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640800000003

第3章 《元散曲的风格特质构成》:元散曲中俗文化特质的文本构成

元散曲的“俗”是历来学者公认的事实。对于元散曲“俗”特质的研究,学界一般集中于俗语、市井语对散曲的渗透。本书将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元散曲的俗,源于元散曲中大量白话口语的俗语构成,更根源于元代俗文化元素在散曲文本层面的影响。具体来说,元散曲中俗文化特质在文本层面表现为市民化的语汇构成和散文化的语篇结构两个方面。

第一节 元散曲市民化的语汇构成方式

学界对于元散曲中市民化的语汇构成的研究甚多,往往是从“通俗的白话”角度切入,将之视为“白话口语”[18],“带有市井语言和方言土话的特征”[19]。这是对于元散曲中词汇的拆分式理解,将散曲词汇分解成了一个个单独的单词,把散曲变成了一大堆零碎的“市井语言”和“方言土语”的集合。它忽视了文学作品的生成不仅在于词汇的选用,更在于词汇在文本中的组合方式。这也正是本章的研究起点:元散曲中语汇的动态生成。本节将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元散曲文本中所展示的世俗文化特质。

在元散曲中,词汇表现出的富于俗文化意味的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动作行为动词较多

散曲中的动词以动作行为动词居多,心理活动动词相对较少,呈现出主体心理活动外化的特点。

传统诗词,由于它们的主要功能在于抒情表意,作品中也长于展示作者的情思和凝结着作者情感的自然景物。由于古典诗词委曲深婉的艺术特质,在诗词中展示的主人公心思的流动,是主人公(作者)思维的显现。与这种跳跃流动的心理流程的流动性相比,主人公外化的动作、表情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如宋词中柳永的《戚氏》全词共212字,叙写深秋时节,孤灯逆旅的感慨:“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流连。”全文都用铺排手法,细写当年的人生际遇,数十载的繁华风物,在作者心头一一流过,以乐景衬哀景,整首词都落脚于作者的回忆和人生感叹中。可以说,词中活跃的是作者内在的思绪,而淡化的是作者外在的行动。

即使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叙写的诗词也更注重以舒缓优雅的外在动作衬托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感受。例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从“梳洗”到“独倚望江楼”,词中思妇的一连串动作虽然表达了对离人强烈的思念之情,却又显得优雅含蓄,绝非市井细民表达爱情时的肆意张扬。其后的三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中,除了眼波的流动和思绪的飞驰外,词中思妇的外在动作近乎静止。夕阳移动、水波流转影射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挣扎,但她的内心波澜却被一个默默等候的静态身影掩饰过去了。这种内心激荡而姿态优雅的涵养功夫,让人联想起《世说新语》“雅量”篇中面临丧子之痛而“神气不变”的顾雍,成为传统士林文化中儒者形象的一个侧影,因此,《望江南》虽然明写的是妇人相思,却透露出浓厚的文人气息。

而到了散曲中,主人公的外在行动就开始变得异常的丰富起来。曲家习惯于用更生活化、更急迫夸张的动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曲中人物的心意更多以明确的动作行为动词而不是心理行为动词来表达。如:

花月下温柔醉人,锦堂中笑语生春。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门掩黄昏月半痕,手抵着牙儿自哂。

——孙周卿《沉醉东风·宫词》

弃微名去来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

一自多才间阔,几时盼得成合。今日个猛见他门前过,待唤着怕人瞧科。我这里高唱当时《水调歌》,要识得声音是我。

——徐再思《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三支散曲的俗美都来自于曲中鲜活的动作行为动词。第一支曲以《宫词》为名,用字虽然浅白,却也颇具词味,直到最后一句“手抵着牙儿自哂”,将女子又爱又怨的相思之情用动作外化出来,从一个第一人称的直抒胸臆转为了第三人称视角,这种外旋式的写法是散曲中俗美的典型方式。

第二支曲是元人常见的归隐题材,极力营造出归隐之后士人的身心自由。与诗词的典雅、含蓄、文人化不同,曲中的士人不论是笑还是饮,都以肆意快意为准则。身心的无拘无束以至于“醉袍袖舞嫌天地窄”。主体精神的极致放大是与天地同一,这种精神的快意是通过最夸张的动作表现出来的。但从曲词的第一句“弃微名”即可知道,曲中主人公的快意并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的逍遥,而是对于压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抗。这种快意如同翱翔于天空中的风筝,看似自由无羁,实则被世俗观念牵绊。人物挣扎于自由和羁绊之间,越是夸张的自由快意,越反衬出他者(社会)强大的压制力量,这之间形成的语言张力正是散曲俗美的艺术内因。

