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26900000004

第4章 阅读拓宽教育视野

拯救教师职业尊严必须从阅读开始,书籍虽然不能直接帮教师解决现实问题,却能给教师一个更好的看待教育、看待自身的角度,让教师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教师唯有通过读书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和教育境界,更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才能最终实现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

在教育中放手

“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爱情之于心灵。”英格索尔的这句话是我在看李希贵先生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之“放手才有更多教育机会”时冒出心头的话。在教育中放手,才能给学生自由,给了学生自由才能让他们看见未来的光亮。

可以对学生放手的场合非常多,但我认为最能让学生欢欣鼓舞的是在课堂中放手。伟大的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棵有思想的苇草”,正是因为有思想人类才能战胜神秘的自然,没有了思想人类就如苇草般脆弱。我想说,没有了思想的自由,人类如同没有思想。在课堂中放手,给学生思想自由,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开出花来。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主张“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正是秉着这种精神,北京大学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大学。所以,在课堂中放手,会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陷入了一个漩涡——为了让课堂有序、完整,我们总是先预设很多,包括上课的过程和问题的答案。在上课时稍有走偏,就觉得自己的课很不成功,在一些公开课中更是如此。这种课堂虽然展示了教师备课的用心、扎实的功底、饱满的热情,可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变成了木偶戏中的小木偶,只有在老师的推动下才会行动。这种课堂只能揉捏出一些相同的模子。我们的教育,应该要培养大写的“人”,让学生给知识注入新的生命,从而让知识得以延续和发展,而不是把知识当成成段的文字熟记于心,过了很长的时间便烂在了肚子里。

我为了上公开课《故都的秋》进行试讲,因为是试讲,所以很轻松。当然一开始我是按照自己设计的程序进行的,当程序进行到通过讨论“为课文的五幅画概括标题”的时候,课堂似乎出了“乱子”,叫了三位学生也没能说出我设计的标准答案。我使出浑身解数引导,似乎捅了更大的篓子,下面的学生踊跃地举起手来。我先是很着急,为了完成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很想粗暴地打断学生们的热情。也许是被他们的热情感动,也许是自己也认为试讲不必过于认真,便按照学生们的思路,索性在课堂上把概括五幅图作为重点。没想到学生们给出了很多新颖的概括:庭中赏秋、蕊上品秋、蝉声听秋、雨中话秋等等,比传统的概括鲜活许多。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发现,通过不同的概括加上学生们的解释,把概括作为重点比先前设计的环节更能体现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在他们的启发之下,我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平心而论,当我整理自己上公开课的课堂实录时,我觉得还是试讲的这节课更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对,自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当预设遇上学生“捣乱”的时候,我们不妨给这些思想的火花一些空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任务,围绕自己知识和视野的范围,围绕学生兴趣,通过及时的引导,让这些思想的火花燎原。我们在备课时,预设是基于学生的“学”而设的,既然在现实中学生的学有了新的需求,我们为什么要按照设想的去做呢?现实不是行动的基础吗?教学本身就是教和学相交织的过程,当我们遇上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时,我们也要开始活跃自己的思维,在和学生交流碰撞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收获比学生的还多。这样的课堂尊重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收获一定是最大的;这样的课堂尊重了学生的思想,有了思想的自由才是真正的人,才真正被尊重;这样的课堂,老师在与同学交流时能得到新的启发,从而改变原来的教学环节,优化课堂。这样的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我国的历史留下了很多精华。我们现在学习的老庄孔孟都生活在那个时期,为什么在那样的年代却能涌现出这样的文化大潮,我想就是因为思想的自由。反观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当然这是为了统一的需要,在历史上有一定的作用,可是这种对于思想的控制是多么让人痛心疾首。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如果当时尊重思想的自由,那么在我国的文化史上还有可能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物和优秀学说。

同样的,我们的课堂只有尊重不同的声音,才能开出“花”来。

(叶海燕)

用心做教师

《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介绍了8位美国当代名师,首当其冲的是教师艾斯奎斯,他给我的印象最深。

“艾斯奎斯给全班学生定的座右铭是‘好好表现,勤奋学习’,教室正面的墙上挂有‘成功无捷径’的标语。”与它们相类似的标语在我们中国还见得少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宝剑锋从磨砺得,梅花香自苦寒来”……数不胜数。当然,十分重视创新精神的美国教育,如果也能培养学生的勤奋刻苦精神,必然如虎添翼,使学生的优良品质更加全面。所以给我的启发是,在我们博采众长,学习别国的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同时,千万别走极端,全盘否定和抛弃我们的传统。相反,我们在善于学习,取其精华的同时,还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优良的传统教育思想。

艾斯奎斯给我的第二印象是他那特立独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学理念。显而易见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他敢于挑战低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指导学生排练莎士比亚的戏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此外,他还重视带孩子出游,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与人友好相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的来说,我认为艾斯奎斯的教学理念是真正在贯彻素质教育的。你看,“他给学生留的作业非常少,因为他不太相信作业的作用,学生每天的作业通常不超过一小时。他的学生可以把主要时间都用在看自己喜爱的书上,或练习乐器演奏,他认为这样的安排才能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所以不难想象,有这样的教师,他的学生一定是幸福的、快乐的。

艾斯奎斯给我的第三印象是他在班级管理方面掌握着两大法宝。这尤其值得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学习和借鉴。第一个法宝是他让孩子们学习做事的“六大境界”。“第一级是惹麻烦;第二级是想获得回报;第三级是取悦他人;第四级是按规矩办事;第五级是出于对他人的考虑;第六级是有自己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并按此行事。”艾斯奎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鼓励孩子们做第六级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并以身作则。“他努力让孩子们明白,做模范公民,不是为了他,也不是因为回报或恐惧,而是因为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作为小学教师,他能积极地引导不谙世事的小学生努力地实现由前五级的“他律”向第六级的“自律”转变,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耐心。同时也更值得我们中学教师大胆效仿或加以运用,因为在小学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应该要比在中学更具有挑战性吧。事实证明,他的管理方法是正确的,他的教育实践是成功的。“仅仅用一年的时间,他把一种生活方式教给了学生,学生将之内化于心。而这正是吸引出资人的地方。”“提供资金最多的资助人告诉艾斯奎斯,她之所以帮助他,不是因为孩子们才能出众,学习成绩优异,也不是因为他们会演莎翁的戏剧,而是因为她喜欢孩子们的行为举止,而且知道这是无法表演出来的。”作为班主任,我们并不缺少明确具体的学校规章制度和严格详细的班级公约来管理学生,我们缺少的也许是思考。如何将这些要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文明举止,使学生做到“在班主任面前与在科任老师面前一个样”“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艾斯奎斯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有效的范本。第二个法宝是他用学生花“钱”买座位的游戏来管理班级,使学生不仅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也让学生明确班级的奖惩规则,这套制度还使学生真真切切地学到了数学和经济学呢。

