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6100000003

第3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24]。因此,在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强化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文化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科学论断,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明确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的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定了主要属性;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以及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基本方针,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原则。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础,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明确了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物质决定意识,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从根本上制约着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着一定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其政治、经济息息相关,文化的发展创新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反映出这个国家和民族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因素。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我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5],“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6]。列宁也认为,“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社会意识。……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27]。因此,文化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的,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前提就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政治的发展进步。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观点,形成了关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认识。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没有资本主义经济,没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这些阶级的政治力量,所谓新的观念形态,所谓新文化,是无从发生的”[28]。邓小平同志认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就会大变化”[29]。江泽民同志也提出,“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就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实的物质基础”[30]。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经济建设,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31]。

马克思主义也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可以反作用于物质,一定社会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程,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

需要注意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要避免出现将文化当作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的错误观点。这种观点把经济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忽视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文化自然也会得到发展,将文化排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延安精神等优良传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正是基于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而言的,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规定了主要属性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开拓创新的学说。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特点相结合,不断与时代变化相结合,不断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相结合,在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也规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主要属性。

其一,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在共同的地理环境、共同的语言表达和共同的文化传统上形成的本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特点。马克思指出,民族性的影响巨大,即使“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的历史影响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色彩差异”[33]。正是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因而各民族的文化具体形态,从风俗、习惯、礼节,到哲学、道德、法律、宗教,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和根本所在。尽管当今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时代,但是先进文化的民族特色永远不会消失。正是由于一个民族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理想和信仰,才能长久地聚集在一起,保持长期的兴旺发达,传承文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建立在虚无之上的,它是在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母体,运用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思维习惯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正是其无可比拟的先进性。

其二,科学性。科学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其他各种腐朽的、反动的文化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在于它为当代中国确立了正确的、合理的、先进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什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核心价值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科学世界观、历史观的指导下,正确地认识世界形势、认识自己的国情、认识人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出发,形成的涵盖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科学的、先进的人文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相一致的,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基石,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学性的具体体现。

其三,大众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性在于它来源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35]。可以说,文化起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应该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以往一切国家、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仅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能够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因此,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文化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36]。

三、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准备了方法论原则

所谓方法论原则,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用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准则。正确反映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方法论原则,能够有效地指导人们开展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理性表达,是对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方法论原则办事,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其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不仅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最深刻的基本规律,也是指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方法论原则,揭示了推动文化发展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37]马克思主义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也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它总是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理解事物,它否认任何所谓的终极真理的观点,总是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不断进行自我批判、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文化发展,文化创新,实质上就是辩证否定的不断延续,也即黑格尔称之为“扬弃”——既克服又保留。文化同世上的万物一样,处于除旧布新、自我否定的永恒发展的过程中。旧文化总将被更新的、更有生命力的文化所取代。时代在永不停顿地发展着,文化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想长期保持自己作为先进文化的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其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毛泽东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形成的正确处理文化上古今中外关系的思想,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所谓“古为今用”,即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那些认为外国的文化一切皆好,中国传统的文化一切皆坏,主张在文化上“全盘西化”的文化虚无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毛泽东同志所言,中国当代的新文化“是从古代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8]所谓“洋为中用”,即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养料。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国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学习世界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类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于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39]。当然,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我们在继承、借鉴和吸收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分析和批评,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作为文化建设长期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其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同志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提出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也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法论原则。其中,“百花齐放”要求按照文化自身的规律来发展文化,提倡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汲取精华,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百家争鸣”则要求营造勇于创新、平等讨论的活跃气氛,形成民主、和谐和宽松的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同时,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正确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法论原则,营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局面。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0],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双百”方针,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理论探索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而成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因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理论渊源上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思想和实践一脉相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探索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先进文化的相关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留下了一系列关于先进文化的相关论述和具体实践。可以说,这些论述和实践不仅奠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起点,也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奠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石。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具体、直接的阐释,但是,他们对文化的本质、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进程的分析,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异化现象的批判和扬弃,为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文化产生、发展的本质问题。一方面,马克思对于劳动实践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劳动实践本质进行了论述,这就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产生注明了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42],人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隶属于一定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所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绝非是纯粹、孤立的理论思考的产物,而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对象化的过程,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社会意识随着历史和物质生产方式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异化现象进行了辩证的批判和扬弃,阐发了新的创造性的文化理想。他指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即劳动的异化必然会在文化层面上反映出来,并且形成文化的异化。马克思对私有制和异化劳动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认为只有对私有制和异化劳动进行合理的批判和扬弃,才能使人成为自由的人,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发展人的文化特性,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一个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世界。加之马克思后来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实际上指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终极方向:形成“彻底决裂传统的落后的观念”,并“为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服务”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文化。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地剖析了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理清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他们指出,“从直接生活的生产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43]。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植根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

