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4600000008

第8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

刘邦到达都城南郑之后,一个名叫韩信的人由楚营中逃出,投奔到刘邦帐下。这个韩信就是后来的西汉开国功臣,曾官至齐王、楚王、上大将军、淮阴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在楚汉相争中,韩信纵横沙场,战必胜,攻必克,为刘邦成就帝业立下赫赫战功。在汉初功臣中无第二人可与之相比,高祖刘邦曰:“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人,出身平民,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小时候家里很穷。成年后,韩信未被推选为官吏,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施舍糊口度日,当地许多人都很讨厌他,所以名声非常不好。

韩信母亲死时,家里穷得没有钱操办丧事,他却一定要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安葬母亲,说是为了让那坟地四周可住得下一万户人家。时人不知道他的志向,暗暗嘲笑他。

此后,韩信就在下乡南昌亭长家吃闲饭。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非常不满,就想出一个办法要赶他走。于是一大早就把饭烧好,在床上把饭吃了,等到韩信再去时,亭长家已经吃完饭了。韩信看出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同亭长绝交而去。

食不果腹的韩信无所事事,经常在城下钓鱼,有时竟然饿得头昏眼花。许多老妇人在河边冲洗丝絮,其中一人见韩信饿得可怜,就把自己的饭食送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都是这样,直到漂洗季节过去。韩信对这位老妇人表示:“我将来必定会重重报答你的。”老妇人很生气,斥责韩信:“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意思是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指望报答吗?

年轻的韩信没有为此醒悟,依旧游手好闲,不肯从事劳动,到处吃白食,经常佩戴刀剑在街上行走。有一天,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在街上拦住了他:“你身上总是带着宝剑,究竟有什么用途?你虽然长得高大,却是个胆小鬼!你有胆量就用剑刺我,如果不敢,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韩信仔细打量他一番,便趴下身子从他胯下慢慢爬了过去,街上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都耻笑韩信是个懦夫。

只有那位屠夫面色凝重,并不因此而得意,韩信面不改色,态度淡定而从容,这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这令他感到害怕。韩信熟知兵法,对这个世界有独特的洞察力,既然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屠夫,又怎么会为他们而牺牲自己的前程去拼命呢!只是时人都把韩信看作胆小鬼,竟然如此贪生怕死。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率先在大泽乡起义,天下群雄并起。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仗剑从军,但是他在项梁帐下一直无缘脱颖而出。项梁战死后,韩信改归项羽,在项羽手下做了郎中。他几次向项羽献计,都没有被采纳,倒是他的顶头上司钟离昧慧眼识人,几次建议项羽重用此人。项羽有自己的识才标准,“胯下之辱”的故事让他无法释怀信任韩信,觉得这样的胆小鬼做个郎中也就不错了。

韩信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和抱负,非常灰心。后来亲眼看到项羽坑杀秦兵、火烧阿房宫等愚蠢行径,就更加绝望。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毅然脱离楚军前去投奔他,汉王也只让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

当时,刘邦正为行军的艰难和逃兵事件搞得头昏脑涨,自然无暇顾及军中隐藏着多少人才。

原来跟随刘邦的兵士中,有不少人是居住在平原地区,其中有的是奉命而来,有的则是仰慕刘邦的领导风范,想要追随他到汉中去创出一番事业。他们从未在山中生活过,第一次尝到山居生活的艰难,而陌生中的恐惧又最难让人忍受:于是大批人纷纷打退堂鼓,不告而别地从原路逃了回去。

不久,逃亡的人数越来越多,甚至不少部将也相继离开,让刘邦的班底个个忧心忡忡的。

刘邦倒显得满不在乎,他既不追捕逃亡者,也不追究监守责任,一副要走请自便的模样。

倒不是刘邦这么大方,其实他也是束手无策,只是既然不知道怎么办较好,便不如顺其自然。

心里虽感焦虑和不愉快,白天却又要装出很有信心的样子,于是刘邦一到夜里便常要借酒来舒缓心中压力。而萧何对此事倒也相当谅解,并未多加劝谏,只希望刘邦能有更大的毅力支持下去。

