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37800000104

第104章 沈家金牌

关于昌国海域各岛屿的安抚、驻守、巡逻等事宜商议完毕后,各匠头便自行退去,安排部署自己分管工坊的工作。

此时留在议事厅的只有沈方、王寿光、刘四、李老黑和金樾五人。

金樾的士兵返回海军基地后,针对流求和吕宋的攻略计划便排上了日程。

沈方从书架上面取来一张世界地图摊在书案之上。这张世界地图,是沈方从海洋系六十名大工绘制的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幅。此图除了完整地复刻了木制地球仪上的地理特征之外,还贴心地将经度、纬度线以三十分为标准,用细线进行了描绘,椭圆形的地图与后世世界地图几乎一般无二。所有大工都发放了赏钱,绘制此标准地图的大工除了奖励一百贯铜钱外,还提前锁定了大匠的名额。除了这张标准地图之外的所有地图,在大工们惊愕的眼神中被付之一炬,这张地图也只临摩复制了五份,作为沈氏产业最高机密妥善保管。至于大工们脑海中还保留多少细节,那就看各人的记忆和观察能力了。虽然沈方有意将世界地图公开出去,但此等奇物在公开之前似乎还能发挥奇效,比如献给王安石、柴勐以换取大周大量的人才,面对这么广阔的无主之地,他相信每一个有抱负之人都愿意去征服。

金樾仔细看了流求及附近的大些的海岛,“这流求与琉球国离昌国都只有五日路程,离昌国五日之远的耽罗可以发展成为十几万人口的藩国,面积数百倍于耽罗的流求却至今无人问津,实在可惜。”

“今后流求改名叫台湾,流求、琉球音同容易让人误会。”沈方一边说,一边将台湾两字写在地图之上,并在地图上写下了台北、新竹、台中、高雄等地名。“华夏自古以来便是以陆地为主要疆域,象琼州离广南西路如此之近,还被认为是荒蛮之地,流放之所,何况隔着两百多里海峡的台湾,只有渔民和少数南洋海商才会靠岛补给。”

“台湾岛的位置极为重要,今后所有驶往南洋、西洋的船队都需要路过台湾,如果台湾建设好,高雄等港口将取代泉州的位置,成为华夏与异域通商的窗口。”沈方用华夏取代大周,在场众人却没有觉得不合适,毕竟现在台湾是无主之地,大周也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台湾岛西侧是可以耕种居住的广袤土地,一年三熟,可以养活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可惜昌国发展太快,明州附近已经招不上足够的人手,从其它地方移民,只怕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刘四沉吟道,“沈氏想要静悄悄地发展,只怕也不容易。”

“明州不行,就去密州、耽罗、朝鲜、日本、琉球,大周这么大,有些地方遭了灾,生活不下去,只要到了密州,通过海路运到台湾,便有饭吃,便有地种。其它地方,愿意移民的可以给田地、种子、农具,招不上人,抢也总能抢一些,庆国公当初就是这样得到大量人口。”

“这可需要长远布局,慢慢筹划。”

“不急,未来几年,台湾、吕宋能有几万、十几万人口,便足够供给昌国所需粮食,粮食能自给自足,就不怕官家突然发狠,断了我们的粮路。”

“昌国毕竟是大周的县治,朝廷不至于处处针对昌国吧!”王寿光皱着眉头说道。

“如果我爹爹在西夏建功,只怕削弱昌国便会成为官家和石相最紧要的任务。他们也未必是要针对昌国,只是想给点颜色看看,让沈家低头。但是,我们如果可以自给自足,又何惧朝廷施压?”

“那可是明摆着和朝廷对着干了!”

“希望不至于到这一步,但如果真到这一步,多些准备总不会有错。”

“二公子说得对!我老黑保证把台湾和吕宋经营好。”

“台湾、吕宋相隔甚远,我有意让老黑叔去吕宋当总督,四叔去台湾当总督,你们两位意下如何?”

