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8500000020

第20章 第五辑学人访谈(2)

第五辑学人访谈(2)

诗是你在世界上消失不了的声音

—牛汉谈诗

牛汉,原名史成汉,山西定襄县人,1923年出生,蒙古族。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地区读中学、大学。194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诗集、散文集等20余种。曾获马其顿“文学节杖奖”、“新诗界国际诗歌奖北斗星奖”。现为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

问:您的诗,经常缘物抒情,借自然界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怀。像《鹰的诞生》、《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蚯蚓的血》、《巨大的根块》、《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汗血马》、《呐喊》等都是这样的作品,您把它们称之为情境诗。从小处看,它们是个人生命意识的真情流露,从大处看,所刻画的是一个民族的风骨和精神。您选择这样的情境是偶然还是必然?

答:“情境诗”的说法是歌德提出来的,是指直接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结晶出来的诗,不能离开创作时间与人生境遇以及真实的生活,更不可离开心灵而去构思诗。

我的诗跟我一生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写的是带有自传性的内心活动,诗反映了我的生命状态。我的诗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出现在1940—1942年,在甘肃天水读高中的那三年,写了几百首诗。第二个高潮是1972—1974年末,在咸宁干校后期。

早在1936年冬在家乡读初中时,我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毫不含糊。1938年冬天15岁的时候加入共产党。16岁,我想去延安,做教师的父亲不同意,说:“你还是好好念书吧。”我内心苦闷,写了长诗《鄂尔多斯草原》和五百行的诗剧《智慧的悲哀》,表达追求革命、胸怀理想的人生境界。1946年春天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大学没毕业,就被国民党抓进陕南汉中监狱。同年秋在伏牛山从事革命活动时,还差点牺牲。这些人生经历,决定了我的诗反映的不是“小我”,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概念的个人,而是胸怀大志,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一个热血青年。

《鹰的诞生》、《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半棵树》、《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汗血马》等都是在咸宁干校时写的,那段时间,管制放松一些,我能够跟大自然直接接触,动植物的形态和命运深深地感动了我,写这些诗不是政治上的简单控诉,而是要吐诉自己内心的真实情况,写出我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感。

问:有人评论您的诗不可避免地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在经过那么多苦难之后,您还说:“我和诗,一生一世相依为命,从不懊悔,更没有一句怨言。”是什么支撑了您的这种信仰?

答:说我的诗带着“悲凄的理想主义的基调”,并非哪位评论家的说法,是我的自我认定。我年轻时是热血青年,现在是热血老年,血还没冷,血冷了,还写什么诗?还有一个原因,我一生有幸,结识了很多文化名人,比如1949至1950年我给老革命、华北联合大学校长成仿吾当业务秘书,受他的教诲颇多。胡风、艾青、田间、冯雪峰、聂绀弩、张天翼等,他们的人品和作品对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不能背叛革命理想,也要对得起关心我、爱护我的这些革命前辈和文坛前辈。

问:面对苦难,您好像更多地选择了沉默。

答:我这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唱歌,只叹气。

问:这是不是太悲观了?

答:前两年,出访保加利亚,在一个晚宴上,人们喝酒唱歌,热气腾腾,唯有我沉默。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喝酒?”我说:“从不喝。”问我的人说:“好!为什么不唱歌?”我回答说:“几十年不唱了!”沉默,他们不理解我。我深深地大声叹了口气。那人又问我:“为什么叹气?”我沉默不语。他们茫然地望着我。我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叹完气,我笑了。叹气不是悲观。深深地叹一口气,像唱歌一样地叹气,能把内心的块垒吐出来,比唱歌还痛快。我原来也喜欢唱歌,我是蒙古族,小时候唱蒙古长调,唱得很痛快,大学时在合唱团唱男高音。1969年,我在干校时唱革命歌曲,有个小将向我吼:“你也配唱!闭嘴,闭上你的臭嘴!”从那之后,我就再不唱歌了。

问:您多次说过,每次写诗,心情紧张与不安的程度,几乎与初学写诗时一样,每写一首诗,都好像是第一次写诗。很多人的创作往往是在不断重复自己,您为什么会有这种创作的新鲜感?

答:我的诗不成熟,没定型。我不承认自己的诗已定型,定型就是不再发展。我永远在探索,在跋涉,在向前迈进。新诗要讲个性、讲自我,但并不是低下的、琐碎的、没有理想的个性和自我,要通过个人的感触,真实反映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不是简单流露,而是很深沉地吐诉和表达。写诗,我从不重复,绝不在原地徘徊,每首诗都是一次新的发现,没有新的第一次发现的感觉,我决不提笔。

问:写诗给您带来的最大快乐是什么?

答:不是快乐,是痛快。诗把内心的一切块垒都倾吐了出来,写完一首诗,心灵得到一次解脱。有的诗像叹一口气,很舒服,很痛快。该写诗,如不写,整个人闷得慌。

问:面对当下诗歌的低迷,我觉得不能单纯怪罪诗人脱离现实,无病呻吟,这种现象有,但不是全部,有相当一批诗人在从事着严肃而高尚的写作,只是由于社会过于物质化、商业化,诗和理想主义才成为一种近乎奢侈的东西。您认为在这种情形下,一个诗人应如何摆正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诗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体现?

答:要做第一义的诗人,不做第二义的诗人。第一义的诗人就是人和诗血肉相连,人不能背叛诗,诗也不能背叛人。第二义的诗人就是人和诗可以分开,诗写得好,但人品却不纯正。

这个社会有人浮躁,有人深沉,我从不浮躁。我活得简单,尽力单纯些,自由自在地清苦地活着。我不用电脑,不上网,我与世界的联系不通过任何媒介,而是和世界、人生以及大自然直接联系。别人会说我不愿接受新时代的新鲜事物,是一种落后的、原始的生存状态。但我活得清净。我坚信历史会不断前进,诗也会飞跃起来。我的座右铭是:有容乃大,得大自在,默默而存,问心无愧。多方面吸收,才可使心胸博大,活得自信,不会被蒙蔽。搞创作,主要靠自己心灵对大千世界的感应,决不要被物质化、商业化所左右。

问:您对新诗有信心吗?

