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45500000003

第3章 五霸争雄

齐桓公称霸之时,堪与齐国并列的大国,除了楚国便是晋国。晋国原本最有资格率先成为诸侯霸主,因为当初在护送周平王东迁的诸侯中晋国最强大,他和郑武公成为周平王一左一右的辅政大臣,而且晋文侯还攻杀了周携王,结束了周朝两王并立的局面,使得周平王大为高兴。但是晋文侯去世后晋国发生大乱,他的儿子晋昭侯即位时把曲沃封给了他的叔叔成师,号恒叔,晋国大臣潘父杀了晋昭侯想要迎接曲沃桓叔为国君,但国都翼城的人民都反对曲沃桓叔,并起兵抗击,曲沃桓叔败退曲沃。此后,翼城和曲沃之间打来打去,一直打了几十年,因此中原发生诸多事情都见不到晋国的身影。到了晋献公即位后,国家才趋于稳定,这时候齐桓公高倡尊王攘夷,半蛮族的楚国都积极予以相应,晋献公却不声不响,暗中在忙着充实自己的力量。因为晋国内乱的时候,虢国曾经占到了晋献公的对立面,因此晋献公坐稳了君位后就试图报复,同时他也看上了虢国所占据的崤函要地,于是就打算攻灭虢国,但是晋国与虢国只见隔着一个虞国,于是派出遣荀息带着美玉宝马去向虞公借道,虢虞国的贤臣宫之奇说:虢国与晋国的血缘比虞国与晋国的血缘要近,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还会对虞国有什么爱怜之心呢?虞国同虢国就好比嘴唇与牙齿,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冻。”另一位贤臣百里奚也劝阻,虞公贪图美玉宝马,根本听从,便应许了晋国,还自告奋勇表示帮助晋国打虢国。宫之奇感觉事情不妙,就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了虞国,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顺利第攻灭了虢国,晋军就在返回时,趁虞国不备突然偷袭灭掉了虞国,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百里奚。这时候晋献公正在张罗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德,就请求晋献公将百里奚作为陪嫁的随员,然而行至半路百里奚跑掉了,逃至楚国边境被楚国人捉住让他放牛,秦穆公得知后,用五张羊皮从楚人手里买下百里奚,两人经过交谈,秦穆公发现百里奚不但贤德而且有才,就把国家政事交给了他,百里奚又向秦穆公推荐了他的好友蹇叔。蹇叔是齐国人,百里奚年轻时家境贫寒,为了谋求官职曾周游列国,但是没人看得上,以至于囊中羞涩几乎成了要饭花子,唯独行径齐国时这个蹇叔拿他另眼相待,给与了他极大帮助。秦穆公任用百里奚和蹇叔,秦国渐渐强大起来。

晋献公晚年迈昏庸,临死的时候,为了立自己喜爱的小儿子奚齐为继承人,竟把大儿子申生给杀了,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也逃往国外。但不料,支持太子申生的大夫里克、邳郑父等人,把幼主奚齐刺死在晋献公的灵堂上,托孤大臣荀息便转立卓子为君,但里克等人又把卓子刺杀在朝堂上,晋国大乱。

这时候,百里奚和蹇叔就对秦穆公说:“晋国是秦国东出中原要道上的最大国家,您又是晋献公的女婿,此时应该对晋国有所作为,也好使秦国在中原有个亲密朋友。于是,秦穆公就出兵帮小舅子夷吾去争夺晋君,夷吾许诺事成之后以焦、瑕两地酬谢。秦穆公大军一到,夷吾顺利地做了了晋惠公。但真的当了国君后,夷吾便心疼国土,一寸也没馈赠秦穆公,秦穆公大怒,晋惠公夷吾就在焦、瑕两地构筑工事防御秦穆公,秦穆公大举进攻,夷吾被迫将其子公子圉送到秦国为质,这才将两国关系缓和。秦穆公把女儿怀嬴嫁给了公子圉,意图在夷吾之后能有个亲秦的晋君。然而公子圉在听说父亲重病的时候,担心其驾崩将君位传给其他公子,便不打招呼偷偷溜回晋国。秦穆公大怒,怨公子圉无礼,遂决定帮他另一位小舅子重耳当晋君。

此时重耳正带着周王车夫的后代赵衰和狐偃、颠颉、魏犨、胥臣等几位大夫在列国漂泊。流亡到齐国时,受到大气霸主齐桓公厚待,齐桓公把本家女齐姜嫁给重耳,陪送二十辆驷马车,使重耳在齐国过上了安逸生活。齐桓公病重后,齐国五公子(太子昭、公子无亏、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撇下齐桓公无人照管。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十月七日,一代雄主齐桓公竟悲惨地病饿而死,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尸体上爬了出来都没人管。重耳不得不再次流亡。到了曹国,曹公闻听重耳重曈骈胁,就在重耳洗澡时偷看。“重瞳”就是有两个瞳孔,因为上古舜帝就是重瞳孔,“舜目盖重百瞳子“,故被认为乃圣人相,但现代医学认为这属于瞳孔粘连畸变,又叫对子眼;骈胁就是胁骨紧密相连,古人认为这也是圣人之像,试想,大家都肋骨条条,忽然来个不显肋骨的,两肋丰满平整,可不非比寻常吗?但堂堂国君偷看人洗澡,这算什么行径?曹国大夫僖负羁对曹公说:“晋公子贤明能干,与我们又同是姬姓,您不能对他这般无礼。“。僖负羁给重耳送去食物,劝他另往别国,并把一块璧玉放在食物下面。重耳接受了食物,但把璧玉还给了僖负羁,离开曹国投奔齐桓公之后的继任霸主宋襄公。

在“春秋五霸”中,宋襄公这个霸主最名不副实。因为齐桓公对宋国有平乱之恩,从那以后,两国关系非同一般,国君相互频繁走动,齐桓公病重,宋襄公去探望,齐桓公在病榻上当着太子昭的面对宋襄公说:“我恐怕不行了,一旦不测,齐国和太子就托付于公了。”宋襄公大为感动,连声答应。齐国内乱时,公子无亏占了上风,太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认为齐桓公既然把太子和齐国托付于几,就是让他接过霸主的责任,扛起“尊王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的大旗,于是立刻向各路诸侯发布通知,请他们来共同护公子昭归国接替君位,但只有卫、曹、邾三个小国派来了人马,宋襄公便雄赳赳率领四国军队向齐国进发。齐国人对公子昭怀有同情之心,不待宋襄公大军到达,就把公子无亏给杀了,迎接公子昭当了国君,是为齐孝公。宋襄公因此名气大涨。

