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432900000006

第6章 清代前期书法

清初的书坛,延续着晚明革新的潮流,并基本上由明降臣和明遗民继续保持和传承。王铎、傅山无疑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者,他们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波澜相沿,以强烈的个性抒发,创造出了大量惊世骇俗的巨制佳作。然而,这种带有自由和叛逆色彩的追求与清初政治的需要显然是很不和谐,因此随着清政权的逐步稳固和思想文化控制的日益加强,尤其到康熙以后,这种狂放不羁的个性书风逐渐趋于泯灭。

倒是明末集帖学大成的董其昌,因康熙皇帝的推重,反而成为清一代大放光彩、炙手可热的人物。一时朝野上下趋之若鹜,以承帝意,并最终导致以董氏为宗的帖学书法走上了馆阁体的道路,变为干禄的工具而式微。

与此同时,由顾炎武开创,朱彝尊、黄易等人发展的考据学,作为经史校勘的补助,使残存于各地的金石碑文日益受到学者、书家的重视,并得到大规模的搜访和发掘,从而揭开了清代碑学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序幕。

王铎与清初书法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十樵、石樵、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崇祯十七年(1644)授礼部尚书,清顺治二年(1645)降清后,官至礼部尚书,掌管弘文院事,后任太宗实录副总裁并加太子太保。

王铎博古好学,工诗文、书画。山水宗荆浩、关仝,所作丘壑,皴擦不多,沈沈丰尉,气势伟峻。其兰竹梅石则潇洒逸致有象外之意。

王铎是明末清初书坛革新派的中坚人物。他自幼学书,由《圣教序》入手,在此基础上,广采博收,尤对“二王”流派情有独钟,曾云:“《淳化》、《圣教》、《褚兰亭》,予寝处焉!”(王铎之宋榻《圣教序》跋)。从天启中到崇祯初,王铎供奉翰林院,内府收藏得以饱览,他不仅能看到《淳化阁帖》的多种善体,还能看到大量的宋元名迹。经过长年累月的研究、临习,对魏晋书法,尤其是二王法书,王铎甚至可以做到“如灯取影,不失毫发”的地步。然也就在此期间,他又忽然发现,最得二王精神的是宋人米芾。在跋米书《吴江舟中诗卷》中,王铎说:“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从此,他选择了米字作为自己深入传统的切入点和树立个人风格的突破口,借以直窥二王堂奥。在师法米书的过程中,王铎将自己领悟到的米芾“不规规摹拟”之精神,付诸于一种创造性的努力,把米书以“刷”字为特征的用笔纳入到自家中锋绞转之中,以墨的流动与涨渖来制造点线与墨块的对比,纵而能敛,势若不尽。崇祯末年,50多岁的王铎,书风已逐渐走向成熟。这也印证了他的好友黄道周的预言:“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白化,如欲骨力嶙峋,筋肉辅茂,俯仰操纵,俱不由人。”(黄道周《书品论》)晚年的王铎,其书已臻炉火纯青的境界。一方面,他虽居清廷高位,但实际上并未取得信任和重用,其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惟寄情翰墨,聊以自慰;另一方面,王铎的一生从未间断过对古代书迹的临习,尤其到晚年,更是“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如此孜孜不倦,终身以求。

在王铎所能的各体书中,以行书、草书最为世人瞩目。从他的行书作品中,虽可明显地看出竭力摆脱米书影响的努力,但那种沉着痛快的气势、欹侧跳宕的结构以及笔画粗细对比的程度,又使人深深地感受到米芾的胎息。倒是他的巨幅草书立轴和长卷,如《自作五律诗》等作品,以浓重焦渴之墨、风卷残云之笔,以圆转贯其气,以折锋刚其势;或迟涩与流畅相辅相成,或爽利与浑厚融为一体,骨力既重,风神自生,具有超强的艺术感染力。