答:当然有,从来没有动摇过。没有诗的民族是悲哀的。现在是历史转型期,有些年轻人的诗缺乏意象,结构不完美,几乎没有韵律,甚至没有节奏,诗写得不成熟。我相信他们会不断地调整自己,他们有很大的成长的空间,我祝福他们。

把字镀上阳光

——金波谈儿童文学

金波,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35年生于北京,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先后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雨铃铛》等20多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影子人》等10余部,还创作了《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小红花》、《少先队友谊之歌》等数百首歌词以及散文集、评论集多种。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问:您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让自已回归到童年时代的感受,让自已的心和孩子的心贴得更紧,这就是为孩子写作的全部奥秘。”但不同时代、不同成长环境下的儿童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您怎样去把握这种不同?

答:我说过“让自己回归到童年时代的感受”,这是我多年来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切身体会。这“感受”,更多的是源于童年时代接触到外界事物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和体验。我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儿童文学创作,是因为我发现自已对于童年生活有着很强的记忆力。这种记忆力还不仅仅局限于记得童年的故事,还记得许多细节,甚至那个时期的某些声音、气味。更重要的是引发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那都是一些属于孩子所特有的,比如:新鲜感、好奇心、同情心、想象和幻想,等等。每当体验到这种感受,我的思维方式就更加活跃、有趣。我像回归童年,变成了童年的我。我在“复活童年”以后,才能进入写作的状态。所谓“复活童年”,主要是指复活童年的感觉和思维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上述谈到的共同的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外,不同的成长环境和历程对儿童也会有不同的影响和烙印。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具有丰富的童年体验,与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较容易把握住不同历史时期儿童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容易和他们交朋友。那个时候你同样可以回归到“同龄人”的精神状态。当然,这种“回归”并不排除思想,甚至更加需要作为作家对于儿童感觉的分析和思考。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当是既有鲜明生动的儿童形象,又有深刻的思想,只是后者“隐蔽”在前者之中,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是老少咸宜的。

问:我内心对儿童文学作家一直怀有深深的敬意,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纯洁、最寂寞的一群。中国的儿童文学迄今走过几代人,他们的追求从来没变,这就是宣讲爱,宣讲真善美,就像您说的“把字镀上阳光”。但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孩子总要长大,与其让他们沉迷在虚幻的童话世界,不如让他们尽快认同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在他们看来,成人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是一个残酷的世界,所以他们提出要对孩子进行“狼性教育”,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答:人的一生,可说是一直处于“成长”和“学习”的状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艺术需求和实施教育的方式。对儿童来说,他们与文艺有着天然的联系,因此,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离不开文艺的熏陶。就儿童文学而言,我认为应担负起学会审美、提高情商和思想教化的任务。这三者是有机地融合在作品中的。在儿童文学中,宣讲爱,宣讲真善美,在我看来就是宣讲纯正的人性,这也是竞争的世界所需要的。竞争的世界,固然有它残酷的一面,但这残酷更多地是表现在人才的竞争方面,是对人的素质的更高要求。“狼性教育”的观点,可能只是片面地看到了竞争中的欺诈、诡谲、阴险等消极的方面,而忽视了人才竞争中的智慧、诚信、坚毅等优秀品格。儿童文学所宣讲的真善美,其核心是给孩子一个纯真的童年,打下健康成长的素质基础,使他们能从小分辨是非,善恶分明。高尔基曾就儿童文学创作说过这样的话:“放在首要地位的,不是在小读者心里灌输对人的否定态度,而是要在儿童们的观念中提高人的地位。”我想这正是儿童文学的使命。

问:曹文轩教授说,要让孩子回到文字的世界中去。他的意思是指,文字的世界比声画世界更能令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成熟。但现在动画片、网吧等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文字的世界靠什么吸引孩子?

答:我一直这样认为:声画的传媒方式虽然有其直观、快捷、娱乐等长处,但它代替不了阅读。这是两种不同的感受方式,前一种方式,欣赏者是被动的,被情节和画面牵着走;后一种方式,阅读者是主动的,他与书本之间有着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我认为声画传媒不能替代阅读思维。如何吸引儿童阅读,这不仅是儿童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据有关方面调查,最近五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率呈下降趋势,有读书习惯的仅占5%。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受成人社会的影响的。所以,我认为吸引孩子阅读,首先要营造全社会的阅读风气,在学校、在家庭,要关心儿童的阅读,老师、家长要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交流。现在,家长和老师对儿童文学很少阅读,又不了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所以在书籍和儿童之间缺乏中介的桥梁。现在,即使读一点书的孩子,也是很随意的,大多是看同学读什么就读什么。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国在这一天虽然有一些庆祝活动,但还不够普遍。我建议由学校设定自己的“读书节”,会更贴近实际,易于开展活动。我参加过一些学校自己的“读书节”,效果不错。总之,儿童的阅读要有引导,从培养阅读习惯入手。在这方面,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问:《哈利?波特》的冲击波,让我们意识到儿童文学的市场化问题。我们的儿童文学为什么和市场离得那么远?作家和市场是怎样一种关系?

答:《哈利?波特》风靡全国,的确有营销上的成功,但书本身也有其特点,如想象的超拔大胆,情节的引人入胜,追求童趣。我国儿童文学市场化问题,经验还不足。这一二年,已开始引起关注,儿童文学和市场拉近了距离,有一些书注重市场营稍的宣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畅销书可能是一时的轰轰烈烈,有的畅销书还可能引起异议。我认为一个作家应当关注市场,力求让更多的读者读到你的书;但作家不能一味地跟着市场跑,跟市场的风,这是没有前途的,作家还应当有艺术上的追求,用你的作品培养你的读者,以此扩大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经济效益当然是追求的一个目标,但还有一个引导读者阅读,提高阅读品位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这个问题尤其重要。

问:今年是安徒生诞辰二百周年,世界范围内的纪念活动让人们重新领悟儿童文学的魅力。您作为国际安徒生奖的提名作家,对这一活动有何评价?

