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38700000048

第48章 山雨欲来 (1)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平南扫北,中国四周的边患几乎一一扫平,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道路,此时高丽问题便又一次横亘了在中国的面前。

隋朝几度在高丽的惨重失败,前后几十万中国士兵倒在了辽东大地上,唐朝上至太宗文皇帝,下至普通军民,谁不想把这笔帐讨回来呢?当时李世民说了这么一段话:“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而后来征高丽的诏令一下,立刻有数以千计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的志愿者要求参军报国,这些人都说:“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可见唐朝自上而下都没有忘记收复故土报仇雪恨,辽东永远只能是中国人的辽东,这土地上的每一寸上都浸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隋朝三次征高丽失败,高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收集敌人尸首,封土而成的高冢叫“京观”)“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河山。”寒风吹来,京观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谓尸山血海并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而已。几十万烈士的忠魂便在此不断地嘶喊,召唤。而国人并没有让他们长久的等待,李世民上台不久,在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立刻派广州司马长孙师进入高丽,毁掉这个京观,将中国将士的尸骨一一收殓安葬。这次的行动是一个明显的讯号,他预示着远在长安的唐帝国并没有忘记高丽这块最后的领土。高丽方面自然也收到了这个讯号,于是高丽荣留王高建武开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工程,他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在东北自扶余城(今吉林四平), 南至大海修了一条长达千余里的长城作为屏障,以此作为对抗唐军的本钱,两国之间的火药味再次浓厚起来。

当然摧毁京观只是表明唐朝的一个态度,关中本位的唐朝注意力依然重点放在西边和北边的游牧民族身上,等到了贞观十五年消灭掉高昌国之后,高丽问题就被提上了日程表了。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太宗皇帝心里虽然有这个念头,但是也不是说想打就打,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在战争之前的外交政治行为总要进行一番动作,毕竟强隋可以说就是亡在征高丽上面,这样就对后来者造成了一个阴影,甚至这个阴影会被无限夸大乃至神化。后世元朝两征日本不果,反而因为台风损兵折将,就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明朝也因为畏惧“天命”而没有向日本下手也是同样的例子。龙虎济,风云会,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大唐此时英豪辈出,靠自己的力量终于打破了这种所谓的“天命”,而终明朝一世只能被动的防御倭寇这更是体现了开放进取与闭关自守之间的巨大差异。

当时唐帝国准备的第一步就是派使臣进入高丽侦查地形地貌,天气水文,风土人情等等情报,为大军开进做好一切前期侦查工作。于是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七月,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利用出使高丽之机,侦察其“山川风俗”。大德进入高丽境内后,先以丝绸绫绮贿赂当地官员,并告说:“我非常喜欢游览山水名胜,你们这里有什么风景名胜请带我游览一番。”于是,各地官员便甘为向导,带其游历,“无所不至”。所到之处,大德又遇到了很多留居高丽的华人,即向这些华人讲述了中国国内的变化及其“亲戚存没”消息。临别之时,华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经过一个多月的侦察探听,于八月十日回到长安,向太宗全面而又详尽地汇报了高丽境内的山川地理形势。

唐朝的心思高丽王高建武心里一清二楚,这个高健武其实还是颇有谋略的,他一面修建“长城”作军备,一面加紧进攻百济和新罗,意图将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的盟国全部扫平,以解后顾之忧,一面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年(公元621年),七年(公元624年)频繁地遣使朝贡,并且和唐朝互相遣返国人,摆出一幅友好的姿态。到了太宗时代他更是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献上封域图,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派遣太子桓权入朝,并贡献方物。这样的几手动作下来,唐朝虽然有心发兵但是却找不到什么借口,当时打仗尤其讲究一个吊民伐罪,所谓以有道伐无道,高丽的姿态摆得如此之低,这样就阻止了唐朝要发兵的可能。

高健武如此动作,在当时其实是对唐朝最好的应对方式。高健武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率五百死士击退杀入平壤城的来护儿大军,他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可是他清楚的认识到,太宗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隋炀帝时代的中国了,唐太宗的军事才能即使纵观整个中国史也是最为卓越的军事家之一,更何况现在的唐朝名臣良将如云,边患基本被扫平,高丽此时要是再继续桀骜不驯,那么全中国在隋代伐高丽时累积的怒火就将会一股脑降临在高丽的头上,那时再后悔就晚了。

