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18600000002

第2章 多闻方许叩禅关

事事无碍如实观

《宗镜录》四十三卷引用了许多佛经原文,重点在说明学佛修持不一定看经,道在自心。但反而言之,看经却又非常重要,不要认为明白道便可以不研究经典,那是很大的错误,他已经说过理由。上次我们把这段定了小标题叫“定慧圆融”,又可另定副题叫“禅解相应”,禅是功夫;解是智慧、理解,两者必须相应,因此多个副题更清楚。

接着,永明寿禅师引用《华严经》:

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平常我们敲木鱼念经,或自己看《华严经》,这些文字一看都懂,实际上往往都没有懂。现在是白话文时代,在过去古文时代,这种古文非常美,文字晓畅。晓是明白,畅是痛快。因为翻译得太好、太明白了,反而容易看了过去。根据这许多的经验了解,文字越好,使读者越不能深入,就像现在的教育,有各种视听教材辅助,一般年轻人看了好像都懂了,实则越来越不懂,学问贫乏,只有知识。譬如这段经文,我们一读就过去了,实际上有好几个层次,第一,他首先提出,《华严经》说,要想度一切众生使他成佛悟道,第一个条件:不离开无障碍的解脱智。

譬如禅宗讲悟道,第一步悟道就是无障碍解脱智,要一切无障碍。在座有很多打坐的,坐起来在无障碍吗?两个腿子酸的麻的,腿子障也;身体感觉忘不掉,身子障也;妄念断不了,烦恼之障也……处处是障碍。那么,你懂得空的道理吗?理论上都懂得,真解脱无障碍做不到。例如他首先叫我们忘身,忘掉这个身体,无身见,还不要说无我见,这里头有层次的,身体的感觉统统空掉都没有做到,即使身体的障碍完全空了,你还有一个空的境界,就是还有我在。以禅宗来说,初步破参就要达到这个程度,见到空性。换句话说,初步悟道就应该达到无障碍解脱智,大家仔细研究,谁做到了?

这个修证层次是反过来述说的。第一句讲“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至于无障碍解脱智如何来呢?“不离一切法如实觉”,又进一步勉强下个注解,无障碍解脱智是见到空的一面,真的空了,不是说有许多事看开、算了,那是理论上、意念上勉强空掉,那个靠不住,还是有障碍,属凡夫的空。如何达到无障碍?离不开一切法如实觉。什么叫一切法?理论上都认为见到空应该是把身体、四大,一切丢掉,一切物理世界障碍、心理障碍没有了才算达到空。

其实,进一步事实不然。这一切法,包括一切事、一切理,世间、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如实,本来如此,用不着空它。妙有即是真空,真空也就是妙有,一切法如实觉,要悟到这个道理。换句话说,“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是见空性,见空性根据何来?“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亦即妙有,就是现在的境界、现有的世间,就在这个有当中自然是空的。

无功用行现慧光

那么第三步,“一切法如实觉”怎么到达呢?一切法本空,不需要离它。这必须靠“无行无生行慧光”了,既不是智,又不是觉,是慧光,这是功夫境界了!实际修养到,不须再修行,不需要做功夫的功夫。不需要做功夫的功夫是无行,无生是一切念头生而不生,虽在生生不已中,当下无生,要有这个智慧的了解,而这个智慧的了解不是智,也不是觉,而是慧光,自性光明,智慧的光明自然照到。这是第三步。

披缁须具善巧眼

再进一步,无行无生行的慧光怎么来的?要打坐做功夫——不离禅定,不是普通的禅定,是“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譬如禅宗叫大家参话头、天台宗修止观、听呼吸……为什么大家搞了半天没有成就?功夫与智慧配不起来;理论与事实不能合一。所以,做功夫要注意善巧,一切法要善于应用,即便如普通说做人,仁义道德是绝对的原则,仁义道德用之不当则害人害己。善心还要晓得善巧,真的一考试,理论完全没有融会贯通,可见智慧没有善巧。因此若要把经典理论用之于修证功夫上更不成了!为什么无此本事?智慧没有善巧运用。譬如参话头也好,念佛、修密宗念咒子观想也好,你不会善巧运用,夜里听呼吸听久了睡不着觉,睡不着不是坏事,因为你气充满了!如果要睡觉,赶紧换方法,这是方法问题,要善巧运用。