王铎是位高产书家,作品留传甚多,除大量墨迹外,尚有《拟山圆帖》、《琅华馆帖》及《柏香帖》等刻帖传世。代表作有《五言古诗轴》、《思台州诗轴》、《临王筠寒凝帖轴》、《忆游中条语轴》、《自书诗轴》、《临豹奴帖轴》、《杜甫律诗卷》、《寄金陵天目僧诗轴》、《孟津残稿》、《石湖诗轴》等。

由明降清的大臣,除王铎外,还有钱谦益、孙承泽、吴伟业、周亮工、龚鼎孳、戴明说等人,他们在加入清政权的同时,也把汉族文化和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介绍给了清廷统治者,并影响了他们对汉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因而,从客观上看,这批降臣所传播的汉族文明,起到了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的积极作用。

傅山与清初书法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号丹崖翁、傅道人、真山,大笑下士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青主自幼聪颖过人,过目成诵。然在明朝却未考取任何功名。明亡后,着朱衣,居土穴养母。康熙十八年(1679)被举荐“博学鸿儒”科,却借口病重,坚持不赴。有司无奈,只好将之硬抬去京,至京坚卧城西古寺,以死拒不应试。遂回故里,埋首著述,78岁而终。

傅山为人耿介,气节过人。他是清初最为著名的学者之一,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并时有新义阐发,开清代子学研究之风气;亦善书画、篆刻。此外,傅山还精通医术,尤善妇科。

在书道观上,傅山力倡真率,崇尚古朴;注重人格,反对奴气。曾痛斥赵孟帄书法软美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并对董其昌也一概予以否定。针对当时赵、董书风的盛行状况,他提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傅山《作字示儿孙》)的“四宁四毋”主张,力挽“临池既倒之狂澜”。

明末清初,大批亡明遗民屈服于满清统治。傅山是学问志节被奉为国初第一流的人物,在他看来,这种行为简直是“巧滑轻媚”之极。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抨击赵孟帄等人,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纯个人艺术见解的问题,而是隐含着更为深刻、强烈的民族思想成分于其中。在清初四帝的全盛时期,统治未曾松弛,种种反清的思想,未能表面化,加之四帝喜好帖学,推重董、赵,无人敢于异辞。所以,傅山的书学主张虽在清初提出,却到嘉、道以后,才异时而起,并终汇成晚清书学思想之巨流。

有关傅山的书学渊源,他自己曾说:“吾八九岁即临元常,不似。少长,如《黄庭》、《曹娥》、《乐毅论》、《东方赞》、《十三行洛神》下及《破邪论》,无所不临,而无一近似者,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又溯而临《争座》,颇欲似之。又进而临《兰亭》,虽不得其神情,渐欲知此技之大概矣。”(傅山《家训》)如此看来,傅山天性豪迈,于法度严谨一路难于格入。可以说,对传统的把握,他远不如王铎那样精细深入,他只是在掌握书法的一般技法规则后,便放弃了对传统的依赖,完全靠出以己意的创造而形成自家的面貌。傅山书法中所表现出的放纵遵迈用笔、宕逸浑圆结字以及满纸龙蛇章法,充分地体现了他那倔强、耿直、狂放不羁的人格魅力。所以,在某种程度又可以说,傅山的书法是以强烈的人格感召力、横扫千军的气势和过人的才气,掩盖了自己在技法上的不足。

傅山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行草书上。他的行草不以法行而由意运,不是温柔地委曲心志,而是激昂地直泄愤怀;在疾速的运笔过程中,大量地省去了折笔和提按动作,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属,相互咬合,亦吐亦吞,彼此难分,使人置身于欲醒还醉,似梦非梦境界之中。传世作品有《草书轴》、《七言绝句诗》、《青羊庵七绝诗轴》、《草书诗轴》等。

