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3900000002

第2章 导言(2)

事实上,近代居士佛教的复兴,也直接导源于寺院佛教的衰微。唐宋之后,唐时受印度佛教影响的各大宗派化佛教逐渐式微,佛教“中国化”加速。宋明以后,“禅净合流”导致了佛教义学不振,而度牒买卖与滥度僧尼,使得寺院佛教在整体上直转而下。及至晚清,度牒制度的废除、宗法子孙庙的恶性循环、太平天国的毁寺以及庙产兴学的兴起等,更使得近代寺院佛教迫近日暮途穷,日渐沦为超度荐亡的“鬼教”,其昔日的理性智慧光芒几于湮没。民国期间,僧人们或致力于毁坏寺庙的重建,或奔走于庙产的保护;虽也有些激进派新僧希望进行佛教丛林规制的改革,但却屡屡遭到保守派僧侣的阻挠,从而只能走出寺院转而倚重居士的支持。相对于寺院佛教的衰微,近代居士佛教则相对活跃。近代居士佛教复兴的历史脉络,可溯及宋明时期的士绅与佛教的互动以及清季“明遗民居士”的入世情节与民族情结。及至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的激烈巨变,以杨文会为代表的一些具有民族情结与世界眼光的居士知识分子振臂而呼,力图革新旧制、振兴佛教,并怀抱“宗教救国”的美好愿景。“宗教救国”也在当时知识分子的思考视线之内。杨文会在《支那佛教振兴策》中说道:“泰西各国振兴之法,约有两端:一曰通商,二曰传教。通商以损益有无,传教以联合声气。我国推行商业者渐有其人;而流传宗教者,独付阙如。设有人焉,欲以宗教传于各国,当以何为先?统地球大势论之,能通行无悖者,莫如佛教。”(参见黄夏年主编:《杨文会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第8页。)在居士佛教复兴思潮的影响下,佛学被广泛地带进社会与高等学堂。与此同时,佛教结社也演变为一种群体化的社会运动。民国居士们不仅开始独立地讲经说法,还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居士佛教组织,并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将佛教进一步引入现实生活之中。由此可见,近代居士佛教已经成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运动的中坚力量。诚如章太炎先生所说:“自清之季,佛法不在缁衣,而流入居士长者间。”章太炎:《支那内学院缘起》,《中国哲学》(第六辑),三联书店,1981年,第311页。

值得注意的是,近代居士佛教是在知识分子与新兴工商业者为核心的居士群体倡导下兴起的,它是以拯救、振兴佛教为己任,并试图从理论、教育及组织、实践等诸多方面谋求佛教的近代转型,因此近代居士佛教运动不同于古代传统的底层民间居士佛教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近代居士佛教彰显了一定的主导性与理性化倾向,它开始自觉谋求佛教与近代观念和社会发展相一致,进而引导佛教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融合。近代居士佛教社会地位的抬升、居士佛教组织的独立发展及其开展的社会慈善事业也具有明显的现代观念史背景。可以认为,自杨仁山以来的全国各地独立于僧团之外的居士佛教组织的建立,也正是中国佛教自身现代化成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佛教神圣性代言人的僧侣在信仰共同体中地位不再是绝对的主导者,而居士则由世俗的身份抬升到与僧侣几乎平等的地位,并进而承担起过去只有僧人才能担任的带有神圣性的佛事活动。居士代替僧侣从事佛事活动,事实上就建立了一种世俗化的教团组织。

综观迄今之近代中国佛教研究状况,其中有关居士佛教的研究仍显得很不够,这与近代以来居士佛教的历史地位不太相称。此外,就现有的关于近代居士佛教研究的少数成果来看,研究者们的兴趣复又集中于居士佛学思想与思潮层面,并将目光聚焦在代表性的佛教思想家、佛教知识分子以及南京内学院及其唯识学复兴运动上。同时,其中大多佛教思想史的书写方式也都以单个人物为线索逐一展开,难以窥见近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史视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代佛教研究对于以净土信仰为主,具有社会组织化、市民化、民间化特征的近代居士佛教发展的社会之维关注不够。目前为止,关于上海佛教居士林的组织形式、弘法模式及其社会慈善功能的系统研究几成空白。目前关于上海居士佛教这一课题的研究非常薄弱,且无专著出现。目前,仅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所涉及的上海居士佛教还比较集中。即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钟琼宁的硕士论文《民初上海居士佛教的发展(1912—1937)》(《圆光佛学学报》1999年第3期),上海大学文学院寻红霞的硕士论文《上海的佛教组织——世界佛教居士林研究》(2005年)。就这两篇论文来看,寻红霞的论文主要考察了世界佛教居士林的组织结构,对其他内容未曾涉及;而钟琼宁的论文则主要勾勒了

