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4600000009

第9章 千古疑案(8)

为了做好征日的充分准备,至元十一年(1274)三月,忽必烈命令凤州(今吉林怀德县一带)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等,将屯田军、女真军、水军组建了一万五千多人的水陆联军,又筹集了战船九百多艘,由元帅忽敦率领,浩浩荡荡直趋日本。此时,日本后宇多天皇上台,改元建治,很想有番作为。八月,元军至对马岛,日本将领允宗助国率八千骑兵防御,元军连下三岛,日军头目助国丧命,天皇急调藩属兵十万两千人支援,两军战于博多,忽敦凭借有利地形,以铁炮轰击日军,日军大败。元兵又进至今津,大将刘复享被日军射下马来。由于战斗频繁,元兵所剩箭矢有限,有人建议不可再行深入。忽敦认为言之有理,决定让刘复享先归。是夜风大浪高,元兵船只多被崖石撞坏,连夜无功而返。这是元军的首次征日,日本人领教了元军的招数,只是有惊无险,称之为“永文之役”。

对于这种消耗性的征讨忽必烈很不满意,第二年他又派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郎中何文著再次出使日本,不想杜世忠一时不慎,竟被日本国王杀死,忽必烈闻之大怒,决定再次武力征讨。至元十六年(1279)二月,敕命扬州、湖南、赣州、泉州四省建造战船六百多艘,不仅扩大了舰队规模,也提高了战船的质量。至元十八年正月,忽必烈宣召阿剌罕、范文虎、囊加带到大都研究征日策略,决定以拔都、张弘、李庭负责后勤保障,听从范文武的建议,增加汉军万名,提升阿剌罕为光禄大夫和左丞相,统一指挥征日大军。二月,大将军忻都率蒙、汉、高丽联军十余万人由高丽合浦出发,大将军范文虎率领南宋新附军十万人由江南出发,携带充足的给养,两路合击日本。忽必烈和阿刺罕都认为,如此规模的大军(两路合计实为十四万人)对付海中一个小国,如同瓮中捉鳖,只待胜利消息。

岂料战事又出意外,此次征日元军招致更大惨败。十人仅存一二,船只丧失殆尽,战败的元军被掠为奴,狼狈逃回大陆者仅有三人!日本人不仅再次避免了元军的洗劫,还获得大量战俘,可谓千年难逢之幸,他们高兴地称这次战事为“宏安之役”,举国上下欢庆胜利。元帝国的常胜统帅忽必烈坐不住了,想想几年的辛苦准备,居然全部付之东流,两次征日,两次失败,而且败得如此之惨,是人算失利还是天意如此?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说明白。

从《元史》《新元史》有关记载看,元军第一次征讨日本可以说连战皆捷,形势很好,只是由于兵力太少,部队又很疲劳,不敢长驱深入,不得不悄悄撤退,所以才有了忽必烈的第二次征日。那么,第二次的行动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兵力不可谓不充足,给养不可谓不充实,为什么失败得更彻底?《元史·日本传》借一名逃兵于阊之口是这样说的:官兵六月人海,七月船队行至平壶岛,随即又向五龙山转移。八月一日,忽然刮起了大风,船只彼此相撞,损失十分惨重。挨到五日这天,范文虎等将领各自乘好船逃跑,把十多万士兵抛于五龙山下。大家推选张百户为主帅,号曰张总管。他与众人商议伐木做船返回大陆,正欲行动,不料被日本人窥知。八月七日这天,日军一齐杀来,准备不足的元军大部战死,所剩二三万人被其虏去。八月九日,至八角岛,日军开始大规模屠杀蒙古、高丽、汉人。因为于阊属新降元的“唐人”,日军给予优待,留下性命当了奴隶。《元史》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是:“盖行省官议事不相下,故皆弃军归……十万之众,得还者三入耳。”

元军的这次失败在《癸辛杂识》等古籍中也有记载,情节基本相似,故不重复。

元军两次征日,两次均告失败,而失败的主要原因,无不与遭遇大风雨有关。第一次征日虽然也告失败,但是人员伤亡不算太大;第二次征日,暴雨坏舟,船只互撞,又逢日军袭击,结果“十万之众,得还者三人耳”。把元军两次惨败归结于恶劣天气确有一定道理,就连《东国通鉴》和《高丽史》这类古籍也清清楚楚写明了这点,因此这种说法在中日史学界很有市场,已经形成了传统观点。

不能否认,元军两次征日的失败,恶劣天气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倘作深层分析,感到又不尽然。