在封建改制的进程中,改朝换代本是一种不可违背的历史规律,但对于深受儒家正统思想教育的、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来说,如果是来自异族的统治,这个现实无疑是让他们无法接受的。在这种状况下,他们或选择隐居山林市井之中,或出家人道于世尘之外,这些遗民们往往具有孤峭磊落的人格,日以诗文书画等艺术手段来慰藉自己情感上的孤独和无奈。明末遗民书家中,除傅山外,还有陈洪绶、万寿祺、昌襄、归庄、查士标、龚贤、宋曹、许友、石涛、朱耷(行草《手札十三通册之一》等人,他们基本上都有扎实的传统基础,但大多不愿为法度所限,力求自我个性的强化和发挥,因而面目各异而各具特色。这些遗民书家的客观参与,为清初书坛的繁荣,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董其昌书风的影响

康熙以后,天下一统,四海升平;政治加强,社会安定。以王铎、傅山为代表的个性派书风,逐渐淡出书坛,取而代之的是董其昌书风和学董之势蔓延朝野上下。当然,这与康熙帝推崇董书以及他自己身体力行的作用不无关系。

康熙(1654~1722),名玄烨,8岁即位,16岁亲政,在位61年。他重视文化建设,实行科举制,积极选用汉人并组织编纂了《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大型图书。同时,康熙并不忽略汉人的反抗,对于抱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施行文字狱,以图控制言论。

康熙本人喜好书法并以专学董书的沈荃为师,受沈氏影响,极力推崇董其昌书艺。上行下效,书法依傍董其昌者,不仅在科举考时被录取的机会较大,而且在仕途上也比他人更为顺畅。在这种急功近利作用充分体现的背景下,书法艺术难免不走向甜俗妍媚、千篇一式的极端。因而,其艺术品质也由此被荡涤殆尽。清乾隆以后的“馆阁体”就是典型的例子,“馆阁体”又称“干禄书”、“院体”,与明代的“台阁体”异名而同质。狭义地讲,专指用于科举考试或馆阁笔翰的小楷书册,追求“乌、方、光”,千人一面,状如算子,毫无生气变化可言;广义地说,则不限于小楷,上至天子亲王,中及名公大臣,下逮科举士子,大凡缺乏个性,“平、板、圆、匀”的行楷帖学书体,皆可归于“馆阁体”之属。“馆阁体”固然缺乏个性和生动的变化,但它所蕴涵的雍容、平和的气局,则不能简单地予以全盘否定。在它形成初期,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书法家,如清初的沈荃、陈奕禧,康熙时代并称四大家的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铉、何焯以及康、乾间的张照、汪由敦等。

沈荃是明初著名书家沈粲的后人,善学同乡前辈董其昌的书法,又是康熙的老师,在当时书名很大;陈奕禧学董书,几能乱真,但专取姿致,妍媚而腕弱;笪重光虽说是宗法苏、米,但其书也颇有董氏身影;姜宸英学习米、董之法,晚年书法多有董书遗韵;汪士貣学赵、褚,以瘦劲疏朗见长,康熙称之为国朝第一;何焯以蝇头小楷而名世,所作行草依然不脱董法;汪由敦学董、赵、褚,自成清劲圆润的格局;至于张照,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曰:“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张照)、石庵(刘墉)。”

张照(1691~1745),初名默,字得天,号泾南、天瓶斋、南华山人等。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直南书房,内阁学士,刑部左侍郎。后因失职罪夺职下狱。雍正十一年(1733)官刑部尚书。十三年为抚定苗疆大臣,因反改土归流,被革职。乾隆七年(1742),复任刑部尚书。谥文敏。

张照书法,远师颜、米,近接赵、董,尤得力于董;师之化之,最终跳出董氏门庭,自成一体,形成天骨开张,气魄深厚的格局。《圣祖御制诗》云:“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赵、董死后均谥文敏,张照身后,也谥“文敏”;更有甚者,乾隆的御书匾额和书画题跋多由张氏代笔,其在帝王心目中地位之高,由此可见。张照的传世书体多以行楷和行草为主,有《鹊桥仙词》、《行书诗稿》等。

