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15900000016

第16章 谁最会享受人生(3)

然而,在中国的思想上还有一种相反的势力,它和这种无忧无虑的哲学,自然放浪者的哲学,是站在对立的地位的。自然绅士哲学的对面有社会绅士的哲学,道家哲学的对面有儒家哲学。如把道家哲学和儒家哲学的含义,一个代表消极的人生观,一个代表积极的人生观,那么,我相信这两种哲学不仅是中国人有之,而也是人类天性所固有的东西。我们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道家主义者的隐士,隐现于山上的白云中,一面俯视樵夫和渔父在相对闲谈;一面默念着青山、流水,全然不理会这里还有着两个渺小的谈话者。他在这种凝想中获得一种彻底的和平感觉。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

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如果一个人离开城市,到山中去过着幽寂的生活,那么他也不过是第二流隐士,还是环境的奴隶。“城中隐士实是最伟大的隐士”,因为他对自己具有充分的节制力,不受环境的支配。如果一位僧人回到社会去喝酒、吃肉、交女人,而同时并不腐蚀他的灵魂,那么他便是一位“高僧”了。因此,这两种哲学有互通性,颇有合并的可能。儒教和道家的对比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两种学说,只是代表了两个极端的理论,而在这两个极端的理论之间,还有着许多中间的理论。

我以为半玩世者是最优越的玩世者。生活的最高典型终究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他即是《中庸》的作者,孔子的孙儿。与人类生活问题有关的古今哲学,还不曾发现过一个比这种学说更深奥的真理,这种学说,就是指一种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的那一种有条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学说。这种中庸精神,在动作和静止之间找到了一种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称心如意地资助朋友;钢琴也会弹弹,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弹给知己的朋友听听,而最大的用处还是给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文章也写写,可是寄给《泰晤士报》的稿件一半被录用一半退回--总而言之,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这种生活理想很美妙地表达出来: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

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

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

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

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

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

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

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

会占便宜只半。

所以,我们如把道家的现世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配合起来,便成中庸的哲学。因为人类是生于真实的世界和虚幻的天堂之间,所以我相信这种理论在一个抱前瞻观念的西洋人看来,一瞬间也许很不满意,但这总是最优越的哲学,因为这种哲学是最近人情的。总而言之,半个林白比一个整的林白更好,因为半个能比较快乐。如果林白只飞了大西洋的半程,我相信他一定会更快乐。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最快乐的人还是那个中等阶级者,所赚的钱足以维持独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过一点点事情,可是不多;在社会上稍具名誉,可是不太显著。只有在这种环境之下,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我们必须在这尘世上活下去,所以我们须把哲学由天堂带到地上来。

五爱好人生者:陶渊明

所以我们已经晓得,我们如果把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度地配合起来,我们便能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和静止之间,介于尘世的徒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哲学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完美的理想了。还有一种结果更加重要,就是这两种不同观念相混合后,和谐的人格也随之产生。这种和谐的人格也就是那一切文化和教育所欲达到的目的,我们即从这种和谐的人格中看见人生的欢乐和爱好。这是值得加以注意的。

要描写这种爱好人生的性质是极困难的;如用譬喻,或叙述一位爱好人生者的真事实物,那就比较容易。在这里,陶渊明这位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不期而然地浮上我的心头。陶渊明也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吧。他没有做过大官,很少权力,也没有什么勋绩,除了本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零星的散文外,在文学遗产上也不曾留下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至今还是照彻古今的炬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自然敬畏,会使那些较聪明与熟识世故的人自惭形秽。他是今日真正爱好人生者的模范,因为他心中虽有反抗尘世的欲望,但并不沦于彻底逃避人世,而反使他和七情生活洽调起来。文学的浪漫主义和道家闲散生活的崇尚以及对儒家教义的反抗,在那时的中国已活动了两百多年,这种种和前世纪的儒家哲学配合起来,就产生了这么一种和谐的人格。以陶渊明为例,我们看见积极人生观已经丧失了愚蠢的自满心,玩世哲学已经丧失了尖锐的叛逆性,在梭罗身上还可找出这种特质--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标志,而人类的智慧第一次在宽容和嘲弄的精神中达到成熟的时期。