许多同学跟我说:老师这样实在不行,我们在老师这里听得太多,这样那样,不晓得哪样好?我只好说:“你笨蛋,我办了一桌菜端上来,你胃口不好,少吃两样菜,喝碗汤算了嘛!能够吃就多吃,还有什么办不了的?怎么办?我说凉拌!”这就是不懂得善巧。八万四千法门,千万不要弄成死法,法法可都是善巧,有些用在这里对;有些用在那里不对。譬如吃饭,吃多了也会出毛病。你说我今天吃不下,可是老师端上来我就吃。我看你能吃又端上来,结果非把你肚子撑破不可,吃不下就不吃嘛!

所以永明寿禅师说,要达到这个境界要不离禅的善巧,善巧什么?决定性的能够观察,这个观察是经典上的名词,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参啊!要观察,但是有许多人学佛听经看经,哪里有经都去听,结果听不听?都不听,他没有观察研究,因此听完了讲些什么?“嘿嘿,不知道!”我们这里也经常有,昨天讲什么都不知道,是不是都悟了道的,听而不听,见而不见?“老师讲得好啊!”但你问他讲到哪一行,还要我找一下,都是这样,没有观察智。没有观察智一切都是白学的。

多闻方许叩禅关

那么,禅的善巧决定观察智怎么来的呢?“不离善巧多闻”,要学问渊博。多闻就是要渊博,眼睛多看经典,耳朵多去听,然后把听的理论吃进去,融会贯通,研究一下,这个对我有没有用?或者我现在是不是这样?要对证。所以,永明寿禅师引用这一段《华严经》引用得非常好。

大家反省一下,平常都觉得自己看了经书,不要说看佛经,看平常书籍也一样,每一个字、每个句子都要慎重地想,留意怎么深入,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解书中的问题。结果看书的人一晃就过去,没有深入,以为自己看懂,其实没有懂。像永明寿禅师引用的这段经文,你把它反转过来看就了解了,学佛第一先从理论下手,理论即多闻,然后从多闻求证,修定、修禅,在禅定中理与事配合起来观察,由此发展智慧自性的光,使你悟道而得真正大解脱的般若智慧。因此,经典怎么不重要!非常重要。

接下来是结论:

是以因闻显心,能辩决定观察之禅。

这是永明寿禅师的文章,我们刚才用现代话,一打散重新组合而了解其意。在宋代当时,因风气不同,文章理路与我们写作的方法稍稍有别,同时那个时代观察事物的思想习惯也与我们现在不一样,当时这些句子都是很美的文章,这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两者在方式、形态上的不同。西方哲学靠思辨、逻辑来分析、推理而认识一个东西;中国哲学讨厌得很,靠文学境界,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大概,就是那个样子,东边起火,恐怕那边也冒烟吧!想着想着烟就来了!而西方思想方法:东边起火,那边冒不冒烟再去求证。两者不同,各有理由。

“因闻显心”,修道的人求明心见性,必须先通教理,多闻渊博,才能显出明心见性之相是什么。

“能辩决定观察之禅”,教理硏究清楚才能辨别自己用功的情形:为什么今天用功腿子麻?容易昏沉?昨天打坐好一点是什么理由?这都有个理由的!大家不从这里观察,光问老师。你要自己观察好了再来跟我研究,那还差不多!结果我们这些人学禅不合逻辑,也懒得用脑筋,没有观察智。昨天为什么不好?昨天气候不好。你在哪里坐?吃了些什么东西?睡了多少时间?有没有感冒?都是问题,不去研究,因为一研究,他马上有个观念:这不是妄想嘛!那么你不要妄想好了嘛!不妄想做不到,那就要想清楚,你来问我干什么?你做不到难道叫我替你啊?真没办法!自己不晓得用善巧决定观察。“因闻显心”,因此要教理通,才能分辨善用禅的观察智慧。

