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4700000014

第14章 盾牌行动未使伊军后退半步 布什拍板推出沙漠风暴计划

1990年8月7日凌晨2时,布什总统正式批准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命令下达后,五角大楼迅速行动起来。早晨6点整,国防部长切尼准时在办公大楼的中心会议室主持会议,详细部署了“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

实施“沙漠盾牌”行动计划,首要的问题是部队调动。它需要向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调遣陆、海、空军20~25万人的兵力,而且,这些部队需要从本土和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中的数十个分散点上进行集结。完成此项任务,谈何容易!

总统的命令仅下达5个小时,两支先头部队即开始行动起来。

第一支先头部队是美军第82空降师的2300人。这支部队于7时30分全部登机完毕,5分钟后,运载这批伞兵的飞机奉命从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基地起飞前往沙特。

第二支先头部队是2个飞行中队,共计48架F-15战斗机。

这支部队几乎和第82空降师在同一时刻,从弗吉尼亚州的兰利空军基地起飞前往沙特指定机场。此时,远在夏威夷美军基地的海军陆战队也于当天登船启航。

美军派出的这些先头部队,虽然机动灵活,具有陆、海、空三军多种作战能力,但他们只有轻型装备,力量单薄,真要同伊拉克部队较起劲来,根本抵挡不住伊军重型坦克的进攻。对于这一点,每一个美国士兵都清楚。

8月8日上午,美军先头部队都已准时到达预定地域。官兵们一下飞机,浩瀚的沙漠和酷暑便向他们扑来。他们还来不及领略大漠风光,就在漫天飞旋的风沙中搭起简易营帐,进入寂寞难耐的戒备状态。

在广袤无垠的荒漠中,这些美军官兵好像一眼可以望到天边。他们想,这如果是一次旅行,那就太浪漫了,然而这是战争前夜。大漠孤烟,无家可归的感觉,开始困扰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战争会在什么时候、从什么方向向他们走来。军人就是军人,他们无法主宰自己。“国家利益”在哪儿,神圣的主在哪儿,甚至他们的敌人萨达姆和萨达姆的军队在哪儿,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枪里已经压满了子弹,只知道自己的心脏还在跳,只知道风沙抽打面颊的滋味以及太阳过分热烈会叫人讨厌。此外,他们一无所知。

鲍威尔和诺曼都曾深为这些先头赴海湾地区的美军担忧。作为一线指挥员,他们懂得漫长的海上和空中运输线为“沙漠盾牌”行动造成的巨大困难,他们不得不担惊受怕地承担起走向海湾的风险。

来自五角大楼的官员们对萨达姆的基本估计是:萨达姆不想同美国开战,只要美国继续派兵去海湾,伊军绝不轻举妄动,但不能绝对排除他铤而走险的可能。为此,后续部队必须紧随其后。于是,美军大规模的海上和空中运输行动,便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紧张地开始了。

8月9日,驻海湾地区周围的美军,包括两个拥有100多架战斗机和歼击机以及10多艘水面作战舰只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奉命进入海湾地区,“独立”号航空母舰及其战斗群驶向阿拉伯海。与此同时,“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向东地中海移动;8月10日,首批17艘第一类后备舰只转入现役,其中第一艘快速海运船到达佐治亚州的萨凡纳;8月11日,战略空军司令部的B-52轰炸机满载武器到达其打击范围内的基地,并在中央总部空军的控制下立即进入待命状态。美空军的1个C-130运输机中队到达沙特阿拉伯,以满足战区内空运的需要;8月12日,第101空中突击师从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乘飞机抵达,并开始部署。两天后,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第7陆战旅,开始在朱拜勒港口卸下其海上预置中队的装备。这是一支拥有坦克、直升机、固定翼攻击机的多兵种合成的部队。

到8月22日前,中央总部司令在远离美国8000英里之外的海湾地区,已拥有了7个旅、3个航母战斗群、14个战术性战斗机中队、4个战术空运C-130运输机中队、1个战略轰炸机中队和1个“爱国者”防空导弹单位。

接着,执行“沙漠盾牌”行动方案的美陆、海、空军各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向海湾地区调遣……五角大楼在不停地运转,“沙漠盾牌”方案正在实施。兵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国防部长切尼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他们准备请求布什总统批准征召后备役人员。

