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00200000008

第8章 自我实现的超然理念(6)

人际关系与社交团体关系是影响心灵、社会和人际行为的重要因素,是我思维方式的另一项转变。一个人必须经由对当下情境的客观认知而意识到自己的神经质倾向或是原始历程倾向,而非透过对个人基因或成长历程的探究而分析出来的。所谓原始历程是指人格结构中属于本我层面的内在本能性活动。本我层面的活动是潜意识的,是受唯乐主义支配的。在本我之上则是自我层面,自我层面的活动称为次级历程。过去心理分析师觉得员工内心的意念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团体的表现让我们明白,社会上人与人的互动才是影响人际行为以及自我觉醒的重要因素。

虽说自己已经得到认同感,但如果能从其他人身上得到一些肯定和回馈,将会有更大的帮助,甚至可以了解自己对他们的影响有多大,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内充满景仰的氛围,并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将会极大地激发员工的潜能。这也有助于我明白自己是一位被动者或支配者。

这也正是我所说的发现真正的自我来表达的一个意思,就是一个人到底是如何的一种人。总体来说,现行的社会情况对行为的影响较大,个人的心灵相形之下就变得不太重要。至于个人的成长历程,已在不知不觉中存在于个人的心灵深处,因此也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这些团队学员并没有探察个人的成长历程和心灵态度,一样能有好的结果。

自我揭露与亲密训练

我认为,对于心理治疗与自我改进和追求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一定要重新定义。关系复杂多变,但最有效的方式是,开始的几个星期以学习团体的形式治疗,随后进行个人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学习团体。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传统的弗洛伊德式心理分析都会受到冲击。我对凭借个人心理治疗达成学习团体的某些成效抱怀疑态度,可它却永远也不会在个别的心理分析中出现。我们从其他人身上得到的比我们单从一个人身上所得到的要多,不论这个人是否具有主动性格。

关于自我的认知,有大部分是来自于他人。这些人能够敏锐地觉察我们的特质,并流畅地表述他们的观察所得,他们知道如何避免引起他人的敌意,因此在批评与指责的同时并不会激起对方太大的防卫心。我们认为所有关于追求自我认同的探讨的人——威尔斯、弗洛姆和荷妮等人——都未曾注意到,周围的人会将他们对我们的印象反馈给我们,使我们更加了解自我。

这使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建议在爱罗湖的一些人,若要达到最快速的自我治疗目的,可以试着用一种古老的业余治疗方式:拍下我们工作时的影像,然后讨论分析这些照片,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真正的面貌——不仅仅是认识到我们看起来像什么,我们的人格或是外在的特征,而是了解真正的自我、自我的认同。当然这种做法潜藏着危险,就像苏利文(美国精神病专家,他提出一种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精神病理学理论。他相信焦虑以及其他精神病症源于员工与其周围环境间的基本冲突。他将精神分袭解释成幼儿期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的结果,通过适当的心理治疗这些行为障碍的根源可以被认知和清除)一样错误地认为自我只是一堆可怕的镜中倒影而已。不过我认为这种错误是很容易避免的,因为拥有稳固自我认同的人,不会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或投射,尽管很多人同意那些观点。

也许这可以用来测试自我的强度,就像艾殊的实验,众人都同意一项与事实不相符的陈述。在这种情况下,3个人中通常有2人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许我们可以利用其他形式的训练,教导个人何时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何时又该信任他人的判断。

诚实训练或是自发训练也就是所谓的天真的认知以及行为的训练。我还想到另一种说法,就是亲密训练。我时常意识到,当一个人比较不害怕受到伤害时,就会试图解除防备,卸下伪装的面具。事实上,这样的行为是一种友善亲近的信号,希望对方也能如此回应;对方也会说出以下的话,表示一种友善:“你的秘密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或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愚笨、很没趣的人,但是你却给人一种深刻印象,觉得你很有意思,让人不禁想要结识你。”

正如莱温(德国社会学家,以行为场学说著名。他主张人的行为应视为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一部分,每个人的行为与常模有不等的偏离,而每个人对自己与对环境的认知之间有所差距。为了充分认知和预知人的行为,因此必须考虑人在活动时的整体心理场或“生活空间”。生活空间中所有事件的整体,在任何时候都决定着行为)和托曼所说,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相比,美国人更需要心理治疗师,因为他们几乎不知道如何与人亲近。和欧洲人相比,美国人并没有亲密的朋友关系,也可以这么说,他们没有深交的好朋友能帮助他们分担自己的喜怒哀乐。我基本上同意这个观点。美国人几乎没有密友可以吐露心事,表达内心的感受,发泄自己的烦恼。心理治疗师、学习团体或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改善这样的情况。莱温在很早以前就进行美国人与欧洲人性格比较的研究,我相信还有其他人注意到这一点。

