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34000000003

第3章 蜀地生活(3)

李白自幼崇拜英雄豪客,迁居蜀地之后,他常与这类隐居林野间的龙虎之士来往,谈论武道,亲密得称兄道弟。虽然李白的体格高大、壮硕,有一副天生的好骨架,自幼又学习过剑术,但由于没有高人指点,他的功夫一直无法精进,一旦与这些高士相较,便立即显现出自己剑术的拙劣,一向自傲的李白如何能忍受这种侮辱!于是他开始苦练剑术,并决心要做一名出类拔萃的剑士。

李客见爱儿对剑术十分感兴趣,立即重金礼聘了一位武艺高超的剑士来教李白剑术。李白资质聪慧,加上毅力过人,除了充分领悟剑士所传授的功夫,他还常常亲自登门拜访那些剑术高手,向他们讨教、学习。不消半年,他的剑术已能和他师父相较了,成为广汉一带颇有名气的少年剑客。

李白由于自小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极仰慕道士的生活,他常四处寻访隐居于高山深谷中的异士。

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在彰明县北三五十里处,是岷山的主峰。戴天山景致秀美,晨昏时山总是弥漫着雾气,缥缈出尘,仿佛人间仙境。有一次,他寻访一位戴天山的道士,却偏巧这位道士不在。虽然寻访不遇,但山中的景致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长满了松竹,还有条澄澈的小溪潺潺流淌在山间,溪边长满了无数带有点点胭脂色、凝着露水的桃枝,野禽驯鹿不时出没于山间的茅舍。这里的一切都令他流连忘返,真有如置身仙境般。为此,他还作了一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诗可看做是李白少年时期的代表作。后来他听闻著名隐士赵蕤也隐居于戴天山时,十分兴奋,当即央求父亲送他去赵蕤那里求教。见儿子有此求知上进的心,李客十分高兴,随即请一位朋友带着他的一封信函,前往拜访赵蕤,请求他收李白为徒。

数日后,李客的朋友来信说道:“赵先生答应了,请李公子即刻上山。”

虽然李白在广汉这里读书、习剑,但故乡的寂寞毕竟留不住这位雄心勃勃的少年。17岁的李白要离开父母了。李白这次上山并非为了修仙学道,而是去读书。在李白整好行装,与家人道别之际,李客从书房中取出了一件覆盖着丝绒的东西,交给了李白。

“儿啊,爹知道这几年来,你一直想有一把好剑,如今你手上握着的这把剑就是上好的。”

李白听了大喜,立即拜谢了父亲,取出裹在丝绒里的宝剑,只见这把剑做工十分精良,剑柄和剑鞘都精雕细琢,比当时唐代的普通剑具稍长一些,而剑柄也稍宽,李白的一双大手刚好可以稳稳地握住。

他缓缓地将宝剑抽出,剑身寒光四射,一看便知是世间罕有的珍品。

“爹!这真是把好剑,您是从哪里得来的?”李白急切地问道,语气中难掩喜悦之情。

“这是我特地找来的一位很有名望的铸剑师,花了三年的工夫才得以完成的。它锋利无比,至少在整个广汉是找不到第二把了。儿啊,习武的主要目的只在健身、防卫,而不是用来逞强斗狠,为非作歹,你要切记!”

“爹!孩儿知道,若非行侠仗义,则此剑必不施及于人。”李白一脸神圣地对父亲盟誓。

李白之所以喜爱剑术,也是因为剑道代表了一种侠义的浪漫气息,这种浪漫气息使李白产生了“行侠仗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李白将这把剑取名为“日月剑”,将它奉若神物,甚至还曾作诗来咏诵它。

就这样,李白腰系宝剑,昂首阔步地离家向戴天山去了。李白来到山顶,见一位长者立于屋前,李白被这位长者仙风道骨的气度震慑住了,于是连忙迎上前去问候:“李白在此问候高士,敢问高士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那人没有答话,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李白打量,然后微笑着点头。李白不明所以,正要再次开口发问,只听那人突兀地说道:“你来此是何目的,还不快拜师。”

李白一下子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这位难道就是我想要投拜的赵蕤?只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纵横家,却不想竟是如此神仙一般的人物,想到此处,仿佛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牵引着他,李白没有丝毫的怠慢,当即俯身叩拜:“弟子李白,谨受师教!”