“属下遵命!”刘四、李老黑神色各异的接受了任命。李老黑虽然想将两地掌控在手中,但沈氏产业也不能将所有的好处都给了李老黑、金樾这样的带兵之人,刘四以下所有的匠头,包括未来的文官都将有机会承担一地总督的重任。

金樾看到刘四、李老黑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地盘,眼热不已,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太东洲十倍于大周的面积,才压制住羡慕之意,“二公子,我们何时出兵?海军保证完成任务。”

“总得等你迎娶了冯岛主,我们吃了喜酒才好出发。这段时间,四叔你做些匠人的工作,争取到了台湾、吕宋,就能上手。老黑叔,你和四叔把这些匠人和各岛移民分一分。你分六成,四叔分四成。吕宋那边有几千个海岛,虽然没有象样的国家,但是大小部落难以计数,虽然沈家想与他们公平交易,但是难免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冲突。而且那边的海盗远比昌国猖獗,就看昌国这些先遣队员的本事了。”

“二公子放心,有步枪在手,多少海盗都让他们乖乖听命!”

“把那些先遣队员用好,你能分近两万人,十人配一把火枪,便有两千把火枪,火枪虽然不如步枪威力大,但对付吕宋海盗足够了。”自从开始制造滑膛枪开始,沈氏产业内部便将滑膛枪统一称为火枪,而将昌国一号称为步枪。“给先遣队员们讲清楚,所有俘虏全归他们雇佣管理,别杀红了眼,将宝贵的劳力全杀光了。”

“这些昌国海盗上辈子积了德,才碰到沈老爷和二公子,天杀的海盗不用做,跑到吕宋就能当大地主了。”李老黑啧啧叹道。

“二公子,老黑他们有仗打,有俘虏可以使唤,台湾怎么办,可以抓渔民和土人吗?”刘四眼馋李老黑的劳力资源。

“当然不行,渔民乃是华夏子民,只要愿意归顺,比照先遣队员管理,不愿意归顺,赶走就是。土人多在山林之中靠打猎为生,他们不来骚扰,我们更不需要主动去进攻。你也可以带领先遣队员去吕宋、棉兰老岛那里剿灭海盗,几千个岛屿,你和老黑就是几年也打不完。”

李老黑有心反对刘四从自己的锅里找肉吃,但看了一眼沈方和刘四的神色,知道反对也没什么用,只好暗下决心,和刘四比试剿灭海盗的速度。

“二公子,我呢?这次海军出动二千士兵,也得分点俘虏,探险太东洲也需要劳力和人手。”

“台湾、吕宋就在这一两个月就要动手,你就算分到俘虏,难道还要养到明年端午?”

“我可以~”

“放心,庆国公会召集两万高丽劳力,再沿路抓些日本劳力,足够本次探险使用了。”

两万高丽劳力这个数量明显让金樾吃了一惊,他张口结舌,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二公子,用不了如此多的劳力,况且这么多张嘴,光粮食耗费也是天大的数字。”

“滚轮船需要大量的劳力,上个月我已给庆国公写信,让他准备四十艘滚轮船,加上我们的十艘,五十艘船足够装载粮食、淡水和各种物资。”

“这几个月间,庆国公能改造四十艘滚轮船?”金樾曾经是明州船坊匠首,知道改造滚轮船的难度。

“不是改造,是新建。听说庆国公那里有个船匠叫马宝海,见了我给庆国公的新船图纸便自告奋勇可以造出来。”

“马宝海?!他去朝鲜了?”

“金团长,你认识此人?”

“此人乃是密州船坊匠首,我早闻此名,却一直无缘得见。没想到,居然到了朝鲜,还能一口气造四十艘五千料的滚轮船。”金樾酸溜溜的说。若论造船技艺,明州船坊仅次于泉州,比密州要强一些,但以他现在的能力,也不可能在明年端午之前造四十艘新滚轮船。

“庆国公乃是集一国之力来造船,哪象我们,连造船的木料都得从大周其它州县购置。”

“他们的船帆怎么解决?”金樾在改造滚轮船时,棉布软帆强度不够也是其中一个大问题。

“提起船帆,我差点忘了,这五十艘船的船帆和备用帆全部由昌国来制造。现在的棉纱不能用来织帆布,正好在岱山建个织布厂和纺纱厂,不仅可以解决帆布的问题,而且可以大幅提高纺纱织布的效率。”

目前大周各地使用的织布机、纺纱机都是王寿光带领转塘时期的匠人研制出的新款,听到沈方又将有新的发明出现,王寿光的呼吸都急促起来,正准备问个究竟,议事厅里快步走进来一个沈氏产业的管事。

“二公子、王匠首,台州武志、泉州牛立江登门拜访,现在门厅等候。”