艾斯奎斯给我的第四印象是他既是美国最杰出的英雄,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当你羡慕他头顶着“迪士尼全国年度教师”和由英国女王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等至高荣耀和美丽光环时,你千万别忘了他曾经也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他曾经艰难地工作着。“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艾斯奎斯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狭小、简陋的教室里度过。每年48周,每周6天,一天12小时,他跟他的五年级学生挤在狭小的空间里……”他曾经失败过,痛苦过。“我所做的,跟成千上万有抱负、有责任心的教师一样。我经常经历失败。我睡眠不足。我会在凌晨醒来,为我对某个学生无计可施而痛苦。做一名教师会很痛苦。”他曾经很无助,很无奈。“事实上,他发现,在大多数学校,决定教师成败的不是孩子是否喜欢你,也不是你教得好不好,而是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也就是说,学校对于改变学生的命运几乎无能为力。”他曾经悲观甚至绝望过。“数年前,饱受困倦和挫败感折磨的艾斯奎斯花了几个星期在内心深处拷问自己:做教师是否还值得。他那时的感受是,‘魔鬼已经击倒了我,我就像在拳台上被打趴下一样,等着裁判来数秒’。”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证明正如他所说的“我痛苦地意识到我不是一个超人”。

这样的困难处境和心路历程我们所有教师或多或少也遭遇过,体会过。但我们有的人除了抱怨教育环境和体制外,也许就是得过且过了。可是,艾斯奎斯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在“裁判数秒”中坚强地站立了起来。扪心自问,我们有他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吗?为了让班里一个很不起眼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出众的女孩能够走出自卑的阴影,极其耐心地帮她点燃酒精灯。在点燃酒精灯的同时,心无旁骛的他竟然点燃了自己的头发,但我相信,他一定也点燃了那个女生的自信心。平心而论,我们有他的契约精神和优质服务态度吗?“艾斯奎斯认为,他是在为家长和纳税人工作。‘他们是付给我工资的人,是我效劳的人。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是我的职责。’”“他坚信,所有成为教师的人都应该将一些信念铭记在心,尽管它们没有被写进工作合同:不是所有儿童都容易教,教师经常有放学后留下来帮助困难学生的义务……”将心比心,我们有他热衷于教育事业的执着信念吗?“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学生长达20多年。”成名后的他,荣誉不计其数,事迹被拍成纪录片,著作成为畅销书,他有很多机会可以离开教学一线,但他一如往常地坚守在56号教室,不愿离开学生;依然如故地憧憬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的梦想;坚持不懈地追求着“一个普通的人通过勤奋努力能够创造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的信念。

“用力做只能合格,用心做才能优秀。”如果我们也能像艾斯奎斯那样用心地为教育事业而大量付出和无私奉献,我们同样有理由能够打造出一间与众不同的教室,创造出卓越的成绩。

(肖晓云)

学会等待,静候花开

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主要介绍了北京市十一学校在校长李希贵带领下所进行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改革。改革者的魄力从何而来?在我看来,他们的魄力来自于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这种教育理想正如这本书的书名所揭示的,是创造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面向个体、因材施教在北京市十一学校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真正存在的教育生态。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理性的、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呼之即来。在北京市十一学校,教育者好比园艺师,他们铺设了适宜花朵生长的沃土,不断探究花朵的生长规律,细心呵护着每朵花。在这里,满园花开自是必然!花朵的成长离不开土壤、阳光与水分,同时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拔苗助长只是枉然。育花之人必须学会等待,静候花开。作者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中专门写了一个叫作“学会等待”的章节,讲述了“育花”的这个道理。读完这个章节,我感触良多。结合自身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进一步体会到“等待”对于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等待意味着我们要尊重一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可拔苗助长。在本书中,作者讲了一个例子:一个姥姥希望自己才一岁半、口齿还不清楚的外孙叫自己姥姥,她不停地教孩子学说“姥姥”,十几天下来,孩子都没能学会。作者指出这个孩子学不会是因为他还没到相应的年龄,他的发育状况、思维能力、认识水平使他才刚学会说“爸爸”“妈妈”。所以这个例子中的姥姥太心急了。假以时日,孩子学说“姥姥”两个字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何必耗费十来天的时间呢?这个例子揭示的道理浅显易懂。一个人的成长跟一朵花、一棵树的成长一样有着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违抗规律只会事倍功半,有时甚至会把事情搞砸。仔细想想,我们身边有不少这样“心急的姥姥”呢。现在的父母,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课外学习班,而很多所谓的课外学习班只不过是让孩子超前学习。试想我们让两三岁的孩子学习加减法,他最后是学会了,而前提是他得经过多少反复机械的训练,这其中抹杀的不仅是时间,还可能是他的兴趣。而孩子们到了一定年龄,有哪几个不会加减法呢?所以,不论是父母,还是学校的老师,我们是不是都应该学会等待,等待孩子心智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

等待意味着我们要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与内省。在孩子们犯错误时,很多家长、老师都会马上对孩子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甚至是批评、斥责。孩子往往很反感空洞的说教,不少孩子甚至会逆反。于是,正如本书作者所言,“教育常常在针尖对麦芒的状态下进行,成长中往往多了一些不该有的火药味道”。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我们要弄清楚的是“教育不是万能的,同时教育需要学会等待”。在孩子犯错误时,他往往需要时间反思,甚至需要一些经历和体验帮助他认识自己。比如说一个孩子贪玩,不爱学习。老师只是一味地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在班上批评他的话,这样的教育是苍白的。如果老师能创造机会让他去自我反思,给他一些时间去发现与内化,这样的教育需要文火慢炖,但效果一定会更好。比如老师可以安排一位勤奋学习的学生做他的同桌,让他自己慢慢去发现别人身上的可贵之处,从而慢慢感化他,这样的教育应该会更有效,更持久。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感化,而感化是需要时间的。时间,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是教育的绝佳伙伴”。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等待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当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时,由于课时等因素,在学生回答不上来时,老师就会急着将答案告诉学生,老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往往太短。国外的学者经过众多的实验与观察后发现,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成人等待答案的时间通常只有两秒钟甚至更少,如果成人将等待的时间增加到三秒甚至更多,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就会更完整,更有逻辑性与创造性。可见,哪怕是多一秒钟的等待,孩子的表现就会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给孩子们留下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要充分地意识到老师是事先就知道答案的一方,但学生们是需要思考的一方,双方之间在对答案的把握上存在时间差。这时老师要学会等待,静候学生。

综上所述,教育教学中的等待不是浪费时间与无所作为,而是对个体发展规律与认知过程的尊重。个体发展有差异性,等待也是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面向个体的教育离不开等待。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等待,静候花开!

