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7800000005

第5章 理论是清醒之剂

无数事实证明,对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所以,要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弄明白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从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习近平在2014年5月8日视察中办并同中办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重要讲话

善于发挥理论的魅力

理论是有魅力的,如同艺术一样,就看你是不是善于发挥。

有这么一个故事,深深地启发了我这个观点。前不久,有位朋友告诉我,过去他也跟许多人一样,一提起理论立刻打不起精神来,并条件反射般地认为,那些肯定是空洞的、虚无的、没有意义的一堆文字。最近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才发现理论真的很美。当一个观点震惊到自己的时候,当突然理解一句话真正含义的时候,当金句在脑海里回味的时候,那些妙语与妙想,真的可以让人豁然开朗,刷新三观。

真理是有味道的,思想是有魅力的。马克思的名字之所以永垂不朽,源于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经久不衰,源于它有征服人心、凝聚力量的理论彻底性和思想的持久魅力。科学的创新理论,帮助人们化解谜团疑问,明辨是非、澄清认识,引导人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认识。冷淡和疏远问题的理论,要受到人民群众的冷淡和疏远,而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启迪人、引导人,帮助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相反会受到追捧和崇尚,这就是理论所具有的魅力和力量。

越是从事伟大的事业,越需要理论指引。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令人目不暇接。有些人面对问题,不得其解,困惑不已,也有些人抱有极深的偏见,夸大问题,将个别或者局部问题扩大化、复杂化。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不仅要发挥理论的作用,而且要善于发挥理论的魅力。

一是以坚定的信念感染人,增强理论宣传的示范性。要把理论转化为信念,要使受众相信马列主义是科学、是真理,领导者自己首先应该对这一理论坚信不疑。如果领导者本人对马列主义将信将疑、半信半疑、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话,那么他在理论宣传中就会言不由衷,或者轻描淡写。因此,要不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必须进行理论武装方式方法的创新,使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论自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有一句名言:“向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不在心中装填谬误。”这应该成为每名领导的座右铭。

二是以彻底的理论征服人,注重理论灌输的科学性。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科学创新理论具有巨大的思想教育力量,而这种巨大力量正是来自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历史的事实、现实的事实、国外的事实、我们自己的事实、正面的事实、反面的事实来说明道理,使理论产生不同凡响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三是以饱满的情感打动人,增强理论教学的情感性。情感能影响人的思想,然而真正触动人的思想必须靠明理。情感的功能并不能代替明理的作用,当人们普遍存在着不满或错误认识时,我们仅仅以情去感动民众,即使情再深、意再诚,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领导干部在讲道理时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挖得深,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真正触动民众的灵魂,使民众彻底接受某种理论观点。同时,情与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没有真情实感,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隔着“一堵墙”,道理讲得再好、讲得再透,也难以触动大家的思想。著名教育艺术家黄家灿说:“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是药外带着甜味的糖。无情,理难以下咽;无理,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领导干部必须融情于理,理中含情,以情感沟通促进理性交流,以理性思维驾驭情感流动。

四是把准社会脉搏塑造人,加强理论传播的通俗性。理论只有亲近群众,才能打动群众。因此,理论传播不但要有理论味和思想性,而且也要有群众性和可读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达和文字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理论能否掌握群众,群众能否掌握理论的大问题。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的接受程度、阅读心理,从而将丰富的理论内涵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来,将逻辑抽象的思想观点以简洁明快的话语进行阐述。

领导干部要善于发挥理论的魅力,首先要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静下心来学习原著,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思想理论上的坚定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取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理论工作的驾轻就熟。

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人们都很熟悉,它讲了学习对成“仕”的作用。紧接着后面还有一句“仕而优则学”,不少人却忽略了,实际上这句话更重要,学习不仅有助于成“仕”,还有助于成为一个合格的“仕”,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读书学习,不仅关系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而且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为官从政,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关乎国运,关系民生,领导者岂能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