宋襄公是位仁人君子,他对于齐桓公强而不凌弱,替代衰弱的周王室当当其维护华夏大家庭和睦的作为感佩直至,加之勤换弓临死前托付于己,便责无旁贷当当其霸主重任。

为此,宋襄公决定召开诸侯大会,商讨国际大事。然而不料,不待大国有所表态,就有滕、鄫两国跳出来公开表示不予参加,为此,宋襄公借机扣押了滕宣公,与曹、卫、邾、滑四国在曹南会盟,命邾文公把鄫国君诳来,当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以此震慑诸侯。然而陈穆公却邀各路诸侯去齐国“重修桓公之好”,楚成王率先响应,楚国一表态,蔡、郑两国也积极响应,于是四国齐赴齐国,与齐孝公大会于临淄,五国结盟示好。这样,就在诸侯中形成了两个集团,齐、楚、郑、陈、蔡为一集团,宋、卫、邾、曹、滑为一集团。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经过努力,终于在鹿地首次会合诸侯,但他以盟主自居,引起楚成王不满。盟会上,宋襄公没与楚成王商量就宣布当年秋天再在盂地会合诸侯,楚成王面露愠色,宋襄公的哥哥公子目夷看见了,私下里劝襄公说:“宋是小国,小国当霸主会招来灾祸的。”襄公不听。去盂地前,目夷劝他带上军队,说:“楚是个蛮国,难说什么信义,应带兵防护。”宋襄公说:“是我提出不带军队的,怎能不守信用呢?“。到了约定之日,楚成王果然绑架了宋襄公,并把他押回楚国囚禁起来,在鲁僖公调停下,才把他释放。宋襄公回国后,认为不破掉五国集团当不成霸主,便想打一仗,因为郑国与宋国曾有过“东门恩怨”,于是就决定攻打郑国。目夷又劝,襄公还是不听。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向郑国发动了进攻,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应声出兵,派大将子玉率兵直奔宋国国都,宋襄公只好从郑国往回撤,双方在泓水相遇。楚军渡河时,目夷说:“应趁他们半渡而击。“襄公说:“我乃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渡河而攻呢?“楚军过了河,开始布阵,目夷又说:“应趁他们布阵未成进攻。”宋襄公却说:“等人家把阵布好嘛。”楚军布好阵后,一冲而上,宋军大败,宋襄公也被楚兵射伤了大腿。宋军吃了败仗,全军上下都埋怨宋襄公,宋襄公却教训他们说:“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寡人宁愿宋国亡国,也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目夷说:“打仗以胜利为目的,说什么君子之道?按你所说,不如干脆去服侍楚国算了,何必打仗呢?”

宋襄公无疑是个仁德之君,用俗话说就是大好人。宋襄公的失败,充分说明仁德比不过拳头,大好人当不成霸主。在拳头面前,就连天下共主周王都不能德服天下了,宋襄公想以德服人,怎么可能。同样,我们的民族圣人孔先师,毕生追求仁义道德,然而至死也不过是一介教书先生,可谓一无所成,除培育了一众儒家弟子,只留下了一份精神语录。但这精神语录,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所谓一无所成反致集大成者。值得深思。

我们不能片面从功效出发评价宋襄公,历史所形成的中原礼仪和华夏道德,是具有深切含义的,比如尊上爱下、尊老爱幼、打猎不杀幼兽、不赶尽杀绝、打鱼时网眼要适中,不能竭泽而渔等等,这些都体现着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相处的准则。春秋前期,诸侯之间开战,都是要事先下战书约定时间地点,然后堂堂正正对决的,不耍阴谋诡计。在西方也有类似文化现象,表现在贵族决斗这种方式。决斗的目的绝不是杀死对方,如果那样的话在暗中偷袭一下岂不更省事,何必决斗呢?决斗的目的是维护尊严,堂堂正正战而胜之。春秋前期诸侯之间的战争,犹如贵族决斗,远不同于对外战争以及春秋末期战国以后的战争,为了胜利而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原因就是管仲所说的“诸夏亲昵”,大家都将彼此间的战争视为兄弟之争。所谓“诸夏”,并非出自同一血缘部落,如果没有相同的文化道德以及生活方式支撑,何来“诸夏亲昵”呢?而之所以“戎狄豺狼”,不就是因为文化道德以及生活方式上与诸夏截然不同吗?宋襄公要等楚军渡河列阵后再战,正体现着华夏的传统贵族风度:胜之要武。但楚国属于半华夏半蛮族的诸侯,并不具备彻底的华夏礼仪道德,自然不按套路配合宋襄公。但可能正是这一战所留下的示范,导致春秋战国其后战争的赤裸裸利益化、功效化,导致了你死我活的残酷血腥,这似乎即是悲哀也是无奈,因为野蛮战胜文明绝非个例,比如其后蒙古与满清的统治中国。即便到了现在,阴险也常常战胜磊落、阴谋也常常战胜光明,经济生活当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竟然还成了一条定律。所谓“仁者无敌、正义必胜”,其实也未必全然。

宋国是商朝大贤微子的国家,又地处交通水运中心,素有“八水过宋”之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深厚的殷商文化底蕴,使宋国成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家辈出的中枢之国,诸子百家名列前茅的即位大师均出于宋国。

历史典籍记载,老子系陈国苦县曲仁里(河南周口鹿邑县)人,而此地距商丘不足一百公里,两地地缘相接,属于“中华圣人文化圈”范围之内。

儒家圣人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第二任国君,首任国君微子启的弟弟微仲,孔氏是在其六世族祖孔父嘉时获得的。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之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文哲大师庄子是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曾作过宋国管理漆园的小吏,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之学与老子一脉相承,但在内涵上又较老子更为丰富,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浪漫。

墨子是宋襄公的侄子,他是目夷的后代。墨子“止楚攻宋”一事据《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班为楚国制造了攻城云梯,楚国准备用它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此事后,出于对母邦宋国安危的担心,“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以其“守御”之法破解了公输班的云梯攻城之法,同时安排善守御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登宋城拒守。”以此说服了楚王的攻宋计划,化解了宋国的危机。

名家代表人物惠子,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吕氏春秋》高诱注:“惠施,宋人,仕魏,为惠王相也。”惠子与庄子思想不同,但两人关系甚为友善,以至于惠施死后,庄子惋惜道:“吾无与言之矣。”

宋国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直接继承了商文明的主要内容及特征,同时又间接地汲取了周文化的某些内涵。除孔子、墨子、庄子、惠子外,宋国尚有禽滑釐、倪说、宋钘等人,他们都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以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人都生于宋襄公之后,从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宋襄公的影子。

重耳到宋国时,宋襄公刚被楚军打败并负伤,但这位有德之君听说重耳到来,仍不顾伤痛按国礼接待了他。宋国司马公孙固与狐偃关系很好,就对他说:“宋国是小国,又刚吃了败仗,不足以帮你们回国,你们还是到大国去吧。“于是重耳便拜别了宋襄公,来到郑国。郑文公看不起重耳,不按礼接待,郑大夫叔瞻劝告说:“晋公子贤明,又与我们同姓,应当礼待。“郑文公不屑地说:“诸侯中逃出的公子多了去了,怎么可能都按礼仪接待呢?“于是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升格招待他,重耳辞谢不敢接受。赵衰说:“你在外逃亡已十年,连小国都看不起你,今天楚这个大国却厚待你,千万别辞让,这是上天在让你兴起。”重耳于是按诸侯的礼节会见了楚成王。宴席上楚成王说:“如若将来您能回到晋国,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珍禽异兽、珠玉绸绢君王您应有尽有,我不知道用什么报答才好。“楚成王说:“虽然如此,您到底用什么来报答我?“重耳说:“假使不得已,万一与您兵戎相遇,我会为您退避三舍。“楚大将子玉听了生气地对楚成王说:“他这叫什么话,您对晋公子太好了,请杀了他。“楚成王说:“晋公子品行高尚,在外遇难很久了,这是上天安排的,我怎么可以杀了他呢,况且他的话又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呢?“

