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407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我的本科是中文系,硕博都是古代文学专业,但直到博士期间去日本留学才第一次看到足本《金瓶梅》,看的时候还有些心惊肉跳,生怕被别人看见以为我心思不纯,因为一直以来我接受到的观点都是《金瓶梅》是一部淫书,是一部不能摆上桌面的书。此后做了老师,专门讲授元明清文学,于是每年要讲一次《金瓶梅》,于是每年要读一次《金瓶梅》,每读一遍就替《金瓶梅》抱屈一回,所以我决定开一门关于《金瓶梅》的选修课。当我准备这么做时,很多人都嗤嗤,表情很暧昧,因为他们对金瓶梅的认识也停留在“淫书”二字上,大部分人只看到里面的性,看不到里面的情;只看到里面的肉,看不到里面的灵。

《金瓶梅》是一部好书。它用精确的笔法描写饮食男女的生活,如一幅幅工笔画,人物性格活灵活现,人物语言生动有个性,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能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变化,表现出人物内心情绪的激荡。新婚一年快两个月的时候,孟玉楼会跟潘金莲一样“打扮得粉妆玉琢,皓齿朱唇,无一日不走在大门首倚门而望”,等待着西门庆的归来。一次次的等待,一次次的失望,她也在失望中渐渐冷淡了心思,此后在倚门而望的妇人中再也没有了孟玉楼的身影。有谁曾注意过她的等待,有谁曾关注过她隐藏的激情?作者注意到了。

生了孩子的李瓶儿深受宠爱,潘金莲只能雪夜弄琵琶在寂寞空闺中苦苦守候,回一次娘家,还是在春梅的要求下,西门庆才派人去接。潘金莲见到接她的平安儿,一连三问:“你爹在家?是你爹使你来接我?谁使你来?”每读至此,就有击壶高歌的冲动,作者是何方神圣,如同躲在轿夫中,三句话就将潘金莲千折百回的心思描摹得淋漓尽致。

如此好文,让我无论如何都要跟别人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以往学界对于《金瓶梅》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作者、版本等文献学研究,一是从历史背景角度的社会学研究。本书不研究作者版本,不探讨时代背景,不分析经济规律,不描摹市井风情,不作道德说教,不做翻案文章。只想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对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这既是与其他同类著作相区别之处,同时也是以往研究著作稍显不足及欠缺的一面。小说的文本细读如何展开,可以有不同尝试,如情节、结构、叙事模式等等。我的方式是抓住人物,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关键,因为离开了人物分析,所有的情节、结构、叙事模式等都会显得空洞。此外,人文学研究最为关注的应该是人,文学也因此而被一些理论家称为“人学”,但在实际研究工作中,这一重要的观念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注重人物分析,也就是关注人性在历史中的成长、变迁、扭曲,以此可以作为今人的镜子——在一个转型的社会中,在一个新旧观念混杂、冲突的世界中,如何警惕自身的堕落,如何保持人性的尊严。

在对《金瓶梅》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固有的一些观念提出疑问进行反思:西门庆只是一个淫棍、恶棍吗?他的形象前后有变化吗?潘金莲天生淫荡吗?李瓶儿是一个毫无罪孽的存在吧?宋惠莲为什么会自杀?王六儿为什么会有一个近乎美满的人生结局?陈经济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二个西门庆?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了解他(她)们的心路历程,可以摩画出他(她)们性格演变的过程及对其人生结局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世态人情。《金瓶梅》一书的作者怀着悲天悯人之心,描写了男男女女在各种欲望诱惑下沉沦卑微的人生,这足以让当代读者警戒自身,审视自己,重拾人格尊严,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本书的引文以梅节校订梦梅馆校本《金瓶梅词话》(台北:里仁书局,2007)为底本,偶有内容龃龉不通处,则引用秦修容整理会评会校本《金瓶梅》(北京:中华书局,1998)。之所以以词话本为底本,是因为我喜欢词话本中李瓶儿的出场方式,她在第十三回才正式登场,但在此之前作者用侧面描写、直接介绍的方法先让读者对她有一个了解,正式登场时又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反复地熏染让人印象深刻,写法也别开生面,跟其他版本中让书中主要人物在第一回一古脑儿全挤上舞台的写法相比,更能体现作者对李瓶儿的偏爱。

甲午中秋于三一斋

同类推荐
  • 外企女人

    外企女人

    在这部《外企女人》一书中,作者通过20余位外企小姐们的自白,入木三分地道出了她们进入外企这个领域所遭受的人生况味:她们既要获得外国老板的赏识,但又要保持自己的尊严;既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又要防止同行的妒忌和倾轧;既要承担繁重的市场竞争以及繁杂的快节奏高效率的外企工作,又要兼顾丈夫和孩子的照抚;既要兼顾自身工作的优越,又要尊重丈夫的自尊和由大男子主义产生的内心不平衡……否则,她们就将面临被解雇的危险,或在感情的砝码上失去平衡。作者在这部书里,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这些白领丽人的自尊、自爱、自信。也描写了她们对真挚爱情的渴望。
  • 快乐老家