答:我在一篇纪念文章中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我们已很熟悉安徒生,我们仍在理解安徒生。”我所说的“熟悉”,是指在中国对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我所说的“理解”,是指安徒生童话的经典品格还需深入理解,特别是从这一代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着想,安徒生童话仍有着现实的意义。安徒生对于人的尊严的敬畏,对于儿童的不可抑止的爱,对于人类辛酸、悲苦所表达的同情心,都是我们面对未成年人所应给予关注的。创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规划,未成年人将必定是这一工程的主体。

从童话创作本身来看,安徒生仍是鲜活的。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都需要安徒生。近半个世纪,童话创作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大发展,无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更加丰富多彩。但我认为,我们仍可以从安徒生童话中汲取无尽的营养,比如,他的充满诗意的抒情,他的反讽与幽默,他的美文式的语调,以及他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探索的艺术精神。中国的小读者除了需要快乐的文学,是否也需要一些励志的文学,需要让心灵变得温暖的文学,需要让儿童感情世界变得丰富的文学?童话诚然可以让小读者快乐,但快乐并不一定要以牺牲深刻和厚重为代价。这一切,我们都可以从安徒生的童话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问:您认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在世界大格局中占有怎样一个位置?您对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有什么期望?

答:中国的儿童文学已经开始走向世界。过去世界对中国儿童文学的了解,还局限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少数几个作家,如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等人的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始参与国际儿童文学的交流活动,但与“成人文学”界相比较,儿童文学的交流少得不成比例,加之中囯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很少,由于语言的障得,也很难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我寄希望于中青年作家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走出国门,确立中国儿童文学在世界大格局中应有的位置。同时,我也希望儿童文学作家更多地关注儿童成长中的喜与忧,关注社会,贴近现实,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素质,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永远是作家一生追求的品格和境界。

有容乃大

—访陈平原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专攻现代中国文学史及学术史、教育史,已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大学十讲》等著作30余种。

有人说:“红楼一角,实有关中国之政治与文化。”另一方面,这是一块圣土,这是一个充满了精神的魅力的地方。也许北大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但一定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确有必要对它做一个像样的总结。笔者先后就北大百年和“大学精神与大学的功用”两个话题与陈教授进行了对话。

问:北大九十周年校庆的时候,出过一本纪念文集,叫做《精神的魅力》,这个书名令许多北大人怦然心动。可是谈到北大精神,每一个北大人都有自己的诠释和理解,有人说是爱国主义,有人说是科学、民主,有人说是独立、自由,您的观点是什么呢?

答:我把北大的历年校庆作为一种文本来阅读。从二十周年纪念起,每次校庆几乎都用一个口号来诠释“北大传统”和“北大精神”。早期的民主与科学,独立与自由;鲁迅的“常新说”(1925年《我观北大》):“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马寅初的“牺牲主义”(1927年演讲《北大之精神》):“然既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一直到八十年代的“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九十年代的爱国主义,这些都没错,但都不是根本性的特点,别的大学也都有。所以,要说北大精神,真是一言难尽。不是不能说,而是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大精神这个说法,很容易被抽象化,若要强调它和其他大学不同的地方,还不如用“北大校格”。“北大校格”,或者通俗一点说,北大特点是什么?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更愿意说是“兼容并包”。因为,这里不是一种声音能垄断,你说民主科学,没错,独立自由,没错,爱国主义,也没错,但都不足以涵盖北京大学。我之所以说“有容乃大”,是因为北大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传统被发掘。比如,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早的国学研究所的建立,北大人与“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书生的联系等等这些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根源。

问:谈北大,不能不提蔡元培。您上面所说的“兼容并包”,正是蔡先生任北大校长时的一个重要主张,他同时还提出了“思想自由”。

答:1917年1月4日,新任北大校长蔡元培到校视事,五天后发表公开演讲,称“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希望学生摒弃“做官发财思想”。同时,蔡校长审时度势,扩充文科和理科,暂时停办工科和商科,突出北大在“高深学问”而不是“应用研究”上的实力。此举对日后北大的发展影响极大。

大家在谈到蔡元培的时候,常提到他的“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1919年《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一般人可能会注重思想自由,我却更看重兼容并包。为什么呢?借用英国哲学家伊赛尔?伯林的概念,前者是积极的自由,后者是消极的自由。思想自由是对自我而言,用中国传统的说法是有所为;兼容并包是指对待他人,要有所不为。消极自由的意思,是保证你说话的权利,保证各种学说并存,让它们自由竞争,自由发展,谁赢得民心,谁就是胜利者。大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兼容并包”是一种制度性的保证,比个人的思想自由更为可贵。蔡先生早年再三说,中国人不能容忍异端,长此以往,很容易养成一种正统的暴力,即对异端采取一种非常残酷的态度。而北大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特点,就是相对来说能“包容”,因而才显得大。这个“大”有两层意思:一是北大人立意高,常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抱负———当然也有人说这是狂傲;二是度量大,北大人在自信之外,相对来说,更能容纳别的思想学说。另一方面,蔡先生主张“兼容并包”,并非放弃选择的权利,也不等于没有倾向性。他的总体倾向是求新、向上。例如,学界普遍认定,正是蔡氏主校后的所作所为,直接促成了新文化运动的诞生。

在我看来,兼容并包是和大学、和University的本义是一致的。它是接近大学最本质的东西。University的本意,便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以便于共同研究。不只师生之间如切如磋的“论道”,同学间无时不在的精神交往,也是“大学”题中应有之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生命的精神交往”定为大学的基本任务,不是没有道理的。

问: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外,蔡先生还有哪些大学理念对塑造北大形象起了关键作用?