进入汉中后,逃亡的将官士兵更多了,连樊哙等老将都感到束手无策,他们对刘邦军团的前途颇为悲观。

刘邦也不禁苦中作乐地表示:

“或许到汉中后,我便要成为‘孤王’了。”

韩信却不那么悲观,他认为让没有信心、吃不了苦的人离去,反而会有过滤的作用,对刘邦集团的强化更有帮助。

只是自己仍是一名小官,连刘邦的面都见不到,着实不怎么痛快。

有一次,他实在太不痛快了,便和几个伙伴偷取了军营中的酒来泄心头之闷,结果犯了非常严重的军规。

由于偷跑人数太多,如果偷跑之前再带些粮食,那么刘邦的汉王国便会成为“空头公司”,所以任何偷窃行为一律处死。

韩信和他的伙伴全被判死刑。

此时依照职位高低,位低的先杀,前面十二位都死了,只剩下韩信一人。于是韩信也被五花大绑地架着推到了刑场。

负责监斩的官员,正是刘邦的青年期挚友——马车夫夏侯婴,当时他已名称滕公。

夏侯婴还是有点机警和天真,脸上自然流露出同情这十几名冤死鬼的神情。

敏锐的韩信很快地看出夏侯婴的心态,为了掌握最后机会,他故意仰大长笑,大声叫嚷道:

“汉王不是想要争夺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我这个壮士呢!”

夏侯婴抬头看韩信,果然是一表人才,又对他的话深感兴趣,因此立刻停止行刑,亲自下场解了韩信的捆索,并请他到里面详谈。

这是难得的机会,韩信自然大展其口才,企图说服夏侯婴。

对刘邦来讲,夏侯婴只是个忠诚的伙伴,谈不上有什么才能,所以刘邦一向也不会太重视他的意见。

刘邦一向对杀人就不怎么感兴趣,既然有夏侯婴讲情,自然立刻赦免了韩信。但他对夏侯婴给韩信的评价,倒不见得多相信,因此只给韩信一个治粟都尉的官职。

或许也是命运,这个职位虽称不上重要,却因为管理粮食为其主要任务,让韩信得以接触到另一个刘邦身边更重要的人物——萧何。

萧何和夏侯婴也是旧识,二人交情还算不错。急着替刘邦物色人才的萧何,对夏侯婴的推荐比刘邦感兴趣多了,因此他主动找韩信交谈,对韩信的才气已有相当的认识。

依萧何估算,即使给韩信任何一个他能安排的官职,都不能让韩信完全发挥。这是一块尚待琢磨的宝玉,也是刘邦阵容中最缺乏的人才,所以他一定得好好地安排,让刘邦来真正重用韩信。

不过萧何一向较冷静,他也不愿将心中的策划太早让韩信知道,以免韩信急着成功,表现得太积极,反而容易引起刘邦阵营中其他将领的反感。

但韩信似乎无法像萧何那样有耐心。他非常自信地确认萧何必定深为自己的表现所折服,也必对刘邦数度推荐过自己,之所以到现在仍没有消息,问题出在刘邦身上。或许刘邦根本不需要像自己这样的人才,如果确实如此,那自己便没有什么希望了。

韩信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留在刘邦身边也混不出什么名堂,一气之下就离开了汉营。

萧何得知后,急得跺脚,马上放下尚未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策马追赶韩信,根本没有时间向刘邦打招呼。萧何看出韩信是个旷世奇才,知道这样的人对成就王者之业是极其有利的,况且这样的人一旦被他人重用必定成为己方的劲敌,对刘邦和自己都是非常不利的。看看韩信在刘邦称帝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项羽因为不识才而惨败,就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多么明智。