在我看来,陶渊明代表一种中国文化的奇怪特质,即一种耽于肉欲和灵的妄尊的奇怪混合,是一种不流于制欲的精神生活和耽于肉欲的物质生活的奇怪混合;在这奇怪混合中,七情和心灵始终是和谐的。所谓理想的哲学家即是一个能领会女人的妩媚而不流于粗鄙,能爱好人生而不过度,能够察觉到尘世间成功和失败的空虚,能够生活于超越人生和脱离人生的境地,而不仇视人生的人。陶渊明的心灵已经发展到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他内心有一丝一毫的冲突。因之,他的生活也像他的诗一般那么自然而冲和。

陶渊明生于四世纪末叶,是一位著名学者兼贵官的曾孙。这位学者在家无事,常于早上搬运一百支甓到斋外,至薄暮又搬运回斋内。陶渊明幼时,因家贫亲老,任为州祭酒,但不久即辞了官职去过他的耕种生活,因此得了一种疾病。有一天,他对亲朋说:“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有一个朋友听了这句话,便荐他去做彭泽令。他因为喜欢喝酒,所以命令县里都种秣谷,可是他的妻子不以为善,固请种秔,才使一顷五十亩种秣,五十亩种秔。后因郡里的督邮将到,县吏说他应该束带相见,陶渊明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官也不愿做了,写了《归去来辞》这首名赋。此后,他就过着农夫的生活,好几次有人请他做官,他一概拒绝。他家里本穷,故和穷人一起生活,在给他儿子的一封信里,曾慨叹他们的衣服褴褛,做着贱工。有一次他送一个农家的孩子到他的儿子那里去,帮做挑水取柴等事,在给他儿子的信里说:“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他唯一的弱点就是喜欢喝酒。他平常过着孤独的生活,很少和宾客接触,可是一看见酒,纵使他不认识主人,也会坐下来和大家一起喝酒。有时他做主人的时候,在席上喝酒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且去。”他有一张无弦的琴,这种古代的乐器,只能在心情很平静的时候,慢慢地弹起来才有意思。他和朋友喝酒时,或是有兴致想玩玩音乐时,便抚抚这张无弦的琴。他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他心地谦逊,生活简朴,且极自负,交友尤慎。判史王弘很钦仰他,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无从谋面。他曾很自然地说:“我性不狎世,因疾守用,幸非洁志慕声。”王弘只好和一个朋友用计骗他:由这个朋友去邀他喝酒,走到半路停下来,在一个凉亭里歇脚,那朋友便把酒拿出来。陶渊明真的欣欣然就坐下来喝酒,那时王弘早已隐身在附近,这时候便走出来和他相见。他非常高兴,于是欢宴终日,连朋友那儿也忘记去了。王弘见陶渊明无履,就叫他的左右为他造履。当请他量履的时候,陶渊明便把脚伸出来。此后,凡是王弘要和他见面时,总是在林泽间等候他。有一次,他的朋友们在煮酒,就把他头戴的葛巾来漉酒,用过了还他,他又把葛巾戴在头上了。

他那时的住处,位于庐山之麓,当时庐山有一个闻名的禅宗,叫做白莲社,是由一位大学者所主持。这位学者想邀他入社。有一天便请他赴宴,请他加入。他提出的条件是在席上可以喝酒。本来这种行为是违犯佛门的戒条的,可是主人却答应他。当他正要签名入社时,却又“攒眉而去”。另外一位大诗人谢灵运很想加入这个白莲社,可是不得其门而入。后来那位方丈想跟陶渊明做个朋友,所以他便请了另一位道人和他一起喝酒。他们三个人,那位方丈代表佛教,陶渊明代表儒教,那个朋友代表道家。那位方丈曾立誓说终生不再走过某一座桥,可是有一天,当他和他的朋友送陶渊明回家时,他们谈得非常高兴,大家都不知不觉地走过了那桥。当三人明白过来时,不禁大笑。这三位大笑的老人,后来便成为中国绘画上常用的题材,这个故事象征着三位无忧无虑的智者的欢乐,象征着三位宗教的代表人物在幽默感中团结一致的欢乐。