就是这个时候,太子圉从秦国不辞而别,秦穆公听说重耳在楚国,就要把重耳接到秦国。楚成王说:“楚国离晋国太远了,要经过好几个国家才能到达。秦国与晋国交界,秦穆公又很贤明,您好好去吧。“于是,秦穆公就把重耳接了过来,并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重耳很为难,因为公子圉是他侄子,秦穆公是他姐夫,怀赢既是他的侄媳妇,又是他的外甥女。胥臣说:“圉的国家我们都要去攻打了,何况他的妻子呢?您接受此女为的是与秦国结成姻亲以便返回晋国,不能拘泥于小礼节而忘了大的羞耻?“此段话造就了一个成语“结秦晋之好”。重耳于是接受了怀嬴。

不多久,夷吾病死了,公子圉做了晋君,是为晋怀公。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郤谷等人暗中来通消息,说国内愿为重耳作内应的人很多。秦穆公感觉时机成熟了,就派军护送重耳回国。晋怀公听说秦军来了,派军抵拒,可军民听说重耳要回来都不愿意抵抗。公元前636年春,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壬寅日,重耳进入到晋军中,晋军都拥护重耳,晋怀公见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只得逃往高梁,丁未日,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是为晋文公。戊申日,重耳派人到高粱杀了晋怀公。

重耳即位当年,周襄王胞弟王子带盗嫂与周襄王火并,王子带联合狄人攻周,大败周军,周襄王逃到郑国的汜告难诸侯。秦穆公收到周天子告急文书,屯兵黄河岸边准备勤王,赵衰以一个政治家的嗅觉对晋文公说:“争夺霸权最好是拥护周天子,周王室与晋国同为姬姓,如果晋国不抢先护送天子回京而落在秦国之后,就无法在天下发号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晋国称霸的资本。“于是重耳抢先发兵到汜,保护周襄王回到洛邑,杀了王子带。周襄王大为感动,把河内、阳樊两地赐给了晋国。

晋文公四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再次攻击宋襄公,宋襄公向晋国求援。先轸说:“报答恩人决定霸主,就在今天了。“晋文公说:“宋、楚都对我都有恩,报答一个就得罪一个。”狐偃出了个主意,说:“楚国刚刚拉拢了宋的盟国曹、卫,假如攻打曹、卫,楚国一定救援,宋国就解脱了。“于是,晋文公通报秦穆公,得到秦穆公支持后,率晋军南下讨伐曹卫。曹卫哪里抗衡得了,很快就被打垮了。在攻入曹都时,晋文公下令军队不许进入僖负羁家,以报答他的恩德。

楚成王不想和重耳交战,欲撤军,子玉却坚请一战。楚成王说:“晋侯在外逃亡十九年,他因尝尽了艰难险阻,什么危险都经历过,人情世故都明白,这样的人能正确对待百姓,上天为他开路,他不可阻挡。“子玉不听,派出宛春与晋交涉说:“如果晋国答应让曹、卫复国,楚就从宋撤军。”此为一石二鸟之策,如果答应,曹、卫、宋三国都会感激楚国;如果不答应,则三国都会怨恨晋国。狐偃说:“不答应。“先轸反驳说:“安定人心叫做礼,楚国一句话安定三个国家,您一句话灭亡了它们,我们才是无礼了。不如答应恢复曹、卫,扣留宛春激怒楚国,视战争胜负情况再作计议。“晋文公采用先轸建议,暗许曹、卫复国,劝其与楚绝交,并扣留了宛春。子玉果然大怒,统率楚军并陈、蔡、郑、许五国联军北上攻晋。两军对阵,晋军先退,楚军使人问:“你们为什么退兵?“狐偃说:“过去我们在楚国时已立约退避三舍。“

子玉率军急进,与晋军对峙于城濮。子玉派大将斗勃对晋文公说:“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子玉名叫成得臣,子玉是他的字)与寓目焉。“

看看,明明是打仗,却说成“与君之士戏”,还要晋文公与自己一道欣赏。看来此时的楚国,以不再是蛮夷之邦,华夏文化也学的像模像样了。

晋栾枝的答词更谦恭:“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相见。“

城濮交战时双方的阵容是:晋三军,先轸统中军,狐毛统上军,栾枝统下军。楚也是三军,子玉统中军,子西统率左军,子上统右军。郑、许军附属楚左军,陈、蔡军附属楚右军。

四月六日,两军开战,晋下军佐胥臣率所部用虎皮蒙在马身上,首先冲击楚右翼陈、蔡军,陈、蔡军惊骇逃散,致使楚右军溃败。子玉见右军溃败,怒火中烧,发狠向晋中军和上军进攻。晋的右翼上军狐毛后退引诱楚军,子玉以为晋右翼败阵,令左军附带郑、许军追击,对自己的右翼军及陈、蔡军溃败未理会。楚左军追击晋上军时,侧翼便暴露出来,晋先轸当即分出中军一部拦腰截击,狐毛偃率上军翻身夹攻,楚左军溃败。子玉见左、右军皆败,遂下令中军停止进攻,退出了战场。

城濮一战晋大胜,子玉羞愤自杀。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自杀呢?这就是华夏文化,“人争一口气”,既然没争到,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死了算了。

由是,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此后,晋军进入郑国衡雍,在践土为周王修了一座行宫,向周襄王献俘。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要求各路诸侯“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无克祚国“。这个口号,其实就是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只不过词句不同,意思是一样的。至此,晋文公当之无愧接过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登上了霸主宝座,成为春秋第三位霸主,宋襄公自感望尘莫及,从此退后。

鉴于在城濮之战中郑文公出兵协助子玉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在流亡郑国时受到郑文公慢待,新仇旧怨加到一块,晋文公便联合他姐夫兼老丈人秦穆公一道讨伐郑国。两强来袭,郑国那里是对手,大臣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让烛之武去见秦君吧,恐怕会有一丝希望。”烛之武却推辞说:“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错。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夜里,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属下。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不好办,因此郑国灭亡只能便宜晋国,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增强,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经过,郑国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无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晋惠公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得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穆公觉得是这个样子,就和郑国结了盟约,又担心晋国不依不饶,于是让杞子、逢孙、杨孙三人帮助郑国防卫,便不辞而别收兵回国了。晋大夫狐偃等对穆公的背信弃义行径大为愤慨,请求攻击秦军。晋文公由于秦穆公有恩于己,也不想因此就失去秦国这个盟友,说:“如不是秦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动乱来代替整齐,是不武。”恰好郑文公以将公子兰质押晋国为条件前来媾和,于是晋也与郑国媾和,然后退了兵。