刘邦正为军中开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焦急,忽然有军吏来报告说:“萧丞相萧何也跑了。”刘邦一听大惊失色,此时正当用人之际,萧何不在如失左右手,说:“这还了得!我正要与他商议军中大事,怎么他也逃走了!”当下派人去追赶,一连两天不见萧何的影子,急得刘邦坐立不安。

再说萧何为追韩信,不辞辛苦,一路打听,一路追赶,直到天黑了,还没追上。正想下马休息,忽然远远望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徘徊,正是韩信!萧何顿时抖擞精神,快马加鞭,大声喊着:“韩将军!韩将军!”他策马赶到河边,气喘吁吁地下了马:“韩将军,咱们一见如故,称得上是朋友,你怎么不告而别呢?不说一声,就这么悄悄走了?”

韩信默不作声,萧何再三劝他回去,萧何深知,只有韩信的智谋才能使局势扭转,帮助刘邦打回长安,取得天下。这时,滕公夏侯婴也策马赶到,两个人苦苦相劝,非要韩信回去不可。他们说:“要是汉王再不重用你,那我们俩陪你一起走,你看怎么样?”韩信见此情景,只好跟着他们回去。这段历史被演绎成“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戏剧世代传唱。

正因为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有汉王金坛拜将,此后,“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20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可以说,韩信为汉家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萧何追回了韩信,就去面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又生气又高兴,开口便骂:“你为什么逃跑,难道也想离开我?”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问:“你追的是谁?”萧何答道:“韩信。”

刘邦还以为萧何也逃跑了呢,原来是去追一个微不足道的韩信,刘邦很不以为然,生气地说:“逃走的将军有十几个了,你也没去追过谁,怎么偏偏去追什么韩信?这是撒谎,明明是在骗我!”刘邦对韩信没有太深印象,只知道是个高大、斯文、口才很不错的中年将官。对能言善辩、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刘邦一向很反感,他无法理解萧何为什么偏偏这么看重韩信。

萧何说:“将军容易得到,韩信却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杰出人才,跑了就再也没有第二个了。大王如果只想当汉中之王,没有韩信也就算了;如果要准备打天下,那就非用韩信不可。您到底是什么想法呢?”萧何深懂汉王心思,这样说无非是在激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原文是“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萧何对韩信做出“国士无双”的评价,史学大师司马迁也仅仅在韩信身上用过一次,历代英雄再无第二人有此殊荣。

刘邦马上说:“我当然要向东发展,出去争夺天下,怎么能永远困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若决定出汉中,就该重用韩信,他自然会留下辅佐您;如果不重用他,他很快还会离开的。”汉王说:“我看在丞相的面上,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军。”萧何说:“太好了。”刘邦就让萧何去召韩信,马上就要拜他为大将军。萧何直率地说:“大王平时太不注重礼仪了,拜大将军是件大事,不能视为儿戏,也不是随意把他叫来就行的。大王果真要拜韩信为大将军,先得命人造好拜将台,再挑选黄道吉日,大王诚心斋戒沐浴,然后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这样,才能让全体将士都听从大将军的调度,就像听从大王的指挥一样。”刘邦说:“好吧,就按丞相说的办,请你去准备吧。”

刘邦初入汉中,韩信刚刚背楚投汉,之所以能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大将军统领汉军,一方面因为韩信是真正的人才,另一方面得益于刘邦、萧何所定的招揽贤人的重要策略。刘邦麾下勇将不少,但真正能统率全军的人却没有几个。

几天以后,萧何命人筑好了拜将坛。将领们听说汉王要拜大将军,都非常兴奋,人人都以为当选的是自己。此时,最有资格成为大将军的,应是周勃、灌婴和樊哙等几人。周勃稳重寡言,樊哙忠诚,两人都非常可靠,但都没有统率大军的经验。灌婴资历浅,领军经验虽较多,但领导大型军事活动的能力不足,因此谁都无法判断刘邦要拜的究竟是谁。