有些干部为“仕”做官之前,还是愿意在寂静的求学中阻断外界的喧嚣,在不懈的奋斗中保持身心的清净。一旦“学而优则仕”了,就仕而不再学了。常见这样的报道,一些腐败分子被查处后,办案人员在清查其书房、卧室、书桌、书柜时,竟找不到几本作为领导干部应读的书,即便枕头底下有几本书,也是“明星情变”、厚黑学大全之类的无聊读物。领导干部政务缠身、要事不断、迎来送往、工作繁忙,确实缺少时间学习,但如果主观上只是把学习作为成“仕”的工具,而不是做好“仕”的基础,学习就永远没有时间。一个人能成为领导,离不开好学。但当了领导之后,不意味着能力素质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一些领导把不善学习作为一个光荣的“老缺点”,年年“自我批评”,却又年年不改,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不学习照样干工作、照样办事情、照样念稿子、照样改文章。一些领导认为,自己在职务上反正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了,上进不上进无所谓了,不学习往往还心安理得,“读书无用论”潜滋暗长。凡此种种,说到底是忘记了身上肩负的执政重任,忘记了社会赋予自己的更多责任。

毛泽东同志把领导的主要职责归为出主意、用干部。主意出得怎么样,干部用得合适不合适,离不开实践,也离不开学习。而且实践如果离开了理论的指导必然是盲目的。知识产生力量,学习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立得住。“勤思方能善谋。”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比心智、比创意的时代。力量的大小不在于脖子以下的体力,而在于脖子以上占身体部分10%的大脑的智力。智力的比拼,很大程度上是比谁的知识多,谁运用知识的能力强。放眼世界,形势变化越来越复杂、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新情况需要熟悉、新知识需要更新、新领域需要探索,非认真学习无以应对。况且,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挑剔”,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文化修养、工作能力、人格魅力,缺一不可。如果看不清大势,陶醉于固步自封;思想懒惰,满足于一知半解,就会“盲人摸象”、本领恐慌、“跟着感觉走”,不但误己误人,还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周恩来同志之所以成为全党楷模,为世人所敬仰,很重要的一方面,他能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无止境,不能有任何自满自足。“仕而优则学”,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领导干部要不断增强文化底蕴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现代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文化底蕴支撑着思想水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价值是文化的灵魂,良好的文化之中蕴藏着高尚的价值。学习优秀文化,厚实文化底蕴,有利于开阔胸襟,涵养品性,提升人生境界,树立高尚价值观。从白居易“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和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吟唱中,我们能够领略到深沉的人文关怀和兼济之志。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崇高与伟大。以这样的文化做底蕴,以这样的价值为指引,领导干部想得会更高,走得会更远。

文化底蕴涵养着思维方式。思维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积累深厚,有助于提高思维水平。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成果,都体现了先哲集体或个体的思维过程,比如“道法自然”“有无相生”“君子先行而后从其言”“有志者,事竟成”“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等,这些历久弥新的名言警句,既是深刻的思想,又闪烁着辩证思维的火花。领导干部多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对于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认知方式、思维逻辑,培育先进的文化自觉,对提高在工作中处理好各种纷繁复杂关系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化底蕴影响着能力水平。领导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增加文化修养,夯实文化功底,增加软实力,对于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水平都大有裨益。领导科学与人文艺术相通、相生、相济、相融。掌握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就会像《资治通鉴》书名所表达的那样,“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历史上许多政治家治国理政有较大建树,在学问艺术上也有较大成就。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军事才干与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深厚造诣不无相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飘荡着小提琴的优美旋律,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张衡还以《二京赋》赢得文学盛名。作为今天担负着领导科学发展的领导干部来说,有点“艺术细胞”,多些文化修养,对于调整自我、联系群众、推进工作,往往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化底蕴体现着人格魅力。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犹如一个“磁场”,能够产生特有的吸引力、亲和力、领导力和感召力。养成这种人格魅力,既要有胸怀全局的大气、淡泊名利的底气、敢于负责的正气、不媚低俗的骨气,还要有文化修养的才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扎实的才干、深厚的学养,可以升华成具有感召力的精神气质。领导干部经常研读文学历史名著,感受琴棋书画熏陶,无形中能提高自己的品位、威望和魅力。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嘹亮号角,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美好愿景,鼓舞着全体人民奋发努力。领导干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文化底蕴显得更加重要。这既能增强领导文化发展的能力,又能带领和影响广大群众提高文化修养,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功莫大焉,可不勉乎?