“他们来做什么?”沈方沉吟道。

“估计是来探探我们的深浅,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王寿光猜测道。

“让他们进来吧。”沈方一边传令,一边把案几上的两幅地图收好,放回书架。

过了片刻,进来两人,一个是黄脸老头,有一把银色的胡须;一个是光头壮汉,脸上有两道狰狞的伤疤。

两人自报家门,黄脸老头乃是台州海盗大龙头武志,疤脸汉子正是泉州一带大名鼎鼎的海盗头子牛立江。

“两位好汉来昌国有何指教?”沈方笑着客气地问道。

武志拱手道,“近日听闻二公子一统昌国千岛,武某与牛兄弟不胜欢喜,特来致贺。”

武志说罢,便与牛立江起身各从怀里取出一份礼单,双手递给沈方。

沈方起身接过礼单,只见上面各种珍宝应有尽有,最醒目的便是抬头五个字“黄金一千两”,只这一项便价值两万贯,加上其它林林总总只怕每张礼单都价值五万贯。虽然以沈氏的家业,这五万贯不算什么,但对于武志、牛立江此等海盗而言,却是大出血。以昌国大龙头阴国兴黄兴岛的家底也才不过十万贯而已。

沈方微微一笑,将礼单交给王寿光,“两位好汉如此大礼,沈某愧不敢当,不知道沈家有什么可以帮到两位?”

武志与牛立江相视一眼,“二公子爽快,武某便有话直说了。”

“武某与牛兄弟想高价购买二公子新制的火器。”

“不可能!”李老黑腾的站了起来嚷嚷道。

金樾也站了起来,冲着二人怒目直视。

“两位团长坐下,两位好汉远来是客,我沈氏岂有与客人翻脸的待客之道。”

李老黑、金樾两人悻悻地坐下。武志、牛立江脸色没有丝毫变化,甚至对李、金两人连正眼都没看一眼,只是盯着沈方这个沈氏的当家人,一言不发。

沈方的笑容慢慢地褪去。

“你们两家与阴国兴勾结,图谋沈氏的技术和匠人,原本我便准备将台州和泉州所有的海盗洗了。”

沈方此言一出,武志、牛立江的脸色终于有了变化。李老黑和金樾顿觉畅快,就准备喊门口的亲卫队进来动手。

“但你们两人居然自己来了,”沈方皱着眉头起身在议事厅里走了几步,“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两位好汉让沈某好生难做。”

武志、牛立江见沈方言语不善,便准备发作,制住沈方,但他们刚动了杀心,却发现沈方象一座大山一般,用气势将他们两个人牢牢地压制住,这可是江湖一流高手才有的气势。两人感觉自己汗流夹背,竟连呼吸也有些不畅。

“现在杀了你们两个易如反掌,却让天下人笑我沈家没有容人之量。”武志、牛立江听了沈方此言,只觉听到了仙音神曲,一颗心终于放下。

“火枪之物,乃国之重器,沈某岂敢卖于旁人,但两位好汉远道而来,又奉上厚礼,倒让沈某有些为难,要不,借给你们火枪各十把,可好?”

武志、牛立江听到沈方有些松动,喜道,“多谢二公子成全!能否多借几把?”

“火枪流出多了,便极难管理,此物整个大周也没有几把,一旦流出,沈家便犯下滔天大罪。”

“我等对天发誓,只用此物对付不长眼的同行,不会在陆地上使用,更不会让大周禁军知晓。”

“那么沈家南洋的商船呢?”

“便没有租借火枪之事,沈家的船只我等也不敢惊动,只是冒充沈家的船只甚多,还望二公子给个凭证。”

“这个好说,沈氏将为这些去南洋的商船配备火枪和金牌一枚,寻常船只绝难仿造。”

“二公子放心,沿途所有海盗,我等会加强约束,持沈家金牌者一律放行护送。”

沈方抚掌笑道,“武大当家、牛大当家敞亮,那就各借给二十把火枪吧!”

