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6700000047

第47章 学术研讨——贺家麟八十华诞

2005年春,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厦门大学法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决定在福州举办一次特别的宪法学年会。这次年会是为庆家麟八十华诞而开,同时又对家麟宪法学思想进行研讨。以研讨学术思想的方式来贺华诞别开生面,意义深远。

会前,厦门大学法学院派出徐振东博士、陈研究生前来采访家麟。之后,他们写了两篇文章:《学界名家·师之楷模》《吴家麟主要学术思想评析》,并把它装订成册,准备发给与会人员。前一篇文章后来刊登在《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第9期上。福师大法学院也为家麟出了一本小册子——《虽九死其犹未悔——吴家麟教授的宪法情结》。这本小册子,图文并茂,印刷精美。

2005年5月28日上午8点左右,家麟与全体与会人员在开会地点——左海大厦门口合影之后,携我步入会场。

这是一个能容纳百人的大会议室。主席台的上方挂一横幅,上写“吴家麟教授八十华诞暨宪法学思想研讨会”。会议室的两侧摆满家麟学生敬贺的花篮,各单位的祝贺花篮立在主席台的两侧。置身于摆满鲜花的会场,我们仿佛进入了花的海洋。入口右侧的墙上中南大学法学院敬贺的大条幅格外醒目,上联是“三千桃李花凝实”,下联是“八十春秋著等身”。

家麟被请到主席台正中就座,我也被请上主席台坐在家麟的旁边。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陈营官(福建省人大副书记、副主任)、林平(福建省政法委副书记、法学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廖福霖(福建省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韩大元(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教授)、游劝龙(福建省人大法工委副主任)。

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陆续进入会场。福师大老干处骆处长,宁夏大学老干处唐处长,宁夏大学法学院张院长、刘书记,福州市一中四七级同学会的负责人也参加了这次祝寿会。

会议由游劝龙主持。

领导致贺词之后,宣读外地同窗、同事、朋友发来的贺词、献辞、贺电。

许崇德教授的献辞写出了当年与家麟共事时的情景以及分别后对家麟的评述。全文如下:

初识兄时,岁在1951,兄毕业于北大,我来自上海复旦。人大红三楼,寝室比邻而居。同组学习,师承苏联专家。风华正茂,身为新中国之研究生;勤读马列,自诩宪法学之开拓者。兄才华出众,成绩超群,半载而擢为教师。登台授课,口若悬河;伏案撰文,走笔有神。1954年首著新书,宣传宪法,数十万册行销全国。报纸刊物,约稿者接踵于途。校样送取,电话铃响彻回廊。文传遐迩,名噪京城。斯时也,高校宪法学之兴建,兄之大力,功不可没。

1961年兄去西北,服务于宁夏大学。贺兰山麓,崭露峥嵘。因才累迁教授,而任一校之长。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于银川实践民主。传送文化知识,似甘露洒遍大漠南北。寒来暑往,笔耕不辍,逻辑学之推出,自选集之发行,硕果累累,著作等身。虽居处边远,而常出游全国,研讨会多发宏论高见,作讲座则满堂生春。1982年,在大会堂为修宪提出建议,思路开阔,语出惊人。1983年受司法部委托,主编宪法学试用教材,破国内数十年法学研究之冰封,开日后宪法学繁茂之先河。兄出身贫寒,幼失怙恃,因聪明机智而生存于乱世。复以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乃成大器。其艰苦奋斗之精神,堪为今日青年之楷模。汤翠芳女士50年相伴左右,风雨同舟,诚贤内助也。愿家麟伉俪福寿双全,健康安泰。特此热烈祝贺家麟兄辉煌业绩及卓越贡献。

在热烈的掌声中,周叶中教授(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代表宪法学研究会向家麟赠送礼品——一个用海南天然牛角制成的南山风景雕,山体中有“寿比南山”四个大字。