《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第一次公开表明自己的观点、奋斗目标的历史性文件,同时也是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纲领性文件。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文化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以经典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先进研究的立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驳斥了文化上精神超越阶级以及存在永恒真理的观点,强调文化是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的,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作为阶级社会的文化,其存在是有意识形态特性的,是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阶级背景的,因为“任何一个时代的主导思想始终都不会超越统治阶级的思想范畴”[44]。第三,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在经济全球化带动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世界文化发展开始呈现整体化和同一化的迹象。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45]。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资本主义成为全球化现象时,文化也超越了民族地域的限制趋于整体化和同一化,文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晰。

(二)列宁的文化思想及实践

列宁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全面考察俄国的国情和国内外形势,就怎样建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方针和原则措施,并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受了实践检验。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和苏联实践的客观情况,可以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列宁提出应该在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俄国进行一场“文化革命”。所谓“文化革命”这一概念,是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经过科学抽象和理论升华,对俄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做的战略构想。它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应该同步发展,相互促进。这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俄国实际状况分析得出的结果。列宁明确指出,“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粹文化方面因为我们是文盲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有文化的人,就要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说来,都是异常困难的”[46]。

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其后苏联共产党又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但是俄国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的面貌并未改变,日益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羁绊。因此,在政治革命、夺取政权的任务基本完成以后,俄国必须及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包括“文化革命”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列宁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改变,“这种根本的改变表现在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在俄国文化发展严重落后的情况下,“我们现在的工作重心的确在于文化主义”[47]。只有文化建设发展了,只有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得以提高,才能真正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苏维埃国家人民当家做主和管理国家的能力,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非常重视发展国民教育事业。十月革命前后,俄国教育水平与欧洲各国相比差距较大,普通居民所受教育的平均水平仅为小学二年级,全国有3/4左右的人是文盲。列宁指出:“学龄儿童有22%,而学生只有4.7%,也就是说差不多只有1/5,这就是说在俄国有将近4/5的儿童和少年被剥夺了受国民教育的权利!”[48]在离开文化教育发展的情况下,“共产主义仍然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49],“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50]。所以,只有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扫除文盲,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提高人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从而造就新一代的苏维埃知识分子和各行各业的专家;只有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才能使人们克服沙皇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旧文化,培养高度的革命觉悟、严格的革命纪律和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风貌,构建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以,列宁强调指出,发展、壮大国民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于“俄国尤其重要。这个任务在俄国应当提到首位,因为我们要为社会主义建设训练群众”。[51]

1919年12月,列宁签署了《关于扫除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内居民间的文盲》的法令,要求“苏维埃共和国从8岁到50岁的居民全部都要学习识字”[52]。为此,教育人民委员会专门成立“全俄扫盲特设委员会”,统一组织实施这项工作,于是俄国全国各地办起了数以万计的扫盲站、半文盲学校和扫盲小组,取得了巨大成效。当时苏维埃国家的经济状况还很困难,但列宁一再强调要削减其他开支来保证国民教育的经费。1923年初,列宁在《日记摘录》中强调:在各方面资金都很紧张以至于不得不对某些方面的开支进行削减的时候,“首先应当削减的不是教育人民委员部的经费,而是其他部门的经费,以便把削减下来的款项转用于教育人民委员部”。[53]总体而言,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国家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论述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在长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条前后相继、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发展脉络。这些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相关思考、探索和实践,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来源和实践起点。