第三支曲纯用时间为线索,在短短的44个字中,叙述了一个完整而生动的恋情故事。从第一句起,散曲女主人公就把自己渴望与心上人相见的期盼直吐而出,不加遮掩;到“猛见他”时,惊喜与生怕错失机会的担忧一齐袭上心头,对爱的追求与对女孩子颜面的维护,再到以歌传情的急中生智,透露出小小女儿家的真情和率性。全曲情节紧凑,一气呵成,只借用女孩儿爱情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就勾勒出了她大部分爱的旅程。这种手法得益于元代发达的叙事文学的成功尝试。元散曲的世俗文化需求决定了作品内容的表达必须是直白易懂、开门见山的。因此,它难以通过外在的自然景物曲折婉转地反衬主观感情,也难以借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来铺排透析人物感受。于是,要使无形的情绪、感情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就必须运用精准的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这种连续的动词造就的戏剧性,又使作曲呈现出如杂剧一般的生动和紧凑,这更增添了作品的可观赏性,任讷在《散曲概论》称:“词静而曲动。”散曲中经常出现的这种动作描写就是“曲动”的重要成因之一。

可以说,元散曲简单直接的线性思维模式更符合接受者听曲的欣赏习惯。它降低了理解欣赏的难度,这种欣赏难度的降低本身又增强了散曲浅显易懂的“俗”的特质。作为散曲作者,他不仅借曲写出了自己的情绪感受,而且必须考虑到作品的接受过程,即读者在阅读中也可以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而体会到作者当时的真实心境。这种过程毫无回环往复的韵味,它是一条思路的单行道,只要顺着它,我们就能读懂这个作品。这也是元散曲作品往往全曲都不涉俗词,却始终涌动着浓浓曲味的原因所在。

这种曲味不仅来自于作者在创造中直陈心意的坦白爽快,更来自于创作中对于主体思路不加修饰的铺排。这种直肠子的写法,可以让读者最快捷最轻松地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但也因为这种直接和方便而减少了阅读欣赏中的主观障碍。然而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愉悦往往就来自于这样的阅读障碍,就因为有障碍,才逼迫着读者放慢阅读速度,在有限的阅读空间中反复琢磨,仔细捕捉作者隐藏于文字中的思想和情绪暗号,并通过读者自己才识、阅历和审美能力的水平提升,来解读出作者的深意,这种解读一旦成功,即是读者与作者隔着时空的心灵对话,是精神的共振和互通,成为一个真正的双向交流的愉悦的思想过程。而散曲中的曲味恰恰为了提高读者的现场的舒适度,为了“耸听”又“耸观”,刻意地降低了欣赏的难度,不仅将创作者的主观体验直陈出来,还将作者的创作过程直接地展示出来了。

在这样的阅读和欣赏中,欣赏者和创作者可以最大化地缩短他们之间理解交流的时间,也可以最大化地降低他们之间误读的可能性,但同时也最大化地减少了阅读者体会琢磨解读作品的时间和体验。可以说,这种创作思路的直陈方式牺牲了读者复杂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强化了作品的真实性。

另外,从散曲中可以发现,散曲的动态特征不仅显现于叙事、咏怀等题材上,同样也表现在写景等更凸显主体思想地位的题材上。以张养浩的《双调·折桂令·凿池》为例:

殷勤凿破苍苔,把湖泺风烟,中半分开。满意清香,尽都是千叶莲栽。看镜里红妆弄色,引沙头白鸟飞来。老子方才,陶写吟怀,忽见波光,摇动亭台。

曲中的景致充满了动态感,第一句将平静的凿池以动态写出,原来千年来静止不动的一池湖水顿时化为活物。“红妆弄色”、“白鸟飞来”,不是停留于其一时间的红妆白鸟之美,而是写出了一个景物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改变的过程。最后四句,作者一个“方才”、一个“忽见”也是在语气的突转中强调景物对于作者心理的冲击力。“陶写吟怀”是一个需要作者收敛心力,全心将外在景物内化为个性体验的过程,主体只有沉入内心的“虚静”中才能完成这样一个创作的过程。可以说,在“陶写吟怀”时,除了被强大的主体意识收编的有助于表达作者心意的事物之外,作者眼中看到的事物都是外在于主体意识之外的。但此时,一个“忽见”证明了作者的创作状态被突然打破的过程。在全面内化之时,作者突然“看见”了“波光,摇动亭台”。波光和亭台在作者创作之初就是呈现于作者眼前的景物,对于一个湖景而言,也并不具特别之处。突出的是这个动作“波光摇动亭台”,这个动作来自于作者的主观体验,或者说,在粼粼的波光中亭台似乎也在随之摇摆,这种突然的幻象把作者从全面内化的努力中抽离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全篇都构建于“我”的感受之上,而“我”并不是一个强大的统御全程的主体,不是所有的景物为我的心境所选择所使用,而是外在景物以一种自主的强势的方式独立存在,在作家兴起创造之意时“扑面而来”,以强大的冲击力震撼作者的心灵,从而形成了一个客体景物与主体自我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是一种积极的双赢的互动。外在景物因作者的审美之思而显出人化的自然美感,作者的内在自我也因为自然他者的强力侵入而愈发丰富。作者的创作也正是再现了这样一个互动过程,通过大量的行为动词呈现出作者视角转换及心理感受变化的过程,创造了一个充满动态感的世界。

可以说,与散曲相比,传统诗词创作中也会有叙事手法的介入,但这种介入往往是作为主体抒情的背景材料而出现的。诗词中主体的情意感受是作品表达的核心,为了方便读者的理解和共鸣,需要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读者情感介入的路径,这时,能提供时间背景的叙事手法就顺时而用了。但它难以超越背景价值,真正走上前台,成为作品中与主体感受同等重要的核心元素。散曲的情节则凸显在话语表层,它通过主动连续的动词、夸张肆意的体态描写从背面烘托出势均力敌的他者。曲中主体与他者的互动使主体始终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表达出社会意识形态对主体意识的强势介入。

二、动词的连续性

如马致远《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近来时买得匹蒲梢骑,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漂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有那等无知辈,出言要借,对面难推。

【七煞】懒设设牵下槽,意迟迟背后随,气忿忿懒把鞍来鞴。我沉吟了半晌语不语,不晓事颓人知不知?他又不是不精细,道不得“他人弓莫挽,他人马休骑”。

这支曲有两个特点:

1.动作性强

“逐宵上草料数十番,喂饲得漂息胖肥。但有些秽污却早忙刷洗,微有些辛勤便下骑”,一连串动作,生动展现出主人家对马儿的“气命儿般看承爱惜”;面对外人的借马,他只能牵马备鞍,但“懒设设”、“意迟迟”、“气忿忿”三个口语形容词的运用反映出主人的不情不愿。散曲的连续性动词,增强了散曲的表演性。

2.语言本色流畅

一方面是大量俗语、市井语的运用令作品极具现场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个人物形象的共存与互动营造出逼真的生活景象,酷肖马主这个市井小民的口声,极大地丰富了曲词的表现力。

作为民间俗文学的延伸,散曲中的俗成分很多来自于语言中动词的运用。以马致远的这支套数为例,如果抛开散曲的格律来看这支散曲,就是一个叙事文的描写片段,一连串的动作不仅指出了当时的场景,更带着曲中人马主强烈的感情因素。

这种全用行为动词展示动作描写,暗含作者主观情感态度的写法是民间俗文学中常见的技巧。它以一连串的动词快速地推进叙事的发展,看似理性客观,却在用字上或褒或贬,融入了作者对于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明代拟话本小说“三言二拍”脱胎于宋元话本,深受市民文学的影响,这种对于动词的运用就显得尤为突出。以其中《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秦重服侍花魁娘子王美娘醉酒的这一段为例,正是通过一连串逼真生动的行为动词,作者刻画出一个细心体贴的痴心郎形象:

却说美娘睡到半夜,醒将转来,自觉酒力不胜,胸中似有满溢之状。爬起来,坐在被窝中,垂着头,只管打干哕。秦重慌忙也坐起来,知他要吐,放下茶壶,用手抚摩其背。良久,美娘喉间忍不住了,说时迟,那时快,美娘放开喉咙便吐。秦重怕污了被窝,把自己的道袍袖子张开,罩在他嘴上。美娘不知所以,尽情一呕,呕毕,还闭着眼,讨茶嗽口。秦重下床,将道袍轻轻脱下,放在地平之上。摸茶壶还是暖的,斟上一瓯香喷喷的浓茶,递与美娘。美娘连吃了二碗,胸中虽然略觉豪燥,身子兀自倦怠,仍旧倒下,向里睡去了。

这种动作行为动词的连环使用,造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动作组,与单个的动作行为相比,它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体验,因为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这一连串动作的可信度。作为虚构文学的小说,增强可信度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前提。而在散曲中这种手法的大量运用,一方面是出于表演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创作者受俗文化影响对于流动性的偏爱所致。

三、用词刻意重复

用词刻意重复是元散曲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语言特点。如周文质《正宫·叨叨令·自叹》:

去年今日题诗处,佳人才子相逢处。世间多少伤心处,人面不知归何处。望不见也末哥,望不见也末哥,绿窗空对花深处。

这支小令题名为《自叹》,可见作者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抒情写意,是传统文化中士人进入创作心境的一个基本原因。曲辞隐栝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诗意,也显示出文人思维中常见的“物是人非”的主题。但特别之处在于散曲的用词上。散曲一句一个“处”字,以重复的字眼串起全曲。从散曲的“耸听”角度看,全曲全用一个字收尾这显然是押韵的极端例子,在演唱过程中便于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从“耸观”的角度来说,这支曲极工巧,是一种富有趣味的文字游戏。

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评价诸多散曲名家时常用到的一个词“工巧”。如高克礼“小曲、乐府,极为工巧,人所不及”,汤式“所作乐府、套数、小令极多,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20]等等,都显现出元代散曲家将“工巧”作为了散曲语言的风格特征之一。“工”即工整,是传统诗词格律化的延续;“巧”则是强调这种工整不在于文字的典雅蕴藉,而取其市民口味的“因巧成趣”。民间文学中讲求“无巧不成书”,是指以巧合串起小说叙事;散曲中的“巧”则多指以语言的故意冲撞来显示作者驾驭文字的高超水准。就像金圣叹在点评《水浒》时指出的“犯”字决,专以情节的重叠对照来显出作者迎难而上、越险越巧的高超艺术手法。散曲中的用词不避重复,也是散曲作家的一种迎难而上、以显示其文才的手段。它以浅显明了的方式展示作者的文学才华。不论欣赏者的水平高低,都可以一眼看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

这种方式与散曲中种种“巧体”、“俳体”的运用一样,是散曲适应社会普通大众浅层审美需要的产物。任讷先生在《散曲概论》中指出:“曲之初创,本属一种文字游戏,填实民间已传之音调,茶余酒后以资笑乐者。”这指明了元散曲本是民间游戏的文人变体,其根源仍是民间的喜乐文化,消遣娱乐为它的本质。它经由文人的吸收消化和借用改造后,仍然难以如南宋词一样真正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工具,虽然在元后期不断雅化,但散曲的游戏本质仍使它成为文人娱乐的不二之选。

这种文字游戏的特性,就意味着它是文人间的一种交往互动形式。作者以文字为戏,创作目的就在于博人一笑,显出自己“人所不及”的一面,赢得“江湖盛传”,那么在创作中作者就必然要以“江湖”口味为标准,迎合“江湖”欣赏趣味。这种读者意识是文人们争相创作这种“巧体”、“俳体”的主因。也可以说,是元代社会开放的市民意识形态介入到士人的创作意识中的力证。元散曲作品中“俳体之格势极多,制作不穷,几占全部著述之半”(任讷《散曲概论》),也从数量上证明了民间游戏风气对于文人创作动因的渗透。

第二节 元散曲散文化的语篇结构

从吴梅先生开创散曲现代研究开始,学界就注意到了元散曲散文化的艺术特征。研究的重点始终停留在散曲的口语化的用词及白话体的句式构成上,而对散曲散文化的语篇结构一直研究甚少。本书认为,元散曲散文化的语篇结构主要体现在散曲作品的简单化结构模式和线性思维模式上。

一、简单化结构模式

以乔吉的《双调·清江引·有感》为例:

相思瘦因人间阻,只隔墙儿住。笔尖和露珠,花瓣题诗句,倩衔泥燕儿将过去。

这支写相思之情的小令一开始就点明了引起“相思瘦”的原因是有人从中作梗,即使一墙之隔也成了咫尺天涯。因为无法见面,所以连互通情愫也是难上加难。于是,主人公只好以露珠和墨,花瓣题诗,请衔泥燕儿将自己的相思情意衔过墙去。这样的散曲内容几乎可以用几个因果句连缀起来,它完全抛弃了诗词中的留白、回环、顿挫等技法,将语意、情意全部吐露了出来,虽是直陈却因情真而显得动人。全曲用语直白,情韵天然,全凭着别致的想象和真挚热烈的感情而获得了清丽神秀之美。

散曲总体而言是以散文的体式构架全篇。与宋词结构的婉转回旋相比,散曲的结构普遍要简单得多。这里说的简单,就是指散曲语篇结构的简单化,也是指散曲创作基本遵循日常口语书面化的特点。与诗词语言不同,它以简单清晰的结构层次构建内容。这与散曲多“即席之作”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散曲创作的即时性特点,它的结构层次更多出于“耸听”的考虑,也就呈现出一听即懂、层次明朗的简单化结构特征。

二、线性思维模式

具体而言,元散曲中有三种基本的线性思维模式。

1.以时间为轴的线性思维模式

如杨果《仙吕·翠裙腰》:

【金盏儿】减容姿,瘦腰肢,绣床尘满慵针指。眉懒画,粉羞施,憔悴死。无尽闲愁将甚比?恰如梅子雨丝丝。

【绿窗愁】有客持书至,还喜却嗟咨。未委归期约几时,先拆破鸳鸯字。原来则是卖弄他风流浪子,夸翰墨,显文词,枉用了身心空费了纸。

【赚尾】总虚脾,无实事,乔问候的言辞怎使?复别了花笺重作念,偏自家少负你相思。唱道再展放重读,读罢也无言暗切齿。沉吟了数次,骂你个负心贼堪恨,把一封寄来书都扯做纸条儿。

这支套曲运用的是典型的以时间为轴的线性思维模式。它通过一位女子接读一封虚情假意的“情书”的前后情态变化,将主人公既爱又恨的心理剖绘得淋漓尽致,极富生活气息。同时,从“慵针指”到“拆破鸳鸯字”,再到“再展放重读”、“暗切齿”,直至“把一封寄来书都扯做纸条儿”,大量的动作行为动词将女子的内在心理的变化外化成可演、可见、可感的具体行为,使女子缥缈的情思实化为了现实的生活场景,具有了鲜活的市井味道。以时间为轴遵循了真实的生活流程,它抛开了文人创作时刻意改变叙事时间以营造叙事效果的专业手法,以最简单的时间流程模拟生活真实,其间表露出的是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刻意仿制,以及专意求俗的创作心理。

2.以创作心理流程为轴的线性思维模式

以徐再思的《中吕·朝天子·常山江行》为例,曲中写到:

远山,近山,一片青无间。逆流上乱石滩,险似连云栈。落日昏鸦,西风归雁,叹崎岖途路难。得闲,且闲,何处无羹饭?

从标题中,可以看到这是一支典型的写景散曲,从江景入手是最正常不过的写法。而在开阔的江面上,作者的视野可以自由地延伸开来,因此,“远山,近山”同样呈现在作者的眼前,这种同样逼近眼前的自然山水让作者感到的是连缀成一整片的绿色。但视野的舒畅不能掩盖小船逆流而上的艰难。乱石滩的颠簸让作者从实景的感受中产生了对生活的联想,连云栈是古代川陕必经之路,寓意蜀道难。而后一句既是写景,也是写情,作者的思绪也由外在自然引发的直观感受和联想,自然地转向了由内心体验而人化的外在景物上。就在这一出一进的转化间,作者的思路就从最初的人对自然的客观观察转化为了对于主体内心苦闷的外射上,由此,作者的心情从最初的“一片青无间”的江山美景,转为了带有主体强烈意志的“落日昏鸦,西风归雁”上。这样的景物并不一定是完全出于作者的想象,也很可能就是作者当时所见之景,但与一片郁郁葱葱的青山相比,它所蕴含的作者的内在意志已经压倒了它的自然性,而使之成为了作者“叹崎岖途路难”的外化注脚。到全曲的最后一句,作者已经完全从自然景物中跳脱出来,他的“羹饭”之思源于作者现实生活中“途路难”的生存感受。这时的作者已经无意去欣赏那一片远山、近山了。他的社会性的痛苦体验压倒了他对自然的审美欣赏。从乐景到悲景的转变,连带着作者的主观情感体验的变化。如果这样一个题材交由一个宋代词人创作,全用景语已足够作者发挥。而在散曲作者手中,他不仅写出了自己的情绪变化过程,而且忠实地再现了这样一个过程,读者在阅读中也可以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而体会到作者当时的真实心境。