(刘珍燕)

教师最美的生命姿态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我会用“教师最美的生命姿态”。教师首先是一个生命,因此,他和其他所有职业的人们一样,有喜有忧,有成就有挫折,有希望有无奈……我们只有先认同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拥有最普通的情感,才能当好老师。然而,这份职业又不同于其他,因为它是面向人、培养人的一份工作,所以,此时教师的生命姿态里还必须有爱和理想。有了爱,才能培养出有爱的人;有了理想,才能“为明天的社会培育合格的人”。

也正缘于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回忆和思考自己已经走过的那些道路。在从教的短短七年里,我究竟展现了怎样的教师的生命姿态?

一、我们将留给学生的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教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我淡忘,但“学生会永远记住教师做过的事、说的话”。所以,常常问自己,我到底想留给学生什么样的记忆。

我想,有这样三个方面吧。

第一,让学生爱上你所教的这门学科,我想这是最基本的。

在学生的眼里,我是政治老师。他们对我的印象应该始于政治课堂,并终于政治课堂。长久以来,枯燥、无聊似乎已经成了政治课的代名词,鲜活、生动的场景似乎只在公开课偶尔昙花一现罢了。而我要做的便是尽可能让每一节政治课都灵动起来,至少在45分钟里的某一个时刻。

其实,有时也感谢自己对教学做的一些粗浅记录。为了能记录一些精彩的课堂,我便想着要去主动创造一些精彩的设计。去年高二的时候,我和三中本部的潘驰常坐在一起想着怎么让《文化生活》更吸引学生。我们发现,这届学生对播放视频特别感兴趣,每次有这样的环节就会变得异常兴奋。于是,我们就想,那是不是可以每节课借用一个生动有趣的视频或者话题来导入课堂,并从中挖掘新课的内涵呢?还记得那会儿每晚10点,在孩子熟睡之后,我便在QQ上与潘驰一起备课,找资料,研究课堂合作的方式。当年非常热的一些话题,比如阿凡达、全民偷菜、上海世博、新西游记等都成了我们课堂里的主角。而这样的课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一些观念,他们开始慢慢对政治课有所期待。

第二,让学生在你身上学到优秀的品格。

“什么样的老师就教出什么样的学生。”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果学生能从你身上学会做人,习得优秀的品格,将对他未来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三,让学生能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记起你与他之间的一段故事。

这两年里,我特别在意这个方面,因为我变成了一个单纯的科任教师。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可能会经历60多位老师,人们往往会记住班主任,却忘记了其他老师。记住班主任,其实并不仅仅是因为和他朝夕相处,更多是因为班主任曾给予自己更多的关注。然后,我是个“贪心”的老师,希望在他们的回忆中会有我的身影。

于是,除了那些课堂活动外,我还组织了全年段学生的“福州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我和学生们都热情似火地认真完成它,让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自己的位置,让每个小组都上台展示,让所有的展示都被记录下来……我想这个体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被学生忆起,因为那是我们彼此用心度过的一段经历。

此时,我想起在高三最后一课写给学生那封信的末尾的一段文字:“我是老师,我觉得对我最好的褒奖源自于你们。如果你们爱我、想我,记得我曾经教会你做人,记得我曾经教给你知识,记得我曾经在你的高中生涯陪伴过你,记得2009~2011年那些温暖人心的日子……我想,这就够了,这就已经是对我最好的鼓励和褒奖了,而我也将因此更加幸福。”这大抵便是我心底里对于这个问题最真诚的回答了吧。

二、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在网络研讨时,水谷老师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每天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个体,一个‘爱’字,很容易写,但实践起来却不太容易,我们该如何才能让自己心中永远有‘学生的心’?”

是呀,我们常说自己爱学生,但是有多爱呢?爱得有多真呢?能一直爱着吗?这些问题,我也反复问自己,至少目前,我不敢说对每个孩子都做到了这一点。吴非老师在书中也说道,“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或高中阶段的三年时间内,要把一名已经形成诸多坏习惯的学生改造成优秀的学生,很难。即使能使他有所转变,所付出的代价往往也很大”。吴非老师的话,固然很大程度地缓解了我心中的苦闷,但我真的要承认“也许在现阶段,他是‘教不好’的”吗?真的要放弃了吗?

今天的我会有这样不舍放弃的想法,但就在刚工作的头几年,每每遇到那些令我头疼的学生,年轻的我却在心中选择默默放弃。所以,我特别能理解,爱学生说得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尤其是在每一个时刻都好好爱每一个学生。

前几天在《教师博览》2011年7月的原创版上看到石梅小学的丽新老师写的《“输”了又何妨》一文,她以宽厚的容忍与耐心的等待去感化一个“问题学生”耀。三年里,她从没有放弃过对耀的关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她也没有因为可能“教不好”而放弃他。

我想,如果我们的心中能永远装着学生的心,我们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真诚的、持续的、不放弃的,虽然短短的三年,他或许真的不可能被改造到优秀,但至少可以离所谓的“坏孩子”更远一些。也许他在这个阶段,没有成长为我们所认为的理想的样子,但在将来,他却会因为你的爱、你的关注而发生变化。

三、不放弃理想

我是一名普通高中的普通老师。当我躲藏在一堆对生命化教育执着追求的小学、初中老师身边时,当他们和我戏说我的年级最高时,其实,我内心常常是惶恐不安的,因为我知道,离应试最近也就意味着离生命化最远。可越是如此,我越想抓住理想的尾巴。

