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0100000032

第32章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柯夫

(1848-1916)Vassily Ivanovich Surikov俄罗斯

德拉克洛瓦也许比苏里柯夫更恢弘细腻,但他不可能画出《近卫军临刑的早晨》那样粗放、寒冷、理想主义的悲情。

——俄罗斯美术鉴赏家特列恰柯夫

苏里柯夫是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成熟阶段成长起来的画家。他的历史画在取材和创作思想上,都具有革新的价值,在巡回展览画派中他与列宾齐名,并同被认为是俄罗斯的历史性绘画巨匠。

在巡回展览画派的创作中,历史画原是比较薄弱的,因为历史题材的处理往往不易与现实生活关联。苏里柯夫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即是他根据彼得大帝执政时期发生的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优秀历史画。1881年3月,当这幅画在“巡回展览协会”的画展上展出后,在人民中立即引起巨大的反响,著名的收藏家与美术鉴赏家特列恰柯夫以重金把它收购了下来,著名画家列宾对它也有极高的评价,认为此画是整个展览会上印象最深的杰作。

作为历史画家,苏里柯夫在俄国19世纪最后20年中具有特殊的影响。他的锐利目光专在俄罗斯历史的重大事件中搜寻对当代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当他理解了某个历史事件的矛盾性质包含着进步与反动的深刻寓意时,就通过特定的创造性形象加以强化,使观者从中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感染力。所以,苏里柯夫的画总能促使现代人温故而知新,从接受形象的感染力中有所感悟。他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一画就是如此。这幅画与《缅希柯夫在贝列佐夫镇》、《女贵族莫洛佐娃》一起组成了彼得时代的历史三部曲,让人过目难忘。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苏里柯夫是巡回展览画派的杰出画家。他一生主要以彼得大帝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创作题材,作品构图大胆,色彩浑厚,艺术感染力极强。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是苏里柯夫的成名之作。这幅作品,画幅较大,场面开阔,极为壮观。它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突破了当时学院派历史画以《圣经》和神话为中心的虚构和表面效果,它所刻画的形象具有历史认识的意义和高度的美学价值。

自从苏里柯夫定居莫斯科以后,红场上的历史陈迹使他对彼得时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在1878年着手起稿《近卫军临刑的早晨》(30岁时创作此画),画面描写的是彼得从国外赶回莫斯科镇压近卫军的场面。为这幅画,苏里柯夫花了3年时间,他阅读了相关历史文献,在博物馆研究了大量的实物资料。鉴于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在红场,因此画中用著名的华西里·伯拉仁诺教堂为背景,右侧是克里姆林宫的卫城,这些高大的历史建筑物,大大烘托了这幅作品肃杀与铁血的时代气氛。画家没有在作品中进行简单的是非评说,而是站在较客观的立场上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本质予以再现。占据画面绝大部分空间的是近卫军战士。他们临危不惧,英勇不屈。画家把他们与老人、妇女、孩子这些前来诀别的家属及刽子手、围观群众交织在一起,增添了事件的悲剧色彩。矛盾对立的另一方,骑在高头骏马上监刑的彼得大帝,也得到了画家的充分肯定。整装威严的正规军作为政权的强大后盾肃立在彼得大帝身后。这场悲剧的导火因素之一,某些充当俄国官吏的外国人,站在彼得的前面,若无其事地目睹这场血腥镇压。东正教教堂未能给这群苦难的人们带来什么好运,而克里姆林宫却像彼得大帝一样坚不可摧。

整幅作品气势宏伟,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是历史画题材作品中难得的佳作。

粗放寒冷的理想主义的悲情

苏里柯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令我终生受用。

——华剑坤

从1878年到1881年,苏里柯夫花了3年时间才完成这幅堪称为绝世经典的伟大画作——《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与其说苏里柯夫在寻找表达的最佳方式,不如说苏里柯夫在沉淀情感,苏里柯夫的天分以及时间,最终将一个富有烟火气的情节转化为一幅笼罩着无边的悲剧感的画面。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取材于17世纪俄国历史上的一件真实事件。1698年,正当彼得大帝出国访问时,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保守贵族率领近卫军,挟持了彼得大帝的姐姐索菲亚公主发动兵变,意图扼杀彼得大帝实施的资本主义改革。闻讯而归的彼得大帝借助外国势力经过残酷的斗争镇压了这次兵变,并在红场上绞杀了100余名叛变者。题材已注定的悲剧氛围在苏里柯夫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再现,或许,即使是在当年的现场,其悲怆无言的情绪也超不过此画中的了。