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修禅定,定久慧生,不过这个定是方便说,其实本文这里现在只讲禅不讲定。老实讲,大家不太容易了解禅是什么,为表达只好说修定,但定是什么也不懂,只好讲打坐,其实打坐不过是定与禅的一小部分、一个形态而已!这一点千万注意,听过后不要又忘记了,然后硬把打坐当禅、当定,那就错了,所以特别申明这一点。他说,必须因禅而发起无行无生的慧,因慧再通达诸法如实之觉,最后“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

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

修道开始还靠多闻,亦即渊博的学问。

相得益彰目遇光

若离此宗镜,别无成佛之门,设有所修,皆成魔外之法。

永明寿大师一再强调这本著作的重要。他说,现在帮助大家把多闻——经典修持成道的精华语句都搜编成册,写成这本《宗镜录》,有多闻才能够成佛道,成就菩提。那么,离开这本《宗镜录》,可以说,另外再无成佛之门,如果你不从这本集中许多教理的书来对证自己做功夫,不硏究教理乱做功夫,“皆成魔外之法”,不是外道就是魔障,走错误的路子。这是他所强调的道理。讲到这里,他又要引经据典佐证其言,免遭乱舌之说。他引用龙树菩萨所著《大智度论》的句子:

《大智度论》偈云:“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有智慧的人,比方在绘画、作文章,或研究教理、电机等各方面有天赋的人,如果只有天才而没有学问的培养,没有用。“是不知实相”,永远达不到实相般若智慧的体。这样就等于在黑暗的房间,有眼睛却看不见。注意!不要说学佛,我经常发现很多青年同学犯一个毛病,靠自己的聪明浮动,不肯彻彻底底沉潜下来研究,你叫他硏究、读经,他不干,做不下去。既聪明又肯踏实研究,不管做什么都成功。聪明人往往是浮的,包括我在内,我也自认是聪明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天才不力学,何用?等于黑暗中的眼睛起不了作用。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相反的,光做学问,没有天才智慧,或脑筋不清楚,永远是个书呆子,充其量变个两脚书柜,头脑装得很多,你问什么都懂,但到达没有?证到没有?没有。等于有亮光的房间中没有眼睛,亮光白照空房间。

人牛自作苦轮框

“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

这是龙树菩萨说的,有人学问渊博,智慧敏利,听了善知识说的道理,马上了解接受了。如果没有智慧,又不肯努力研究学问,虽是人身,却是牛的脑袋瓜。龙树菩萨骂人骂得非常艺术。

且如有慧无多闻者,况如大暗中有目而无所见,虽有智眼而不能遍知万法,法界缘起,诸识熏习等。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

他说,有人有智慧,不肯多闻,在黑暗中虽然有眼睛,但是看不见;虽有智慧的眼睛,而不能遍知万法皆从法界缘起,皆从诸识熏习而来。注意这两个要点,万法是从“法界缘起,诸识熏习”而来。这八个字讲起理论是很繁琐的,可以引进一堆佛学的经论。

举例而言,在座许多人用功,今天境界好,昨天境界不好,或者昨天夜里打坐睡不着,今天拼命想睡。刚才说过,都是因为自己理论不清楚,又不观察研究,盲修瞎练,不要被龙树菩萨骂我们是人身牛,那就惨了!各种事物变化的道理何在?法界缘起,有个原因来的,为什么这一堂好那一堂不好?要观察缘起。