公元前628年,一代霸主晋文公去世。恰好,郑文公也同时死去,晋国继任的晋襄公,为了使郑国永久亲晋,在料理晋文公后事的同时,派兵将在晋国为质的公子兰护送回国,并以霸主继承者的身份,要求郑国立公子兰为新君。秦将杞子、逢孙、杨孙三人正替郑国把守着北门,见晋国送公子兰归郑为君,杞子忿然道:“我等为他戍守,以拒晋兵,他却降服了晋国,那我等算是干什么的?”遂飞速报知秦穆公。秦穆公心亦不忿,只是碍著晋侯新丧,不便发作。公子兰即位后,对杞子等秦将不加宣慰,杞子感觉没面子,遂与逢孙、杨孙商议:“我等屯戍在外,终无了期。不若劝吾主潜师袭郑,吾等皆可厚获而归。”于是遣人对秦穆公说:“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若遣兵来袭,我为内应,郑可灭也。晋有大丧,必不能救郑。况郑君嗣位方新,守备未修,此机不可失。”秦穆公接此密报,遂与蹇叔及百里奚商议。二臣同声进谏说:“帮人家守卫却又图谋人家,非信;乘人之丧而伐,非仁;秦去郑千里之遥,非能得其地,成则利小,不成则害大,非智。失此三者,臣不知其可。”秦穆公艴然道:“寡人三置晋君,再平晋乱,威名著于天下,霸主之位本来应该是我的,因为重耳城濮大胜,我才将霸主让给了他,现在重耳不在了,天下谁能与我争锋?我该等什么?郑如困鸟依人,终当飞去。乘此时灭郑,可以拿郑国的土地交换晋的河东之地,晋必然愿意,这有什么不好?”蹇叔又说:“我看还是派人去晋、郑吊丧,借机窥探晋郑实情,不要单听杞子辈虚言之惑。”秦穆公说:“等行吊后出师,来来往往得好几个月,用兵之道,疾雷不及掩耳,你老了,缺乏锐气。”于是决定当即攻郑,让来人告诉杞子等人:“二月上旬,师至北门,里应外合,不得有误。”

秦穆公以孟明视为大将,以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挑选精兵三千余人,战车三百乘,出并伐郑。孟明是百里奚之子,白乙丙是蹇叔之子,出师之日,蹇叔与百里奚号哭而送,说:“哀哉,痛哉,吾见尔之出,而不见尔之入也。”

孟明视大军向郑国进发,不料有一郑国商人名弦高,正往镐京贩牛,闻之大惊曰:“吾父母之邦,忽有此难,不闻则已,若闻而不救,万一宗社沦亡,我何面目回故乡也?”遂一面使人星夜奔告郑国,一面选下肥牛二百头迎秦师于滑国延津,拦路高叫:“郑国有使臣在此,愿求一见!”军卒报入中军,孟明视与弦高车前相见,弦高诈传郑君之命,对孟明视说:“寡君闻三位将军师出敝邑,敬使下臣犒师。“孟明视以为郑国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料难取胜,于是就对弦高说:“我们是来伐滑国的,岂敢及郑。”于是传令:“住军于延津!”弦高称谢而退。西乞术、白乙丙问孟明视:“驻军延津何意?”孟明视说:“我们千里远涉,原为出郑人不意,现在郑人已知,必然做好了准备,攻之则城固而难克,围之则兵少而无继。但是就此回师,也无法交代,不如出其不意偷袭滑国,滑国万万料不到,我们得其卤获犹可还报吾君,师出不为无名也。”是夜三更,三帅兵分作三路,并力袭滑,果然一举袭破,滑君奔翟,秦兵大肆掳掠,子女玉帛为之一空。

晋国得知,先轸说:“先君之丧,各国吊恤不暇,秦却不加哀悯而兵越吾境伐我同姓之国,秦之无礼甚先。先前两国同兵围郑,秦却背我而去,秦之交情,亦可知矣。彼不顾信,我岂顾德?”栾枝说:“秦并未犯我,击之是否过分?”先轸说:“秦树我先君于晋,并不是为晋好,而是为他自己,现在乘丧用兵,是明欺我不能庇郑,我兵不出,他日秦必图我。”赵衰说:“秦虽可击,但吾主新丧,恐非居丧之礼。”先轸说:“翦强敌以安社稷,孝孰大焉?诸卿若云不可,臣请独往。”胥臣等皆赞成其谋。晋襄公遂决定于秦军回返的必经之路崤函予以截击。

孟明视满载而归,进了崤山,军卒来报:“前面有乱木塞路,人马不能通行。”孟明视亲自上前来看,只见岩旁有一碑,上写五字:“文王避雨处。”碑旁竖立红旗一面,旗上有一“晋”字,旗下都是纵横乱木。孟明视说:“此乃疑兵之计也。事已至此,便有埋伏,只索上前。”遂传令军士将旗竿放倒,搬开乱木。谁知这面旗乃是晋军攻击的信号,他们伏于岩谷僻处,望见旗倒,知秦兵已到,一齐杀出。孟明视看这条路只有尺许之阔,一边是危峰峻石,一边临万丈深溪,纵有千军万马也无处展施,遂传令:“此非交锋之地,且退转东崤宽展处,决一死战。”然而秦军已被团团围住,哪有退路,更不料晋军已在乱木上洒了硫磺等引火物,齐把火箭射来,引燃乱木,山谷顿时就成了火海,秦军死伤不计其数,争相逃命,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员大将都成了俘虏。

晋军大胜,晋襄公十分高兴,准备将秦军的三员大将杀了。晋襄公的母后正是秦穆公的女儿怀嬴,她听说了,就对晋襄公说:“秦军战败,秦君肯定怨恨他们,不如放回他们去,让秦君自己处置他们,免得我们落个杀人的坏名声。“晋襄公认为在理,就把孟明视等人放了。

秦穆公得知三人回,身穿丧服亲自到城外迎接,不但没责备他们,还自己承担了责任,希望他们勿忘国耻,以图再起。孟明视等人十分感激,决心立功赎罪。他们操练士卒,演练阵法,为报仇做着不懈的努力。过了一年,孟明视认为秦军具有打败晋军的实力了,便向秦穆公请攻晋,得到秦穆公同意后,带领四百辆兵车出发。

晋君料到秦国必不甘心,备战也没有放松,两军相逢斯杀一场,秦军又败下阵来。孟明视原以为这次可以取胜,没想到又吃了败仗,觉得秦穆公不会饶过他了。万没想到,秦穆公仍没有责备他,还让他继续执掌兵权。

孟明视感恩戴德,变卖家财抚恤伤亡将士家属,亲自训练军队,和士兵朝久相处同甘共苦。这时晋襄公命大将先且居率晋、宋、陈、郑四国联军反打秦国,孟明视认为秦军尚未做好充分准备,就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秦国人都认为孟明视输怕了,成了胆小鬼,建议解除他的指挥权。秦穆公却向大家说:“孟明视肯定能打败晋军,咱们等着瞧吧。“

秦穆公三十六年(公元前624年),秦军经过孟明视的严格训练,已经是一支兵强将勇的军队了,孟明视认为伐晋的时候到了,请求秦穆公挂帅亲征,秦穆公、孟明视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晋国。

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被晋军攻占的城池收了回来。消息传至晋国,朝野一片惊慌,晋襄共只得命令晋军采取坚守策略,不得与秦军交战。

秦军往来驰骋,晋军凭险据守。秦穆公见失地收复,也挫了晋国威风,就带大军到崤山,在当年晋军堆乱木、树红旗的地方,把上次阵亡将士尸骨埋好,祭奠一番。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跪在坟前,大哭不止,将士们看到了全部都非常感动。

鉴于晋国强大,秦穆公自感难以完胜,就转头向西发展。恰逢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绵诸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十六人。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由此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过问,弄得绵诸国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一见状况,当下劝谏,戎王不听,由余一气之下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的策略。由余长对他们的情况很熟悉,因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秦国根据由余的建议,逐渐灭掉西方戎人所建立的国家十二个,开辟国土千余里。

