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37800000214

第214章 开封知府

沈方从妙香楼后院走到前堂,此时已近子时,若是在平时,妙香楼早已打烊,但今日乃是上元佳节,妙香楼里还有零星的顾客。沈方没有搭理诧异的歌姬、伙计,直接走到妙香楼外,往年妙香楼与矾楼在上元佳节,总会沿着临街店铺张灯结彩,贴了灯谜,供京城百姓猜谜取乐,妙香楼的实力、后台都比不上矾楼,所以总会被矾楼压一头。

今年上元灯会的局面却大不相同,来自昌国沈氏的能工巧匠做了上百展玻璃宫灯,悬挂在妙香楼的屋檐之上,宫灯中的蜡烛燃尽之后,便由伙计及时更换,这些宫灯要亮到子正,远远望去如同仙境一般。在妙香楼的门楼两边更是挂起两个硕大的走马灯,里面有两层玻璃,上面描绘着传说中的仙人图案,里层玻璃在蜡烛燃烧熏腾的热气驱动下,缓慢转动,在附近的地面留下光怪陆离的剪影,引来无数百姓围观。

沈方站在人群后面饶有兴趣地看了片刻,正准备离去,突然听到一个惊喜的声音。

“子矩!”

沈方听出来是俞大千的声音,回头一看,果然是开封府知府俞大千。“俞府尊,这么晚还没有回府么。”

俞大千下了马,让衙役们先回开封府,他叹了一口气道,“俞某哪里能有子矩的福气,两个夫人能得到太后的宠爱,与昌国公主也能相处融洽。放完烟花,子矩便没了事情能去三影先生府上赴宴,俞某却得回开封府守夜。”

“哦,这么晚了,还带着衙役出来巡街,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俞大千不以为然地说道,“赵有规,子矩还记的吧。”

“记的,齐王府的人。”

“今夜被人杀了。”俞大千淡淡地说道,“今夜在三影先生府上可有什么佳作?”显然对俞大千而言,杀人命案只是公差一件,这些文坛的聚会才是他这个正牌进士感兴趣之事。

沈方将苏轼、张先、章惇写的诗吟诵了一遍,听到苏轼写到“一树梨花压海棠”,章惇更是写出“床头微摇影三只”、“潮来浪打船欲破”的诗句,俞大千不由哈哈大笑起来,“子瞻、子厚不厚道,居然敢开三影先生的玩笑,他日三影先生必会写诗回敬。”

“子矩,你呢?可曾有佳作?”

“沈某也应付了一首。那赵有规是怎么死的?”

“子矩跟子瞻、子厚学了坏,故意吊俞某的胃口,你且先说刚才写了什么。”

“一首《青玉案~元夕》,”沈方知道推脱不过,便没有继续故作矜持,“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沈方没有停留,缓缓地吟诵出来,起初俞大千还带着笑容,渐渐地笑容凝固,甚至脚步也停了下来,他驻足品评着这首新词,嘴里不由念叨着“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绝佳妙作,此词一出,再无元夕词!”俞大千感叹道,“只是俞某有些好奇,这首词里的他究竟是何佳人?”

沈方苦笑道,“俞府尊还提此事,便是因为此词中的佳人,坏了三影先生的好事。”

俞大千心里一紧,仔细看了沈方一眼,沈方看上去不象抢了张先新娶小妾的样子,不过此人行事神鬼难测。

看到俞大千担惊受怕的样子,沈方觉得分外开心,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清楚。俞大千松了一口气,摇头道,“虽然莺莺姑娘并不想嫁给三影先生,但是在刚才那样的场合当着众人的面讲出来,只为了试探子矩,这事还是过于唐突,不怪三影先生发怒。只怕明日,子矩便会被官家训斥,依俞某之见,子矩应将莺莺姑娘交还给三影先生,一个歌姬而已,没有必要因此令太后娘娘、官家忧心。”

沈方和俞大千一边向开封府走去,一边说道,“俞府尊,莺莺姑娘并非沈某的私产,亦非三影先生的禁物,莫说只是酒席之上的戏语,便是莺莺姑娘嫁给三影先生,若是并不情愿,也可自行离开,何来交还之说。”

沈方此言一出,在俞大千听来便是离经叛道的轻狂之语,若非沈方身份特殊,只怕当场便要板起府尊的面孔,痛斥他胡言乱语,有辱清听。俞大千大摇其头,“纲常伦理乃是大周的根基,岂容戏言,此等轻薄女子若犯在本官手里,少不了一顿板子。”

“俞府尊铁石心肠,焚琴煮鹤,吾不喜也。”沈方故意拖长声调,“不说这个了,赵有规是怎么回事儿?”

