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8000000004

第4章 精美风俗画

如今,每年在端午前后,全国各地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龙舟赛,有些赛事还是国际性的。我在荆州时看过一次国际龙舟赛,有外国友人组队参加,热闹得很,可是,没有一点端午的味道。

《边城》中的主人公翠翠在看完龙舟赛后又看了抢鸭的游戏,面对着小伙子傩送,望着潭中那只白鸭慢慢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过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于是静静的等着。她等着她心中的端午。

可是,我们的端午呢?

端午的龙船

端午是有不少的习俗的。

大作家汪曾祺老先生曾写过《端午的鸭蛋》一篇美文,选进了语文教材。写鸭蛋之前的文字这样写习俗:

……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

我们江汉平原水乡,和老先生的江南,端午的习俗大多是相近。只是没有吃过“十二红”,其他的我小时候都见过。但听说雄黄酒有毒性,所以现在的人们早已不喝了。倒是在家门口挂些艾草,有些气味,算是驱邪吧。直到艾草枯成了叶也不取下来,想来应该是有些功效了。我们小孩子盼望着端午,其实也是想着吃到新上门的女婿(大多是嫡亲的,也可以是房族里不太亲的)送来的馒头包子和油条,那是极少有零食时代的我们的最爱。我们不知道,这些最爱食物的代价,父母是出了更多的钱的——必须给上门女婿打发钱。

我们这儿的特别之处,有三个端午节,五月初五是小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每个端午,当然都是节日。如今,要是全国“假日办”知道了这事儿,不知是不是给我们多些假日呢?

水乡五月芦苇秀,十里八乡粽飘香。若闻远处锣鼓响,便是小河来龙船。记忆中的端午,打着故乡的烙印,每到这个时节便如约而至,回荡在深深地脑海中,萦绕在长长的岁月里。

农历五月,正是中稻插秧的时节。虽说有些忙,但是也少不了串串亲戚,看看龙船。每年五月照例会有几场龙船会,那个时候几乎每个村子都有龙船。母亲曾说,那龙船划得场面有点狠,有的直接拿船桨去砍人,看龙船时得小心着。我知道母亲这是在提醒我们的安全。但后来调皮的我们想着看“砍人”的场面,却没有了。

父辈们早早在家里吃了饭去集合参与划船。有的船队穿成了整齐的服装,有的没有统一。但龙船上的一面大鼓是必须有的,这是划船时进军的号角。那鼓,体积越大,好像胜利的把握就越大,为的是最高涨的士气。船头当然有“龙头”,各色龙头,各具形状,长着好看又坚实的龙角,下巴上还有彩色的龙须。这些,本来就是一件件民间高水平的艺术品。我的姓魏的姑父是个有着好手艺的木匠,曾经雕过好些龙头。在我眼中,他就是一个大艺术家了,这也是我佩服我姑父的原由之一。船尾有艄,也是有讲究的。这艄左拨右摇,指挥着方向,大小精细要适宜。我听村子里比我大的寿堂哥说过“宁可多个脑,不可带根草”的话,大约说的就是船尾不要太重的意思吧。

赛龙船的场面是热闹的。人山人海一般,除了龙船,看到的只是人了。太阳烈了,或是雨下得大了,才见到几把伞撑起来;人们是不怕烈日和大雨的,大约怕影响观看效果。鼓声一阵阵地,“咚”,“咚咚”,算是开始比赛了。等到“咚咚咚咚”地不停敲打地时候,就是最精彩的冲刺终点的时刻了。船像条龙一样在水中拼命游走,观船人就在岸边跟着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船上的鼓声阵阵,船夫们喊声阵阵,观船人的心也一阵阵地跳动,估摸着是不是自己村里的船或是和自己有些亲戚关系的那只船获胜。船冲刺到了终点,观船人的心也就放了下来,那只船胜利了,大人小孩子都会好一阵雀跃。败了呢,当然不去追究失败的原因了。

沈从文先生在他的著名小说《边城》中这样写下了凤凰古城沱江上的龙船赛: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湘楚的比赛规则没有太大的区别。在江汉平原,那时的比赛也没有实质的奖品,抓阄捉对比拼赢了的奖一对小红旗插在龙头显示一种胜利的荣耀,顺带奖励一筐馒头。输了的什么也没有,有举办者促狭式地奖励输家一篮黄瓜,输者照样吆喝并不气恼。淳朴的人们没有任何功利意识,一身劳累只为体会那汗水挥洒过程中的惬意与痛快。

提起划龙船,人们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是它的起因说法不一,至少有这么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的投江。屈原力倡举贤任才,富国强兵,却遭到一些贵族的强烈反对,因而被革职流放,并于五月五日投江自杀。在流放中,屈原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见于《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后人在五月五日划龙船于江上,以祭祀屈原。

一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监利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助吴伐楚。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大败越国。伍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并且听信谗言,赐死伍员。这就是《史记》记载的“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后世遂于五月五日划龙舟,作救伍员之状。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事物原始》说:“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吴越交战,勾践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五日成立水师,终于在数年后一举灭吴。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一说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之事。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曹娥年纪尚幼,昼夜沿江号哭,并于五月五日跳入江中,抱出父尸。不久,曹娥的事迹传至官府,当局者为之立碑颂扬。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把她所住的村庄改名曹娥镇,将曹娥殉父之水易名曹娥江。《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

这些说法虽然各有道理,但有一个基本问题无法解释,即不管是为纪念谁,何以原本严肃的祭祀后来变成了民众的狂欢?如果纪念屈原的忠贞,应该以其悲壮的经历激励后人。如果纪念伍员的冤死,应该充满了对死者的悲伤。如果纪念勾践的复国,应该重温他卧薪尝胆的精神。如果纪念曹娥的精诚,应该凭吊这位孝女。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各地的划龙船,无一不是倾城的狂欢。也许中国人真的善于遗忘,或者善于移情,他们不忍把春夏之交的好时光,变成凄凄惨惨的纪念日,所以任凭屈原、曹娥们在水中煎熬,他们却不妨享受人间的嬉戏、世俗的欢愉。