    快乐老家

    这本书充满了快乐自信坚强热情,在探寻世界与人生真相的一系列故事中,让人反思当下的价值体系和思索生活的真正意义。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1623年首次发行于《第一对开本》。尽管它首次发行时被列为喜剧类型,一些现代的编辑则将其列入“传奇剧”。因为其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因此一些评论家,其中包括W·W·劳伦斯,认为它是莎士比亚“问题剧”之一。尽管如此,这部作品时常非常受欢迎,并且在莎士比亚剧作表演历史中经常被一些先锋戏剧实验者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 看法

    看法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 香水王国

    香水王国

    本书是刘伟冬的第三本诗集。在这本诗集中,他自选了90首作品,其中大多数是近一两年中创作的。刘伟冬写的诗一般不留具体某年某月某日,而让时间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境谜案

    梦境谜案

    十分短的推理小文章,解决三十年前有关梦的案件
  • 高老头

    高老头

    1819年,巴黎的伏盖公寓里住着人称“高老头”的退休面粉商高里奥、贫穷却野心勃勃的学生拉斯蒂涅、外表随和却内心冷酷的伏脱冷等几位房客。在自己的生活上锱铢必较的高老头,对自己两个嫁进上流社会的女儿却是溺爱无边,用一辈子经商攒下的财富无休止地满足着女儿们的奢侈挥霍;来自内地的贫穷青年拉斯蒂涅目睹巴黎贵族的纸醉金迷,立誓出人头地,妄想通过结交贵妇而平步青云;而面目虚伪的伏脱冷,则是一直隐匿在角落中的苦役监逃犯,正伺机攫取财富……眼见高老头的家产被两个女儿榨光,连死前都没有见到女儿的最后一面,伏脱冷的阴谋失败,身份暴露被抓,拉斯蒂涅似乎看透这上流社会的虚伪与荒唐,决心向社会发出挑战……
  • 小兵之史上最强

    小兵之史上最强

    星空之下。长达千丈的吞天魔蛟,拇指大小却力可破天的金角蚁皇,毁天灭地的原子分裂炮,参透宇宙奥秘的绝世高手……这里无奇不有,这是一个广博浩瀚的修行世界。强者,可以一拳毁灭山岳;恐怖的超未来科技力量,同样能够夷平山岳……“准备!原子分裂打击”钢铁林立的城市边缘,暴戾的毁灭气息浮现。天空之上,一身影讥笑看着下方的人群。缓缓抬起右手,“湮灭!”建了一个QQ群,大家喜欢的话可以加一下:49906890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仙傲世

    孤仙傲世

    修炼本是逆天而行,人曰天道不可违,修士违之,但求长生不老,但求窥破天机,然,无用,最终一捧尘土,然,长生,最终孤身一人,成仙又何妨?我是白晓,我只是想看看我能不能救回所有想要救的人,所以我立志……成仙。
  • 圆梦于你

    圆梦于你

    这是于文旗与元悦的圆梦与爱情“修炼记”。于文旗由顽皮的学弟到成熟的学长再到细心的男朋友,最后接收老爸公司升级成公司总裁;元悦由努力进取的学姐到被家庭打败的废柴姑娘再成为一个贴心的女朋友,最后因为他的帮助成功创业,成为女老板。当然他们最终都成为彼此的家里的那个人!
  • 蓝夕梦夜听风声

    蓝夕梦夜听风声

    云湘学院原本的校花转去了别的学院,于是,校长决定重新选择一位校花。那么,在竞争的路上,女生们使出的“十八般武艺”会是什么呢?假闺蜜陷害自己,林夕蓝又会如何反击呢?新来的转学生又会和林夕蓝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寰宇倾颠

    寰宇倾颠

    一次军训却成了拉开一场求生之战的序幕,往日以平和面孔示人的世界露出了其狰狞的獠牙。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主角们没有退缩,在这个不再熟悉的充斥着未知的绝望与恐怖的世界里,唯有强者才能令寰宇为之一颠。
  • 学校不教,父母不讲,但你一定会用到的社会常识

    学校不教,父母不讲,但你一定会用到的社会常识

    在一个讲究拼爹的时代,要拼什么才能拼出未来?最有效的新生代生存指南来了!旨在为20几岁即将踏入社会或者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提供一剂处世良方、一个智慧锦囊,遴选出最为基本、最为必需,同时又最具操作性的社会常识。内容涉及与人相处、识人、社交心理学、人脉、办事、送礼、宴请等方面,针对社会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各种情景、事件、场合,深入解析人的微妙心理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各式潜规则、古往今来的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