可是虽然高健武这边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对国际局势确实是了如指掌,算无遗策,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场宫廷政变将高健武及其手下的大臣们杀了个干干净净,政变成功的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正式上台。

泉盖苏文上台之后高丽的对外政策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高丽与百济结成同盟,全力进攻新罗,眼看新罗无力抵挡,灭国在即,新罗只能遣使入唐求救。虽说这样的故事在唐朝已经多次发生,可是之前的高健武都是在唐朝使者到来以后虚与委蛇,最多写个表谢罪之类的,让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可是泉盖苏文不一样,唐太宗当时派遣司农丞相里玄奖持赐高丽书,令其停止对新罗的进攻。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正月,玄奖到达平壤,而莫离支泉盖苏文正率军南侵新罗,已破其两城,高丽王高藏遣使召还京师。泉盖苏文返回平壤后,态度极其狂傲,他向玄奖说,如果新罗不能将隋末侵占高丽的五百里之地归还高丽,恐怕这战争停不下来。

玄奖当然也不是好惹的,当即反唇相讥:“以前的事情怎么能什么都计较?如果按你的说法,你高丽的辽东诸城,以前都是我中国的郡县,现在中国尚且没向你追讨,你高丽又何必如此不依不饶?” 泉盖苏文这时以东方盟主自居,走上了一条与唐朝进行全面对抗的道路,自然这次唐朝的调停失败了。不仅如此,高丽还遣使前往漠北,用“厚利”挑唆薛延陀汗国与唐的关系,打算在北面对唐朝进行牵制。在战备方面一面加固高健武时代建造的“长城”,一面在辽东和鸭绿水(今鸭绿江)以及千山山脉之间广大地区集结兵力,构筑军事据点,并大力加强辽东城(令辽宁辽阳)、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扶余城(今吉林四平)、新城(抚顺北关山城)、盖牟城(今辽宁抚顺)、安市城(今辽宁盖州东北)以及乌骨城(今辽宁凤城)、卑沙城(即卑奢城,今辽宁金州大黑山)等诸城的防御力量,以此作为第二道防线,企图封锁唐军的水陆进攻路线和登陆港口,并在这些地方实行坚壁清野,企图在唐军粮饷匮乏之时乘机反攻。

这样明显的敌对行动,要是依旧容忍下来,那么唐朝作为整个大东亚的统治权威将遭到严重的削弱,甚至崩坏,甚至被平定的周边民族都有再度反复的可能,这显然是唐朝所不能容忍的。再加上无论是李世民个人还是整个中国的民族情绪而言,基本都是希望打这一仗的,因此大战已经无可避免。针对高丽,唐朝的战争机器再度高速运转起来。

针对高丽的军事准备,太宗皇帝做了多方面的筹划和布置。首先被高丽引为奥援的薛延陀方面。薛延陀是塞外的一个大族,后来强大起来就和回纥族联合起来反对当时强大的东突厥汗国,并且打败了当时被派来讨伐的突利小可汗。后来强盛的东突厥被李靖彻彻底底的收拾了以后,突厥族已经转变为了唐朝的附庸,成为了唐朝的臣民。可是此时强大起来的薛延陀依然不依不饶,不断进攻突厥欲将突厥族整族变为奴隶。此时突厥已经成为了唐朝的臣民,太宗皇帝当然不能坐视,于是进行了大量的调解工作。可是没有什么效果,在草原上人们只听得懂一种话,那就是拳头硬的是老大。

于是薛延陀丝毫不听劝解,并且在贞观十五年太宗皇帝东巡洛阳,准备来年二月封禅泰山的时候解决掉突厥人。这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薛延陀率各部二十万人马进攻突厥,并把突厥人逼入长城。可是太宗皇帝早有准备,诺真水(今呼和浩特市西北之艾不盖河)一战,名将李世绩以五千唐军大破六万薛延陀,斩首三千俘敌五万。一仗打得薛延陀损失惨重,在对高丽用兵之前就把薛延陀给解决了。后来高丽还想让薛延陀对唐朝进行牵制,薛延陀是有这个心而没这个胆了。太宗也知道薛延陀跟高丽勾勾搭搭,于是在征高丽之前给薛延陀一封信,信里面就说“我去征伐高丽了,你要是有种,就来吧。”(“语尔可汗,我父子并东征高丽,汝若能寇边者,但当来也。”)薛延陀上次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见到这封信,怎么还敢轻举妄动,于是安分守己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活动,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同类推荐
  • 挂匾