端午的划龙船,其狂欢的内容不仅限于赛龙舟。把狂欢推向高潮的,有一个特别的节目,是将活鸭子抛入水中让众人争夺,是为“抢标”。清人笔下常常写到抢鸭之戏,如范祖述《杭俗遗风》云:“西湖有龙舟四五只……如抛物件,各龙舟水手下水争抢,最难者莫如钱、鸭二物。钱入水即沉,鸭则下水游去,各舟争逐,大有可观。”这是说的杭州,扬州亦是如此。《扬州画舫录》云:“龙船自五月朔至十八日为一市……小船载乳鸭,往来画舫间。游人鬻之掷水中,龙船执戈竞斗,谓之抢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中写得最有意思: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我们可以想像河里、岸上欢声笑语不断,呐喊、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的快乐场景了。这分明就是一幅朴素的风俗画啊!

千年的习俗传承到今天,在古楚原乡,离湖故地,村村自发的龙船锣鼓已经渐行渐远,现在很多河道也已不再适合龙船的划行。不知是时代变化得太快,还是自己的思想过于守旧?每每想起,我们总是怅然若失。

大约在2005年时,湖南卫视曾现场直播“端午祭祀屈原”活动,组织了船队从屈原故里秭归归到汩罗投江处,途经我长江边的老家,那大大的龙舟,现代的音乐,套话的讲演,嘶哑的朗诵,我看不出一点端午的味道。

顺便说说在这个日子不得不提的一种食物,粽子。好多异地谋生的家乡人,南南北北也到过不少地方,吃过各种馅料的粽子,但最多只能吃一个,从来没有吃第二个的欲望。可是,他们记得小时候家里包的糯米粽没有任何馅料,不蘸白糖都能吃上好几个。于是怀疑是材料的问题,特意托人捎去老家的糯米,包了些感觉跟少年时一样的粽子。可依然不是往昔那清香粘口的味道,没能感受那久违的粽香。其实,时间长了就会慢慢释然,曾经的美味只能属于那个特定的环境。农田劳作回来的午后,柴火灶头煨锅里捞出来犹有余温的的粽子,当然出自母亲的手工,以及水乡没有被环境污染的苇叶和糯米,更有那种节日期间才能美食一顿的迫切心情……

如今,每年在端午前后,全国各地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龙舟赛,有些赛事还是国际性的。我在荆州时看过一次国际龙舟赛,有外国友人组队参加,热闹得很,可是,没有一点端午的味道。

《边城》中的主人公翠翠在看完龙舟赛后又看了抢鸭的游戏,面对着小伙子傩送,望着潭中那只白鸭慢慢向翠翠所在的码头边游过来,翠翠想:“再过来些我就捉住你!”于是静静的等着。她等着她心中的端午。

可是,我们的端午呢?

常记人间七月半

赤日炎炎的夏日里,是会遇见七月半的。

七月半,农历七月里月亮最圆的一天。生活中正忙碌着的我们,应该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这一天是要想起自己逝去的亲人的。小时候,就有年长的人告诉我们说:这是逝去的爷爷奶奶在过年哩。就有小伙伴们叫起来:这一天是“鬼节”。“鬼节”,就是鬼的春节了。但即使是年幼的我们,对“鬼节”也并不害怕。因为这一天,是我们逝去的亲人们的节日。

我还只是读到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刚进七月,父亲就张罗开了:“今年你来给爷爷奶奶写袱包吧。”第二天,父亲就上街买来了钱纸(专门用做纸钱的纸张),小心地裁成书本大小,整理成一小叠一小叠。然后,拿出纸戳(铁制的,一端有锋利的圆形小口,是做纸钱的工具),用根木棒敲打纸戳,一下一下地戳在一叠一叠的钱纸上。我呢,就在一旁将戳好的纸钱一张一张地撕开。父亲说,这就是爷爷奶奶们的钱了。我于是小心翼翼地撕,生怕撕破了,让爷爷奶奶不好使用。有了纸钱,得包上封皮,像包新书一样,用钱纸做成的封皮将十来张纸钱包成一小包,这样就成了袱包。袱包是有数量的,父亲心中有数,会计划着写给逝去的亲人,谁几封谁又几封。

我不知道怎样写袱包,父亲就先写好影本,然后让我照着他写好的袱包写。我的毛笔字也写得不够好,就想用圆珠笔来写。父亲说,圆珠笔写的爷爷他们看不懂哩,这下正好又可以练习毛笔字了。父亲是个教师,字写得好,当然不会放过训练我写字的机会了。袱包上是有人名的,我记得给爷爷奶奶写的最多。父亲写:孝男均柏(父亲名)寄,故显考……中元,上奉袱钱二十八包。袱包反面是个大大的“封”字,当然只能是收信人收了。我最喜欢写这个“封”字,还像父亲一样写成草书的样子。父亲写什么,我就写什么,内容不懂,我就问。那时,才读二年级的我,就知道什么是“孝男”,什么是“故显考”,什么是“中元”,在伙伴面前也是一番炫耀。父亲说,明年就署上你的名吧,写“孝孙金虎寄”(“金虎”是我的小名),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爷爷奶奶在天有灵,知道他们的孙儿在给他们写袱包,送纸钱,他们肯定会保佑我们全家平安,保佑我学业有成的。后来的我,能读书走出去,应该和爷爷奶奶的保佑有关吧。

父亲有个姐姐,名叫明武,不到十岁就夭折了,父亲说:每年得为你明武伯写几封。他就自已写起来,边写边对我讲他的明武伯的故事。同族的亲人中也有去世的,父亲也一一写来,写多写少由父亲决定。末了,父亲说,还得写两封。一封写给那些找不到家的孤魂野鬼,让他们也有钱用;一封写给“车夫”,爷爷奶奶这么多的钱了,不请车夫怎么行呢?