举个例子来说,就其他两个我所了解的文化——墨西哥人和印第安黑脚族人。我很羡慕他们彼此之间存在的亲密友谊。我必须承认一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任何人问我有没有知心朋友,我的答案都是我没有真正的知心朋友,虽然我一直渴望拥有亲密的友谊。当然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建立这样的友谊。事实上,我也有很多好朋友,也能和他们聊起我的生活情况。不过无论如何,却没有任何一个朋友可以像我和我的心理治疗师那样亲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花费20~25美元的钟点费的原因,目的只是希望有人能静静地倾听我们说话,做出适当的回应,让我们尽情喧泄自己的情绪,就像跟一个我们所信任的人交谈。这个人不会令我们害怕,不会伤害我们,更不会利用我们的弱点。

假如以整体文化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我会延伸这种自我揭的原则。换句话说,试图诚实、与人亲近、表露自我的努力,其实是有正面意义的。没有了恐惧,心中的恐慌自动消失;当我们不必再隐瞒自己时,我们的担心和害怕都自动消失了,感觉自由多了。关于心理健全的概念,还包括表达爱的能力以及表达意见的自由,不论是好的或坏的都必须说出。真正开明的人,会自由而诚实地对待他人,尤其是小孩,并坦白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例如“这件事值得你去做好”,或者“这不是你该做的事”,又或者“你的行为让我感到伤心、失望”等。

这又让我忆起布鲁德夫所主张的原则,他认为基督教对爱的定义,其中的一条就是对任何人都诚实以待。他认为不应该对社会有任何的怀疑之心。这也是我从一个牧师卡姆那里所了解到的。显而易见的,他认为做为一个牧师,就有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完全坦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即使对方有可能因此受到伤害也是一样。所以,如果觉得某人是一个不好的老师——他总是不停地喃喃自语,你就有责任说出对他的看法,如果任他继续犯错,就不是真正爱他,而是将他推入地狱。如果你真正爱一个人,就必须指正对方的错误,并有足够的勇气承担伤害对方的后果。

事实上,在美国我们通常都不会这样做。我们只有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会批评别人。就美国人而言,一般人对爱的定义,并不包括批评人家或给予对方正确的指点。不过,如果这种煞风景的事实的反馈发生的话,它会滋生两个方向的爱。换句话说,被他坦诚批判的人,心里可能会一时觉得受伤害,但是当他因此而受益时,对你唯一的感觉只能是感激不已。例如,如果我真正犯了错误,如果你觉得我够坚强、有足够的能力、够客观,因此可以坦然无讳地纠正我,这对我意味着一种尊敬。只有那些认为我很敏感、脆弱、不堪一击、害怕伤害我的人,才不敢说出事情的真相。

我还记得,当我在研究所授课时,曾经因为学生从来不反驳我的观点而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侮辱。我最后的结论是很想问他们:“天啊,你们这些人是怎么看待我的呢?难道你们觉得我是一个没有能力和度量接受辩论或反对意见的人?”后来我告诉他们我心中的想法,情况果然改善了许多,他们变得勇于提出意见并和我辩论,我心里觉得好过多了,当然也很感谢他们。

探讨亲密训练的议题,主要是希望能从另一种角度观察并解释这个团体。若从诚实、多样的体验和自由表达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得到的结果又会有所差异。每种角度都有它的优点,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然后将其整合,最后构筑全部理论。

同类推荐
  • 墨菲学.2

    墨菲学.2

    墨菲学又译为墨菲定律,也有人诙谐地称它为“倒霉定律”。墨菲定律是以一个叫爱德华·A.墨菲的人命名的。1949年,他到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参与美国空军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他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实验,以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一个实验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在受试者上方,而不可思议的是,负责装配的同事把这16个加速度计全都装反了!沮丧的墨菲不经意间开了这个同事一个玩笑:“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很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按这种方法去做。”这句话被称为“墨菲定律”,并被表述为:“如果一件事有可能出错,它就一定会出错。”从此,墨菲定律迅速流传,扩散到世界各地,并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后来,“墨菲定律”被收入《韦氏国际词典》,与“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一起被称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
  •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一本书读懂微表情心理学

    本书正是教给你这样一种洞悉人内心的方法。无论是面对同事还是朋友、男人还是女人、上司还是下属、陌生人还是老熟人,你都能具备一双慧眼,衡量话语探索的尺度,从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捕获他们的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从每个人的生活细节中了解他们的气质秉性、所思所想,达到可以透析他们的目的。
  • 催眠师手记(第一季)