萧何命人筑好了拜将坛,吉日已到,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校军场上全体将士列队整齐。此前,刘邦已斋戒三日,今晨他早早起来,仔细梳洗,整肃衣冠,然后带领萧何等文武百官,来到拜将坛前,缓步拾级而上。一轮红日普照将坛,战旗迎风招展,四面列着戈矛,甲杖生威,庄严肃穆,刘邦目视全场,心中越发快慰。

丞相萧何跟着走上坛来,手中捧着符印斧钺,躬身把这些象征权力的器物呈于汉王刘邦。坛下一班金盔铁甲的将官,都翘首伫立,不知这颗斗大的金印,究竟属于何人。尤其是樊哙、周勃、灌婴等几位高级将领,他们都曾经身经百战,屡立战功,更是眼巴巴地瞧着,期待幸运之神降临到自己身上。

丞相萧何代宣王命,高声说道:“谨请大将军登坛行礼!”

一员将官应声而出,健步走上拜将坛,态度从容沉着。此人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头顶金盔,身披金甲,外罩素袍,腰间斜胯一把长剑,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威严。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治粟都尉韩信。于是,“一军皆惊”。

赞礼官朗声宣告:“请大将军韩信受礼!”韩信趋步上前,刘邦将器物依次授予韩信,第一次授印,第二次授符,第三次授斧钺,韩信一一拜受。

拜将仪式上,不时有人交头接耳,只有夏侯婴深知韩信之才,诚心鼓掌叫好。众人见汉王刘邦、丞相萧何都是那么毕恭毕敬,越发感到莫名其妙。这也难怪,一个军中不出名的小吏,如今一下子拜为大将军,怎不令众人议论纷纷。这个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在军中一直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今天忽然被拜为大将军,众将怎会服气?

刘邦早就料到这样,授礼完毕,为了让韩信充分发挥他的军事天才,高声宣布:“以后军中诸事全由将军节制安排,望将军能够善体我意,与士卒同甘共苦,不乱杀,不施虐,除暴安良,匡扶王业。”刘邦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坛下将士,接着说:“如有蔑视将军权威,违令不从者,尽可军法处置,将军可以先斩后奏。”最后这几句话,刘邦的声音又提高了几倍,显然是针对坛下将士,由不得各位将领不服。

韩信心潮澎湃,长久以来遭受的冷遇不平,还有那些屈辱一下子被冲刷得干干净净,朗声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与众将精诚团结,匡扶王业,以报大王知遇之恩。”韩信跪拜在地,向刘邦行礼谢恩。

韩信有不世之才,谁得到了他就相当于得到了天下,他幸运地遇到了萧何这个伯乐,还幸运地遇到了刘邦这个明主,否则他那神出鬼没、世无匹敌的军事才能将永远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刘邦是幸运的,命运最先把韩信给了项羽,结果项羽不能委以重任,这才便宜了刘邦。刘邦虽然是布衣出身,自己才能也很有限,但他最大的一个才能就是会用人,并且会用比自己能力高的人,韩信就是一个比刘邦军事才能高出千百倍的人。

同时,人才的脱颖而出也是需要平台的,需要用人者将他扶上马。秦孝公帮助商鞅立木建信,才有了商鞅变法,才有了后来秦国的席卷天下。刘邦筑金坛拜大将,才有了韩信论楚,而后依韩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平定三秦,打败霸王项羽,最终夺得天下。

刘邦此举也是要借拜将仪式宣布即将挥师中原的决心,及时刹住部下的逃亡之风。因为韩信也是逃跑者,丞相萧何去追他才回来,汉王设坛委任大将军此举是给全体汉军看的。这样韩信拜将的典礼,同时就成了汉军东进的誓师大会,“打回老家去”的愿望就要付诸行动,军中顿时群情振奋。

