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88400000078

第78章 文房墨宝贺兰砚

贺兰石是产于宁夏贺兰山中的笔架山的一种著名工艺石料,被誉为宁夏红、黄、蓝、白、黑“五宝”之一的“蓝宝”。其石清雅莹润,绿紫相掩,质地细致匀密,坚而可雕,刚柔相济,故有呵气成珠,叩之其声如磬,研之其墨如油,储墨不干不腐等特点。因其性质适于制砚,故主要用来刻制贺兰砚。贺兰石天然形成深紫色、豆绿色,嵌夹着青白的点、斑、条、块,深浅分明,相互辉映,色调古雅庄重,色彩鲜艳,素雅美观,乍一看仿佛是大自然献给人类世界的一幅优秀杰作。古雕艺人习惯把深紫称为“紫底”,豆绿称为“绿彩”、“绿标”。“紫底”中含铁量较高;“绿彩”几乎不含铁矿物,却星散着一种耀眼的光泽。“绿彩”在紫底中的形态繁妙奇特,犹似晶莹嫩绿的翡翠,镶嵌在平柔紫绒之中,显现得清雅隽秀。

用贺兰石雕刻的贺兰砚,图案千姿百态。青山绿水,小桥楼阁,云龙飞腾,花鸟虫鱼,古代人物,福禄寿禧,都进入了贺兰石雕的范围。图案显得非常逼真,自然纯朴,浑如天成。实为砚中之极品,文房之瑰宝。以造型而论,贺兰石雕砚可分为仿形砚、椭形砚、盖砚、素砚、玩砚五种类别。仿形砚摹拟某种物件,借助艺术夸张,似像非像,拙中见巧,最为流行,备受青睐。如瓜形砚、动物砚、植物砚、器物砚、云形砚等。最常见的是瓜形砚中的“葫芦砚”,大肚为墨塘,小肚刻水池,边洗“绿彩”雕成蔓叶,再雕配上蝴蝶、蝈蝈类,如舞似鸣,给人以素慰之感。动物砚刻九龙套砚,神龟伏牛、站象睡鹅、蜗牛蚌壳。随后定形,形态万千。器物砚常仿古舟、石鼓、琵琶等。云形砚取天空之胜景,雕刻彩云托月,北斗七星,流云舒缓,星月当空之形状,使人浮想联翩。

1963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在宁夏视察时,对贺兰石砚发墨、存墨、护毫、耐用等诸多优点感叹不已,即兴题诗一首:“色如端石微紫深,纹细金星细入肌。配成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宣。”很早以前,贺兰石砚就敢与我国最著名的端砚和歙砚相媲美,民间也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说。后又被列为全国八大宝砚,种类不下百种。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就有以紫砚贡品进于天子者。有人还考证说,当年杨国忠为太白磨墨用的砚台,就是贺兰砚。明代《朔方新志》中更有明确记载:“贺兰山有石可为砚。”可见那时用贺兰石雕砚已是一种行业,决不是新的发明。因贺兰石雕砚造型古朴典雅,而沉淀其中的墨水,只要加盖严密,可保持数日不干、不臭,民间常赞誉说:“存墨过三天。”颇受文人墨客所喜爱。明代文人吕留良在其所著《友砚堂记》中记载了他与人争买贺兰砚的情景:“见一紫青石砚,两人争出价买之,抱卧累月不厌,其癖可笑如此。”由此证实,贺兰石雕砚在古代可称得上是稀奇珍宝,是文人墨客难得的砚石。偏爱之至。清代《宁夏府志》中也载有“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直立,宛如笔架,下山紫石可为砚,俗称贺兰端。”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任宁夏知府的江西人赵唯熙爱好书法,视砚如宝,书房题名“砚山斋”,留下佳句:“贺兰富砚材,堆砌如小山。夙有临池兴,簿书傥余间。”

虽然在史料中对于贺兰石砚的记载不多,但当地民间却流传有不少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一说远古时期,泾河龙王因违背玉帝之命,胡乱下雨酿成人间水灾,犯下天条,被魏征斩首。他的首体被弃于贺兰山下,后来变成了一条山脊,当地群众习惯称之为“白龙脊”。这山脊下的紫石头,就是龙肝所变。后来,龙王的女儿来此凭吊父亲时,痛哭流涕,不少眼泪洒到紫石上,化成了青白色的斑点。故人们将贺兰石亦称作龙肝石,用它雕刻砚台,也就唤为龙肝砚之美名了。

又说公元1038年,西夏王李元吴独立为国,宋徽宗闻讯后,惊恐万状,召集将士,举兵讨伐,结果一败涂地。宋徽宗大怒,即派老将夏竦、韩琦、范仲淹领兵数万出征,想一举攻破西夏国,谁知损兵折将万余人,弃甲而逃。/1,/1,西夏国接连打了胜仗,李元吴士气倍增,精神振奋,时值盛夏时节,鸟语花香,气候宜人,便带文臣武将来到风景秀丽的贺兰山滚钟口,避暑纳凉,游山玩景。一时诗兴大发,取来笔墨纸张,在凉亭与诗人张元挥毫赋诗,元昊写道:“夏竦何曾耸,韩琦并未奇。满山虎狼辈,犹自说兵机。”表现了李元吴胸有成竹的沉着心境,不畏强大的宋兵。正写完最后一个“机”字,忽一阵旋风刮来,将纸笔墨卷起,纸笔落在附近一座山峰的树权上,墨汁也滴落在石头上。元昊慨叹地说:“大势已去,看谁敢来。”后来,人们将落笔的山叫笔架山,染上墨汁的石头都变成了黑青色,细腻光亮,用它制做石头砚台和磨刀石。那山峰也便唤作砚石山或磨石山。