领导力首先是思想力

在领导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真正负好“出主意、用干部”这两个责任,需要深思熟虑和准确果断,这就要以认识思维的历史及其成就为基础的理论思维形式的支配,也就是思想力。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力首先是思想力,思想力的高低决定了领导力的强弱。

什么叫领导力?通俗地讲,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有多少人愿意跟你走,有多少人愿意在你的麾下效力,这就是领导力。领导力是由思想力、表达力、行动力构成的,而思想力是隐而不见的第一要素,也是其他两个能力之源。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大家对领导者喜欢称“头”。在人的身体上,“头”是指挥整个肌体、驱使四肢运动的中枢。同样,对一个组织而言,“头”就是组织的大脑,是出思想和做决策的。出思想并不是理论公式的套用,而是善于把普遍和抽象的理论变成对具体历史事件和社会过程的理解和说明,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见,思想力决定了其思维是高还是低,眼界是宽还是窄,格局是大还是小。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大智慧者,能够透过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事物的关键与实质,知道什么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什么是次要的、缺少实质性意义的,从而在理念和思路、规划战略、考虑策略等方面高人一等、快人三分。

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谋事创业的思想力总体是强的,在重大问题上善于出思路、定规划、推举措,从而凝聚起很强的执行力。但要看到,有的领导干部战略思维中缺乏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和目标性,所领导的单位或系统建设水平总是在低层次徘徊;还有的干部总认为增强思想力是高级干部的事情,自己只要埋头苦干就行。这既有囿于客观环境和工作岗位的因素,也有自身主观努力不够的原因。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领导者强大的思想力始终发挥着巨大的感召力量和组织凝聚力量。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而清醒,是否具有发展后劲,在很大程度上就看其思想力如何。

思想力不是天生就有、自然而成的,而是在实践锻炼中、在总结经验教训中积累和增长起来的。这方面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一是靠学习,二是靠实践。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断学习是领导干部坚定政治定力、修炼人格魅力、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是胜任领导工作、增强发展引力的必然要求。当然,书籍、资料和信息都是外在的,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方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逐步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同中看异、异中看同的思维方式。这就是说,善学者,一定是善于动脑筋的。与此同时,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努力做到站得高、看得远,讲全局、抓大事,不断提高抓住本质、抓住要害的本领。

强调领导干部思想力在领导工作中的重要性,并不否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必要性,率先垂范,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干,对领导干部来说是始终不可或缺的。但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够的。一个真正有思想力的领导干部,到基层去,群众要看你像干部,干部要看你像群众。干部一看你这人满身泥、满头汗,领着大家甩开膀子干,他觉得你像群众一样。而跟群众在一起,分析问题有条有理,大家觉得你有思路,像干部。在这种干部与群众的角色转换之中,不断接地气、摸真情、练内功。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有没有思想力,思想力的高低如何,不是仅仅事关个人“气自华”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与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休戚相关,对此切不可小视。

理论知识的学习要坚持活学活用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有100至200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这就告诉我们,加强理论学习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能动效果。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其中蕴藏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不过,这种力量并不会自发地表现出来,人们只有通过活学活用,才能发挥其巨大的威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影响从严治党的因素更加复杂,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研究管党治党实践,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正确把握掩盖在纷繁表面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深化对从严治党规律的认识。”同时,他还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受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各级领导干部承担的执政兴国、执政为民职责也越来越重要。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使我们深入地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对活学活用理论知识有了新的具体认识。

时下,有的领导干部一方面个人理论素养不高,对理论学习不深入、认识不深刻,体会不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对理论知识不能够活学活用,无法将宏观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机械地学习,实用主义地学习,严重地影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领导干部要通过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拓宽视野、判明大势,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积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根本途径,做真学、真懂、知行、会用的表率。一句话,就是要坚持做到活学活用。

坚持活学活用,首先要着眼于增强凝聚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内涵十分丰富,但首要的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科学理论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全党只有在“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根本问题上加强学习、取得共识、达成一致,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只有我们党自身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了,才能更好地团结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坚持活学活用,关键是积聚创造力。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的基础主要是知识,特别是新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30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而进入新世纪,这一周期已缩短至2~3年。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课堂中要有砥砺精神,在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深化认识,在破解重点难点问题中增强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拜群众为师,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发现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推动工作。

坚持活学活用,应当着力提升执行力。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战略目标的操作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矛盾复杂、风险加大,社会整合和社会调控的任务非常繁重,提高执行力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既要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新的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丰富发展理论,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通过活学活用,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变为新行政的理念和方式,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依法实施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执法水平和办事效率。

坚持活学活用,根本的是要提高科学发展能力。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今天,我们强调学习,目的就是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是蕴含在事物之中的“无形之手”,准确掌握和娴熟运用它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而要靠不断学习、潜心钻研。具体来说,就是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和掌握其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增强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书为伴