掌声未落,家麟的学生向他和我敬献鲜花。我接过鲜花,心潮起伏,往事历历,思绪万千。

闪光灯彼落此起,延续了好几分钟。

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家麟开始了他的发言。他发言的主要内容是:在事业上,有一定成就,但道路曲折,荆棘丛生。在家庭方面,幸福美满,有位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又能从多方面体贴、帮助自己的好妻子、好老伴。

下午是宪法学思想研讨会。

第一阶段讨论的主题

第一阶段讨论的主题是:吴家麟先生的宪法思想回顾。

童之伟教授第一个发言。他说:“1991年,我在武大读博士时,吴老师是导师组中的3位导师之一。自那以后,我经常有机会聆听吴老师的教诲,对吴老师,我深感敬佩。”

“吴老师的青年、中年时期,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的悲剧时代,失去了许多宝贵的光阴和机会。改革开放以后,吴老师的学术活动是卓有成效的。他提出和解决了许多宪法学课题,有的已逐步成了人们的共识,如,议行不能合一,政策与法律、法律民主化,人道与人权,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等,有一些观点仍然具有鲜活的针对性,有待于人们的认识或接受,如民主的继承性、法制的继承与发展、竞选等。”

“我把吴老师的学术思想概括为4点:一是平民立场,人道立场,人性立场。二是追求在我国实现民主宪政的精神。三是对待学问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对一个学者来说集中表现为思想独立。一个学者思想不能独立,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跟书,对社会没有意义。思想独立了,当然就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吴老师是独立思考的典范,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也结合得很好。四是关注现实,讲求经世致用。宪法学研究要为改善人们生存的发展条件服务。如果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好处,无论什么高深的学问都没有用。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吴老师特别关注宪法实施和宪法实施的保障。”

“当然,吴老师的大半生生活在众所周知的那个历史条件下,历史条件造成了吴老师的研究方法、学术视野的历史局限性,这是我们无法苛求于他的。”

孙笑侠教授第二个发言。他很激动,向家麟表示祝贺之后,说:“我出生贫寒,1984年杭州大学毕业后留校。当时郑九浩老师是系主任。我向郑老师建议:为推动法学的发展,应该自己培养研究生,可以邀请吴老师挂帅。1987年,杭大招进了第一批研究生,我是其中之一,3年学习中,吴老师每学期都来给我们上课。我深深体会到师从名师的动力与支持力。后来杭大又招了两届研究生。这三届研究生都挂靠在武汉大学那里,吴老师带领我们到武大法律系参加论文答辩,我们拿的是武大的学位证书。后来杭大法律系才有了硕士点。”

“我对吴老师的学术思想概括为5个‘三’:一是3个主题:民主、法治和宪政。吴老师在宪法学中有两个特殊的贡献,那就是清除了政治上极左思潮对宪法学的影响,并将当时宪法学自身难以避免的偏左、爱左、护左思想减少到最低限度。二是3种精神:独立、正直、达观。独立就是指他不人云亦云,富有创新精神,这是作为学者的精神,也是做学问的必要素养。正直是他为人做事的品格,而达观则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虽然经历了政治上的打击,学术上的禁锢和人生的挫折,仍然笑谈人生,乐观面对生活。三是3种品格:梅的傲气,竹的坚韧,松的挺立。吴老师一生都在实践着学习着这3种品格。四是3个头衔:宪法学泰斗、语言大师和知识分子。宪法学泰斗这是大家公认的。作为语言大师,吴老师的文章和演讲幽默与讽刺相结合,风趣与凝练相融洽,形象与抽象相呼应,这些构成吴派语言风格。作为知识分子,他关怀社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良知。五是在吴老师人生与学术历程中起重要作用的3个人:影响和指导他走入宪法学学术殿堂的张志让先生;通过邀请他编写《宪法学》教材的途径将他拉回宪法学界的****灿先生;与他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汤翠芳女士。”

“吴老师的学术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西方宪法的研究力度不够,了解甚少。当然,吴老师的学术缺憾也是中国宪法学的学术缺憾,吴老师的历史局限性也正是中国宪法学的历史局限性。”

“祝吴老师学术之树,生命之树常青。”

