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14600000002

第2章 爱情篇(1)

当时只道是寻常,回首时爱已成灰

纳兰把他的词集取名为《饮水词》,他当初的意思是指“感情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是,他的自知,未免有点后知后觉了。

纳兰容若,满清第一词人,风度翩翩,文武双全。自幼与表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他以为他理所应当娶她,她也理所当然嫁给他。却不料,最终他心心念念要与之共度一生的女子被招入后宫,自此“长相思却不能长相守,相亲相爱,却两两相忘”,自此于他“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他认为自己已经失去了毕生挚爱,从此心灰意冷。

不久,他便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妻卢氏,那个温婉贤淑、才华横溢的女子。

温文尔雅的纳兰公子,待卢氏自然是极其照顾的,他们相敬如宾。光阴荏苒,岁月静好,容若尽到了做丈夫的责任,却没有太深的情感投入,对她体贴却疏远,心中始终停驻着另一个人的影子,并因此而忽略了身边的真实。以卢氏的聪慧和细致,这些微妙情感,她怎能感觉不到呢?但她却从未有过只言片语的抱怨与责备,当然,她心中的忧伤是不可断绝的。

婚后三年,卢氏难产去世。这给纳兰的打击是始料未及的,他不知道三年中点点滴滴的相依相伴已经让她逐步走进了他的世界,他的喜怒哀乐都是与她分享、与她共度的,他们早已融为一体了。只是,他一直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桎梏,让自己钻不出来,也看不清楚。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卢氏逝后,纳兰填了这一阕词,细细读来,竟是满目凄凉,心痛不已。

之前的容若也许并未体会到妻子卢氏的好,但是在她死后却一直伤心欲绝,写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词。其实,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心债,欠了别人的就一定要还。爱情也是如此,因果循环,谁都不能幸免。

悼亡,是一种追念,但是,回忆越深,情伤就越刻骨。

其实,爱一个人,原本无须太计较,若是觉得情愿,那就妥帖付出。若是不情愿,那就转身,从此为陌路。

而容若与卢氏的爱,却有如花期的错落,有的开在暮春,有的开在盛夏。

容若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敢于坦白,坦白还念着表妹(也许那只是一种懵懂的初恋情结),任由卢氏在他的心境之外形单影只地徘徊;而卢氏选择了妥协,只因为她是真正爱着容若的。卢氏的爱是沉静的,是一种内蕴深厚、隽永深沉的爱。它没有昙花一现的惊艳,没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壮烈誓言,却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爱;是携手人生,共守日落日出从容的爱。这种爱,宛若流泻指间清逸舒缓的琴音,涤荡浮躁的灵魂,舒展纷乱的心情,梳理出沉静平和的人生。

于是,她失去一切,包括生命,换回的,是公子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

她那弱柳般的身姿,嫣嫣的笑脸,早已入土为安,生死之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死亡如同一场盛宴,你我都将赴约。只是时间的先后问题,所以挽留不住。

秋风又起,纳兰黯然地伫立在斜阳中,想着往事,回忆如名剑割破喉咙,珍贵凌厉。

人都是懂得回忆的动物,寂寞只是因为失去。

只是,很多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如果能让记忆丧失掉,那该多好啊!

“谁念西风独自凉”,落寞之意不加渲染透纸而出;“当时只道是寻常”,直白隽永,点破人心。我们的缺憾是,拥有时不知珍惜,回首时爱已成灰。

卢氏死了,可纳兰却一头扎在对卢氏的想念里,这一扎几乎就是一辈子,卢氏的影子填满了纳兰的整个世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爱情最笃定的宣言,也是他与她再无可能实现的梦想。“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为了家族,他不得不纳妾、续弦,不得不履行做丈夫的责任,可是午夜梦回思念挚爱的那一声声叹息,那一遍遍对自己的质问,真是让人断肠啊!

容若曾多次表达过他愿追随卢氏而去的心情,如《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最终,他和卢氏虽不能同生,但却能同死。他死的那天正好是五月三十日,也是卢氏的忌日。

梦江南[1](昏鸦尽)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2]?急雪[3]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4]梅,心字[5]已成灰。

注释

[1]梦江南:词牌名,属于小令。

[2]恨因谁:因为什么事而感伤、怀着怨恨。

[3]急雪:是说闺房旁边纷飞的雪花,如同春天的柳絮般飘洒飞舞。乍,突然,形容节奏非常快。

[4]胆瓶:长颈大腹形状的花瓶,以形似悬胆而得名。

[5]心字:心字香,指饰印有心字形的香。古代闺房中常燃此香以驱散潮湿,增添温馨的氛围。

鉴赏

这首小令如同纳兰以往的作品一般,空灵凄美,沁人心脾。作为《饮水词》的开篇之作,这首词旨在表达纳兰心中的爱情,整首词凄婉感人,才情洋溢。一首《梦江南》,道尽某个冬日黄昏,飞雪连绵,冬梅点点,纳兰独自相思之情。词中所抒写的是相思的凄苦之情、幽独幽怨,至为伤感。全篇皆以景物映衬人物感情,结句意有双关,既是实景的描绘,又喻有心如死灰之旨。

公子所截取的只是寻常生活小景,但经过他的描摹,这寻常小景便具有了精美幽微的意境。容若总是拥有这样神奇的魔力,把寻常之景变得如此情深意重。纳兰词中的此类小令,不经雕饰,且无绮丽言语,韵味却凄苦悲凉。恍若未曾雕刻的时光,因为某些事、某些人、某些思绪而有了韵味。

“昏鸦尽”这一句言简意赅,渲染全篇氛围。古诗词以鸦入境者佳句颇多,如“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枯藤老树昏鸦”。这首词以“鸦”点题,昏鸦已逝,词人临风而立,是等候,还是沉思?一个“尽”字,仿佛他单薄的身姿就立在我们眼前,如此形单影只,如此忧伤。

这一天,是那么冷,白雪纷飞,如柳絮般在楼阁间飘舞。但恰逢腊梅绽放,清香凛冽,让一丝希望在纳兰公子心中生起。“胆瓶”二字与下面的“心字”暗指心事,心字成灰指内心世界的黯然。结句最妙,一语双关。“心字已成灰”,既指香已燃尽,也指自己相思之情已如灰,耐人寻味。此词一般解作闺情词,是女子在冬日黄昏思念心上人,然而,理解为思念意中人也未尝不可,因为公子本身就是如此多情之人。

用香末做成心字的香即为心字香,其做工优美而颇为复杂,据范石湖《骖鸾录》记载:“番禺人作心字香,用素馨茉莉半开者著净器中,以沉香薄劈层层相间,密封之,日一易,不待花蔫,花过香成。”因而,也可以解读为“心意灰烬”的无奈和痛惜。

宋末词人蒋捷有首《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生于乱世的他,人生之路漂离不定,由于现实的磨砺,使他的词中蕴含着彻骨的凄凉。两首词相比之下,容若的“心字已成灰”颇为清稚,似年少者陷入情感时周身的缠绵疼痛,感情也是真挚的。而蒋捷的“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抒发了尘世颠沛后对真情的渴望,思想感情更为成熟,透露出词人思忆着寻常的温暖,恰如生活本身,也一如在尘世颠簸的我们,总是悄然回味曾经美好的光阴。

菩萨蛮(窗前桃蕊娇如倦)

窗前桃蕊娇如倦,东风泪洗胭脂面。人在小红楼,离情唱《石州[1]》。

夜来双燕宿,灯背屏腰绿[2]。香尽雨阑珊[3],薄衾寒不寒。

注释

[1]石州:指乐府七调之一的商调曲名。

[2]灯背屏腰绿:绿,指乌黑发亮的颜色,古诗词中多以之形容乌黑的头发。

[3]雨阑珊:雨将尽。宋贺铸《小重山》:“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

鉴赏

这首词以一位闺中女子的角度,描绘出妙龄女子在乍暖还寒的春天里,面对娇艳的桃花而孤寂无聊的情态。上片前两句既写人又绘景,含双关之意。后两句写女子独处红楼,借唱《石州》而抒发自己的离情之苦。商调是一种凄凉哀怨的音乐,多表达感伤凄凉之情。李商隐《代赠》:“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下片写了夜晚的孤独寂寞,以双燕烘托,进一步表达那离愁别恨之孤苦凄清。“灯背屏腰绿”见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年颜各少壮,发绿齿尚齐。”宋晏几道《生查子》:“君貌不长红,我鬓无重绿。”但此处引申为昏暗不明。就是说一对燕子背灯而宿,双双身影投落到了屏风中间或呈现出模糊不清的景象。最后两句承接着上片,泪如“雨”下,洗净了脸上的胭脂。胭脂味没了,泪水也风干了。此时,穿这薄衣裳冷不冷呢?女子啊,为何总是那般感性,触景伤怀,为伊消得人憔悴?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新寒中酒[1]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2]。

无聊成独卧,弹指[3]韶光[4]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注释

[1]中酒:酒酣之时,饮酒致醉。宋吴文英《风入松》:“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也被说成病酒,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2]“青衫”句:由于伤心而落泪,致使眼泪沾湿了衣裳。青衫,古代学子或官位卑微者所穿的衣服。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弹指:极短的时间,佛家语。南宋佛教辞书《翻译名义集》:“十二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4]韶光:美好的时光,这里指春光。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与情人分别后的相思之苦。倒春寒的天气,让人备感天气的凄清和寒冷,这种冷可以说是“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冷雨敲窗是此时相思的情景,雨给人的心里增添了更多的冷。接着写分别时的情景,想着千万不要表现出离别的伤感,以便情人放心离去,却不由自主地“青衫湿一痕”。

夜雨幽窗,拥被独卧,相思总是那么让人心绪缠绵,毫无精神。弹指之间,最美好的青春已飘然而过。忽又想起分别时,桃红柳绿,柳絮飞扬。情思翻转跳宕,屈曲有致,相思之苦表现得哀婉曲折。非有切身的体会,不会写得如此神采飘摇,真实细腻。

每读此词,怅然之情总会不期而遇,特别是在春寒料峭下着雨的夜晚。思念那些一直牵挂着的人,恍若一瞬间,就足以让时光逝去。而曾经,在明媚的春景里我们挥手作别。自此,春蚕到死丝方尽!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1]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2]。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3]。

注释

[1]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2]“蟾蜍”句:是说月亮已过了上弦,渐渐地圆了。蟾蜍,代指月亮。早弦,上弦。

[3]玉琴:古琴的美称。

鉴赏

这首词虽全篇采用白描的手法,但愁人苦于黑夜的漫长,剪不断的相思,无处不伤心的苦况、氛围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萧瑟的枝条上只剩下几个叶片了,而今又遭遇风吹雨打。孤单的人在长夜里饱受着相思之苦。靠着枕头感受秋天,仰望星空,月亮处于上弦,唉!残缺的月亮,情在此时更显得孤单了。秋风雨夜的薄衾难敌寒,灯花闪烁,星光闪烁,泪光闪烁。知音,要有人欣赏才称得上啊,我的知音知心知疼知热的人儿与我相距那么远,没心思弹琴了,琴上落了一层灰尘。触景伤心啊。我为何总是那样想你呢?

恨离别,没有你在身边陪伴,漫漫长夜,我如何成眠?在这下雨的黑夜里,感受不到你在身旁的温暖,任凭眼泪伴随烛泪一同落下。没有你,叫我如何不伤心呢?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催花未歇花奴[1]鼓,酒醒己见残红舞[2]。不忍覆余觞[3],临风泪数行。

粉香[4]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注释

[1]花奴: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的小字。李琎善羯鼓,玄宗特钟爱之,曾说:“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这里是说筵席之上击鼓为乐,以助酒兴。羯鼓,一种乐器,状如漆桶,下承以牙床,鼓之两头俱击。据说此乐器出自匈奴。

[2]残红舞:花落。

[3]余觞:杯中所剩残酒。

[4]粉香:代指爱妻(或情有所钟之女子)。

鉴赏

纳兰这首词因离筵而作,借羯鼓催花之典故,花开即落,暗喻好景不常在,描绘一种盛筵将散,即将离别的情景,流露出内心的伤春伤离别,不免惆怅。下阕承接着上阕之情之景,再加些渲染,进一步刻画今晚自己孤独对月,内心的寂寞凄清。结尾两句画龙点睛,写月下对爱妻的思念和痴情,由此而来的愁苦忧伤让人无法排解。

羯鼓是一种乐器,状如漆桶,下承以牙床,鼓之两头俱击。据说此乐器出自匈奴。唐玄宗也擅羯鼓,因此对李琎特别钟爱,曾说:“花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

唐朝人的纵情随性总是带着一种天亲地近的色彩,有新石器时代对着红日高山丛莽舞蹈的肆意。当时击鼓为乐是达官贵人筵席常有的事,借此助酒兴。后来人少有那种肆意无畏的兴头,而多了种“不忍覆余觞”的小心翼翼,越是希望好景常在,就越容易多愁善感,加之易触景生情而临风流泪的感伤,更显得萧瑟和黯然了。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春云吹散湘帘[1]雨,絮粘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2]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3],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注释

[1]湘帘:用湘妃竹制的帘子。

[2]玉楼:指华丽之楼阁。宋辛弃疾《苏武慢·雪》:“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

[3]鸳瓦:鸳鸯瓦。唐李商隐《当句有对》中有“秦楼鸳瓦汉宫盘”,指瓦之成双成对者。

鉴赏

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周围的景色,寓情于景,情中含景,情景交融。词中之景都是从闺阁中所看到的,伤情之人眼中的景象都是凄迷伤感的,因此“不洗铅华,而自然淡雅”。

纳兰这首词写得十分含蓄,只描写景物而不明确表达其作词之意,类似于《花间集》的风格。

前六句描写春天傍晚时的景色:轻风吹散了云彩,帘外春雨已歇,飞来飞去的蝴蝶身上黏着柳絮,寂静的高楼上有人在风中默默独立。柳烟迷蒙,斜阳残照,一切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

容若用大半篇幅烘托出这样一个环境,醉翁之意是什么呢?直到最后两句才微微透露出词的旨意。“休近小阑干”,因为凭栏看到了夕阳下无限的遥山,引起怀念远人的愁情。正如辛弃疾《鹧鸪天》词:“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回过头再看上文所写之景。人在玉楼,已为阑干埋下伏笔。陌头杨柳,双飞蝴蝶也为怀念丈夫之情的产生做了铺垫和烘托,这都不是单纯的写景。结尾以绘景收笔,而不直接一语道破,留给我们无限的思索空间。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隔花才歇廉纤雨[1],一声[2]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3]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4],透寒金缕鞋[5]。

注释

[1]廉纤雨:绵绵细雨。

[2]一声:意谓弹指一算离别已久,竟辜负了美好的春光,遂孤寂无聊,实在无语可述。弹指,指极短暂的时间。

[3]小屏:此系描绘眺远之景,谓远山仿佛是小小的屏风。亦可解作小屏风上绘有远山之图画。

[4]瑶阶:本指玉砌的台阶,后为石阶之美称。

[5]金缕鞋:绣织有金丝的鞋子。南唐李煜《菩萨蛮》:“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鉴赏

这首词描写春雨刚刚停止,一位身处闺房庭院中的女子(或妻子)萌生惜春伤离之感,不胜伤感的情景。文笔灵动不死板,一句一景,由室外写到室内,又由室内回到室外,犹如几个切换的镜头。而此景中无不透露出人物心中的悲伤幽怨,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词是从对面写来,不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思念,而是假想她在思念我。这种手法更深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思念。

此时此刻绵绵细雨刚停止,而你我天各一方,孤寂无聊,竟辜负了这春光的无限好。燕子都成双成对地飞回来了,垂着的枝条也含情脉脉。你却只能独自在台阶上远眺,站得久了,脚都冰凉了,自己却浑然不知,这都是在思念我吧?其实,我也想念你,很想很想。

菩萨蛮(乌丝画作回纹纸)

乌丝[1]画作回纹[2]纸,香煤[3]暗蚀[4]藏头字[5]。筝雁十三双[6],输他[7]作一行。

相看仍似客,但道休相忆。索性不还家,落残红杏花。

注释

[1]乌丝:乌丝栏,有墨线格子的纸。唐李肇《唐国史补》:“宋毫间,有织成界道绢素,谓之乌丝栏、朱丝栏。”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六:“黄素细密,上下乌丝织成栏。其间用墨朱界行,此正所谓乌丝栏也。”

[2]回纹:原指回文诗,此处代指意含相思之句的诗。

[3]香煤:香烟,焚香所生的烟。宋张先《宴春台慢·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金猊夜暖,罗衣暗裛香煤。”

[4]暗蚀:谓香烟渐渐散去。明王彦泓(次回)有“袖香暗蚀字依微”之句。

[5]藏头字:指藏头书信。宋吕渭老《水龙吟·寄竹西》:“锦字藏头,织成机上,一时分付。”

[6]“筝雁”一句:筝雁,筝柱,柱行斜列如雁阵。《隋志·乐志下》谓筝为十三弦之拨弦乐器,故云。

[7]输他:犹言让他(它)。前一句言十三根弦的筝柱前后排列,形成了齐整的一行,意谓就让它静静地排列为一行,无心去弹拨了。

鉴赏

这首词写春暮时节,闺人触景怀念远方的人,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上片借物衬情,化用王彦泓等人诗句,写其闲暇无聊之感,孤独寂寞之情。下片一折一转,先写分别时的情景,再转写此时所想。低回婉曲,结尾道不尽悠然之意,耐人寻味。把对你的思念写在墨格子纸上,香烟在藏头书信边渐渐散去,我无心去拨弄那静静排列着的十三弦。这思念是多么苦煞人啊,竟让我如此百无聊赖!离别时的那情那景历历在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未曾离去过。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阑风[1]伏雨催寒食[2],樱桃一夜花狼藉[3]。刚与病相宜[4],锁窗薰绣衣。

画眉烦女伴[5],央及流莺唤。半晌[6]试开奁,娇多直自嫌[7]。

注释

[1]阑风:阑风伏雨,即阑风长雨,本指夏秋之交的风雨,后泛指风雨不止。

[2]寒食:寒食节。旧俗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两日,当此节日,禁火三天,食冷食。