民(转下页)

(接上页)

初上海居士佛教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大致脉络,对组织形态、居士群类及慈善等均未作专门考察。此外,近些年来中国慈善研究似乎渐成学界的一个小热点,仅大陆就出版了不少明清至民国乃至现当代的慈善研究论著,且以慈善为主题的博士论文也逐渐增多,但宗教慈善研究则几成空白。这些慈善类著作如:梁其姿的《施善与教化——民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田凯的《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行——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周秋光、曾桂林的《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蔡勤禹的《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民国华洋义赈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卢汉龙编著的《慈善:关爱与和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徐麟主编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杨团、葛道顺编著的《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博士论文有:李国林的《民国时期慈善组织研究(1912—1913)》(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孙善根的《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杨守金的《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等等。不过,综观这些有关中国慈善研究的论著,其中关于宗教类慈善的研究则非常之少。就佛教慈善研究方面,在全汉昇的《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开山之作以后,此类系统之研究似乎沉寂下来。及至今日,除日本学者道端良秀在台湾出版过《中国佛教和社会福利事业》(1986年)与极个别的博士后报告外(上海大学朱贻强的博士后报告《佛教慈善组织的功能及其社会定位——以福建厦门N寺慈善为中心》,2005年),罕见有佛教慈善类专著问世。究其原因,一则佛教慈善的资料难以收集,一则从事慈善研究的学者对佛教史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而另一方面,从事佛教研究的人,虽然发表了一些佛教慈善类的文章,但主要涉及佛教慈善理念的论析,其中实证性研究极少,而涉及居士佛教的慈善研究则几成空白。事实上,南京内学院与上海佛教居士林这两种居士佛教组织恰恰代表了近代居士佛教组织的两种不同类型,它们分别从居士佛教的“学”(形上义理)与“教”(体制组织)这两个层面,反映了近代居士佛教的发展以及中国佛教的近代转型。相对于南京一系的“佛学”研究而言,以上海为中心的“佛教”居士林组织在其组织形式、社会功能及市民生活特征等层面上,更具近代化特征和社会学意义。

本书以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为中心的研究,除了意在弥补民国上海一系的居士佛教的组织形态、社会形态研究之不足,也意在凸显近代佛教研究的地域性差异。近代以来的中国佛教发展具有较强的时空分异性,佛教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这种区域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北方与南方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的差异、红区与白区的差异等,即便是同在长三角地区的南京与上海之间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关于近代中国佛教研究的地域性,美国佛教学者HolmesWelch(霍姆斯·维慈)也深有体会,他认为研究中国佛教,掌握地区性差异因素相当重要。HolmesWelch以西方人为例,指出西方人早先之所以对中国佛教形成诸多扭曲的印象,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多以北京佛教为典范进行考察,而此时北京佛教恰恰又正处没落状态,于是形成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甚至以此概括中国近代佛教的整体。[美]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8、205—209页。毫无疑问,近代中国佛教的重心已经南移至长江中下游的江浙地区,辛亥革命后则以上海和南京中心,而1927年后南京中心已不复存在。南京内学院在1927年以后遭北伐军的侵占而停办,后迁入四川江津成为内学院的“蜀院”。即便上海与南京,其居士佛教的差异性也非常明显。其中,南京一系依托佛教知识精英,侧重于佛教理论研究,以重振佛教义学与抉择佛教之“真伪”为己任;而以上海为中心的一系,则以上海的工商名流、绅商名流为核心,其在佛教社会组织化以及佛教社会慈善救助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从佛教的社会之维来看,率先进入商业资本社会的上海一系的居士佛教在组织形式、弘法形式、慈善模式等方面,与传统佛教相比更明显地出现了“近代转型”的特征。