过了七月初十,到七月半之前,每天傍晚时分,就是烧纸钱的时候。这一天,家人得吃过晚饭,晚饭必须有煎冬瓜这碗菜。母亲说,冬瓜是逝去亲人们的美味佳肴哩。我当然相信这句话,烧纸钱的时候,我就会按母亲的吩咐,用只饭碗,盛半碗饭,夹上几块煎冬瓜,倒点儿茶,做成“水饭”,这是供给逝去亲人们的。

烧纸钱的地点一般在自家房前。从谷草堆里拉过一大把干燥的谷草,垫在地上,然后在谷草上将袱包端端正正在摆成方格形(这样便于燃烧)。先点燃零散的纸钱,再用燃烧的纸钱点燃袱包。烈火熊熊,父亲仍然担心那些袱包烧不过心(不能完全燃烧),拿了小树枝,轻轻地拨弄。端来做好的“水饭”,撒在钱堆的正前方。点燃三炷香,插在钱堆的正后方。在夏日的高温里,我们用我们的虔诚与逝去的亲人们对话。

接下来的的几年里,每年七月半,我总会按父亲的要求写好袱包,我的毛笔字也大有长进。后来,渐渐长大的弟弟也参与进来了。我和弟弟读完了中学,每年七月半时,都实在抽不出空回到老家,但我们知道,父亲仍然坚持着每年在写袱包。在城里读书的间隙,七月半的时节,我也见过人写袱包。那纸钱,已不是用纸戳戳成的,是买来的冥钞,用薄薄的纸封着;那封皮,居然有用钢笔或圆珠笔写成的;烧袱包的时候,没有摆成方格形,没有那“水饭”。我就怀疑,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能否送达呢?

袱包是我们写给逝去亲人的书信,上面写着我们满满的思念。

七月半又到,日落时分,大街小巷,村村落落,青烟缭绕,纸钱飘飞,又是我们思念亲人的季节了。

清明一霎又今朝

清明一霎又今朝。

头脑里先是闪现出杜牧的千古绝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雨绵绵,春意纷纷,不知是离人泪还是老天情,都含蓄在纷纷雨里,依附在断魂人上,消逝在浇愁酒中。然后一幅冷色调的图画浮现了:坟堆旁,墓碑前,立着三五个人,焚香、烧纸,默默无语,飞扬的纸灰里撒满了沉重的哀思……

这是想像中的清明节。这是传统意义的清明节。古时有“寒食上墓”的习俗,因寒食节与清明节相接,后来就传为清明扫墓。旧时扫墓十分流行——据《京都风俗志》载:“是日倾城上冢,九门城外,自晨至暮,处处飞灰,其野店荒村,酒食一磬。”据说这清明扫墓的源头,竟然和“智慧化身”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去世后朝廷却没有为他盖庙,于是百姓就在清明前后于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后,朝廷自省如此扫墓措置不当,下令附祭诸葛亮于先祖(刘备)庙,但清明拜祭的风俗已经形成,并演变为各人祭扫先人坟墓了。也许这是人们对神化了的孔明先生的另一种崇敬,之前清明扫墓也肯定是有的,大概到了这时才真正成了习俗。

真正意义上的清明不只是扫墓。

清明时节有插柳之习俗。《风土记》称清明为“柳节”。人们或者是把攀折下来的柳枝插下屋檐下或门窗上,或者是直接把柳枝插在头上。尤其是妇女,用柳条编成精巧的圈儿插在鬓上表示青春常在。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似是分别对儿童、妇女而言。宋朝杨韫华《山塘擢歌》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说明还有人借插柳而卖柳,赚点辛苦钱哩。《唐书》上也有这样的记载:唐中宗在清明节赐臣子以柳条,编织柳圈,以避虫疫。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自汴京郊外扫墓归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杨柳枝,这又可见宋代此风俗之炽盛。

清明插柳的习俗的源起,据说与悼念介子推有关。春秋时,介子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当上国君(晋文公)后,介子推偕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下令烧山以逼他来受封。介子推不肯,和老母靠在一棵大柳树下,被活活烧死。翌年,文公与群臣去绵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死柳复活,千条柳丝随风漫舞,文公掐了一根,编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学着折柳插头。插柳习俗由此而生。宋人黄庭坚曾写过一首《清明》的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妻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中“焚死不公侯”的“士”就是介子推,“人乞”就是那让人笑掉大牙的有一妻一妾的齐人了。诗人描写清明时节之景,借乞食的齐人和焚死的介子推,抒“贤愚难辨”之情,实在是妙!

清明时节还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等。唐代诗人韦庄有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后两句写女子在花树深处荡秋千,若隐若现,煞是好看。秋千,如今还是可以荡的;但作为中国古代足球的蹴鞠,唐宋时盛行,可惜如今已失传了。如今还有斗鸡,但极少见了。当然最爱做的活动就是放风筝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孩子们的乐趣。飘满风筝的天空,这又何只是孩子们的天堂!和风熙日,湛蓝的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争奇斗艳,有神话故事中的神仙、戏曲中的人物,更有展翅飞舞的蝴蝶、摆尾摇动的金鱼,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美丽图画啊!

春暖花开的清明时节,更是人们踏青郊游的好时光。据《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真是好一番热闹的景象。宋代诗人吴维信的《清明诗》曾作描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生动形象地绘出了一幅人们竞相外出踏青图。而大文豪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词句,更是画出了一幅清新迷人的踏青风俗画。

“清明”两字的来历,据《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如今的人们,常常为一种快节奏的生活所累,不如趁着风和日暖的清明时节出去透透气,舒活舒活筋骨。如今的清明,不再是“胡园断肠处”,定会是“日夜柳条新”了。

四十不惑说过年

俯仰之间,我就要过第四十个年了。

最快乐的过年记忆当然是少年时。对人情世故似懂非懂的样子,刚到了秋天,就问不停忙碌的母亲:“什么时候过年啊?”母亲总是轻轻地笑:“快了,快了。”年少的我不懂日历,但看见房前屋后满地的落叶时,我就知道,年快到了。等到母亲拿着大大的锅铲在大大的锅里忙乎的时候,我知道年就在眼前了。