“那你就速速整理行装,跟随老夫去吧!”那人捻须微笑着说道。

这位怪异的长者果真是当时有名的高士——赵蕤。

赵蕤此时已年逾六旬,但他乐观旷达,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因此面目红润,须发乌黑,看起来不过50岁的样子。赵蕤因绝技和神机妙算名闻天下,但大多数人都是只知其名而未见其人,有许多慕名已久的达官贵人愿意抛弃一切追随他,但都难以如愿。一天,赵蕤听友人说有位富商家的公子对他的才华慕名已久,想拜他为师。

本来赵蕤对这种出身富贵之家的孩子并不感兴趣,但听友人将这位小公子夸耀得如天神下凡一般,于是便同意让其上山来,一来可以看看他是否诚心拜师,二来自己可以亲自相看这位公子的资质。相见之下,赵蕤发现李白的骨骼和面相甚是奇秀,于是当即决定收他为徒。李白自此以后即追随赵蕤隐居于岷山之阳。

李白天资聪慧过人,后天若能加以琢磨和淬炼必能成就大业,这是李白自己和任何与李白有过交往的人都确信的,唯有赵蕤看得清楚,这位年轻人在成名的过程当中,必得经历许多的苦难、打击和折磨。赵蕤爱才心切,他决定助李白克服劫数,指引他一条成仙达道的快捷方式,他相信只要李白按他指引的方向走下去,自可不必经历那些磨难。

奇绝名士大都有些雅癖,而这位纵横家的雅癖之一就是惜字如金。每次谈说都是点到为止,能用三五字交代的,他绝不会多加一个字。李白与他对话时,他往往只是以几个字带过,常令李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李白若是继续追问,赵蕤总是三缄其口,于是李白就得花个把时辰来领悟这句话,但解悟之后,会发觉赵蕤真的是字字珠玑、句句皆至理名言。

赵蕤精于剑术,不但亲自授予李白剑术秘诀,还将剑道与宇宙自然融合为一的道理解释给他听。

“习剑的主要目的为何?”赵蕤问道。

“行侠仗义,惩奸除恶。”李白恭谨地回答。

“‘行侠仗义’之类的借口只能使剑道之术染上世俗的色彩,真正的剑道是把天、剑、人合而为一的境界,如果你能真正领会到我的意思,那你身上是否有剑就并不重要,即使无剑,你也依旧能处处感受到剑锋的锐利和光芒,同时也能同样地让人感受到你身上的剑气。而我们这里所谓的剑气,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霸气、杀气,而是蕴涵内在的一股正义凛然之气。这不仅仅指剑道,也可以扩及诗作文章。”

在赵蕤的精辟解说下,李白开始领会剑道的高深境界,更将它用之于诗赋、练字方面。

如今,剑之于李白真的是变成了纯然的心灵之物,它的功用已经转化成与诗、书、琴、画一样,成为提升他的心灵境界的方式。

赵蕤的另一雅好就是与山中的鸟禽对话。他常独自悠坐于山顶空旷处,忽而引吭长啸,忽而喃喃低吟,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成群的鸟禽被吸引过来,或盘旋于他的头顶,或在他身边啾啾鸣叫。而赵蕤则一面说着一些难以听懂的言语,一面从带在身边的一个大袋子中取出谷粒,向四周散撒,让鸟禽啄食。这样一阵子消磨后他才从容起身,缓步下山。

赵蕤在他住处附近的草庐中饲养了成百上千只的珍禽,它们种类各异,羽毛色彩鲜艳夺目,且饶富灵性,呼啸即来,就掌取食,毫不畏惧人类。赵蕤每日都要亲自喂养它们,而当他云游四方的时候,喂饲这些鸟禽的任务便落在李白和他的师兄吴指南身上。李白也深爱这些鸟禽,他常把自己置身于鸟林中,聆听它们的啁啾,静观它们的姿态,甚至还从中悟出一些文学上的感悟。

在戴天山学艺期间,李白每日面对着青山翠谷、浮云飞瀑,胸臆中原有的那股郁结闭塞之气骤然间都消散无踪了,而山下的那片尘嚣似乎也远在千里之外了。从前那个狂傲不羁的少年之心正渐渐变得清澈平静,他几乎可以察觉到自己的改变。

怀拥着一片宁静,李白除了读书练剑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抛掷在漫无目的的冥想上。他可以在一棵苍劲的老松下静坐一两个时辰,或张目凝望、或闭目沉思,陶然忘怀!