答:蔡先生的思想,或者具体到他的大学理念,一方面有中国传统的儒家观念,比如修身养性的观念,中庸的观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等;另一方面,也有很多西方的观念。1921年,蔡先生在美国加州大学的伯克利校区做演讲,较全面地阐明了他的观点。他说,作为一个大学校长,他希望能把中国的教育精神和西方的教育精神结合起来。中国的教育精神,他提到孔子、墨子的陶养德性;西方的教育,他谈了三种模式。一是英国牛津、剑桥养成有教养的绅士的教育模式,注重人格熏陶。二是德国柏林大学以专业研究见长的模式,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三是美国的大学模式,强调服务于社会。这三种模式是蔡元培所理解的世界大学发展的最根本的精神。后来北大较好地融会了这些精神,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即注重人格养成的教育模式。这其中有西方大学理念的影响,但更主要的,是因为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和中国传统书院关系密切,而传统书院是以人格培养为中心的。北大二三十年代的办学宗旨就非常强调“陶熔人格”,北大人今天在精神上的自由度和独立性,跟这是一脉相承的。

问:《北大旧事》的许多作者都谈到,在北大的校园内,有一股“学术至上”的空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北大人不关心政治;相反,它不仅是“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策源地,而且在新时期率先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和“小平您好”等顺乎民心的口号,以至于有人把北大传统归结为爱国主义。您认为北大人是如何协调学术与政治这两者关系的?

答:蔡元培先生有一个主张,叫做“为学术而学术”,他还有一句话“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为学术而学术”,是对有些人把做学问看成是当官的跳板的一种批判。蔡先生说,研究学术,一不是为做官,二不是为发财,为的是求真理,所以北大有一种浓厚而不计功利的学术风气。但北大也决不培养书呆子。它秉承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太学遗风,每个北大学生身上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平时安安静静地读书,关键时刻却能挺身而出。现在流行一个口号“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北大人关心政治,也是出于良知。我写过一篇文章《学者的人间情怀》,北大人的爱国主义,正是这种“人间情怀”。

问:您说“北大应该成为中国的思想库”,这个提法很特别,除了北大,其它大学好象很难这么提。

答:我说大学应该是思想库,是因为大学和社会有相对的独立性,大学的任务跟一般决策性研究不同,各个部委的研究所要解决很实际很具体的问题,“思想库”则有三个方面的意思:一、大学思考的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命题,它不求一时一地的得失,不对一时一地的得失负责,这只有大学做得到。二、知识更综合,可以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这是University和College不同的地方。大学不是一个专科学校,不是某一个经济研究所,大学的优势在于它有很多很多的专业、很多很多的专门学者在一起思考问题。这是很重要的。大学是出大战略大思想的地方,它不是出小计谋。计谋和决策是研究所的幕僚就能完成的。三、大学怎么影响社会?我认为大学应该能提出有利于国计民生,而且能影响一个时代的大的命题。“思想库”的意思就是说,社会对大学有所期待,大学应该影响社会。我说“应该”而没有,是因为经过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大学教授已经不具备影响社会的这种力量,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后,我们的整个思路没有要求大学有教化社会、影响社会的“思想库”的功能。现在政府开始注重大学的影响,但注重的主要是科技。北京市的市长会特别强调要发挥在京中央直属大学的作用,但政府看重大学,是注重看得见的科技成果,对无直接功利的、潜移默化的、玄妙的甚至有点危险的思想文化没有真正给以重视。现在人们看到文科不太受重视,跟这个有关系。

所以我说“北大应该成为中国的思想库”,但现在还难说。

问:这和各级领导、大学校长对人文科学功用的理解有关。

答:是的。你问“人文有无用处”,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告诉你,有,而且很大。可我相信,几乎所有在大学工作、学习的人,都明显地感觉到最近二十年中国的人文学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因“社会科学”发展得很好)正迅速地边缘化。你可以说,国家大政方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文用处不大;你还可以说,现代大学之所以有别于中古大学或传统书院,正在于其突出科学,人文的被冷落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你更可以说,人文过于玄虚,评价体系很不稳定,想扶持都不知从何入手。但所有这些理由,都是端不上台面的。因此,主事者都会煞有介事地谈论人文的重要性。

比如,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撰文谈论一流人才所需素质,特别指出“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王义遒批评那些蔑视人文的科技专家:“这些人,或许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一些成就,却难以做出划时代的贡献,成为开拓一门学科,乃至推动整个科学发展的大师。”这两位校长强调人文的意义,侧重于人的素质,而不是学科的位置。另外两位校长更勇敢,直面目前中国大学里人文的困境。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曾在上海做题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的专题演讲,谈论大学里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金先生认为,这种状态很不正常,“人文教育在整个大学知识结构里面,应该有一个重要的位置。”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发表《高等教育的五“重”五“轻”》,称现在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大学,“出现了五重五轻”,第一偏颇便是“重理工轻人文”。照杨先生的说法,重理工是对的,轻人文则甚为不妥。

这四位校长的论述都很精彩,但都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撇开社会的急功近利,以及政府决策的偏差,人文的困境,与目前的大学评价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坊间流传的大学排行榜,北大文科(包括人文及社科)的分数,不及理科的三分之一;全国顶尖文科(北大)的分数,只有最好理工科(清华)的五分之一。你也许觉得这种评价牛头不对马嘴,很可笑,可它代表了大众的眼光以及某些主事者不便明言的心里话。因为,按照师生比例、科研经费、社会贡献(可量化者)、院士数目(文科没有)等“硬指标”,人文确实乏善可陈。

人文学术的“大用”,很难用具体的数字反映出来,但自有口碑在。千万不要小看“学界口碑”,它比那些用数字支撑、言之凿凿的“排行榜”,不说更重要,起码一点都不逊色。而大学的“社会声望”,与人文学者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介入当下的社会改革,变化风气,影响思想学术,这种贡献,无法量化,却是现代大学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以为只有得大奖、评院士才是大学成功的标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精神文化上的努力,不只无法准确统计,更因其介入现实,申述正义,张扬民主,很可能得罪权贵,招人嫌恶。但这种独立思考、不断求索、勇于承担的精神传统,是当代中国大学所应该格外珍惜并努力承继的。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这些擅长怀疑与反省、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文学者,不只没给大学“加分”,还“添乱”。可长远看,正是这些公共知识分子问心无愧的努力,使得大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样来看“人文”,你就明白其在现代大学的位置:很难“实用”,但有“大用”。只是这个“大用”,不见得马上被承认,还可能因立场不同而异说纷呈。换句话说,人文建设属于长线投资,而且有风险。这就难怪大学校长纷纷表态“大力支持”,但往往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问:在更注重操作、讲求实用和功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北大的人文精神会不会有失落之忧?