至今在陕西汉中石城南门外留有韩信拜将坛,由南北两座土台组成。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脚下东西各竖立一石碑,东碑阳刻“拜将坛”,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汉大将韩信拜将坛”,碑阴刻七绝一首:“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相传是当年刘邦驻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举行隆重的授印仪式时所筑。正是这个拜将坛,把韩信推到了楚汉相争这一历史舞台上,供他充分展示杰出的军事才能,帮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从某种意义说,拜将坛实际上是汉王朝的奠基台。

正因为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有汉王刘邦礼贤下士,才有“择良日,斋戒,设坛具礼”拜为大将军,韩信才得以一展帅才雄风,促成刘邦统一天下大业。韩信登坛拜将后与刘邦进行了一场对政局和今后战略的讨论,显示了他的雄才大略以及高瞻远瞩的胸襟,这就是著名的《汉中对》。客观地说,韩信论楚实际上为刘邦制定了东征以夺取天下的方略。

汉王刘邦设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典礼结束后,刘邦请韩信上座,态度诚恳地向他讨教东进策略:“丞相多次向我提到将军的才学,请问将军有什么良策可以教我?”

韩信单刀直入地表示:“大王如今想争霸天下,对手是霸王项羽吧!”刘邦说:“是的!”韩信又问:“大王自己估计,在勇敢、凶悍、兵力等方面,您和项王相比如何?”刘邦沉思良久后,郑重地表示:“我不如他!”

韩信首先破除了刘邦的心理障碍,使他能接受真正客观的分析。韩信对于刘邦的回答非常满意,遂拜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刘邦确实值得赞许,他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更不讳言对手的优势。兵书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已完成了“知己”的方面,现在就要进到“知彼”的部分。“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王。但我在他手下做过,对他的个性相当了解。项王勇猛无比,发作起来,千人也挡不住。但是他主观性很强,无法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是他最大的弱点,所以他的勇猛,只是匹夫之勇。”

刘邦点头,示意韩信继续说下去。“项王在接见宾客时恭敬有礼,刻意表现出他的仁爱,言语及态度也很和气。每当部属有疾病时,他常流出眼泪,把自己的食物送给他们。当部属有功而应当封爵加赏时,他却又显得犹豫,不肯给予,十分吝啬,把刻好的印捏在手里,把玩得磨去了棱角还舍不得授给人家,像他这样的个性,不过是妇人之仁。”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韩信一针见血地指出项羽最本质的缺陷,以及这个缺陷所导致的后果,听得刘邦频频点头。相比自己过去在项羽手下因为官微职小,碌碌无为,多次主动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但是都被项羽驳得一无是处,更不用说被采纳。现在刘邦却兴致盎然地倾听自己的看法,态度诚恳地向自己问计,这使得韩信心中大为感动。

韩信继续说道:“不仅如此,项王还犯了很多策略上的严重错误!项王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但这只是表面上的优势。关中之地,积蓄丰实,易守难攻,他却不在关中称王,而急着回到彭城,表示他没有全局性的眼光,对时局的掌握也不够敏锐。从这一点分析,他已经失去了地利。他背弃怀王之约,封王的标准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缺乏领袖风范,势必造成很多人不服,这就为局势的动荡埋下了伏笔。他驱逐各国原来的首领,而用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将领顶替,又将义帝迁往江南。楚军所过之处无不遭到破坏,百姓对他并不亲善,只是害怕他的威势罢了。项王的这种作风,虽名为天下霸主,其实反而大失人心,他目前的强势很容易转化为弱势。这样,他已经失去了人和。”

从来没有人这样分析过项羽的弱点,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刘邦拨云见日,他顿时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完全接受了韩信的看法。韩信继续说:“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的三大要素,项羽已经失去了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大王若要对抗项王,就必须采用和他完全相反的策略。如果能任用天下真正勇猛的大将,就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诛灭的;将天下城邑分封给有功之人,就没有人会不臣服我们;以义军的姿态向东争霸,就没有人会不想追随我们。这样,我们的力量就可以很快地壮大起来。”刘邦知人善任,当然能任用猛将,更知道取得民心的重要性,而在赏赐有功之臣的时候从来都是大手笔,这点和项羽完全相反。