雨果有句名言:“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是滋补光明的养料。”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往往体现在书籍中,尤其是在不朽的经典之中。有人说,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能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读书不仅能够得到“宽度”“终点”的共性收获,还能不断磨砺作风,使自己不断提高科学理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干事创业奠定更深、更实的底蕴。

一项就“党政干部阅读习惯”问题所做专项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读书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概括起来为:借口工作繁忙“不愿学”,碌碌无为“不爱学”,装点门面“不真学”,急功近利“不深学”。有些同志每年在工作总结或民主生活会上,都坦承自己存在“学习抓得不紧”“理论武装不够”等问题,但就是改不了,成为年复一年的“光荣缺点”。正因为如此,有的在屡交“学费”、不断“吃堑”之后,却并没有“长智”,甚至因思想僵化、能力退化、心浮气躁,闹出不少笑话,捅出许多娄子,导致所在单位或系统庸俗风气盛行,人心涣散,各项建设不要说科学发展了,就是正常发展也成为问题。

以书为伴,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团结带领大家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单兵突进,而是许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素、环节、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作用、共同努力。为此,要在发展理念与思路、制度设计与政策动作、路径选择、实施过程、评价考核机制等环节全面体现科学发展,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应。这里面蕴含着许多新观念、新知识,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积累,而大量的是要在学习中通过对比和分析、钻研和汲取,从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形成理性科学的思维体系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以书为伴,选择了实现领导作用的最佳路径。领导干部领导作用的实现,一是靠职权的行使,二是靠人格的力量。前者是一种硬性的力量,后者则是一种软实力。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过软实力通常使调整、规范的对象在服从方面更具彻底性和持续性。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个“华”,是修身陶情的结果,也是人格力量的外在表现。以书为伴,能使人气度高雅,令人尊重。把时间用在读书上、用在思考上,在学习中领悟科学理论的真谛,接受美好事物的熏陶,思想境界就会提高,精神追求就会健康,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就容易树立。

以书为伴,遵循了积聚发展后劲的基本规律。书籍传承着文明、思想和智慧,丰富和指导着我们的精神生活。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培育智慧,积聚起不断进步的发展后劲,是读书的最大益处。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我国先贤也说:“非学无以广才。”这都说明以书为伴,勤于学习,是一个人取得进步、提高本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当今时代,知识在一天天升值,学习一天比一天重要,领导干部要跟上时代发展,应对时代挑战,团结和带领大家推进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以书为伴,就等于拿到了一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使我们能够做到扬长避短,解危化观,善谋全局。

以书为伴,显示了把握岗位效应的清醒认识。领导者的行为取向、兴趣爱好等,对部属具有引导和辐射作用。领导同志如果兴趣高尚,以书为伴,以学为乐,周围的群众自然读书成风,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用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一个单位的学习风气浓不浓,也往往与其整体建设水平成正比。因此说,领导岗位所产生的特殊导向作用,决定了领导干部以书为伴,刻苦学习,是职责所系、大局所需。

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领导干部应当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因读书而精彩,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时代要求,更需要党员干部积极地读书,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理论武装贵在知行合一

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理论自信,既体现在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上,更体现在我们党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和理论宣传,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领人民群众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团结奋斗上。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理论武装工作中的“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贵在做到知行合一。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能运用理论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说明见到了成效,解决的问题越多,说明成效越大。理论要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重在转化、难在转化。不抓住转化,仅仅把理论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不付诸实践,知就不可能变成行,精神力量也不可能变成物质力量。检验理论武装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实践。能否坚持实践标准,做到知行合一,是衡量真学还是假学、武装还是包装的“试金石”。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真正弄清楚创新理论的源泉是什么、实践基础是什么、战略取向是什么。我们强调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脚点应该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理论学懂弄通做实,落脚点在做实。这一切都需要做到知行合一,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理论武装就成了花架子,不仅没用,而且有害。

理论武装贵在知行合一,难在知行合一,要实现知行合一,方法和渠道很多,但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提升认识境界,打牢知行合一的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武装做到知行合一,促进工作作风转变,前提在于思想理论自觉。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上真正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以及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把树立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作为思想理论武装的重点,做到坚持原则不退缩、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竭力不懈怠,真正做到能干事、会干事,能作为、善作为。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知行合一的行动自觉。离开了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理论武装就会流于形式。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化改革开放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研究思考,以查找问题开局亮相,以整改问题注入动力,以解决问题交出答卷。