答:我再三说北大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但北大人的理想情怀令人感慨,而且我不希望北大人丢了这种情怀。《精神的魅力》这个书名之所以受到关注,就是因为这种理想主义的氛围在北大历经磨难,依然长存。不是说别的大学没有这种氛围,而是说,在北大这所校园里,精神性的东西相对来说更浓一些。这种情怀,得益于“历史的记忆”,不是校方规定的,也不是老师们有意识灌输的。这种记忆,借助于各种文献、传说、人物等,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而且还会一代代传下去。夸张一点说,正是在那些广泛流传而又无法实证的逸事中,蕴涵着老北大的“真精神”,体现了北大人独特的价值取向。所以我说,只要校园在,图书馆在,这些逸事就能继续扎根生长,北大的精神就丢不了。当然,我之研究北大,不仅仅是因为它自身的精神的魅力,而是把它作为理解这个世纪中国命运的一个很好的窗口,希望借助北大这个个案,来考察中国的思想和教育。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会继续做下去。

问:关于现代大学与传统书院的精神联系,其他学者较少注意。请您做些详细的说明。

答:今日中国的大学,其价值取向及基本路径,乃University而非“太学”,这一点不会有什么疑义。1925年4月,蔡元培校长在德国做了题为《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其教育趋向》的演讲,称对于古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其质与量不能估价过高”,晚清以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要仿效欧洲的形式,建立自己的大学。”所谓“上法三代,兼采泰西”,前者基本是一句空话,因为三代的学制谁也说不清,但中西教育观念的差别却是实实在在的。依晚清以来通行的说法,后者重知识传授,前者重人格修养。钱穆说:“新学校兴起,则皆承西化而来,皆重知识传授,大学更然。一校之师,不下数百人。师不亲,亦不尊,则在校学生自亦不见尊。所尊仅在知识,不在人。”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针对传统中国的师道尊严,曾博得国人一片掌声。可教育学家很快发现,此种只重知识不尊师长的潮流,也有不小的流弊。为师的不自尊,求学的不重道,所谓“全人格的教育”,根本无法落实。于是“教书”“育人”并重的观念,重新得到张扬。书院制的优势,终于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

不只是钻研高深学术的研究院,也不只是传统深厚的人文学科,在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看来,大学精神之所寄,在于教师的树立楷模与学子的自谋修养。他有一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话现在广泛传诵,但其真正内涵,未见得被真正理解与接纳。对于大学来说,“大师”之所以至关重要,不只因其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更因其人格和修养可以成为学生追摹的目标。

问:现在又有不少人用这些“硬指标”谈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话题。您认为,我们到底要建成怎样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到底有哪些硬指标?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到底在哪些方面?

答:我的天,这个我不知道。我看过一些文章,从科研经费、学科排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等方面来判定谁是世界一流大学。按这种标准,第三世界国家永远没有一流大学,因为钱不够。

我有一个想法,所谓“世界一流”,除一些必要的硬指标外,还得看其对本国、本民族社会进程影响的程度及贡献,这应该也是一个重要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二十一世纪发展研究院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于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曾给出了“充实的数据和具体的分析”,包括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大师汇聚,科研经费充裕,学科门类齐全,留学生比例高等九大指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所在国(乃至人类)的社会进步以及思想文化进程的贡献。光说有多少诺贝尔奖得主,有多少科研经费,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科技进步,还包括精神建设。而后者,并非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示。对于希望“春种秋收”,马上显示政绩的校长们来说,人文的建设其实难度更大——花钱再多,也都无法速成。记得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不只一次说过:没有强大的文科,清华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这一判断是明智的,不仅仅是科学、人文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大学的风气、凝聚力以及社会声望等,与这些看似虚幻飘渺的人文学术,大有关联。

也是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我说过一句很有名的“大话”:就教学及科研水平而言,北大现在不是、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是“世界一流”;但若论北大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很可能是不少世界一流大学所无法比拟的。因为,在一个东方古国崛起的关键时刻,一所大学竟然曾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这样的机遇,其实是千载难求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转型,都必须面对很多“本土性”问题,假如你的思想或设计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但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本身就是绝大的贡献。这个东西,切实存在,应该是中国学者追求的目标。跟国外权威教科书的说法不吻合,没关系。总有一天,这些“另类”的思想或方案,会进入新的教科书。

问:有不少学者指出,大学理念应该多元化,不能只有一个模式一条发展路子。拿美国大学来说,哈佛是高贵的人文博雅传统,斯坦福是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形而上的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专攻形而下,以科技领先自豪。您认为中国的大学应如何养成自己的个性?