[3]狼藉:指樱桃花败落。

[4]“刚与”句:意谓刚刚病愈,便起而熏衣。锁窗,雕刻有花纹图案的窗子。薰绣衣,用香料熏华丽的衣物。

[5]“画眉”句:意谓病愈又逢寒食节将至,遂烦请女伴帮忙梳妆打扮,而此时小黄莺也偏偏在窗外啼啭。央及,请求、恳求。流莺,啼莺,以其啼鸣婉转,故云。

[6]半晌:谓许久才打开妆奁,可是对镜看到自己娇弱的面容时,又对自己不满了。半晌,许久、好久。

[7]自嫌:对自己不满。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寒食节时,一女子刚刚病愈而起,既喜又悲的复杂感情。前两句先写寒食节自然之景,风雨不止,樱桃花在一夜之间凋零飘落。这是全篇借以抒情的环境。接着描绘她在这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一是按节令而熏绣衣,一是打扮自己,但自我悲伤之情在“半晌”和“自嫌”中轻易地流露出来。这是借其行为细节来刻画她的内心感受。小词可谓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在这样风雨不止的日子里,刚刚病好的我起床梳妆打扮,想着一定要精神饱满,出现在你面前的是最漂亮的我。窥见镜子里自己病弱的面容,长叹一声事不如愿啊。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晶帘[1]一片伤心白,云鬓香雾[2]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3],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注释

[1]晶帘:水晶帘,质地精细、色泽莹澈的帘子。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2]云鬓香雾:谓其乌黑的头发若云,其香气如雾气之袭人。这里代指闺中之人。

[3]络纬: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崔豹《古今注·鱼虫》:“莎鸡,一名络纬,一名蟋蟀,谓其鸣如纺纬也。”李贺《秋来》:“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鉴赏

这首词从词意看,是写征人身在外而思念妻子的感伤离别之情。上片前两句写夜晚难寝,抬头望月,思念家中的妻子,伤感之情不禁而生。接着两句更进一步说夜已深,独自在外,冷暖无人关心,凄凉难耐。下片承前启后,先说西风阵阵,络纬声声,不但令人难以入眠,且添愁增恨。最后说与去年秋日相同的今日,我为何会眼泪欲流,伤感悲怨呢!钱仲联《清词三百首》云:“短幅而语多曲折,能透过一层写。”

纳兰作这首词的立意应该是在其外出护驾时,回想妻子卢氏的眷眷深情,思念之情也随之而生了。

菩萨蛮(梦回酒醒三通鼓)

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鴂[1]花飞处。新恨隔红窗,罗衫泪几行。

相思何处说,空有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团圆[2]照鬓丝。

注释

[1]啼鴂(qué):杜鹃鸟啼鸣。相传此鸟为蜀主望帝魂化,春末夏初时啼叫,其声惹人生悲。

[2]团圆:指明亮的圆月。

鉴赏

这首词是纳兰月夜之下,怀念旧人而作,其情凄婉缠绵之深令人感伤。三鼓之时酒醒梦回,显然是彻夜无眠,不胜伤痛之感,而此刻杜鹃的悲啼之声传来,徒增伤情,离愁倍添,无法抑制眼泪的流出。而此情此怨又无人可诉,无处可说,明月虽在头顶,却不同于分别时,现在它只空对我一人而已。伤感之情深彻骨,话悲凉。梦回午夜之时,空荡的枕边,无人可触,公子才意识到还是那轮明月在陪伴自己。而这一切,无不提醒他已失去她了,并且今生永远失去她了。又是一个痛彻心扉的的夜晚,对挚爱妻子的思念将是他一生无法摆脱的羁绊。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深禁[1]好春谁惜,薄暮瑶阶[2]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寞锁朱门,梦承恩[3]。

注释

[1]深禁:深深的宫内。禁,帝王之宫殿。

[2]瑶阶:宫中的阶砌。

[3]承恩:被君王宠幸。

鉴赏

这首词委婉缠绵,感情深挚动人。词的写法独具一格,“全从对面写来”,即作者借“宫禁”中一女子的形象和情感来抒写自己相思相恋之苦。如此作法不但含蓄委婉,且能收到更为深刻透彻的艺术效果。

一直以来有人根据这类词章推断纳兰钟情于他的表妹,由于她被纳入宫中而使他终生引以为恨。我们姑且相信确有“表妹”其人,也确实是纳兰的“初恋”,但那也只是纳兰公子“未能如愿”的遗憾。加之年少不懂感情的事,是否把亲情误认为爱情就很难说了,何况公子本身就是多情之人。妻子卢氏,本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与纳兰结为夫妻,却日久生情成为了他的挚爱。以至于失去爱妻的伤痛陪伴了纳兰此后漫长的八年,时间隔得越久,那种痛反而越浓烈。如此而言,我们完全可以认为纳兰公子的此类文章,是在杜撰情节与人物。公子本是至情至性之人,又极具文采,想象一些风花雪月之事也是理所当然的。如同我们现在的小说、剧本一样。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片帆[1]从此寄尺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初斜。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2]人似月,细雨落杨花。

注释

[1]片帆:天涯孤旅之意。

[2]画船:装饰华丽,绘有彩画之游船。韦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鉴赏

万物复苏的春天又来了,而我们分别于去年的秋天,分别了这么久,相思顿起于今日,于是开篇之句即公子“长记”分别时的情景。接着又叙别后自己做客天涯的凄凉之景,更多的是孤寂之情。下片承接前面的意境,再叙欲归不得,都比不上秋去春归的小燕子。最后一笔一出惊人,化虚为实,将想象中的与伊人共度良辰美景的情景描绘得生动逼真,极具浪漫色彩,这就使小词更富深情悠远之意。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1],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2]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注释

[1]“鸳鸯”句:意谓看着那写满相思情意的书笺,便记起她当时书写还不很熟练的情景。鸳鸯小字,指相思相爱的文字。生疏,犹荒疏、不熟练。

[2]缃帙:浅黄色的书套,亦泛指书籍。

鉴赏

夜里雨打芭蕉,声声传情,离愁之感由此萌生。公子一面觉得“心欲碎”,一面又勾起“忆当初”的情怀。接着用再看看她往日寄来的书笺这一细小的情节,勾画出其活脱脱的深切相思,不免凄绝。又承前之意境,不说泪眼模糊,却说“缃帙乱”,“一半模糊”。由此可见其再次看信的时间更长,想念之情也更入骨。下句则又点冷雨孤灯,孤单寂寞在此时尤为突出。最后反诘收尾,其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漫长深远,情至真至切,不是一般的感人。伴有点点滴滴雨声的漫漫长夜,仿佛我对你的思念,绵绵不断、氤氲婉约。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1]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2]风向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3]。

注释

[1]“严城”句:严城,戒备森严之城池。南朝梁何逊《临行公车》:“禁门俨犹闭,严城方警夜。”玉漏,此指漏壶。

[2]瞿唐:瞿唐峡。长江三峡之首。西起四川省奉节白帝城,东至巫山大溪,两岸悬崖壁立,山势险峻,水流湍急。向阻,阻隔。

[3]护花铃:护花之铃铛,其作用略同于田野中的稻草人。《开元遗事》:“宁王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史掣铃以惊之。”

鉴赏

此篇描绘了与情人相约却未能赴约的且喜且怨的情怀。上片说的是两个人曾经相约黄昏后,但由于某些原因迟迟未能相见。下片说不能如约“原是瞿唐风向阻”,这里的瞿唐风向阻,显然非单指自然环境的险阻,是暗指人间别有难言的风险。此处借用典故表达未能如愿的遗憾,含蓄深婉,意韵深长。未能按时践约,心中既有遗恨,更多的是加倍思念了。其收尾处更是清新含婉,余味袅袅。

虞美人(绿阴帘外梧桐影)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1]。怕听啼鴂[2]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3],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4]芭蕉风定月斜时。

注释

[1]“玉虎”句:玉虎,井上的辘轳。金井,井栏上有雕饰之井,多指宫廷园林之井。

[2]啼鴂:杜鹃鸟啼鸣。

[3]红心草:草名。喻美人之遗恨。相传唐王炎,梦侍吴王,久之,闻宫中出辇,鸣箫击鼓,言葬西施。吴王悲悼不止,立诏词客作挽歌。炎应教作了《西施挽歌》,有“满地红心草,三层碧玉阶”之句。

[4]分付:托付,寄意之意。宋毛滂《惜分飞》:“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鉴赏

整篇词看来像是在悼念亡妻,又像是因怀念意中人而作。词调极其凄婉隽秀,富有一种空旷灵动之美。上片说到了“年年今日两相思”,故宁愿独处居所,不忍步出帘外。下片说相思不绝,遗恨绵长,然而,无人知晓这凄绝哀痛的情怀,该怎样排遣孤单寂寞呢?看来只有挨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赋新词聊以自慰了。这首词的意境情深意切,凄转哀婉。这份与心爱的人阴阳两隔的人生至痛如何排遣?这笔墨何以道尽生离死别的痛楚?更道不尽我对你的脉脉深情。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春情只到梨花薄[1],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2]别记当时句,密绾同心苣[3]。为伊判作[4]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5]。

注释

[1]梨花薄:谓梨花丛密之处。薄,指草木丛生之处。《楚辞·九章·思美人》:“揽大薄之芳茞兮,搴长洲之宿莽。”洪祖兴补注:“薄,丛薄也。”《淮南子·俶真训》:“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高诱注:“聚木曰丛,深草曰薄。”

[2]银笺:素白之笺纸。

[3]同心苣(qù):织有相连锁的火炬形图案的同心结。古人以之作为爱情的信物。前蜀牛峤《菩萨蛮》:“窗寒天欲曙,犹结同心苣。”

[4]判作:甘愿作。

[5]真真:美人之代称。此处借指所思之情人或妻子。唐杜荀鹤《松窗杂记》:“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果活,步下言笑如常。”宋范成大《戏题赵从善两画轴》:“情知别有真真在,试与千呼万唤看。”

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梨花以及风吹花落的景象,来表达对伊人(或其妻子,或其恋人)的刻骨相思。词的上阕侧重描绘自然之景,在结尾处点出相思之情,词风清新灵动。下阕抒发追忆之感。前两句承接上阕勾画当日的浓情蜜意。尾句则化实为虚,描写想象中的情景,其意境悠长,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春情只到梨花薄”,这一句并不单指梨花因为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稀薄,而意在表现梨花盛开于美好的春天,来不及欢喜就被风吹落了。以春光比喻相处的美好时光,用凋谢的梨花来指代心中的爱人,不写悼亡而悼亡之伤随梨花的凋落自然流露,寄情于景,将内心的感情表达得自如而清晰。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1]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2]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3]。

注释

[1]不胜清怨: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唐钱起《归雁》:“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不胜,承受不了。

[2]“山枕”句: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以木、瓷制成,两端突起,形如山,故名。檀痕,浅红色、浅赭色之痕迹。此指红粉之泪痕。涴(wò):浸渍、染上。这句说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

[3]“忆来”句:最令人销魂的是,回忆起你那堪称第一的绘有折枝图样的彩色的罗裙。折枝,中国花卉画画法之一,即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宋释仲仁《华光梅谱·取象》:“……其法有偃仰枝、覆枝、从枝、分枝、折枝。”

鉴赏

从词意上看,这首词大约是写某一旧情人的,通篇都采用的是一种追忆的口吻。究竟是为谁而作,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开头的两句显然是化用李后主“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菩萨蛮》)之句,表达得极其生动逼真。结尾时又专摹其罗裙,借物映人,婉约至极。整篇词写那女子的外貌神态,中间几句亦可作为情语,都是写实,这样的情景交融,又有尽而不尽之意,通体灵活隽美,是一首绝妙的好词。

虞美人(彩云易向秋空散)

彩云易向秋空散,燕子怜长叹。几番离合总无因,赢得一回僝僽[1]一回亲。

归鸿旧约霜前至,可寄香笺字[2]?不如前事不思量,且枕红蕤[3]欹侧看斜阳。

注释

[1]僝僽(chán zhòu):烦恼、愁苦。

[2]“归鸿”二句:香笺,散发有香气的信笺。这两句意谓远行的丈夫曾约定霜期之前即归来,既使如此,也应该寄封书信来慰相思啊!

[3]红蕤:红蕤枕。传说中的仙枕,此处代指绣花枕。唐张谓《宣室志》卷六载,玉清宫有三宝:碧瑶环、红蕤枕、紫玉函。红蕤枕,似玉微红,有纹如粟。宋毛滂《小重山·春雪小醉》:“十年旧事梦如新,红蕤枕,犹暖楚峰云。”

鉴赏

这首词以闺中人的视角来写,描写她不胜相思的愁情,写她痛苦纠结的心理。最后两句的自宽自慰之语,很有“悉多翻自笑”的妙趣,使这首词不乏婉约的深情。我们为何总是这般聚散依依,你曾说过霜期之前会回来的,即便承诺过,为何不给我寄一封书信呢?唉,不想这些了,我应该自娱自乐的,尽管我还是感到那么寂寞。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银床[1]淅沥[2]青梧老,屧粉[3]秋蛩[4]扫。采香[5]行处蹙连钱[6],拾得翠翘[7]何恨不能言。

回廊[8]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注释

[1]银床:指井栏,或指汲取井水的辘轳架。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

[2]淅沥:象声词,形容风雨声、落叶声等。

[3]屧(xiè)粉,借指所恋之女子。屧,为鞋的衬底,与粉字连缀即代指女子。

[4]蛩(qióng):一种昆虫,这里指蟋蟀。

[5]“采香”二句:比喻曾经与她有过一段恋情。范成大《吴郡志》云:吴王夫差于香山种香,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之。

[6]连钱:草名,叶呈圆形,大如钱,故称。连钱马,又名连钱骢,其毛皮色有深浅,花纹、形状似相连的铜钱。

[7]翠翘:女子的头饰,似翠鸟尾部的长羽。温庭筠《经旧游》:“坏墙经雨苍苔遍,拾得当时旧翠翘。”

[8]回廊:用春秋吴王“响履廊”之典。宋范成大《吴郡志》:“响履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履,廊虚而响,故名。

鉴赏

纳兰的词中多次提到“回廊”,这个“回廊”,想必是他与深爱之人产生恋情的地方。本篇再次提到的“回廊一寸相思地”,引起作者痛心乃至有种肝肠寸断的感觉,同时表达了他对昔日爱人坚定不移的深情。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是说爱人的踪迹已经消失在蟋蟀叽叽的鸣叫之中。对于往事,只能是遗恨不已,难以言说。回廊下,相思地,“背灯和月就花阴”,意境凄婉。岁月匆匆,那段逝去的恋情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段爱情的创痛实在太深太重,唯有难以忘却的思念还在词人心头永久萦绕。

可以想象,纳兰容若站在回廊花荫下,内心不乏经历苍茫岁月的惆怅,充满了沧海桑田的遗憾。我们读这首词时,俨然看见一个伤心的男人,逗留在荒芜的秋草满地的庭院里,这是曾经和她一起游玩的地方。彼时花前月下,流萤扇扑,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留恋回味!而如今,秋风秋雨摧残了井边的梧桐,她那美丽的身影已经不在了。纳兰此时能做的,只是捡到当年她无意间遗落在荒草之间的首饰。

虞美人(秋夕信步)

愁痕[1]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2]影。闲阶[3]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4]在潇湘[5]。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6]。

注释

[1]愁痕:指地上的青苔。

[2]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这里是形容竹子的青翠。杜甫《郑附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3]闲阶:空荡寂寞的台阶。

[4]旧时月色:宋姜夔《暗香》:“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

[5]潇湘:指湘江,因其水清深故名。唐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6]“红笺”二句:意思是说信笺仍在,而信中模糊的字迹,让人想起当初夜灯下呵手写字的情景。向壁,李白《草书歌》:“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原指面壁在墙上写大字,这里是说不停地在纸上写字。

鉴赏

一个深秋的夜晚,词人在庭院中信步闲逛,看到月色下深浅不一的青苔,以及被秋露打湿的苍竹,那婆娑的竹影,此时此景不禁让词人感伤,想起妻子,内心的凄凉油然而生。本词采用前写景后抒情的常用手法,即由眼前实景追忆曾经的情景。结句描写一细节,使小词顿生妙趣,意韵悠长,情趣悠远。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这两句则是感叹自己为情所累、所苦,我们读来不胜唏嘘。回想起当年一起灯前写字的情景,往昔的一切历历在目。这让人想起《红楼梦》中宝玉曾在冬天为晴雯呵手取暖后题写绛芸轩的匾额。晴雯是黛玉的影子,宝玉写完时恰巧黛玉走来,宝玉请她指正,黛玉便赞他书法进步。此事恰与这首词的最后两句相映衬,有异曲同工之妙。

描写“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的生活细节,使这首小词情远意淡,无形中增添了一份意蕴。纳兰每在词中写日常小事,总是细腻入神,令人为之怦然心动。尤其是当斯人已去,他的所写所感读来更是让人觉得断肠。

鬓云松令(枕函香)

枕函香,花径漏[1]。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2]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3]。肠断月明红豆蔻[4],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注释

[1]“枕函”二句:枕头还留有余香,花径里尚存春意。漏,有漏泄春光之意。杜甫《腊日》:“侵脸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2]刬地:无端地、平白地。

[3]逗:引发、触动。即逗引出感情来。

[4]红豆蔻: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花·红豆蔻》:“红豆胜花从生……一穗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及剪彩鸾枝之状。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每蕊心有两瓣相并,词人托兴曰比目连理云。”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对所爱之人的痴情怀念。整篇的描绘虽恍惚迷离,但层次还是分明的。由于他对伊人的相思达到了近似痴迷的状态,故上片起始于这痴情入幻的感受。先写室外情景,他仿佛觉得自己在落花时节,久病之后与她相遇在黄昏。此中情景都是想象的,而他能用笔将其描绘出来。下片则是转回描写室内,此时传来了脉脉传情的箫声,他独自一人欣赏,明月正照着那红色的豆蔻,于是曾经与她相处于月下的情景跃然心头。如今月色依然,人却分离,她还是那时的她吗?这反诘的结尾,将其如痴如幻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感慨、动容。