韩信以上所云是大战略,也是远程规划,紧接着他进一步说到近期计划,也就是“还定三秦”的作战方针,来作为其“论楚”的总结。“何况项王有一项最严重的弱点可以为我所用!关中三王虽然扼我要塞,堵我出路,但他们都是秦朝旧将,项王将三位投降的秦将封为王,是他最大的致命伤。章邯、司马欣和董翳领导秦国子弟兵,数年来伤亡惨重,却在紧要关头投降楚军,早已失掉秦国父老的人心。在新安,项王坑杀20万秦兵,秦国父老都认为是他们出卖了秦军,因此对他们恨之入骨,这种仇恨是永远不能消除的。现今项羽倚仗自己的威势,强行把此三人封为王,秦地的百姓没有爱戴他们的。”

这时候,韩信也坦然道出了他对刘邦心仪已久的原因:“大王当初入武关,对百姓秋毫无犯,废除秦国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没有不希望大王为关中王的。民心所向在大王,这绝对可以好好利用。何况当年怀王与诸侯相约,先入关中者为王,大王最有资格做关中之王,秦国人民知道,也完全认同。如今大王被项王排斥,来到汉中,秦民无不惋惜痛恨。只要大王宣称举兵入关中,发出檄文,三秦自然败亡,关中即刻纳入囊中。”韩信一番分析说得头头是道,汉军上下,全都肃然起敬。

刘邦听后大喜,自认为韩信这个人才得到得太迟了:“寡人悔不早用将军,今日承蒙将军开导,茅塞顿开,以后军队全仗将军调度,明日就出发东征。”他有些急不可待。韩信继续发表自己的宏论:“将非练不勇,兵非练不精。项羽虽然露出败相,楚军毕竟身经百战,不可轻视。现在我军仍需多方操练后方可出兵。”从未有过如此权力的韩信,一颗心完全被刘邦的慷慨给维系住了。“士为知己者死”,韩信感动得几乎当场洒下英雄泪。这一番会谈,揭开了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序幕。

第二天,韩信击鼓升帐,定出数条纪律,晓谕全军上下,然后亲自组织练兵,他言传身教,不畏劳苦。比如如何排列队形、如何整齐步伐、如何首尾相顾、如何变化等,樊哙、周勃、灌婴等人原来都不知晓,刘邦册封大将时,他们心里多少有些不服,等到听了韩信的宏论,心里就很佩服,今天又领略了韩信带兵的实际能力,不由得心悦诚服。

刘邦有了韩信如虎添翼,于是他开始积极准备发动还定三秦的作战,把军权交给韩信,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众将领所要攻击的任务,留下萧何收取巴、蜀两郡的租税,为军队供给粮食。可是韩信到底是从楚营中转投过来的,不是自己的亲信,到底有些不放心,就把心腹曹参放在韩信身边,名义上是辅佐韩信,暗中却肩负着监视主将的使命。

经过数日的操练,汉军军容风纪焕然一新,士气高昂。此时,丞相萧何也备足了大量粮草,出师东征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备忘录

    世界名人备忘录

    本书将从科学经验、文坛泰斗、思想巨擘等多个方面,为读者介绍古今中外的名人生平。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万年佳唐

    万年佳唐

    一眼万年,普通少年觉醒神级瞳术,游走在远古文明和现代文明之间,废柴的成长之路。
  • 猪妖凶猛

    猪妖凶猛

    某仙媒:冒昧请教,您是如何成为天下第一妖的?朱不凡:怼啊,怼天怼地怼空气,但凡看不顺眼的,统统怼死!【成长任务:破坏上古仙宗遗址,任务完成获得999999成长值】朱不凡:放开那遗址,让我来!重生成猪,做大妖怪!
  • 哥只是个关门弟子