切尼向布什简要汇报了“沙漠盾牌”方案的执行情况,接着提出了兵力不足的问题,请求总统批准征召50000名后备役人员。

这一行动无疑将牵动美国国民的神经,即使是在越南战争最紧要的时刻,约翰逊总统也曾拒绝五角大楼征后备役军人的计划。而全面动员美军现役力量、把战线投向万里之外,对美国的安全是不利的,况且海湾危机对美国后备役军人适应战争的能力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沙漠盾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没有足够的兵力保证是不行的。所以,这次征召后备役军人中还将包括大批美国女兵,她们同男人们一起,将从事后勤、运输、医疗、建筑、情报等军事专业工作。

其实,从美国出兵第一天起,布什总统就想到过这个问题。

出兵就像泼一桶水,泼出容易收回难。当然,布什总统从来也没有想过往回收。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很难在没有公众的参与下逐渐进入战争状态。因此,当五角大楼提出征召计划时,布什很痛快地同意了。

布什于8月23日正式签署12727号征兵命令:授权国防部长按《美国法典》第10编第673条b款征召编组后备部队和单人后备役人员服役。

从某种意义上说,战争爆发仅8天,伊拉克承受的压力就已经超过了对伊朗作战8年的压力。联合国“经济制裁决议”的执行,使伊拉克的经济陷入困境。美国、法国、英国、土耳其、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宣布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全部资产,并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封锁。

伊拉克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出口石油,多国部队的舰艇在海湾封锁了伊拉克的海上通路,不准舰船进入伊拉克,使伊拉克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出产的石油难以从海上运出,陆上输油的3条油管又被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关闭,更增加了伊拉克经济上的困难。

不要看萨达姆是个“狂人”“粗人”,实际上在入侵科威特之前,他对战争爆发后的困难就已经估计到了。他想:“西方人要治我,我也有法子治你。”早在战争发起前,萨达姆就秘密告知伊拉克军队:打入科威特之后,要撒开大网,扣留一切西方人。同时宣布,对于渎职放走西方人质的军人,将以军法论处。由此看来,萨达姆不仅有吃掉科威特的武装实力,而且还准备了对付西方人的“人质盾牌”。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即用武力威胁扣留了数千名美、法、英等国的外交人员。按照萨达姆的旨意,伊军还将美国人质安置在伊科地区的重要军事、经济目标内,既能防止多国部队轰炸,又使美国人解决科威特问题难以下手。

8月18日,伊拉克议长萨利赫宣布,所有敌视伊拉克的国家的外国公民都不得离开伊拉克和科威特。加上在此之前的数千名外交人员,伊拉克扣留的西方人质已达到2万人。他们将把这些人质作为第一批牺牲品。

这样,人质成了伊拉克的“救星”。一方面,伊拉克可以用人质做条件,迫使美国放弃进攻或要求伊拉克撤军,同时宣称,只要美国保证不发动进攻,它就释放人质。这样,伊拉克就能在人质的掩护下,从容布置防御。另一方面,伊拉克根据各国对它的态度,对那些在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中行动不太坚决的国家,先后释放了一些人质,企图以此来分化和瓦解多国部队。

伊拉克的人质危机同它的入侵一样,进一步激怒了美国人,也激怒了法国人、英国人、日本人和德国人,他们一致呼吁联合国授权,以共同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在西方多数国家的呼吁下,联合国安理会于8月25日通过决议,授权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海军使用武力,封锁对伊拉克的贸易往来。这是联合国成立45年来,第一次使用联合国的旗号,授权几个国家对一国实施国际封锁或经济制裁。

按说,有了联合国的这个决议,美国向伊拉克动武、解放科威特也就等于有了尚方宝剑。但是,布什和切尼、鲍威尔以及五角大楼的其他领导人,都没有立即这样做。他们保持着冷静的、慎之又慎的态度。但是,联合国的决议毕竟使布什“出师有名”。为此,布什感到欣喜万分。

然而,就在布什准备行使授权、采取行动的时候,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突然发生了。

9月16日早晨,《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通栏标题刊载了美空军参谋长迈克尔·杜根上将的谈话:《如爆发战争,美国将依赖空袭》。该报谈到:“直到两星期前,美国国防部列出有关伊拉克国防的清单,按先后顺序排列为:伊拉克防空基地、机场和军用飞机;中程导弹发射场,包括飞毛腿导弹;通信和指挥中心;化学武器工厂、核工厂、军火工厂;伊拉克的装甲部队;萨达姆的地下掩蔽指挥部;空军指挥中心……”

