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0600000003

第3章 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3)

5.官吏的退休制度

退休称为“致仕”,是指官吏因年老或有病不能继续任职时,交还朝廷所给予的官职及待遇,退职休养。早在商、周时代就有了老臣功成身退和士大夫年高退职的记载,但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退休制。秦及以前,官吏退休和关于退休的规定只是一般而论或礼俗的要求,还未形成定制。退休制度是在封建社会确立后,随着世卿世禄制的瓦解、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逐步完善而发展的。我国历代都对官吏的退休年龄、身体状况、品级高低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并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安置措施。从汉代始,官吏退休即成为一种制度。规定官吏70岁退休,朝廷发给原俸禄的1/3养老。明、清两代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退休制度与官吏任用制度相配合,成为封建社会人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

官吏选拔制度简称选官制度,是关于选拔人才、授以官职的规章制度体系,是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官制度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原始社会末期,在我国实行的是禅让制度。孔子称之为选贤与能。认为:“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在我国奴隶社会,官吏都是由奴隶主充当的,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世代相袭,还未形成真正意义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是随着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逐步形成的。中国最早的选官制度是秦初年采取的军功爵制,按战功大小封爵拜官。

中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复杂形式,其中以察举制度、征辟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四种类型影响最大,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职官制度中分别占有重要位置,前者对后者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后者沿袭前者,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变化。总的来说,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各种选官制度,以隋为分界线,隋以前的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为封建社会前期的选官制度,隋以后的科举制度则是封建社会后期的选官制度,前者以推选为主,后者以科举为主。

察举制度是封建社会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根据考察,按照一定的名目(标准),从平民或下级官吏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由朝廷授予一定的官职或提升其职位。采取征辟制时,各郡国每年推举秀才一人,孝廉一人。由主管部门审查,推荐和连坐结合在一起。察举在秦时已有之,但真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是在进入两汉以后,且经两汉不断完善形成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自魏晋创立,到隋朝废除,沿用三四百年,是魏晋南北朝最为流行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基本内容是:朝廷选择有威望的人担任中正官回乡考察才能志士,进行品评推荐,形成从上而下的选官制度。所选人分为上中下三级九品,根据品味高低向朝廷推荐。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时期为纠正汉末以来察举、征辟的腐败现象而推出的,在建立之初对杜绝朋党、权收中央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九品中正制是门阀制度的产物,是封建地主阶级等级制度在选任官吏方面的具体体现,随着世家大族的日益衰败,中小地主阶级地位的日益上升,九品中正制必然要被新的官吏选任制——科举制度所代替。

科举,即分科举士。它是用公开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创建于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经历唐的兴盛,宋的沿革和发展,明德强化,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沿用1300年。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的采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另一方面,自从北魏推行均田制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世族地主经济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随着中小地主地位的日益上升,他们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制度取代以推行为主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与以往的选官制度相比,主要有两个根本的区别。一是获选途径的不同。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以推荐为主,官吏的推荐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其中察举虽也有考试,但考试成绩只是决定授予官职高低的标准,而且考试为临时措施,并非常制。但科举制度中,考试却占有重要比例,是选官的主要途径。二是在科举制度下,所有的读书人或者武夫都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通过考试获得受选的资格。可见,科举制度避免了以推荐为主的选官制度造成的种种弊端,同时也大大拓宽了选取统治人才的途径,扩大了封建统治队伍且巩固了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朝统一后,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科举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的政治环境。隋朝在用人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于开皇初废九品中正制,罢去州郡自辟僚属,令州郡分科举荐人才。隋炀帝时设秀才、明经、进士三科,秀才科标准高,极少有人应试,明经、进士两科应试者较多。隋朝还创办在职官员应试的科目,作为选拔高级人才的手段,但科举制度在隋朝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为隋朝很久就灭亡了。

科举制度的完善在唐朝,唐朝把科举制度推向了兴盛。唐朝的科举分为文举和武举两种,而文举是最重要的选拔制度。文举分为制举和贡举两类。制举根据皇帝诏令临时举行,科目繁多,无一定标准,是朝廷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方法。贡举是科举的主要内容,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道举、童子科等。考生的来源之一是“生徒”,即朝廷所开设的国子监、弘文馆、宗文馆及各地方州、县的学生,经选拔参加考试;二是“乡贡”,即生徒以外的地方士人,他们均可怀牒自投于州县,经府、州、县初试合格解送到中央参加考试。唐朝的考试一般分为地方州县的州试和中央一级的考试,考试方法主要有贴经、墨义、诗赋和策论。唐中叶后科举制逐渐成为选拔高级官吏的主要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科目上还带有浓厚的魏晋遗风,考试内容也显得杂乱无章等。

