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3900000014

第14章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与居士组织的建立(4)

民国八年,余湘赈毕,到沪。师复邀往普陀商谈印经之事,须同到申,余介绍往南园与简氏弟兄诸居士相见。师说净土法门,及因果报应事。简氏兄弟及诸居士,遂发意供养千余圆,正好填还刻经之赀。

民国九年,余由云南鸡足山归,到沪。王一老云及法雨寺与羼提庵因修路争讼不休,嘱余往普陀解释误会。与法雨主人及师谈数昼夜,瓦解冰释矣。师常欲回秦,因关中大乱,道途不便,故不果行。而摄化缘熟,龙天推出,皈依者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矣。供养之款,概作刻书之用;来求佛法者,皆劝老实念佛,广谈因果报应。

民国十年春,余自粤罗浮杯渡山经冬,送香港青山陈春廷老居士,赴宁波观宗寺出家受戒。师约余同到沪上,是时三圣堂老当家真达上人,一再嘱余介绍,请师到伊下院供养庵住(即太平寺),余遂送往。承真老赐来蜜枣圆眼各两盒,决不敢受,顶礼致谢,辞往天台山中度夏。自此师常来申江,专事宏化,随机说法,普利群生……高鹤年:《印光大师苦行略记》,陈海量编:《印光大师永思录》。

由于高鹤年的引荐以及徐蔚如刊印的《印光法师信稿》、《印光法师文钞》的流行,印光法师在上海居士中的地位日益抬升,此后上海居士名流纷纷争相拜谒法师。在1919年,上海居士佛教居士林成立之前,沪上居士名流也前往普陀山请教印光法师,并聘请印光法师为上海居士佛教组织的“导师”,参与居士组织的弘法活动。同时,印光还与上海居士一起组织了“弘化社”,从事佛经刊印与传播活动。1929年,印光法师入苏州报国寺闭关,1937年因战乱迁入苏州木渎灵岩山寺直至1941年圆寂。印光在苏州期间,不仅时常来上海讲经说法,而且在净业社举办过“息灾护国法会”。

印光法师虽从不收出家徒弟,但却广收在家的皈依徒弟,并始终坚持与在家信徒进行书信往来。印光法师的这些通信,后来陆续被收入《印光法师文钞》之中,成为印光佛教思想最重要的传世之作。关于印光法师的文钞,先有徐蔚如编辑的《印光法师信稿》、《印光法师文钞》及《印光法师文钞续编》,此后又屡屡出现增广、续编、三编及三编续等不同版本。笔者通过检阅文钞的《三编》、《增广》、《续编》发现了印光法师与上海居士之间的大量通信往来。在这些沪上居士中既有社会名流,也有一般的普通居士,其中仅《三编》中就载有印光法师复高鹤年居士书(共8通)、复王一亭与关絅之二居士书(1通)、复关絅之居士书(共5通)、复丁福保居士书(共21通)、复屈文六居士书(共3通)、复朱石僧居士书(共2通)……上述居士都是上海居士佛教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足见印光与上海居士佛教的密切关系。

在给在家居士信徒的书信中,印光不仅教以净宗修持方法,还常常以儒家伦理思想的“敦伦教化”相劝导,且坚持以书信的形式解答在家居士的各种教义疑惑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苦恼。因此,印光法师在居士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印光虽被一些人划为僧界的“保守派”,但他绝非真正的山林腐朽派。事实上,印光法师不仅非常重视在居士中弘法,而且对僧界的腐败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一些主张也颇具佛教改革精神。由于对寺院丛林弊端的清醒认识,印光后来特地为苏州灵岩山寺制定了五条规约:(一)住持不论是何宗派,但以深信净土、戒行精严为准,只传贤,不传法,以杜绝法眷私属之弊。(二)住持论次数不论代数,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后嫌。(三)不传戒,不讲经,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堂中虽日日常讲,但不招外方来听耳。(四)专念一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一切佛事。(五)无论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度徒弟。可以看出,这五条规约是针对当时佛教丛林的弊端而起,由于印光看透僧界传法、传座所导致的“子孙庙”的丛林腐败,所以他不提倡出家,而是极力倡导在家修持佛法。印光法师的这些思想,极大地鼓励了在家居士的佛教信仰。他曾在给一名想出家为尼的居士信徒的信中说:“佛法者,一切众生即心本具之也……在家、出家,俱能受持……离乡别井,易招外侮讥毁。为尔虑者,只宜在家持戒念佛,决志求生极乐世界。断断不可远离家乡,出家为尼。”《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中《与徐福贤女士书》。