3.以日常言语交流为轴的线性思维模式

对话模式在元散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多人间的问答,到男女双方的对话,到主人公自己内心的辩驳,再到主人公个体的独白,莫不遵循日常交际中的基本原则和交流模式。如:

夜深深静悄,明朗朗月高,小书院无人到。书生今夜且休睡着,有句话低低道:半扇儿窗棂,不须轻敲,我来时将花树儿摇。你可便记着,便休要忘了。影儿动咱来到。

——刘庭信《中吕·朝天子·赴约》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姚燧《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第一支散曲虽然只写了一个主动热情的女子的语言行动,但曲中主人公显然更注重的是两人间的互动:女子的“赴约”是以男子的“等候”为前提。这不是《聊斋》中一场意外的“自奔”,所以女子一再提醒书生:“今夜且休睡着”、“你可便记着”。因为是互动,是交流,女人的话语内容及语气也是遵循最基本的交际原则,将自己预设的行为、时间、地点以及对对方的要求一一点明。这并不是传统诗歌独白式的写法,它是现实中交流的艺术版本,也是民间文学努力适应普通大众欣赏需要而做的贴近生活的尝试。

第二支散曲写出了一个思妇内心中与夫君的交流。思妇的两难和挣扎在她的独白中一一呈现,但与传统诗词的不同在于,在她的独白中,夫君的感受以思妇的替代想象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可以将这支看似独白的散曲改成对白的形式:

妇:欲寄征衣?

君:不还。

妇:不寄征衣?

君:寒。

妇:寄与不寄?

君:……

妇:妾身万千难。

因此,这篇独白更像是两个人的心灵对话。在他们的反复商量中,远隔万里的两个人的关系因一件征衣而贴近了。比较一下传统思妇题材中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诗词中,夫婿是否真的愿意去封侯,并不是主人公关注的重点,女子着重表达的是自己的孤独体验,这种对“独”的表现和体验正是文人创作的重点。而对话,这种日常交际的方式显然要比个体的独白更具生活气息,也更具民间风味。

对于元散曲这样一种极具表演性的艺术形式而言,线性思维不仅是为了方便作者的创作,更是为了方便观众和听众在短时间内了解曲辞大意,体会曲意。这种对欣赏者欣赏感受的注重推动了散曲俗文化特质的融入,也使散曲作者不仅写出了自己的情绪变化过程,而且忠实地再现了这样一个过程,读者在阅读中也可以随着作者的情绪变化而体会到作者当时的真实心境。

这种线性思维模式显然是受到了元代杂剧、话本等多种叙事艺术形式的影响,很多元散曲创作就是微型的杂剧或杂剧片段。它顺应听众的欣赏习惯,降低了理解欣赏的难度,令元散曲具有了“耸听”的特点,也增强了散曲浅显易懂的“俗”的特质。

综上所述,元代散曲中的俗根源于它所着力展示的生活真实上。这种生活真实不仅仅是精确描摹市井生活百态,更在于真实再现民间文化中人与他者的紧密互动。这种互动构建了元散曲中作者与读者、主人公与他者、内在主体与外在客体等多元并立的艺术结构,并以他们富于变化的关系作为元散曲俗美构建的基础,在元散曲的文本层面上显现出市民化的语汇构成和散文化的语篇结构特点。

从凸显主体意识到强调两者关系,这是元散曲从传统仕林文化中分离出来的最主要特征。在散曲中这种手法的大量运用,一方面是出于表演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创作者受俗文化影响所致。它造就了元代散曲中活泼泼的生活律动,也奠定了散曲鲜活躁动的艺术美感。

