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92500000002

第2章 种子法则

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有过,老则精神衰迈,终须放倒。譬如无根之树,移栽水边,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

——《传习录·黄修易录》

01 12岁时,少年王阳明确立了“成圣”的志向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明嘉靖七年(1529)去世,浙江余姚人。他父亲叫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1481)的状元,做官做到南京吏部尚书。他祖父叫王伦(字天叙),应该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当时的人把他比作陶渊明、林和靖。王阳明的家族再往上追溯,可以追到西晋时期琅琊孝子王览,王览的孙子就是东晋丞相王导。后王导的后裔王祜(祐)的六世孙王道迁居余杭。再后来,王道子王补之又迁居上虞。王补之曾孙又移居到余姚,成为余姚王阳明家族的起源。

王阳明原来的名字叫王云。据说在他出生前,他的祖母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一个神仙踏着祥云把一个可爱的婴儿送到自己怀里。然后,隔壁就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儿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王阳明。他祖父为了纪念这个梦,就给婴儿取名王云。奇怪的是,这个孩子直到五岁还不会说话。将近六岁那一年,有一天,一个和尚从门口经过,看到王阳明,感慨地说:“天机是不可泄露的,你们既然泄露了,他自然就不会说话了。”于是,他祖父把他的名字改为:守仁。果然,王阳明很快就会说话了。

大约在12岁时,少年王阳明就确立了“成圣”的志向。这个志向一下子让王阳明和同时代人拉开了距离。如果我们了解历史,就会知道王阳明生活的时代,处于政治上特别残酷的时期。整个明代社会的特点,一方面是富裕,是商业的觉醒,是向着海洋的远行;另一方面是封闭,是残酷的苛政。残酷到什么程度呢?和王阳明同时代的文徵明(1470—1559)在北京期间给岳父写过一封信,提到短短几天内,官员被杖死者十六人,充军者十一人,削官为民的四人。所以,文徵明不敢再待在官场,找了借口向皇帝请辞,回到老家苏州,把园林当作了桃花源。

另一方面,那个时代的读书人都通过科举来实现自我价值,但所谓的自我价值只是为了做官;读书已经不是为了人格的完善,而是为了升官发财。

王阳明的立志成圣,既没有走上退隐的路,也没有走上绝大多数人走的做官的路;而是走了一条自我人格完善的路。他其实是回到了儒家的初心,恢复了儒家的源流:要做人,做你应该成为的那种人。

儒家从创始人孔子,到孟子,再到宋明理学,一直认为夏、商、周三代,是理想的和谐社会。如何回到那个和谐社会?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培养个人的德性。也就是让每个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君子,甚至成为圣人,整个社会就可以变得很美好。那么,怎么才能让个人变成君子甚至圣人呢?儒家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体系,体现在四书五经里。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也有说六经的,还有一部失传了的《乐经》。这几部经典包括了历史、哲学、文艺、礼仪等,是儒家教育的基本典籍。

四书是《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孟子》(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集)、《大学》(出自《礼记》,据说由曾参整理成文,程颢、程颐把它当作孔门的入门读物)、《中庸》(出自《礼记》,据传是孔子曾孙子思所作,被认为是孔门心法)。朱熹最早把这四本书编在一起,从此成为儒家的基本教材,尤其是《大学》,更是让人如何成为圣人的教科书。

《大学》一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成为儒者一生所要成就的基本目标,被称为三个纲领,大意是:成为一个圣人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弘扬内心光明的德性;在亲民,朱熹解释为“在新民”,让人民不断自我革新,而王阳明认为应该解释为“在亲民”,按王阳明的意思,人生的大道,就是要与民众仁爱无间,就是要达到最高的善,最完美的境界。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大学》又陆续提出了“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纲领,加上八个条目,强调的是修己,是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完善之后,才能治人,所以,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儒家通过这三个纲领、八个条目,把个人的自我道德完善和治国平天下结合在一起,把个人、家庭、国家统一为一体。