以色列人士建议说,刺痛萨达姆的最好方法,是把他的家庭、私人卫队和他的情妇作为目标。如果萨达姆的确应该成为我们打击的焦点,这就是被称为斩首的军事战略。

“我们的陆战队和陆军地面部队可用于实施牵动,侧翼攻击、阻击伊拉克对沙特阿拉伯的进攻,也可能需要使用地面部队去重新占领科威特。但只是在空中力量彻底摧毁了敌人的抵抗之后,士兵才可能走进去。”

鲍威尔得知杜根发表谈话的消息,怒火万丈。他怎么也不相信杜根将军会做这种事情。一大早,他便给切尼打了电话,要求处理杜根。

切尼找来当天的《华盛顿邮报》一连看了两遍,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又打电话给斯考克罗夫特。斯考克罗夫特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事件。

为了消除和减少由于杜根失职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斯考克罗夫特在“面对全国”节目中强调指出:“杜根将军不在指挥系统之内,他并不能代表政府。”

毕竟一切都晚了,杜根已经把不该说的话全都说了出去。

很显然,数十万大军集结海湾地区,对美国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而最为难的还是前线指挥官诺曼·施瓦茨科普夫。

但是,使他更为迷惑不解的是,“沙漠盾牌”方案执行至此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是防御还是进攻,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

实际上,布什对局势朝哪个方向发展还不很明朗。大批兵力调往海湾,当然是想给萨达姆一点厉害看看。但是,世界舆论、国会与国民都不希望背起战争的重负,因此不能不谨慎从事。布什相信,未来的一场战争不可避免,但棋子必须一步一步地走。

实际上,五角大楼的高级官员包括鲍威尔、切尼在内,他们此时的心里都没有底。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经济制裁、封锁伊拉克的议案,想整治一下萨达姆,世界舆论也期待着萨达姆回头是岸,但萨达姆却不理这一套。美国国会的一些人也不希望美军去为解放科威特而流血。

美国动用了那么多兵力开往海湾,而且还将有大批兵力去海湾,这仅仅是“防御”吗?打击萨达姆的军事行动仅仅是布什总统的一种愿望吗?

为了对美军陈兵海湾之后的行动更有前瞻性,切尼主持了国防部的会议,讨论了上述话题。

10月10日8时,诺曼的参谋长、海军陆战队罗伯特·约翰斯顿少将乘飞机飞往华盛顿,向切尼、鲍威尔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详细报告了海湾地区美军的行动计划。

约翰斯顿说:“中部军区已经根据总统下达的遏制与防御任务对其部队进行了部署。但是,如果总统告诉我们明天开始进攻,我们就将采取这一行动。”从这个报告中得知,中部军区关于进攻行动的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头3个阶段全是空袭,第四阶段是地面进攻。

诺曼把下一步的行动报告,很快呈到布什总统处。布什总统只是满意地一笑,便放在办公桌头,并没有签署可否的意见。

布什对眼下几位重要人物在大脑里过了一遍,贝克、鲍威尔和诺曼·施瓦茨科普夫3个人,虽然对解决海湾危机的认识不尽一致,但他们也都是在帮助自己,也可以说是从反面帮助自己;而像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白宫办公厅主任苏努努,则是总统说一不二的政治帮手,他们似乎只能陪总统打高尔夫球、钓鱼或周末出游。实际上作为总统,这两方面的人都需要,如同他飞行的两只翅膀。

在定下决心之前,布什安排鲍威尔到沙特阿拉伯去了一趟,到那里看望诺曼和前线的部队,以掌握真实的情况。

鲍威尔按照布什总统的旨意,迅速飞往沙特。他发现,前线的部队包括诺曼·施瓦茨科普夫在内,几乎所有人都相当疲惫。他们在实行遏制政策的3个月里,情绪不定,风险和生活艰苦有增无减。

鲍威尔和诺曼第一次坐下来谈话。鲍威尔首先告诉诺曼说,“五角大楼仍然没有接到总统关于下一阶段行动的决定。但是,我们必须提出一份经过充分研究的比较周密的进攻计划。”

诺曼说:“萨达姆在科威特的军队已从10万人增加到43万人。如果进攻的话,就要继续给我增加兵力,直到足以把他们赶出科威特的足够力量。现在的兵力实施遏制政策是足够了,但要进攻还远远不够。还有一个问题是,兵员不断增加,若到头来进攻不过是一个儿戏,那么浪费和消耗就将成为我们政策的失败。”

鲍威尔问:“兵力大约还要增加多少才算是够用呢?”