这是母亲在熬麦芽糖。金黄的麦芽,和着浸泡后的大米,一起用石磨碾碎,倒进大锅,在红红大火的猛烈攻势下,一个多时辰,化为温柔的糖稀。那沁人的香味儿,早就飘进了左邻右舍的心里。哪家熬麦芽糖,也都来搭搭手帮帮忙。一旁,箩筐里装着用细沙炒好的干泡米。干泡米是蒸熟的大米,又借阳光晒干了的。炒熟了,咬起来碎碎地响,不会咯牙。满屋都是麦芽糖香的时候,母亲知道到火候了。找来一个大木盆,盆底放些食用油(避免糖稀附在盆子上),先将干泡米放进去,再倒入适量的糖稀,用手均匀搅拌。这时候手得利索,因为糖稀的温度高,又粘人,要是粘在手上,烫得直叫。不过三分钟,这干泡米就和糖稀连为了一个整体。这时,将大盆子倒在案板上,那盆内大大的圆形饼就出来了。邻居的婶婶们慌忙着将菜刀伸了过来——得将还没有完全硬直的麦芽糖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那菜刀,昨天就磨洗得光亮光亮了。于是,婶婶们又比赛着,看谁切得快,切得有形。我们呢,就着麦芽糖的温度,小偷似的抢过几小块,急着放进嘴里。那甜味儿,让我们馋了整整一年了哩。

其实,一进入腊月,母亲就更忙碌了。我曾在书上看到,说传统意义上的年,应该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才结束。腊八应该会有腊八粥,但我从来没有吃过,也许是风俗不同的缘故吧。在江汉平原一带,是没有这个习俗的。但对年美好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了。

腊月的日程,在母亲心里安排好了。哪天打糍粑,哪天做豆腐,哪天煎豆饼,哪天起油货。

起油货这一天名堂最多,我们最喜欢。最先是用油炸饺子。饺子不是北方过年时用水煮的饺子,水煮的饺子我后来见过,我总觉得水煮不够年味,得用油炸才好。做饺子得先调好面粉,母亲有时也加进几个鸡蛋,说这样的饺子油炸得酥一些好吃一些。调好了,得用擀面杖擀成面皮。这是力气活,父亲在家时就是父亲擀面,但父亲有时不在家,母亲也得披挂上阵。母亲的个子不高,力气不够,用了小板凳站着擀面,但也显得吃力。我们还小,也使不上力气,也只能干着急了。面皮擀好了,用菜刀轻轻一划,那擀面杖上的面皮就像美人脱衣一样,平躺在案板上。母亲继续擀面,剩下来的工作就由我来做了。小心地用菜刀将面皮划成一小片一小片,再在面皮中央用菜刀轻轻地划上三个小口子。做饺子呢,拿起一小张面皮,抓住面皮的两角,将两角巧妙地塞进三个小口子中间的那个,然后轻轻一拉。这样,一个四角周正、有模有样的饺子就做成了。等到做饺子的工序快完时,母亲就烧起了油锅。我呢,就找来一块小板子,将做好的饺子每次十多个、一次一次地送到母亲烧起的油锅边。饺子炸完了,然后用油炸玉兰片(玉兰花形状的面食),用油炸荷叶子(荷叶形状的面食)。有时,也炸鱼吃。那个年代,能吃到炸鱼当然是更高的享受了。

每每这个时节,屋子外边总是刮着凛冽的风,但我们兄弟从来不觉得寒冷。

不管做成了哪样好吃的吃食,前几件成品,母亲总会说上一句:“来,送祖宗那儿去。”我就有些不情愿地用一只碗端了那几件成品,然后又恭恭敬敬地摆放在我家堂屋的神柜上。我知道,这是给先人们吃的。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要过年了,掸尘扫房子是少不了的。这个工作大多由父亲来做。父亲戴了草帽,穿了旧衣,拿着长长的笤帚,先从里屋的屋顶扫起,再扫地面,最后扫屋子外面。母亲呢,趁着好天气,忙着洗晒家里床上的被单蚊帐,还有一家人的衣服鞋子,也不忘记将十多年前的好久不穿的衣服拿出来晒一晒。就这一两天,家里就像变了个样儿。走进去,觉得宽敞得多,觉得明亮得很。腊月二十四,这是我们的小年夜。这天晚上,母亲还会做一件事——祭灶神。我看见母亲在我家厨房的灶门前虔诚在点上三炷香,烧纸,作揖。我也便跟着作揖。我就觉得,灶神,肯定是给我们每天生活的神仙。

父亲也忙起来了。他在上个月就计划好了,过年时给给家里的孩子们买上哪些新衣,家里还得买些什么菜食。这菜食,得管好些天。正月里,按习俗我们是不能上街买菜的。那时的家境不怎么好,拮据的家庭总会有拮据的办法。记得有一年,父亲带着我,挑了一担柴上街,卖了,我们回家过年。在街上,父亲买了一根油条给我吃。我和大弟都还小,都像村里的小朋友一样,想着要灯笼。要了好几次,父亲终于答应买了,可是他没有买灯笼里的蜡烛。父亲说:“不一定蜡烛才照得亮啊。”于是,父亲带着我们一起动手,用废弃的墨水瓶做成了油灯,放进灯笼里,居然是最亮的灯笼。长大的我就常想:其实啊,自己的光明就在眼前,在自己手中哩。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对联,当然是父亲的事儿了。父亲那时是村小学的老师。我们家的房子不大,每年过年,父亲写了许多对联,将整个房子贴得通红通红。矮小的厨房,父亲也写了“日照厨房暖,风吹菜味香”的话语。这应该是父亲自作的对联。村子里的对联,几乎都是父亲的杰作。父亲是不要酬劳的,乡里乡亲的,只要买来写对联的红纸就行。有时,有人递过一支烟,父亲更是高兴得了不得了,字也写得更流畅。我和我弟呢,就觉得有点惨了,得站在父亲对面帮着父亲牵对联,以免让刚写好的墨汁浸坏对联。少不了的,是我和我弟之间的PK,因为天冷手冷,都不想做父亲这个帮手。屋子里还会张贴几张年画。好几年我都看见家家户户贴着一张《年年有余》的画儿。还有门神,大多贴的是秦叔宝、尉迟敬德。那些上门讨口彩的或划彩龙船的人一进门就会唱:

走进门啦,把脚跌啊,红纸对子两边贴呀,左边贴的秦叔宝啊,右边贴的胡敬德呀,人也黑也,马也黑也,手拿钢鞭十八节啊……

很快地,就到了除夕。团年宴是这一天最隆重的节目。村里有兄弟几个的,前几天就安排好,哪天到哪家团年。那气氛,像是过了好几个年一样。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因为父亲没有兄弟。这一天,母亲早早地就起床了,她先走向鸡笼,得杀只鸡,这是为今天的团年宴准备的,母亲说一年上头得吃只新鲜的鸡。父亲也起得早,他上街去做最后的采购,买点新鲜的鱼肉回来。回家的路上,时不时地与人搭讪:“今日个菜贵得吓人呢。”

在母亲的催促下,一家人急急地吃了早饭。母亲就开始做团年的饭食了。母亲说:“团年饭熟得早,早些团年,吉祥。”每年的团年宴,母亲并没有帮手,但不到下午两点,团年饭就做好了。我们兄弟一起帮着端菜上桌子。菜至少有十碗,这也是母亲自定的规矩。菜上了桌子,我们就开始祭祖宗,上香,烧纸钱,作揖,我们兄弟和父亲一同进行。然后,到屋外的禾场放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有了爆竹才叫过年。我们兄弟拿着一支燃着的香,点燃鞭。父亲拿起炮,用烟点燃了,用力地向空中抛去。三只炮,三声巨响,那碎纸片纷纷落下。我们的团年宴开始。

我们穿好了新衣服,坐在了团年宴的桌子边。

照样,盛好的饭菜我们不先动筷子,因为得先敬祖宗。有时是父亲,有时是母亲就会自然地说:“祖先们,一年到头了,请享用吧。”只是几秒钟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吃了。父亲会喝酒。酒喝到一半,就从口袋里搜出几张崭新的人民币,向着我们兄弟说:“来啊,来领取压岁钱啊。”我们就欢快地奔了过去。

但是,我们兄弟的兴趣不在压岁钱的多少,也不在新衣服的好坏。我们想着那魂牵梦绕的鞭炮。我们兄弟留心父亲安放鞭炮的位置,一有机会,我们会偷偷地从大串的鞭炮上拧下十来个小鞭,一人一半。拿着支香,时不时地“呯”地一下,在这响声中我们得到一阵又一阵的快乐。

年的气氛就浓了。

夜空是黑黑的,最先窜出孩子们的灯笼。然后,是成队成队的妇女,拿着香、纸钱和鞭炮,那是代表着一家人走向宗庙或土地神那儿去朝拜的。再,是成年的男子,带着家中的孩子们,拿着灯笼、蜡烛、香纸等物品,一同去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每年的这一天,父亲总是带着我们兄弟去祭奠我们的祖人们。母亲这时,开了卤锅,卤起菜来,家家户户,卤味香浓,也不知道哪一家的最可口。有时,母亲也用细沙炒花生,花生红润红润地,扑鼻地香。

让年的气氛达到高潮的,是村子里的舞龙活动。青壮年们,是舞龙的主力军。从村子头舞到村子尾,一家也不跳过。这是尊贵的龙在给村人们拜年,据说是对龙的象征者皇帝的一个有力嘲弄。舞龙也是讲究经验的,村子的华伯老一辈人,能够站在高高的板凳上舞龙,也能睡在地上舞龙。这个精彩的场面我确实见过,以后再看人舞龙时,我总提不起兴趣,总觉得没有我村子里的龙有精神。龙到哪一家,这家的主人也会或多或少地给彩头。舞龙结束时,人们就会将所有的彩头平分,人人讨得一点吉利。舞龙时除了那富有节奏的鼓点扣人心弦外,刺激的事儿要算喷火的把戏了。这边龙在飞舞,那边的吕伯口里含了煤油,就着火把,噗地一下,火焰升得老高。又一下,人们的尖叫声就更大了。有时,舞到村尾时,那不远处的坟地有火星在上下跳动,就有人叫:“看啊,鬼也在舞龙哩。”这一叫,舞龙的人就更带劲了。有人又说:“这人肯定要胜过鬼的,不然,人就不是人了。”幼小的我心里有些怕,这世上真有鬼么?后来长大了,知道那是因为气温上升,坟地里有磷火窜出来的原因。

舞龙完了,那时电视机少,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人开始聚拢来赌博。赌额并不大,只是图个热闹。也有家人聚在一起,边说边聊,吃些瓜子花生糖果,有时也一家人玩起扑克,其乐融融。若干年之后,这个时段,看春节联欢晚会的人当然增多了,但赌博的习性并没有变,只是赌额要大得多。而现在呢,春节晚会也不吸引观众了,不知一些人们在做着些什么呢。

不如就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肯定是要守岁的。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向来节俭的母亲也说,家里的每一个房间都得亮着,这样啊,明年的每一天我们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亮堂着的。

这个晚上,两挂鞭炮是少不了的。前一挂,大约天刚黑下来时燃放,算是辞旧;第二挂,不约而同地是凌晨时燃放,是迎新了。第二挂鞭炮没有燃放之前,家里的大门是不能开的,得过十二点,给祖宗上香后,再烧纸钱,开门。母亲口中常会说几句吉利的话:

开门大发财,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不滚出,金银财宝堆满屋。

然后,开门放鞭炮。这时,普天同庆,万千鞭炮齐鸣,就好像在你耳边响一样;那鞭炮,像比赛似的看谁响亮,你想要睡一个好觉,当然是不可能的了。除非你打麻将或赌博大胜,赢了个痛快;或者输了个干净,“风吹鸭蛋壳,财去人安乐”,也图个轻松。