吴非老师说:“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阶段,他所受的教育对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需要诗,需要梦;他有幻想,有志向……”看到这段文字,我突然发现,其实对于每个人而言,对其一生最有影响力的阶段是在初高中,而非幼小阶段。于是,我感慨,若是此刻我们将理想抛弃,仅仅单纯地传授现实的、功利的教育,或许会让很多孩子一生都失去梦想。

我不是说不要分数,天知道,我也很看重分数,不然我绞尽脑汁归纳那些适应高考的知识点和提纲做什么。只是我一直觉得要留给学生一些其他的,比如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梦想。在就业的课程里,我可能会和他们谈谈就业,分享我大学暑期时打工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在哲学的课程里,我可能会和他们一起探索自我的人生价值。在心理游戏中分享彼此的智慧,在同伴交流中提升自我的认识……当然,在所有的课堂里,我会尽可能让他们体验民主、参与、合作等,这些对于应试或许没有太多直接的作用,但却是未来生活所必须拥有的。

翻看今年高三的学生们给我留下的文字,有这样一些文字让我对不放弃理想有了更坚定的信念:“您常说要做正直、善良、快乐的人,这些我都记住了,我会努力成为那个让您挂念却又放心的学生。”“您不仅将知识传授给我们,更将您对生活的感悟与我们分享。您是老师,更是我们人生路上最难忘的朋友,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老师在上课的同时,也传递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感到很充实。”“经过两年的相处,我由衷地想说与你相知、相识,我很荣幸,你不仅将我从无味的政治世界中带出,更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乎人生的大问题。您让我更懂得了做人。”……

要把理想根植到孩子的心中,那就必须使自己先成为一个有理想的老师,成为自己一直希望成为的老师的样子。我想,未来的日子里,我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要全面发展自己的人文素养,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这大概也是我们今天坐在一起读书的目的吧。

(陈蕾)

我们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多远

《面向个体的教育》不同于一些教育专家的理论专著,它从李希贵这个魅力校长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践土壤中生长出来,既带有泥土朴实的芳香又有我们一线教育者可直接学习借鉴的果实。书刚到手时抽阅了一些篇目,第一感觉:会不会太理想化?真有这种学校?第二遍系统读一遍,掩卷沉思:难道教育不就应该这样吗?回到自己身边的教育,我们离“面向个体的教育”有多远?

从文章标题上看,李希贵校长的思维显然有独特创新之处,明显“反常规”。比如“帮助孩子在集体之外成长”“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处分学生”“优秀教师不是培训出来的”“校长的社会活动可以成为学生的课程”“在卓越教师面前要平庸一些”“校长要慎提执行力”“校长要走在改革队伍的中间”“先开枪再瞄准”。这些理念和观点涉及学校三个主体的关系:校长、教师、学生。我们常规且深入人心的观念是:校长是学校领军人物,要充满个人魅力,走在学校改革的最前头,要有坚定的执行力;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培训出名师;学生要服从集体,服从统一管理等等。

初看起来两种观点是对立矛盾的,但实际上我们的目标似乎又都是一致的:为了学生的成长。从新课改开始我们都非常熟悉一个提法:以学生为中心。我们似乎也都认同这个理念,见诸各种总结和论文中,但实际上仅存在于公开课上。而李希贵校长则把它真正落实到学校的课程、课外活动、日常管理等全方位,是较彻底的“面向个体的教育”。

个体教育的核心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呢?

首先是认识和尊重个体的差异。在《发现那棵树》一文中作者诗意地写到,“然而,那棵树与这棵树并不一样,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需要在河边茁壮;有的习惯于云山雾罩,有的却渴望阳光普照”。“于是,如何造就一种新的学校生态,让百花争艳、百舸争流,让乌龟和兔子各显风流,发现每棵树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就成为校园里的重大挑战”。

其次,要给予个体自由,去除校园里的权威。李希贵深信:“每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逐渐学会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学会自主生活。”由此他认为要改进校园里的教育生态,创设更多作为个体方便参与的情境和氛围,让孩子们在其中如鱼得水,把那些不必集体组织、适合个体行动的事情全部交给一个个独立的孩子,造就在集体之外成长的良好生态。他提出要创造一个自由的秩序,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使用自由,一个不会使用自由的人不会有独立的人格,而且也十分危险。

那如何才能给孩子自由?他在不同的篇目中陆续谈到:需要去除校园里的权威,尤其是传统行政班级的管理模式,班主任要克服自由恐惧症,还要放手。李希贵的放手理由是什么?他认为一旦放手,校园里的教育机会会随处可见,而管理的缰绳一旦勒紧,教育便无从下手。如果我们天天盯着孩子,不让他们发生问题,其实只是掩盖了问题,让孩子带着这些看不见的问题走上社会,把这些祸害留给了未来。同时他也意识到自由的校园对教育和管理的挑战大大增强,因此提出要重建学校制度。当然这种重建不是学校行政班子领导下的重建,是“在学生参与下的制度建设”。

第三,要给予个体选择。其实“个体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和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具有相通性。在我们常态课堂里为何无法真正落实?李贵西认为:“我们的课程捆得太死,我们的产品学生无法选择,这是我们长期以来无法落实因材施教的根本原因。”而因材施教首先要识才,如何识才?李希贵的主渠道是自主选课。所以几年下来,北京市十一中学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梳理整合,便有了203个校本课程,学生走班选课,4000多名学生有4000多张课表,他们组合成1430个教学班。因材施教的主动权从过去教师的手转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上,他们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时,便把自己的学习与自己的职业发展,与自己的人生方向连到了一起。李希贵相信“选择之下,孩子们慢慢生长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选择之下他们发现了自我,唤醒了自我,他们也必然最终成就自我”。

身处百年老校,社会经常追问我们办学的特色是什么。我们也经常反思如何提高办学层次。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有近全省一半的奥赛奖牌。但我们面向学生个体的教育如何,可有更多作为?