在彰明县北,另有一座小匡山,传说,每到深夜,在小匡山的半山腰总会出现一道亮光,就像一盏灯,所以又叫做点灯山。心血来潮时,李白会不辞辛苦跋涉至小匡山,然后在山上小住几日。虽说这两座山上的景致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李白可以在跋涉途中应和着鸟叫虫鸣浅唱低吟,这实在是一件与平日所为截然不同的事,他将这种跋涉视之为能够活跃身心的踏青。所以每在戴天山待上一月或半月,他总要抽时间前往小匡山一趟。

除了练剑、沉思和踏青外,这一时期,李白也尝试地作了不少诗文,由于心境渐趋于平静无为,所以他此时的诗作都偏好宁淡清雅的风格。每当读到陈子昂、陶渊明等这类真情流露、清新不假雕饰而又深刻的诗文时,他才能心领神会地告诉自己:“我要的就是这种可以与天地万物同在的作品啊!”

他素来不喜欢那些浓艳、夸张又虚华造作的辞藻,他更喜欢现在这份闲云野鹤的恬淡。李白觉得继陈子昂之后,以复古的方式革新文风的重任,在当下只有他能担当。而事实上,李白也的确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革命遗志,他将几百年来加之于诗歌之上的那些繁琐的形式、规律击得粉碎,并把南朝以来柔弱华靡的文风扫荡得干干净净,完成了陈子昂诗歌革命的功业。

李白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创造了艺术上雄奇不羁的风格,在诗歌的语言上形成明朗透彻的个性。也是个性使然,李白作起诗来不屑于雕琢细微与严谨地安排对偶,他善于运用大刀阔斧、变化莫测的手法来抒写眼中所见、心中所感。于是他总能突破前人的窠臼,一篇篇俊逸舒畅的诗作在他的生花妙笔下清新出炉。他的思想就如同草原上驰骋的骏马,恣意奔放,他具有天马行空的创想,毫无半点矫揉气息。无论是长诗或者短诗,都是他情意率真的流露,因此他作诗毫不费力,信手拈来。

李白在戴天山隐居苦读了三年,这期间他才气渐露,名气渐扬,获得了无数人的赞赏。从小就非常自负的他此时更是信心倍增、雄心勃勃。

可是这种宁静的深山生活却被一群庸俗的官吏搅扰了。当地人盛传赵蕤、李白等人通晓鸟语,道行高深,且能呼风唤雨,支使山中鸟兽。辖区的太守听闻有这样的异人,即不辞长途跋涉之苦,亲自造访,并企图说服他们下山做自己的门客,以期日后为自己所用。

赵蕤一口回拒,要两位弟子送客。太守怏怏不快地离去后,赵蕤将两名弟子召至面前,对他们言道:“你们尚且年轻有为,俗缘未了,应该下山去游历名山大川,增广见识。”

“老师,您随我们一同去吧!弟子愿一生追随老师。”李白不舍地说道。

赵蕤听后叹口气说道:“老夫年事已高,实宜静观修炼,宁静以度余年。而今众人对我颇多传言,唯恐凡人再扰及安宁,所以我决定另觅他处。而两位贤徒俱人中才俊,老夫甚是欣爱,希望日后有缘,再叙师徒之谊。”

就这样,赵蕤封庐下山,开始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李白不忍就此离开,想继续留在此地学习,心中想着,也许老师不几日后还会回来呢。但此时,李白的母亲病重,而父亲也渐渐老迈,他们日日殷切地盼着李白归来。一封封的家信敦促着李白归家,使李白实在无法再安心读书,而且离家三年,他也十分惦念家中父母,于是便整理好行装,偕同吴指南同回广汉家中去了。

月娃身体时好时坏,大夫说是心中之气抑郁不展所致。这也难怪,月娃远离了故土亲人,自从李白离家以后,她又思子心切,再加上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终于病倒了。

李白挂念母亲,日夜兼程地赶路。回到家中,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跑去探望病中的母亲。母子见面,不免感怀。月娃看见离开了自己三年的爱子如今已经长得英挺健硕,举手投足间流露着一股豪迈不羁的男子气概,高兴激动之余,月娃禁不住热泪夺眶而出。

在戴天山苦读了三年,李白学识益加渊博,文才大进,而辩才也增进不少。他的话语总能深深地吸引着众人。自李白回到家后,李家人都发现了李白的变化,于是长辈称赞李白的长进,同辈羡慕李白的学识和气度。

李客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如此的出众,心中高兴不已,为人父母者还有什么比这更欣慰的呢?