当然这些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并不堪信。但用贺兰石雕刻砚台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图案雕刻各顺其理,各成其章,精雕细琢,技艺传神,力毕功就,砚成方休,百无重样,艺术造诣日益趋高,成为华夏民族石雕艺术中的一枝灿烂之花。近些年来,宁夏一些老艺术家所雕刻的贺兰石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湖南诗人刘福祥在《贺兰石砚》一诗中生动地描绘道:“碧蓝石砚情堪赏,盛夏难干墨自香。镂凤雕龙称国宝,诗家买去贡书房。”湖南诗人吴兆焕咏道:“辉莹润雅史流长,石砚蜚声遐迩方。绣口锦心思李杜,银钩铁画忆钟王。龙翔凤翥毫添彩,柳暗花明纸绚光。云影天风池底隐,贺兰山里去生香。”1983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的国际旅游砚雕评比大赛中,宁夏艺人施真伦雕刻的“福寿套砚”荣获二等奖。陈梅荣的“九龙套砚”在北京展出后又赴美参展,现由阿基诺夫人收藏。值得庆幸的是,陈列在祖国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的大幅竖屏,就是用贺兰石雕刻而成的。它给宁夏人民带来了无上的荣誉和自豪。如今,贺兰石砚已享誉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被国际友人视为砚台中上乘佳品。

同类推荐
  • 贾平凹《古炉》论

    贾平凹《古炉》论

    本书是王春林为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论》所做的文学评论。书稿从《古炉》的内容讲述方式和艺术呈现技巧多方面、深层次详尽解析了贾平凹这一力作,尤其从小说写作的方法论上,为读者进行了引领和现场示范,体现了一位成熟的文学评论家所葆有的文学和思想立场。
  • 红楼的草根儿们

    红楼的草根儿们

    本书选取《红楼梦》中的贾府下层人物中有代表性的十二个人,分别就他们的个性和命运遭际展开深入剖析,文笔细腻、观点独特鲜明。作者给几乎每个人物都设定了不同的生活情境,好让他们的命运在“向左走,向右走”的取舍中,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命运的“惟一性”……
  •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

    《我得过最重的病,是想你》是咸泡饭的“短故事”集。故事不是你的,但一定与你相关,因为它们本质上是关于如何在爱的世界里互相成全,如何在坚硬的现实中强大内心,如何与生活、与真实的自己温情相拥,活出由衷的快乐。这些故事里有纠结、向往、欣喜和奋不顾身,它们是对爱的多维度阐释,对青春的生动描述,对生活和梦想的大尺度致敬。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 为什么是莫言

    为什么是莫言

    在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看来,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与作品翻译传播有很大关系。“翻译联通了各国文学,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文学的概念。”而“文学质量是唯一的标准”。文艺批评家郭小东则从多方面多角度,颇为全面地评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热门推荐
  • 花儿也有爱

    花儿也有爱

    如果一个人变成了一颗植物.那生活又该如何.
  • 能否让我安静修仙

    能否让我安静修仙

    你被系统搞过么?没有吧,当年我也信任系统,直到他发布了一个任务...
  • 末日仙屠

    末日仙屠

    灵气枯竭,资源匮乏,整个修真界面临着最大的挑战!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强大的妖族突然向人族开战,一方是以战养战,一方是以战去战。腥风血雨的修真界似乎已经将要崩盘,但凡生活在这水深火热之中的人,都在等待,等待这被称为“灭纪”的时代快点过去……。
  • 尘缘陌世

    尘缘陌世

    一个实力被莫名封印的少年,定论废柴被侮三年,三年沉沦,一朝而起。谁扰谁,谁念谁,谁憎谁,谁寻谁!既不甘,何不再来!
  • 行者纪

    行者纪

    人生在世多寥寥,听我梦中呓语话神仙;红尘逝去何寂寂,随我行与九天多逍遥——子桑九方。
  • 姥姥

    姥姥

    一个十六岁新娘到白发姥姥的故事。
  • EXO最美好的邂逅

    EXO最美好的邂逅

    当时光转身你还会回来吗。世上所有的一切我都可以不要,但是你必须是我的。再也不会许你独自一人,记住世界背弃你我还在你身边,你背弃了世界,我永远支持你。我爱你这三个字,承载了很多很多。那年栀子花又开,那年你的背影在我心中
  • 红楼梦里话阳江

    红楼梦里话阳江

    基于对《红楼梦》的热爱,或又有人说,于今年轻人不再阅读《红楼梦》之故,作者阅读二十余年不辍,偶有心得。
  • 婚后试爱

    婚后试爱

    他是权势倾天的财团老总,年轻英俊,富有慷慨。什么样的女人他得不到?可这个不起眼的小女人,却偏偏不把他放在眼里!她成功挑起了他的征服欲!他发誓,无论通过什么手段,一定要得到她!强取豪夺,他将她牢牢霸在自己身边。可小女人却一次次挑战他的底线,让他忍无可忍!
  • 青春若梦流年似水

    青春若梦流年似水

    我曾经拥有,但从来只是暂时的。直到那一年夏季,那些人让我明白有些人会离开,有些人会让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