三是坚持岗位历练,提高知行合一的能力水平。岗位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学在岗位、用在岗位、建功在岗位,是做好理论武装工作的最佳途径。各级领导干部通过相关岗位的历练,在实践中努力掌握科学理论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之转化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的理念和本领,转化到转变作风、除弊鼎新的实际行动中,真正把党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领导干部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就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实践告诉我们,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为官避事平生耻,越是艰险越向前,要用知识的力量在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中,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述职勿忘述学

每至岁尾,各单位都要进行工作总结,来回顾以往,筹划未来。领导干部述职,就是进行工作总结的一项重要内容。经验表明,搞好述职大有裨益。于公,便于监督,利于工作;于己,可鉴得失,少走弯路。领导干部在述职时,不仅应当检查履行职责的情况,还应该报告自身的学习情况,即述学。

如果说,过去的学习往往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可以是一个或某些人的事情,那么在社会变革以惊涛拍岸之势奔涌而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战略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习早已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而是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文明与进步。因此,把述学纳入领导干部述职的范围,不是可做可不做的“自选动作”,而是使命所系、任务所需,也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述学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比如,对年初制订的学习计划是否得到很好地落实,对党的创新理论、本职业务知识和相关的学科内容是不是真正学进去,钻得深;工学矛盾如何得到协调解决,八小时外的时间是如何安排学习的,特别是怎样处理好学习与应酬的关系;如何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理念,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以及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实效的状况,等等。

应该说,各级领导干部对年终的工作述职是很重视的,但有的对述学意识很淡,似乎压根儿没有这个概念,认为只要把所做的工作总结好就行了,述不述学无所谓;有的述职时虽然也谈到学习,但都是轻描淡写,简而化之,尤其是对学习不够刻苦这个年年提及的“老缺点”,既没有做理性地分析,更没有改正的措施。

述学,是有效履行职责的客观需要。从近些年干部考核的情况来看,学习不够是一些干部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级领导干部在“关键少数”的决定性地位,担负着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职责。这种特殊的地位要求领导干部尤其要加强学习,提高学习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运用于经济建设的各种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培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够用一辈子;工业时代,读十几年书也够用一辈子;信息时代,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被日趋激烈的竞争淘汰。事实证明,所有渎职或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的人,基本上对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是不感兴趣的。而所有在工作和事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坚持勤奋学习的。坚持学习是我们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述学,既是提高自身素质,履行好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客观需要,也是一个有效办法。

述学,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学习化社会前进。近些年,我国开展了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形成全体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风尚。各级领导干部通过述学,对自己是一个检验和鞭策,对社会也是一种导向,有利于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创建。

古人云:“仕而优则学。”的确,学习是我国传统为政之道的一个基本要求。为官者勤学,被视为“国之大维”“人生大纲”“仕者之才”。重视学习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善于学习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总结学习是一种态度、一种励志。因此,每个领导干部无论从履行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还是在学习上发挥好示范和导向作用,都要自觉加强学习,做好述学工作。

述学最重要的是讲真话,切不可将学习不够勤奋当作“软缺点”,回避问题,瞒天过海;更不可文过饰非,以假话蒙骗组织和群众。殊不知,学习的成效如何虽然没有写在脸上,但从其工作政绩、思想修养、言谈举止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民不可欺,事不容瞒。襟怀坦荡,实事求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是领导干部对述学应当采取的起码态度。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良:推重良心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良:推重良心

    一段历史之所以流传千古,是由于它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一段佳话之所以人所共知,是因为它充满了人性的光辉。阅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温暖心灵的感动;品味中华美德故事,点燃心灵之光,照亮人生之路。《良·推重良心》这本书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分心怀善念有良知;推重良心有原则;心有良知,为民造福三篇。
  • 美国外交散论

    美国外交散论

    本书以美国外交为研究重点,从美国外交的决策机制、执行机构、智库及研究中心等各个方面,事无巨细地对美国外交进行全景式展现,既分析了美国外交的制度层面,又分析了美国实现其外交目标的工具与手段,以有利于中国外交对美外交决策地展开。
  •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应急管理案例选编

    本书采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应急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应急管理案例,并在每个案例之后都编写了评析评述和思考题。
  •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必修的九堂党性课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必修的九堂党性课

    本书围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章学习培训,加强党规党纪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加强党的宗旨和作风教育,加强党内政治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世情国情党情教育,开展政德教育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系统阐释了加强新时代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筑牢信仰之基、从政之基、廉政之基提供有益导引。
  • 评说晚年周恩来