(一)新民主主义时期先进文化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关于先进文化的论述十分丰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他不仅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又形成了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可以说,关于先进文化的思考和探索贯穿于毛泽东同志的一生,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直接来源于此。

关于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从哲学的角度给出了文化的定义:“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54]

一方面,作为观念形态,一定的文化形态要被一定的政治形态和经济形态所决定、所制约,即政治、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形态,制约着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毛泽东同志很生动地阐述了这一层关系,“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55]。毛泽东同志认为地主阶级的文化是“掠夺农民身上的血汗——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形成的,这些生产关系构成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总和,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形态。毛泽东同志不仅指出了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依赖作用,而且形象地指出了政治、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形态以及政治、经济的性质制约着文化的性质。

另一方面,文化不仅能反映世界,反映政治、经济方面,而且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变革政治、经济方面。文化来源于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又将反过来指导生产实践和阶级斗争实践,为政治和经济服务。可以说,文化的变革同样会引起政治、经济的变革。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为中国人民解放而斗争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文化军队”这一概念:“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56]其后,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着重指出:“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57]

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毛泽东同志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58],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9]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种文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具有民族的独有特点和民族的表现形式。所谓科学的,一是指文化的内容是科学的,二是指表现文化的方法是科学的,反对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实践和理论相一致。所谓大众的,即民主的,文化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和经济服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共中央把发展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文化运动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大批干部学校和各类学校先后创办起来,针对人民群众的文学创作和戏剧演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逐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为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同志适时地提出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首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总结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运动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也必将遵循这一规律。其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1951年,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的题词中首次提出“百花齐放”,后来针对中国历史研究的问题又提出了“百家争鸣”。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简称“双百”)的方针。同年5月,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正式将“双百”确定为当时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此后,“双百”成为我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方针。最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正确处理中外文化的原则。毛泽东同志认为,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应着眼于一个“用”字,“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60]1956年,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继承和吸收中外文化的目的是吸收中外文化中有益的东西来进行新文化的创造。1964年,这一思想被进一步概括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成为处理中外文化关系的基本原则。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先进文化的论述和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一系列系统而科学的论述,形成了其独特的体系。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是在全球化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1]198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2]在邓小平同志看来,现代化建设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也应该包括文化建设。如果只重视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而忽视文化建设,就不可能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专门阐释精神文明的决议。其后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全面展开,成效显著。

把科学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3]马克思认为,科技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64]。邓小平同志则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加大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其次,发展科学技术离不开教育,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也离不开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65]。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66]最后,注意解决好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邓小平同志要求必须解决好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吸引留学生回国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会有一批人做出更多的贡献”。他还认为:“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67]。之后,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国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知识分子的待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如何对待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是事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大问题。一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68]。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是正确的,要长期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也要长期发展。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时候,“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69]。他批评了那些对于西方各种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的现象。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江泽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进入21世纪以来,江泽民同志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论断。这些论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实践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的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首次正式阐述了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他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些基本要求,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70]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一个新的命题、新的概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条件下,对发展先进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中国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开辟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江泽民同志审时度势,强调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71]江泽民同志对综合国力做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72]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精神力量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这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地位的新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发展。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是一个政党的灵魂和旗帜,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力量。一个政党坚持的文化方向,鲜明地反映了其理想信念、根本方向,关系着一个政党的兴衰成败。江泽民同志对先进政党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73]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要求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时代的回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文化意识的理性自觉和对文化价值认识的不断升华。中共中央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推动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推向了21世纪。

(四)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论述与实践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先进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胡锦涛同志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涌现出各种思想,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74]。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力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75]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联系当时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对广大人民群众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更好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7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胡锦涛同志提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产品推进和谐文化建设”[77]。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工作,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制定措施、精心组织,努力在和谐文化建设上取得新成效”。[78]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先进文化中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他指出,“西方敌对势力的鼓噪,国内的各种噪音杂音,不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还会有。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主心骨,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最根本的”。[79]在胡锦涛同志看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80]总之,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观点,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起点上,科学把握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回应时代发展带来的文化挑战,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进党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这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好坏的总体性评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81]可以具体表述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2]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简单明了地概括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创造性地提出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做了全面概括。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8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实际上做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重中之重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84]