先看元军第一次征日的败因。

《元史·日本传》载:“冬十月,入其国,败之。而官军不整,又矢尽,惟掳掠四境而归。”《新元史·日本传》提到了元军撤退之夜遭遇大风雨,“官军战船触崖石多破坏”也确是事实。再就是由于元军士气不振,加之箭矢又快用完,只好匆匆捞上一把,不得不被迫退兵。只是在退兵的夜里遇了恶劣天气,船只撞了崖石才被损坏。这样看来,天气并非元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关于这点,日本气象学家荒川秀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西部的台风季节为旧历七月到九月之间,元军第一次征日,发生在旧历十月下旬,当时的台风季节已经过去,不可能如《东国通鉴》和《高丽史》所说,元军是在攻日途中遇到台风,无法前进而撤回的。至于《新元史·日本传》提到撤退之夜风大浪高,官军的船只撞崖极有可能,但也不会损失太大。

那么,导致元军失败撤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日本当代历史学家纲野善彦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元军第一次征日,舰队由蒙古军和高丽军联合组成,蒙古军元帅为忽敦,右副元帅洪茶丘,左副元帅刘复亨,他们先行抵高丽。高丽早已为元军所征服,设为东征行省,建立起攻日基地。被封为左丞相的高丽国王不敢怠慢,派出都督使金方庆等率八千人作助攻。亡国的高丽兵帮着别人打别人,自然没有多少积极性。加之右副元帅洪茶丘又是高丽的军民总管,这样,他率领的蒙古军与金方庆指挥的高丽军实际上成了主仆关系。这样貌合神离的征日联军不可能齐心协力,甚至还会产生矛盾,“官军不整”的表现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所以联军元帅忽敦不敢恋战,只好无奈地撤军了。这种说法有其一定道理,从《新元史·日本传》记载看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此次战役后期,金方庆不顾兵少马乏的实际,要求背水决战,忽敦一口否决了他的意见:“策疲兵入敌境,非完计也,不若班师。”如果按照金方庆的意见一味蛮干,元军一定会失败得更惨。

再看元军第二次征日的败因。

这次战事发生在当年旧历闰七月,正是日本西部台风旺盛季节。根据日本史料记载,其时确有暴风雨侵袭九州和近畿一带,许多房屋树木被毁,造成很大损失。元军第二次征日极有可能遭遇台风,由此带来意外灾难,这种结论是可信的。

但是,元军的这场惨败仅仅归结于一场台风吗?台风可以毁掉千百艘战船,能吞噬十多万条生命吗?真是这样,能征善战的元军岂不全是木偶?再说,元军上次征日已经吃了台风的苦头,富有实战经验的将军还愿意再蹈履辙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元军二次征日惨败的原因还有哪些?从《元史》、《新元史》等有关史料看,有以下五点值得注意:

其一,临阵易帅,犯了大忌。这次远征由中书省左丞相阿剌罕挂帅,统一指挥蒙古、高丽联军和新归附的南军。然而,到了六月,部队行至中途,阿剌罕突然病逝,忽必烈临阵易帅,由左丞相阿塔海代总指挥,想不到他拖拖拉拉还没上任,南军大将范文虎、李庭等却已擅自行动,部队统一控制不力,怎会有取胜把握?

其二,将领不合,军心难聚。这次征日大军由三个山头组成,其中两个山头(高丽与南宋)俱是亡国之兵,将领同床异梦,兵士南北不同,怎会彼此一心?大军出发之前,忽必烈就看出了这一要害,他曾忧虑地说过:“又有一事,朕实忧之:恐卿等不合耳。”事实证明元世祖的这种担心并非多余。按照战前部署,两路大军应在壹歧岛按时会师,但南路军失期,引起了高丽军大将金方庆的不满。东路军首领忻都和洪茶丘不得不率所部与南军会合,“舳舻相衔而进,屡为日本人所却”,导致连连失利,大将忽都、哈思等也因此丧命。后来,征日元军损失惨重,范文虎想要掉转船头退却,平章政事张禧反对,范文虎竟拍着胸脯说:“朝廷问罪我来承当,与你们毫无关系!”强行带兵撤退。如此各行其是,导致力量分散,结果不战自败。

其三,贻误战机,当断不断。《元史》和黄遵宪的《日本国志》都说,元军二次征日抱定战无不胜的决心,船上带了农具,打算长期占领。两军会合之后,将战船联为园营,外面围有大船,设有石弩硬弓。日本人的船小,前后来攻均被打退。当时日本国内人心不稳,市场竟然没有米粜,日本天皇跑到八幡祠祈祷;形势十分危机,可谓一触即溃。然而元军“全将多苦航海,议政议守,迟疑不决”,当断不断,自寻其乱,结果丧失良机,舟师遭遇大风,由胜转为惨败。