画面上,清晨冷冽的薄雾里,克里姆林宫的高墙和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修道院的穹顶森然挺立。前景左侧,戴铐的近卫军们簇塞一片,有的愤然逼视着右侧骑在马上的彼得大帝,有的低垂了脑袋默默地与送别的亲人相拥;画面中段,行刑人挟制了近卫军官准备送上绞刑架;右侧,表情森严的彼得大帝昂首马上,身边团聚着以缅希科夫为首的支持者。在一种近乎决然的静默中,两群持不同信念的人对峙着,仿佛他们之间的战斗还在继续,胜者没有为王的大喜,败军也没有为寇的悔过,他们个人的尊严和克制着的情感在静默中宣泄着、交流着、对峙着,由此形成看不见却可强烈感受到的画面张力。

画家无意评说历史的功过,他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更多的是其中的悲剧意味打动了他。出身低层的近卫军们如螳臂挡车般试图改变历史巨轮的方向,最终为着封建贵族的利益被引向牺牲;他们的牺牲虽毫无意义的,可他们不屈不悔的个性却令人尊敬。

苏里柯夫创作的历史画题材多取自彼得大帝时代的重大事件。在绘制宏大的历史事件过程中,他的绘画表达着他对人的观察。他从不单纯地描写一个事件,他更着意的是事件之中各种人的各种情感以及情感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人物众多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中,显然主角不是某一两个具体的人,而是由左侧怒视彼得大帝的褐发军官所代表的不屈和坚毅,以及右侧眼睁睁地看着悲剧发生在眼前的彼得大帝的沉默和克制。当时间冲刷去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结果时,如同画面所做到的,一切只剩下互相关联着的各种情感和情感印象。与人们持有的某个思想观点相比,可能人的情感比真理更永久。

苏里柯夫绘制了彼得大帝三部曲——《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镇》、《女贵族莫洛佐娃》。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表现了人在历史机遇中的悲剧性命运和不屈的情感走向。苏里柯夫凭借着对事件的精到述说和对情感关系的准确把握成为伟大的历史画画家。而他第一幅历史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就确定下这一点。当年列宾一看过此画就在给著名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的信中说:“苏里柯夫的画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应当给他的画放一个最好的位置。每个人都认为,这幅画是我们展览会的骄傲。”

苏里柯夫由此成为巡回展览画派的重要成员。在这支成立于1870年、追求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的绘画队伍中,虽然苏里柯夫也有一定程度的革命民族主义思想,但他的艺术理想并不完全与之合拍。在他身上,更多的是由哥萨克血统决定的民族主义而非由社会理想决定的民族主义;他描绘历史事件,却拒绝做出绝对的判断,他无意改造现实生活。这些使得他后来脱离了巡回展览画派。而富有民族性和人性的作品已足以证明他的出色。

(藏黛)

苏里柯夫1848年生在一个传统的农牧家庭,父亲虽然缺乏音乐才能,却经常摆弄乐器、引吭高歌,叔叔虽然算不上画家,却也能画出美丽的风景和人物。在这个家庭里,大家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却少不了聚会谈论些带有艺术气氛的话题。苏里柯夫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大了,他非常喜欢听老人们讲哥萨克英勇的传奇故事,兴趣驱使他阅读了大量历史书籍,充实了头脑。

苏里柯夫的绘画道路是在他家乡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格列布涅夫的熏陶下开始的,这个隐居在乡野的画家,发现了苏里柯夫身上闪烁的才华,于是,经常带着苏里柯夫外出写生,学习各种绘画技巧。苏里柯夫果然没有辜负格列布涅夫的期望,不久即以许多乡村生活场景的画作,博得了广泛的好评。格列布涅夫深深感到他内在的潜力与天赋,同时也觉得自己难以培养这个不凡的学生,便力劝苏里柯夫前往彼得堡的美术学院深造,结果却足以令他伤心——他落榜了。这时从家乡四处筹措的盘缠也几乎花光了,他陷入了困境中。

天无绝人之路,不久苏里柯夫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在美术学院课堂旁听的机会,终于希望又重新来到了面前。在学院期间他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刻苦,1年后以优异的表现被破格擢升进入学院门墙,成为了一名美术学院的正式学生。

两年后,苏里柯夫创作了著名油画《瓦塔塞尔餐宴》的草图,获得了一笔院方的奖金,同年他创作了一幅以古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公爵法庭》,力图在这幅作品中表现历史一刻平凡人的瞬间,显示出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1875年,苏里柯夫以出色的成绩从美术学院毕业,获得了“一级艺术家”的毕业称号,并以油画《彼得阐述教义》夺得了学院的金质奖。这个奖牌意味着获得了公派出国深造的机会;然而,他却拒绝了在别人看来的大好机会,而去画新建成的莫斯科基督神殿的壁画,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个极好的为俄罗斯服务的时刻,他是想以此获得经济基础来实现自己热衷的历史画创作。