秦穆公对戎人的胜利,使得因犬戎而迁都的周王很高兴,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继续向戎人进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秦穆公“横霸西戎”,由此秦穆公号称晋文公之后第四位春秋霸主。

秦穆公虽然号称霸主,但他这个霸主也不如齐桓公、晋文公名正言顺,因为他们二人都组织过诸侯大会,主持国际事务,得到了诸侯们的广泛认可和周天子的承认。就连宋襄公,都组织过小范围诸侯盟会。而秦穆公尽管横霸西戎,但毕竟是华夏圈之外的事情,他原以为晋文公重耳死后,中原武人没人能与他争霸,不料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一样英明神武,东出之路被重耳之后依然强大的晋国所堵塞,中原霸主海曙晋国,所以中原列侯仍不怎么真正看得起这个处于西陲的秦国,史称“诸侯卑秦”。

相比之下,楚庄王似乎比秦穆公更堪称霸主。

楚庄王即位时年龄很小,尚不足二十岁。楚庄王在位时正值晋文公死去,秦穆公与晋国争霸之时,但楚国也存在颇多困境。当时楚国内部正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之中,这不单是因楚穆王去世而引起的,还有公子燮与成嘉争夺令尹之位,公子燮失败,便趁令尹成嘉外出征战之时,和斗克一起宣布郢都戒严,并使人行刺成嘉,阴谋失败。成嘉迅速回师围攻郢都,公子燮和斗克挟持年轻的楚庄王从郢都突围,准备外逃,另立政府,途经庐地的时候,公子燮、斗克被庐大夫戢梁诱杀,楚庄王才得以获救,重返郢都。楚庄王二年(公元前612年),晋国大夫赵盾派遣上将军郤缺率领晋国上、下二军突袭一直依附于楚国的蔡国,竟在楚国的家门口向蔡国发起猛攻,蔡庄侯一面抗拒晋军一面派人向楚国求救,楚庄王却视而不见。不久蔡都失陷,国破家亡之际,蔡庄侯只能与郤缺签订城下之盟。蔡庄侯丧权辱国,于第二年就悲愤而亡,楚王宫依然载歌载舞。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巴国东部的戎族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一直打到阜山(今湖北房县一带),楚国组织防御,派部队在大林一带布防。东、南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机作乱,派兵入侵楚国的东南边境,攻占了阳丘,直接威胁訾枝(今湖北钟祥一带)。一直臣服于楚国的庸国也发动各蛮族部落造反,而前不久才被楚国征服的麇国人也带领各夷族部落在选地集结,准备进攻郢都。各地的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往郢都,各城各地都开始戒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天灾人祸逼得楚国几陷崩溃。而少不经事的楚庄王,却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宫之中,整日田猎饮酒,不理政务,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代理,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

楚庄王,即位三年不发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马伍举实在憋不住了,他隐晦地对楚庄王说:“有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是什么鸟呢?”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没飞,一飞必冲天;虽然没鸣,一鸣必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但是又过了半年,楚庄王依然故我,既不“鸣”,也不“飞”,照旧钟情声色犬马。大夫苏从忍受不住了,便来见庄王,他才进宫门,便大哭起来。楚庄王说:“先生。为什么事这么伤心啊?”苏从回答说:“我为自己就要死了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很吃惊,便问:“你怎么能死呢?楚国又怎么能灭亡呢?”苏从说:“我想劝告您,您听不进去,肯定要杀死我。您整天观赏歌舞,游玩打猎,不管朝政,楚国的灭亡不是在眼前了吗?”楚庄王听完大怒,斥责苏从:“你是想死吗?我早已说过,谁来劝谏,我便杀死谁。如今你明知故犯,真是愚蠢。”苏从十分痛切地说:“我是傻,可您比我还傻。倘若您将我杀了,我死后将得到忠臣的美名;您若是再这样下去,楚国必亡。您就当了亡国之君。您不是比我还傻吗?言已至此,您要杀便杀吧!”楚庄王忽然站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随即,他便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楚庄王终于同意伍举、苏从等人的建议,决定此后远离酒色,亲自处理朝政。

楚庄王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开始处理朝政伊始,便大刀阔斧废除十项既有政令,启用九项新政,还诛杀了奸佞之臣五人,提拔了虞丘子、子孔、孙叔敖、子重、子反、蒍贾、伍参、申叔时、申公巫臣等文武人才。楚庄王带头执法,并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楚国因此结束动荡,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在楚庄王提拔的人才中,孙叔敖贡献最大,他“决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带领人民兴建“期思陂”水利工程,并“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该工程建成后对以郢都为中心的农业水利灌溉带来极大方便。楚国南为沮漳水流域,北为汝水流域,都兴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网络。这样一来,楚国的农作物连年获得丰收。

发展生产的同时,楚庄王开启了争霸之途。楚庄王亲政的第一战是攻伐反叛的庸国。楚庄王三年(前611年),令尹成嘉病逝,斗般接任令尹,斗越椒为司马。楚庄王撇开令尹斗般、司马斗越椒亲自率军讨伐庸国。楚军分为两队:子越从石溪出兵;子贝从仞地出兵,并联络秦国、巴国及蛮族部落合攻敌人。楚王督战,将士们猛攻庸国。不久,庸国不支,宣告灭亡,楚庄王取得了亲政以来的第一场胜仗。

楚庄王灭掉庸国,稳定了后方,国内统治也趋稳定,遂萌北上图霸之志。此时晋国国君已经是晋灵公,但中原诸侯仍以晋实力最强,它西抑秦、东制齐、南拒楚,秦、齐虽强仍非晋之对手。然而晋灵公亲政后却荒淫无道,他对内残害臣民,对外受赂无信,国内统治产生不稳定新宿,国际威信也日益下降,更与权臣赵盾矛盾异常突出,势同水火。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

中原与楚接壤的郑、陈、蔡、许、卫诸国在楚成王时期原本都是楚国的追随者,后来因楚成王攻宋襄公,晋文公为报答流亡期间宋襄公的善待,出师援宋,采用声东击西拿下了卫国,楚国大将子玉率楚、郑、陈、蔡、许五国联军攻晋救卫,却在城濮之战中败于晋文公,由此,郑、陈两国便转而倒向晋国,承认了晋国的霸主地位,楚国随最终得到了宋国,但失去了卫、郑、陈三国。此时,楚庄王图霸的第一件事就是展开外交攻势,郑国率先又倒向楚国。恰在这时,陈共公卒,因楚庄王未派人前去吊唁,陈灵公一气之下,跑到晋国再盟旧好,楚庄王见时机已到,立即亲率大军攻陈,晋赵盾率军会宋、陈、卫、曹诸国军队于北林,攻宋以救陈,迫使宋国求和,背楚与晋结盟。随后,晋军又率宋、陈两国联合攻郑,楚庄王与晋联军早在北林(河南新郑境)遭遇,晋军撤走。这次战役虽然没打成,但却灭了城濮之战以后一向骄横的晋国的威风。

晋军撤走后,郑国遂攻宋以报复。郑、宋战于大棘,宋军大败,郑虏获甲车四百六十乘。晋国得知,急忙纠集卫、陈一道攻郑,以报大棘之战。楚庄王立即命斗越椒领兵救郑,晋国见楚国出兵,再次悄然退去。这时候,晋国内部矛盾爆发,晋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等立公子黑臀为晋侯,是为晋成公。