第二阶段讨论的主题

第二阶段讨论的主题是:吴家麟先生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法学的展望。

韩大元教授向家麟表示祝贺后,说:“吴教授宪法学的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出版《宪法基本知识讲话》,那是宪法学的启蒙阶段。1979年至1982年,着重研究民主政治和法制问题;1982年至1988年关注宪法社会功能、思考宪政问题;1988年至1992年关注宪法实施问题,要使纸上的宪法变成现实的宪法,强调法律贵在执行。”

“吴教授在新中国宪法学发展中的贡献是多方面,多方位的。吴家麟宪法学其独特的学术风格和影响力,已经成为中国宪法学术宝库中值得继承和发扬的重要学术财富。”

“吴教授对新中国宪法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第一,为新中国宪法学寻找合理的历史定位,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新中国宪法学过程中,以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为背景,直接参与了学科的建立过程。他出版的《宪法基本知识讲话》是新中国宪法学者撰写的最早的宪法著作之一,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第二,以敏锐的学术眼光,提出了新中国宪法学体系。吴教授对马克思主义宪法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努力在本土化的前景中,积极探索新中国自己的宪法学体系。他主编的《宪法学》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版的第一本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的教材,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该书在宪法学基本范畴、体系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为体现中国宪法学术特色的重要范本,在一定意义上创立了中国学派的宪法学体系。第三,为新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吴教授把逻辑的方法运用于宪法学的教学与研究之中,使宪法学体系与方法更富有理性精神和科学基础。以严谨的逻辑、丰富的历史与多元的社会理念分析宪法现象是吴家麟宪法学在方法论上的重要特色。第四,为新中国宪法学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吴教授的美德和学术风格影响着中青年一代。第五,对新中国宪法学理论批判的品德和风格值得我们学习。他一生追求真理,敢讲真话,不讲违心话。第六,对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研究会中任职15年,每次宪法学年会他都参加,并在会上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吴教授现在担当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仍然关注学会的工作。”

“吴教授说了,不能光说好的,那就谈点不足。吴教授的学术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时代局限性。这么杰出的学者,没有出过国,这是很遗憾的事。如能出国,与外国宪法学者一起探讨,那会做出更杰出的贡献。1983年出版的《宪法学》中公民的基本权利部分写得太简单;论文中制度方面的内容占多数,有关人权与基本权利方面的内容比较少,造成宪法学体系的不完整。在宪法学与政治学的关系上,在某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学科界限。这些局限,有的来自于时代的局限性,有的来自于吴家麟宪法学本身的缺陷。”

莫纪宏研究员在发言中说:“吴家麟先生的学术背景是北大人的学术精神和传统,他个人的成长史可以看成是北大学人的成长史。”

“吴家麟先生作为一个人格独立、学术独立的知识分子,相信真理,对真理抱有一个坚定的信仰,不盲从,不跟风,善于独立思考,独立作出自己的判断。”

“吴家麟先生的宪法学术思想代表了中国宪法学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仅有吴家麟先生个人独特的学术贡献,还有其他老一辈学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他们这一代人是在苏联国家法的基础上来摸索中国宪法学的起点的,是很不容易的。要打破传统、教条和框框,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过硬的学术能力。他们这一代学者,在艰难的探索中,建构了中国宪法学的框架,尽管在今天看来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但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们这一代学者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

“虽然吴家麟先生这一代学者没有直接接触过现代西方的宪政思想,不过,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独立的思考。这一点可以从吴家麟先生主编的司法部统编教材《宪法学》中一览无余。”

宪法学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曾经把吴老的宪法学术思想称为“吴家麟宪法学”,这是对吴家麟先生学术思想的肯定,也是对吴老对我国宪法学发展的贡献所作出的褒扬。

“吴家麟先生的人格魅力今天仍然是无处不在的,且不说吴家麟先生的弟子现今已经有许多宪法学名家,吴家麟先生当年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前夕所撰写的发行90万册的宣传新中国宪法的手册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那时,依靠吴老这样的宪法学家的积极宣传,新中国宪法在一段时间内可谓深入人心。”