朱熹把这一套教育聚焦在“格物致知”,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就可以“去私欲,存天理”,达到至善的境界。朱熹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在朱熹看来,格物是第一步,透过观察,探究、穷尽事物的规律、奥秘、道理,从而进入第二步:致知,获得认知、智慧、知识等。朱熹的解释强调了训练的重要性,以及训练次第的重要性。但朱熹的朋友陆九渊不太赞同朱熹的说法,觉得朱熹的问题在于企图从外在的事物上去求得“理”,这是不可能的。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应该从心这个源头上着手,心即宇宙,心就是理,应该从心这个源头上去求得理,才是正道。

朱熹的学说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尤其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则,所以,到南宋时,朱熹的理学已经是社会上非常主流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把它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王阳明一开始也信奉朱熹的方法,但在一次“格物”的实践后,他对这种从事物上去探究寻求“道”的方法产生了怀疑。那次实践是他和一个朋友一起进行的,他们“格物”的对象是竹子,朋友对着竹子格了三天就挺不住了,产生幻觉,极度疲乏,王阳明坚持了七天,也同样产生了幻觉和疲乏。这次实验让王阳明开始不再笃信“格物”之说,从此,他摆脱了朱熹的影响,去开创了一套自己的心学系统。

02 我们首先应该抓住大的“核桃”

王阳明和朱熹虽然路径不同,但基点是一样的,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应该是立志,也就是立志成圣。只要立志成圣,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人生中最大的东西,就像小和尚的故事里说的,抓住了“核桃”。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很忙碌,但是在修行上好像没有什么进步。有一天,他去请教老和尚:为什么我们那么忙碌,做了那么多的事,还是没有什么进步?

老和尚就让小和尚把他平常化缘用的钵拿来,又叫他去拿一堆核桃放在钵里,直到放不下为止。然后,又叫他拿了一些大米放到钵里,居然可以放进去。又叫他拿了一些水倒进钵里,也可以放进去。又拿了一勺盐倒进钵里,还是可以放进去。钵里放满核桃之后,还可以放进这么多东西,是因为核桃之间有缝隙。

老和尚问小和尚:明白了?小和尚茫然。于是,老和尚让小和尚再拿来一只空碗,先放水,再放了一勺盐,再放米,把碗装满米的时候,水开始溢了出来。老和尚让小和尚再放核桃,一颗也放不进去了。小和尚这才明白老和尚的意思,如果先把那些小的、琐碎的东西放满了,那么,就不能再放大的、核心的东西;但如果抓住了核心的、大的东西,那些小的、琐碎的东西就都能被包容进去。

有人把这个故事里的碗比作我们的生命,就是说,在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里,我们首先应该抓住大的核桃,就可以容纳很多别的东西,但假如我们总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操心、劳作,那么,一辈子都无法把大的核桃装进去。

王阳明心学里,反复讲做人、做学问的最基本的原则,和这个故事所讲的很接近,但王阳明用树来比喻。

《传习录》里王阳明对学生说:“我教导人要致良知,要在格物上用功,是有根本的学问。一天比一天进步,时间越久就越觉得精明。现在的教书先生总是教人到每件事物上去寻求探讨,那是没有根本的学问。在年轻的时候,虽然还能修饰表面,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到老年时精力衰竭,一定会支撑不住。就像把一株无根的树移栽到水边,短时间内树虽生气勃勃,但时间一久,一定会枯萎而死。”

王阳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找到了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源,那么,他每天的努力,都会让他进步,像一棵树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生长,越来越能经受风雨,越来越强壮。但如果没有找到根源,只是在向外追求,那么,花的力气都在消耗自身的能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很快衰老;就像把一棵没有根的树种在了水边,很快就会死亡。

03 学习要有一个本原

有一个学生问王阳明:“曾参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功夫虽然真切,大概还不理解‘一以贯之’的功夫。”