(何燕林)

追求“四度”课堂,成就完美人生

2001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学任教,一年又一年,一晃就是十六个年头,一节又一节,一上已有六百多节课,我知道课堂很重要,节节很关键,然而却始终没有认真去思考过“课堂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看到了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什么》这本书,一本探究课堂的书,没有什么高大上的语言,只有平实如常的叙述,却句句真言,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读完之后,耳畔响起的是美国歌手戴伦演唱的歌曲《答案在风中》: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不禁想问:一个老师要上过多少节课,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呢?吴非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一、课堂要有高度,因为关乎未来

为什么要探究课堂?因为每节课都和未来有关!吴非在序言中如此写道:“那几十分钟的一节课,你虽然知道可能会发生什么,却无法预知那些妙不可言的细节或是突然出现的障碍,你也未必能清晰地描述它与未来的某种联系。人的一生,有12年要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度过,课堂上发生过什么,课堂将会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不能不思考。”教育,不一定全来自课堂,但课堂究竟有没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判断,值得反思。吴非经常自我反思:在教学中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害怕自己教学非但没价值,而且有害于人。他坦言自己最怕的是学生在未来某个时候质问:你们当时明明知道那些是没有价值的、落后的甚至是反人道的内容,为什么还要拿来教我们,让我们用宝贵的生命去学习错误的东西?所以,在1986年开设《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的省级观摩课上,他不顾听课教师的惊恐,开讲就请学生“找一找这篇课文中的一个大毛病”,这在当时可谓大逆不道,而他这么坚持做的原因是“这么大的洪水,有工厂、农田等具体的损失数字,却没有人的伤亡数字,这是对生命的漠视!”他认为:“我们的课堂,应该教育学生珍视人的生命,要让他们知道所有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你教材只能这样写,只能这样编,但我不能这样教;我直接面对学生,我得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我的教学不能犯错误。”在担任“市容没收小贩货物是否合理”辩论赛辅导员时,他竟然希望自己辅导的正方输掉——如果他们赢了,有可能导致学生思想混乱,丧失起码的同情心。

教育改变人生,有可能把人变好,也有可能扭曲人。教育要立人,学生在课堂上的样子,很可能就是未来在社会的样子。如果每个老师都能在不同阶段正确地“教”,那么就能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学生可能会少一些浮躁,将来的社会也能更加美好!所以,作为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去看课堂,要有在课堂上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底子”的意识。或许,教师的每一节课,仅仅是一滴水,但是,每一滴都是很重要的,对于生命。

二、课堂要有温度,做到目中有人

吴非认为,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始终着眼于“人的教育”,如果教师眼中只有“课”而无“人”,那么“教”就没什么价值,课堂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些不被世风压进平庸模子的教师,心中有“人”的教师,他的自由思想会照亮教室里年轻的心。这样的课堂是生命的脉动,用生命激情点燃的课堂,有温度,将会成为教师生命的一部分。他坦言自己最担心的是看到师生联手表演的课堂,课堂变为小剧场,教师把自己变为“主持人”,把学生当作“互动的观众”,没有“课堂”,没有“学生”,没有“思维”,只有“出名”!他告诫说:“假课是‘反教育’的,虽然热闹无比,但是冰冷十足。一堂假课将会损害学生对教育的敬重,毁掉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也将消解学生对一个学科的热爱。”他还在文中质问做假的老师:让学生配合教师在课堂作假,这将要让他们付出多大的人生代价?那些上假课的老师,能扪心自问吗?不但如此,吴非也反对装修过度的课堂,他说:“课堂如果面面俱到,如琢如磨,富丽堂皇,就如同豪华宾馆,引起学生注意力游移,甚至丧失思考,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他主张课堂应该遵循简约的原则,简约非简单,如同“卫生达标,该有的要有,满足基本需求即可”的快捷酒店,甚至应该是简朴温馨的家,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上应该将目光撒向教室每个角落,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目光交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说给每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撒向每位学生,不要冷落了任何一个学生。吴非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教师应该“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普通人去了解,未必要去考虑什么‘教育’,在平等的相处中,学生逐渐清醒了,睁大眼睛看世界了,站直了”。他告诫老师“在课堂上不要控制学生的情感,因为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课堂上学生自然情感流露,是宝贵的教育记忆,是最好的教学状态。此外,吴非还建议教师应该要主动去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因为学生人在课堂,身后有个影响他的“社会”。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和亲友街坊是怎样看这个世界的,他们对教育的认识是什么,也许教师需要知道。所以,每当学生主动到办公室找他谈话,他从没说“我忙,你明天再来吧”。因为他想到,学生是鼓起勇气才来找他倾诉的,也许谈话后,今晚他会放心睡一个好觉,甚至会和同学分享,会向父母炫耀……

三、课堂要有深度,注重思维培养

吴非认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真正有价值的教学都是因为“思考”。他提醒并告诫老师: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思考,而不是把他们格式化后,复制教师的思维。课堂要教给学生的,是思维方法,如果以“教知识”为任务,那就没完没了,学生永无毕业之日。人类知识如海洋,学校所教,不过一瓢。教师如果希望学生“安分”,反对他们独立思考,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培养“雄健的国民”,而只能培养顺民或奴才。他鼓励教师应该要解放课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因为学校是学生的家园,在这个家园,学生应当有自由表达的激情,有直接倾诉个人想法的责任。如果,学生在家园也不敢自由言说,又怎能“心怀天下”?在铁桶中被喂养的生灵,怎么可能有“飞翔”的意识?从小生活在各种思想禁忌中,怎么可能“少年心事当拏云”?在禁锢重重的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有青春激情与独特见解。他在课堂上总在期待,希望学生有独特见解,听到与众不同的表达。他相信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质疑,那些异于常规的阐释,会像闪电亮彻教室。他希望课堂上始终有思考的光芒。

吴非认为“有智慧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关注,启发学生自主思维,引导他们关注事物以发现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关键是教师要能够提出好‘问题’”,甚至认为“对爱思考的学生,教师能给出一些好问题,便几乎不要教了”。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而且产生更多的疑问,这些疑问让他着迷,让他感到虽然困难重重,但前方有无穷的趣味,值得冒险。而经历了一些冒险式的学习,才能将知识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时不时地起作用,即所谓的经验与方法。也正因为如此,吴非才会说“没有问题是严重的问题”,才会说“聪明的老师下课后让你满腹狐疑”,才会说“有些问题本身就是用来‘想’的,不需要答案,没答案比有答案有趣味”。但是,他也告诫老师:教师是课堂“启思与导疑”的发动者,他的设计必须符合认知规律,不要向学生提愚蠢的问题,不要刁难学生取乐,不要过早地拿那些似是而非的难题纠缠学生,让他们对“学习”产生错误判断,或是对个人思考能力失去信心。好课是什么呢?吴非这样说:好课是教师下课离开教室,但是“教学”仍未结束,他的课堂表达仍然会留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