譬如好多同学前几天非常用功,我说当心白坐,这两天会生病,为什么?空气中的湿度太大,平常六十二、三度是舒服,前几天梅雨季达到八十四度,不得了,像我的房间摆一部除湿机,昼夜除湿,水一桶一桶倒。外在环境湿度大,而你的饮食又吃得好,粽子什么的……毒品装一肚子,外面湿气一进来,再加上生活上许多事不注意,不病倒才怪呢!如果不病倒,那才叫佛法无灵,病倒是应该。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做功夫的人,空气要注意、饮食要注意,没有哪一点不是法界缘起。当这许多因缘极不合适时,你怎么样去调整它,去解脱这个环境?结果我的话蛮灵,其实是佛法有灵,不是这个鼻子塞了、那个头痛,再不然感冒,在家病一场。很多原因不注意嘛!佛法不离世间法,这就是法界缘起,一切都是缘生的。

所以这两天同学送来很多粽子,同学好意要老师吃,我说对不起,一口也不要,我受不了,如果吃了,算不定接着第二个缘就要吃药,都是吃,但是何苦多麻烦受罪呢!这些是什么道理呢?法界缘起。有些看到好吃的不吃,但叫他好好保养,多穿衣服,他说不要紧,还觉得热。第二天找老师说病了,叫你围一下你不围,你看我老头子包得好好的。这叫菩萨畏因,一切事情因一动就害怕;凡夫畏果,我们是人身牛,果报不来不知道害怕。人身牛不是我讲的,是龙树菩萨说的。

许多人不晓得我们修行,主要是要把心意识熏习的习气、生活的习气整个转弯,转弯还是要大转弯,才能把自己改过来。我们人的习气大得很,不光是这一生的习惯,有许多习惯是前生带来的。经常看一个刚生下的男孩有女孩味道,女孩有男孩味道,也是前生习气带来的,这个习惯有三世因果的道理。学佛,修养做功夫要讲这些问题。这八个字我们这样通俗地讲比较明白一点。我不是佛学家,也没得学问,喜欢讲土话。照佛学家、学问家就不是这样讲,这么讲要打手心的。“法界缘起”,引经据典,学问是学问,同自己不相干。那么,现在把学问的理论打碎了,磨成粉,吸收后体会,也许会比较清楚。

所以,要遍知法界的万法缘起,和诸识熏习等等道理,要确实去了解,不要犯大毛病,学问是学问,行为是行为,对佛学所懂的道理与身心修养配不起来,那学问等于白费,做个学者,教教书、讲讲理论还可以,我们不希望做成这样,学问要能够用的。

否则“如处大暗之中,一无所见”,一肚子学问有什么用!何况连学问也没,又没智眼,等于在黑暗的房间,什么都看不见。

诸佛遍送醒眼药

是以实相遍一切法,一切法即实相,未曾有一法而出于法性。若不遍知一切法,则何由深达实相?故云亦不知实相。

这就是学佛。大家喜欢讲明心见性,假使我们问,学佛修证,悟了道的、明心见性的人如何呢?能够遍知一切法。你说我只是明心,其他不知道,那你拿经典来对对看,算不算明心?可以说一点明心悟道、一点空性都不是,那都是意识所造的境界。真的有所悟,要遍知一切法。不能遍知一切法,“何由深达实相”?哪里能说是悟道?这是这个,那是那个,什么是这个、那个?这就是实相,实相就是智慧之体,你见不到,不能遍知一切法,还敢说自己悟道!“故云亦不知实相”,所以说,有慧无多闻的人也不知道实相为何。实相即般若的实相,拿现代话说,就是智慧的体,形而上的道,也就是我们拼命想修道的“道”,那个东西叫实相。实相是佛学名词,实相无相。

多闻无智慧者,况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虽有多闻记持名相,而无自证真智。圆解不发,唯堕无明。

他说学问好,没有真智慧,这其中有层次的。多闻是知识,包括佛家的经典,而智慧不是知识。等于讲儒家时我提一个口号:学问不是学识,书读得好、文章写得好是学识高;学问是做人做事的真修养。换言之,引用到佛学也是一样,多闻是学识;智慧是道,天生自然的境界。