答:在中国的大学里面,我不敢说北大是最好的大学,但北大是最有个性的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时候,保留十四所大学,其它改为学院。大学的综合性丧失了,University变成College,变成专业训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急需的工程师,急功近利,有很多毛病,尤其是对人文的思考、真理的追求大为减少。这种状况,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来了个急转弯,很多大学在升级。以前是大学改成学院,现在是学院改成大学。中国人的毛病是,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大学升级,有很多人为的因素,尤其是好大喜功,要不得。但另一方面,它确实是对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一个反拨,回到University。从教育学思考,不失为一条路子。

可惜的是,中国人对大学的不同类型缺乏理解。我们常说,每个国家的大学,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英国的大学,就与美国的大学有不小的差异。可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内部的大学,其实是有不同定位的。我们以前常说,蔡元培学习德国大学的路子,以文理为中心。这没错,可那只是洪堡大学的路子。德国大学还有别的路子,比如,同样留学德国的马君武,回来办广西大学,走的是工业大学的路子。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个国家里,也有不同的大学类型。起码有两种大学类型,是不能偏废的:一种注重理论思考,另一种偏向于专业训练。我的观点是: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大学之间,不可比,没有高下之分。

第二个需要区分的是,应该有不同层次的办学方式。一说起美国大学,都说哈佛、耶鲁、斯坦福,那是研究型大学。其实还有很多好大学,只有本科,没有研究院,规模小,但名气很大,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回报率,不低于哈佛。它不发展研究院,不是没这个能力,而是全力全意经营好本科。这种大学,普遍实行小班教学,师生之间接触密切,更能因材施教,所以很受欢迎。

国内大学则不同。所有的大学都在拼命争硕士点、博士点,并以这作为评判大学优劣的标准。好不容易争到手,结果呢,领导面子固然好看,可教学质量不升反降。为什么?原本用在本科教学的资源,被挪用来培养很可能不合格、或者学非所用的硕士、博士。不能怨学校,这是被评比逼出来的。领导要政绩,成果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于是有多少博士点硕士点、有多少重点学科或研究基地,便成了硬指标。其实,大学发展应该多元化,有以学理研究为中心的,有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有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也有以研究院为中心的,一定要分开。不同类别的大学,应该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与评判标准。即使北大、清华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你也不能把全国的大学都办成北大、清华;都变成北大、清华了,那你很快就会发现,缺少另一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三个需要区分的是,即使同是以学理研究为中心的University,也要看到,大学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个性。五十年代院系调整后,一个最大的问题,不是专业设置单一,而是政府管得太死,各大学面目趋同。做教育改革的,如果不关注教育史,不考虑中国大学的传统,只是搞横的移植,不管移植德国、苏联还是美国,肯定都不行。大学跟工厂不一样。工厂希望统一规格,这样便于操作,也好控制质量;大学则必须有自家面目。没能办出自家特色,面貌过于趋同,这才是当今中国大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

比如,民国年间,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不是北大、清华,而是南开。为什么?你北大、清华是国立大学,相对于私立大学南开来说,可利用的资源要多得多。从1898年南开中学前身严馆时期的6名学生,发展到1948年的包含大、中、女、小、渝5部、在校生达4000余人的一代名校,南开的发展是“超常规”的。这里有校长张伯苓的苦心经营,包括他确定发展战略时的腾挪趋避。比如,张伯苓办南开大学,不设中文系,便是有意为之。他认为,学文学的,多空谈;而他更崇尚实业救国,所以要求笃实的学风。旧南开的化工、经济、社会学等做得很好。很多人批评他,说他固执、偏激,可你不能不承认,他办的大学是有个性的。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张伯苓的南开,发展出一种迥异于蔡元培的北大、梅贻琦的清华的“实业兴学”路线。现在办大学的,追求的都是“大而全”,缺一个学科、少一个专业,扣多少分,这么多硬指标摆在那,大家只能办一样的大学——差别只在于规模大小、水平高低。

在我看来,大学最是应该千姿百态。考虑到这一点,不仅北大、清华不足法,哈佛、牛津也不足法,没有一个“标准大学”,更不存在中国大学全都必须追摹的“榜样”。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办现代大学,一开始学日本、学德国、学美国,再转而学苏联,现在又回过头来学美国,言必称哈佛、斯坦福。学是应该的,但必须记得以下两点:第一,大学要接土气,第二,大学要千姿百态。在我看来,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找到属于自己的位子与路向,比什么都重要。

也就是说,大学分类型——研究型、教学型、技术培训型、社区服务型,都有其发展的空间。不问规模大小,只要定位准,声誉好,就是好大学。就像写文章,能雅是本事,能俗也是本事;就怕半吊子,高不成低不就,理论、实用全都不彻底。不同类型的大学,目标不一,道路不一,评价标准也不一;先自我定位,再寻找相关的榜样,比起笼而统之的谈“接轨”,要实在得多。各大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形成的,不是想改就能改,你只能在历史提供的舞台上表演。而就目前中国大学的现状而言,首先是明白自己脚下的舞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忙着制订进入“世界一流”的时间表。

问:凡对教育史略有所知的人,无不对当年北大清华的“教授治校”心驰神往。在今天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下,我们能否请回“教授治校”?如果不能,为什么?

答:“教授治校”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1998年,我在北大校方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提出这个问题后,颇受责难。到目前为止,北大的改革,还不是在这方面着力。大概是因为,北大太受重视,导致它的变革非常艰难。因为,一举一动全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很难有大动作。可以说,北大属于敏感地带,过于前卫或风险太大的改革,无论多好,都很难实施。因此,只能在现有体制及框架内修修补补。要说改革,其实不少学校走在北大前面。2003年7月9日的《人民政协报》上,有两篇文章值得一读。一篇专门介绍东北师大推行了三年的“教授治校”,其中有这么一段:“保证学术自由的制度的核心就是‘教授治校’:尽可能避免非学术因素对学术活动的干预,保证学术活动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保持学者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学科带头人引导群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授在大学的决策与管理中起决定性的或主导性的作用,学校的行政机构起服务与辅助作用。”具体措施是否真能落实,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起码在指导思想上,东北师大的“教授治校”,不同于北大准备设立的起咨询作用的“教授会”。

还有一篇文章,是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倡议将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大学彻底转制民营,一来减轻国家负担,让其腾出手来解决中小学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难题;二来吸引民间资金,让民办大学尽快成长起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一使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企图,不管能否落实,单是议案本身引起的广泛关注,就足证中国的进步。在我看来,这些努力,都比北大目前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要激进得多。如果成功,其意义非同小可。

反观北大,不要说“教授治校”,连“校长治校”都不是,我们现在的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次北大改革,准备在院系一级设立起咨询作用的“教授委员会”。这样的“教授委员会”,对学校的大政方针没有影响力,因此,这样的举措意义不大。

问:那您理想的大学管理是个什么样子?