“要增加1倍,空军作战飞机要增加1倍,海军航母从3艘增加至6艘,海军陆战部队和陆军装甲部队都要加倍。”

鲍威尔答应了他的要求,并又给他增加了装备精良的第7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这些都是美国最精锐的部队。

谈话结束时施瓦茨科普夫说:“坦白地说,我不认为实施攻势作战是唯一解决方法。但现在看,不走这一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对此,鲍威尔没有表态。他是一个极谨慎的人。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时候,他绝不信口开河。但从内心里讲,鲍威尔仍然不愿为科威特而战斗,但现在是在沙漠里、在前线,他不愿意给诺曼和部队增加任何心理负担。

1990年11月29日,是海湾危机中的关键日子。这一天,联合国安理会特别会议通过678号决议,授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1991年1月15日以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这是对伊拉克的一个“最后通牒”。

事实也正是如此,如果爆发海湾战争,对整个中东地区将是一场空前的浩劫,对全世界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美国在大举增兵海湾的同时,布什总统通过各种方式四处游说,动员说服它的西方盟国以及部分阿拉伯国家,共同派兵参战和担负战争费用。到1991年1月15日前,有30多个国家答应出兵参战。这样,再加上海湾地区的6个国家,共有近40个国家的多国部队云集海湾地区。总兵力达到70万人,装备飞机3510架,坦克2900辆,装甲车2200辆,舰艇400艘。在多国部队中,美国军队占绝大多数,总兵力为52.7万人。

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萨达姆会不会屈服呢?当然不会!他对布什总统让他滚出科威特的言论的回答是:一旦美国人卷入战争,我们将让他们血流成河。

为了对付多国部队的进攻,萨达姆下令在全国实行战时体制,将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由各区最高军事指挥官统管战区内一切事务。与此同时,萨达姆加紧扩军备战,其正规军在原有53个师的基础上扩建了13个师,另重新组建了11个师,达到77个师,总兵力增至120万人,装备坦克5600辆,装甲车6000多辆,火炮4000余门,飞机770余架,“飞毛腿”导弹800余枚。

至此,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双方谁都不愿意看到在海湾地区出现血流成河的景象。为了阻止战火燃起,伊、美双方和国际社会开始了抢救和平的努力。

首先是企图不战而胜的美国,在678号决议通过后的第二天,就提出了第一个和平建议,邀请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于12月中旬赴美国会见国务卿贝克,然后贝克赴伊拉克会见阿齐兹。

布什总统以为,这个建议的高明之处在于:如果会谈成功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会谈失败而诉诸武力,也可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因为美国已经尽到了“和平的努力”。

布什提出会谈建议的第二天,伊拉克也表示有条件地接受,愿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会谈。12月7日,伊拉克又释放了全部被扣押的西方人质。人们似乎从这里看到了和平的一线希望。

但是,好景不长。美伊双方在会晤日期上出现了僵局。

美国提出伊拉克外长12月20日至22日到华盛顿与美方会谈,美国务卿1991年1月3日前往巴格达与伊总统会谈。

伊拉克认为这两个会谈日期对伊拉克“不合适”,提议12月17日阿齐兹外长前往华盛顿会谈,1991年1月12日贝克国务卿到巴格达来会谈。

美国认为伊拉克提出的日期过于靠近1月15日的最后限期,没有同意。伊拉克不想改变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会谈安排。

国际社会争取和平的努力,也没有实质性的结果。

在各方的努力下,美伊会谈的日程安排上出现了一些松动。

1991年1月3日,布什总统建议伊拉克外长阿齐兹与美国贝克国务卿在1月7日至9日到第三国—瑞士进行会谈。

伊拉克表示同意。7日,会谈在日内瓦如期举行。美国坚持伊拉克必须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伊拉克坚持科威特是它的第19个省,不容第三国干预。

会谈在紧张的气氛中进行了36个小时,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1月13日,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抵达伊拉克,进行最后的和平努力,但仍告失败。他扼腕叹息,是战是和,只有天知道……

至此,美军的“沙漠盾牌”行动方案宣告结束,“沙漠风暴”行动方案开始执行。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终于爆发。

同类推荐
  • 海贼之战无不胜

    海贼之战无不胜

    站在圣地玛丽乔亚,埃尔西·D·巴克看着前方五老星,CP0,海军大将等这个世界的最强战力,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的军队,战无不胜!
  • 血刃狂兵