多闻没有智慧,等于大光明中有灯没有眼睛。学识渊博,“记持名相”,一问佛学名词行得很,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八识:前五识加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答得都很对,但记持的只是名相。“而无自证真智”,自己没有证到那个境界,真智慧没有来。刚才讲悟了道能遍知一切法,为什么你不能遍知一切法呢?因为没有自证的真智,所以“圆解不发”,圆融无碍的见解发不起来。因此,懂唯识不懂般若、中观;懂了中观又不懂唯识;懂了佛学又不懂世间的学问;懂了世间学问又不懂佛学,不能圆融贯通。什么原因呢?因为你没有“自证真智”。本篇开始即言三量四分,其中的“自证分”,要自己证到,由自证真智慧,然后圆通见解才能发起。“圆解不发”,因此“唯堕无明”,只有堕在愚痴当中。

大信不成,空成邪见。

对一切信仰,乱信、迷信。广义的解释,迷信为何?譬如算命的问我,有没有算命这个道理?没有,一切唯心,命由人转。如果命定你会发财,躺在床上睡个三年五年,看你发不发财?可见还是要人为的努力。然而有些人不相信算命,斥为迷信,我说你胡扯,算命看相在中国也有三千年的历史,据我所知,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第一流头脑、第一流学问的人都还喜欢这一套,包括皇帝,你以为他笨啊!他接触的人也多得很,为什么还信这一套,去做专门研究?而且迷进去都是第一流的头脑,还不是差的。可见得算命即使是骗术,骗也有学问,你既然不懂,随便说迷信,你才迷信呢!不懂而乱下批评,不知道而只相信自己的意志,就是迷信。如果研究了再批评,那不是迷信,是正信。学佛还不只是正信而已,还要大信,要自己证到才不是迷信。大信硬要自己求证过。

所以,他说这般人学佛没有自证智,全是宗教情绪上的信仰,不是智慧上的大信,因此,“大信不成,空成邪见”,所有见解都偏差了。

如大明中虽有日月灯光,无眼何由睹见?

没有真正选择佛法的眼睛,何由修成?

虽闻如来宝藏,一生传唱,听受无疲;己眼不开,但数他宝。智眼不发,焉辩教宗?如是之人,故是不知实相。

文句美,对仗好。佛经等于大智慧的宝库,我们虽然采宝库,却是“一生传唱”,变成录音机。过去是传声筒,皇帝身旁有传胪官,读书出身,考取翰林,最后就站在皇帝跟前当代他传话,就这样做一辈子官,此官谓传胪。这样读书看来也蛮可怜,而我们学问好的光讲讲经传唱,替佛做宣传也是佛的传胪而已。

“听受无疲”,还有些人也不会传唱,到处有经必听,有讲必闻,有闻必然不记,到处听受不感疲劳,上午赶这一场,下午赶那一场,看到都有他,实际上都听而不见。他说这种人很多。

“己眼不开,但数他宝”,自己没有眼睛,专数人家家中财产,数释迦牟尼佛家里的财产。当一辈子会计主任,口袋一毛钱没有。

“智眼不发,焉辩教宗”,自己没有真正智慧,眼睛亮不起来,什么叫教理也不懂。教就是一切经论,佛经的理;宗是禅宗、天台宗、密宗,所学的宗旨在哪里?教是什么?宗是什么?搞不清楚。他说这样的人,赶了一辈子闹热,永远也不知道智慧悟道的实相是怎么样。

莫将觉情换迷情

闻慧具足,方达实相之原。闻慧俱无,如牛羊之眼,岂辩万法性相总别之方隅耶?