醉桃源(斜风细雨正霏霏)

斜风细雨正霏霏[1],画帘拖地垂。屏山几曲篆香微,闲亭[2]柳絮飞。

新绿密,乱红稀。乳莺残日啼。余寒欲透缕金衣[3],落花郎未归。

注释

[1]霏霏:形容风雨正盛。

[2]闲亭:寂静的小亭。

[3]缕金衣:金缕衣。缕金,绣以金丝为饰。后蜀顾复《荷叶杯》:“夜久歌声怨咽,残月。菊冷露微微,看看湿透缕金衣。”

鉴赏

这首小词一句一景,景中无不寄予感情,整体基调清新雅致。并在末句点题立意,表达了伤春伤离别的愁绪。当时,纳兰公子初学花间体,对其神髓颇有领悟,此篇不乏“花间”的味道。因为主人公无限绵长的思念,这景致也变得绵远悠长。因为你的离别,那细雨,那飞絮,那闲情,那寒冷,那忧伤……这一切才会如此的令人感伤。

转应曲(明月明月)

明月,明月。曾照个人离别。玉壶红泪[1]相偎。还似当年夜来。来夜,来夜。肯把清辉[2]重借。

注释

[1]玉壶红泪:指美人眼泪。晋王嘉《拾遗记》卷七:“(魏)文帝所爱美人,姓薛名灵芸,常山人也。……时文帝选良家子女以入六宫,(谷)习以千金宝赂聘之,既得,乃以献文帝。灵芸闻别父母,嘘啼累日,泪下沾衣。至升车就路之时,以玉唾壶承泪,壶则红色。既发常山,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贺铸《虞美人》:“渭城才唱浥轻尘,无奈两行红泪,湿香巾。”亦可作红烛垂泪之意,语出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此句说美人流着眼泪与我相依相偎。

[2]清辉:指月光。

鉴赏

这首小词短简而深婉,语浅而能表达悠远的意境,可谓精妙之作。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喃喃重复之句,恍若低声呼唤之音。无论如何都体现了词人的情之切之浓。这一轮明月,曾出现在我们离别之时。不由记起属于我们的曾经,与我相依相偎的你,流着眼泪。希望有朝一日能借着月光,重拾旧梦。

鹊桥仙(七夕[1])

乞巧楼空,影娥池[2]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3]休曝旧罗衣[4],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5]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6]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注释

[1]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之夜,俗称七夕。

[2]影娥池:池名。《三辅黄图》谓:汉武帝于望鹄台西建俯月台,台下穿池,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娥池。唐上官仪《咏雪应诏》:“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

[3]丁宁:同“叮咛”。

[4]罗衣:软而轻的丝制衣服。

[5]莲粉:指俯看荷塘上莲花飘零,菱丝遮掩了碧波,而仰望长空又只有明星灿烂。莲粉,即莲花。菱丝,菱蔓。翳,遮掩之意。

[6]钿合:金饰之盒。盒,古作“合”字。古代女子以此为定情之信物。陈鸿《长恨歌传》谓:“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李贺《春怀引》:“宝枕垂云选春梦,钿合碧寒龙脑冻。”

鉴赏

这篇词约作于纳兰的爱妻亡故之后,人去楼空,物是人非,这一切表达了他的为爱而伤而痛。梦幻般的奇想进而有感而发,亦实亦虚,极具浪漫情调。适逢七夕佳节,他却是孤独寂寞的,令人愁绪万千。叮咛他们不要暴晒那件她曾为我缝制的旧罗衣,因为睹物思人,它会让我感到更深重的愁情。俯看荷塘里的莲花飘零,菱丝遮掩了碧波,而抬头望去,长空只有明亮的星星。梦中,又看见手持定情信物的你。

鹊桥仙(梦来双倚)

梦来双倚,醒时独拥,窗外一眉新月。寻思常自悔分明,无奈却、照人清切[1]。

一宵灯下,连朝镜里,瘦尽十年花骨[2]。前期[3]总约上元时,怕难认、飘零人物。

注释

[1]清切:清晰真切。

[2]花骨:形容人的容貌优美俏丽。此处是说容颜消瘦衰老。

[3]前期:指以前的约定。宋孙光宪《定风波》:“年来年去负前期,应是秦云兼楚雨。”上元,阴历正月十五日。飘零人物,谓失意之人。

鉴赏

此篇像是悼亡之作,又像是写给某一阔别十年的恋人。词中既有哀婉的怀思,也有对身世的隐怨。就“飘零人物”而言,显然词人是怀有感慨的。

常独自悔恨未能珍惜当初月色分明之时我们共度的时光。如今又逢明亮照人的明月,我怎奈此景?从前我们总是相约于上元时节,如果今日再相见,可能你难以认得我这等失意之人了。

鹊桥仙(倦收缃帙)

倦收缃帙[1],悄垂罗幕,盼煞一灯红小。便容生受博山香[2],销折得、狂名多少。

是伊缘薄,是侬情浅?难道多磨更好?不成[3]寒漏也相催,索性尽、荒鸡[4]唱了。

注释

[1]缃帙:浅黄色书套。这里代指书卷、书籍。

[2]“便容”句:容,作者自指,即容若之意。生受,享受。博山香,指博山炉所焚之香。

[3]不成:语助词,表示反诘。

[4]荒鸡:指三更以前啼叫的鸡。古人以为其鸣为恶声,主不祥。这里则是说彻夜不眠,漏壶滴尽,天将亮了。

鉴赏

此篇描绘了词人与所爱之人如胶似漆的浓情爱意和失去这段恩爱情缘后的痛苦、失落、迷惘。上片忆旧,清新欢快。下片叙今,忧伤抑郁,上下片形成鲜明对比。不过词中“销折得、狂名多少”透露了作者将身世之感托以艳情,其意含骚雅,颇有风流人之旨,仅将此看作情词也未尝不可。

青衫湿遍(悼亡)

青衫湿遍[1],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2],剪刀声、犹在银[3]。忆生来、小胆怯空房[4]。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5]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6]把长眠[7]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8]。怕幽泉[9]、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10],再休耽、怨粉愁香[11]。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注释

[1]青衫湿遍:词牌名,词谱不载此调,当是纳兰自创的新曲。押平声韵。双调,上下片各五句,押平声韵。全词一百二十二字。

[2]扶病:带着病做事。纳兰前妻卢氏卒于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此谓“半月前头扶病”,故词当作于卢氏卒后不久。

[3]银釭:银灯。贵族大家的灯台多用银制,故称。

[4]“小胆”句:唐代常理《古别离》诗:“小胆空房怯,长眉满镜愁。”

[5]玉钩斜:隋代埋葬宫妇的坟墓,在江苏扬州西。这里指亡妻的坟墓,在今北京海淀区双榆树一带。

[6]判:同“拚”,此处有甘愿之意。周邦彦《解连环》:“拚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7]长眠:指亡妻已死。

[8]椒浆:椒酒。以椒浸制的酒浆,多用以祭祀。

[9]幽泉:墓穴,代指亡妻。

[10]将息:保重、调养。

[11]怨粉愁香:喻指男女间的恩怨私情,这里借指与妻往日的浓情蜜意。粉、香:代指女人。

鉴赏

纳兰的妻子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美丽端庄,大方得体,不失大家闺秀之风范。成婚后,日久生情,感情笃深,可谓夫妻恩爱之榜样。仅三年后,卢氏因生产而亡,这给纳兰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本词就是容若为卢氏的悼亡所作,自编词牌,寄托深深的哀思。

这首词作于卢氏亡故半月后,可作为第一首悼亡之作。此时遽然生死离别的悲痛尚未随时间冲淡,难以抑制那刻骨的思念,剧烈的悲痛。落在纸上,词情凄婉哀怨,字字凄怆滴血,纳兰至交顾贞观评其“一种凄凉处,令人不能卒读”。

周之琦《怀梦词》中有和此调者,题曰:“道光乙丑余有骑省之戚,偶效纳兰容若为此,虽非宋贤遗谱,其音节有可述者。”故可知此调为纳兰容若之自创曲。

容若自创的曲牌“青衫湿遍”,正因为源自内心,所以无论情感还是词的结构都自然流畅,浑然天成。词情凄婉哀怨,更如世间的山光水影一样深长。词的上片开头就说泪水打湿青衫,词人为妻子的亡故而痛哭,为全篇定下了哀伤痛苦的基调。接下来层层深入展开,反复道情,真如“寡妇夜哭”,“难以卒读”。半月前你还带病做事,当时你剪灯花的身影至今还留在灯边。回想起来,你生性胆小,害怕自己一个人在房子里,可如今却独自处于冷冷的幽暗的灵柩里,独自伴着梨花影,受尽凄凉。下片仍是屈曲顿挫地抒写哀婉的深情。虽然是近在咫尺,一样消受着这夕阳晚照下的荒原凄景,却已是阴阳相隔,难以再相见。还记得我们曾经的誓言,想到那誓言真的难以实现,又禁不住那寸断柔肠的折磨!

整篇词凄婉哀怨,可以说是声声血、字字泪,令人为之泣下。

青衫湿(悼亡)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1]?从教分付[2],绿窗红泪[3],早雁初莺[4]。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5]风飐[6],痴数春星[7]。

注释

[1]长更:长夜。

[2]从教分付:一切都听从安排。

[3]红泪:生离死别时的眼泪。

[4]“早雁”句:是说春去秋来,无时无刻。

[5]漆灯:灯明亮如漆谓之“漆灯”。《世说新语》谓王羲之见杜宏治,叹曰:“面如凝脂,目如点漆,此真神仙中人。”这里的“漆灯”语出唐李贺《南山田中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6]风飐(zhǎn):风吹之意。毛文锡《临江仙》:“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苹远散浓香。”

[7]痴数春星:痴情地数着天上的星斗。梁简文帝《神山寺碑》:“澄明离日,照影春星。”

鉴赏

纳兰性德与前妻卢氏伉俪情深,而卢氏早逝,卒于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卢氏的早亡给纳兰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他悲痛欲绝,柔肠寸断,遂于此后,写了大量的悼亡之作。其中有的明确标出悼亡字样,有的虽未明确标出悼亡的字样,但很明显是为亡妻而作。在纳兰的三百多首词中,这类词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是其词中的佳作,最为生动感人。

本词中所抒发的仍是深切怀念亡妻的痴情。“近来无限伤心事”,起句便说自己无人与共、凄清孤独的无限伤感。自爱妻亡故后,终日以泪洗面。然后沉痛地怨诉辜负了往日的多情。结尾处的“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用虚拟的情景结束全篇,精彩中又有浪漫。且从“忽疑君到”四字可看出卢氏故后不久,纳兰此时尚不能接受这个打击,才会出现幻觉。

这与卢仝《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贺铸《小梅花》“一夜梅花忽开疑是君”;周邦彦《过秦淮》“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等,可谓异曲同工,情深意远,耐人寻味。而容若的凄苦自悔,如雪上红梅,斑斑可见,何等清晰。

百字令(人生能几)

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1]挑残,炉烟爇[2]尽,无语空凝咽[3]。一天凉露,芳魂[4]此夜偷接。

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扫窗间月[5]。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亲结[6]。尚暖檀痕[7],犹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注释

[1]灯灺(xiè):灯烛。亦作“炧”。

[2]爇(ruò):燃烧。

[3]凝咽:形容悲泣幽咽之声。

[4]芳魂:指美人之魂魄。此处指某意中人或亡妻。

[5]“犹扫”句:指柳枝遮掩了窗间的月色。

[6]“无分”二句:意思是说你我没有缘分,不能同居共处,真悔恨当初那样的亲昵。无分,没有机缘。宋黄庭坚《江城子·忆别》:“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暗香,幽香。兰襟,本指芬芳之衣襟,又比喻为知己之交,心心相连,此处指与情人的浓密情意。

[7]檀痕:带有香粉的泪痕。

鉴赏

此篇语意明浅、率露,但感情真挚感人。上片写幽会,似是与某意中人“此夜偷接”,又可能是因怀念亡妻而过于痴情产生的幻觉,读来扑朔迷离。下片写“人去楼空”后的孤独寂寞。生与死,阴阳之隔是我们之间一道无法逾越的沟壑。既然无缘一起慢慢变老,当初又何必那般的亲昵。失去你,竟让我如此痛不欲生,你怎么舍得呢?

沁园春(代悼亡)

梦冷蘅芜[1],却望姗姗,是耶非耶[2]?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3]。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4]。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5];不如零落,判[6]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7]。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8]。

注释

[1]“梦冷”句:晋王嘉《拾遗记》卷五:“及(汉武)帝息于延凉室,卧梦李夫人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历月不歇。”蘅芜:香草。

[2]“却望”两句:据《汉书·外戚传》,因汉武帝思念故去的李夫人,方士便施法术,于帐中掌灯烛,令武帝居于另一帐中。武帝遥望见一个像李夫人的女子走进方士的帐中,而自己却不能前去相见,相思之情更甚,于是作诗:“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恣态。

[3]“怅兰膏”四句:兰膏,一种润发的香油。渍粉:残存的香粉。犀合:犀牛角制成的首饰盒。金泥:用以饰物的金粉。此处指用金屑粉饰之工艺品。蹙绣,蹙金,用金线绣花而皱缩成线纹,使其紧密而匀贴。蝉纱,即蝉翼纱,像蝉翼一样薄的轻纱。此四句是写亡妇闺房里的遗物。睹物思人,遂怅然心伤。

[4]“鸾胶”二句:意谓纵然续娶了后妻,但总是觉得比不上前妻。鸾胶,传说仙人以凤喙麟角煎成的能续弓弩已断之弦的胶,又称续弦胶,后以之喻续娶后妻。《海内十洲记·凤麟洲》载:西海中有凤麟洲,多仙家,煮凤喙麟角合煎作膏,能续弓弩已断之弦,名续弦胶,亦称鸾胶。后以之喻续娶后妻。萼绿华:传说中的仙女。自言为九嶷山中得道之女子罗郁。此处代指亡妻。

[5]恶经风浪:经历很大的风浪。恶:甚。

[6]判:甘愿。

[7]“最忆”三句:意思是说最令人伤神追忆的是她读错了字的娇柔之声,和那剪去灯芯,赌气泼茶的娇柔之态。娇讹道字:指女子读错字音的娇态。泼茶,煮茶。唐张又新《煎茶水记》:“过桐庐江至严子濑,溪色至清,水味甚冷,家人辈用陈黑坏茶泼之,皆至芳香。”又,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记叙了她与赵明诚的一段美满生活,即以较记诵诗文来决定饮茶先后。亡妻既已读错,遂撒娇泼茶。

[8]伊家:那人,这里指亡人。

鉴赏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用情绵深,哀婉深致,凄清伤感,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可以说是词人源自肺腑,用血泪融铸的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先说上半阕,头一句“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说是个梦,又不像是梦,直如汉武当年命方士招魂一般的情景,究竟是梦非梦,连作者自己都弄不清了。于是自问:“是耶非耶?”四字无奇,却恰到人心深处。逝者的遗物却是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且这心上人的遗物,竟如海潮一样,声声打在心头;又似秋雨一般,滴滴皆似泪水。作者的忧思重啊!“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但他不甘心,他希望着,幻想着,企盼着——“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那景色实在是美极了,从而更衬托出作者的情之忧、心之痛。

下半阕,句句只写眼前人——他的续弦夫人,却又句句不在眼前,眼前人的存在,只会引起他对故人更多的思念。虽然这情绪在现代人看来是对后来者的不公正,但站在作者那一面,只是表现了对逝者的一往情深。

一往情深,并不只是念念叨叨,或者是虚写,而是发自肺腑。一情一景,犹如眼前之景,词中写到,“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如此跌跌宕宕、细致入微,不光作者为之心碎,读者都已心惊。然而,“今已矣”,三字重千斤,一切烟消云散,又有多少无奈梗塞其间。“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更有多少情思尚在不言中。

这首词格式淡化,情思凸显,一切皆在自然间。由幻觉、痴情妄想及追忆中回到现实来,道不尽其中的伤逝之感。

沁园春(瞬息浮生)

丁巳[1]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2];雕阑曲处,同倚斜阳。好梦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3]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4]。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5],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6]。真无奈,倩声声邻笛[7],谱出回肠。

注释

[1]丁巳:指康熙十六年农历九月初六,即重阳节前三日。此时,纳兰的亡妻已病逝三个多月。

[2]并吹红雨:唐虞世南《奉和咏风应魏王教》云:“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宋杨万里《九月四日生辰》有“重九吹花节,千龄梦日时”,本来是说风吹花动,后来演变成重阳节游赏吟咏之意。胡翼龙《满庭芳》:“吹花题叶事,如梦里,记得依然。”纳兰此句是说:曾与爱妻共度美好时光,有所赏心乐事。李贺《将进酒》有“桃花乱落如红雨”,故红雨指桃花,指落花时节曾与爱妻共度。

[3]灵飙:神风。这里指梦中看到爱妻飘飞的身影。

[4]“重寻”句: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是说梦醒之后,爱妻的音容俱逝,天地茫茫,无处可寻,不胜凄怆。

[5]绸缪:情意殷勤,指夫妻间的恩爱之情。

[6]“减尽”句:是说旧日的风流神采已消失殆尽。

[7]邻笛:晋向秀《思旧赋》载:“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多以此表示笛声凄婉。这里是说幽怨哀感、回肠荡气的笛声,使人心绪怅惘难耐。

鉴赏

妻子亡故后,纳兰每年亡妻忌日均有词作,直至八年后以寒疾卒,终年三十一岁。这首词作于康熙十六年九月,是以记梦的形式写的悼亡之作,历来为世人赞赏。

纳兰将爱妻比作天上皎洁的明月,借此消释些内心的痛苦。“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单是小序中的耿耿深情,已令我们怦然心动。