宋朝的科举制继承了唐朝的基础,在发展中更趋完备。科举出现由多科目向单科目过渡的趋向,王安石变法改革了科举科目,除进士科外尽罢诸科。除此之外,考试增加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这样防止考生与考官之间形成门生与恩师的私恩关系,杜绝朋党扰政,还可以笼络官员,收权中央。宋代的科举考试规章日趋严密,为防止科考有弊,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有《科场法》、《亲试进士条例》等规定。凡通过省试、殿试的进士都可以直接授官,考试与任用结合,这大大简化了官吏录用程序,考试在科举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总之宋朝的科举制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政府的行政能力。

明清是科举制走向鼎盛而又日趋衰败的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严密,发展到制度化、规范化。清朝科举分为四场,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分为县试(由县官主持,考四场,第一名为案首)、府试(由知府和直隶州知州主持,第一名为府案首)和院试(由提督学政主持);乡试为省一级考试,以京堂官为主考,各省巡抚为监临官,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大省百余人,小省四五十人;会试为中央一级考试,由礼部主持,及格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录取分三甲,一甲取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考生的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考生的三分之二,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保障了封建制度的延续,是中国文官制度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但是明清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日渐显露,层层考试的繁琐程序,不仅不能有效选拔人才而且成为窒息人才、摧残人才的工具。考试内容重经义、考试形式八股化,使考生思想禁锢,因循守旧而无创新。总之,明清时代科举制度更加严密和繁琐,对人才的选拔更趋保守僵化,这都是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统治阶级腐朽性的反映。清末废除科举制是历史的必然。

在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相对公平公开的科举取士、精英治国的任用制度,是维持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保障之一。特别是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这种具有现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录用方式,对西方的公务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在元明清时期,西方人就在中国的政界担任了一定的职务。马可·波罗、利马窦等人曾向西方宣传了大量中国的情况。1570~1870年间,用英文出版的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和官吏制度的书籍就有七十多种。1855~1870年,英国公务员形成期间,有许多杂志纷纷撰文介绍中国的官吏制度,主张英国实行中国式的文官考试。英国内阁办公室次长、人事管理局局长杰弗里·托马斯·摩根1988年曾说过:“英国建立公务员制度初期,大量吸收了中国古代官吏制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运用于英国的具体实际中。”美国人事管理局局长艾伦·坎贝尔1982年说过:“在我们西方国家的所有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公务员制度的时候,都把这一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当时的西方都把中国的科举制度视为“机会均等的象征”。

二、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发展

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干部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早在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期,我们党就确定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制定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干部工作的宗旨,把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作为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探索建立和不断改革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干部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身份制度,“国家干部”的概念外延广泛,无论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还是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学校教师、医护人员等等,皆称“国家干部”。这一制度适应计划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和政治高度一体化的需要,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没有明显区别,都由国家任命,其工资由国家统一支付,都在为国家工作。这种干部人事管理模式,适应过去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曾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过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干部制度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的创立和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从上到下建立了管理机构,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如干部的录用、任免、调配、奖惩、工资、福利、退休退职制度等。尽管各方面制度还不太完善,但初步适应了实际需要,取得了很大成绩,主要标志是1957年国务院颁布施行《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暂行规定》。第二阶段是1966年到1976年的挫折倒退阶段,在这期间,各级人事机构相继被撤销,人事干部被遣散,有效的管理制度被否定,人事工作遭到严重的破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的改革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情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干部队伍本身的数量和构成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有:一是管理对象笼统庞杂,缺乏科学分类。二是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凡是国家干部,都由各级党委统一管理,造成干部管理上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用人与治事脱节。三是管理方式陈旧单一,基本上用管理党政干部的方法管理各类人员,选拔任用由少数领导决策,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任命干部,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注重论资排辈,套用行政级别,缺乏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四是干部管理缺乏基本的法律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不健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人事管理方面制定了若干政策、规定和条例,但没有上升为法律,缺乏法律效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势在必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进入发展新阶段,在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第一,确立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针对当时干部队伍状况和形势任务的要求,我们党提出了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任用干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在坚持革命化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各级领导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把“四化”方针写入党章,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第三十三条明确提出:“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择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四化”方针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干部队伍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