    哥只是个关门弟子

    身为关门弟子,凌如风只想本本分分关大门,安安心心修炼。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愿望都如此难实现,宗门里的师兄一个个管叫他哥,就连自己修炼都有人围观。修炼也能这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对此他只想说:不要叫我哥,哥真的只是名关门的啊!
  • 因警

    因警

    干练老警简因半年前,一场行动的意外导致昏迷,醒来竟不记得一年前的事,自己的亲姐姐简燕也在那场行动中去世。警局上级新发红级任务:s市地下走私贸易猖狂,怀疑为现赌场老大匡衡所为,需警员卧底查案。为了查清一切,简因不得不报名参与,再次卧底。“好熟悉的感觉……”那人我认识吗?可是为什么我不记得。简因看着眼前的男人。“是她??!”她没死?匡衡眼中更是复杂。转着戒指的手徒然捏紧。低下头。“这一场,我赌的是我的命,在这纷繁的黑暗中你就是我唯一的光。我要用心护着。”“在无变的黑暗中行走,有你便不孤单”
  • 网王之洛云尘

    网王之洛云尘

    前世,她——洛云尘是商业界的奇迹宠儿,更是网坛上的神话缔造者,被誉为网坛上的女王。一场车祸让她魂归异世,来到网王的世界。今生,她虽然没有前世那样强悍的身体,但她拥有更为强大的灵魂,以及——前世所没有的亲人。孱弱的身体并没有阻挡她绽放光芒的脚步,反而更加的让她光芒万丈,成为众王子瞩目的对象。
  • 亮亮的鸡汤村庄

    亮亮的鸡汤村庄

    文:姜亮亮文艺痞子90后青年一名坚持梦想的老男孩信奉自己说的话做超越自己的事左半身演戏弹琴养家糊口右半身提笔写作修身养性爱笑爱挑战不服输不放弃遇见亮亮遇见更好的自己。
  • 械入仙道

    械入仙道

    人体无法吸收灵气,那就通过严密的计算在身体上刻上回路来引导吸收,这是凝气。人体无法修仙,那就在刻写回路计算时加上这点,用更严密的计算来步步引导,重新筑写基因,这是筑基。修仙是什么?玄学?不对,修仙是科学!是生物学!环境学!数学!机械按照生物特征不断推陈出新,人也可以将自身当做机械,不断计算,不断进化,更新换代,最终得道成仙!
  • 抢占仙机炸三界

    抢占仙机炸三界

    成仙之际的赵儒遭数万同级大能围攻,濒死之际回到灵气复苏前。在危机四伏,道统争锋的时代,如何先人一步,争那一线仙机?赵儒:“上一世,六年欲成仙,这一世,走邪道,就三年吧。”众人:“大家评评理,这说的是人话吗?!”赵儒:“遗憾太多,今世弥补。”赵家父母:“我们前世是怎么失踪的?”众BOSS:“我们藏得深,找得到算我们输。”众女主:“想好谁是女一。”赵儒:“我太难了!”
  • 苍生挚爱古难全

    苍生挚爱古难全

    三个平平淡淡的青年,却意外的卷入了拯救苍生的命运
  • 拐角的女鬼

    拐角的女鬼

    隋朝时期,一家大门大户陨落了,家中唯一的千金小姐沦为了乞丐,她发誓,一定要复仇,可是,一天天过去了,女孩没有任何的食物,所有从她身边走过的人只是厌恶的看她一眼,而后快步走开,最后,她在一个拐角里停了下来,已经饿得没有力气的她,拿起一块碎木片,一点点的将自己的血肉吃下,最后,自己吃了自己,灵魂无处依所的她,成了孤魂野鬼,她每天只是静静的停留在自己的尸体面前,希望有机会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