其四,战术错误,处置不当。在征日大军之中不乏精明有识之士,如平章政事张禧就是一位善治水军、智勇双全的大将。他率军到日本肥前之后,不再单纯依靠战船,而是舍舟上岸,筑起堡垒,同时他又严格约束战舰,“相去各五十步,以避风涛撞击”。结果台风袭来,“故禧所部独完”。如果征日将领都像张禧这样,及时舍舟筑垒,又注意保护战舰,何惧什么台风?可惜他的这种正确战术不被其他将领理睬,他们舍不得离开战舰,又未拉开适当距离,台风一来,自我撞击,战舰岂有不坏之理?还有,范文虎强行撤退,张禧又分了许多好船给他,严重削弱了元军的实力,这种错误的战术、错误的举动必然导致惨败的结局。

其五,贪生怕死,军无斗志。这次征日所需的水手、海船几乎全部来自江南,而当时的江南被元廷征服不久,人心没有完全归服,自然不肯冒死作战。如范文虎等都是降元高级将领,很会为自己打算,所以八月一日那天台风一来,“诸将各择坚好船乘之,弃军士十余万人于山下”,庞大的部队失去首领如同一盘散沙,遇到日本人来战只顾各自逃命,形不成抵抗力量,自然是“尽败没”了。

由此看来,第二次征日元军的失败,遭遇台风、暴雨坏舟,只是一种外因,而真正致败的症结是以上五点。如果能够克服这些内症,即使有大自然魔力的干扰,元军能败得如此彻底吗?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有人不愿意承认这种失败,总是认为天意如此,没有看到人为如此。《内蒙风鹤》还说日人诈降,设宴犒劳元军,席间把大将军布禄华等灌醉杀死,然后焚烧元军船只,以致元军全军覆没。这种说法颇类神话,不知所据何来?

元军两次征日惨败,据说元世祖发了脾气,他曾折箭为誓,要报此仇。可是没有听说他能好好总结经验教训,依然重用贪生怕死、欺上瞒下的范文虎等人。后来,元世祖又在至元二十年(1283)、二十二年三次备征日本,皆因内外条件所限,大臣们又屡屡谏止,晚年的忽必烈只好放弃了攻日打算。至元三十一年(1294)忽必烈在大都紫檀殿去世,终年80岁。后来,忽必烈的后代又进行过攻日尝试,皆以失败告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元世祖征日的失败再次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打赢任何一场战争,都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如果仅凭个人意志,不顾主客观条件,就是占有很大优势,也难逃脱失败的命运。

朱元璋陵墓疑点多

在明朝的十六个皇帝中,除去建文帝和明代宗无陵墓外(代宗原建寿陵被毁),有十三座陵墓建在北京昌平燕山脚下,即著名的十三陵。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金陵(今南京),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的独龙阜。它以钟山为屏,钟山又有东、中、西三峰(中峰为主峰),合于“华盖三台,尊极帝位”的传统说法。独龙阜的东西分别是龙山和虎山,向南偏西为前湖,北部有位于钟山主峰之下的玩珠峰,这种并不多见的自然地形,分别象征着古老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真可谓巧夺天工。在孝陵的正前方,有梅花山作为“前案”,再远处有天印山,似呈俯伏朝拜之状,象征“远朝”而来的“贡臣”。在陵宫东、南两面,有由东北向西南源源流淌的“冠带水”,以保王气聚而不散。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明孝陵可谓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更让人称奇的是,明孝陵同其他皇陵一样,陵宫平面十分规整,中轴对称,气势恢宏,然而它的神道蜿蜒曲折,一改历代帝王陵墓平铺直叙的庸常格局,显示出不拘成式、依山抱水、顺乎自然的理念。陵寝位于京城城墙和外廓之间,成为大明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设计中大胆突破了唐宋帝陵为上下宫的传统模式,实行了“前朝后寝”和阳间三进院落制度,既突出了皇权观念,又合于儒家的礼制秩序,同时又给这些地理地形特征赋予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明孝陵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帝陵制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帝陵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同类推荐
  •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

    容斋随笔-容斋五笔

    大中祥符之世,谀佞之臣,造为司命天尊下降及天书等事,于是降圣、天庆、天祺、天贶诸节并兴。始时京师宫观每节斋醮七日,旋减为三日、一日,后不复讲
  • 爆炎战歌

    爆炎战歌

    听到了吗?龙在雄叫!苍天,是龙栖息之处,欲得天,便连天也要欺。--------乱世争霸,沙场称雄。长矛所向,万夫不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曾有痴人,泣血一方。献给那个血雨飘飘的年代。
  • 混在三国当军师

    混在三国当军师

    赵二一睁眼发现自己到了张飞家的桃园里,刘关张正在他面前结拜。穿越了?怎么办?我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很模糊啊……摸摸怀里,还好有本兵书可用。
  • 九王爷二师兄