这首词缠绵悱恻、声声血泪,可与苏轼的《江城子·记梦》相媲美。词的开篇即长吟“瞬息浮生”,人生本就短暂,加之“薄命”,怎不令人低回?想起往事的种种,如今只能追忆那时的凭肩携手、吹花嚼蕊。

梦醒后面对片言只句,怎能不失声落泪!“更深哭一场”五字痛彻肺腑,悼亡诗词中从未有过,可见纳兰的性情深挚。“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两句上承“遗容”三句及“梦好难留”之意,写尽苦忆的眷念情怀。以下“便人间天上”四句似对非对,极得李后主《虞美人》之神味,与“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沉痛也相似。末六句一用荀奉倩典故,一用向秀《思旧赋》典故,而融化无痕,作者的情绪轨迹至此慢慢划出平淡的弧线,在平淡中涌动着持久而强劲的哀伤。

上片以低婉的叹息起笔,既是叹息亡妻早逝命薄,也是哀叹自己的薄命。接下去写往日的夫妻恩爱情景,反衬出今日永别的苦楚,梦醒后难耐凄清。结尾处再点梦中“只灵飙一转”,为之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恨憾。下片刻画苦苦追寻亡妻的踪影和追寻而不可得的沉痛,用料想之情景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的怀念。

这首《沁园春》字字动人,情真意切,缠绵悱恻,可谓哀婉至极!全篇跌宕起伏,低回深婉,哀怨动人。百字之间,情绪转换不停,从叹息卢氏早亡,到回忆往日夫妻间恩爱,再到叙述丧妻后自己的痛苦:对着妻子的遗像,似乎觉得灵风飘动,思绪悠悠,想到天上寻找,又想到“料短发、朝来定有霜”。怕妻子看到自己的苍老感到憔悴伤心。一路写来跌跌宕宕,情绪起落如飞鸟掠过天空,转换之间没有一丝雕琢造作的痕迹!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结句处的呼唤,凄凉伤感无限绵延。《世说新语》中有段凄恻动人的故事:“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荀奉倩为伤悼爱妻而亡,年仅二十九岁。由此我们想到,纳兰将自己的词集由《侧帽》改为《饮水》,虽是取《五灯会元》道明禅师答卢行者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语意,但其情感内涵也应该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的吧。

东风齐著力(电急流光)

电急流光[1],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2],到底总无聊。欲谱[3]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4]。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5]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6],宜春髻[7]、酒暖蒲萄[8]。凄凉煞,五枝青玉[9],风雨飘飘。

注释

[1]电急流光:时间流逝如闪电。

[2]谑(xuè):开玩笑。

[3]谱:制曲填词。

[4]琼箫:玉箫。

[5]雁齿:像雁行一样排列整齐,多比喻桥的台阶。

[6]烧灯时候:元宵节;烧灯:点灯。

[7]宜春髻:旧时女子立春日发式,以彩纸剪成燕形戴在头上,贴“宜春”二字。

[8]酒暖蒲萄:“蒲萄酒暖”的倒文。

[9]五枝青玉:五枝灯。指所燃之灯。《西京杂记》谓:咸阳宫有青玉玉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

鉴赏

纳兰词的整体基调是忧伤。上片开端三句笼罩全篇,点明凄绝伤感的悲悼之旨。接着“勉为”两句转说无论怎样自作宽解也“总无聊”。又接以“欲谱”两句再转说离恨积深积久已无法消解。末三句寄情思于景物,话说凄切的萧声传出了那“一天愁绪”,伤感之情更重了。过篇承上片意而又开启下片追忆之情景。“旧欢”以下四句是追忆,而所追忆的都是梦里往日欢会的景象,这便加倍地表达出情伤彻骨,同时也为结尾三句做了衬垫。故结尾处写眼前凄清之景以“凄凉煞”三字总括。这收束极厚重,既与开端照应,又宕出远韵高致,其无穷无尽的悲悼之凄情,尽在不言中了。

由于不能忍受贵族生活的腐朽,纳兰容若的精神上一直得不到解脱,于是化悲苦之音于词章上。痛苦的倾诉,怆凄的呻吟,流露于他的词中。容若这样的悲词,悲而有道,和着人生永恒的矛盾,不算是无病呻吟。起句便直抒胸臆,抒发人世匆匆却依旧缁留红尘的矛盾感慨,定下全词悲切无奈的基调。接着道出生活中强颜欢笑,欲说无语的空寥:说一千道一万,心头恨难消。下阕陷入对往事的漫漫追忆中。写夜半梦回,窗前月明,醒来后思恋钟爱的人,这些追忆都是梦里往日欢乐的景象,加倍地表达了情被伤之深之痛。

词意萧瑟,容若心亦悲凉,可以说这首词是作者用血泪浇铸而成的,其伤感之苦之痛,痛彻心扉。

于中好(尘满疏帘素带飘)

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尘满疏帘[1]素带飘,真成[2]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3],忽傍犀奁[4]见翠翘[5]。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6]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7]。

注释

[1]疏帘:编织稀疏的竹制窗帘。

[2]真成:真诚。

[3]青衫泪: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犀奁:用犀牛角制成的镜匣。

[5]翠翘:古代女子之首饰,即翡翠翘头。这里指亡妻生前的遗物。

[6]丝:谐音“思”,是说对亡妇的思念难尽。

[7]画桥:饰有彩绘的桥。

鉴赏

此篇具体作于哪一年不详,是一篇悼亡之作。词序中道“其明日是亡妇生辰”,可知十月初五日是其亡妻卢氏之生日,自然激起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于是赋此以寄哀思。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上片写室内,亡妻逝去后的尘帘飘带、妆奁翠翘等遗物,触发了词人对亡妻的深深悼念,致使通宵不眠,清泪偷弹。下片扩展到室外,用室外之景进一步烘托出难耐的愁情。室外景象依然,同样的“落花朝”,同样的“画桥”,但却生死殊途,物是人非了,故而今只有长恨复长恨,痛苦难消,备感百无聊赖。

纳兰的悼亡词中不乏名篇,这一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那经过沉淀的伤感,“几回”、“依旧”,在词人眼中感情并没有因时间而磨灭,相反,是在积淀哀思。这种哀思突显了他在时间的延续中难以自拔的痛苦。

也许纳兰在怀念亡妻时,他的整个世界只有痛苦,而他的痛苦全由身边的具体事物引发:“尘满疏帘”、“犀奁翠翘”、“五更落花”、“衰杨叶尽、冷雨凄风”,归结在一起,就是相思无曾寄,黄泉已陌路的感伤。

妻子离去后稀疏的帘上布满灰尘,素带空飘。仿佛能看到容若内心的凄苦冷清,他在回廊转角处独自徘徊,看见亡妻的遗物,忍不住偷偷落泪。

眼泪把青衫弄湿了,“惟有恨,转无聊”。无须刻意雕琢,唯有一腔真情倾泻,情思难断。由“五更”两字可知,容若又是一宵未眠。

卢氏的亡日在阴历五月落花时节,新的一天依旧是“凄风冷雨打画桥”。同样的“落花朝”,一样的画桥,而昔日彼此的情已断,擦身而过后是阴阳相隔。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1]丹青[2]重[3]省识,盈盈[4],一片伤心画不成[5]。

别语忒分明[6],午夜鹣鹣[7]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8],泣尽风檐夜雨铃[9]。

注释

[1]凭仗:倚着拐杖。

[2]丹青:指亡妇的画像。

[3]省(xǐng)识:记忆起、忆起。

[4]盈盈:此语含有双关意,既有由省识得来的容貌比眼前的画像清晰之意,又有作者无限伤感充盈于怀之意。

[5]“一片”句:唐高蟾《金陵晚望》:“世间无数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元好问题《家山归梦图》诗:“卷中正有家山在,一片伤心画不成。”

[6]“别语”句:是说分别时的言语太清晰分明了。忒(tuī):方言,太、特。

[7]鹣鹣(jiān):鹣鸟,比翼鸟。似凫,青赤色,相得乃飞。常以之比喻夫妻合美。

[8]更更:一更又一更,即指夜夜苦受熬煎。

[9]“泣尽”句:《碧鸡漫志》谓唐明皇“幸蜀,霖雨弥旬,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夜雨铃: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鉴赏

这首悼词是写在亡妇画像上的。悼亡作为一种追忆,可谓追忆越深情越刻骨。

面对爱妻已亡故这个残酷的现实,用情至深的纳兰“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这句好在道前人未道,而人皆应有同感。“薄情”并不是真的薄情。这里的“自悔薄情”,是遗憾有伤心一片却画不出。

梦里依稀还是别语分明,思念过深,所以“午夜鹣鹣梦早醒”。此后的“卿自早醒侬自梦”是全篇的词眼。“泣尽风檐夜雨铃”,全词以泪起篇,以泣结句,无限伤心尽在不言中。抒发了词人面对亡妻遗像时的无尽悲痛。

严迪昌《清词史》云:“‘卿自早醒侬自梦’也即对‘人间无味’是否醒悟的表述。词人设想爱妻‘早醒’(逝去)也就早离尘海、弃去无味之人间,自己却仍梦着独处其间,了无生趣。怨苦、怨怼转生出超离尘世的幻念,古代文人通常将此当作谋求自我解脱的药剂来平衡心态。”这里的评说对理解此词是很有帮助的,它说明了作者不但对爱妻的怀念刻骨铭心,同时也说明了伤心人另有别样的苦衷,即他虽躬逢“盛世”,但不愉快乃常有之事,“更更”幽独孤愤苦熬了他,谈何欢乐。纳兰的复杂感情在本词中大大袒露,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1],低头,说着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2]。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3],一种烟波各自愁[4]。

注释

[1]红豆子:相思树所结之子。果实成荚,微扁,子大如豌豆,色鲜红或半红半黑。古人以此作为爱情或相思的象征。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石尤:石尤风,即逆风或顶头风。传说古代石氏女嫁尤郎,尤为商远行,石氏阻之,不从。尤经久不归,石氏思而致病亡,终前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故后人以之喻阻船之风。《玉台新咏》南朝宋孝武帝刘骏《丁督护歌》之一:“督护征初时,侬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

[3]“别自”二句:意谓与你分别之后,定然还有人在这里乘小船作别。桃叶渡,渡口名。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因晋王献之于此迎送其妾桃叶而得名。后人以此代指情人分别之地,或分别之意。

[4]“一种”句:同样的烟波渡口,同样的分别,但各人却有着各自的离愁。

鉴赏

这是一首离愁别恨之作。《瑶华集》中有副题《孤舟》。从词意上来看,也许是人在舟中,也许是人见孤舟而起兴。上片追忆往日分携红豆之情景;下片写别后的忧情怨恨。其结句“一种烟波各自愁”道出自己的愁绪非同一般,似有更深的隐忧,意境深远,婉转含蓄,耐人寻味。再次起航分离,那不舍,那暗自心伤。面对同样的烟波渡口,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离殇。

这首词据说是纳兰为了送别侍妾沈宛而作。

庭院在烟雨迷离、天气渐暖、繁华落尽的笼罩下,越发显得幽静,这是描写暮春的景致。然后追忆往日分携红豆送别的情景,“摘得”、“低头”、“分携”、“泪流”,通过这一组动作,细腻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种种幽怨情思。

自从分别以后,词人的情感就如同离去的春天,满目萧条。“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看到桃叶渡口的行人,恨这人间每天都会发生的离别。

红窗月(燕归花谢)

燕归花谢,早因循[1]、又过清明。是一般风景,两样心情。犹记碧桃影里、誓三生[2]。

乌丝阑纸[3]娇红篆[4],历历[5]春星。道休孤密约,鉴取深盟[6]。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7]。

注释

[1]因循:迟延。本为道家语,意谓顺应自然。此处则含有不得不顺应自然之义。

[2]三生:佛家语,指人的前生、今生和来生。

[3]乌丝阑纸:有黑色线格的纸。意思是说在丝绢上写就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清晰的明星一般。乌丝阑纸,指书写作画用的丝绢。娇红,鲜艳的红色。历历,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春星,星斗。

[4]篆:印章。

[5]历历:清晰的样子。

[6]“道休孤”二句:指的是不要辜负你我的密约,这绢丝上的深盟即可为凭。孤,辜负、对不住之意。唐贾岛《喜雍陶至》:“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鉴取,察知了解。取,助词,表示动作之进行。深盟,指男女对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

[7]银屏:镶有银饰的屏风。

鉴赏

这首词大约是写给某一恋人的,即离情之作。上片写此时情景,点出题意,即风景如旧而人却分飞,伤离之哀叹不言而喻。下片忆旧,追忆当时的相亲相恋。本篇借今昔对比之法,结构精巧,文之大意生于笔前,而笔罢仍留意于外。

“三生石”典出唐代袁郊《圆观》,写圆观和朋友李源三世相交的故事,颇有禅意。

惠林寺,李登居第。登子源,豪侈善歌,及登死,悲愤自誓,不仕、不娶、不食肉,居寺中五十余年。寺有僧圆泽,源与之游,甚密。相约游青城峨嵋,源欲自荆州,泽欲取长安,源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瓮汲,泽泣曰:“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源问其故,泽曰:“妇人姓王,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今既见,无可逃,公当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与公相见。”源悲悔。至暮,泽亡而妇乳。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

后适吴赴约,有牧童叩牛角而歌:“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容若性本多情,游移于得与失之间,挣扎于拥有与思念中。

容若在这阕词中提到一件广为人知的事“誓三生。”“三生石上证前缘”是属于中国式的誓盟,从古到今,中国人用行动和言语演绎出东方文明的深情细感。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三生”:三生石、三生树等,成语里也有“三生有幸”。容若这里的“三生”感动了我们。

佛家“三生”之说,意指前生、今生、来生。佛家相信灵魂没有特定形态,没有实质,也就不存在死灭的问题。灵魂于不同的生命中流转,如同一盏灯的火。这盏灯点亮第二盏灯,第二盏灯又点亮第三盏灯,一直延续下去,直到这个锁链的终点,其火焰既是同一个火焰,又是不同的火焰。这原是佛教的用语和精深教义,流传到民间来的时候却衍生了更为浪漫世俗的传说。然而不论怎样,这一切都已深深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

碧桃影深处,幽香初动时,容若面对故人,情意难免涌动。滴水穿石,似水的流年,却洗不薄对某个人的思念。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若不曾失望,若不害怕被伤害,谁又是真的冷血无情?三生,与迷信无关,与信仰无关,与佛祖无关,给自己一个理由,一个期限,就可以在等待中坚定自己的某些情怀。

南歌子(翠袖凝寒薄)

翠袖[1]凝寒薄,帘衣入夜空。病容扶起月明中,惹得一丝残篆[2],旧薰笼。

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疏花已是不禁风,那更夜深清露,湿愁红[3]。

注释

[1]“翠袖”句:凝寒,严寒。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帘衣,即帘幕。唐陆龟蒙《寄远》:“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意思是说入夜之后,帘幕里空空荡荡,不免感觉凄寒幽冷。

[2]“惹得”句:惹得,是招引、牵扯的意思,这里是缭绕之意。残篆,指点燃的篆字形的香将要燃尽。

[3]愁红:惨绿愁红,指残花败叶。宋张泌《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焦花露泣愁红。”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鉴赏

此篇是离恨之作。情景浑然一体,表达凄婉哀怨之情。从“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两句来看,此词大约是为曾与之相恋的女子而作,但全以对方的角度,写相思的苦闷情态。

开篇的一句“翠袖凝寒薄”,让人喜欢不已。总觉胜于杜甫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品读诗词,即是体验内心。单纯一种感觉,于心有戚戚,便会欢喜,下一句的“帘衣入夜空”,让人不禁想起陆龟蒙的“画扇红弦相掩映,独看斜月下帘衣”。

这两句,让人想到在清凉如水的月色下,词中的绝色女子思念归人。而纳兰词中的女子,更是“病容扶起月明中”,脸色是这样苍白。“惹得一丝残篆,旧薰笼。”淡白色的烟丝丝缭绕,想念之苦情,万般的牵挂,不能割舍的相思。

“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疏花已是不禁风,那更夜深清露,湿愁红。”下片从词人说起,分离已很久,同样也在思念着对方。词中的两个人,有相同的心念,一个是“疏花已是不禁风”,一个是“病容扶起月明中”。

真正相爱的人,彼此要有这样的默契,从来不需猜疑,相互信任,永远把彼此留在心灵深处的某个位置。所谓“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人称这首词为纳兰“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的代表作之一。情景浑融交织,凄婉哀怨,道不尽的苦苦相思。

天仙子(梦里蘼芜青一剪)

梦里蘼芜青一剪[1],玉郎[2]经岁音书远。暗钟[3]明月不归来,梁上燕,轻罗扇[4],好风又落桃花片。

注释

[1]“梦里”句:蘼芜,一种香草。此句意为梦中所见到的是一片青青齐整的蘼芜。古诗词里用蘼芜一词多与夫妻分离或闺怨有关。《玉台新咏·古诗》之一:“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又,南朝齐谢眺《和王主簿季哲怨情诗》:“相逢咏蘼芜,辞宠悲团扇。”

[2]玉郎:古代对男子之美称,或为女子对丈夫或情人之爱称。五代前蜀牛峤《菩萨蛮》:“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后蜀鹿虔扆《临江仙》:“一自玉郎游冶去,莲凋月惨仪形。”

[3]暗钟:夜晚之钟声。

[4]轻罗扇:质地极薄的丝织品所制之扇,为女子夏日所用。诗词中常以此隐喻女子之孤寂。

鉴赏

这首词为伤春伤别之作,借闺人之口表达了孤寂哀伤的情怀,自然简短,明白易懂,其中却不乏悠长的意蕴。

与你分别后,一片青青的蘼芜不断出现在我的梦境里。梦中,我还是独立于西风中,思恋着你。浓愁聚集,惹得泪流满面。玉郎离开已经够久了,我每一天都在期盼着你的归来。我在这里孤单地守候,日睹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可是,你寥寥几封书信似乎在诠释着归期的遥遥。每一天日落后,明月都会如期而来。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房梁上的燕子也开始喧闹。风儿吹落了桃花,暗示着夏季的到来。时光就这样静静流逝着,而我依旧在这里等着你,仿佛等待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姿态。

天仙子(好在软绡红泪积)

好在软绡[1]红泪积,漏痕[2]斜罥菱丝[3]碧。古钗封寄玉关[4]秋,天咫尺,人南北,不信鸳鸯头不白。

注释

[1]软绡:柔软轻薄的丝织物,即轻纱。此处指轻柔精致的衣物。

[2]漏痕:与下句之“古钗”均指草书。宋姜夔《续书谱》:“草书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法书苑》谓:颜鲁公与怀素同学草书于邬兵曹。或问曰:“张长史见公孙大娘舞剑,始得低昂回翔之状,兵曹有之乎?”怀素以古钗脚对,颜鲁公曰:“何如屋漏痕?”斜罥(juàn),斜挂着。

[3]菱丝:菱蔓。意思是说泪水洒湿了衣衫,草字行行,犹如斜挂着的菱蔓。

[4]玉关:玉门关。古代以玉门关代指遥远的征戍之地。唐李白《王昭君》之一:“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回。”

鉴赏

这首小词虽是浅短的白描,古朴浑拙,却不失情真意切:泪水洒湿了这柔软轻薄的衣裳,草字行行,犹如斜挂着的菱蔓。放眼望去,天地相连,一片苍茫,恍若一切都近在咫尺。事实却是我们相隔千里。如果思念可以超越时空的距离,此情可待,那么我们就能做对相约到白首的鸳鸯。

只要心中充满爱、有着爱的牵绊,即便两人天各一方,总会有近在咫尺之时、相依相伴的那一刻。所以,我们能相约白首,而且我们一定能与子偕老。

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月落城乌[1]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2],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注释

[1]城乌:城楼上的乌鸦。

[2]“薄霜”句:指清晨庭院里一层薄霜,凉意袭人,夏衣已不胜其寒。生衣,夏衣。唐王建《秋日后》:“立秋日后无多愁,渐觉生衣不著身。”

鉴赏

此篇表达了相思时的孤寂难耐之情。小词全用白描,空灵自然,景情兼俱,篇末点旨。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听着这乌啼声,在风中念着你,又是彻夜未眠。可如今相隔千里的你我,又该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清晨庭院已铺满一层薄霜,凉意袭人,夏衣已不胜其寒。不知不觉中,已到了秋天,这是令人伤感的凄凉季节。我的内心已是一片寂静,好比寸草不生的心田。只是,谁会明白我的这份心意呢?