1877年苏里柯夫迁居莫斯科,一直生活到生命终了。1879年开始至1884年,苏里柯夫先后创作了概括彼得大帝时期的三部曲——《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缅希科夫在贝列佐夫镇》、《女贵族莫洛佐娃》。苏里柯夫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荣誉。苏里柯夫主要历史画的创作题材多取自彼得大帝时代的重大事件,在他宏大的历史作品中,画家显示出对改革的向往和深深的思考,这种向往和思考当然是以矛盾为载体的,而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矛盾正是苏里柯夫的专长。

1888年,画家的妻子逝世,陷入极端悲痛的苏里柯夫到西伯利亚做了一次旅行。1891年创作的风俗画《攻陷雪城》则是这次旅行的成果。这幅画表现了西伯利亚耀眼的雪景和充满健康美的人民的欢愉和力量。苏里柯夫1916年3月19日逝世于莫斯科。俄罗斯人民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值得民族骄傲的艺术家,把莫斯科美术学院改名为苏里柯夫美术学院,并在他家乡建立了一座苏里柯夫纪念馆和纪念碑。

同类推荐
  •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甲骨、牙角器、偶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别介绍了甲骨的来源、知识特征、辨伪及收藏;牙雕艺术的历史、工艺流派;古代偶像、毛泽东像章的分类与专题收藏等。
  • 世界工艺美术(上)

    世界工艺美术(上)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莫奈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这本书介绍了成为真正油画大师的步骤和策略,而且这些步骤和策略都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参照本书秘籍,加之你在绘画、油画以及艺术方面的天赋,创作出如大师级般的惊艳画面和肖像指日可待。
  •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

    《刘淳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中的一册,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刘淳自选集》分三个部分:艺术与时代、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批判。作者刘淳用饱有激情和穿透力的语言回顾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记忆与现实处境,并切中肯綮地指出艺术批评在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刘淳自选集》中收录的这些文章传达着刘淳作为一名批评家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历史和未来的深切关注,也有对诸多艺术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热门推荐
  • 椰子树,舞

    椰子树,舞

    漫步人生路,主人公们的生活,旅行,以及各种对于艺术的见解等。
  • 穿越来的爱情

    穿越来的爱情

    她因为一个玩笑似的愿望而莫名的穿越……她不喜欢富贵向往着平凡……她真的能如愿吗
  • 已删除

    已删除

    炕头村李二愣,寡妇炕头热腾腾。乡村教师风流情,师生通吃身板硬。美妇强播种,艳妾乡野哼!开炮,开炮。向我开炮。
  • 山河风云录

    山河风云录

    不求不欲不念不择,乱世英雄出,一剑定太平。
  •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穿越三国之天下归心

    曹操说:汝的谋略修为远胜于吾,他日必当有一番大作为。孔明说:汝真乃天神下凡,吾佩服之。孙权说:遇到汝,吾才败得心服口服。刘备说:本以为最棘手的大敌是曹操,没想到还有汝!仲达说:汝乃妖孽也,吾不与汝相争便是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且看他如何颠覆乱世,成就霸业!名扬天下!
  • 洪荒之征伐万界

    洪荒之征伐万界

    一醒来就差点把遮天世界搞爆,徐木一脸懵逼。。。。。。。
  • 重生西游之最强僵尸王

    重生西游之最强僵尸王

    许言被从天而降的僵神戒砸到了西游世界,成为三界唯一的僵尸,并且成功加入西游四人组,从此之后开始了牛逼闪闪的开挂人生。吞噬诸天强者血脉,成为天地间唯一的僵尸真神!“师父,请叫我许英俊!”许言对着唐僧一脸严肃的说道。“猴哥,咱们可是世交啊,难道你忘了我爷爷曾经在五行山下给你摘过桃子呢?”“二师兄,嫦娥姐姐真正喜欢的人是我!”“三师兄,扁担才是你的最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幻想

    阴阳幻想

    莫名其妙的灵魂穿越,他拥有了修炼的契机,却因为特殊的体质,无法顺利修炼,只能当作一个废人存活于星墨学院,然而阴差阳错下,废人,却也成为了星墨学院的最强大的学长!你好学妹,你知道美女榜吗?学妹你真是萌萌哒!学姐?我是参与了好几届觉醒大会的学长,这里可没有我的学姐哦。一章3000+,暂时一天一更,请放心收藏
  • 异屋

    异屋

    一遗,一游戏一世,一探索一人,一世界一局,一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