只有学问渊博,真理搞清楚,智慧开发具足了,才能悟道——“方达实相之原”。如果既没有智慧,又不肯研究经典学问,闻与慧两者俱无,与牛羊之眼何异?永明寿禅师又在骂人,牛羊没有般若智慧,眼睛一样视物,看的不同而已!“岂辩万法性相总别之方隅耶?”一切万法性体与起用,总体与它的差别,方隅是形容词,方是方向,隅是四个角,某些经典理论是指某一范围而说,不能够以偏概全,那就分辨不出。因此他说:

夫学般若菩萨,不可受人牛之诮;绍佛乘大士,宁甘堕虫木之讥?若乃智人应须三省。

这几句话如果照文字念,极易马马虎虎读过去。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尤其为学佛而出家的,读了这几句话,应该痛哭流涕。学般若菩萨的人,不应该像龙树菩萨所骂的,虽是人身却如牛一般,受人牛之讥诮。尤其是我们出家人,绍隆佛种,要挑起佛法的担子,继承佛的大乘,“宁甘堕虫木之讥?”虫木的典故已经讲过,恐怕大家都是多闻之上,听而不见。“如虫食木,偶尔成文”,虫爬过之处仿似文字,瞎猫撞上死老鼠,碰上了。

曾经跟同学讲过这个故事,我年轻时也跟年轻同学一样,看到哪里有道就去学,越学越有趣,一天到晚忙得要命,到处赶,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又一场。碰到一个有道的,此人九十多岁,一摸头顶,同婴儿一样陷下去,还会跳动,真有功夫,绝不假。可是道法就两样。后来我拜他为师学东西,他有很多法术。第一、隐身术。我说好,先学隐身术,求都求不得;第二、枪弹打不进。好,要当军人得学这个。然后他叫我买块白布,有一定长度。

夜里子时十二点整,如法设坛,焚香燃烛,修此法花五十块大洋,有钱可办,这法还不买吗?弄完一大堆,念念有词,画符烧纸灰和倒一杯清水,叫我喝下去,多脏啊!为了修法我一口气就喝了,勇气大得很。然后他说要问上天答不答应传法,等玉皇大帝批准,那好,听天命啦!我跪着等,看他把布撑开在烛火上一烧,哟!答应了。我一看烧过的布没有掉,变成一片四四方方的灰,上面的天书不是中国字,中文是竖着,天书是横着写,大概同英文差不多。我说师父啊,这是天书啊?说些什么?我一个都认不得。他说他答应你了。不过我站起来说不学了,我说你先让我打一枪看打不打得进?好不好?他说那不可以,那我不学了,因为我已经看懂了。

回去就请人去买块同样的布,也不点香也不点蜡烛,我也烧天书,烧了上天还是给我文字,因为我晓得重庆的土布,棉纱做的,米浆浆过,纱容易化灰,米浆化得慢,而且会发光,每一次天书写的都不同。然而他也不是骗我,他一辈子这样学来。我到最后一法也没学成,隐身法不会,枪也打得穿。为什么讲这些?都是“如虫食木,偶尔成文”。

同类推荐
  • 禅悟

    禅悟

    佛理小故事,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宝贵的智慧,能够带领我们走出烦恼,进入一个沉静而祥和的世界。本书就是用佛理智慧讲述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其内容包括人生、爱情、亲情、事业等各个方面,很好的阐释了人性迷失的种种原因,帮助人们解压解惑,让人们的心灵接受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
  •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思想家。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收录了卢梭数十篇关于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论述手札,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在本书中,所罗门教授以哲学的干瘪和职业化为主线,用他所受的分析哲学训练与对大陆哲学的热爱,以一种存在主义的情怀,重新追问什么是激情、正义、悲剧、死亡、自我等等,论辩这些奠基哲学的永恒追问所受的冷遇,探讨理性的人类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各种情感,突破理性的界限,拥抱爱和智慧,过上善与好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并让每个热爱思考和生活的人,都能勇敢、真诚地去发现并珍惜哲学中蕴含的无穷快乐。
  •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大学·中庸(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江湖:趣说《周易》的技法与实例

    《周易》是出了名的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详细讲解《左传》里的丰富卦例,再和曲折离奇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叙述是有趣的,讲解是易懂的,史料是扎实的,分析和启发是可以让你当成智力游戏一样来玩的。
热门推荐
  • 爱你这只是理由