金缕曲(亡妇忌日[1]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2]雨歇,葬花天气[3]。三载[4]悠悠[5]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6]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7],竟抛弃。

重泉[8]若有双鱼[9]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10],忍听湘弦重理[11]。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12]、剩月零风[13]里。清泪尽,纸灰起。

注释

[1]亡妇忌日:此词写于康熙十九年农历五月三十日。

[2]更:更漏,刻漏,古代计时器。

[3]葬花天气:农历五月下旬,正是落花时节,故称。这里“葬花”二字意有双关,既是实写眼前时令,也是暗喻妻子亡故。

[4]三载:指卢氏死去已三年。

[5]悠悠:遥远,无穷尽。

[6]夜台:坟墓。李白《哭善酿纪叟》:“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7]钗钿约:钗钿是女子头上的饰物,即“金钗”、“钿合”。这里指夫妻间定情的信物。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擎黄金合分钿。”

[8]重泉:黄泉、九泉,指坟墓里。

[9]双鱼:书信。《文选·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代将书信置于鲤鱼腹中以传送给对方。后以“双鱼”、“双鲤”代指书信。

[10]转侧:辗转不眠之状。

[11]“忍听”句:是说自己不忍旧调重弹,怕加深内心的忧伤。湘弦,即湘灵鼓瑟之弦。湘灵,湘水之神,传说是虞舜之妃,溺湘水而亡。《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命海若舞冯夷。”诗词常以此代指鼓瑟弹琴,或表伤悼女子亡故,或吟咏湘江风物等。如贺铸《雁后归》:“湘弦弹未半,凄怨不堪听。”

[12]缘悭:指夫妻的缘分少。悭,欠缺。

[13]剩月零风:比喻美好的光景、美好的情缘不长久。

鉴赏

纳兰的一生中有一个最大的矛盾:他的性情与他的地位、身世之间的矛盾。如他所言:“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出自《采桑子·塞上咏雪花》)以前曾有人认为,《红楼梦》中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容若,这当然是牵强附会之说,纳兰虽厌倦荣华俗尘,隐隐有一种想要挣脱的意识,可他并没有宝玉那股疯狂的叛逆,他毕竟走上了那条早已注定的飞黄腾达的仕途,而且走得很好。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他那化不开的人生无奈,而“混世魔王”宝玉多少有机会“胡言乱语、疯疯癫癫”,相比之下,他的这种痛苦,恐怕更深、更压抑、更凄凉。

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农历五月三十日,是卢氏逝去三周年的忌日。一般词论者认为,纳兰的词风因卢氏亡故而自此改变,这首便是表明其变化的代表作。严迪昌《清词史》说:“此词纯是一段痴情裹缠、血泪交溢的超越时空的内心独白语。时隔三载,存亡各方,但纳兰痛苦难泯。结篇处尤为伤心动魄,为‘结个他生知己’的愿望也难有可能的惊悚。顾贞观曾评纳兰词‘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榆园本《纳兰词》),当指这一类。”的确,此篇字里行间相思怀叹的凄伤,令人不忍卒读。妻子的离去,使纳兰觉得“人间无味”甚于“夜台(坟墓)”,坟墓反而能埋藏愁苦。尤其令人伤心动魄的,是他为“结个他生知己”的愿望也难有可能实现的惊悚:世事无常,或许来生再续缘,依旧是一次短聚而别,又一次的“清泪尽,纸灰起”,透露着一种深深的绝望感,连希望都显得那么绝望。在体会词人丧偶之痛的同时,我们亦能隐隐感受到,词人所悲悼的,不仅仅是悲欢离合的情愫,更是人世间美好事物的易于破灭。词中所写虚实相间,质朴却不失感人,层层深入,源于肺腑,绝无刻意雕琢,极其真切自然。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1]如环,昔昔都成玦[2]。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3]。

无那[4]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5]。唱罢秋坟愁未歇[6],春丛认取双栖蝶[7]。

注释

[1]昔:同“夕”。见《左传·哀公四年》:“为一昔之期。”

[2]玦:有缺口的玉璧。借喻不满的月亮。这句是说,一月之中,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夜是圆满的,其他的夜晚都是有亏缺的。纳兰身为护卫,经常随从康熙巡游各地,所以在家的时间短。

[3]“不辞”句:意思是不怕严寒而为你送去温暖。卿:“你”的爱称。

[4]无那:无奈。

[5]“软踏”句:意思是说燕子依然轻轻地踏在帘钩上,呢喃叙语。

[6]“唱罢”句:唐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借用此典表示纵使哀悼过了亡灵,但是满怀愁情仍不能消解。

[7]“春丛”句:认取,注视着。取,语助词。此句意思是说,花丛中的蝴蝶可以成双成对,人却生死分离,不能团聚。此处用的是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化蝶的典故。

鉴赏

这首《蝶恋花》作年不详。这首悼念亡妻之词,凄美之中透着清灵,通过对明月圆缺多少的观察,燕子呢喃的对语,蝴蝶双栖双飞的描写,反映出了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念,是悼亡词中的佳作。

古人亲近自然,今人宁与物质亲。天上月即是重要一例。月对古人来说,可以亲,可以敬,可以怨,可以恨。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太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子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容若说“辛苦最怜天上月”。“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比之苏子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深情胜之,豁达减之,各得其所。化蝶之说,魏晋开始不绝于书,然而用得最切,也最感人的,无疑是容若。有些文人不过是借典煽情,而他,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容若是极重情义之人,对亡妻无时无刻不在刻骨思念,无时无刻不沉浸在痛苦的追忆中,故悼亡之作不止,哀吟之唱不绝。他曾在《沁园春》(瞬息浮生)等多首悼亡词之中深情地表达了绵绵不尽的悲痛凄楚,其词序说亡妻曾在梦中“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本篇上阕即源于此,假若亡妻真如天上皎洁的圆月,那么我便不怕月中的寒冷,夜夜为你送去温暖。如此痴情,如此奇想,足见纳兰心系亡灵,须臾不忘。

虽然有时这样的男人多愁善感得让人发腻,却不失为一个好男人。当时很多女子打出了“嫁人当嫁纳兰君”的口号是可以理解的。容若是一个可以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而你在他的护卫下,永远都是枝头上最鲜嫩的新芽,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

谭献《箧中词》评论这首词“势纵语咽,凄淡无聊”。钱仲联在《清词三百首》中评此词云:“秋坟鬼唱,化蝶双栖,斑骓无寻,梦成今古,暗香飘尽,惜花人去等,都是死别之词。缠绵徘徊,哀怨凄厉,诚如杨芳灿所云‘思幽近鬼’者。”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天上的月常缺难圆,而人世间“情”亦如此。纳兰和妻子卢氏的伉俪情深并没有感动天地,短短三年生活成了词人永远的伤痛和感怀。燕子年年归来又离去,然而缘分一旦错失,便再也不能重拾——帘外的燕鸣更加使人感叹物是人非——愁连残冢、情系化蝶,当夜空中月亮升起,屋檐下燕子呢喃,花丛里蝴蝶双飞……是否会想到这首《蝶恋花》?

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眼底风光留不住[1],和暖和香[2],又上雕鞍[3]去。欲倩[4]烟丝[5]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6]。

惆怅玉颜成间阻[7],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8]。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9]。

注释

[1]“眼底”句:辛弃疾《蝶恋花》:“眼底风光留不住。”

[2]和暖和香:伴着温暖,带着芳香。和,温和。

[3]雕鞍:马鞍的美称。

[4]倩:请。

[5]烟丝:烟雾笼罩的杨柳。

[6]相思树:《文选》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李善注:“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斫之则文,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7]“惆怅”句:令人痛苦惆怅的是,再也看不到情人那美丽的容颜。间阻:阻隔。这里引申为再也不能相见。

[8]“何事”句:是说东风为何不延续这繁华的春景。

[9]“断带”二句:割断的衣带上还留有你写的诗句,可你却早别我远去。断带,割断了的衣带。这里用李商隐《柳枝词序》所叙故事。序云:“商隐从弟李让山遇洛中里女子柳枝,诵商隐《燕台诗》,柳枝惊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让山谓曰:‘此吾里中少年叔耳。’柳枝手断长带,结让山为赠叔,乞诗。”斑骓:身上长着花斑纹的马。

鉴赏

这首词写情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内心的伤感、惆怅。结句处的“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委婉悠长,用柳枝女“断带乞句”借李义山诗的典故,描绘了情人只能对着自己离开后所写的诗稿,怀念别离时系马之处的杨柳树。

严羽在《沧浪诗话》里说唐代好诗多是写“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可见痛生离死别,悲人生聚散是诗人的天赋秉性。

古今写离别的词数不胜数,纳兰的一句“眼底风光留不住”,足可使人眼前一亮。容若青春年少,词风纯朴自然,不失赤子之心。眼底是何种风光?风暖花香,杨柳依依。心上人实不忍与词人分离,不愿将自己日夜的思念寄托于杨柳之上。

然而“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此处的“东风”,指的是不可抗拒的力量。一如唐代李商隐诗中“东风无力百花残”,也如宋代陆游词中的“东风恶,欢情薄”,纵百般眷恋也是徒劳。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又到绿杨曾折处[1],不语垂鞭[2],踏遍清秋路[3]。衰草连天无意绪[4],雁声远向萧关[5]去。

不恨天涯行役[6]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7]。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注释

[1]“又到”句:意谓又行至过去与爱妻折柳赠别的地方,引起了心中无限的惆怅。绿杨曾折处:曾经折柳赠别的地方。宋吴文英《桃源忆故人》词:“潮带旧愁生暮,曾折垂杨处。”

[2]“不语”句:意思是说骑在马背上,沉思着往事,默默无言,任它踏着清秋的道路缓缓前行。唐温庭筠《赠知音》诗:“景阳宫里钟初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3]“踏遍”句:唐李贺《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4]“衰草”句:宋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5]萧关:古代通往西北边地的冲要之地,在今宁夏固原一带。此处指边关。

[6]行役:因服役或公务而跋涉在外。《诗经·魏风·陟岵》:“嗟!予于行役,夙夜无已。”

[7]“只恨”句:意思是说只恨这无情的西风,将梦一般的往事吹得无影无踪了。

鉴赏

词人当年三月曾扈驾东出山海关至盛京,这首词作于又奉命出使西北之际。行至过去与爱妻折柳赠别的地方,骑在马背上,默默无言,沉思着往事,任它踏着清秋的道路缓缓前行。恨这无情的西风,将梦一般的往事吹得无影无踪了。词人在倾吐行役之苦的同时,也流露出怀古伤今的情怀。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这里的“又到”两字抒发了词人对出塞的不满,所以是“不语”垂鞭。时至清秋,衰草连天,了无心绪,将至关隘,雁声悲凉。情景结合,笔力遒劲。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对于行役之苦,因为是皇帝的使命,即使是心有不满,但是不能明说,只能恨西风。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打点精神赶路,因为“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下片满是凄凉的苦涩之情。

蝶恋花(萧瑟兰成看老去)

萧瑟[1]兰成[2]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3]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阳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4],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5]花里住,惜花人[6]去花无主。

注释

[1]萧瑟:寂寞凄凉。

[2]兰成:北周诗人庾信小字兰成。唐陆龟蒙《小名录》:“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有天竺僧呼信为兰成,因以为小字。”此处为作者借指自己。

[3]阁泪:含着眼泪。宋佚名《鹧鸪天》词:“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4]“袖口”句:语出宋晏几道《西江月》词:“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

[5]生生:世世代代或一生一代。

[6]惜花人:喻指亡妻。

鉴赏

这首词里纳兰自比庾信,借此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之情。“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这些词句,语气幽咽凄清,让人备感哀怨苦闷,词人用词精巧,创造的幽美意境值得借鉴。

庾信小字兰成,才名卓著,可惜平生遭遇坎坷,著有《伤心赋》等,对后世影响很大,塑造了一个落魄伤心的艺术形象。杜甫《咏怀古迹》诗:“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是说庾信大器晚成。

重游旧地,想起昔日和情人把臂同游花间的情景,婉约中带着欲说还休的凄凉,用词的精巧和意境的雕琢是很值得欣赏的。心底的矛盾被“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一言道破,而深情难遣,欲罢不能,更能引起人的共鸣。

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

露下庭柯[1]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2]。

笑卷轻衫鱼子缬[3],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

注释

[1]庭柯:庭院中的树木。

[2]“并著”二句:意思是指二人挨肩,无言相并,心中的愁绪暗自消解。香肩,散发着香气的肩背。樱桃,喻女子之唇,此处代指恋人。丁香结,本指丁香花蕾,后以之喻愁绪郁结。

[3]鱼子撷:一种绢织之物。唐段成式《嘲飞卿》:“醉袂几侵鱼子撷,飘缨长罥凤皇钗。”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令人难忘的夏夜,词人与所爱女子共度良宵。

上片前三句刻画夏夜景色,渲染一种氛围,后两句回忆了两人挨肩相并说恩情的往事。下片承前,记叙和描画她在朦胧月下的美好音容笑貌。上下浑成,笔调轻捷欢快,结尾两句则陡然转折,抑扬顿挫,前述之欢乐愈甚,则后来之悲痛愈烈,故言“相思绝”。

若不曾有过那么美好的往事,如今的思念也不会如此浓烈,仿佛是要把人吞噬掉。就让我永不醒来,或者终日在往事里打捞那些美好的画面吧。

寻芳草(萧寺[1]记梦)

客夜[2]怎生过?梦相伴、倚窗吟和[3]。薄嗔[4]佯笑道,若不是恁[5]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6]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7]。

注释

[1]萧寺:佛寺。相传梁武帝萧衍造佛寺,命萧子云书飞白大字“萧寺”。后世遂以萧寺为佛寺之代称。

[2]客夜:旅居他乡的夜晚。

[3]吟和:吟诗唱和。

[4]薄嗔:指调笑时的假意嗔怒、故作嗔怪。

[5]恁:如此。

[6]准拟:准备、打算。郭应祥《减字木兰花》:“缓歌一曲,野鹜纷纷都退缩。不用多杯,准拟花时日日来。”

[7]琉璃火:佛寺内的琉璃灯,用角质透明的遮罩。周密《武林旧事》卷二《元夕》云:“灯之品极多,每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蒋捷《女冠子·元夕》:“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鉴赏

这是一首记梦之作,词人表达了对爱恋之人的深深思念和伤离别之情。

上片写梦境,以问句开端,接着写梦中的情景,刻画了在梦里与她相会时她那娇嗔佯笑的动人形象。

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很短暂,好梦来去匆匆,相会到“晓钟敲破”时,梦忽而被打断,醒来之后,只看到“一闪灯花堕”,令人不胜怅惘。结句处的“却对着琉璃火”,以景结束全篇,扑朔迷离,耐人寻味。

黄天骥在《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中说:此篇有类柳永词的风格,“但在轻倩的格调后面隐藏着变徵之音,使旖旎温馨归于惨淡。这一点,又大大不同于柳永”。

秋千索(锦帷初卷蝉云绕)

锦帷初卷蝉云[1]绕,却待要、起来还早。不成薄睡[2]倚香篝[3],一缕缕、残烟袅。

绿阴满地红阑悄,更添与、催归啼鸟。可怜春去又经时[4],只莫被、人知了。

注释

[1]蝉云:蝉鬓形的发式像乌云一样地盘绕着。此为女子睡起时头发已松散的形貌。

[2]不成薄睡:连微睡也不成。薄,微微、略微。

[3]香篝:熏笼。

[4]经时:许久、历久。唐权德舆《玉台体》之九:“莫作经时别,西邻是宋家。”