答:理想的大学管理,就是老北大或西南联大的“教授治校”。校务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两者之间有合力,也有矛盾。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西南联大发生学潮的时候,常委会和教授会的态度有微妙的差异,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二者和而不同,帮助学校渡过危机时刻。一般来说,校务委员会代表管理层,更强调现实性以及可操作性;教授委员会则更强调教育的长远利益,在校方和教师、学生之间起缓冲、平衡、制约等作用。教授委员会对于协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于保证学校的长远利益,对于坚持学术独立理念,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但如果只是一个咨询机构,恐怕作用就很有限了。

这次北大改革方案的制订,一开始没有人文学科的教授参与,我觉得是很大的遗憾。同样是文科,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文化情怀与学术理念也有很大差异。至于普通教授与行政管理人员,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你以前可能是很好的教授,可你当了校长、部长、院长,屁股决定脑袋,思考问题时,必然注重行政管理。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应该承认各自利益以及立场的差异,这样才有对话与协商的必要。不是说服,也不只是征求意见,而是对话与协商。不能说提意见的普通教授就是“搅局”;更不能将反对者说成是害怕竞争。大部分参加讨论的人,都不是考虑自己会不会被淘汰出局,而是争一个“理”者。他们关心的是,这样改,对还是不对。

大学的发展,既要尊重管理层的思路,也必须考虑普通教授的观点。承认大学里面利益多元,趣味、思想多元,必须协调,这才需要教授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组成,必须跟校务委员会不同。如果只是行政班底的翻牌,这样的教授委员会,不具独立性,有名无实。

还是在北大百年校庆期间,我曾谈及必须分清什么是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此提问被认定是主张“教授治校”,有抢夺领导权之嫌。这里不想辨析民国年间北大、清华以及西南联大“教授治校”之利弊得失,单说大学里的工作,到底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还是以管理为中心。假如是前者,就必须着力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尊重其工作兴趣,任其自由发展,尽可能为其攀登学术高峰创造最好的条件,而不是迷恋于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率。

现在各大学里为改革制订政策以及具体实施的,多为行政部门,故不可避免地多从管理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心良苦,但效果不见得好。应相信广大教师的学术良知,不将主要精力放在防止偷懒,而是鼓励创新,这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学术”的理解。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曾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说明创建一流大学必须有“大爱”,方能“营造一个有利于产生学术大师的良好的研究环境”。下面这段话,我很感兴趣:“正是因为她的宽容和‘大爱’,安德鲁?怀尔斯教授才有可能9年不出1篇论文,埋头苦干、静心研究,解决了困扰世界数学界长达360余年的一大难题——费马大定理,最终获得历史上唯一的菲尔兹特别成就奖;她也允许患有精神病的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静心地生活在校园内,并给予极大的关爱,终于使他在与疾病搏斗30年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充分体现了人类应该具有的‘美丽心灵’。我想,这恐怕就是普林斯顿大学成为美国第一大学的真谛!”我当然承认,这种描述过于理想化,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问:北大是有优点的,也是有缺点的。您认为北大的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和缺点有时是纠结在一起的,你无法截然厘清。在赞赏北大人志向远大的同时,你必须意识到其很可能好高骛远;在表扬北大人很有个性的同时,你可能注意到其不太合群。总体说,操作能力较差,社会协调能力弱,是北大学生带有普遍性的缺点。这和北大人的自我期待有关。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新北大,总以为自己是第一学府,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关心国家大事;从小处做起,则明显不足。说得好听是志向远大,说得不好听便是眼高手低。

这和北大的专业设置也有关系。北大的专业设置,历来不是以实用性、而是以学理性见长,以文科理科为中心,工科不是北大所长,有好长一段时间甚至取消了社会科学,所谓的“文科”变成了人文学科,所以,北大学生的玄想能力比操作能力强。加之,北大曾经很深入地介入了百年中国的政治变革,教授、学生大的方面想得多,细处做得少,有时容易养成浮夸的风气。

一方面,我对北大学生有所批评;另一方面,我承认,要完全改变,很难,也不应该。假如有一天,历来很“张扬”的北大学生,也都变得唯唯诺诺,跟社会特别协调,这决不是好事情。中国有那么多大学,有若干所大学特立独行,悬在空中,没什么不好。大学刚毕业,就变得很世故,跟坐了十几年机关的人一样,这不很可怕吗?要是那样,我反而怀念北大学生的“书生气”。

北大的专业设置必须考虑社会需要,学生的自我期待也需要做些调整,这些都没问题。但大的方面,比如说北大精神,或者说这所学校的风格,不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养成的,而是长期积累所得,是好是坏你都必须认真面对,不要轻易否定。而且,说实话,要改也难。

对北大来说,最要紧的,或者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不是学生性格方面的某些缺点,而是作为一所大学,北大本身的学术实力在下降。

从全国来说,目前的北大,学术实力依然很强。举个例子,两年前评重点学科,好多大学只有一个两个,甚至剃光头;而北大呢,全国重点学科有81个,比第二名的清华多出将近一半。表面看来,确实比其他大学高出一截,但相对差距在缩小。此中奥秘,只有同行才清楚。比如我所在的中文系,居然有六个重点学科,不得了。可你必须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北大的“超强”阵容,其实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导致的。比如,全国只保留一个哲学系,一个语言学专业,其他大学的著名教授,都归并到北大来。换句话说,北大某些专业曾经有的“霸主”地位,其实不完全是自家努力的结果,而是国家意识形态乃至教育方针的调整所决定的。此前,北大当然也很不错,但不是“独霸”,就以国学研究而言,清华、燕京、辅仁、中央、中山、齐鲁等,都有自己的长项,都可以跟北大叫板。