李白也深知自己确有超越常人的不同之处,而他也丝毫不做掩饰,久而久之,便有一股慑人的傲气流露于他清秀的眉宇间。

与爱子的重逢冲淡了月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病情也一日日好转起来。而李白在山中生活的这段时间早已习惯了竹篱茅舍中的粗茶淡饭,虽然他只离开了三年,但自小便习惯了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却令李白感到非常不自在。李白觉得一个弱冠之龄的大男人,整日待在家中,锐气都要给消磨光了。所以在家中待了几个月后,李白见母亲的身体已然痊愈,便向父亲提出出外游历的想法,他很想去感受下这个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

李客看得出来,西域和蜀地都无法牵住儿子的脚步,李白是一只大鹏,他终归要展翅高飞的。于是李客不顾月娃的反对,答应了李白的要求。李客明白,李白自小受了太多的赞赏和称颂,他太骄傲、太自负了,这会有碍他未来的发展。也许出去闯荡闯荡,见识下世面,他能谦和内敛些吧!

同类推荐
  •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有趣的中国太子

    本书真实再现了皇太子的生活、皇太子的不同命运,皇太子与皇帝的关系、皇太子的最高权力到手前的政治斗争,透视中国王朝的政治特色。
  •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正如日本著名歌人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伟大人物,起初都是很幼稚且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名家并进而获得人们的崇敬。”所以,名人成长也具有其非凡之处,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

    17岁的高三生活,唐晓晓感受到了朋友的关心照顾,爱情的甜蜜伤感。同时也从小时的懵懂无知,成长到了成熟稳重。也从校园生活中的一件件事中,看透了世界的欺骗,谎言当然还有美好,希望……
  • 精灵梦叶罗丽之往尘的逆袭

    精灵梦叶罗丽之往尘的逆袭

    千年前的两位最强多属性叶罗丽战士归来,看最强叶罗丽战士往尘的逆袭
  • 我被跟踪了

    我被跟踪了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思想变态的人,他们喜欢跟踪人的感觉,喜欢偷窥的刺激,喜欢窥探你见不得光的秘密。我曾经被这种人跟踪过,也曾经变成过这种人,本文将告诉你,到底哪一类人最吸引‘我们’。
  • 日暮离开

    日暮离开

    “但你不行,你的遗体七零八碎,你的葬礼就在明天。”—————“他七零八碎!血肉模糊!”小僧侣不满。年老的僧侣轻轻道,“但他的灵魂很美,纯净如初。”———————
  •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现代宅女陈静姝因为亵渎大神,被罚穿越,而且穿的还是古典名著!就是画风怎么有些不对劲?别人穿越不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吗?哦,你说最近大家穿越都爱种田?种田也比XXX强!总结:这姑娘在该宅斗的文里种田,在该宫斗的文里碾压,在该历险的文里基建,在不恰当的时刻遇到了他。
  • 危险关系

    危险关系

    她,是市长大人的私生女,生母是低贱的舞女,亲爹不疼,后母阴狠,姐姐毒辣。而他,是金融巨头的独子,头顶无数耀眼的光环,偏偏随手一指竟相中了最没地位的她。
  • 王朝更替(上)

    王朝更替(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僵尸猎户

    僵尸猎户

    谨以此作品纪念林正英师父。从小爱看林师傅的灵幻电影,自他走后,未能看到满意的作品。所以心头一热,走他作品的一贯路线并加以延伸和创新,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本文将穿越回到清朝,带给我们那些年久违的中国式僵尸大片。。这里没有小清新,这里没有玄魔科幻,这里只有:僵尸道长,师兄,师姐,我,还有我的好基友,桃木剑,大蒜,鸡血,符纸,对了还有“指南针”,以及大家的爱恨情仇。。当然少不了那些修炼成精的僵尸。。从不囤稿,每天现写现更,欢迎读者朋友参与互动。敬请期待。标签:奇门道术风水盗墓清史民国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