    评说晚年周恩来

    本书辑录的评说,首先辑录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有关论述,作为本书的开篇。全书分上编与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辑录党和国家领导人、党政军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等对“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说;下编主要辑录外国政要、友好人士和专家学者有关“文革”时期周恩来的评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90后修道笔记

    90后修道笔记

    大二学生陈干,在一次乡下探访中,从一头能生小象的母牛身上得到了一个来自遥远过去神秘东东,由此改变了原本平凡的一生,在世间混的风生水起,并逐渐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修真新世界。
  • 时光与你遇终年

    时光与你遇终年

    书上说,“时光与你,终年不遇。”——我不信。时光碾过的岁月,尽头便是钟久年。
  • 余情难了:贫女的逆袭之旅

    余情难了:贫女的逆袭之旅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早已入骨,他,原本是尊容华贵的皇八子,却被突如其来的亡国之祸牵涉,被迫流亡他国,任人宰割。她,原本是北卑国内穷困潦倒的乞女,因着一次巧遇,蒙南华王子千倾搭救,踏上了另一条征程。强者才存,皇八子凭着一己之力,复国登上高位,搅乱北卑国内历史风云。而她,更是南华有梦,北卑浅殇。后宫争斗,阴谋诡计,更是令她应接不暇。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没有显赫的家世地位,却融入了一个人人艳羡的北卑国度。一段莫名其妙的生死相许,却成了她这一生的救赎。不泣别离,不诉终殇,若此生难护你,那吾宁愿百年孤独。“夜,如果,在千倾之前遇到你,你会嫌弃我一脸的脏污,乞儿模样吗?”“自然……”
  • EXO之异界恋人

    EXO之异界恋人

    她是高贵的血族公主,拥有纯正的血族血统。她从不知道感情是什么,却爱上了最不该爱上的人。她一心爱着自己爱的人,却不知另一份关心悄然而至。当命运的齿轮转动,谁也无法逃脱,有人享有美好的幸福,有人面临莫大的痛楚。明知爱他无果却依旧爱他如初。执迷不悟,不过是灵魂的痴缠,她曾那样深切地追寻过,终将如水中泡影般真正清醒。渴望越真,伤得越深,那曾让她不顾一切的,待到他明白她的爱恋,却也发现另一个人可以为她牺牲更多。待到另年枫叶再次凋落,你是否会回心转意。看那血红的彼岸花,开得绚烂,一步一步,走向宽阔的奈何桥……在下洛筱君,你们可以叫我洛筱,当然也可以叫我洛筱大人或女王大人哈哈哈
  • 星棋坠

    星棋坠

    云丝缭绕的玉山是高师隐静之山,谋士在如今与古武一样早已退世,然而,高智之师并未缺少,只是他们隐于高山或深藏不露。
  • 梅屿

    梅屿

    “阿若,我要吃你做的梅花糕。”眼前紫袍男子浅浅一笑,我眼角抽了两抽,望了望他受伤的肩膀,于心不忍向厨房走去。就在我正专心压制糯米时,身后突然有一双手环住了我,淡淡的梅香窜入冷静不下的大脑。“阿若,你身上的气味真好闻。”身后的红梅伴着柔风从树上飘至空中。我勾起了一个弧度,皮笑肉不笑的瞪着身后的人,“你丫的手没事还敢框我!”随机扑了上去。谁知他竟没站稳,闷哼一声抱着我摔进了草丛中,他一翻身轻柔的把我揽进怀中,温柔道,“阿若,后半生交给我。”在他的怀中我出奇的心安,梅香很浓,我突然有些渴睡,迷糊的“恩”了一声然后做了一个好梦。梦中他站在梅树下替我披上比红梅还艳的嫁衣......
  • 花开花落,物是人非

    花开花落,物是人非

    三年后。。。她回归了,她要那些对她以及她的家人做出伤害的人统统收到惩罚.....途中她遇到了另一个他,他的温柔让她着迷,他的残忍让她震惊,但她还是依旧爱着他,哪怕为彼此付出一切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我是购物迷之没有钱

    我是购物迷之没有钱

    作为一名大好女青年,路菲有一个很普通的爱好:购物!可是呢,她没有钱!科技改变未来,出现了网购—于是她变成了“资深”网购少女。具有间歇性“网瘾”的她又如何过着拮据挣扎而又潇洒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