印光的净土思想强调实修实证,且融合了很多儒家的敦伦尽分与孝悌思想,强调家庭对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这对于在家居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印光净土思想又特别强调“信仰”的纯粹性与实践性,并以“净土往生”给多灾多难的转型社会中的众生带来未来的希望,这又非常符合虔信居士的信仰需求。此外,净土信仰的教义伦理与社会慈善事业内在吻合,又正如弘一法师所说,净土信仰“于人事善利群众一切功德,悉应尽力集积,以为往生资粮”。弘一:《净宗问辨》,《台州佛教》1996年第4期。上海的居士佛教以工商业人士与社会名流为核心主体,关心的更多的是信仰实践本身,而非于艰深的佛学义理之中寻求思辨的乐趣,更不会在意佛教学术本身。因此,印光的净土思想与上海的居士们深相契合,深受上海居士们的衷心接纳,也使得上海的居士佛教深深打上了净土信仰的烙印。印光积极倡导居士在家学佛与修善实践,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的净土信仰实践与社会慈善事业追求影响很大,同时也使得民国上海的居士佛教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尤其明显地区别于南京内学院的唯识学取向与学术化倾向。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从各地的僧教会到中国佛教总会的取缔,僧界寻求有效自身组织的努力事实上以失败而告终。僧界寻求组织建设的挫败,使他们将希望寄托于底层佛教信众,这既预示着积习深重的僧界难以自拔的近代危机,也标志着近代居士佛教组织建立的时代契机来到。民国上海的居士佛教组织建设从其发展阶段上看,经历了萌芽期(1912—1917)、独立组织与发展期(1918—1949)。萌芽阶段主要体现为居士积极参与佛教组织活动,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独立组织与发展期,沪上居士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社团组织,而且还逐渐投入到全国性的佛教事务之中,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僧界的组织,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近代中国佛教的领导地位。民国居士佛教组织的建立及其独立化的发展,标志着近代“居士佛教”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佛教主体力量,参与到中国佛教的革新与建设之中。

一、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的萌芽阶段,在时间上主要是指1912—1917年,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居士与僧侣之间的互动影响,以及居士积极参与到佛教组织的建设之中,但还没有形成属于居士自己的独立的组织形式。如,1913年,谛闲法师与沪上居士共同在上海留云禅寺留云禅寺在上海留云寺街78号,初称杭州海潮寺下院,为当时上海四大丛林之一。发起成立“佛学研究社”,培养僧俗人才,当时沪上不少居士就参与其中。谛闲曾在其《佛学研究社征集同志启》中写道:“迩者泰西各国,哲理之学,精思所至。亦多上攀唯识,近附华严,足知真俗二谛,无所不周。故谈者卒莫能出乎其外。然则白衣高士,尚契玄言,况我同流,可无努力。若不研究至理,从事闻熏,使数千年之宗教,任彼湮没,伊谁之咎欤?用此大惧,爰集同人创佛学研究社于沪上,以留云为立足之基础。爰征求同志,专意研究大乘经论,凡愿入社者,不分缁素,信仰自由,各出愿书,注明于册,一切办法,另订章程,有志佛学者,幸勿忽焉。”《佛学研究社征集同志启》,《谛闲大师语录》,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第343页。佛学研究社应算是沪上最早的有居士参加的佛教组织,其后1914年月霞法师在哈同花园里主办的“华严大学”也是僧俗兼收,也吸引了一些沪上居士参与。此外,1912年由僧界出面成立的“中华佛教总会”及其各部分会,也吸纳居士加入。如,1914年中华佛教总会上海分部开会于九亩地西福田庵,就公推沪上居士狄葆贤、狄梁孙、陈润夫及姚子让等为名誉会长,期以匡助,联络各界。由此可见,民初上海居士参与的佛教组织,大都由僧人主导,其地址也大都设立于寺庙,因此这一阶段的居士佛教组织还只是停留在萌芽阶段。

对民初上海居士佛教影响很大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1912年,狄楚青、濮一乘等在沪上创办了《佛学丛报》。《佛学丛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综合性佛教月刊,其主要内容涉及佛教图像、论说、学理、历史、记事、传记、问答、文苑、杂记、格言、小说及佛教时事新闻等。《佛学丛报》的供稿者,除了狄楚青、濮一乘外,主要有当时的高僧大德、佛教居士、佛教学者以及一些社会名流,如印光、谛闲、太虚、黎端甫、蔡元培等都曾为其撰稿。总体看来,《佛学丛报》以鼓吹佛教振兴、维护僧众利益以及普及佛教知识、解答佛教问题、交流佛教信息、联络佛教居士为主。如,印光法师的4篇关于净土思想的文章被高鹤年居士带回沪上,并于1914年刊登于《佛学丛报》,印光才被沪上居士所熟悉、所推崇。此外,《佛学丛报》有时也成为佛教不同派别论战的重要阵地。如,太虚曾在寄禅敬安的追悼会上,针砭佛教界的种种弊端,提出教制、教理、教产三大革命。此言既出,《佛学丛报》第4期上就有人撰写《寄禅上人追悼会纪事》一文反对太虚的佛教改革主张,而太虚随后又在《佛学丛报》发表《敢问佛学丛报》一文进行批驳。总之,《佛学丛报》已经成为民初沪上佛教居士的主要阵地,它促进了寺僧与居士之间的互动,为广大居士传播了佛教知识,沟通了佛教信息,鼓吹了佛教复兴思想。同时,《佛学丛报》的成功创办,也标志着沪上佛教居士的话语权逐渐形成,并对僧界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为其后沪上居士脱离僧界的控制而建立自己的独立组织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佛·法·僧