    催眠师手记(第一季)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假象,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假象之中,没有任何真正创造,也没有过任何突破,我们就像执行程序的电脑,就好像电脑不会明白自己正在执行程序那样,不同的是,我们非常坚定地相信人类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因为,很少有人能明白真相。如果福尔摩斯主攻心理学,而华生会催眠,他们的故事大概就是“催眠师手记”系列。
  •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本教读者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应用心理学读物。本书全面梳理了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言行特征,深入分析了各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针对许多人际交往难题提出了简单易学的解决方法。《人际关系心理学》从十个方面循序渐进地指导读者怎样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读者能从中掌握更能打动人心的沟通方式,克服社交上的心理障碍,学会常用的社交礼仪,对如何经营人际关系、如何管理人脉等问题形成较为成熟的认识,成为一位社交高手。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非常态人类”,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也潜伏在我们身边。但凡正常人,遇到这些人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却有少数人在关注这些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就是心理疗愈师。本书作者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疗愈师,认真倾听各种疯言疯语,在不让自己发疯的前提下,尽可能深入这些人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恢复健康。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总结剖析各种精神病案例,作成此书,意在让更多人认识并了解这群“少数人”,还原出一个值得更多人关注的真实世界。
热门推荐
  • 领导管人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谋略

    领导管人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谋略

    作为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白管理的核心是“人”,正所谓:“爬山要懂山性,游泳要识水性,成功要懂人性。”管理的目的是以最高的效率达成目标;管理的重点是要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建立起一种分工合作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管理的对象是“事”,要充分的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以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惑世清颜:九妖倾世

    惑世清颜:九妖倾世

    一朝穿越,本是风华绝代的九妖,变成一无是处的花瓶,那又怎么样,她有疼爱自己的爹爹和二姐,至于大姐和三姐这两个大坏蛋,我们可爱的女主当然是笑里藏刀啦。精彩片段:九妖看着花枝招展的大姐,可爱的笑着说:“大姐,你今天是不是斗鸡?”九霄迷惑的看着九妖,说:“什么意思?”九妖笑的一脸灿烂,说:“你看,大姐穿的花花绿绿,还说要去和悠素抢男人,这不就是斗鸡吗?”九霄黑着一张脸,这不仅仅把她自己当鸡骂,还把悠素骂了......女主性格阴晴不定,时好时坏,发狠起来不是人,买可爱起来更不是人!对此,某男猪脚高冷的说:“这事我不做评论!”然后,男猪脚就被女猪脚踹了一脚......
  • 网游之神级巡游者

    网游之神级巡游者

    巡游者,一个介于盗贼与猎人之间,以魔法配合战斗的职业。全能?全无能?李洛说:猎人会放电,气死一大片;盗贼会法术,神都挡不住!
  •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孝敬父母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孝敬父母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古圣先贤以至德垂宪万世。在上古时代,有三位皇帝:尧、舜、禹非常著名,他们均因德行至大而受四方举荐登上帝位。
  • 朝夜慕久本卿卿

    朝夜慕久本卿卿

    她本是异世孤魂未曾想有朝一日还能涅槃重生扑朔迷离的身世情深意重的他天地不容逆天而行几世漂泊前世缘今生果缘生则种种法生,缘灭则种种法灭寻她千年日日承受剜心之痛只愿她一世无忧安好长久“我不恨你我只恨我自己为何偏偏爱上你...”
  • 一坑又一坑

    一坑又一坑

    一坑又一坑,只能怪你脑子有坑……自以为的金手指全是坑,而且一个接一个的,有完没完?
  • 重生之新的轮回

    重生之新的轮回

    2019年22岁的王毅楠因一次意外去世!不曾想却重生到了2011年,这一年他小学刚毕业准备迈入初中校园的生活。他该如何重新开启他的生活呢?
  • 当如青黛

    当如青黛

    她从二十一世纪重生而来,这一世只想为自己而活,无奈冥冥中早有定数,越是想逃越是难逃。他是无心皇位的冷情皇子,只因她一眼便沦陷,从此命运纠葛难舍难分。他是注定的王者,九五之尊皇位稳坐,后宫佳丽三千人,心里装着江山社稷,也装着难以割舍的深爱。
  • 重生甜蜜生活

    重生甜蜜生活

    无缘无故的重生,是该重复上一次不错的生活,还是勇敢地走出新一步,当自己是另一个全新的人,再活一次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