    爱你这只是理由

    这是写作者在初中的所见所闻在郑州市五十八中,一大批新生在各个的教室里,女主遇见了心仪的男生,那个男生好像也喜欢她,但女主不能早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觉醒来成了自己偶像的妻子

    一觉醒来成了自己偶像的妻子

    一觉醒来,王西居然成了自己偶像苏轼的第一任妻子。啊啊啊!她虽然很高兴但并不想和别人分享丈夫啊!而且她记得这个妻子死的还挺早!许久,她发现苏轼居然没有再纳小妾,也十分宠她,这是怎么回事?苏某笑了笑“妻子,你可不能不要夫君我啊~”苏某笑了笑“妻子,你可不能不要夫君我啊~”
  • 从斗罗开始万界抽奖

    从斗罗开始万界抽奖

    【新书发布,《斗罗之神级宝箱系统》,欢迎新老读者捧场】从斗罗开始抽奖,只要有足够的幸运点,林枫就是无敌的。消耗白色抽奖券一张,抽中十年魂力,晋级大魂师。消耗绿色抽奖券一张,抽中稀有外附魂骨,暗鸦之翼。消耗紫色抽奖券一张,抽中十万年极品魂环,拘灵遣将。消耗橙色抽奖券一张,抽中百万年武魂,修罗王。……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在斗破世界,抽异火、抽丹药、抽天级功法、抽远古血脉。在狐妖世界,抽情缘、抽法力、抽苦情树种、抽通天仙术。在吞噬世界、在海贼世界、在一人世界……穿梭不尽,抽奖不止,终有一天,林枫会踏上诸天万界的最顶点。
  • 跨过时空的爱恋

    跨过时空的爱恋

    她们行踪不定,身份迷离,她们是家族最得意的继承人。她们傲视一切,不曾想有天会沉落情网,“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可好?”“我此生此世只认定你一人。”“我唐沐汐从不知道什么是后悔!”“哈哈,这才是我爱的女孩!”漫天花下,一吻定情,从此便跌入万丈深渊。认识我们你们可有后悔!
  • 爱亦如初见

    爱亦如初见

    时间过得总是那么快,当我还记得初恋的名字时,却忘记了他的模样,现在他出现在我的眼前,却只记得住我的模样,而忘记了我的名字,时间总是过得那么慢,四年悄然而过,我早早的就与过去草草结束,而转眼间,他却又一次地来到我的身边,冲破我的防御,而这一刻,仿佛就好像在昨天,那天他用他那低沉的嗓音跟我说“对不起”,那时我的表情就此时与他相遇的表情一样,震惊,慌乱,脸上却是平静如水,那时他说的“再见”,现在我也只想跟他说“别来无恙”。爱好群:140563716
  • 白云宫

    白云宫

    旨在求得长生的白云宫爆发混乱,天下三宗之一,引发中土的混乱。来自偏远之地的少年,带着白云宫先人的传承理念,回到中土。
  • 落九赋

    落九赋

    魂归异世,身为医学世家的赵晚落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嚣张跋扈贪图美色?目中无人清冷傲慢?他赵晚落誓要改变南宫落的不良风评。身为杀手悬壶济世?自然是白天救人,晚上杀人……王府门前毫无形象可言的教训小三“摄政王府只要有本郡主在一天,你们就休想作死!我可是作精终结者……”“我们要尽快把他们送回去,不能让他们的父母久等”突破失童大案百姓称赞不已。风头正盛却被忽然赐婚相处已久情愫在心里荡漾,拜堂大礼惊天变!重回现世,今生种种,难道只是一场梦吗……
  • 民族精神研究专论

    民族精神研究专论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才能理解胡锦涛同志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表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
  • 英雄联盟之灭世世王者

    英雄联盟之灭世世王者

    什么,你说我们中国电竞后继无人?那就让我——叶峰和我的小伙伴来虐杀你们吧。请记住,我可是要拿世界冠军的人!每天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