对于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有极为精当的论述,从领导干部,到学生教师,再到民主党派,以及普通劳动群众,涵盖了各个社会群体。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对地方工作者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85]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对少年儿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四点要求:其一,“记住要求,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熟记熟背,让它们融化在心灵里、铭刻在脑子里”;其二,“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其三,“从小做起,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其四,“接受帮助,就是要听得进意见,受得了批评,在知错就改、越改越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86]2014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全国广大老师提出了要求:“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87]2014年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对广大政协委员提出了要求,“政协委员社会知名度大、关注度高,一言一行都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珍惜自身荣誉,恪守宪法法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锤炼道德品行,改进工作作风”。[88]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对广大劳动群众提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四德’教育,深化‘中国梦·劳动美’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89]。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9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国内外各种思想价值观多元共生、相互碰撞的新形势下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党在新时代对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是基于全局和战略的考量做出的重大举措,既看到了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考虑到其艰巨性和长期性,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认同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弘扬中国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力量。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华民族的深刻认识。据统计,在当下中国精神的具体形态有三类:从主体范围来看,主要包括焦裕禄精神、牛玉儒精神、雷锋精神、郭明义精神、罗阳精神、劳模精神、中国医疗队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志愿者精神,等等;从地域特征来看,主要包括长征精神、沂蒙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老西藏精神、“北疆卫士”精神、边海防精神、大庆精神、上海精神,等等;从涉及事件来看,主要包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东风”精神、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丝路精神,等等;从精神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勇于创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国争光、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亲民爱民、科学求实、崇尚和谐,等等。[91]可以说,这些中国精神的表现形态涵盖了方方面面,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相互包含,它们都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92]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德,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93]。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94]201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对弘扬中国精神做出了重要论述,他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95]。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伟大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进一步提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楷模”,各级政府和部门“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96]。这些精辟的论述实际上体现了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工作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思想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的重要观点,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论断。中国精神的提出,实现了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既体现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五千年绵延不息的精神脉络相一致,又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展现了当代中国蓬勃向上的精神气质。因此,中国精神是增强民族团结、凝聚全党意志、承载人民期望的精神纽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要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

关于文艺事业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有过翔实而系统的论述。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97]实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出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其重要方面。201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时深刻指出:“中国艺术节创办26年来,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成为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艺术盛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了贡献。”[98]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99]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经典,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他强调,“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10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101]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文艺创作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三是文艺要热爱人民。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命运的好坏。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开展文艺创作,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102]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充分认识肩上的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103]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诚心诚意同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10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到“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到“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再到“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理论、文艺人民性思想等。在此基础上,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讲话的重要举措。应当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四、推进党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并把其当作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推进,推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包括文化建设,都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这些矛盾、挑战,解决这些困难、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在于“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05]具体来说,就是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突破陈旧思维的束缚,“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106]

2013年11月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由习近平总书记领导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进行集中阐述。《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7]首先,转变文化管理部门职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决定》指出,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就要完善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108],使其职能更好地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同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整合新闻媒体资源,从而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舆论工作格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其次,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决定》提出,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文化产业,逐步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而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109],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推出更多文化精品。再次,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决定》强调,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注意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最后,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决定》强调,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注意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际发展,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110]可以说,《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所做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当代中国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点问题。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111]

如何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先进文化的影响落到实处,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难点问题。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学习时强调,“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是下功夫的,虽然执政的党派不断更换,各领风骚四五年,但他们的价值理念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司法行政行为等都置于核心价值理念的统摄之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都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112]。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亦无穷期,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4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他强调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来做好工作,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1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114]概言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同类推荐
  •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

    本书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背景,以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为主要内容,力求深入阐述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当代价值,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比较与鉴别: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比较与鉴别: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思潮流派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本书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研究了五四时期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四大社会主义思潮。
  • 责任高于一切

    责任高于一切

    本书针对企业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中“责任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背面设计在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以人的解放为红线重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人的解放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发展规律,而唯物史观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从理论的本质来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解放的一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特殊理论,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 青樱桃红樱桃