楚庄王八年(前606年)春,陆浑戎侵扰周王庭,陆浑戎散布在黄河南熊耳山北地带,距离周王庭洛阳很近。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戎,将其击败,然后至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那里陈兵检阅军队,以示国威,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往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问起传国九鼎的大小、轻重,并说:“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虽然衰微,但天命未改,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庄王无话可说。

就在楚庄王出征期间,时任工正的蒍贾诬害令尹斗般,导致斗般被杀。之后斗越椒成为令尹,蒍贾为司马。斗越椒和蒍贾不和,二人彼此斗来斗去。蒍贾依仗背后有楚庄王支持,多次诽谤斗越椒,斗越椒忍无可忍,率斗氏一族的武装囚杀了蒍贾,进而一不做二不休,发动起针对王室的进攻。斗氏家族的力量在楚国是很强大的,叛乱的声势也很浩大。楚庄王从大局出发,开始时采取妥协态度,提出以“三王之子(楚文王、楚成王、楚穆王的子孙)”为人质谈判解决。但斗越椒骄狂已极,拒不接受。

七月,楚庄王回师与越椒的军队在皋浒(今湖北襄阳西)大战。越椒射出一箭,飞过楚王的战车,穿过鼓架,钉在铜钲上。又一箭,飞过战车,穿透车盖。士兵们都害怕,向后退却。这时候楚庄王军中有一名校官大声喊叫说:“我听说令尹是个神箭手,不如让我和你比一比,每人各射三箭,看谁射得中?”因为只是个小小的校官,斗越椒并不认识,于是就问:“你是什么人?”对方回答:“我是楚王帐下小将养由基。”斗越椒听说养由基要与他比箭,不住地冷笑,在楚国,斗越椒可是个神箭手,与他斗椒比箭,真可以说是班门弄斧、自寻死路。于是非常轻蔑地说:“你要与我比箭,那也可以,先让我射你三箭再说。”于是斗越椒尽力射出了第一箭。他感觉养由基必死无疑,谁料箭射到跟前,养由基拿着弓梢拨了一下,箭偏了方向,掉进了水里。斗越椒又射出第二箭,箭到跟前,养由基往下蹲了一下,又避了过去。斗越椒两射不中,不满地大声抗议说:“你说不许躲闪,怎么会下蹲避箭?”养由基说:“好,这一次我不躲,你还有一箭,如果你这次射不中,就该着我射了。”斗越椒前两箭放空,心中多少有些不安,这最后一箭,他尽量放稳,瞄准,然后射了出去。养由基果然不躲不闪,但箭到跟前,他突然张开嘴,用牙齿把箭头准准地咬住了。斗越椒白白地射了三箭,结果一箭也没有射中。轮到养由基射箭,他把一支箭搭在弓上,虚张声势拉满弓弦,然后大声喊叫说:“令尹看箭。”斗越椒听得弓弦响,赶快躲了一下,谁知道养由基的箭根本就没有放出。他见斗越椒躲避,立即大叫道:“说了躲闪不是好汉,怎么还躲?”

斗越椒回敬说:“你如果怕人躲闪,说明你的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养由基又拽弓弦,斗越椒又躲,躲了之后才发现箭仍然没有射出,但就在这里,养由基放出了箭。越椒哪里会料到这一着,一下子被长箭射穿脑袋,当场死于非命。斗越椒军中的将士见主将中箭身亡,群龙无首立时大乱,公子侧、公子婴齐两路追兵又从背后杀来,斗氏族人慌急之下沿河乱窜,被王军尽数追杀,除了少数人逃脱之外,几乎全军被歼。养由基一箭射死叛军首领,使叛乱迅速平息,楚庄王大加赏赐,命养由基率领亲军,掌车右之职。养由基自此名扬楚国,从此楚国人称养由基为“养一箭”。养由基是古代继后羿之后的第二位神射手。

楚庄王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庄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

后来在楚国与晋国交战中,有位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敌人,最后终于获得胜利。楚庄王讶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那大臣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而失去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始终不敢因为君王您蔽荫的德行而不显扬地加以报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身上很久!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带断的人哪!”

楚庄王镇压若敖氏之乱后,任命孙叔敖为令尹,从此以后,楚国政治稳定,国力不断增强,于是,楚庄王再次北上,图谋中原霸业。这时,刚刚即位不久的晋成公出兵攻郑,致使郑又转而与晋和,晋成公于是会宋、鲁、卫、郑、曹等诸国国君于黑壤。在此形势下,楚庄王以令尹孙叔敖将中军,子重将左军,子反将右军,统楚国三军悉数北进,首先征伐陈国,迫使陈国背晋向楚,然后征伐郑国,将郑国团团围住。围困十七天,郑襄公准备求和,命人占卜,不吉利;准备与楚军巷战,吉利,于是进行了顽强抵抗。经过长达三个月的激战,楚军攻破郑国,郑襄公袒胸露臂向楚军请罪以求和。楚庄王同意郑国媾和。

此时,晋荀林父率军救郑,途中听说郑、楚两国已经讲和,就是否与楚战的问题,晋军内部产生分岐,中军帅荀林父认为楚国强大、稳定,不可与其相争,欲退兵;而中军佐先縠却认为:“晋所以霸,师武、臣力也。今失诸侯,不可谓力;有敌不从,不可谓武。由我失霸,不如死”,主张与楚国作战。于是,先縠擅自率其部下渡过黄河进击楚军。晋司马韩厥担心先縠孤军深入,遂建议荀林父率领其余军队渡河。晋军虽然渡过黄河,却没有作战的决心,特别是晋军将领意见不统一,各行其是。此时,楚庄王已至郔,打算饮马黄河即班师回国。听说晋军已渡过黄河,楚军内部也就战与和的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伍参主战,孙叔敖主和。孙叔敖说:“昔岁入陈,今兹入郑,不无事矣。战而不捷,参之肉其足食乎?”伍参反驳说:“若战而胜利,孙叔敖就是没有谋略了;若战而不胜,我的肉将在晋军那里,您怎能吃到呢?”孙叔敖下令“南辕、反旆”,即掉转车头,大旗反向,准备退兵。伍参对庄王说:“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克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庄王无言对答,命令尹孙叔敖调转车头北上,大军驻扎在管地待命,并采纳令尹孙叔敖的意见突袭晋军。

郑国为求生存,希望两强决战,以便择胜而从,特派皇戌为使者,劝晋军对楚作战,说:郑国所以屈服楚国,是为挽救国家的覆亡,不敢对晋国抱有二心。楚国因屡战屡胜而骄傲了,楚军在外数月,也已疲劳,又不设备,请晋军攻击,郑军愿做帮手,楚军一定失败。对郑国的态度,晋军将佐看法也不同。中军佐先縠主战,说:打败楚国、威服郑国,就在此举,一定答应郑。赵括、赵同支持先縠意见,说:“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克敌得属又何俟?必从彘子!”而下军佐栾书则认为,楚自战胜庸国(在今湖北省房县、竹山)以来,其君在国无日不教训国人,民生艰难,祸至无日,戒惧不可以懈怠。在军无日不告诫将士,胜利不可仗恃,纣王百战百胜终于灭亡。君臣不骄,军事有备。郑国劝我们交战,我们若胜,他们就会服从我们;我们若败,他们就会服从楚国。是拿我们来占卜啊!不能听郑国的话!赵朔说:栾书说得好,听他的话,能使晋国长久。但是,中军元帅荀林父犹豫不决。