“听矾楼的伙计说,今日赵有规在矾楼宴请秦枢密使的大公子和归宁侯,谁知却有以前的一个仇人闹事,那个闹事之人名叫崔大旺,崔大旺不知从哪里打听到赵有规在矾楼宴请宾客,在矾楼门口观灯的百姓中揭了赵有规的短处。那赵有规也不是什么好人,将这崔大旺的妹妹买进府中,没有半年便折腾死了,崔大旺在开封府告状,但又拿不出证据,反倒是赵有规拿出了买卖契约文书和郎中的出诊证词。崔大旺输了官司,便咆哮公堂,藐视王法,本府将其关了一个月,岂料此人不思悔改,出监之后,继续到赵有规府中闹事,被赵有规的家丁暴打了一顿,从此下落不明。”

“今夜烟花之后,百姓们在各坊市观灯,崔大旺当着人群揭了赵有规的短,赵有规自然不能忍,因为顾忌到矾楼对面的妙香楼乃是子矩你的产业,不敢派家丁驱赶,亲自下楼想要和崔大旺说个明白,没想到他刚从矾楼出来,还没有开口,便被崔大旺勾结的匪人劫持,这个匪人蒙着面孔,武艺高强,赵府的家人竟没有追上。报官之后,衙役们分头寻找,在南城一个偏僻角落,找到了赵有规的尸体,可怜这个京城有名的富商,竟然因为几百贯被人一刀砍死。今夜上元灯会,城门开放至子正,进出人等皆多,这崔大旺和匪人许是已经混杂在人群中,逃出城外。”

“那赵有规既然并不干净,为何俞府尊却要加以袒护?!”

“子矩,赵有规此人甚是奸滑,并没有留下证据。况且崔大旺的妹妹身死之事,在这些商户人家也属寻常,只要主家赔的钱多,娘家之人也不会纠缠不休,崔大旺好吃懒作,贪得无厌,对赵有规赔的钱财并不满意,这才引起争执。”

“寻常么?人命就这么不值钱?”沈方冷笑道。

俞大千见沈方动了怒,也不意外,若无其事地解释道,“说到底还是穷,新法施行以来,京城里的人口增加了三成,里面有一大半穷困潦倒,饭食难继,家中有女儿的便卖给青楼大户,没有的便只能饥一顿、饱一顿。起初按朝廷法度对人口买卖还管过一阵子,可是严刑峻法之下,每天都有饿死之人。后来朝廷下旨不再限制,渐渐地便有签死契之人。签了死契,被卖之女子生死与娘家无关,即使赵有规一文钱也不赔偿,也说的过去。”

“矾楼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现这种情形,俞府尊就不心痛吗?!”沈方冷冷道。

“俞某任这权知开封府也有三年了,三年之前,京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今新法检籍检出无数流民,乡绅地主不愿意继续收留,这些流民只能去各州县讨个营生,来京城碰运气的人就更多了。开封府衙门子矩也见过,破败如斯,竟无银钱修缮,只因朝廷拨付的银钱皆用来救济这些流民。在这种情况下,开封府能坚持建义仓施粥,盖茅棚避寒,已经仁至义尽。难道子矩认为这天下都如昌国一般富裕?”

“俞府尊,沈某知道你的难处,只是生命可贵,无论贫富。赵有规死了,还有人祭奠怜惜,可是更多的人死就死了,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遇到这种事情,我们自当挺身而出、扶危济困,岂能因为权势而罔顾王法?!”

“赵有规此事却与齐王无关。”

“当然没有关系,难道还指望齐王出来和你要人不成。只需要俞府尊知道赵有规乃是齐王的亲信,自然会有所偏向。”

俞大千听到沈方一直指摘自己的不是,也渐渐地失了耐心,“子矩,你我共事一场,俞某知道你年少气盛,颇具侠义,俞某久读圣贤书,年轻时也如你一般无二。可是宦海沉浮,要想做事情,首先得生存下来,若是象子矩那样率性而为,只图问心无愧,只怕用不了几日,便会丢官罢职,再换的官员未必能救活如此多的百姓。”

两人说到这个程度,也就无法再说下去,俞大千向沈方一抱拳,骑上马向开封府而去。

沈方看着俞大千远去的背影,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跃上屋檐向沈府奔去。俞大千在大周官员中已经算是出类拔萃,否则也不可能在人才济济的京城担任开封知府,这些读书人绝大多数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无忧,对于百姓受的苦难,仅有从书本中学到的同情,而没有切身的体会。便是一些寒门学子,一朝成名之后,也会很快融入到士人这个阶层,又有谁会真正地关心劳苦大众?