正月初一,这是一年的第一天。清晨,母亲会拿了香和纸钱插在门前的水塘边,并不点燃,因为这是祭河神的。这一天,母亲会两三叮嘱,所有的生活用水不要倒在了地上,后边准备了一个大水桶了的。还有,家里扫地了,用不着将垃圾撮走,只堆在大门后就行;这恰好给了偷懒的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早餐,照例是九个食碟,全是昨晚卤好的菜,冷的,上边洒上一层鲜红鲜红的水辣椒,红黑分明,好看,也好吃。这九个食碟,我最喜欢吃的是卤鸡肉,还有炸鱼。但没有长辈开口,我们小孩子是不轻易动筷子的。母亲说,曾经,村子里煎了一盘鱼,从村东边端到村西边,只是为了凑一碗菜。我知道,母亲这在告知我们做儿女的,生活确实是来之不易的。早餐不只是有冷的卤菜,热的汤圆一同上来了。母亲不叫它“汤圆”,叫它“元宝”,这是一种吉祥的说法了。这些天,长辈们担心孩子们乱说话,就在堂屋的左右墙上写下“童言无忌,大吉大利”的字条。

这新年的头一天,子女是不外出的,得拜父母,向家中族中的长辈问安。我和弟起床后,忙着放鞭时,多次让父亲责令说,去拜拜族里的几个祖爷叔伯吧。刚结婚的夫妇,在这一天早起后第一件事是端着糖茶去给族中的长辈拜年,讨得些许赏钱。那些长辈们,还缩在被窝里,被敲门声叫醒,也不恼,开门了又钻进被窝,被子也还盖着,翘起脑壳接过新婚夫妇的糖茶,咕咚一声喝个精光,在茶杯里塞进几张纸币,算是给晚辈们一点交待。这叫“喝翘脑壳茶”。也有外出走亲访友的,起得很早,那是去烧亲香。在上一年里,有亲人去世,逝者为大,活着的亲人就得在这一年的正月初一去为逝者烧香,是祭奠,也是最早的拜年了。

到了初二,这是拜见岳父岳母的法定日子。年青的夫妇,是不敢违抗这条法规的。上了年岁的夫妻,有了孩子,就常常让孩子们去走一趟,是代劳了。今天,我仍然记得一个镜头,在去外婆家拜年后回家的路上,满眼银色的雪地里,我蹦跳着在前头,父亲的头上顶着弟弟,母亲悄无声息地走在最后。这应该是我最幸福的回忆了。

这正月初一、初二是规定动作,那初三及以后就是自选动作了。看外公外婆,肯定要去。有老亲的,如舅父姑父姨父,也是要去一趟的。礼物并不在多,有时就是两筒枯饼。但心情是一样的,向长辈问安,与同辈欢聚,给晚辈压岁,成为这个时节最时髦的事儿。平日里都忙着,这几天算是有时间了,聚拢来谈上几个时辰,将彼此的情感延长。这些年,朋友间的往来多了,似乎将亲戚间的走动淡化了,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向。每年的正月初三或初四,我总会去我的舅家看看;那里,曾经是我儿时的乐园。

等到初五初六时,年味就慢慢冲淡了。有时有舞狮子的或划彩龙船的经过,讨一包烟钱。亲戚朋友少的,已经开始下地干活了;村人们勤劳的本色总是不会变的。兄弟姐妹多的,还在忙着走东访西。我们家只有三兄弟没有姐妹,母亲也常常将家中的菜留着一些,预备着我姑父家舅父家的几个表兄来访。这时,外出打工的早就走了,上班的也上班了,上学的也准备着要上学了。偶尔,从哪一家会传出麻将声或者骰子声,这是有人在打麻将或赌博,让人感觉年的一些其它气息。

正月初九,俗称“上九日”。这一天的清晨照样鞭炮轰响,这是在送年。拜年,以未出上九日为亲厚,过上九则为拜迟年。这天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母亲和村里的婶子婆婆们昨天就约定好,今天得去最大的万佛寺去敬菩萨。不能坐车,得走去。那些年迈的婆婆们,一个来回,一走就是一整天。这是一种虔诚,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吧。

初九之后,人们似乎要忘记了年。但“年小月半大”,正月十五总是要庆祝庆祝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这些是合家团聚同庆佳节最好的节目。封建社会里,这一天是君王微服出巡、与民同乐的最佳时机,也是青年男女们的美妙的情人节。有一首作者常常有争议的《元夜》诗就说的是这个情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透!

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的地方吃元宵,但江汉平原吃“团子”,有着全家团圆之意。团子这种食品,是江汉平原的特产。团子的做法,先将大米浸泡几个时辰,然后碾压成粉。粉的粗细要适中,太粗则口感粗糙,太细则没有劲口。再将米粉放时锅进炒成半熟,用水和成半干不湿的泥土状态。接着捏团子,将半干不湿的米粉捏成窝形,放进早已做成的“团子”辅料(可以是海带豆腐之类的卤菜,可以是炒熟的新鲜肉丝,也可以是纯素的榨菜,由个人喜好来决定)。最后将这个团子搓成圆球形状,放进蒸笼里去蒸。也可以不用辅料,直接做成石磙样,叫它“石磙团子”,没有味道,不大好吃。不到一个时辰,团子就熟了,一家人围坐在桌边,一人挑上最满意的一个,笑呵呵地,吃出自己想要的圆圆满满。晚上,天上一轮满,还是忘不了去给逝的的亲人送盏灯。这一晚也会舞龙,但场景没有除夕的热闹,从村头到村尾,要不了一个时辰。然后,一把火点燃,将龙头给烧掉,明年再做一个更雄壮的龙头来。如今,好多的青壮年都外出了,不单是元宵夜的舞龙要消失,就是除夕的舞龙也少见了。零星的有些舞龙的队伍,大多是为赚取彩头而来,我跟着看了几次,没有多大趣味。有一回元宵节时地方政府做了一次灯会,为政绩而设,耗资巨大,百姓们也没有什么幸福的感觉。