院系调整造成的绝对优势,现在基本上不存在。老先生们都退休了,现在担纲的,大都是文革后各校自己培养的研究生。这么一来,各重点大学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上是自己的学生,没有经过全国性的遴选,北大的绝对优势大大减弱。都说要引进人才,北大也在努力,但总的来说,流动很不顺畅。你想要的,不见得进得来;你不想要的,也撵不走。这些年来发展的新学科,国际化程度高,外来人才多一些;但原本实力很强的传统学科,确实有“近亲繁殖”的弊病。只是要打破“近亲繁殖”,不是一所大学就能做到。学界必须达成共识,再加上政府出面协调,最最起码,也必须是一二十所重点大学“联手”。否则,你动他不动,有进无出;或有出无进,一下子就堵死了。连“近亲繁殖”这样相对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大学制度的创新”就更渺茫了。至于北大,首先是要有危机感,知道曾经有过的“绝对优势”正逐渐丧失,其他大学正急起直追。因而,不要整天拿远在天边的哈佛、牛津说事,看看近在眼前的其他兄弟院校,他们的改革方案也有值得北大借鉴之处。北大办在中国,其他中国大学存在的毛病、面临的困境,北大一样不落。解决这些制度上的缺陷,需要勇气,更需要大智慧。我当然希望北大在这新一轮“制度创新”的攻坚战中,能有出色的表现。

2004年2月3日采访

同类推荐
  • 当你发现世界并不如想象

    当你发现世界并不如想象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当你发现世界并不如想象》精选了当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幽默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菩萨的境界

    菩萨的境界

    一个无梦的孩子,肯定无法将快乐的色素织入人生的锦衣里。正因为“孩童与成人,都需要精神的草原”,尤今伏案疾书,“写写写,一心只希望以文字为读者的精神世界开拓出一片又一片怡情养性的草地”,她关注着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着新科技带给人们的惶惑与快捷,关注着被现代生活所吞没的感恩与奉献……在《菩萨的境界》里,尤今是母亲,是教师,是作家,同时也是妻子,是女人,是朋友。《菩萨的境界》是被岁月打磨后产生的舒适的温暖,是尤今几十年的修为所悟道的禅机。
  •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集)

    中国历代兵法译注评(全集)

    本书遴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曹操兵法著作选编》《诸葛亮兵法著作选编》《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太白阴经》(节选)、《守城录》(节选)、《虎钤经》(节选)、《练兵实纪》(节选)、《百战奇略》《三十六计》、《曾文正公全集》(节选)等15部古代兵法著作进行翻译、注释和简评,以飨广大兵法爱好者。
  • 画骨

    画骨

    无论一个人处在何种被名利、诱惑笼罩下的环境,无论“名利”的威胁有多么可怕,人都不应该丧失做人的信心,就是应该把这些“诱惑”和“威胁”当做确证自己的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挑战,越是在诱惑中,我们就要越经得住诱惑,越是在威胁中,我们越要意识到自己是人,越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人格尊严和道德品质的人。
热门推荐
  • 爱你的谎言

    爱你的谎言

    为你写了十万字的情书,翻来翻去,却只有两句话。“我爱你,对不起。”曾经,我向世界宣告,我爱你。现在,世界告诉了我,离开你。
  • 这颗糖有点儿甜

    这颗糖有点儿甜

    殷葵熙喜欢池初柰很喜欢很喜欢都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这隔的恐怕是铁网纱吧!?
  • 一梦长笙

    一梦长笙

    一生只想肆意而活,与药为伴,却发现如此简单的两个字做起来太难。活在一个又一个故事里,犹如穿行在雾中。看过太多荡气回肠,撕心裂肺,权力的交织,背德的眷恋,最后却发现一切都躲不过一个爱字。爱,是什么,用鲜血浇灌,我宁愿永远都不会懂。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无奈悲喜不由人,自己早已成为这些故事中的一个,逃不开你的枷锁。原来一直觉得这世上最悲之事不过阳错阴差,后来才发觉最令人心痛难忍的不是无意识的不断错过,而是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却只能硬生生的放掉。你逼我懂得,把你的一切用时间慢慢渗透进我的骨髓里,而你许的未来,真的能从过去的阴暗中挣脱吗?
  • 仇噬灵魂

    仇噬灵魂

    玄灵大陆,强者至上;在这里只有从炼气者慢慢爬到灵者,成为一名万人敬仰的魂者,世间万物,强者主宰;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无需落下不甘的泪水,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人因欲望所生,也因欲所灭;遗迹神器秘籍魔兽神药,唤醒人类最贪婪的欲望,……仇噬灵魂为您讲述一个从小被抛弃在岛上的小男孩,一次无意的拯救,一种神奇力量的出现,让小男孩踏上新大陆,走上一条复仇的道路……
  • 奈何未了情

    奈何未了情

    爱恨一生悲欢一世谁人不晓此生终了皆空无浮华一生虚度一世又怎知这生这世所为何来一剑一酒一江湖便是此生一爱一恨一情愁终了此生多断情心无即无惜少别离路长寄长情既已别情系伤齐心君归去此生永不现世间几多爱恨情待到去时皆空无
  • 星辰繁华

    星辰繁华

    (是个坑不要看)她是家族里的小公主,偏偏要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他因多年前的惊鸿一瞥,十多年的青梅竹马,铸就了如今的深情无悔。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1v1绝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
  • 带着世界去修行

    带着世界去修行

    李然带着一个正在成长的小世界穿越修仙界,踏上修仙之路。原本李然只打算种种田,来个广积粮,筑高墙,缓称王。但现在,李然看着自己手中小世界刚诞生的先天之宝,只想说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弟弟!
  • 女魔头重生

    女魔头重生

    艾米儿曾是一名天生丽质的天才小姐蒹世界顶尖杀手,但后被恶毒的后妈给杀害了,重生到了一个贫穷的家庭里,过着被舅舅舅妈妹妹的欺负的女孩身上……直到遇见他,他被彻底改变了。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
  • 虚幻力量

    虚幻力量

    无意中得到一部心法,而后走向强大,默默的看着小人物如何执掌非凡的力量,成就非凡的人生。作者手残,本书慢热,看官可养肥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