王阳明回答:“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掌握用功的根本,才告诉他一以贯之的道理。学习的人如果真能在忠、恕上下功夫,难道不就是做到一贯了吗?‘一’如同树的根,‘贯’如同树的枝叶。没有树根,哪有枝叶?本体和作用出自同一个源头,本体还没有确立,作用从哪来呢?朱熹说‘曾子在作用方面,已经根据具体事物精细明察,尽力而行,但没有明白根本的本体’,大概还没有说完全。”

王阳明又以种树为比喻:“种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要想树木长高,开始时就一定要剪掉多余的枝条。要想德行盛隆,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喜爱诗文,精神就会逐渐倾注在诗文上。其他很多爱好都是如此,耗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我在这里讲学,讲的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能相信的,只有立志。学习的人有一心为善的志向,犹如树的种子,只要不刻意助长它,也不轻易忘记它,保持自然而然,一直栽培下去,就会日夜生长,生机日益完备,枝叶日益茂盛。树刚长出来时,有了分枝,应该剪掉,然后树干才能长大。初学时也是如此。所以,立志最可贵的是‘专一’。”

要找到本原,这是王阳明反复强调的:“学习要有一个本原,要从本原上去下功夫,就会逐渐进步。仙家用婴儿打比方,很能说明问题。婴儿在母腹中,纯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脱离母体后,才能啼哭,然后会笑,后来又能认识父母兄弟,逐渐能站、能走、能拿、能背,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他的精神日益充足,筋力日益强壮,智慧日益开发,不是从母体出胎那一天就能推究得到的。”

“所以要有一个本原。圣人能让天地定位、万物化育,也只是从喜怒哀乐还没有生发的中和状态里修养得来的。后世儒生不明白格物的学说,看到圣人无所不晓,无所不会,就想在开始时把一切彻底推究明白,哪有这样的道理!”先生接着说,“立志用功,就好像种树。开始时生根发芽,没有树干;有了树干,没有枝节;有了枝节,然后有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果。刚种植时,只顾栽培浇灌,不要想着枝啊,叶啊,花啊,果啊。空想有什么用?只要不忘记栽培浇灌的功夫,哪用担心没有枝叶和花果!”

在王阳明看来,掌握了本原,就等于抓住了事情的主宰:“天地间的万物变化,没有瞬息停止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是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的。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虽永无停息,时刻千变万化,也能从容自在。这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如果我们的内心安定自在,那么,一切都随着这颗心而井然有序)。如果没有主宰,就只看到‘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王阳明又用船的舵作为比喻:“做学问必须有个根本的宗旨,下功夫才有着落;即使做不到从不间断,也可以像船有一个舵,一提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否则,虽然是做学问,但也只是‘义袭而取’(只是偶然合乎天理而有所获),日常的行为还是没有方向,对于自己的习气没有省察,活着就始终到不了最根本的大道。”

总之,有了种子,有了本原,就“有了根本的宗旨,横说直讲,不管怎么说都对。如果这个明白了,到那个又不明白,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掌握到最根本的宗旨”。

04 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阳明心学里,关于做人的第一个法则,就是“种子法则”。王阳明把人的成长比作一棵树,树的成长,首先就是要找到种子,并且在种子上下功夫,让种子发芽、扎根泥土,然后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而这颗种子,就是立志。

王阳明反复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在《示弟立志说》里,开篇即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大意是学习做人,必先立志,若不立志,就像没有种种子,而徒做表面的培植灌溉,那么,再辛苦也不会有任何收成。接着又说:“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意思是世上的人之所以跟随大众,得过且过,随顺恶俗旧习,最后变成格调低下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立志。

那么,什么是立志呢?

陆澄请教立志的方法,王阳明回答:“只要念念不忘存养天理,就是立志了。假如能够时刻不忘存养天理,那么,时间长了,心里自然会凝聚天理,就像道家所说的‘结圣胎’。这个天理的念头经常存有,就能慢慢达到孟子讲的美、大、圣、神的境界,不过是从这一个念头存养、扩充开去。”只要念念不忘天理,就是立志了。所谓立志,就是决心回到人本来的样子。

什么是天理呢?