同类推荐
  • 爱心向阳

    爱心向阳

    宜宾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从古至今吸引着无数的仁人志士前来寻梦。走过这方山水的文人——杜甫、韦皋、苏轼三父子、范成大、陆游、黄庭坚等等。还有近代来这片热土求索奋斗、工作生活的南溪女婿朱德、传奇伉俪梁思成与林徽因、戏剧大师谢晋与曹禺等等。他们为宜宾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文化,在这里演绎留下许多动人故事;他们闪耀在中华的灿烂星空,永远照耀我们的心灵。
  •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本书主要内容为:亚洲风俗,元宵节的来由,寒食节的来由,端阳节的来由。
  •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

    本丛书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八卷)

    本书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书中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这样,在情节的生动性方面,不能不受到史料的限制;而对读者了解历史,提供的材料是比较可靠的,有根据的。用故事化形式来讲述历史,有它的局限性。通过故事,读者只能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活动的片断;有的故事,可能只反映事件的现象,至于它的经济、政治的背景以及它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关系,不大可能用故事形式来详细论述。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
  • 陇上灯谜六十年

    陇上灯谜六十年

    本书辑录了甘肃省自建国以来六十年间著名谜语专家创作的谜语,内容涉猎广泛,谜面用典丰富,文字典雅、工整、谜语或形象生动,或妙趣横生。适于谜语爱好者、收藏者及对此感兴趣者阅读、鉴赏。
热门推荐
  • 深蓝情惑

    深蓝情惑

    她,差点遭继父欺负的可怜女孩。他,横跨黑白两道的王者。“你救了我,从今天起我的命是你的。”她许下诺言。一场意外,他要了她。“后悔了吗?”他问。“谢谢你。”她说:“因为是你!”他认为她长大了,懂爱了。她走了,只留了几个无情的字:对不起大哥,我背弃诺言了,请别怪我……他日夜地想念,疯了般地找她。当他们再次相见,他不再如当初那般疼惜她。次次的强取豪夺中包含了更多的是愤怒和报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

    说幽默话做幽默人

    本书以趣味横生的案例,鞭辟入里的分析,在给人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教会你掌握幽默的本领。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类推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归纳类推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张建文

    张建文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当代青年知识分子重要精神世界的长篇小说,作者力图塑造一个中国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主人公张建文是一个贫寒普通的农民家庭的孩子,但他是一个有志的文学青年,一个有现代思想的新的中国青年,但他也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一个受传统思想浸染甚深的传统中国人,他的现代思想总要在他所生长的环境下低头。他一直总受到环境的压迫。他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在一次相亲的机会上相见了一个不错的女孩,他本并无意接触的,因为他还有一件重要的写作事情要做,可是出于大部分外在压力的情况下,他只得答应了继续了解交往一下,而之后他就深陷这件事中不能抽身而去。他被逼婚;他毅然决然离家出走了。但是两天后他又回家了;父亲怄气旧病复发,而且还那么严重——其实这只是不甘心的父母所设的计。他面临这样一个处境:如果选择顺遂父母意愿,则可能意味着背离自己的信仰和毁掉写作,如果选择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写作,则可能致父亲怄气病发而亡。他最后意识到:对他来说,最大的问题乃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问题。他最后仍然走出了自己家。他似乎脱离了他的时代,他只瞩目于他的信仰和写作;他无疑是个新人的形象。通过他,作者预示以后的中国人在思想精神上的发展
  • 剑影行

    剑影行

    遭遇人间冷暖、曲折、劫难的童年成长,经历人性的善恶、现实的世态、名利的手段,成就一代救世英雄的辉煌之路……
  • 快穿之攻略大魔王

    快穿之攻略大魔王

    “818,我突然发现原剧情里的男主,眼睛都有问题,可以不攻略吗?”宋馨看着自己要攻略的对象,默默的跟自己系统私聊去了。“不可以不攻略,但是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虐。”从此,宋馨就走上了虐男主的不归路。不伦是霸道总裁还是腹黑王爷都是有的。只是男主绝对不是被攻略的男主们,可能是男二。宝贝们可以放心入坑了,我会在下面接着你们的,群号:317158265
  • 锦墨辞

    锦墨辞

    锦绣成灰,墨言沧海。
  • 和总裁的冷战期

    和总裁的冷战期

    夏小沫,一个普通的小文员,被部门主管欺骗感情的她遇到合租室友秦雅,从此人生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