就研究方法而言,在近年来的佛教研究、慈善研究以及城市史研究中,人们喜欢借鉴西方流行的“公共领域”(publicsphere)或“市民社会”(civilsociety)的视角如,小浜正子在其《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一书中就通过描述近代上海的慈善事业,勾勒出近代上海民间慈善社团承担的公共性,以及上海“公共空间”在慈善组织中的发育过程。,本书在研究之中虽也提及这一视角,但不打算将其作为考察的重点。当然,近代居士佛教组织,虽是居士们表达私人信仰的平台,但由于它广泛的社会慈善活动,确实也被打上“公共性”的痕迹。不过,由于中国佛教与政治之间一直恪守着一定的距离,所以这种“公共空间”所表达的政治态度比较微弱,并不具备典型意义上的哈贝马斯所言的“公共领域”。因此,笔者意在结合近代上海城市的经济文化之风,试图探讨一下居士佛教与近代上海的社会生态之间的一些微妙关联。

此外,就本书的研究方法而言,笔者也意在将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结合起来,尽力避免过去宗教史的研究太偏重教派、教义与思想,希望走出纯粹宗教史的书写模式。民国上海居士佛教既是近代中国佛教史的一部分,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上海城市史的一部分,因此,对它的分析应该与上海所在区域的社会形态以及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结合起来。如陈三井所言:“城市史的研究,固然有它丰富的内涵和错综复杂的一面;但从宏观的角度看,它不能与国史切割,独立发展,而必须摆在国史的脉络中,才能找到适当的定位。”陈三井:《近代中国变局下的上海》,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第198页。与此相应,上海宗教史研究亦然。应该说,考察民国时期的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不仅可以把握近代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某些特征,同时也可以考察佛教在社会动荡时期的特殊社会功能,以及宗教与政治、宗教生活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民国上海,华洋杂处、中西交融、古今相汇、主义繁多,它既是中国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的“东方巴黎”,也是充满罪恶与病态的渊薮。事实上,由于租界的出现,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管理模式、生活模式,以及西方教会的传教方式和各种现代传媒文化等都率先进入上海,这一切对于上海居士佛教的社会组织形式与慈善发动形式以及佛教弘化模式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既使得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成为中国佛教现代转型的先锋,也使其极具地域性特征。

当然,要避免纯粹宗教史的书写方式,做到宗教史、思想史、社会史、城市史相结合并非易事,这不仅意味要在这几者之间找到“交集”,同时也需要有较系统的佛教史与宗教社会学理论的背景,同时也需要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关文献资料与档案资料。由于民国时期的上海居士佛教人物众多,头绪复杂,文献资料大多散落,不易搜寻,本书在资料占有方面肯定还不够全面。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希望能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考察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所展现的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以及近代佛学思想与信仰实践之间的交互影响。

同类推荐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微笑千年(禅·心灵·灵性)

    本性禅师认为:至善,是一种天然的生命力,是一种天然的意志力,是一种天然的向心力、凝聚力、向上力,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强大力量,是世界的本源以及真理自身。这至善,是世俗伦理与道德向上抵近的方向,因之,世俗的真纯美也就有了判断的基本标准。人类,毕竟是世俗的。趋向善,抵近善,需要过程、形式、方法。佛家给我们的路很多,但不外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闻思修,戒定慧;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中,慈悲为先。而儒家,给出的道,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进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间,以仁孝为先。而基督教给的径,则为——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此际,以博爱为先。本书以此种方式,探讨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事业,爱恋与婚姻。回归这一切的本源,衡量这一切的标准在于我们是否趋向善。我们从书中看到一位禅师在生活中的思考和修行。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热门推荐
  • 前尘恋琉璃泪

    前尘恋琉璃泪

    她是一颗小小的琉璃泪,是他前世的泪水,他承诺,“泪水化入琉璃,我必用心滋养,用爱呵护,不让你痛,不让你碎,不让你伤心寂寞,不让你孤独无依。”几世轮回,她重生失去记忆,他的来生却流落人世,化为凡尘。天生异变,族中动乱,需要靠至纯至净的上古灵力封印天变,抗击魔族。而上古灵力,分别封印在她和她体内。“师父,影族少主为何要我去找。”“因为只有你能找到他,这是定数。”“那我用什么找他?”“用心!”……她和他,初见成冤家,她白衣胜雪,恍若谪仙,他黑衣如墨,冰冷邪魅,后来他发现,她那雪白的身影紧紧牵动着他的心……不管前世今生,作为两族少主,责任,都是他们一生的羁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深入骨:陆少,好久不见