农民地位尚且如此,工人、商人地位更加低下,正因为如此,赵有规才会削尖脑袋巴结一切能够结交的权贵。

三个时辰之前,赵有规在矾楼请来了两名贵客。一名乃是当朝枢密使秦源的大公子秦求,一名则是最近风头正劲,甚得官家恩宠的归宁侯孙二狗。

秦源原本安排让秦求跟着沈括一起离开京城前往延庆路西夏前线,在元旦大典那天向沈括提及此事时,沈括以在西京洛阳主持京西北路、河东南路、京兆府路三路京道建设为由,建议秦求待他西行延庆路时再一同前往。秦源知道沈括嫌秦求碍眼,但其理由充分,让他挑不出毛病,只好回府之后安顿秦求小心一些,不要出门惹事。

秦求担心沈方找他的麻烦,便闷在府里喝酒取乐,但人不找事,事找人,初二那天,秦府管家慌慌张张地跑来,说自己开的一家赌坊被官家新纳宁妃的哥哥孙二狗夺走了两成股份。

提起孙二狗,秦求还有些印象,这个印象来自于天音阁的美琦。对于美琦,他已觊觎良久,只是争夺她的权贵子弟颇多,天音阁的妈妈待价而沽,没有轻易松手,后来他在一家赌坊厮混时,听说美琦乃是小时候以一百贯的高价卖给了天音阁,而孙二狗便是美琦的亲哥哥。孙二狗在他印象中就是一个赌鬼,这个赌鬼长的还有几分人才,只可惜一进赌场便走不动路,直到把手头的钱输的精光。没想到,如今这个不起眼赌鬼,因胞妹孙美琦获得官家欢心,摇身一变,竟成为了侯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孙二狗那日回到家中,才知道原来老孙家在京城有四五十个远房亲戚,老孙家有人得了势,他们先过来混个脸熟,不远的将来,便是登门求个差使,也是宁妃娘娘一句话的事儿。

挤在孙二狗小院中的朋友故交更是数不胜数,便是只见过一面的也敢自称与归宁侯自幼一同长大,同一个先生教授的学业,恐怕他说什么也不会想到,孙二狗虽然娶了东城孔秀才的爱女,但自己却目不识丁。

孙二狗自然不会说破,得到众人的拥戴总比无人重视强,要知道几个时辰之前,孙二狗遇到了绝路,几欲寻死,所有人象躲瘟疫一样躲着他。听说要搬到官家新赐的府第,这些远房亲戚、朋友故交更加热情,忙前忙后,孙老二、孔氏也插不上手。还好同行的老宦官发了话,说是御赐府第什么也不缺,回来只为拿一些细软衣物,这些人才悻悻地住了手。等孙二狗乘坐的马车向内城远去之后,这帮人才面露羡慕之色,渐渐地散去。

秦求见孙二狗起了势,也动了结交的心思,便以赌坊股东的名义,让赌坊闫掌柜邀请孙二狗一起吃饭。孙二狗被柴勐封赏为归宁侯,对于赌坊之事便不放在心上,一心只想着如何变着花样讨好柴勐,但秦源的大公子秦求一直以来都是他仰视的存在,以往在赌场时只有他点头哈腰,秦求趾高气扬的份儿,如今秦求却主动结交,让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便应了下来。见面之后,两人忆苦思甜攀交情,居然还引为至交。

到了上元节,秦求便约孙二狗到矾楼欣赏烟花、花灯,猜灯谜,顺便给他介绍一个新朋友,京城富商赵有规。

同类推荐
  • 话秋

    话秋

    唐有上道院,文功武治,桃李遍天下。将军有一子,入院而习,三年尽其书。且看他,与四方枭雄逐鹿天下,打得十二神宫高手满地找牙……
  • 剑啸鼓鸣

    剑啸鼓鸣

    元末明初,改潮换代之际,广西一带的壮族土司面临命运抉择,是坚持故元旧制,还是归附新朝听命,抑或独立割据,称霸岭南,在朱明大军攻陷蒙元大都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他们不得不纷纷投降了大明王朝,而庆远南丹溪峒等处安抚司安抚使(今天河池地区)莫天护,却因为曾经的割据幻想以及庇护袭杀朝廷命官的手下狼目韦也先,被皇帝朱元璋撤了职,,,,神秘的人面鱼纹剑重现江湖,引出了传说中的“邪物”十二金鼓,各个人物的命运,由此改变,,,,
  • 遗梦千年·寻秦

    遗梦千年·寻秦

    卫龙是一位历史系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没有立刻参加工作,而是留校参与研究有关秦始皇之死的历史课题。阴差阳错中他在考察时穿越回秦朝。依靠自己的运气与贵人的帮助,逐渐走近秦始皇,并走上了一次惊险的旅程……
  • 花腰傣传奇