朱熹说:饮食是天理,美食是人欲;夫妻是天理,三妻四妾是人欲;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

念念不忘天理,就是从欲望的泥沼中跳出来,回到人本来的样子,回到自己的本性。用儒家的说法,就是成圣;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成佛;用道家的话说,就是“自然”。人性本来都是圣贤的境界,人人都是圣人;人性本来都是佛的境界,人人都是佛;人性本来是“自然”的境界,人人都可以是“真人”。

所以,王阳明讲的立志,并不是我们一般人讲的人生理想,更不是具体的有关职业的理想。立志,并不是确定这一辈子要做什么职业,要赚多少钱,或者要读什么大学。王阳明讲的立志,是“种子”的意思。在王阳明看来,在我们决定要做什么职业之前,在决定要赚多少钱之前,在决定要读什么大学之前,首先要立志,就是确定我应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最终安身立命的地方在哪里,我的信念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不是“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明白“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清楚“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举个例子,前面王阳明对学生讲要在“忠恕”上下功夫,就是“一贯”了。这个“忠恕”,是儒家对于人的一种要求,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尽心为人、推己及人。如果确定了“我应该成为一个忠恕的人”,那么,就是找到了一颗种子,一个源头,可以贯穿在我们所有的事情里。你做任何事情,都在行忠恕之道,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按照王阳明的思路,应该先确定“我应该成为一个实行忠恕之道的人”这样的志向,才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赚多少钱之类现实的问题。这样,一切的问题都会变得容易。

一旦确定了“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志向,它就会像一颗种子,让你的生命不断成长,不断自我完善。一旦有了这一颗种子,就接通了你的生命和宇宙的联系,让你的生命获得能量源。

一旦有了这一颗种子,做什么事,都在做同一件事,做任何事,都会为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能量。这才是王阳明所讲的立志的意思。立志就是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王阳明心学里,开始的时候叫“天理”,后来叫“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种子,就是我们生命的能量源。任何时候,只要回到了“良知”这个本源,我们的生命就会不断成长。

做事的背后是做人。做人的背后是天道。天道,通俗的说法是自然法则,是宇宙能量。立志,就是把人和天道连接了起来。

05 我想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角色?

“我应该成为圣贤”,这样的志向一旦确定,就决定了王阳明一生的方向,也让王阳明一生都有着一种强烈的生命自觉意识。我们一般人,生下来活在世界上,往往按部就班,比如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基本上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读书,考试,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中状元,然后一路做官,到告老还乡。今天的情形,其实也差不多,一般人读完中学,上大学,然后找一份工作,一路做到退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少数人不愿意随波逐流,立志要成就一份事业,像王阳明那样,中了进士,后来三次平定叛乱,在古代已经算是做出了一番事业。今天一些人创业成功,或者在某个领域取得了卓越成绩,也可以算是做出了一番事业。

但还有极其少数的人,他们活着不仅做事,还要做人,对于他们而言,活着,不只是延续生命,而是成就一番事业。成就一番事业,不只是获得社会的认可,而是要在做事的过程里,成就一种人格。王阳明就是这样极其少数的人。

17岁那年,王阳明去江西成亲,迎娶诸养和的女儿。回余姚途中,经过上饶,听说理学大师娄谅在此地,就去拜谒,向他请教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娄谅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并告诉王阳明,成圣之路是内圣而外王,首先要“内圣”,怎么内圣呢?就是要通过“格物致知”。

虽然后来王阳明对于格物致知有自己的理解,但娄谅那句“圣人必可学而至”,成了王阳明终生的追求,先内圣而后外王,也成了王阳明心学的大方向。据史料记载,王阳明从江西回到绍兴,整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都有所改变,之前他有点不拘小节、爱开玩笑,甚至还有点放浪不羁,但自从相信了“圣人必可学而至”,就变得端庄、严肃,生活也有规律了。他自己解释说:“吾昔放逸,今知过矣。”