鉴赏

本篇《秋千索》是伤春之作中常见的题材。词人借闺中女子形象抒发自己的这种伤春之感。词风清秀而空灵,景色中弥漫着那种伤感。

上片写室内情景,香篝烟袅,愁情满怀,已是疏慵无绪。清晨起床,发髻都是松散的,又是彻夜未眠,连浅眠都不能。一缕缕的残烟又开始飘飘然然,百无聊赖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下片写室外,绿肥红瘦,春事悄歇,又加鸟儿啼叫,静中有动,更衬托出恬静寂廖的情景,亦加剧了愁人的伤感。全篇动静结合,描绘出一种感春、伤春的情怀。

秋千索(药阑携手销魂侣)

药阑携手销魂侣[1],争不记[2]、看承人处。除向东风诉此情,奈[3]竟日、春无语。

悠扬[4]扑尽风前絮,又百五、韶光[5]难住。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6]。

注释

[1]“药阑”句: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赵长卿《长相思》:“药阑东,药阑西,记得当时素手时。”唐李匡又《资暇集》卷上:“今园庭中药栏,栏即药,药即栏,犹言围援,非花药之栏也。有不悟者,以为藤架蔬圃,堪作切对,是不知其由,乖之矣。”故药栏是指一物。把玩此词之意,似指花栏为妥。销魂,又作“消魂”,本意为魂魄离开了躯体,后用以形容令人感触极深的心情意绪,或表示极度的欢情,或表示极度的伤情。

[2]争不记:怎不记。看承,特别迎待之意。韩偓《哭花诗》:“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又,昊淑姬《祝英台近》:“断肠曲曲屏山,温温沉水,尽是旧看承人处。”

[3]奈:无奈、怎奈。

[4]悠扬:飘扬。

[5]百五、韶光:此谓清明前后的美好春光。百五,寒食节,即清明前两日,因距上年冬至恰好一百零五天,故称(亦有称“百六”者)。周邦彦《锁窗寒》:“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6]廉纤雨:细微之雨、毛毛细雨。岳坷《满江红》:“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鉴赏

这首词是怀念恋人的。我们可以把这篇词令作为一首爱情词看待。公子所思之人已无从考证,有人认为这是纳兰于室外之情有所钟者,但不能确定。从字里行间看来,公子极有可能是在怀念妻子卢氏。

词之上片侧重写孤寂之情。前两句追忆往日欢会,曾与心爱的人携手园亭中药栏之畔。当时特意相迎相会之情景我怎能不记得呢?接下来的两句又述今日的孤独伤感,抒发在现实面前的无可奈何之情。

下片侧重写景,寄情于景。柳絮、梨花依然如旧,而此时伊人却踪影难觅,遂惆怅万分。结句用“多了、廉纤雨”,更平添了含婉幽伤的情韵。本首与下一首《秋千索》、《瑶华集》、《词雅》皆作《拨香灰》,为纳兰自度曲。

秋千索(游丝断续东风弱)

游丝[1]断续东风弱,浑无语、半垂帘幕。茜袖谁招曲槛边,弄一缕、秋千索[2]。

惜花人共残春薄,春欲尽、纤腰如削。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

注释

[1]游丝:指蜘蛛等昆虫吐的丝,飘荡在空中。古诗词中常以之表示春天将残。

[2]“茜袖”二句:意思是说曲槛边那红色裙袖的女子,正戏玩着秋千。茜袖:绛红色的衣袖,借指女子。弄:戏弄、游戏。索:绳索,指秋千之绳索。

鉴赏

这首词又点到了“梨花”,梨花大概与纳兰所怀思之人相关。或许公子曾在梨花之旁与佳人有过欢聚,或许伊人名姓与梨花有关,或她独爱梨花,或她有若梨花之洁白等。

还有一层意思便是“梨花”代表“离花”,指代红颜已离去。“离”字,本身暗含一种凄凉,无论生离还是死别,都让人痛苦不堪。本首词写得迷离扑朔,朦胧缥渺,故难以确知其中原因。

这首小词是词人触景生情,抚今忆昔的写照。见到月照梨花的景象,触动了心中的愁情,怀念“惜花人”——那个在暮春之际荡着秋千、娇笑顾盼的女子。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杨花糁径[1]樱桃落。绿阴下、晴波[2]燕掠。好景成担阁[3]。秋千背倚,风态[4]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5]风恶。多少芳笺[6]约。青鸾[7]去也,谁与劝孤酌?

注释

[1]糁(sǎn)径:洒落于小路上。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2]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3]担阁:耽误。

[4]风态:风姿意态。

[5]纸鸢:纸扎的鸢子,代指风筝。

[6]芳笺:散发着芳香的信笺。

[7]青鸾:本为传说中西王母身边传递信息的神鸟,此处代指女子。宋柳永《木兰花》:“坐中少年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鉴赏

这篇词抒发的依旧是离愁别怨之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因离别而伤怀,因相思而孤独。

上片绘景,前三句实写眼前之景,后两句虚写想象之景。“好景成担阁”点出伤离的愁绪。我总是用心地记住与你离别时的景物,因为景即是情。景,也能恰好地诠释出你我的心情。

下片亦景亦情,“可惜”承接上片“成担阁”,又开启下片所抒孤独自伤之情。最后之反诘更显伤感郁闷,不胜孤独。别时容易相见难,最难的,怕还是相思。那就以书信相慰,暂寄相思之情吧!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帘外五更风,消受晓寒时节。刚剩秋衾一半,拥透帘残月[1]。

争教清泪不成冰,好处便轻别[2]。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注释

[1]“刚剩”二句:意谓秋夜冷冰冰的被子刚刚多出了一半(独自孤眠),而晓寒难耐,便拥被对着帘外的残月。剩,与“盛”音意相通。《词综》卷十李甲《过秦楼》:“当暖风迟景,任相将永日,烂漫狂游。谁信盛狂中,有离情忽到心头。”此“盛”犹“剩”字。秋衾,语见唐李贺《还自会稽歌》:“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2]“争教”二句:意思是说怎教清泪不长流呢?(泪流而至结成冰,可见泪流之长之多了)最好是把离别之事不放在心上。

鉴赏

纳兰此篇所抒发的大约是与妻子乍离后的伤感。凄寒孤单,深婉哀怨之情令人为之心颤。

秋夜冷冰冰的被子刚刚多出了一半,难耐秋寒,孤枕难眠,便拥被对着帘外的残月。风声又起,不知道风儿能不能把我的思念带到你的窗前。

内心的浓愁侵来,思念这般寒彻骨,我竟清泪涟涟。眼泪在这样寒冷的夜晚都可以结成冰了,只有不把这离别感伤之事放在心头,自己才能好过点。听着风声到五更,忧愁漫漫,难以入睡,风中念你又是一更。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

何路向家园,历历[1]残山剩水[2]。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3]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4]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注释

[1]历历:分明、清晰、零落的样子。

[2]残山剩水:这里是说处于羁旅中的词人对景物的感受。

[3]麦秋:农历四五月份为收麦季节。

[4]隔年:去年。

鉴赏

纳兰公子乃性情中人,爱情在他心中的位置是非同一般的。他往往把与妻子的别离和相思看得重于其他,所以,在长年的外出生涯中,他总是纠结于离愁别恨。

这首词再次抒写了纳兰的离愁,诗人身在“残山剩水”的旅途,相思之痛有感而发。没有她的山水,都是了无生趣的。虽生逢“盛世”,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心头眼底的山山水水却是“残山剩水”。个中隐情耐人寻味,同时体现了他的主张,即词要“抒写性灵,且当寓风人”。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林下[1]荒苔道韫[2]家,生怜[3]玉骨委尘沙。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4]。魂似柳绵吹欲碎,绕天涯[5]。

注释

[1]林下:指幽僻之地。

[2]道韫:东晋才女谢道韫,谢安侄女,书法家王凝之的妻子,这里是比喻亡妻。

[3]生怜:深怜、甚怜。生,副词,加强语气。

[4]“半世”二句:是说半生的命运如同随水漂流的浮萍,无情的冷雨,一夜间便把名花摧残。

[5]“魂似”二句:南唐李煜《虞美人》:“顾玉郎还是不在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柳绵,柳絮。

鉴赏

整篇词颇含伤悼之意。上下阕皆以景语收束,扑朔迷离、意蕴深远之感迎面而来。深婉的情致,精巧的结构耐人寻味。

“林下荒苔道韫家”,容若在《饮水词》中提及恋人屡有“谢娘”、“道韫”、“柳絮”、“林下风”等语。《世说新语》称:“谢道韫神情散朗有林下风。”谢道韫这样的女子,气质清华。她的风致不但使当时人为之心折,而且千年以后仍被人津津乐道。根据容若的描述和引用,他的恋人必定是一个气质不凡、才华出众的谢道韫式的女人。

下一句“生怜玉骨委尘沙”,生,引申为“深深的、甚”,而“玉骨委尘沙”既可以指女子之死,也可以指柳絮沾泥或者是雪花落地。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点明“愁”字,而“归鸦”在诗歌里的意象一般是苍凉、萧瑟。乌鸦都在黄昏归巢,归鸦便带出了黄昏暮色的感觉,如唐诗有“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若是离情对此,再加折柳,那更是愁上加愁了,如宋词有“柳外归鸦,点点是离愁”,有“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归鸦已是愁无尽,前边再加个“数”字,是化用辛弃疾“佳人何处,数尽归鸦”,更显得惆怅无聊。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下阕开头是一组对句,工整匀称。上句写柳絮入水化为浮萍的传说,而“半世”与“一宵”的对仗,时间上一个极长,一个极短,造成了突兀陡峭的意象;推敲起来,“半世浮萍随逝水”似乎是容若自况,我,半生如浮萍逝水,不值一顾;“一宵冷雨葬名花”:你,名花国色,却毁于一宵冷雨。这种对比,如果换作大白话,就是:该死的总也不死,不该死的眨眼就去了;如果说得抒情一些,就是:困顿旅人的脚步一年年无法停歇,璀璨迷蒙的樱花弹指间便凋谢飘零。

末句化用“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相比之下明显更高一筹。以柳絮的纷飞来比拟漂泊的魂魄,“吹欲碎”一语双关,心亦碎,“绕天涯”更归结出永恒和漂泊不定的意境,情绪的沉痛达到了极限。

山花子(昨夜浓香分外宜)

昨夜浓香分外宜,天将妍暖[1]护双栖。桦烛[2]影微红玉[3]软,燕钗[4]垂。

几为愁多翻自笑,那逢欢极却含啼。央及莲花清漏滴[5],莫相催。

注释

[1]妍暖:天气晴朗暖和。

[2]桦烛:以桦木皮卷裹的蜡烛。

[3]红玉:本指红色宝石,此处比喻美人的肌肤。《西京杂记》卷一:“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唐施肩吾《夜宴曲》:“被郎嗔罚琉玻盏,酒入四肢红玉软。”

[4]燕钗:燕子形的钗头。

[5]“央及”句:央及,请求、恳求。莲花清漏,即莲花漏,古代一种计时器。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初,惠远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清漏,指的是漏声清晰。

鉴赏

此篇公子追忆了与所爱之人欢度良宵的情景。这首词结构清晰,浓艳清丽,不乏一种感伤。

上片“双栖”一词,即言明了纳兰公子与爱人欢度良辰之景。那个夜晚的天气是晴朗暖和的,连香味儿也是那么的适宜。美人肌肤如玉,燕子形的钗头垂下来。

下片移情于景,点明上片是在“追忆良宵”。那时的尽欢依旧隐含离愁别绪。因为每一次的欢愉之后,便是离别。请求这清晰的漏声啊,别来催我。让我们相聚得久一点,再久一点。离愁难耐,恨不能日日与你在一起。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1]。珍重别拈香一瓣[2],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注释

[1]“泥莲”句: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倩,请、恳请。此处谓莲花被藕丝缠绕。

[2]别拈香一瓣:指的是分别之时手中握着一瓣芳香的花。

鉴赏

从“记前生”句来看,这首词是悼念亡妻之作。词开端写景,伤情由景而引发。这里说自悔“多情”,其实并非真悔,而是欲寻解脱愁怀的反语。这样更加深了要表达的感情。

“人到情多情转薄”,爱情也是一样,那份激情过后,就是情到浓时情转淡。虽然爱得很深,但是,当某一天感情渐稀,就像一杯热茶,在冷风吹拂下,茶叶沉淀,留下的只有怀念。当初付出那么多深情如今还不是一样的失落?“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每一个人都是向往情深意切的,可是那一声“泪偷零”又做何解释?不如不忆,把爱埋在心底吧。

从情多,到后悔多情,再到泪偷零,其间有多少忧伤曲折。柳絮飞,藕丝已断情犹在,珍重一声,拈一瓣花香,记起前生的牵手相伴。

词人晏几道如是写:“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不管是悼念亡妻,还是追忆爱情,过去的一切再也回不来了,何必声声叹息。这深深的爱,浅浅的情,这明媚的忧伤,让人断肠!爱情这杯酒,倘若不是埋得太深,就会蒸发……

山花子(欲话心情梦已阑)

欲话心情梦已阑[1],镜中依约见春山[2]。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3]。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

注释

[1]梦已阑:指梦醒。阑,残、尽。

[2]“镜中”句:依约,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春山,代指美人,这里指日夜思念着的爱人。汉刘歆《西京杂记》谓:“(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后以之比喻为女人的眉毛,进而代指美女。又有称“春山”、“春山翠”、“春山远”者。牛峤《菩萨蛮》:“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冯延巳《鹊踏枝》:“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3]“环佩”二句:环佩,古人衣带所佩之玉器,后专指女子之妆饰物,这里借指所爱之人。归月下,谓归于如梦一般的月下之境。意即早已逝去,不在人间了。钿钗,女子之妆饰物,代指已逝爱人的遗物。

鉴赏

这首小令一波三折,抒情委婉深挚。

上片由“梦已阑”起,接着描绘幻象,表达了思念的痴情哀伤。梦醒后,依稀可见她那可爱的面庞身影,仿佛又映在了镜中。下文一转,述说而今痛悔自己过去对她的草草相看、等闲相对。

下片由物及人,写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感伤。“只应”、“何意”的怨诉,使哀怨之情更进一层。最后借泪蜡不干,加倍渲染,抒发了睹物思人、伤怀无比却难以排遣的幽怨。爱人已经永远离开了,但是她的遗物留于人间,看到这些遗物,更令人悲痛欲绝。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1]。采得石榴[2]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着力[3],不禁吹。

注释

[1]“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2]石榴:石榴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

[3]着力:用力、尽力。

鉴赏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感春伤春的女子,将其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采得石榴双叶子”和“只应无伴送斜晖”,又透露出她怀春的凄凉孤独之感。

又是一个春季,纳兰词里多现这般情景,但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每一篇都有着独特的情调。兴许是公子一次次地邂逅了一个又一个幽怨的伤春女子。而他,只是把每次目睹的场景记录下来。亦或许是纳兰脑海里的佳人思念自己时的感春伤春模样。

清平乐(凄凄切切)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1]。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2]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3]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4]添愁。

注释

[1]黄花节:深秋时节。黄花,菊花。

[2]乱蛩:杂乱鸣叫的蟋蟀。

[3]弦索:弦乐器之弦,代指弦乐器,如琵琶、古筝等。

[4]触绪:触动了心绪。

鉴赏

本篇结句“触绪添愁”点明主旨。通篇写景,此类景中皆含凄凉之情。

砧杵声,乱蛩声,燕去楼空,弦索抛残,晓风残月,无不是萧条凄惨的。本就相思无绪,眼前的一切更让人感到彻骨的伤情了。不知不觉已习惯了孤单,这个冷冷清清、无比凄凉的黄花时节,杂乱鸣叫的蟋蟀依然在悲鸣,静中带动,让人在梦中都无法安生。

残弦、残月,怎能不让人触景伤情呢?这份悲伤因此多了几分浓烈。恍若庭内泪遮眼,院外愁成海。管弦已是无人吹弹,今宵更是无人待,怎能不愁绪满怀?

清平乐(青陵蝶梦)

青陵蝶梦,倒挂怜幺凤[1]。退粉收香情一种,栖傍玉钗偷共[2]。

愔愔[3]镜阁[4]飞蛾,谁传锦字[5]秋河。莲子[6]依然隐雾[7],菱花[8]暗惜横波。

注释

[1]“青陵”二句:青陵蝶梦取自晋干宝《搜神记》:“大夫韩凭取妻美,宋康王夺之,凭怨王,自杀,妻腐其衣,与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蝶。”后以此典喻与妻子别离。幺凤:鹦鹉的一种。身体小巧,毛黄绿色,现在俗称虎皮鹦哥。苏轼《西江月》:“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自注云:“惠州梅花上珍禽曰倒挂子,似绿毛凤而小。”

[2]“退粉”二句:意谓妻子虽已逝去,与她的情义却未消失,但如今也只有她的遗物和我相伴了。玉钗:原指玉制的钗头,此处借指美丽的女子。

[3]愔愔(yīn):悄寂、幽深。

[4]镜阁:女子的住室。

[5]锦字:书信。秋河,银河。

[6]莲子:怜子。

[7]隐雾:隐遁。犹“隐约”。

[8]菱花:指镜子。横波:有神采的双眼。

鉴赏

此篇运用多个典故,华丽深婉,曲折而深挚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

前两句写心爱妻子虽然已离开尘世,但架上那可爱的鹦鹉仍在。她的逝去未曾带走与我的情义,如今也只有她的遗物陪伴我了。接下来面对人去楼空发出无助的感叹。寂寥的阁楼,只有飞蛾相伴,还有谁再寄来书信呢?