    九王爷二师兄

    外科医生林天星急诊手术中触电引发异相,重生大周王朝九皇子,却不料是个早产儿。看他一路如何笑看江湖,游戏朝堂,为帝国画下一个大大的圈!
  • 博弈传奇

    博弈传奇

    博弈二字如今有多重定义,在许多领域有着多角度的解释,但在最初时,博弈的含义指的则是下棋。本书便是从此入手,为大家展示一个以下棋为主的幻想故事。
热门推荐
  • 漫威远古恶灵骑士

    漫威远古恶灵骑士

    从远古时期沉睡至今,杨蛟意外得知了自己拥有超强异能,一入夜便会转变成火骷髅恶魔。火气附体,这是全新专属恶灵骑士的传说。地狱之火魔化,燃烧罪恶灵魂。
  • 药膳药茶药酒(第一卷)

    药膳药茶药酒(第一卷)

    我们在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后,现在应该解决怎样“吃好”和“吃健康”了。为此,我们根据传统中医药膳理论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等,特别编辑了这本《药膳药茶药酒》。其中一般药膳包括素菜、肉蛋、水产、汤羹、果品、主食等食疗菜谱。在对症药膳、药茶和药酒三方面,包括心脑血管与造血病、内分泌及代谢病、内科疾病、呼吸与传染疾病、消化科疾病、泌尿生殖与妇科病、神经科疾病、五官科与骨科疾病、外科与皮肤科疾病、肿瘤疾病等各类疾病的配方,而其配方均包括原料、操作、功效等版块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配制药膳、药茶、药酒的良师益友,是指导现代健康生活的家庭营养保健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社会建设理论,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为指导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毛泽东还高度关注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的思想。他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并把改善民生当作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推出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毛泽东的这些社会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共同探索的理论成果,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 海贼之分歧

    海贼之分歧

    那年,红发没有断臂,在新世界混得风生水起;那年,赤犬在东海丢掉了一条胳膊,将正义赌在了未来上;那年,路飞以海军超新星的身份闻名伟大航路;那年,巴基提前明白四分五裂果实的作用,提前进入伟大航路;那年,克洛以新的身份出现在西罗布村;那年,穿越者尤里安抵达《海贼王》世界。“等等,我所熟知的海贼王不是这样子的!赤犬断臂,路飞加入海军,这是什么鬼!?这个世界有毒!教练,我要回去!”那些有名有姓的原著人物都在各自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选择了和历史上不同的道路,这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变量的世界。资深海迷那引以为傲的金手指,对剧情的先知先觉,此时此刻在这个分歧世界中仿佛变得一无是处。(QQ群:675034261)
  • 王子的宠物恋人

    王子的宠物恋人

    本想躲得远远的,却永远被他玩弄于鼓掌……她卑微平凡;他尊贵高傲……她喜欢杀到各大派对上张牙舞爪,而他却明言规定:不许她出去祸害良家少年……她喜欢游刃于各大帅哥包围圈;他一生只认定一个女人,既然被糟蹋了,就死死地缠着她,一辈子……即使是用最不齿的手段。
  • 饼干缺汤,我缺你

    饼干缺汤,我缺你

    剧场1,放学后,傲娇十足又惹不起的候小爷,居然把班长米小曦大大堵在楼梯口,壁咚,“爷的女人,别让别人碰,否则爷办了你”,,,剧场2,“放手,咱俩不可能!”侯小爷死皮赖脸道“曦曦,你不知道’侯故’配’米曦’天生一对吗?”剧场3“侯故,你到底学不学?英语不想看,语文不想看。你想干啥?”“曦曦,我其他的也不会”
  • 初唐逍遥王爷

    初唐逍遥王爷

    不知哪路神佛,一不小心就让一个现代大好青年穿越成了大唐太宗四子——夺嫡失败含恨而终的衰人魏王李泰。由于一次意外,本想杜绝武后进宫,结果曾经历史上心狠手辣的女皇帝居然暗恋魏王李泰,反倒让武后成了魏王妃。且看一个崭新的大唐,充满乐趣欢笑的大唐。
  • 错过转弯口的爱

    错过转弯口的爱

    小时候,你答应过我长大后会娶我。可是,后来你却消失了,只留下了一枚耳钉。正当我准备放下一切时,失去记忆你又再一次触动了我的心弦。。。冷若冰霜的你,心灰意冷的我还会重拾那份被遗忘在角落的爱情吗?我们的爱情该何处寄放。。。。。
  • TFBOYS十年爱永存

    TFBOYS十年爱永存

    四叶草是TFBOYS的自信来源,TFBOYS是四叶草的所有信仰。本书纯属虚幻,家人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