为了做圣贤,为了成为圣人,王阳明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先后沉迷于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佛家,寻找人生的出路,最终归于儒家,但又和当时正统的儒家朱熹理学有所不同,开创了自成一派的心学体系。而这个心学体系,不是纯粹的思辨,而是实际的生活方式,用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让自己像一个圣人那样活着。

王阳明曾经在辞章上下过功夫,苦读经典,写诗作文,到有一天突然领悟到:我怎么能用有限的精力,去做无用的虚文?从此对于辞章看得很淡。王阳明也在道家的养生上下过功夫,但深入修行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不是圣贤大道,不过是“簸弄精神”,很快就放弃了。

佛学,尤其是禅宗,对于王阳明应该有过很深的影响。只要我们把《传习录》中关于心、关于性的论说,以及“知行合一”的主张,和六祖惠能在《坛经》里关于心、关于性的论说,以及顿悟的主张,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惊人地一致。确如胡适先生、钱穆先生等前贤谈到的,没有禅宗,就不可能有宋明理学,也如太虚法师所言,“我国自晚唐、五代以入于宋,禅宗实为学者思想之结合”(《论宋明儒学》)。

但王阳明也没有成为禅宗的信徒。王阳明一生探寻生命的意义,最终在儒家的大框架里创造了心学体系,成就了一种知行合一的人生。这种人生的种子是:“我应该成为圣贤。”但这个志向,在一个具体社会里,还是要依附于具体的行为。或者更确切地说,在明确了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之后,接着要解决的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另一种问法是:在这个社会里,我想要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既可以让我自食其力,又可以让我最终成为我应该成为的样子?

王阳明经过一番摸索,最终选择的社会角色是官员。王阳明人生遇到的第一个矛盾,应该是科举考试与成圣之间的矛盾。宋代程颢遇到周敦颐之后,觉得圣人之学才是人生真正的追求,就放弃了科举考试,一心自己做学问,探寻人生的真谛。宋代以后到明代,知识分子在要不要参加科举考试上,一直有分歧。

王阳明最初对科举并不以为然,但后来慢慢认识到,圣人之学和科举考试以及科举之后做官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必须抱着穷究圣人之学的心态去考试,去做官,而不是为了做官去考试,为了功利去做官。因为把科举考试看作是圣人之学的一个手段,所以,王阳明对于考试的心态就很放松,他两次考试都没有考中,尤其第二次落第的时候,按常理应该打击很大,但王阳明安慰其他落第的考生:“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在《传习录》以及其他文章、书信中,多次谈及圣人之学和科举之间的关系。他总的看法是,举业和圣人之学并不矛盾,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圣贤之志。如果你有圣贤之志,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是在磨炼自己成为圣贤。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在磨炼自己的志向,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德行。同时,王阳明也认识到,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中,如果不参加科举考试,就很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很难改变这个社会,所以,不去通过科举求得官职就放弃改变社会,就像没有尽最大的努力,却抱怨天命一样。

06 在做官、讲学中做人,在做人中成圣

王阳明曾经感叹:像陶渊明那样退隐是容易的,但当官是不容易的。1499年,28岁的王阳明第三次会试,终于被录取,中了进士,从此走上了仕途。

王阳明的第一份官职是工部观政员,就是在工部做实习生。他的第一份活是去做一个项目的监工。什么项目呢?建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王越是明朝一位名将,在守卫边关上有卓越的贡献,被朝廷封为威宁伯。王越在兵法上有实践,也有理论。王阳明借助这个机会,演练了一遍兵法。他用兵法上的“什伍之法”来管理施工的民工,五人一组,十人一队,很快就完成了项目。因为项目在边地,王阳明顺便考察了边境的状况,回到北京后,就写了一篇《陈言边务疏》,呈给皇帝。

王阳明的第二份官职是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就是主管云南的司法案子,但办公地点其实在京城。这是1500年。在这份工作上,他发现了监狱系统的腐败,他尽自己所能平反了一些冤假错案,心力交瘁。1502年,王阳明在淮北忙完公事后,顺道去了齐山游玩,然后又去了九华山,去拜访一位隐居的高人“蔡蓬头”,询问如何学习做神仙。这说明王阳明那时还没有完全放弃道家的影响。蔡蓬头回答:“尚未,尚未。”王阳明再问的时候,蔡蓬头就说了这么一番话:“我看你一团官相,做什么神仙呢?”