“多谢二公子。”武志、牛立江大喜,向沈方拱手谢道。

待沈府管事领着下人抬进来四十把火枪和两箱铅弹后,武志、牛立江两人便再也坐不住,谢绝了沈方的宴请,命从人将火枪铅弹分作两份,各自抬了出去。

同类推荐
  • 若求学

    若求学

    现代普通青年夏国盛,得到一个魂穿异空间古代的机会,在异空间二十载,他为什么不愿争夺权力,只想在二十岁那年,求得一身知识,成为一个大文豪。本书又名《观庆余年……等书有感》《古学二十载》《青年迷惑行为》。
  • 北宋第一狠人

    北宋第一狠人

    北宋,一个悲情的朝代。靖康耻,犹未雪。泱泱国朝,岂容外族欺凌。现代小白领叶昂,魂穿到了北宋,成了一位衙内。开启了狂挽北宋的辉煌之路。凡江河所直,日月所照,大宋铁骑必将踏破!!!
  • 汉末乞活记

    汉末乞活记

    安逸惯了,又怎知战乱的残酷。莫名其妙的到了这个乱世,高铭其实只想安逸的活着……闲逸叹花花几度,梅兰竹菊,常伴君子宿。朱户常沾杜丹露,小荷只晓水中驻。止战休戈戈又复,刀枪剑戟,横卧英雄墓。马踏山河血染路,枯骨谁顾乡何处。
  • 历史挖的坑

    历史挖的坑

    历史是复杂的,不管碎屑多么细小,也仍旧复杂。本书站在史册边上,发一通卑之无甚高论之论,以期于人有益。因此,本书最大特点在于用思想性统率可读性,严肃认真,不人云亦云,也不故作惊人之语。对专制皇权的剖析平心静气;对臣民适应专制的状态求实求真;对专制社会微调机制的失灵,分析持之有故。该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分析皇权运作时最高统治者的各种手段与权术;中编则分析臣民对专制社会的认同,对皇权的忠诚,对社会正常运转所作的努力;下编为士的历史,铸造了士的两个品格:家国情怀和御用心态。
  • 周家纪事

    周家纪事

    96年的时候,长生村周家得了一对双生女,两姊妹性格迥异,长得十分相似,一个文静,一个好动。故事从这里开始,不知从哪里结束。这是傻小子和傻姑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一个小女孩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发生的故事。
  • 我是伐天霸主

    我是伐天霸主

    人,即神;我在,就是君临!种青莲丹心,生不绝战魂夺天地造化,诛天骄神话容万兽为己用,灭苍天之不平
  • 折月令

    折月令

    年少时的冲动,要么成为毕生所幸,要么,便是毕生所恨。他与她,不过是相看两厌,到头来却执手相依;她与他,本为同门之谊,却画地为牢;他于她,不过相护之恩,却不得相伴长久……一行少年人,从他们踏出山门的那一刻起,便深深陷入世事纷争之中,不容回头……
  • 幽灵岛屿

    幽灵岛屿

    “幽灵岛”的忽隐忽现,如何会移位,这些都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人们惊叹于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到底是什么让“幽灵岛”鬼使神差地出现和消失的呢?这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我以为我一辈子都不会到大海上去,更不可能到海上去涉险,这到底是虚幻还是真实?
  • 等夏小姐的季节

    等夏小姐的季节

    她不曾幸运,她拥有执念他包容宠溺,他和她就是注定。陆瑾航等了夏琳浅三年,爱了她十年,夏琳浅爱了他十年却不知他等了她三年也喜欢了她十年。季节是个美好的词我愿在每一个季节等你归来等你的季节不是太孤单毕竟心里有你
  • 眼睛渴了

    眼睛渴了

    世界上已经有三种爱情:电视剧里的,现实生活中的,想爱却不能爱的。我在经历着第四种爱情。
  • 宋仲基之不要离开我

    宋仲基之不要离开我

    这是一个关于宋仲基欧巴的故事,他们的一见钟情,注定着他们的一切,你可以幻想你就是其中的女主,好好和宋仲基欧巴浪漫一下吧!
  • 怨你过分的美丽

    怨你过分的美丽

    (短篇集合,已完结)也许,在她心中,还有无数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吧……我执起笔,亲手为她实现一个个梦想,她的他,他的她。
  • 婕妤下的阴凉

    婕妤下的阴凉

    那天,那一次相遇。我,与一个万众瞩目的他开始了一段不凡的人生,也许一次小小的错过就再也不会见到了,但我们不会再错过,努力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可阴差阳错的命运总是这样,当你觉得不需要时,却偏偏在,当你开始依赖时,却偏偏要离开。但命运真的不会在执着与真爱前低头吗?
  • 太清道德显化仪

    太清道德显化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