楚军派樊姬来试深晋国军情,说:我军的行动在于抚定郑国,岂敢得罪晋国,请贵军不必久留此地。晋上军佐士会回答说:“昔平王命我先君文侯曰:‘与郑夹辅周室,毋废王命!’今郑不率,寡君使群臣问诸郑,岂敢辱候人?敢拜君命之辱。”先縠认为答词诌媚,派赵括重新更改为:寡君派我们把楚军赶出郑国,说:无辟(躲避)敌!我们不敢违命。

楚军洞悉晋军将帅不和,又派使者向晋求和,晋国答应了。但在约定了会盟日期以后,楚军突遣许伯、乐伯、摄叔驾单车向晋军挑战,逼近晋军,车右摄叔跳进军垒,杀一人取其左耳,生俘一人而还。晋人分三路追击。楚乐伯射中一麋,奉献于晋追兵鲍癸,鲍癸下令停止追击。

楚军求和本为懈怠晋军,挑战仍在于试探晋军虚实。

晋将魏锜、赵旃,一个求做公族大夫,一个求做卿,都没有得到,所以心怀怨恨,想要使晋军失败。他们请求向楚军挑战,未得到允许;要求去请盟,被允许了。

二人走后,上军将佐士会、郤克指出:大军一定要做好迎战准备,否则必然失败。但中军佐先縠说:“郑人劝战,弗敢从也;楚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命,多备何为?”拒绝做战斗准备。于是士会命巩朔、韩穿在敖山前设七道伏兵,进行警备。中军大夫赵婴齐派所部在河岸准备了船只。

孙叔敖见晋军来挑战,决意先发制人,命左、中、右三军及楚王亲兵布好阵式,掩袭晋军。魏锜先至楚营挑战,为楚将潘尫所驱逐。夜间,赵旃又至楚营,在楚军门之外席地而坐,命部下袭入楚营。楚王指挥左广追逐赵旃,赵旃弃车逃入林中。晋军在魏、赵二人出发后,特派軘车随后迎接。楚将潘尫在追击魏锜道上,望见軘车掀起的飞尘,回营报告说:“晋军至矣!”楚令尹孙叔敖担心楚王有闪失,命令全军出动,布成三个方阵:工尹齐将右矩,唐侯将左矩,向晋军攻击。孙叔敖说:“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楚军迅速进击,“车驰卒奔,乘晋军。”

在进击中,楚将潘尫所率追击魏锜的四十乘战车也加入了唐侯的右翼方阵。

晋中军帅荀林父见楚军大举来攻,前有强敌,后有黄河,心中慌乱,竟在中军敲响战鼓说:“先渡过河的有赏!”中、下军混乱中一道涌向河岸,争船抢渡。先上船者挥刀乱砍,船中断指之多,竟至可以捧起。

晋军向右翼溃败。楚右矩追逐晋下军,左矩追逐晋上军。晋上军因有战备,从容退去。此役晋仅上军未败。

在晋军的溃散中,晋下军大夫荀首之子智罃被楚大夫熊负羁俘虏。

荀首立即率所部族兵,由魏锜驾车,向楚国反攻。下军士卒也多跟随,去寻找知。在反击中,射杀楚国大夫连尹襄老,俘虏楚庄王的弟弟公子谷臣。

荀首的反击虽为救援其子,但在客观上起到了掩护晋中、下军渡河的作用。

溃散的晋军,争舟渡河,喧嚣之声,彻夜不绝。有的战车陷入泥坑,无法前进,楚人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马仍盘旋不进,楚人又教他们拔去大旗,扔掉辕前横木,战车才冲出陷坑。晋军反而回头对楚人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唉!我没有你们楚国人熟悉逃跑的招数啊!意在讽刺楚国以前老是打败仗,善于逃跑)。”

次日,楚军进驻衡雍,辎重到达邲地。楚王在衡雍祭祀河神,并修筑楚先君的宗庙,向先君庙告捷而后凯旋。

这年秋,晋荀林父率残兵回到晋国,自请死罪,晋景公想答应,经士贞子谏止,晋景公仍用荀林父为中军元帅。

邲之战是晋、楚争霸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战楚国一雪城濮之战之前耻。此后,各诸侯国纷纷背晋向楚,标志着楚国取代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之后,楚庄王在徐州大败昔日霸主齐国,初显霸主锋芒。不久,楚庄王乘胜灭掉了萧国。

陈国的灵公,荒淫无道比晋灵公更甚,他竞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人一道与一个叫夏姬的美妇通奸。三人在夏姬家饮酒取乐时,陈灵公手指已被自己封做了国卿的夏姬的儿子夏徵舒说:“徵舒长得像你们啊。”孔宁、仪行父马上说:“也像您啊。”说完抚掌大笑。夏徵舒不堪其辱,携弓躲在马棚,等他们出来时,一箭射死了陈灵公。孔宁、仪行父慌忙逃到楚国,太子午也逃走了,夏徵舒自立为国君。作为陈国的宗主国,此事楚庄王不能不管,于是出兵进行讨伐,诛杀了夏徵舒,把陈国收为楚国一个县。回国后,朝中大臣及各县县公纷纷前来祝贺,全国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有个申叔时,刚从齐国出使归来,向楚庄王复命时却无半句贺言,楚庄王不快,责问:“夏征舒杀了他的国君,寡人带诸侯帮陈国百姓讨公道,大臣、县公们都庆贺,你为何无贺言?”

申叔时不正面回答,却提出了个问题:“有个人牵牛经过邻家麦田,把人家麦子踩坏了,告到官府,假如您来判案,该怎样判呢?”

“判他赔不就得了。”

“可是,邻家很生气,一怒之下把他的牛抢来杀了吃了,牵牛人反告,您又怎样判呢?”

“那就是邻家过分了,不就是踩坏几颗麦子吗,至于抢人家一头牛吗?”

“对呀,夏征舒有罪,一人之罪也,大王杀了他,也就够了,可您却把人家的国家抢来,和那个抢牛的邻家有什么不同呢?这又有什么好祝贺的呢?”