    花腰傣传奇

    小说通过虚构了一个花腰傣族人与世隔绝的“落仙之境”,能让人长生不老的“长生石”、能让人起死回生的“仙灵草”、能载人飞行于仙灵海上的“灵鹫鸟”等情境,通过刀金与王教授两人的奇遇,刀金与傣族公主阿佩拉的爱情故事,将历史上秦始皇为求长生而派人四处寻仙的故事与花腰傣民族的历史结合,讲述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相映衬的花腰傣民族的传奇故事。小说融合了时下流行的盗墓题材、兼具科幻原素,将花腰傣传奇经历放置于真实历史的框架中,虽然故事虚构却又显出几分历史的真实感。作者对于该小说寄予的希望是想通过一个奇异的故事来展现花腰傣民族的神秘性与传承性!
  • 唐锋

    唐锋

    大唐的刀锋,斩向一切与大唐为敌之人!现代军人,在大唐继续自己未完的军旅生涯;一个男人的成长与拼搏,掀起这个时代壮阔波澜中的一朵惊涛!真的战士,为战而生,为战而亡;军人的信条,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里有男人最想认作一辈子兄弟的汉子,也有女人梦寐以求的纯爷们儿!
热门推荐
  •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名人武汉足印(丛书):体育卷

    武汉市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烘托这个名城的众多因素中,历史名人在武汉的活动与贡献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历史名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多方面。但从民国时期走来的历史名人,很多都已经去世,健在的也已经高龄。记录他们在武汉留下的足印,是方志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保留地方历史的一项抢救性的工作。2010年7月下旬,经过酝酿,地方志党组决定编纂一套以武汉名人为主,以传记形式出现的系列丛书。
  • 天残海界

    天残海界

    大地沉浮,山河破碎遥远的某处传来一声声嘶吼……
  • 北大荒

    北大荒

    由《闯关东》剧组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情系北大荒》即将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战火中成长,为新中国的诞生洒下鲜血;他们在炮火中前进,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宁。当祖国一声号召,他们又放下枪杆子,在北大荒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垦荒建设……于是,便有了悲壮而惨烈的故事,有了硝烟中走来的男人和从城市乡村走来的女人,有了爱情,有了歌声,有了新的生命……
  • 罂粟绽放之日

    罂粟绽放之日

    罂粟花,没有玫瑰的靓丽,没有牡丹的香气,有的只是那绝美中让人无法解脱的痛苦。彼岸中罂粟花开,此岸中落寞舞魂。
  • 追逐青春岁月

    追逐青春岁月

    一名普通的女生与一名不普通的男生的相遇的相遇,又会发生什么呢?
  • 他欲为帝

    他欲为帝

    没有一场盛世属于百姓,没有一个帝王可怜平民。金戈铁马,烽火狼烟。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 圣斗士之炎皇

    圣斗士之炎皇

    当一名杀手携带着上古神决穿越到圣斗士的世界的时候,是隐藏自己,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还是走上一条不断变强,挑战诸神的道路!
  • 重回大明当太子

    重回大明当太子

    上辈子朱佑明当了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到最后妻女全都被清军所害。当朱佑明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三岁的朱慈烺。年龄太小怎么办?先弄个杂交水稻出来让老百姓都可以吃饱肚子,再把火铳改良一下提高一下军队战斗力,再来个工业革命将汽车坦克弄出来。本文属于慢热的类型,前面是猥琐发育,后面高潮不断。
  •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说—人行天地

    王蒙的经历和身份得天独厚。他对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和广博世界的把握与表现,其实正是对生活可能性的一种探求。本书分人行篇和天地篇。前者写人,文豪、政治家、艺术家,栩栩如生。作为官员和文人的王蒙,交往甚广,常能写出人物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后者是游历天地的大文化散文,有别于通常泛游的文字,作家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及文化底蕴融于其中,使文章熠熠生辉。如此分主题地编选王蒙的散文随笔集,于作家也是首次。
  • 我的幻影王子

    我的幻影王子

    “幻影,我对你很失望,我以为最起码你还有心,但是这一刻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我想多了。帝王的爱从来和我毫不相关,算我安岭雪看错了你,”火红的王后盛装,在断崖之上飘然而下,“从今天起,我会学着忘记,从今以后,我安岭雪,生不如幻界,死宁可魂飞魄散。”“不。”幻影看着自己王后从悬崖下跳下。这篇故事讲述着安岭雪和幻界之王幻影之间的爱恨纠葛,有多少人可以原谅一个杀死自己亲生女儿害死自己的男人呢!请看安岭雪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