秦前红教授对家麟主编的《宪法学》教材进行评述。他说:“对于我们这些20世纪80年代初读法科的大学生来说,都有一个‘统编教材情结’。《宪法学》这部教材是吴先生整个宪法学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代表,所以说研究吴先生的学术思想不可不评价《宪法学》这部教材。拿今天的法学思维来审视,以今天的法学研究水平做参照,这部教材或许在知识体系、研究范式、结构铺陈等方面存在不足,但在评价一部教材的时候,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和合理的评价标准:第一,不要苛求一部教材是否提供了今人所需要和所认识的东西,而要看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它达到了什么水平,发挥了什么作用?第二,不能把由许多作者共同编写一部教材存在的问题算作主编一个人的问题。对主编学术思想的研究,应该把与主编教材同时态的其他学术活动一起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第三,历史条件下的学术氛围和学术资源对主编学术活动的制约要予以充分考虑。”

“由以上3个评价标准来对照《宪法学》这部教材,它的几个学术历史贡献是不可低估的:首先,它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宪法学教材体系,这样一个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都成为同类宪法学教材的模板。其次,它为整个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宪法学教育和研究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初级平台,构架一个基本规格的学术背景。再次,它使用了某些研究方法如本质分析方法,使人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宪法现象,注意宪政活动与具体民族国家历史文化的交集。”

“这本书的不足之处有:第一,追求建立“大词法学”体系,试图对宪法现象进行宏大叙事,造成了对中国宪政实践的真实问题关照不够的现象,存在对宪法现象实证研究的缺失;第二,过于注重宪法现象的本质研究,强调宪法服务于表征国家的实体正义,导致对国家形式、宪政程序问题注意不够;第三,阶级分析方法和注释方法的倚重,造成研究视野的偏狭性。经济分析、伦理分析、规范分析等行之有效的研究宪法学的方法运用不足。宪法的多纬度观察,宪法与市民社会的关切等也没有在教材中彰显。”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的发言,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童之伟副会长致闭幕词。他说:“学问是要通过人来体现的。吴家麟教授的一生可以说是新中国宪法学命运的缩影。这次祝寿会和研讨会取得的共识是:吴老是新中国宪法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历史地位不可动摇;吴老品德崇高,学养深厚,追宪敬业,是法学者的楷模,是后学的榜样,他的宪法思想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给我国宪法学的发展提供持久的滋养。”

“我们庆祝吴家麟教授八十华诞,讨论和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就应该以此为契机,向吴老学习;学习他一生孜孜以求,追求在中国实现民主宪政的精神;学习他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批判创新的精神,用开放的心态,推进中国宪法学的发展;学习他从关注民族命运,社会发展,国运盛衰的高度促进宪法实施的使命感。”

“希望吴老今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为中国宪法学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作贡献,继续给后学以指导。”

“衷心祝愿吴家麟教授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家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腰直了,步伐迈大了,脸上乐滋滋的,总挂着微笑,因为今天家麟有三喜。

一喜弟子成才了。今天到会的人中有不少是他的弟子,在会上发言的多数是他的弟子。昔日的弟子如今都是专家、学者,有的已是当今宪法界的名流。作为一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就是要培育好弟子,希望自己的弟子能成才,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家麟看到了弟子们的英姿,听到了弟子们的宏论,他能不高兴吗?

二喜学术成果被充分肯定。家麟钟爱宪法学,与宪法学有很深的情结。他长期讲授宪法、宣传宪法、研究宪法。对我国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有不少独到见解,学生称之为“吴家麟宪法学”。这是他多年的心血,这是他多年来研究的成果,这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今天研讨会上,同行们对家麟的学术成果给予了实事求是的评价,既充分肯定成就,又指出局限性与不足。作为一名学者他追求的是什么呢?不是山珍海味,不是名牌服饰,不是别墅、汽车,而是自己为之付出毕生的科研成果能被社会认可,对人民有益,能给后生留下点精神财富。今天家麟如愿以偿,他能不快乐吗?