    挂匾

    穿越历史的雾霭,秦长城两侧,萧关古道旁,奔走的是犬戎、西羌、义渠、乌氏、鲜卑、匈奴、党项、蒙古、回回的民众,不同的行装,不同的语言,上演着一幕幕历史的活剧。
  •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本书还收录了茨威格其他的几篇有名的小说,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暴雨

    暴雨

    长篇小说《暴雨》以第一人称展开故事情节,以心理描写为主体贯通全文。《暴雨》基本结构以一个城市女青年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爱情故事的回顾为线索展开人物的命运。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人的自传——实际上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肖雁这一社会缩影来反映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在社会生活中所受到的残酷无情的鞭打和对理想生活百折不挠的追求。
  • 风尘隐侠鹰爪王17

    风尘隐侠鹰爪王17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

    《吃掉天蝎》从扫描当代年轻人心理状态变化的爱情故事出发,每个故事里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一方代表天蝎座的某种特质,另一方是其他十一个星座的某一个。以20个小故事为基础,每篇字数三千左右,把天蝎座一网打尽。每篇章节之后的两个固定小栏目,以最直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在爱情中所遇到的迷惑,阅读完这本书,无益可以得到双重的技能。
热门推荐
  • 无能力的我却是世界最强

    无能力的我却是世界最强

    “等一下!我真的只是无能力者啊!”这是某废材发自肺腑的自白。“没事的,我们只是让你当吉祥物而已。”某协会会长一脸正经地如此说着。(这家伙又来了……)“没错,看你长得这么帅,大家就不会闹事了。”某职业英雄露出了比哭脸还要夸张的扭曲笑脸。(都到这种时候,这家伙还玩这一套)“对啊!毕竟你可是那位大人的未婚夫啊!”某财团主人笑嘻嘻地恭维起他。(可恶!怪不得年纪这么小的女孩子会成为犯罪克星,一定是这家伙在背后操作的吧!)……
  • 春绿樱花开

    春绿樱花开

    春的绿色,填满金色的露珠,滴落在春天里,沐浴久违的阳光,花香弥漫了整个季节。春天,大自然成了花的世界,红的艳,白的娇,黄的嫩,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温暖的阳光,吹绿了大地,吹艳了五彩斑斓的花。樱花开了,有白瓣如雪,满树繁花,好像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花裙在春风里迎风招展,恰似春雪冰清玉洁美,有白瓣红蕊,一朵朵白里透红,还残留着几滴雨露,胜过梨花带雨,非常漂亮。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珊珊而来,站在花海里闻着花的清香,沉醉在梦的海洋里。好景不长,不到几天花期一过,一瓣一瓣随风飘落,犹如仙女散花般,花的凋零是自然规律,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春天希望的开始,心灵的呼唤,走进春天,感受着春天的温暖与期盼!
  • 德行

    德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神之路之诛天神皇

    修神之路之诛天神皇

    无意间李小璐穿越到异界大陆,得知是一个可以修炼的世界,然后就开始了修仙之路,修仙之路上路路荆棘,李小璐一路披荆斩棘,到最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在等着李小璐······
  • 那年一十八

    那年一十八

    是一篇根据真人发生的事情,一直到大学毕业,以此纪念当时一十八没有勇于开口的事情
  • 六个大佬是我哥

    六个大佬是我哥

    全国人都知道安家有一个女孩,是安家的小公主,上头有七个大佬哥哥,宠她入骨。可谁告诉他们这个不要脸的小竹马是谁?不是说不近女色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一生即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舛的命运斗争的过程。年少时被父亲逼着弹琴,母亲早逝;成年后经历了数次失败的恋爱;26岁时听力衰退,45岁时完全失聪……该书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永恒的艺术而长期忍受苦难、与命运抗争的心路历程,阅读该书可以使读者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重收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曲剑歌

    仙曲剑歌

    经过亿万年的孕育形成了一颗水蓝星球,这里的居民称它为蓝星,科技在经历动荡的古兵器历史时期后飞速发展,2112年,古索罗人预言成真,世界末日降临,人类近乎惨遭灭绝,历史发生断层,但得以有“种子”保留下来,生根发芽,从此又重演远古时代,不过地球发生变异,人们发现空气中有一种浓厚的灵气,可吸入体内增强身体素质,于是修炼一词便是诞生而来,经过上万年的的发展,修炼便已经普及之所有人。本书境界:炼体——炼气——神通——法相——金丹——元婴——羽化——(红尘仙,仙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