现在过年,少了许多的趣味。那熬麦芽糖、打豆腐、起油货炸饺子的事儿只能留存在脑海了。母亲有时候想再做做,我们阻止了,一则母亲年岁大了,二则这些吃食满街都是,伸钱就有。城里到处有不许放鞭炮的法令。除夕的黄昏,同无数个平淡的冬日黄昏一样,凄冷的夕阳在大楼后面,仿如盗走人类文明辉光的小偷。拜年的活动每年都有,但大多是参加单位的或同学会的团拜会。有些人将家庭团年宴也搬到了酒店,这肯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年宴了吧。那些舞龙舞狮划彩龙船的人很少见到了。家里的两个弟弟,常年在外打工,难得买到火车票,年底时坐了高价汽车也急匆匆地往家里赶,不到正月初十,他们又要带着他们的妻儿外出。村子里最会舞龙的华伯成了华爷爷,步履蹒跚。会喷火的吕伯也老了,天天带着自家的孙儿。对联常有,大多是我写的,对联中嵌上了家里小孩子的名字,读得有些趣味。这算是过年给我的少有的念想吧。

过年,有些年味才好啊。

中秋时节诗里月

是在诗的天空认识了月,这个翻滚着思念与惆怅的精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孩提时,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就把月光的影子投到了你我的心。

“月有阴晴圆缺”,月亮用她三十天的轨迹,周而复始地比喻着一种哲思——“人有悲欢离合”。月亮,又无时不刻用她的“圆”和“缺”,诠释着人们的思念。谁又说她不是思念的化身呢?

诗人们成了她最好的朋友,诗成了她最温馨的家园。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思乡之情毫不雕饰地抒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除了思念之情,还流淌着忧家忧国的感喟。“……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绘“长安月夜”,想家乡月夜,构思了他日与家人团聚时的绝妙情景。一轮明月,注满的是苍白的思念;一钩残月,更飘荡着凄清的思绪。“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了远离情人后的痛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表达出李后主对失去的美好江山的无限惋惜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一种旷达;“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是一种豪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对快乐的诠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一种哲理的反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对征战的沉思,也表达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意气风发;“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是久戍思归之情的表露,也流露出怨恨、惆怅的情绪。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好一曲《春江花月夜》,展现了春江花月之夜浩瀚幽邃、恬静多采的巨幅画卷,并以此为背景,着力抒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可谓“月”诗中的“压卷之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中秋月圆时,我们还是要重复心中这首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末了,我又想起诗人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这首诗: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色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

在这样的夜晚,你又会想起什么呢?快点回家看看,今年中秋,你家的月亮圆吗?

冬闲时节

又到冬闲时。田野里空荡荡的,连只贪玩的鸟雀也没有。瑟缩的杨柳在萧萧风中,如瘦弱的老妪般不停的颤抖着。太阳羞涩的眯着他的眼,懒洋洋的,早起的老人们也懒洋洋的,劳作了一秋的牛儿也懒洋洋的。牛儿蜷卧着,仿佛咀嚼着永远听不完的故事。老人斜躺着,望着牛儿,就着阳光,不一会便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

家里堆满了秋收的粮。满脸堆笑的农妇们如农忙般早早起来,聚在一起,围着热乎乎的火炉,纳着鞋底,说着永远也说不完的闲话。时而一阵窃窃私语,时而又一阵放声大笑,孩子们也凑热闹般在一旁嬉笑着、逗打着。一会又各自摆弄起自制的陀螺,用鞭绳一抽,看谁的转得快,转得时间长。家里的男人倒忙碌起来,干起了做饭、洗衣的家务事,不时传来自家女人大声的话:“个掉脑壳的,饭熟了么?啷个这慢?”男人不理。也有精明的汉子早早出去做小生意赚钱的,或走家串户字正腔圆的叫起:“收鸡蛋嘞”、“补破盆嘞”,或干脆卖弄自己的木瓦工、篾匠手艺。一天到晚,除赚个肚儿圆,也还多些零花钱,回家讨得女人一阵欢喜。

茶馆热闹了起来。人们端着茶杯,翘着二郎腿听满口泡沫的说书先生讲着《薛仁贵征东》,偶尔谈笑着老先生讲书的技艺。也有人讲某君子的风流韵事,人们便聚精会神起来,张开耳朵,听进一句话便成了一个故事,同时也就弄懂了添油加醋的含义。

唢呐吹起来了,大红对联贴起来,又是谁家为子女操办着一生大事,“会嫁女的嫁到人们过年”,趁着大好时节,办喜事有道不完的喜气;红墙砌高了,楼板摆好了,又是谁家盖起了小洋楼,吉日落成,好不气派!

冬闲时,人们闲不住。家家富裕了,个个高兴了,人人精神了。冬闲时,孕育着崭新的希望,因为——冬的后面就是春!

倾听生命的叮咚声

小时候听歌曲《童年》,我会时不时地哼上几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长大的童年。”就在这迷迷糊糊之中,在无忧无虑之中,我们似乎很快就长大了。居然,就像是眨眼之间,我已步入不惑之年。

时间的脚步啊,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记得那时父亲有一本台历,红色的封面,上边画着有跳动的鱼儿,或者是大红的仙桃,这是一种吉利吧。这台历,一张日历就是一天的日子,“日子”里有这一天的阴历、阳历、星期以及重要节日、重点农事的提醒。第一张“日子”当然是元旦。父亲偶尔会在上边写“又是一年,新的开始”之类的话语。然后,父亲每天都会和这台历亲密接触,他会在上边写下一天重要的事,也会记下家里的收支情况。有时,买了一碗豆芽菜,他会准确地记下“豆芽1斤,5毛”。他与友人聚会,他也会写下“聚会”,会列出聚会人的名字,有时还会写下当天的心情。父亲在写的时候,我也在一旁看着。偶尔,父亲也会让正读小学的我动笔,帮他记下当天的事情。那时我们家有三兄弟,家境不大好。但父亲每每走到这台历前时,总是面带微笑的。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我们一家人,快乐地生活着。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也在我的办公桌上安放了台历。我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时不时地在台历上写一点什么。我的生活,就在这一张又一张的日历中翻过。我每天看书,坚持写作,认真工作,我觉得充实。我一天又一天地成熟,一天又一天地进步。