三喜学生为他祝寿。可以说今天到会给家麟祝寿的绝大多数是他的学生,有的是家麟亲自带过的硕士生、博士生,更多的是听过家麟的课,或喜读家麟的书或文章的学生。可能是受“师道尊严”的影响,也可能是人之通性,一般地说,教师都喜欢得到学生的敬重和爱戴,并把它视为一种崇高荣誉和精神奖赏。家麟也不例外。今天,他的学生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地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他的祝寿会和研讨会,当面给他贺寿,当众评论他的学术成果,他能不开心吗?

家麟“喜”的同时也有“忧”。他认为他的弟子对他的评价,有的地方过高了,他不能接受,如“宪法界泰斗”“语言大师”“楷模”“榜样”等。他认为自己仅是宪法界的拓荒者,够不上“泰斗”;在语言方面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称不上“大师”;自己做了一些应做的事,算不上“楷模”“榜样”。

2006年,在济南召开的宪法学研究会年会中,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颁发给家麟一个精致的水晶奖品,上书“新中国宪法学发展贡献奖”。

同类推荐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AntonChekhov,1860~1904)是一位与法国作家莫泊桑齐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中国学生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从中学课本中的《变色龙》和《套中人》(又译《装在套子里的人》)两篇小说开始的。契诃夫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在俄国一个杂货店老板家。他从小生活困苦,靠当家庭教师维持生活和求学。1884年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当了一名医生。与社会和人民的广泛接触,丰富了他的阅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素材。从入学的第二年开始,契诃夫便在一些幽默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在20多年的创作活动中他共写了400多篇中、短篇小说,10多个剧本。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
  • “四人帮”沉浮录

    “四人帮”沉浮录

    本书对十年“文革”期间,中国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党内阴谋团伙“四人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作者收集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四个人的底细开始,对他们的历史进行追踪回顾,讲述他们如何一步步积累政治资本,并一步步攫取政治权力,并结为帮派团伙,直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十年“文革”期间,这一阴谋团火为非作歹,打到一大批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数不胜数的冤假错案;他们在权力斗争中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与林彪团伙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为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他们挑起群众斗群众,制造天下大乱,不惜把中国大地变成血雨腥风的狂热海洋。
  • 忏悔无门

    忏悔无门

    雨城的死刑系列小说,描述了各种身份的死刑犯和司法人员的艺术形象。其中,有现实题材,也有历史人物,有死刑犯和畏罪自杀的贪官,也有着力描述的狱医、法官。但不管如何,作者总是把主要笔墨用于描述、揭示各种人物各不相同的心理活动轨迹:或对死亡的畏惧,对求生的渴望;或呈现浑浑噩噩的麻木状态;或忏悔图报,恳求偿还情感债务。因而,读罢作品,见识了一个个死刑犯的面容,熟悉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之后,我们也就自然地拥有自己独到的感悟:这些死刑犯大都是本不想死或不该死的;如果不是贫穷、愚昧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不是偏狭的个性压抑了他们的理性和道德,他们也许会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
  • 我认识的杜润生

    我认识的杜润生

    本书收录了资深农村问题专家杜润生先生的同事与学生对杜老工作生活往事回忆的文章,真实再现了杜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与方式方法,对后人是一种激励与启发。书内还有媒体采访杜老的稿件,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为“三农”奉献一生的杜润生。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青年时期怀才不遇,中年步入仕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在官场上官运亨通。
热门推荐
  • 至尊龙腾诀

    至尊龙腾诀

    一个出生在习武大世家,出生后却连习武资格都没有的废材少年萧景,其家族在一夜之间忽然被灭族。废材少年在逃命过程中不幸失足坠崖,不料却开启了封印在身上十多年的上古神技龙腾诀。废材少年祸中得福,从此修神技,觅天道,寻真凶,碾强敌,报族仇,一步一步走向至尊之巅。“我这辈子唯一让那些与我作对的人感到痛苦的事情,就是他们一个个都死了,我却还活着,而且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活得好。我知道我自己总有一天也会死,只是我要求自己现在还不能死,因为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
  • 青春就爱狂