四、课堂要有厚度,成就最美自己

教师生命中那么多时间在课堂上度过,课堂空间发生了什么?教师是否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叶澜教授是这样看待课堂的:“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她看来,课堂是师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能够帮助学生成就美好的未来,也能帮助教师成就最美的自己。但是,为什么很多老师终其一生都没能想明白呢?吴非认为教师要意识到“每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从没有一模一样的课堂、一模一样的学生,我也从没有上过一模一样的课”,更要意识到“每节课的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节课都是师生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每一节课积累成长自己,才能成为最美好的自己”。他认为,“课堂是生成智慧、陶冶情感的园地,每个人都在这里耕耘,包括教师,最大的快乐是和学生一同学习,我在教他们学习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更多的启示”。他还说:“我从不在意所谓的‘桃李满天下’,也从不以学生的成就为荣,教师的职业趣味,可能在于比一般职业能更直接地观察人的成长轨迹,并在探索与磨砺中成为有智慧的人。”

正因为如此,吴非倡议教师“向所有的人学习”,因为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包括我们的学生,“学习他不是为了成为‘他’,而是为了成就‘我’”。同时,还倡议教师要“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他说:“如果你能用学生的眼光揣摩自己的教学,可能就会感到新奇了。——不是一天,是每天,每天如此。”只有这样,保有谦卑心,保持新奇感,努力向所有人学习,努力在每一节课中学习,教师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才能像吴非文中所说的“有些老师”:“他只需缓缓地在讲台边站定,学生便肃然起敬,那样的老师,思虑深邃,有意志力,像精神标杆,只要他在教室里,所有的太阳都会苏醒”。

让我们成长每一节课,享受每一节课,成就美好的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

(曾清源)

让每一朵花儿尽情绽放

我们都把少年比作祖国的花朵,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播撒到人间的种子。然而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提供的土壤是不是适合每一朵花的生长,是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开放,是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是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得到到阳光雨露,享受到来到世间的美好。是的,我们所看到的是很多花儿都在开放,喜笑盈盈,于是骤然满足你所做的让花儿都成长起来了。可是我们有没有看到花儿在夜间的哭泣,我们是不是知道有多少种子还没成长就被扼杀了,有多少种子本来应该开出鲜艳的花儿,结出丰硕的果子却草草结束作为花儿的一生?

究竟如何使手上的花朵成长得更好,究竟怎样才能不辜负每一个来到人世间的精灵?这也许是每一个教育者思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关心孩子的人必然会思考的问题或者说是碰到的困惑。我,也不例外。

《就业?创业?从美国教改的迷失看世界教育的趋势》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的一些问题。这本书的主题正如作者在“致谢”中所说,是关于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问题。他提出应当“将学生当作创业者”,尊重每个孩子的天性,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如这本书提到的夏山学校,如圣地亚哥高科技高中,如黑柳彻子小时待过的巴学园,这些都是我心所向往的学校。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关注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制定符合孩子自身特点的教育,就像是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的。夏山学校的办学宗旨,即“孩子生来就应该铸造自己的人生——不是焦虑的父母认为孩子们应该成就的人生,也不是自认为知无不尽的教育学家们为孩子们设计的人生”。遵从这样的理念,学校只能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最大程度的自由。夏山学校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学生享受自由的程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如果说高级定制是时装界高端发展的潮流,教育的量身定制应当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好的教育应当就是发掘每个孩子的特性,让他们得以充分发扬自己的天性,享受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而不是把孩子往一个规定好的框框里装,感受削足适履的痛苦。最后,把活生生的充满生机的人包裹成一个无法放开天足大步朝前走的小脚女人。

孩子的天性一旦放开,自身的潜力被发掘,被激发,多姿多彩的创造力就不可遏止地迸发出来。夏山学校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允许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让孩子们追随自己的热情,这样,学习就变成一个主动的事情。如果让孩子们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能使他们发现和利用自己的优势,并保留住那些不符合外定标准的特殊才能。夏山学校的成就有目共睹。而美国一直以来都被大家公认为是“创业者的摇篮”,这得益于美国拥有一个权力相对分散、标准化程度较低,评价方式多元化、尊重个性、允许例外的教育体制。这与我们目前的教育不同,这也是我艳羡的地方。

我梦想的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能发现自己,能享有可以成为真实自己的自由。我希望每一朵鲜花都能被阳光照耀,都能热烈地开放。

(陈玉琴)

孩子成材和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美国教育家爱德华说:孩子能否成材的关键在父母,父母教子成材的关键在方法。一直以来人们总是以为孩子的成功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并对学校教育充满着种种幻想和憧憬,而我在与许多问题孩子的家庭零距离接触之后,不得不承认爱德华先生的观点是一语中的的。

也许是夏天临近的缘故,每一个人心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躁动,这样的情形发生在孩子身上,情况便严重得多。在短短的几周里,年级便有三个学生离家出走,两个学生要弃学,至于琐碎的师生间的冲突更是时有发生,我在这个过程中能做的始终是被动地成了消防队员,尽管这不是我期望的。

无论孩子与学校和家庭的冲突最后以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究其原因与家庭长期教育的误区(包括忽视)是脱不了干系的。

不得不承认:家庭长期以来所有的努力更多的只是聚焦在培育以知识为中心,以学业为中心或者以未来能上大学并顺利就业的能力为中心,却忽视了良好性格的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的培育,不怕挫折的意志力的锤炼以及最基本的对人的接纳、理解、尊重、宽容、感恩乃至付出的品德的培养。面对问题孩子,家长们的抱怨几乎也是一致的:“我什么都没叫他(她)做,就读个书也读不清楚”或“他(她)要什么我都满足他(她),只要把书读好,但是最后的要求也落空了……”。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至今都不明白,恰恰是那些被忽略掉的读书以外的品德、性格、心态和意志决定了他们的孩子无法继续学习。

很多家长对“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总是很不以为然的,对所谓的“先做人,后做事”的理解也并不深刻,等到孩子因学业失败,失去学习信心并开始厌学、早恋(我还是要用这个词,因为今天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投入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家庭和学校的想象,尽管他们还不了解爱的意义)乃至流连网吧、迷恋游戏甚至过早融入社会的时候,家长才开始思考自己的错误。但即使是这个时候,家长能找到的原因也一定不是自己的,反而归结于某个人或曾经发生的某件事,或者归罪于孩子对自己的蒙蔽或配偶一方管理方法不当。每到这时,我便感到从未有过的无助,因为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父母,以及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而这些恐怕是我做不到的。

其实家长的恐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孩子问题暴露的时候,其状况比他们想象的要糟得多,因为他们的孩子如果不读书的话根本一无所长,甚至不满足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对父母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稍不如意就怨言满腹,甚至离家出走,以死相胁。这些孩子该如何融入社会呢?