王阳明从九华山下来,又去了芜湖、当涂、镇江,游茅山,后到润州,游北固山。三月,一路北上回京城,但是到扬州的时候突然重病,滞留了一段时间,五月,回京复命,后过劳成疾,只好向朝廷请假,回到家乡绍兴养病。养病期间,他隐居在阳明洞天,当时他写过这样两首诗:“人间酷暑避不得,清风都在深山中。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眼前风景色色异,惟有人声似世间。”从此,可以感受到他内心还是有着道家的出世之想。

但也恰恰在这一段养病期间,他特别强烈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即使在深山里,也无法忘掉祖母、父母。在这一点上,他开始对道家和佛家有所质疑:“这个爱亲的念头,从小生成,要是这个念头可以去得,不成了断灭种性吗?”

又有记载说,这段时期他去杭州游玩,见到一个和尚,已经闭关三年了,几乎不曾开口说话。王阳明走到和尚身边,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这句话其实颇有禅的机锋,可惜这个和尚只会打坐,并没有真正的觉悟,被王阳明一喝,居然说起话来。王阳明又问:“你有家吗?”和尚回答:“家里还有老母。”王阳明问:“想不想念你母亲?”和尚老实回答:“想念。”然后,王阳明就和和尚讨论了一番关于人性的话题,说得和尚第二天就还俗回家,奉养母亲去了。

从此,王阳明越来越往儒学上走,往圣人之学上走,到龙场悟道之后,完全专注于圣人之学,再也没有动摇过。

王阳明的第三份官职是山东乡试的主考官。这时王阳明33岁,是弘治十七年(1504)。王阳明写过一篇《山东乡试录》,讲了自己对于圣人故乡山东的失望,同时又讲了自己希望科举能够帮助朝廷找到真正的人才。

王阳明的第四份官职是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这是1504年的九月,王阳明从山东回到京城之后,就被调到兵部任职,负责选拔武官的考试。1505年,王阳明开始了讲学,讲身心修炼之学。可以说,王阳明在34岁那一年,完成了从“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到“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转变。

从此以后,王阳明一生都在培植“良知”这颗种子,而在世间的社会角色,一直是尽责的官员和不懈的教师。做官和讲学,是他“成圣”的直接途径。一直到去世,都没有改变:在做官、讲学中做人,在做人中成圣。

07 人犹如一滴水,要回到存在的大海

王阳明心学的种子法则,运用在生涯规划上,会让一生变得很清晰。

第一,要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意义。每一个人应当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支撑点,否则不管有多么完整的时间计划并一丝不苟地实行,都毫无用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许许多多的烦恼,究其根本,都在于我们不明白我们自己内心的召唤,不明白自己生而为人来到这世上能够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承担怎样的角色。一旦明白了这些,就会如同尼采所说:知道为什么活而活的人,差不多任何痛苦都忍受得住。

要活出意义。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一个理由。确实,我们生活里的种种行为,一定要有一个理由支撑着。而为自己的一生找一个理由,就不能是琐细的理由,一定要是一个持久的理由,一个值得一辈子为它而努力的理由。一般有信仰的人很容易找到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对于儒家的信徒而言,活着,就是人格的完成;对于道家而言,活着,就是返璞归真;对于佛教徒而言,活着,就是为着解脱的修行。这些理由足以让一个人无限地努力下去。