    佛·法·僧

    本书介绍佛教三宝——佛、法、僧的意义、内容,历代高僧大德如何成就菩萨等。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 佛光祈愿文

    佛光祈愿文

    本书是中国台湾星云大师撰写的100篇祈愿文并配以100副民家画作,包括对父母、老人、国家、工作以及社会各类普通民众的祈愿,充满了佛家慈悲为怀的情怀,读来能净化身心,增长智慧,并有着良好的道德教化的功用。
  •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为佛教譬喻经的全集,囊括了目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佛教譬喻故事。这些譬喻故事都是可读性很强的寓言,大多直接来自老百姓平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含有很高的智慧和实用性。在生活节奏很快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读“譬喻经”陶冶心灵,学习摆脱日常烦恼的方法,从而以一种舒适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去对待生活。本书的特点是:原文选用典籍原本,以白话形式加以注释、翻译、点评等,譬喻经种类齐全,注译评的作者是北京社科院的专家,这使得本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白话译文和点评浅显易懂,适合普通人群阅读。
热门推荐
  • 火星宇航员期末考试

    火星宇航员期末考试

    想成为火星宇航员?你得闯过5项考试,并且通过终极历练,想试试吗?
  • 终焉之2012

    终焉之2012

    生命的起源到古猿人的出现经历了33亿年的进化历程,而从古猿人进化到现代人类仅仅经历了300万年。时间更短的是世界毁灭,只需一天。
  • 我真的有那么强吗

    我真的有那么强吗

    洪荒世界中,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人踏上了修行的旅途,修行第一天便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练气士,但你否定了自己的成就,这只是错觉……第二天,掌握控火术,你又否定了自己,看着手中足球大小的火焰,这一定只是偶然!第三天,你被宗主收为弟子,原因是因为自己天资卓绝,你为此找宗主理论,但被宗主拒绝……你感到很恐慌,我其实只是个凡人啊!你的压力很大,开始没日没夜的修行,掌握术法,炼丹,淬毒,修行体术,偷学神通,研究阵法,遁法,每一次的成功都被你否定。与人斗法你都觉得自己太弱,而且霉运加身,每一次都用尽全力,不敢有丝毫大意。直到那一日,仙门开,度雷劫,紫霄神雷降下……我并不是不相信自己,我只是不相信这个世界。——白·都是假的·小二
  • 霸道将军的小新娘

    霸道将军的小新娘

    只因爱她,他将她强娶进门,占为己有,但她对他,剩下的只有满满的恨意。“你一定要逃离吗?”宇文烈恶狠狠的盯着柳如烟,柳如烟娇弱的身子瑟瑟发抖,咬紧牙关,“没错,我就是要永远离开你,你这个恶魔。”“既然你这么恨我,那么,就恨我一辈子好了,你是永远无法逃出去的。”
  • 勿言爱

    勿言爱

    “呐!如果你找不到自己所要追寻的方向,那么就让我成为你活下去的意义吧!”紧紧揪着面前少年的衣角,夏执茜抬起布满泪痕的俏脸哽咽着。面对那无比坚决真挚的眼神,少年原本毫无波澜的眼眸也泛起了一丝涟漪:“你确定吗?”得到回应的夏执茜什么也没说,她的身体便毫不犹豫的扑进少年的怀里,因为这就是她心里最简单的答案啊。
  • 我们伸手触碰蓝天

    我们伸手触碰蓝天

    四个从大山里跑出来的孩子决定亲手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失去了不负责任的父母,却拥抱了更多的爱意。只要能击败黑暗,光明就会愿意拥抱你;只要努力向前冲,孤独就会远离。
  • 指尖嫣红

    指尖嫣红

    因为惧怕,所以活在梦里。如果可以死,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 红颜倾世:烈凰淡血

    红颜倾世:烈凰淡血

    她三世为人,只为恣意而活,却不得!她认命,却不服命,浅笑轻盈,素手芊芊,捻棋下子,镇家族,平乱世,撤藩国。三次拒婚,一次远嫁,良人如镜中花,水中月。算前言,总相负,她不怨,因为她是洛族的倾昀,烈火中的凰女。
  • 当年我也是个NPC

    当年我也是个NPC

    嗯,有请主角出场。蓝轩:大家好,我叫蓝轩,最近我才知道了一个可怕的消息!那就是我竟然是生活在一个游戏里面,还是游戏里面的一个S级NPC!不过幸运的是,我穿越了,而且穿到了玩家们的世界,而且时空还倒流了!而今天,是游戏开服的日子,啊哈!玩家们小心了哦,【第二宇宙】这个游戏,可不像你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呢!(本书稳中带骚,骚中带皮,剧情纯属虚构,切勿相信其中的各种神奇的解释。)
  • 正仙传

    正仙传

    正气浩然冲云霄,仙风道骨斗苍穹。千百年来正邪之争翻转不断,正亦邪兮邪亦正。古往今来谁能辨,试看正者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