学生Z因为沉迷游戏,一日下午到了上学时间仍无停止的意思,父亲说了他几句便离家出走数日未归,先前父母还指望他能好好读书,但我们见到Z的父母时他们绝望地表示只要孩子愿意想做什么他们都支持,然而孩子的回答是:我什么也不想做。事实是他自己也不知道会做什么,除了游戏。

Y同学抽烟、酗酒、逃课、睡觉,这是他每天的功课,就连考试也是在考场睡上两个小时了事。不久前因为女友在技校,还想过要去技校就读,但被父母坚决否决了。于是以买摩托车为条件接受在校继续学习,但事实是买了摩托车以后Y就越发从学校里消失得快了。据说近期和女友分手了,便萌生了弃学的念头,在对话中我们发现其实Y自己也不知道从学校走出去要做什么。但继续学习对他来说显然是一种痛苦,因为对学习他不仅没有信心,还没有兴趣,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冲突还没有解决,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他又如何能够面对呢?离开是最好的逃避方式。

更夸张的是D同学,他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最好的借口。每天回到家一语不发,他给自己的理由是这样可以减少冲突。向父母拿钱,如果父母询问原因就大发雷霆,说父母对他不信任。由于D每周索要的零花钱严重超支,父母向D提及家中的经济状况,D大为不满,认为家里的经济问题不是他能解决的,父母不该告诉他给他施加压力。更让我瞠目结舌的是,D对自己学业不理想的说法是因为不想让父亲以他为荣,所以他不想学好。更出乎意料的是D的绝招:我知道我有很多地方不对,你们说的道理我都懂,但我做不到,除非一刀把自己捅死……

我要说的是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只是有一些孩子没有表现得如此极端和激烈罢了。这样的孩子要改变估计得先把功课放下,把先前缺下的“课”补上——而家长是不会接受这样的事实的,因为面子问题。所以每次在交流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说:过两年送到国外去吧。而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就会想到一个新近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垃圾留学生”。当然,也许这样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不对,《北京人在纽约》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可以借用:爱你的孩子就把他送到国外去,恨你的孩子也把他送到国外去。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发现,孩子的学前教育和教学以外的教育是空白的,这种空白使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决心、信心和恒心去面对繁杂、艰辛的学习过程,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欲望很多,唯独没有学习欲望,于是尽管学习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但他们总是在各种诱惑的战斗中败下阵来,远离了学校教育,而要为这一切负责的正是我们自以为爱孩子的父母。

由衷希望人们在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的时候,不是为了要塑造又一个哈佛女孩或哈佛小子,而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这才是孩子们需要并期待的吧。

(陈琼英)

提供教育好的“母本”

由于跟教育牵扯上,所以工作中总会与许许多多家长打交道,目睹各类的家长,尤其是形形色色的母亲。她们总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她们多数亲自操“刀”雕刻着自己的骨肉,盼其成为艺术,成为精品。然而她们的“刀”工有好有劣,由于用力不同、刀法不同,真能成为艺术品的不多,充其量只是半成品。当这些父母将一个一个半成品交到老师手里时,老师们真不知从哪下手。

由于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脾气、性格、习惯、智商、情商各不相同,可他们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聪明,只是调皮,只是贪玩,只是不专心,只是不好学。只是……只是……,这么多的只是从何而来?张文质老师在《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中告诉我们:“马卡边柯特别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示范,认为父母的行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要认为,只有当您与孩子谈话,或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您才在教育孩子。在您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着孩子。您怎样穿衣服,您怎样与别人交谈和怎样谈论别人,您怎样高兴和忧愁,您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您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孩子都具有重要意义。孩子能发现并感觉到语调中的细微的变化;您思想上的所有转变,都会通过无形的途径传达给孩子,而您却没有察觉。如果您在家里很粗暴,或者爱吹牛,或者酗酒,甚至更坏,您侮辱母亲,那么您就不必再考虑教育问题了:您已经在教育您的孩子们了,而且在教坏他们,任何最好的忠告和方法对您都是无济于事的。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读到此,答案昭然若揭。然而有多少父母愿意承认,敢于承认。张文质老师接着告诉我们:“这样的示范,使我想到生养一个孩子,不但‘母本’很重要(‘母本’体现在遗传上),‘范本’(父母的示范)同样重要。遗传决定的是人最大的限制在哪里,比如你学习游泳,同样年龄开始,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时间,最后结果肯定有差异,这个差异主要是天赋在起作用。而父母的范本,则是在给孩子进行一种影响到一生的启迪。潜移默化,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做事耐心的父母,孩子往往也比较有耐心;性情温和的父母,孩子的性情往往也会比较温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像刻印一样,难以被改变。”可怕的是孩子们的父母很少将目光收回审视自我,你给孩子提供的母本由不得你,但你给孩子提供的范本却可以由你决定,关键是你知否?愿否?知与不知,愿与不愿中,孩子已按你所提供的范本成长。

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有多少家长知晓?又有多少教育工作者关注?当我读到《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后,开始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进行思考。开始去关注一个个家庭,关注一位位父母,关注父母的责任。最后回到思考的起点: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乐观、开朗、有教养的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为人父母之前都会关心下一代的生命健康。只可惜他们过多关注生命健康,而忽视精神的成长,忽视父母作为范本的作用。在许多场合,我会呼吁家长们读一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希望唤起他们的觉醒,使“范本”得以改变、完善。

有一位母亲,在社会上有头有脸,权势一方,然而与儿子的关系却处在一个彻底僵掉的地步。在外,所有和她说话的人都会十分恭敬。在家,儿子要么不与她说话,要么冷言几句,这令她痛不欲生,常常私下泪流满面。谁都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帮助这位母亲走出痛苦,走出迷茫?除了一堆的安慰和劝说,我推荐她阅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这本书。我甚至对这位母亲说,你哪怕不读,将它摆放在儿子看得见的地方,它都能发挥细微的作用。考虑到这位母亲的忙碌,我送了这本书给她。接下去很长时间我没再见到这位母亲,倒是在和她儿子的联系中知道他和妈妈的关系有所缓和。我不敢确定是否《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在起作用,但母子间关系的微妙变化着实让我欣慰。