碑学书法的发端

清初书法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金石碑学在此际初露端倪。一方面,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汉族知识分子,在武装反清复明失败的大势下,潜心学术,继以维护汉文化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不断,尤其是雍正帝采取严酷的独裁统治,压迫汉族知识分子,实行禁书并大兴文字狱,迫使汉人学士的治学方向转移到考据学方面。考据学的兴起,带动了文字学、金石学的发展。清初,在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黄宗羲等学者影响下所出现的金石学研究及访碑风气,也波及书法界,受金石搜访和发掘的刺激,碑碣类文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时激起了很多书家对隶篆研究、学习的浓厚兴趣,碑学运动由此揭开序幕。碑学书法的发端是从以郑簋为代表的隶书家首先开始,并由隶到篆而逐步展开的。

郑簋(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谷口农,上元(今南京)人。以行医为业,康熙十五年(1676)到北京行医,朱彝尊赠以长歌。二十年在南京与王概、王蓍补得《天发神谶碑》30字,著《天花神谶碑补考》。

郑簋一生致力于隶书的研究和实践。其隶书初从明人宋珏入手,学了20年,深感“日就支离,去古渐远。深悔从前不求原本,乃学汉碑,始知朴而自古,拙而自奇”(张在辛《隶法琐言》)。于是,康熙初年,郑簋北上山东、河北一带寻访古刻,摹拓汉碑,“沉酣其中者三十馀年,溯流穷源,久而久之,自得真古拙、趄奇怪之妙。” (《隶法琐言》)

元、明书家包括清初王时敏、傅山等人的隶书,几乎都以唐人为法,用笔平直古板,结字平正均匀且喜寻奇觅怪,带有很强的楷法特征。郑簋的隶书则一扫前人旧习,字形结构依据汉隶,用笔兼杂草法,绮丽飘逸又不失高古沉穆,以一种推陈出新的风貌出现在清初书法,发清一代碑学运动之先声。传世作品有《贺铸浣溪纱词轴》、《韩愈诗轴》、《剑南诗轴》等。

万经(1659~1741),字授一,号九沙,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康熙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视学黔中因事罢归,后召举博学鸿儒及荐修《三礼》,皆以老不赴。

万经擅长隶书,得汉碑古朴浑穆之气,钱林《文献徵存录》评其书曰:“经善隶书,得郑谷口之妙。”有《七言诗轴》等作品传世。除书法实践外,万经还著有《分隶偶存》二卷,这部书不仅辑录了汉代以来各家书论中有关隶书和八分的记述,而且还将汉、唐隶书的特点予以总结对比,对当时隶书的学习和研究,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王澍(1668~1743),字若林、若霖、涀林,号虚舟、竹云、二泉寓客,江苏金坛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六十年考选户科给事中,又以工书法而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累迁吏部员外郎,后因葬亲乞假归。

王澍通鉴古,工书法。楷书法欧阳询,篆书法李斯、李阳冰,为清代以篆书知名的第一位书家。《清史》列传云:“论者谓其书在米芾、黄伯思、顾从义三家之上。”他的篆书基本保留“二李”篆法的特征,结字严谨工整,分布均匀对称,在圆润婉转的基础上,又综合地运用平、斜直线,产生方形、三角形空间作呼应,故其篆书尤显清劲爽利。传世作品有《酒德颂》、《谦卦篆辞轴》、《汉尚方镜铭》等。

另外,王澍在书法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其论多抑帖扬碑,斥清初崇董风气为“董家恶习”,提倡学书应从篆、隶入手,这对乾隆以后的许多书家持有篆隶为本的思想,起了一个重要的先导作用。

同类推荐
  • 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

    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

    本书是俄罗斯、苏联杰出的戏剧艺术家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为日记体形式,主要探讨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其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历史上被证明了的,通过了试验,被演员职业检验过的东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国内的北京人艺还是好莱坞的艺术家,都以学习本书为荣。此次翻译的版本是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版本,完全忠实于原著,全面贴切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工艺美术(下)

    世界工艺美术(下)

    人类艺术几乎与人类文明共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艺术史研究应当为希望了解和探寻艺术秘密的人们提供一些答案,应描述和展现出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懈的艺术追求轨迹,但是更重要的还在于把人们引向一个迷人的领域,展现人类的漫长的历史中的艺术长征历程。
  • 世界艺术典故(下)