    血刃狂兵

    赤剑,一个不被记录在案,却始终为国效力的超然存在。它游走于黑暗与光明边缘,是龙国最强、也最神秘的特种部队。而赤剑中的最强者,被誉为‘血刃’。血刃一出,天下跪服! “卧槽,老子竟然不死不灭?” “我去,我这眼睛…血眼魔瞳?” “老婆,我说我是被迫的,你信吗?” ……看血刃狂兵,如何卧底都市,低调游走于灯红酒绿,嚣张泯灭一切罪恶强敌。《血刃狂兵》,是南征猛将继《特种军刀》《绝世特种兵之浴火战龙》后,又一沥血巨著!
  • 从亮剑开始打卡

    从亮剑开始打卡

    穿越到《亮剑》世界,通过卡牌,王岩获得了魏大勇的少林内家拳精通、段鹏的铁砂掌精通、李云龙的亮剑精神……还有山本一木的特种作战精通!终于,王岩成了抗日战场上的“阎王”。
  • 严密精深的军事制度(下)

    严密精深的军事制度(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仆后继,绵延百代。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无数的文明奇迹。
  • 慕晞

    慕晞

    感情,从萌芽到成长;烽火,从零星到燎原;岁月,从温馨到面目狰狞;国家,从内部腐朽到满目疮痍……情感经历几何……人性如何变革……国家何去何从……慕晞,见证爱情与烽火,行走在创世之路,点亮黎明。愿一曲宛如高歌,唱尽悲欢,道尽离合,盼一文情意绵绵,载尽聚乐,写尽功德。
热门推荐
  • 重生悍妞

    重生悍妞

    29岁的郁苗苗在婚礼当天重生回到了小时候。这一世,不再小白不再圣母,誓将彪悍进行到底。且看彪悍女如何成就她的彪悍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毒医不好惹

    重生毒医不好惹

    顾展颜只是想活下去,老天却似乎并不想让她如愿。好不容易穿越重生,睁眼差点葬身火场...
  • 纤纤酡颜

    纤纤酡颜

    尔尔此生,非惟是真。尔真,你命运多舛、诸多不幸。所以当初,想用这个名字告诫你,你的一生,万万不可当真。否则,会有不可枚举的苦痛。我从不知何为不幸、何为痛苦。我只知道,就算身躯已残、嗓音全毁、武功尽废,这世间,还有爱我的人,更有我爱的人。这就已然足够。
  • 一等鉴兵师

    一等鉴兵师

    原始纪元,一代帝人坐化,人族大乱,万族举兵,大能弹指遮天,小人物随波逐流。彼时,荒野一边最后一座城,世家长子碌碌无为十六年,最终被逐出家门,只能带着父亲一纸书信投靠他人。鉴宝师:客官,此物鉴定,灵石三千斤。客官:……鉴宝师:客官,别走,别走啊……可以讲价的嘛。客官:直接说,多少灵石。鉴宝师:三颗吧!客官:骗子吧?鉴宝师:……
  • 王等千年:为君归来

    王等千年:为君归来

    深蓝色及腰的长发,乌黑的眸子迸射出森寒的光芒。“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有这样的气场呢?”他从身后环住她。热气喷洒在她的耳边,脸顿时红了一大片,将他的手拍掉,洋装怒道“怎么?还嫌弃了?”“不敢不敢,我夫人这么美,我哪儿能嫌弃?”
  • 帝后难霸天子心

    帝后难霸天子心

    这次的任务是禾草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然而也是最后一次任务了。王,你不是要我帮你上位吗,为什么不让我伺候皇上啊?王,你不是喜欢日清吗,干嘛和我结婚啊?王,我要走了,你会伤心吗?王。。
  • 天下无敌的我

    天下无敌的我

    任你天纵奇才!我都一拳!一剑!败之!
  • 妃常穿越

    妃常穿越

    莫名其妙穿越了,成一国郡主,斗小三,斗庶女,天下无敌......唯独他的师兄狠不下心
  • 高冷上神来袭

    高冷上神来袭

    “你是何人”,女子抬起头,看着站在她前方的黑衣男子。男子并没有回答女子的话,只是看着女子。女子沉默了一会,便转身离开了。“你终究还是忘了我”,看到女子离开,黑衣男子摘下了面具,贪婪的看着女子的背影。……时间只是暂时把记忆尘封在心里,当一切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最终的抉择会是什么?
  • 最奇妙的地理未解之谜

    最奇妙的地理未解之谜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向读者介绍地理上的未解之谜,主要选取了地理上一些最受世人关注和瞩目的未解之谜。通过文章的深入解析,将人们感兴趣的地理奇迹与谜题立体地展现出来。同时,本书将引领读者去了解种种神奇现象背后的真相,以期获得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为刺激的阅读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