楚庄王说:“寡人明白了,你说的对。”

于是,马上归还了陈国土地,找到太子午让他当了陈君。

这时候,楚国一位出访的使者经过宋国,被宋大夫华元扣压了,楚庄王正想伐宋,于是出兵攻打宋国,一围就是五个月,晋国此时忙于他事暂时无暇救宋,就派解扬去宋国,告诉宋人坚守等待,不要投降楚国。解扬经过郑国时,被郑国捉拿送给了楚庄王,楚庄王拿出大批钱财给解扬,要解扬反劝宋人投降,劝了三次,解扬答应了,当楼车升到宋国城墙的时候,解扬却对城里喊道:“晋国大军马上就要到了。”楚庄王大怒,说:“你答应了我还这样做,就不要怪不我无信了,你准备受刑吧。”解扬对楚庄王说:“君主下命令是为了造义,臣子执行命令是为了造信,义无二信,信无二命,讲义,我就不能讲两个承诺;讲信,我就不够听两个君主的命令。你向我行贿,这是你自己不知道为君之命。我受了君命出来办事,就是死了也不会让君令失落。现在我完成了使命,我是个信臣,我死得其所,你看着办吧。”楚庄王听了,二话不说,立刻把他放走了。

宋国被长久围困后,粮食枯竭无力坚持,那位惹出事端的华元,在晚上悄悄潜入楚将子反的营帐,从床上把子反弄醒说:“我们已经惨到易子而食、拿人骨头烧火做饭的程度了,但是如果逼我们签城下之盟,那我们情愿国家毁灭也绝不服从。如果你们楚军先撤围,离开我们三十里,那我们宋国惟命是从。”子反报给楚庄王,楚庄王说:“宋人要的是尊严啊。”马上下令退避三十里。于是,宋国就和楚国签了盟约,成了楚的盟国。

解扬和华元身上,都看到了宋襄公的影子。宋襄公放着取胜之道不走偏偏自找失败;解扬放着活路不走偏要自寻死路;总归是投降华元却非要整得花里胡哨。但反观楚庄王,雄兵在手,对待粮尽援绝的宋国,颇可以如其先祖打宋襄公时一样,管他娘什么仁不仁,“我乃蛮夷也”,稀里哗啦打过去;对解扬,老子攥着刀把子,一怒之下宰了狗日又怎样?对华元,反正手拿把攥爱降不降打到死算,不尿他又如何?而楚庄王偏偏放了解扬,给了华元面子。

对此我们应该怎么想?华夏民族既然自称“华夏”,“冕服采装之泱泱大国”,必然有别于不开化的野蛮人,标志就是“仁义礼智信”,用西方概念是“贵族精神”,而不是唯权是崇、唯利是图、无道义底线的暴徒流氓无赖。反之,你也有充足的理由把这种精神视作迂腐、愚蠢、无用,甚至可以看作虚伪。楚庄王身上体现了一种明亮的贵族精神,像极了春秋首霸齐桓公,这正式中原思想家心目中理想的君王人格,于是乎,孔圣人听说了楚庄王上述几件事,大为感慨,赞道:“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非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孔圣人的话,代表楚庄王得到了中原主流文化界的认可,从而彻底改变了楚国“我蛮夷也”的形象,真正成为华夏圈一员。

同类推荐
  • 太子的门客

    太子的门客

    一次醒来后居然穿越到了唐朝,而当我想尽办法也回不去的时候我不得不停留在这里生活下去
  • 恋焚幽涵

    恋焚幽涵

    你的离开让我深深的自责,我后悔没有珍惜,每个孤独的夜晚总会忍不住的思恋,烟瘾也越来越大,那是我最希望她快乐的人,如今在何方,我还未给你快乐你却转身离去,我们虽然常常碰面但却形同陌路装作没看见,你给了我唯一的快乐,我答应要给你快乐还没实现你却抛弃了我们的誓言,
  • 文明的曙光[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文明的曙光[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人类从无知时代走到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每一个文明的足迹都蕴含着艰辛和付出。公元前3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在西亚,苏美尔人率先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城邦文明,闪族人统一两河流域后,巴比伦王国创造了更加辉煌的文明,波斯大帝国则缔造了横跨亚、非、欧的庞大帝国;勤劳的埃及人在尼罗河畔创造出一个伟大法老世界的高度文明;在爱琴海,古希腊文明后起而勃发,创造了古代民主文明的巅峰及灿烂的哲学和科学;在恒河和印度河哺育的河谷文化神秘消失后,雅利安人来到这里开创了吠陀文明。
  • 谋士养成计划

    谋士养成计划

    一个身在汉末的世族少年意外的拥有了属于后世的记忆,还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个古怪系统,于是,少年的成长之路即将开启。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英雄辈出,豪杰并起。想那江东美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卧龙诸葛孔明,隆中笑言天下三分,魏武曹孟德,东临碣石有遗篇......生在这个波涛澎湃的时代里,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历史的参与者,一睹这些乱世豪杰的绝代风采。
  • 回到五代末

    回到五代末

    唐朝末年,群魔乱舞,诸国林立,战火峰绕,百姓苦不堪言,到乾德二年(964年),北宋准备灭蜀,南方的统一似乎只剩下时间问题,而周游,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妇科大夫实习生,却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五代末期,本该注定的历史到了这里却打了个弯。而因为意外来到这里的主角,开始只不过想在这乱世中做个安分的隐士,后来却为了自己的命运周游在各种纷争复杂的势力中,雄才大略的赵匡胤,风流国主李煜,更有那闻名遐迩的大小周后,一切早已定下的命运,又因为他的到来,而变得云踪不定,而站在历史浪尖的他,又是否能让一段本已沉寂历史,从新走向一段新的高度?本书QQ群:109782145欢迎各位朋友前来讨论,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出一起交流。
热门推荐
  • 至尊魔婿

    至尊魔婿

    一代至尊,八世为废婿;记忆残魂,带来冲天血仇;佳人献身,是否能够带回那个热血少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风吹黎明归

    冷风吹黎明归

    “喂,你干嘛!”“结婚”。冷锡尧在民政局门口被相亲对象放鸽子,于是顺手把遇见三次的黎光拉到民政局登记结婚。冷锡尧和黎光的结合,相互弥补了彼此内心深的空缺。“遇见你,我明白了爱的真谛”“我也是”
  • 偶像天团守护神

    偶像天团守护神

    一个古代将军反穿到现代与偶像发生的日常故事(全文架空)
  • 农家千金:我的哥哥是总裁

    农家千金:我的哥哥是总裁

    六岁的时候,我出了一场车祸,一次失去了记忆,是我的养父母救了我并且收养了我,虽然他们是农村的农民,但是他们带我如亲生女儿一样,我过得很开心,渐渐地,我忘记了自己失忆的事,我从来都没有想到我还有一个非常疼爱我的哥哥在寻找我……
  • 我的七宝

    我的七宝

    “小七,咱俩结婚吧?”“为什么?”“因为有肉吃!”“现在不也顿顿有肉吃。你们那的伙食可是全军最好的!”“那不一样。好吧,有了许可证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你绑在身边了。”“难道我是挂件儿?可以拴在裤腰带上,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得了,我还有事,挂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理财小故事

    理财小故事

    《理财小故事》,本书是一本有关孩子理财能力培养的教育类书籍。
  • TFboys我恨你: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与我

    TFboys我恨你:王源王俊凯易烊千玺与我

    一个很渣的故事,一个很渣的人,一个很渣的思想,构成了一个连作文写不到800字的小学生都可以品头论足的悲剧
  • 领主崛起

    领主崛起

    指点江山看我争霸天下,纵马扬鞭看我扬威沙场。稳坐军中看我决胜千里,笑傲群雄看我游戏人生。
  • 百灵谷之月不离夜

    百灵谷之月不离夜

    十年前,他一眼便爱上了她,却被误会成害她家破人亡者。十年前,她一眼便恨上了她,无视他眼中的悲呦,转身离去的决绝。十年后,圣谷学院里,诡异又凄美的《第十三双眼睛》;梦境出现的看不清的古装少年和他口中的安乐公主究竟是谁?身旁校草的纠缠不清···故事的迷雾一层层掀开,却好像渐渐偏离了中心。请安静地听完这个故事吧。嘘···请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