    世界艺术典故(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文化即吾心:电影表演与社会表演

    文化即吾心:电影表演与社会表演

    本书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厉震林近两年的学术论文集。它以电影艺术为研究中心,对若干重大的电影文化和美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并扩展到其他相关的文化内容。该书的论文均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以及在国际、全国学术会议上主题演讲,获得过“中国电影金鸡奖”论文奖等重要奖项,在国内外电影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目前中国电影界和文化界前沿性的学术论文集。本书适合电影研究者、创作者、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一世繁华:谋妃明珠

    一世繁华:谋妃明珠

    中原动荡,群雄角逐,她因遇见三个皇子,命运急转。他,是北奴坚决果断的一代天骄,却因她,屡次放弃一统江山的机遇;他,是昭汉只手遮天的摄政王,为了保护她,用唾手可得的江山换她一世安稳;他,是昭汉幼帝,潜伏数年,一朝夺权,却失去了她,从此一生痛苦。情于乱世,微于尘土。她用惊世才华,只为百姓谋一个太平盛世,却被世人诟病,在史册只言片语的描述里,藏着她一生波澜壮阔的爱恨情仇。
  • 狂暴新人类

    狂暴新人类

    当世界遇到无法阻挡的灾难,当人类面对新的世界,该如何生存,人类还能否主宰现在这个世界。欢迎来到新世界新起点
  • 醉月莲池

    醉月莲池

    啥?穿越?她只是在拍戏休息的时候去陪朋友看美术展,然后被枪击,不是应该去医院吗?怎么就穿越了?还是一个妖怪?什么?还救了王母娘娘,白日飞升做神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

    《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精选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常用的一些法律常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一书,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法律知识,领导干部想了解的法律常识尽在其中。它不仅适用于各级领导干部,也适用于广大公务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广大法律工作者和公民的学习参阅读物。
  • 末世重生之吸血鬼

    末世重生之吸血鬼

    这是一个重生的吸血鬼带着她的男人们在末世强大后宫的故事……
  • 王祖贤

    王祖贤

    加拿大或许很遥远,但是在我们心中的王祖贤永远不会逝去,她是一颗璀璨的星,永不坠落。让我们重回若兰——聂小倩让我们重回君怀——雪千寻让我们重回西湖——白素贞我是那个小记者,而你也是
  • 网游之原界

    网游之原界

    神秘的天体,突然消失的核,网络中突然出现的超级智能,这其中是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它又会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切尽在网游之原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蔷薇水晶之蓝色蒲公英

    蔷薇水晶之蓝色蒲公英

    当你怀念过去的时候,说明你现在过的不好有些人,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却成了回忆中的常客。就这样开始遗忘,其实也没有什么艰难,就让潮汐洗涤往事,就让年轮画成句号,就让记忆,此地深埋.最难受的感觉就是,明知等不到结果还是要等,明知要放手却放不下。我第一次写文可我却贪婪的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喜欢明明错误有那么多,我还是自私的希望所有人喜欢1、人的一生总要去书写许多不知结局的故事。有的故事可以顺利完成,而有的故事或许将永远都是一种残缺。完美的结局是我们搏击风雨的见证,也是我们永久的期待,然而生活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美好,既然有年轻,也必然有衰老。2、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奋斗吧
  • 仙路觅真

    仙路觅真

    天地茫茫,不知所止,日月轮回,周而复始;茫茫世界,仙路何求?今朝醉且美,明事何烦忧;人生何如意?至死莫方休.爱错了人,伤透了心,只得离去;本来遭到一个美丽绝伦的女子的算计,两人本来是敌人,是来骗他的,却因时间岁月的冲刷之下,化敌为亲;后来才知道,美丽绝伦的女子也是遭别人利用,自己也只是这场阴谋之中得一颗棋子,于是陪他一同解惑这惊天阴谋。本书慢热,不装逼,不种马,不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