    情深入骨:陆少,好久不见

    七月七日,H国的各大新闻上集体报道:总统阁下再婚了!结婚对象是他的前妻!举国哗然!就是那个……三年前和总统阁下离婚的,又传言在三年前的空难中死去却没有找到尸体的苏珞小姐?少时情窦初开的年纪,父母因为她的心愿,临死之前闭着他立下重誓:此生必娶苏珞为妻。然而,父母冰凉的墓碑前,他冷漠相对:我不爱你,至死都不会。成婚时,她以为所有的爱情只需要耐心等耐用心浇灌总会开出美丽的花儿,可日日夜夜,迎来的却是他无情的质问,在他的逼视下签下一纸离婚协议书。三年之后,她是颇负盛名的畅销书作家,他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
  • 酌剑

    酌剑

    万里江山,烽火纷飞。一笔一书,皆是江湖。
  • 暗黑迷宫

    暗黑迷宫

    主人公凭空出现在一个名为暗黑迷宫的地方,记忆中只有关于人类的一些知识与认知于是便自认为自己是个人类,不久就见识到了迷宫的黑暗,为了逃离令人绝望的迷宫,踏上了征途。
  • 遇见你我就想到了结婚

    遇见你我就想到了结婚

    魏蓝是一个共情能力特别差的人,作为朋友的戴维也和她说不了几句话,谁也没想到她会成为男生眼中的高冷校花。有人说她自私、冷漠又残忍就是当代坏学生的代表,上大学后她变得温和了不少,不过最好不要招惹她。后来她有了喜欢的人,她试探,她展现了最真实的自己,可他并没有离她而去。他说:一件钟情的可能不是爱情,但你这个人是我喜欢的样子,好的坏的我都接受。女主角有点反社会,前期表现不明显,轻松文,文笔很烂。
  • 修真之掠夺

    修真之掠夺

    何为修仙?和修者夺法宝,和天地夺气运,和大道夺天机......所谓修真,就是一场盛大的掠夺盛宴!
  • 废雏

    废雏

    本为天命之身,理当傲视群雄开天辟地,无奈被人算计剥夺天命之根,沦为宗门废柴,众人耻笑,谁知造化弄人,咸鱼翻身成就一番惊天伟业,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千境万界唯我独尊!
  • 爱情如歌

    爱情如歌

    他几乎是她的仰慕者,从学生时代就看她的文章。她的行去流水的文字穿透时空,丰盈着着他年轻的岁月,让他对生活充满着美丽的激情。他一直以为她是白发苍苍之人。因此那种爱慕只是单纯的爱慕。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俩人相遇,那时他才知道她也不是他那般年龄,红颜焕发青春飞扬,他像喝了迷魂药般迷上了她。他几乎没有学历,但他事业的成功却让所有人刮目。她也为他的成功面欣喜。他对她的表达方式是送花,送珍珠,送钻石,送一切他以为能征服她的东西。她不表态,与他保持着淡淡的友情,那时他尚单身,而她已为人之妻,他毫不在意,对她的追求热情如火肆无忌惮。短短几天的相聚,他送她的东西几乎以十万计。隔天,会议结束,她不辞而别,留言纸上只有纤细的四个字:还君明珠。他看了无语。他知道她还他这些东西的意义,内心极为遗憾和愤恨,遗憾是以为自己的世俗吓退了她,可是他爱她的时候,恨不得给她全世界:愤恨是因为她的不辞而别,连最起码的告辞也没有,可见她是多么的看不起他!彼此都是个性极强的人,从此再没联系。不久,他结婚,并不爱,但没关系,婚姻有时并不需要爱的。弹指一挥间,红颜渐成白发。他有了小孩,是个女孩,他喜欢,从小就请老师教她诗词歌赋,潜意识里希望女儿可以像她那样冰雪聪明。有一天,家庭教师在教女儿读一首诗,他听着有趣,于是他细听,却听到女儿念到: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众神拾柴火焰高

    众神拾柴火焰高

    神,真的永恒不朽吗?一场预谋了千百万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