    青樱桃红樱桃

    本书是李春雷同志精心创作的一部全面反映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广秀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李春雷同志系中国文学界最高奖——鲁迅文学奖历最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也是中国报告文学界最高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历史上惟一蝉联三届的获奖者。全书共分为15个部分,以张广秀当村官的工作片段为主体,叙事间穿插着她的成长过程,通过时间流转、空间转换塑造了一位可亲可爱、朴实无华的当代大学生村官的形象。
热门推荐
  • 我的漂亮女上司

    我的漂亮女上司

    公交车上遇到极品美女,还把美女坐拥入怀,偏偏这火辣的美女成了他的顶头上司!为了保护女上司的纯洁,遭来色痞老板的打击报复,险些丧命的他却迎来生命的转折!傲娇美女房东的改变、性感迷人的熟女柔情,美丽千金大小姐的青睐、火辣美女警花的暧昧……众多美女围绕在他身边,到底该如何抵御各种美色的诱惑?
  • 佛说罗云忍辱经

    佛说罗云忍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精的尾巴之新生

    妖精的尾巴之新生

    凌天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因白血病,且是稀有血型,医院没有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骨髓······最终死去了,然而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重生的机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界之武道乾坤

    异界之武道乾坤

    恒心如故,一介少年书写异界大陆的风流。卑微乞丐,明心见性,步步巅峰。美女?宝物?我唾手可得。我要,这天随我意志转动,我要,这地在我心中沉浮。乾坤易置,风云我心。看穿越而来的少年,如何搅动风云大陆。
  • 万界系统造物主

    万界系统造物主

    一天,白元初绑定到了路人甲身上。路人乙:“我有绝世功法。”路人甲:“我有系统。”路人乙:“我有神兵利器。”路人甲:“我有系统”路人乙:“我有仙女神女成群。”路人甲:“我有系…”“什么?你有漂亮小姐姐!”白元初猛得蹿了出去。这是一个主角变成系统,调戏诸天的故事…
  • 盛医世妃

    盛医世妃

    她是神医之后,却因一道冰冷圣旨家破人亡,流落街头,那年她五岁。不幸被卖,怨妇揍打,临死之际,得上天眷顾,被人救走,得贵人授传世医术,修自家医经,成至圣医道。一次邂逅,王子留情,种终世情缘,十年,她历经千苦终平自家冤案,可也自此成就了她至圣王妃之路。本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娟飞蠕动;第二卷作茧自缚;第三卷破茧成蝶。盛医世妃,欢迎点看,绝对不是坑。
  • 超甜暗糖线报

    超甜暗糖线报

    夏冉冉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结了婚,扯了证,恍恍惚惚的成为了一名隐婚少妇。多年后的某一天,许总裁得知那篇十分轰动、感情饱满的八卦文章出自眼前的许太太之手时,他也只是笑笑,默默在心里添上一笔。当晚她被自家老公摁在墙上:夫人果然文笔甚佳。夏冉冉:……好说,好说。————————————夏冉冉人迷糊,喜欢上了就是不知道;许明朗人高冷,护短爱吃醋就是不承认。两个身份地位悬殊的人,在爱里磕磕绊绊共同成长的故事。八卦小报迷糊编辑X爱吃醋爱护短的霸道总裁
  • 神皇重生

    神皇重生

    一场风卷整个宇宙的空间风暴,令无数星球化为宇宙中的尘埃,空间裂缝更是随处可见,似要将宇宙撕裂为无数块。各种智慧生灵毁灭无数,不计其数的生灵因此而灭绝。宇宙空间风暴过后,各世界的天空中,出现一段由神秘恐怖能量组成的话,这段话令原本混乱的世界变得更混乱,令无数生灵为之而疯狂,无数大神通者为之不惜放弃自身那轻易毁天灭地的修为,也要利用无上神通转世重生。以此同时,宇宙各世界也出现神秘通道。这是一场游戏,还是成为颠峰的机会?主角王欲求如何在众多重生强者中踏上真正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