不知是什么时候,我有时居然会忘记我的台历。有时,过了好几天,我的台历也没有翻过新的一页。我开始觉得日子过得快了,我似乎觉得我的工作更忙了。我说,我的时间不够了。

于是,用上了挂历。挂历是一个月一张,上边是大幅大幅的图片,下边是一整个月的时间表。当然有阴历和阳历,以及星期几的提示。我觉得轻松多了,时不时地,我也会在挂历上作一些记号,记下一些特殊的日子,算是对自己的提醒。可是,一段时间之后,我居然会忘记我的挂历,因为,我又有两个月没有翻挂历了。已是深秋十月,我的挂历还是是“八月”的那一张。我啊,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

这样,我选择了年历。一年十二个月,这十二个月的时间表全在一张精美的大纸上。这大纸上,也许还印上了美女的图片呢。我觉得这是个好的选择,我拿起笔,圈下了其中的某些日子,这些都是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啊。谁想,我用红色笔作标记的弟弟的生日,我居然忘记了。我看了看日子,这已是一年的最后几天了。时间真是快啊。这张年历上的照片,我仔细看了看,才发现是我喜欢的女明星章子怡。唉,这张年历我怎么连美女照片也来不及看就用完了呢?

我在想,我是不是应该回到台历的岁月?我的日子,应该还是一天一天地来度过。认真过好每一天,其实是延长了生活的长度,拓宽了生命的深度啊。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一天一天地度过,倾听自己生命的叮咚声。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生肖文化:春牛辟地

    本书研讨生肖牛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

    《勤俭孝敬》中所写的关于勤俭、孝敬的这些人、这些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美德的形象体现,千百年来感染、教育、鼓舞了无数的人,包括我们的革命前辈,也包括了你们的老师和家长。希望你们也能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快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人。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聊斋志异全鉴(典藏诵读版)

    聊斋志异全鉴(典藏诵读版)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日本调:一部穿越时空的日本风情史

    为什么以瘦为美的日本社会崇尚肥胖丰盈的相扑运动?招财猫传说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日本男子成年祭的鲤鱼旗有着什么寓意?味噌汤究竟有多么美味?诡异叵测日本忍术只是虚幻传奇还是真实存在?国内通俗日本史第一人樱雪丸融合留学日本多年体验和对日本历史的研究,以风趣幽默的分割、调侃辛辣的笔触,深入剖析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以及政治、文化、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趣闻逸事,为您还原一个鲜活、独特的扶桑国原貌,向您展示一段华丽、绚烂的东洋岛小调。
热门推荐
  • 执掌天河

    执掌天河

    小小水神,搅动天地乾坤……一介书生王可,被仙师所害,化而为鬼。后得靖江水府传承,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得民众爱戴,终成一方水神。王可发现,只要香火或实力足够,水神也是可以不断进阶的。水神、海神、洋神,甚至还有天河神、星海神……王可的成神之路,充满了艰辛和血泪,也充满了欢乐与惊喜,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古代民众生活与上古神话的优美画卷……
  • 与天道的第N次接触

    与天道的第N次接触

    因为一道传承自上古的族誓,陆家的无数代族人前仆后继地踏进一个未知的世界。以神力对抗天地,与天道玩一场天道游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芳华往事书

    芳华往事书

    她芳华了一路,糊涂了一路,爱她的,恨她的,似乎几页书就能写完,但那些遗憾却终于无法弥补,倘有下一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刁蛮废物:惊才绝艳七小姐

    刁蛮废物:惊才绝艳七小姐

    ·她南宫初雪表面上是一个甜美可爱,青春美丽的集团大小姐,背地里却是残忍无情,心狠手辣的头号杀手“血魅”·同伴背叛,被人分尸,她怨恨不已。可没想到的是,她因为精神力量的强大,灵魂被强行拉到异世,竟然附到了凌王府的七小姐身上,没错!就是那个最废柴,最刁蛮任性的七小姐身上!·传闻中的七小姐自打出生便有一级玄气,为何还被人当成废物?·“谁说本小姐是废物,谁说本小姐不能修炼的!”凌初雪嫣然一笑。·神鼎在手,魔兽,晶核,药材,元素,她要什么没有?·“就算是我扔掉的垃圾渣渣,你们也会争个头破血流!”·“哼,总之,伤我者,死!叛我者,死!你们,看着办!”凌初雪一副高高在上女王气概缓缓说道。
  • 夏有清风我有你

    夏有清风我有你

    纪阮遇见万方益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早恋,也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喜欢一个男生。身边所有人都说纪阮太傻,把所有深情给了一个错的人,只有纪阮知道,他的深情,也都给了他,只是不善于表达。小剧场:“万方益同学,好好上课,别睡觉。”“万方益同学,考试必须进前十五。”“万方益,我等你。”……“纪阮,我要睡觉。”“纪阮,你还不来抱抱我吗”“纪阮,你等我吧,一年或者更久。”这是我第一本小说,想先记录我和他青春的故事,谢谢大家的支持。
  • 仙剑期末考试

    仙剑期末考试

    一个变成了惊劫的混沌疯子,一个超越世间万事万理的大仙,一个领兵万战万胜的军神,一个末世中挣扎到根源的第一强者,还有一个遥远天边的,凡夫俗子。俗子一生只百年,他掰着指头算,“一、二、三、四,四......五!金木水火土!”
  • 我成了无敌城主

    我成了无敌城主

    杨凌无意间获得了系统,还在异世界当了城主,身边还有猫耳兽人、兔耳兽人和他一起建造独一无二新城池。问题是,居然还有一只哈士奇陪在身边,别的不说,拆家就他最强!还在异世界创立快递公司,外卖平台等。“对不起,曾经我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城主!”——尼古拉斯·凌——————————————————————————读者群:79479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