵的物品,这样父亲、妻子两边都能通过。于是,范纯仁列出清单,壮着胆子交给了父亲。

谁料范仲淹接过清单一看,立刻板起面孔说:“纯仁,你要购买的那两件贵重之物,到底是什么打算?难道我范家的门风,要在你手中坏掉不成吗?婚姻虽然是大事,但是它与节俭并不矛盾。你不能借机搞奢侈浪费啊!”

一番话说得范纯仁满脸羞愧。他低下头,鼓起勇气,向父亲喃喃地说道:“范家节俭的家风,孩儿自幼熟知。购买奢华贵重用品,儿子知错。可是有件事孩儿在心中苦恼多时,今日如实禀告父亲大人。这些天来,新人想以罗绮做幔帐,孩儿知道这不合范家家风,不敢答应,可她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儿碍于他们的情面,没敢再坚持不买。”

范仲淹听后大怒,指着儿子说道:“你知错认错,我不再追究你的过错。但是,范家几十年来,以节俭自守,以奢侈为耻。用罗绮做幔帐,岂不坏了我范家的家风?情面事小,家风事大。你告诉他们,如果坚持以罗绮为幔,那我范仲淹就把它拿到院子里烧掉!”

后来,范纯仁的结婚大礼办得十分简朴。

范仲淹晚年“田园未立”,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留下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及《百字铭》,不仅光照子孙,而且影响着后世的人们。

同类推荐
  •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古今养生名联赏析

    熊经浴编著的《古今养生名联赏析》是一本专门介绍与养生有关的古今名联(包括各种楹联和联语)的大众通俗读物。全书分为“修德养生联”、“读书頣养联”、“调心养神联”、“饮食起居联”、“动静兼养联”、“老当益壮联”、“自寿寿人联”等七大部分,共精选了256副养生名联。书中每联一文,对其中养生之道逐一加以辑注和解说。《古今养生名联赏析》集知识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于一体,读者在欣赏古今名联的同时,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科学的养生理念及延年益寿的宝贵经验,是一本十分难得的养生保健书。
  • 茶苑——讲述茶文化

    茶苑——讲述茶文化

    本书介绍了茶的渊源;茶场;茶叶之道;栽培技艺;制茶工艺;茶艺之道;历代茶著;泡茶技艺;沏茶技艺;茶具鉴赏艺术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宝宝我爱你

    宝宝我爱你

    千年前的一场爱恋,他为他们付出的一切,千年后,他的师傅用自己的生命改写了,他的历史。1000年后。来自命运的诅咒他们注定会再次爱上他。而命运汇就了不同的历史。但不能改变来自于灵魂深处的爱。且看他与他们的故事。
  • 绿箭联盟

    绿箭联盟

    主角是绿箭,主角是绿箭,主角是绿箭!好吧,这个世界太过离奇,似乎时间和空间都遭到扭曲。在超级英雄与超级恶棍们陆续“路过”的星城里,奥利弗奎恩用弓和箭来捍卫自己的家园~!一个比较地板流的超级英雄的故事。求各位书友点击收藏推荐留言吐槽~正式出场的已有漫威的蜘蛛侠、绿魔、靶眼、神盾局,DC的蝙蝠侠、一代闪电侠、小丑女、毒藤女、谜语人、急冻人、企鹅人、武士刀、死射、,当然还有绿箭。其中有一些角色还没有正式公布身份的~然后更多值得期待的角色陆续有来!
  • 曾经也爱过吧

    曾经也爱过吧

    顾曦曾经对爱情的向往被江泽全部打碎了既然都破碎了,那干脆就不要了
  • 平凡的我在这黑白颠倒世界

    平凡的我在这黑白颠倒世界

    讲述了,主角在自己的生活中,单纯的求真精神。被无情的社会一步一步打压,让一个带有的冲劲的少年,失去了动力,患上了抑郁,悲情看世界,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琐事,学业上,家庭上的各种压力。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从哪过后主角慢慢看清人性。改变之前的各种恶习,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新的自我
  • 楚家废柴要逆袭

    楚家废柴要逆袭

    楚荆寒,本是四大灵师家族中楚家的废物四少。楚荆寒,本是三十世纪金牌佣兵。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她。女扮男装,一面冷心冷情,一面温润如玉,一面邪肆狂放,千面公子只为自己而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灭他满族。“伤了我的人,尔敢?”他是荣耀战队队长——凌寒。“谁的香,迷了情。”她是香王——纯。“吸收度100%?简单。”他是丹王——楚荆寒。是谁?不重要!大家都在,就好。
  • 红颜千君定不负我

    红颜千君定不负我

    赤焰把安落红抱去了她以前说的世外桃园的地方,‘落红,别,我会一直守着你的。’
  • 蝴蝶蝴蝶真美丽

    蝴蝶蝴蝶真美丽

    别人示爱用鲜花,莫棋这大男人硬是出怪招绘蝶示爱?!谁教婚姻出现瓶颈,老婆大人万般讨好,他偏无福消受,情趣内衣让他流鼻血,香氛蜡烛则让他狂打喷嚏,明明爱惨了老婆,他却狼狈投降,体虚气弱病了一晚~~只能对亲亲老婆大喊冤枉,其实蝶儿代表他的心啊……路露真的生气了!结婚多年,她可没受过这么大的挫折!木头老公正直又可靠,简直是新好男人代表,唯一缺点就是──不懂情趣,严重考验她的女性魅力。哼!这回拒绝求欢又夜不归营,她绝对要好好惩罚他,偏要离家出走,气气这个毫不懂浪漫的大男人……
  • 洛克王国之遗忘守护

    洛克王国之遗忘守护

    从机械仓内走出一个蓝发紫眸的少女,看上去不过14岁左右,谁也没有想过她真正的年龄。实际上,她的精神年龄已经成年了……“准确的来说,你是失忆了……”
  • Tfboys既然相爱就别放手

    Tfboys既然相爱就别放手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幸福,便是终点。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流泪,先湿我心。你若未央,安若暖城。你若微笑,日光倾城。你若回忆,半暖倾殇。你若离去,后会无期。你若回眸,一笑倾城。你若不离,我亦不弃!
  • 星空下的白色羽毛

    星空下的白色羽毛

    少年追寻着一只白色精灵,发现了一个尘封的失落世界,那里有一个孤独的女孩在等待他。“不要再到这里了好吗?”女孩说。“因为我并不存在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