    青春就爱狂

    14岁,是一个繁花似锦,朝气蓬勃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我们想狂就狂,想疯就疯!学霸与捣蛋鬼们的大战一触即发,笑容与泪水的洗礼,你们准备接招了吗?
  • 静停的世界

    静停的世界

    C21:未知来源病毒,拥有四个阶段的演变。「阶段一」病毒初始形态为二级病毒,进入宿主体内后因环境改变,自主转化为一级病毒并开始大量分裂,同时杀死所有非自身分裂同类病毒,优胜劣汰。「阶段二」唯一的一级病毒将作为主控核心,通过分裂悄无声息侵占所有组织及器官,宿主无法察觉。「阶段三」中期,宿主出现免疫反应。呕吐、发烧、头疼、虚汗等。「阶段四」末期,全身60%以上被侵占,到达这个阶段时病毒呈爆发式增长,病毒核心已可控制宿主部分肢体的活动并进入防御形态,宿主身体机能同时得到强化,短期即可达到完全感染。
  • 梦醒后醒

    梦醒后醒

    主要讲述的是学渣女主郑薇因一次偶然事件经历了不好好学习以后的生活,在那里遇见的所有不幸让眼前这个少女番然醒悟,梦醒后的郑薇发奋图强考上了好的大学,遇见了学霸男主庄正后产生的一系列爱情故事。
  • 菜鸟与翠花的日常网游

    菜鸟与翠花的日常网游

    一只名为菜鸟的男性玩家碰上名似翠花的女性玩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日常呢(或许是伪日常呢,谁说的准笑)ps:逻辑紊乱的作者或许能正常更新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少主:美丽班长哪里逃

    恶魔少主:美丽班长哪里逃

    性格好强的少女夏凉为谋生计进入豪宅做女佣,却不幸落入当家少主的魔爪之中。被蒙双眼的她不知道少主的真实身份,却无意中从他呢喃中的“班长大人”得知他竟是自己的同伴同学。他的身份到底是谁,是温柔的他,是邪魅的他,还是不羁的他?
  • 九歌风华

    九歌风华

    【1v1双宠】初次见面,“呦!这是谁家的小妞!快、快。让你九爷香一个”第二次见面,“哎呀!你有完没完啊!香也香了,你到底跟着我到什么时候?要不我要你香会来”傲娇脸“哼!你都亲我了,所以你要对我负责。”第三次见面,某女(男)咬牙切齿道“怎么还想抛下我,不可能!”而我们九爷“哼,惹不起我还躲不起,我躲、躲”可当某一日,我们九爷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一直被她视为小萝莉(麻烦精、粘人精)竟是一个男人、男人、男人。天都蹦了好吗!而某男“夫人,人家都自愿脱了马甲,你还不满意吗?要不生个球、玩玩可好”某怂包“好、好、好!”好个毛线,发誓,打死也不调戏小姑娘。
  • 大唐皇族

    大唐皇族

    玄真界域,八方百万世界。洞玄灵界,大隋定鼎九州。现代灵魂重生李玄霸,武道绝伦,盖世无敌。太上仙,震古今;紫阳魂,傲诸天。隋失其鹿,天下共逐。枭雄并起争霸天下,四方敌族虎视眈眈。大唐皇族,君临百万世界。“启奏圣上,赵王强娶师妃暄、石青璇、宋玉致,慈航斋主、邪王石之轩、天刀宋缺抵达长安。”李渊:“...........”
  • 成都明天再见

    成都明天再见

    又名《80后启示录》以真实事件为题材改编,体现80、90现实生活感情百态的一部慢热型小说。富二代“草根”“屌丝”和曾经的超女、明星。。。等等的故事,这里有爱情、亲情、友情、职场,人生的大起大落等等。这里并没有极度天马行空和虚幻,有的只是生活写照,发人深省。这是一场属于80、90后的心灵旅行(部门桥段改编后类偶像剧情,实则为真实事件改编后的不乏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