第二,要把意义落实在目标上。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对于为何而活的思考,归根到底,应当转化为对于具体目标的追求。譬如一座花园,我们不必过多地纠缠在它为何存在,而应该把焦点集中在如何使得这座花园更美。人生也是如此。关于人生意义的追求,我们不必过多地把时间花费在“我们为何而活”这样的问题上,而应该把“为何而活”转化成“如何活得更好、更有意义”。如果说完成一种人格是理由,那么,我们要把它转化成“如何完成一种人格”;如果说活着就是理由,那么,我们要把它转化成“如何活着”;如果“平安”是理由,那么,要把它转化为“如何平安”;如果“不平凡”是理由,那么,我们要把它转化为“如何不平凡”。

必须确定一个目标,值得一生为它努力。应当经常自己问自己:这一生我真正的目标是什么?不妨做一个游戏,在很安静的时候,坐下来,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你的终生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终生目标,再写下阶段性的目标,近十年内要达到什么目标,近一年内要达到什么目标,近半年内要达到什么目标,乃至明天要达到什么目标,还可以依据性质进行分类,职业上的目标,信仰上的目标,金钱上的目标,等等,然后统一在一个具体的目标里。

所有的目标都具体得如同一个个意象、画面,印入自己的脑海,成为无意识,成为生命的内在动力。一旦目标确定,你就不会浪费时间做无聊的空谈和无谓的琐事,因为你会随时在反省:此刻的所作所为是否能够帮助我达成目标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要毫不犹疑地放弃。目标使生命摆脱散乱、无序,变得简洁、明快、充满活力与方向性。

明确的目标让你的时间充满意义,同时,让你觉得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论达成与否,只要你真正朝着目标前行,那么,你的每一步都是有方向的。

第三,要把目标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要把目标放在一个具体的领域中,也就是要确定做什么。每一个念头,只有落到了行动里,才能真正改变你生命的质地;每一个目标,只有真正落到了行动里,才能真正引导你的人生不断向前。

第四,应当找到一个切入点。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王阳明有一次与学生在池塘边聊天时候说:“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这是一个古老的智慧,却亘古常新。不论做什么事,从细微处开始。换一种说法,要找到一个切入点。听起来很普通,然而,在我看来,这几乎是活着最重要的技能。不论一生的事业,还是具体的一件事,如果你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那么,就已经在达成的道路上了,剩下的,只是技术、意志等问题。

这个切入点,一定是从现有的开始,也就是从你现在马上能做的开始。同时,这个切入点,一定像一条渐渐开阔的河流,一开始可能是小水沟,但慢慢地会把你带向一条小河,然后把你带向大河大江,最后是融入大海。

切入点不是越大越好,往往是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人来到世上,犹如种子,必须要在土里才能发芽、开花、结果;犹如要完成一篇文章,必须要有立意和方法才能完成;犹如一滴水,要回到存在的大海。但很多人,终其一生,没有落在地上,只是在世间浮游了一番,就又离开了,留下的只是潦草的草稿纸。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歧路上徘徊,没有找到大海的入海口,无声无息地挥发了。

那些开了花、结了果的人生,那些犹如美好文章的人生,那些融入了大海的人生,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秘密,只不过是他们在生命的某个时候明白自己这一世活着的意义,然后制定了一个一个具体的目标,又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开始,把这些目标变成一个又一个的行动。意义、目标、行动、切入点,这四个元素把生命坐实,变成实实在在的人生。如果只有意义,没有目标,那么,你的人生不过是在空想里原地徘徊;如果你只有目标而没有意义,那么,你的人生不过是在博弈的道路上争斗奔跑;如果你只有意义、目标,而没有行动,那么,你的人生不过是在意愿与现实的纠结里歪歪扭扭地爬行;如果你有意义、目标,但没有合适的切入点,那么,你的人生很可能会在整体的结构上混乱无比。

所以,只有意义、目标、行动、切入点这四者完全的配合,这一世的生命才能落到实处,完成独有的使命。为何?如何?做什么?怎么做?随时把这四个问题放在心里,会让你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会太费力。大到一生,小到一件琐事,都先安静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如何去做?做什么才是适合的?从哪里开始去做?