他就是这样地过他的一生,做一位无忧无虑的、心地坦白的、谦逊简朴的乡间诗人,一位智慧而快乐的老人。在他那本关于喝酒和田园生活的小诗集,三四篇偶然冲动而写出来的文章,一封给他儿子的信,三篇祭文(一篇是自祭文)和遗留给子孙的一些话里,我们看出一种造成那和谐生活的情感和天才。这种和谐的生活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更卓越。他在《归去来辞》那首赋里所表现的就是这种爱好人生的情感。这篇名作是在公元四零五年十一月,就是在决定辞去那县令的时候写的。

归去来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也许有人以为陶渊明是“逃避主义者”,但事实上他绝对不是。他要逃避的仅是政治,而不是生活的本身。如果他是逻辑家的话,他或许早已出家做和尚,彻底地逃避人生了。可是陶渊明不愿完全逃避人生,他是爱好人生的。在他的眼中,他的妻儿是太真实;他的花园,那伸到他庭院里的树丫枝,他所抚摸的孤松,这许多太可爱了。他仅是一个近情近理的人,他不是逻辑家,所以他要周旋于周遭的景物之间。他就是这样地爱好人生,由种种积极的、合理的人生态度,去获得他所特有的能产生和谐的那种感觉。这种生之和谐便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歌。他为尘世所生,而又属于尘世,所以他的结论不是逃避人生,而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陶渊明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庭里去。所以,结果是和谐,不是叛逆。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世俗流言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栖霞山谷红叶飞

    栖霞山谷红叶飞

    书稿是个人随笔集,分“生态之光”“岁月如歌”“人生百味”“静夜沉思”“笔端流云”“一吐为快”等六个板块,涉及人与自然、世俗生活和人生感悟等诸多主题。文章内容健康,情感朴实,时而怀旧抒情,时而针砭时弊,作者在细腻表达的同时也不乏理性的思考。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

    《有些小草比花更重要》是2011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些小草比花还重要》是六角丛书之一,主要内容为那是儿子的工作,找看到了天使的样子,向一棵树道歉,每一天都要幸福地舞蹈,美善的花静静地开,同样幸福,老师,我相信石头会开花……
热门推荐
  • 温斯顿电竞学院

    温斯顿电竞学院

    一个无聊的学院,一个奇怪的学院长,一些第五人格玩家的集结,一个现实与幻想的结合。实际上是一个第五人格群主写日常生活和幻想的故事。
  • 穿书后我是大佬

    穿书后我是大佬

    顾兮筠穿书了,穿到她姐姐顾书韵的小说里……“尼玛!穿就穿了,为什么我是女配啊!!!”不行我要冷静,我不能忘了我是个大佬,冷静冷静……冷静个头啊不行了,我要缓缓,我瞅瞅剧情是啥,呃……这女的好可怜,我的反派Boss,好惨(为什么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呃,这剧情为什么这么玛丽苏,这么……名字还叫《霸道总裁的秘密小娇妻》,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啧啧,这届人物不照气啊,还是要我来帮忙,从现在开始,我是一个莫得感情的大佬,呵呵,只剧情里的女配挺多的,我数数1、2、3……看到最后,尼玛,这个女主太龌蹉了,咦~这男主太恶心人了,呦呵,反派Boss最后还殉情了,好惨,让我这个莫得感情的大佬来拯救你吧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我觉得这个剧情不对呢,算了,不管了,当度假好了!(本文一对一,不喜欢的请绕道,走的路线是沙雕戏精,本文金手指、玛丽苏、不符合逻辑比较大哦,谨慎入坑)
  • 零使之片翼天使