“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通过父母的改变、家庭文化的改变,一个孩子就可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孩子不能选择父母,他拥有什么样的父母,是他命运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作为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孩子的一件幸事。”要让尽可能多的父母懂得,孩子身上的一切都能在其父母身上找到原因。故你若发现孩子优秀,你一定优秀。你若发现孩子缺点很多,那么你要有勇气承认你自己身上同样也有这些缺点。想让孩子优秀,父母应该让自己先优秀。这样的道理许多人都懂,也相信,但要真正做到却很难。这源于许多家长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种种劣习,而不会也不肯反省自身。要说服这些父母,就得让他们读一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

一次公益讲座之后,一位家长找到我,说是想成为好家长,也在努力中,问我有没有好的建议?我随口问了一句:“您平时看书吗?”家长微笑不语。我说:“不介意的话,您可以买一本《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读后不敢保证您就能成为好家长,但一定离成为好家长近了许多。”随后这位家长在QQ中提到她懂得要“尊重孩子的爱好,督促孩子在校期间至少学会一种简单的乐器或基本的书画技巧”。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一书“给父母的20条建议”中的第3条建议。

无论是在与朋友闲聊,还是与年轻的父母交谈,还是开设公益讲座或各类培训,我总会引用书中的观点、建议,总会推荐父母们去阅读。“教育说到最后,就是改善遗传、改进文化。遗传很多方面是不能改变的,但可以改善它。教育很重要的作用在于改进文化,我认为在家庭之中核心的文化就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父母陪伴着孩子成长,在有爱、有鼓励、有帮助的地方,即使生活很艰辛,生命照样可以很健全、很健康。”“孩子的未来既在父母生命中,又在父母手心上。”这句话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时常让我向更多父母喊话,孩子期待父母的改变。一次又一次,《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被我翻阅,被我引用,被我推荐。真切地希望通过阅读父母能改变自己,从而改变孩子,让孩子们快乐、家长们幸福、家庭和睦。

(杨继红)

同类推荐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语文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一语文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学校音乐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下)

    学校音乐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下)

    本书是学校文化娱乐活动项目训练与比赛系列之一,学校的文化娱乐活动项目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语言、曲艺、戏剧、表演、游艺等多方面内容,在这些文化娱乐活动中,广大青少年通过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有益教育,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适应时代腾飞的新一代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成功班主任的45个教育细节

    成功班主任的45个教育细节

    本书分别从班主任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心、帮助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等方面着手,全面论述了成功班主任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做到的教育细节。书中集中体现了四个“新”字——新颖的视角、新鲜的题材、新奇的做法、新巧的思路,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 医患沟通基础

    医患沟通基础

    该书为医学各专业医患沟通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在一个越来越看重人-眭关怀的社会,沟通能力愈来愈成为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一个医学生成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重要指标之一。本书以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为教学目标,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很好地阐述了医患沟通是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本书分为理论篇和方法篇,理论篇着重介绍与医患沟通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伦理学、法律以及人际沟通与医患沟通原理等内容;方法篇着重介绍实施医患沟通的具体方法,如沟通技巧、沟通方式、特殊状况下的沟通实施等内容。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被视为青年人的生活教科书。这部闪烁着崇高理想光芒、洋溢着生活激情的经典之作,在前苏联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这部史诗般的英雄传记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鼓舞着每一位胸怀大志的青年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热门推荐
  • 景墨良辰

    景墨良辰

    千年已过,六道轮回,旧人再次卷土重来,灵花墨央一败一开。乱世枭雄,云城上仙,上一世注定的缘分,她的良人究竟是谁?正文已完结,番外请期待。
  • 来生做你的白月光

    来生做你的白月光

    前世他终是负了她。让她含恨而去,再次归来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无罪之一曲清歌

    无罪之一曲清歌

    【时空缘之一】“她只是一颗棋子!”当这句话从他口中道出之时,她似被剥离了所有,重病之下不堪重负;时过境迁,当她倒在他怀中,用仅剩的力气问“我这颗棋子是否发挥了作用”时,他用力地搂着她,生怕她离去,“不,不,还没有!”她笑了,回道:“你爱你!”
  • 《新编大学英语①》词汇突破记忆

    《新编大学英语①》词汇突破记忆

    本书根据《新编大学英语①》(浙江大学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教材编写,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后阅读的所有词汇、词组,并给出同义、反义、考点、例句、辨析。编写本书的目的是提倡学生在句子中记忆单词,以便快速突破词汇关。书中每个单元都设有同步测试题,书后有词汇自测题3套,供学生自我检测。对于使用《新编大学英语①》教材的学生,本书不失为一本有助于强化理解、联想记忆、方便实用的学习辅导书。
  • 极品上门神医

    极品上门神医

    叶晨重生了,重生到个一无所成的废物身上,还是一个上门女婿,有一个漂亮的老婆,却仅仅是名义上的。还被老丈人一家看不起!好办!且看我如何逆转老丈人一家对我的印像,让老婆爱上我!没事救救人,唱唱小曲,装装逼!“对不起,这位姑娘,你不能爱上我,因为我是有老婆的人!”
  • 重演修仙世界

    重演修仙世界

    这是洪荒重演玄奇世界的开端,星辰大地崩裂,湖泊海洋干涸,过去的文明尽成灰烬,新生的世界诞生无数传奇。……(倩女幽魂、白蛇情缘、西游释厄、封神问道……千年梦回,万年劫起。)
  • 当我成为神明之后

    当我成为神明之后

    我只不过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妹妹生存在这个令人费解的世界,每天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我没有父母,别人总是用着那种可怜眼神去看待,说实话,我很讨厌……在我成为神明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原本幸福快乐的阮晴天,一夜之间流产了,离婚了,抑郁了。在这个剩女频出的时代如她这样一个女人,生活该何去何从?原本想从此以后,安心平静生活的阮晴天却纠缠在一对兄弟之间。她遇见了那个恋了她十年、等了她十年的冀南方;也遇见了那冷若冰霜、孤独的冀元亨。
  • 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现状,以简洁、鲜活、富有情趣的文字,再王见了青少年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心理分析,并为家长和老师提供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对策和建议。表达清晰、分析透彻、观点鲜明,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可谓是为青少年而写就的一本心理健康指导书。在《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最新珍藏版)》的引导下,青少年可以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在一个个故事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呵护自己内心的世界,永葆心理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塑造人生观和世界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