同类推荐
  • 转变官念

    转变官念

    本书从七十三个流传甚广的领导观点入手,对许多领导者长期以来深信不疑的一系列管理理念提出质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性。多角度、多层次地解释和论证,突破书本定势,突破经验定势,并且提出新的观点,对各级领导者来说,这是一本开卷有益、掩卷深思的书。
  • 求真·立论·献策

    求真·立论·献策

    本书收录了《关于加快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并发挥其在长三角作用的调研报告》、《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关于我省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省流动人口中女职工劳动权益状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村规模调整调研情况的报告》等。
  • 变动社会中的政党权威

    变动社会中的政党权威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组织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组织建设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组织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热门推荐
  • 一代武枭

    一代武枭

    谋一顿温饱,取一场富贵,埋葬的是整个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与心境

    时光与心境

    这是一个主人公由一个内向弱懦的女生成长为霸气独立的成功女性
  • 寒魅不过复仇一场

    寒魅不过复仇一场

    冷魅的小姐,一场奇幻的校园复仇旅行,她为复仇不顾一切,就算是生命也再所不辞,她可以伸手毁灭一切,她是一切生命的主宰,但遇上爱情的她,可以舍弃复仇,可爱情却要让她生不如死,或许一位恶魔女不需要那卑微的爱情。
  • 慕姌

    慕姌

    姜姌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个娇俏可爱的女孩子才会拥有的名字,其若不然,这个表面高冷,心中吐槽的小胖子就是这个名字的主人。因为一个动作,李青慕成了她心里的白月光,为了不断的接近那束光,她不断的努力追赶他的脚步。。。。
  • 诡夫好难缠

    诡夫好难缠

    收到一个没有寄件人的包裹,里面是一个穿寿衣的人偶。一气之下把人偶扔进了垃圾桶,第二天它居然又回来了……诡异人偶日夜纠缠,以调戏我为乐,还要娶我为妻,惊悚事件接踵而至,我战战兢兢,只想逃离。那夜,我终于崩溃,一只冰冷的手从身后捂住了我的嘴,“林悦,除非我允许,否则你哪儿也别想去!”
  • 帝国悬爱马甲墨爷柒陌阡

    帝国悬爱马甲墨爷柒陌阡

    “我这辈子都不会谈女朋友。”马甲墨爷淡然说。日后,马甲纪陌阡“我听你兄弟说你不谈女朋友。”在线卑微墨爷:“没错,我不谈女朋友。但我谈老婆。”几位兄弟:呵呵,真香。马甲墨爷嗯,那个未婚妻可以滚了。纪陌阡嗯,那个未婚夫可以滚了。墨爷和他那指腹为婚的未婚妻约好私了,相见时墨爷这不是我家小姑娘吗?纪陌阡呀,这不是我家小狼狗吗?……不喜勿入坑。这是两个马甲大佬,相互隐瞒身份相杀相爱的故事。【病娇可盐可甜可a男主X可炫可萌可软女主】
  • 上古体修

    上古体修

    经脉寸断,已成废物,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家族祠堂一行,让冷忆寒重获新生,以体修通万古之境,行万物之法。
  • TFboys三色堇边的四叶草

    TFboys三色堇边的四叶草

    TFboys,还记得你们的四叶草么?Queen,还记得你们的三色堇么?四叶草边的三色堇,是Queen来陪伴TFboys的三只呐,但是她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了,失踪的失踪,伤的伤,残的残,早已溃不成军了,那么,你们的爱该何去何从?她们不是辛杜瑞拉,关键时刻没有神仙教母的救赎。他们也不是白马王子,能成功的救下自己的白雪公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真的……会这样么……时空会同意么?时间会带着他们去哪呢?“我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换取她的一世平安。”“我不同意。”这……是出现了神仙教母么?“等我……拜托。”“不……不是这样的!”到底发生了什么呐,结局不是说好的甜蜜吗?“我们一起去。”架空世代很可怕……
  • 重生之嫡女不太闲

    重生之嫡女不太闲

    半睡半醒之时,刘清歌只感觉到有一个凄烈的声音,在自己的耳畔不停地吼叫着:你占据了我的身体,你要给我报仇,报仇,报仇……刘清歌美眸悠悠转醒,眼前是陌生的一切。脑中却多了无数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有欢乐的,有忧愁的,但最多的是无尽的恨,还有撕心裂肺的痛。重活一世,当然要感谢原来的主人。而她的嘱咐的,自然要帮他完成,毕竟现在是自己占据了人家的身体。在这一世,只求顾好自己的父母,弟弟及自己爱的人。誓将那些妖魔恶人,尽数的踩在自己的脚底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