    零使之片翼天使

    高考结束的宅男少年在回家的路上遇到车祸,灵魂受到召唤,但没有身体的他无法降临,幸运的是遇到了萨菲罗斯的意志得到了萨菲罗斯的身体,开始了他的零之使魔之旅。Ps:主角没看过零之使魔......新人+练笔+本人最讨厌TJ了......《零之使魔》同人,YY......
  • 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

    我们所不知道的世界

    林姆林宫上空的镰刀锤子旗缓缓降落,一个曾在世界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看着自己曾经宣誓的旗帜,菲斯的心怎能没有一丝颤动。环顾四周,无所留恋,曾今沧海的人对一切已不太在意。他已没有目标,导师,伙伴,爱人没有一个人可以作为他的目标,一个帝国的没落预示着另一个帝国的兴起,但这这已不属于他了……
  • 你是我的oxygen

    你是我的oxygen

    “泽安哥哥泽安哥哥——”一声稚嫩而又清澈的童声传来,略带一点不容察觉的哭腔:“这个小龙猫送给你,你离开了安桥可不能忘了浅浅哦。”年纪仅小就自带吸引力的小男孩眨巴着圆溜溜的大眼睛透露出一种坚定的目光:“嗯嗯,泽安哥哥一定会记住浅浅的。”这一别,没想到竟是十几年。而缘分让他们再次相遇,又让他们,在新的身份和陌生的相貌中擦出让人怦然心动的火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对的人终会相遇”,“有情人终成眷属”。
  • 古剑奇谭:三世情缘

    古剑奇谭:三世情缘

    三世情缘,能否破镜重圆。(这里面有《青云志》的人物,但是与《青云志》的剧情没有关系,只是借用里面的人物。)
  • 恶魔的吻痕

    恶魔的吻痕

    莫名其妙被人撞入古代,稀里糊涂竟然成了乞丐,天理何在,保护了24年的初吻竟然被冷血王夺走,只是一个小小的乞丐,凭什么要她成为被人相爱的牺牲品,长的跟鬼似的,整天板着个脸,以为自己是谁啊如果可以,她希望离他远远的,莫名其妙的相遇,稀里糊涂的婚礼,天啊,地啊,这到底是什么跟什么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华经

    春华经

    她原本单纯,一心只想做这世上最快活的小偷。他素来沉默,此生挚爱嫁作他人妇,伤痛离开。他习惯了笑,没心没肺,亦无欲无求。一定是宿命,纵横百年,依旧如同一张钢铁织就的巨网笼罩着所有人。命运牵扯着木偶线,将所有人聚集。她发觉了这世上有比做一个小偷更让她向往的人存在,他遇见了可以温暖整个世界的人,而他,找到了心,尝到了痛,了解了落寞。花落了,星陨了,曾在心上驻扎停留的人不在了。当一切尘埃落定,命运的局,破了。
  • 我的僵尸未婚夫

    我的僵尸未婚夫

    穿越到几千年以钱,还成了什么皇子妃。八皇子对自己真的不错,决心只爱自己一人,并告诉自己他眼里只有我。可誓言说了还没三天,那八皇子就要娶一个强国公主,原因只是他们打不过,为了人民委屈我当妾!让我当妾,不如让我去死。于是,我偷跑出皇宫跳入了送我来这里的井里。再次醒来,我被好多同学围饶着,发现自己正呆着医院的病房里。头好疼,那一切不会都是梦吧!出院后,我的生活完全变了,我身边出现了梦里的那个八皇子,可他的身份是明星。还说什么,我是他的未婚妻?!
  • 八象天心诀之人皇

    八象天心诀之人皇

    天地万物先有劫数,后有命数,最后才有神魔人三元。所谓人者,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本心。所谓魔者,天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魔种。所谓神者,天命所归,天命所向,唯独缺少神格。命神者,天命三元,本心归一,魔种深种,神格完整。赐予神格,赐予本心,赐予魔种,却只要命源。至此,神魔人皆为种,命源为果。赵阳,一个阔家大少,最后落得家破人亡,自尽而死。机缘巧合之下,重生在三元命界,依旧是碌碌无为的少年,还是掀翻天地神魔人三界的存在呢?到底是命神再次愚弄,还是去打造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