你曾经怜爱我心存高远,依然记得你那待时而起的深意,可现在的我对着镜子,只有暗自伤情,朦胧中,又仿佛看到了你那一双美丽动人的眼睛。

清平乐(风鬟雨鬓)

风鬟雨鬓[1],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2]看月晕[3],容易语低香近[4]。

软风吹遍窗纱,心期[5]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注释

[1]风鬟雨鬓:形容妇女发髻蓬松、散乱。

[2]玉兰:栏杆的美称。

[3]月晕(yùn):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

[4]语低香近:指与女子软语温存,女子的香气扑面而来。

[5]心期:内心期许、打算。

鉴赏

此词整体基调凄婉伤感。也有一说这首词是为忆梁汾而作。

上阕追忆往日的幽会欢情,极为浓艳。“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刻画月下柔情缱绻、软语温存的情态。那样欢情温馨的画面,却偏带着追忆的伤感,让人不得不暗暗叹息。

下阕写今日凄清冷落、孤独难耐之感,面对黄昏、梨花而伤春伤别。梨花,即离花,花也伤别离,结语之景象增添了隽永之韵味。

清平乐(画屏无睡)

画屏无睡,雨点惊风碎。贪话[1]零星兰焰[2]坠,闲了半床红被。

生来柳絮飘零[3],便教咒也无灵。待问归期还未,已看双睫盈盈。

注释

[1]贪话:形容絮语绵绵。

[2]兰焰:烛花。

[3]“生来”句:说明身不由己,分离也是在所难免的。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纳兰与妻子离别后,追忆将别时的情景。

上片写别前之夜两人絮语绵绵,双双不寐,任凭灯花零星坠落,红被空闲着。发端之语为这眷别之情埋下了伏笔。

下片先写身不由己的慨叹。借柳絮飘忽不定来自喻,既然生来就如柳絮一样身不由己,那么即使怎样笃誓都是徒劳的,分离是在所难免的。然后笔锋一转,写爱妻欲问归期而先已含情脉脉的情态,俏丽婉媚,是为传神之笔。这般蕙质兰心的女子,难怪羁绊了纳兰一生。

满宫花(盼天涯)

盼天涯,芳讯[1]绝,莫是故情全歇。朦胧寒月影微黄,情更薄于寒月。

麝烟[2]销,兰烬[3]灭,多少怨眉愁睫。芙蓉[4]莲子待分明,莫向暗中磨折。

注释

[1]芳讯:音讯,此为对亲友、恋人音讯之美称。

[2]麝烟:焚烧麝香所散发出的香烟。

[3]兰烬:燃烬之烛心状似兰花,故称。唐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4]芙蓉:荷花。

鉴赏

此篇将感情描摹得分外幽怨,开篇就“盼天涯,芳信绝”。我时时都在期盼着亲友们的书信,可是,望断天涯却不见踪影。难不成你们对我的感情也要歇息了?这朦胧的月亮显得单薄凄寒,难道人情比这寒月更薄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词人是孤寂无比的。

本篇结尾两句化用《乐府诗集·清商词一·子夜夏歌之八》中“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之句,颇有自嘲自解自慰之意。此系思念至深至切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之语。

唐多令(雨夜)

丝雨织红茵,苔阶压绣纹[1]。是年年、肠断黄昏。到眼芳菲都惹恨,那更说,塞垣[2]春。

萧飒不堪闻,残妆拥夜分[3]。为梨花、深掩重门。梦向金微山[4]下去,才识路,又移军[5]。

注释

[1]“丝雨”二句:谓细雨霏霏,使庭院里变得花红阶绿。红茵,红色垫褥,此处形容红花开遍,犹如铺了红色的地毯。

[2]塞垣:指长安以西之长城地带。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陇右地,长安西行一千里,秦日长城号塞垣,汉时故郡称天水。”

[3]“夜分”句:夜半拥坐无眠。梳妆已残,百无聊赖。夜分,夜半。

[4]金微山:今之阿尔泰山。唐贞观年间以铁勒卜骨部部地置金微都督府,乃以此山得名。唐卢照邻《王昭君》:“肝肠辞玉辇,形影向金微。”

[5]移军:军营转移。

鉴赏

此首词从对方角度写来,假想闺人黄昏时分思念我的情景。雨夜惊起,涌来相思之情,落笔含思隽永,朦胧缥渺。结句更进一层,道即使相思也是无处所思,这便更增添了相思之苦痛。丝雨,台阶,黄昏,都是因为思念你,这一切才变得如此幽怨又缠绵。

仿佛,这一切都在回荡着一个“等”字。因为爱才选择等待,但心情却从未闲置,想念你从未停止过。无从知晓归期,只是等着你的回归,和你相聚,然后再续前缘。我们自然是懂这道理的,奈何相思不是人所能控制的。这份思绪,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秋水(听雨[1])

谁道破愁须仗酒[2],酒醒后,心翻[3]醉。正香销翠被[4],隔帘惊听,那又是、点点丝丝和泪。忆剪烛、幽窗小憩[5]。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

依旧乱蛩[6]声里,短檠[7]明灭,怎教人睡。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8],只消受、一段横波[9]花底。向拥髻、灯前提起[10]。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11]。

注释

[1]听雨:此调未见于词谱,或为作者的自创曲。

[2]“谁道”句:宋赵长卿《南乡子》词:“谁道破愁须仗酒,君看,酒到愁多破亦难。”

[3]翻:同“反”。

[4]香销翠被:喻指爱妻已不在身边,自己孤单寂寞。

[5]“忆剪烛”句:意思是说曾经一同在小窗前休息,剪烛夜话。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谭宣子《西窗烛·雨界江行自度》:“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6]蛩(qióng):蟋蟀。

[7]短檠:短柄之灯。

[8]过头风浪:喻指生活中的不平静。

[9]横波:水波闪动,比喻女子转动的眼睛。贺铸《忆仙姿》:“罗绮丛中初见,理鬓横波流转。”

[10]“向拥髻”句:指在灯烛前对着你拥髻相问的情景。向,与、对之意,介词。拥髻,捧持着发髻,是为女子心境凄凉之情态。朱敦儒《浣溪沙》:“拥髻凄凉论旧事,曾随织女度银梭,当年今夕奈愁何!”

[11]“夜雨”句:语出南朝何逊《临别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鉴赏

词人酒后听到窗外秋雨声声,不禁忆起亡妻,想起当年爱妻的娇美,想起曾经拥着爱人的闲适生活,感叹官场的沉浮。如今与心爱的人阴阳相隔,这份伤,恐怕此生都难以愈合了。

一句“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体现出词人梦到亡妻回到身边,与其共享美景,共话巴山夜雨时,令人浮想联翩……词之笔势灵动,忽眼前实景,忽忆旧铺叙,虚实相映成辉,读来扑朔凄迷,幽恨深长。“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等语,又颇含身世之感,耐人寻味。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正是辘轳[1]金井[2],满砌[3]落花红冷。蓦地[4]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5]。谁省,谁省,从此簟纹[6]灯影。

注释

[1]辘轳:井上汲水用的起重装置。

[2]金井:指饰有金碧辉煌的雕栏之井,古诗文中多用于宫廷,或富贵之家的水井,且多暗示秋怀、秋意等感伤的氛围和意绪。李煜《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又,古人喜欢将坚固的物件称之以“金”,如“金堤”、“金塘”等,所以这里也可以做一般石井理解。

[3]砌:台阶。

[4]蓦地:忽然。

[5]“心事”句:对方眼波流动,心事难猜。

[6]簟纹:有花纹图案的凉席。宋苏轼《南堂》诗:“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鉴赏

这阕短小的《如梦令》仿佛是在描绘纳兰容若的一生,前段是满砌落花红冷,眼波心事难定的少年风流,后半段是从此簟纹灯影的忧郁惆怅,其意境心境吻合“如梦”二字。这首词最耐人咀嚼思索的便是那个“冷”字。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情境修饰语词,而是词人心绪最真实贴切的写照。

首句点明了相遇的地点。辘轳金井本是深庭豪门极常见的事物,但从词句一开始,这一寻常不过的井台在他心里就不一般了。“正是”二字,托出了分量。“满砌落花红冷”既渲染了辘轳金井之地的环境浪漫,又点明了相遇的时节。金井周围的石阶上层层落红铺砌,使人不忍践踏,而满地的落英又不可遏止地勾起了词人多愁善感的心绪。常人以落红喻无情物,红色本是暖色调,“落红”便反其意而用,既反映他寂寞阑珊的心情,也象征词中所描写的恋爱的必然结局。

暮春时节,两人突然相逢,“蓦地”是何等的惊奇,是何等的出人意料,故而这种情是突发的,不可预料的,也是不可阻拦的。“心事眼波难定”一句惊艳妙绝,写出两人乍相逢的惊疑窃喜,极传神。伊人眼波横流,媚态撩人,然而结句则笔锋陡转,一句“簟纹灯影”将前事化空,露出相思无用的无限惆怅,使人黯然神伤。人事的残酷,藏在希望的背后,如此美妙的邂逅,也不过是昙花前的满眼芳华。

这首初恋情词极为精巧雅致,细细读来如观仕女图般,字虽简练,情却绵密。只是幸福感过于短暂,更凸显其相思的痛苦忧伤。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1]何处。消息竟沉沉[2],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注释

[1]屧(xiè)粉衣香:这里的屧粉、衣香指代情人。屧,本意为鞋子的木底,这里指鞋子。屧粉是指鞋里衬的沉香。

[2]沉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殷洪乔去豫章郡做官,临行前很多人托他带信,大概有一百多封。走到石头渚,也就是江西赣水西口,他将所有的信件全部丢入水中,并说:“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鉴赏

从所抒之情及其隐晦的表达来看,这首小令像是纳兰在追忆往日的恋人,深深怀念曾经的一段美好恋情。

“黄叶青苔”四字,写出了山野间的寂寥。意境类似于唐代刘长卿的《酬李穆见寄》“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青苔遍地,落叶纷飞,词人正要归去,却不由想起了曾经的恋人。事隔多年,不知道她今天人在何处,就算是相思又怎样呢?这种音信不通的相思之情,令人饱受内心的痛苦。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结句点明了时令,既是以景结情,又进一步延伸了情感的凄迷。尽管秋风能将些许的秋雨吹得四处零落,却吹不走词人内心的相思愁情。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纤月[1]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2]。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3]。

注释

[1]纤月:月牙。唐杜甫《夜宴左氏庄》诗:“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2]“语密”句:意思是说喋喋的情话,缠绵的叙语,反而驱散了深浓的醉意。翻,反、却,表示转折语气的副词。

[3]“珊枕”句:意思是幽独孤单,相思彷徨,以泪洗面而难以成眠。珊枕,即珊瑚枕。珊瑚多为红色,故指红色枕头。张宪诗:“珊瑚枕暖人初醉,鹦鹉笼寒舌未调。”红泫(xuàn):泪流的样子。因为脸上敷了胭脂,所以流下的眼泪沾上了胭脂成了红色。

鉴赏

冷冷的初春留下了幽静柔和的“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虽然浓情蜜语减轻了许多醉意,猜不透的却是情人的心思,是否掺杂着“旧恨新欢”。

庭院的深处,缕缕幽烟绕,落尽繁花。她幽怨的神色,好似兰花坠落。曾经的鬓影钗光,桃花旖旎,也许在相吻的瞬间,心已经像秋草那样萎谢干涸。

可是,甜蜜的生活过后,谁又能看到“珊枕泪痕红泫”。黄叶落尽,纤月洒落银辉,这些日子,怕是流尽了前生的泪,看到这庭院的暮春残景,不由关闭了疏窗。

那庭院之中,正是西风恶,槐花落。佳人不断地凝望着所有的春花细柳,随着流下的胭脂泪,丝丝斑驳,片片碎去,让人猝不及防。道不尽的缠绵悱恻,相思之苦。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彤霞[1]久绝飞琼[2]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3]眠不眠。

香消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4]到下弦。

注释

[1]彤霞:红色的云。道家认为,仙人所居之处总有彩云环绕。这里指仙家天府。

[2]飞琼:指仙女许飞琼,传说是西王母的侍女,后泛指仙女。这里指代思念的恋人或妻子。

[3]玉清:原指仙人。陈士元《名疑》卷四引唐李冗《独异志》谓:“梁玉清,织女星侍儿也。秦始皇时,太白星窃玉清逃入衙城小仙洞,十六日不出,天帝怒谪玉清于北斗下。”这里指思念的恋人。

[4]心期:心意、心愿。宋陆淞《瑞鹤仙》:“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却把心期细问。”

鉴赏

全词用含蓄的笔法表现了真挚的爱情。据清人笔记,纳兰与他的表妹青梅竹马,这首词很有可能是为其而作。

在古典诗词中,但凡是涉及爱情,或者说写到自己所爱的女子时,总会用一些词来指代。本首词中的“飞琼”、“玉清”也是如此,特指自己思念的女子。

天上与人间,仙女与凡人,音信隔绝。由天上回落人间,由想象仙女的情态转入对自我状态的描写。痴情盼望她的消息,结果是音信全无,令人失望。故只剩连呼“人在谁边”了。下句又接之以遥想对方,她此夜是否也在相思之中徘徊,惆怅不眠?透彻、深刻地表达出了相思无奈的痛苦心情。

“香消被冷残灯灭”,下片再转写身边实景,心字形的香已经燃尽,冷灯残灭,凄清孤冷,令人增愁添恨。渴望在这寂静的夜里相逢,然而秋期已过,似乎再也无缘相会。所以,词人只有深夜独坐,其中的愁恨绵绵无尽。

“又误心期到下弦”,满月象征团圆,下弦月象征缺损,人生也充满悲欢离合。这首词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深长,亦虚亦实,可以说是超乎想象。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海天谁放冰轮[1]满,惆怅离情,莫说离情,但值凉宵总泪零。

只应碧落[2]重相见,那是今生,可奈[3]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注释

[1]冰轮:月亮。

[2]碧落:道教语,指青天、天空。

[3]可奈:怎奈。李煜《采桑子》:“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鉴赏

爱妻的早亡使纳兰无日不伤悲,特别是每逢良辰美景之际,更加痛苦难耐。

而此时,正逢高天朗月,但词人不禁又起悲凉,怅然不已。上片所抒情景与离情。下片转入痴想,料想应与亡妻天上重见,但这种痴想今生怎能实现?于是,词人又转念自解。那岂是今生可得,还是回到现实中来苦受熬煎吧,别愁上添愁了。由此可见纳兰词之凄婉低回。

在纳兰看来,回忆是一座城,现实是另一座城。他犹豫再三,在连接现实与回忆的叹息桥上进退维谷,处境艰难。进入回忆,她笑得那样好,款款向他走来,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让他痛到眩晕;回到现实,她不在里面,他几乎要窒息了。他的世界缩为一座桥,而他的全部生活就是不断犹豫,在桥上来来回回,声声叹息。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拨灯书尽红笺[1]也,依旧无聊。玉漏[2]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3]。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4],莫误双鱼[5]到谢桥。

注释

[1]红笺(jiān):唐代的名笺纸,又名“浣花笺”,亦名“松花笺”、“薛涛笺”。制作精美,常用作题写诗词、请柬。因为薛涛用此写诗与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唱和,而名著文坛。薛涛笺虽只深红一色,但颜色、花纹甚精巧艳丽。

[2]玉漏:玉制的计时器,即漏壶。苏味道《正月十五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梦里”句:寒花,寒冷时节所开的花,多指菊花。晋张协《杂诗》:“寒花发黄采,秋草含绿滋。”玉箫,人名。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韦以旷觐日久,不敢偕行,乃固辞之。遂与言约,少则五载,多则七年,取玉箫。因留玉指环一枚,并诗一首遗之。暨五年不至,玉箫乃默祷于鹦鹉洲,又逾二年,暨八年春,玉箫叹曰:‘韦家郎君,一别七年,是不来矣。’遂绝食而殒。姜氏悯其节操,以玉环著于中指而同殡焉。”比喻情人间订下的盟约。这里是说仿佛在梦中相见,却又朦朦胧胧不甚分明。

[4]分付秋潮:说的是将这孤苦寂寞的情感都付与此时的秋声秋雨。

[5]双鱼:这里指书信。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恋情的小词。从词意看,像是为某一恋人而作,难以确知这首词是写给谁的。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是说灯下修书,即使写遍了信纸也难尽意,因此很是惆怅无聊。而此时偏偏传来更漏的声音,不但添加了愁绪,而且令人如醉如痴,仿佛见到了她的踪影。

下片折转,又返回现实,写“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室外的秋雨敲竹,点点声声,极力渲染了凄苦的氛围。收尾处直接表露其渴盼相逢的心愿,虽然用了典故,疏淡中却又见密丽,自然流畅。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谁翻[1]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2]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3]。

注释

[1]翻:演唱或演奏之意。北宋欧阳修《蝶恋花》:“红粉佳人翻丽唱,惊起鸳鸯,两两飞相向。”

[2]瘦尽灯花:是说眼望着灯花一点一点地烧尽,彻夜不眠。烛花因为燃烧而越来越小,好像人渐渐消瘦。古时的蜡烛一般用羊油做成,烛芯烧着烧着就会爆裂一下,如同微型焰火,烛芯烧剩得太长时也要剪短,所以有“何当共剪西窗烛”的“剪烛”之语。

[3]谢桥:指谢娘桥。六朝时即有此桥名。谢娘,有人说是当时的名妓谢秋娘。古典诗词中常以此代指冶游之地,或指与情人欢会之地。晏几道“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便是此中名句。纳兰反用其意,是说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

鉴赏

纳兰的词中,有一部分朦胧的爱情词,无本可寻,很难确定其所指。这首词便属于其中之一,通篇表达了一种百无聊赖的情绪。

从所描写的情景来看,很像是对一位情人的深深怀念。上片侧重写景,刻画了潇潇雨夜,孤灯无眠,耳听着风声、雨声和凄凉乐曲声,寂寞难耐的心情伴随着自己。下片侧重写不眠之夜,孤苦无聊的心情。词情凄婉悱恻,哀怨动人。梁启超认为此词有“时代哀音”,“眼界大而感慨深”。

凄凉,便凄凉到彻夜都无眠;无聊,便无聊到醉梦里都无奈。但这是为了什么,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无眠与无聊,又如何才能解决,却说得并不那么真切,只在最后的一句“梦也何曾到谢桥”,透露了这是对一位不知名女子的相思。

这相思却有几分奇怪,没有山盟海誓的决绝,反倒处处透露着一分慵懒,以及聚散无妨、醉梦顺其自然的消沉。似乎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是一种矛盾的心理,也许带几分自责,也许带几分自嘲。也许是因为冷落了一个不该冷落的人而自我开解,也许是因为陷入了“谢娘”的故事而忽然想起了从前……

词人仿佛在说,我已经不期然地踏上了另一座谢桥,却每每在酒的最醉处、梦的最深处,无法逃避地看到了你。

其中的文采风流,长夜孤灯,愁从何处来,恨到何时休?正所谓“不知何事萦怀抱”,无端愁苦如何排遣,一片丹心谱与谁?所以“梦也何曾到谢桥”。同晏小山的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比较,多了一份自然凄婉,少了一份放荡不羁。纳兰的潇洒之处正在于此!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1]。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2]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3],一缕茶烟透碧纱。

注释

[1]“冷香”句:是说梦中在红桥上与她相伴,清香弥漫,而梦醒后却又听到城头传来的胡笳声,呜咽悲鸣。冷香,指清冷的花香。

[2]箜篌: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名,又分竖箜篌与卧箜篌两种。

[3]暗损韶华:是说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端地被消耗掉。

鉴赏

这又是一首伤离念远之作。上景下情,景象的描绘由虚到实。在这首词中,虽不言愁却处处显示着愁,抒情之笔既直接而又委婉,全篇亦情亦景,情景相融。以景语结束全篇,黯然神伤之情显露于外。

彻夜不眠的词人,伴着清冷的花香,做着红桥相会的迷梦,而远处的城墙上响起了呜咽悲凉的胡笳声。桃花绽放,春雨初歇,月色朦胧,虽然还带着一点季节的清寒,但燕子却早早地飞了过来。

“箜篌别后谁能鼓”,仿佛看到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情境。春光已逝,谁不感慨虚度年华呢?一缕茶烟透过碧绿的窗纱,景象的描绘虚实相映,虽未言愁而愁自见。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1]。

谁怜辛苦东阳瘦[2],也为春慵[3]。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注释

[1]懊侬:心中烦闷。这里借指伤情之人。

[2]东阳瘦:是南朝沈约的典故。沈约也是和容若一样的美男子,也一样才调高绝,我们现在得以欣赏四声分明、抑扬顿挫的诗词音律,还得感谢沈约这位音律研究的开山鼻祖。沈约曾做东阳守,人们便称他为东阳,这是古人一种习惯的称谓方式。沈约在一次书信中谈到自己日渐清减,腰围瘦损,此事便成为了一个典故,常见的用法是“沈腰”或“沈郎腰”。有趣的是,沈约的腰肢消瘦本来是愁病所损,但一来因为六朝时代特殊的审美品位,二来因为沈约素来有美男子之称,故而沈腰一瘦,时人却许之为风流姿容。

[3]春慵:是说自己之所以身心如此慵懒,非关他事,只因为春天将尽。

鉴赏

这首词是一首伤春伤离别之作。上阕写春阑花残,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飘零殆尽。然而,艳丽多情的桃花无法接受无情的死,多情的花总要有某种多情的死法。观花的容若“感激东风”,东风把娇红的桃花吹落,却没有任它委于泥泞的尘土,而是把它吹进了容若的小窗,让它来陪伴容若这个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下阕先点出他为春残懊恼,而慵懒无聊,下接结句,加深加浓了伤春之意,心虽平静了,可思念之情却更加强烈。

词人把沈约之典用得很得体。因为容若和沈约除了才情与姿容,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有着孱弱易病的身体,也都是各自时代里为人欣赏、为人仰慕、为人效法的榜样——容若二十四岁那年刊刻的第一部词集题为《侧帽词》,用的是北朝独孤信的典故:独孤信姿容绝代,大为时人所慕,一天他出城打猎,回来的时候不小心被风吹歪了帽子。独孤信急着赶在宵禁之前回城,并没有留心到这个小小的细节。等到第二天,满城的男子们尽是歪戴帽子的造型。流行就是这样,比风吹得还快。容若词集用独孤信侧帽的典故,是贵公子风流自赏的姿态,和消瘦的沈约正有一拼。所以,容若以东阳瘦自况,自然贴切得很,同时也交代了自己正在病患愁闷之中,无力出门,故而需要那窗外飞来的多情桃花的陪伴。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引自王次回的“个人真与梅花似,一片幽香冷处浓”。此处,芙蓉并不是指芙蓉花,而是“芙蓉镜”的典故。芙蓉镜,字面意思就是形似芙蓉的镜子。传说唐代李固在考试落第之后游览蜀地,遇到一位老妇,预言他第二年会在芙蓉镜下科举及第,再过二十年还有拜相之命。李固第二年再次参加考试,果然如言及第,而榜上恰有“人镜芙蓉”一语,正应了那老妇“芙蓉镜下及第”的预言。二十年过去了,李固果然如言拜相。“一片幽情冷处浓”,正是抒写自己在殿试希望落空之后的懊恼之“幽情”——尤其是在友人高中、一派欢天喜地的时候,自己却病榻独卧,倦看春归,只有一朵偶然被东风送入窗口的桃花为伴……

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

凉生露气湘弦[1]润,暗滴花梢。帘影谁摇,燕蹴[2]风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3]。朝泪如潮,昨夜香衾[4]觉梦遥。

注释

[1]湘弦:琴瑟之弦,这里代指琴瑟。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因此称琴瑟的弦为湘弦,即湘灵所鼓之琴弦。

[2]蹴:踏,逐。

[3]檀粉慵调:懒得匀调香粉,意谓倦于梳妆。檀粉,香粉。

[4]香衾:被子。

鉴赏

纳兰容若善长写细腻词。“清丽哀婉”是历来评论者对他词的评语,谓其语言清新,感情曲婉动人,要做到这一点,若写景写物不细腻,便无法产生这种独特的感受。这首词从闺中女子的角度描写了其无聊的生活及对远方爱人的思念。词境空灵,并未指出她因何而伤怀,读者自可联想其中况味。

词的层次分明,上阕写客观之物,有静有动,处处透露她的幽独孤凄之情。下阕写她疏倦的情态。结句意远,情韵绵长,耐人寻味。

“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真可谓眼光锐利,似于无意间捕捉瞬间景物,却使词句因此灿然生色。“蹴”意为踩或踏,以风为秋千之绳,荡上柳条,其实这只是一种视角上的错觉。当时的情形实际是,风吹来丝丝凉意,忽见一只燕子飞上了柳枝。但词人以另一种角度,捕捉了一个瞬间美丽的错觉,这样不但表现了燕来之迅捷与轻盈,还产生了无限的诗意。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1]。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2]。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3]。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4]。

注释

[1]“土花”二句:谓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了苔藓。土花,苔藓。铅泪,指晶莹之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2]“清韵”二句:谓清韵声声,那不是谁敲击乐器,而是她的凤翘触动了青竹的清雅和谐的响声。清韵,清雅和谐的声响,指竹林晃动发出的声响。白居易《官舍小亭闲望》:“风竹散清韵,烟槐凝绿姿。”犀椎,古代打击乐器方响中的犀角制的小槌。凤翘,古代女子的首饰,形如凤,故称。此处代指所恋的女子。

[3]“只应”二句:意谓应将这秋色秋意写作诗篇。端溪紫,指紫色的端溪砚,此处代指笔墨书写的事。秋潮,指秋天之景色、情怀等。

[4]“鹦鹉”二句:方响,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形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以小槌击之。玉箫,此处指所恋的女子。唐范掳《云溪友议》卷三载:韦皋未仕时,寓江夏姜使君门馆,与侍蟀玉箫有情,约为夫妇。韦归省,愈期不至,箫绝食而卒。后玉箫转世,终为韦妾。这两句意思是将相思之语偷偷教给了鹦鹉,而与她相逢又难以相亲时,鹦鹉或可传递心声了。

鉴赏

这首词描写了一段深隐的恋情。上片说与那可爱的人偷偷幽会的情景。下片说他们本应该双宿双飞,但却分离了。末尾两句用偷教鹦鹉学舌的痴情之举,表达了对她的刻骨相思。词很含蓄、委婉,但情之真挚,动人心魄。

情不知所起一而深,最苦相逢不能相亲。两情若是长久时,又何必在乎朝朝暮暮呢?我们暂且不去追究词中指代的是哪位红颜知己了。纳兰公子才思敏捷,博览群书,胸怀中若有些风花雪月的意象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公子把意象中的画面描绘得如此入木三分,绘声绘色,不得不让后人考量它的真实性。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白衣裳凭朱阑[1]立,凉月趖西[2]。点鬓霜微,岁晏[3]知君归不归?

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4]相看似旧时。

注释

[1]朱阑:朱栏,朱红色的围栏。

[2]趖(suō)西:向西落去。趖,走的意思。

[3]岁晏:年末之时。

[4]准拟:料想、希望。

鉴赏

此篇也是写相思之情的。形象的勾勒,景物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无不表现其“一味相思”的情结。词句平淡朴实却优美委婉。

“白衣裳”,让我们不由得想起那个身穿白衣的翩翩公子,想起他的忧伤,他的惆怅。岁末了,腊月的大地已是银装素裹,寒梅带霜,可即便如此,离别的人依然无法相聚,看不出那一袭白衣倚朱栏的是公子还是佳人。

恐怕这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是他们唯一相同之处了吧!公子笔下妙语似珠连,一笔就道尽心底的万千思绪。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谢家庭院[1]残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银墙[2],不辨花丛那辨香[3]。

此情已自成追忆[4],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注释

[1]谢家庭院:指爱人所居之地。谢家,泛指闺中女子。晋代谢道媪、唐代谢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谢娘”指所恋女子,“谢家”指其所居之处。唐张泌《寄人》:“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2]银墙:粉墙。这里是说月光之下,墙壁泛着银白的颜色。

[3]“不辨”句:元稹《杂忆五首》:“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4]“此情”句:李商隐《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鉴赏

这首《采桑子》,像是追忆,像是悼亡,扑朔迷离,踪迹莫辨。

这首词的大意是:夜间无眠,他走到她曾经住过的院子里,想起少年时曾与恋人共立庭院中,夜深了,燕儿宿在梁上,月儿照在墙上,景色真切,分明是月夜夏雨后,蔷薇水晶帘。夜色微茫之中,闻得一阵阵花香,却又辨不清是哪一丛花儿传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一种花的香气,然而这种渺茫的喜悦却难以抑制。可惜人事变迁,风波乍起,两人后来竟没有在一起。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像是在写当下的实景,也像是在写一番追忆;“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这就应该是怀念当初的一段情缘了;下片开始“此情已自成追忆”,话锋转折,明证上阕的情境属于“追忆”;“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是在说从被“追忆”的那段日子到现在已有十一年了,回想起来,恍如一场大梦。

此首词缘何而作,说法不一。张任政《饮水词·丛录》云:“后之读此词者,无不疑及与悼亡有关,并引以推证其悼亡年月。余近读梁汾《弹指词》有和前韵一首,词云:‘分明抹丽开时候,琴静东厢。天祥红墙,只隔花枝不隔香。檀痕约枕双心字,睡损鸳鸯。孤负新凉,淡月疏梦一场。’观上二首,咏事则一,句意又多相似,如谓容若词为悼亡妻作,则闺阁中事,岂梁汾所得而言之。”显然疑其情别有所钟。且马乃骆谓:“据嘉庆以来许多清代文人笔记记述,纳兰有一位如林黛玉似的表妹,擅诗文,与纳兰曾有婚约,但不幸被选入宫中。纳兰未任侍卫之前,曾扮喇嘛僧混在皇后哀乐队伍中探视过小表妹。有一首《采桑子》曾有所描述:‘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以自己比月,以宫妃宫娥比花丛,说自己那次因‘花丛’难辨,所以伊人之‘香’——情思,也就难于领会了。”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而今才道[1]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2]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3]。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4]。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注释

[1]才道:才知道。宋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又宋刘克庄《忆秦娥》词:“古来成败难描模,而今却悔当时错。”

[2]红泪:血泪,美人泪。

[3]“满眼”句:唐李贺《三月》诗:“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宋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词:“满眼春风,不觉黄梅细雨中。”

[4]“情知”句:是说此后再也无缘相会,却偏强说能够欢聚。无计,没有办法。欢期,佳期,多指男女间的相会。

鉴赏

这首《采桑子》把人物的感情刻画得真实率直,不造作,把对爱人的一片深情以及他们被迫分离而难以再见的痛苦与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纳兰词中的名句,多直抒胸臆、脱口而出、不加雕琢、平淡如话,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情到多时情转薄”,如“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才道当时错”,这些都只是男女世界里最自然的感情,纳兰公子有过,你我也或多或少地有过,以最平淡的语言表达这般感情,却能在第一眼就把人打动,这就体现了一种真实自然的美。

“当时错”,现在才明白了、才后悔了,可是,当时究竟“错”的是什么呢?是我不该与你相识,还是当初我们不该从相识到相恋,或是当时我应该牢牢地抱住你、不放你离去?——“错”,可以有很多原因,词中并没有交代清楚,也不需要交代清楚,那个想象的空间是留给读者的,作者不应该去侵占、去剥夺,也没能力侵占、剥夺。

接下去的“心绪凄迷”四字,是本篇抒情的重心。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这个似隐难明的“错”字,可以在前代诗词中找到痕迹。如宋代晏几道《醉落魄》:“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如宋刘克庄《忆秦娥》:“古来成败难描模,而今却悔当时错。”

词中写到梨花,深隐之恋情时时萦绕于怀,使词人总是黯然神伤,忍受痛苦的煎熬。这苦涩之情又化作凄苦之词,自然流淌而出,词虽平白直浅,却由于是真情所致,所以令人感动。

“红泪偷垂”,是设想的那个女子,正在偷偷流泪。“满眼春风百事非”,春风满眼、春愁婉转,由生之美丽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喜景里体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没什么两样,但此刻的心绪却早已经步入了凄冷的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回想当时的分别,虽都知道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但还是强迫自己编织谎言,相约再会面。那一别真成永别,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唯有“落尽梨花月又西”,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

一别如斯,常常就是这样的一别,彼此错过了今生。

同类推荐
  • 一支扣针的故事

    一支扣针的故事

    本书精选陈衡哲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
  • 前尘旧梦

    前尘旧梦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记述艺坛往事的笔记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 笛鸣悠悠

    笛鸣悠悠

    眷念,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刻骨铭心的爱。当岁月的年轮翻飞,烟尘一路远去,面对故土,眷念也便愈发深切。风来了,且听……这悠悠笛声,似文字,似旋律,似实景,亦是意象,不管怎样,我总感觉到她来自于心灵,来自于心灵深处自然流淌的点点滴滴……
  • 水样的春愁

    水样的春愁

    浪漫才子郁达夫的作品自成一派,他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本书以郁达夫生前写的“自传”为基础,后加入了他参与创造社,与王映霞的书信和抗战后发表的爱国作品,用郁达夫的作品记录了他的一生,也是喜爱郁达夫的读者不可错过的作品。另外,书中所藏的30幅照片,很多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定会让读者认识一个更完整的郁达夫。
  • 越踪集(蠹鱼文丛)

    越踪集(蠹鱼文丛)

    徐雁著的这本《越踪集》是“蠹鱼文丛”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本书以“行记”“纪行”为主题的文章有26篇。本书得以入选浙江古籍出版社的“蠹鱼文丛”。本书为读书爱好者提供了专业指导,分享了读书的快乐。本书包含了“秀州书香纪行”、“戊子冬日杭州归去来记”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返璞归真说教育

    返璞归真说教育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对当前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精华集萃,体现了李镇西做朴素真教育的思想。李镇西老师质疑“校校有特色”的办校风格,批评教育中的假科研,忧心于现今教育界的种种浮躁现象;他认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者应当持着“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思想,把孩子放在心上,放在教育的第一位;教师不能迷恋于展现各种“教育艺术”,忘记教育的基本,而要掌握扎扎实实的“教育技术”,认真踏实地做教育;要降低教师成长的门槛,让教师都能成长起来,使每个教师都能从教育事业中体会到职业幸福,从而“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育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 异界之氪金工厂

    异界之氪金工厂

    血脉太菜?充八万!宇智波一族写轮眼够不够!体质太弱?充八万!力量之石完全不需要锻炼!武器太差?充八万!宝哥+15兰博基尼爽翻你!氪金工厂系统在手,做异界首富马爸爸!
  • 200块钱的湘非农民工的交情

    200块钱的湘非农民工的交情

    湖南农民工罗有财和非洲农民工的狗血交情:200块钱伙食费而已
  • 巫行都市

    巫行都市

    修行千载的妖,邪气缠身的术人,戾气凶猛的鬼魅,一个不曾露过面的神秘人,一群拥有传承的年轻人,围绕着十二个自古流传下来的灵物,书写着一段又一段精怪离奇的故事
  • 少年的使命

    少年的使命

    在一次游轮观景途中,一行人跌入了无尽的深渊,为了守护自己的挚爱,家人,他们又该如何抉择!!!
  • 听风雨来因有雪

    听风雨来因有雪

    顾听风从小没了父亲,母亲被逼殉情,从此她打街骂巷,终日混迹街头。进出警局,机缘巧合之下,她竟成为一名警察,历尽磨难,练就一身本领。一次特殊任务,她救了娱乐影帝慕雨来,从此这位影帝便对她展开攻势。前半生孤苦一人,如今天赐良缘,原以为从此安定,幸福一生,却不曾想20年前导致父母之死的真相浮出水面。。。。。女特警vs拜金大影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果对接下来的剧情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评论,我会斟酌大家的意见,不排除多个结局的可能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秦风荡悠悠

    秦风荡悠悠

    她,因为地震意外穿越到秦朝,成为公子扶苏、胡亥的师妹。虽然这个秦朝与她所知的有所不同,但她还是担心她的两位师兄会早亡。却不知,不知不觉中与他们限入了纠缠不休的境地……
  • 帝道通天

    帝道通天

    三千年前,四大帝国之一的灵帝国灭亡,灵帝身陨,灵太子李玄阳不知所踪。三千年后,李玄阳从沉睡中醒来,发现这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太玄凤麟霄

    太玄凤麟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而有六,六界玄幻,九神器之威,六十四天神,十殿阎罗,十二魔域等等,盼你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