08 理解力比记忆更重要

王阳明心学的种子法则,要求我们做什么事,首先都要抓住本质,抓着核心。陆澄问:“事物的名称、实物、仪则、数目,需要先行研究吗?”先生说:“人只要能成就自己的心体,那么就已经包含这些了。倘若心体存养已达到‘未发之中’,自然就能‘发而中节之和’,也就是说,做什么都没有问题。如果没有成就自己的心体,即使事先研究了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也与自己的本心毫不相干,只是一时的装饰,没有什么用处。当然,并不是说完全不管名物度数,只是要‘知道所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就接近道了。”

在王阳明看来,抓住了“种子”这个根本,其他的都是技术层面的事,都不会很难。

有一个人问王阳明:“读书记不住,怎么办呢?”王阳明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读书只要理解就行了,为什么要去记住呢?理解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的本体。如果只求记住,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只求理解,往往不能让自己的本体明朗清楚。

王阳明的回答,讲了我们在学习中记住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机械地记住。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死记硬背,但死记硬背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并不能完全否定。我们小学、中学的时候,背诵了很多课文,并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背诵下来,慢慢地,有一天就会突然明白了。就像我自己刚接触《心经》《金刚经》的时候,并不是很明白其中深奥的哲理,但觉得句子很特别,经常诵读,并把它们背了下来,慢慢地好像也就理解了。所以,背诵是提高记忆力的一个基础性的方法,不能完全否定。

与背诵相关的能够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做笔记。从前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意思是动手抄写记录,对于记忆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个是读书时随时抄录觉得有意思的段落,或者把阅读体会随时记录下来;一个是把自己无意中看到的,或者自己无意中想到的什么想法,记录下来。所以,记笔记也是积累知识、扩充自己记忆库的一个方法。

第二个是理解地记住。在王阳明看来,背诵、记笔记这些方法,非常缓慢,而且很可能一直停留在机械性的记忆上。靠反复背诵记住了知识,但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那么,这种背诵并不能真正地把知识转换成能量,从根本上推动自己的成长。所以,王阳明认为理解比记住更重要。一个人能真正理解《心经》的含义,但背不出来,另一个人能够背出来,但不知道什么意思,那么,《心经》对于那个背不出来却理解了的人,更为有效。

王阳明的论点里,还包含着一个意思,就是我们想要真正记住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是先去理解它,理解之后,记住它就很容易。还是举《心经》的例子,如果我们理解佛学的四谛、六度、十二因缘等理论体系,那么,它的整个逻辑线索就非常简单清晰,很容易就背下来。如果不理解这些,一字一句地硬背下来,就很困难,而且,记住了也只是记住一些字句,只能起到很表面的作用。

另外,王阳明讲的理解比记住更重要,特别符合技术发达的时代。我们人类不需要去记很多东西,电脑可以帮我们去记忆,搜索引擎会帮我们去找我们想要的资讯。人类之所以比机器更有价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理解力,比如,机器可以帮我们记录、搜寻无限的大数据,但对于大数据的分析、解读,还是要靠人类自己。

所以在今天,理解力比记忆更重要。背再多的东西,都不如独特的理解力,都比不上理解力所带来的洞察力。这是我们今天每一个人的竞争力所在,不是比赛谁比谁记得更多,而是比赛谁比谁更有理解力,所以,记住的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地记住。理解了,也就是记住了,并不一定要逐字逐句记下来,也不一定要记很多知识性的东西。

第三个是为我所用地记住。这是王阳明最深刻的论点。他认为理解固然比机械地记住更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体”。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学习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己身上。不是为了知识而求知,也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学习。

再举《心经》的例子。第一个层次是靠死记硬背记下来了,烦躁的时候背一下,也能起到一些稳定情绪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理解地记住了,明白了佛学的理论脉络,以及佛学概念的含义,可以向别人讲解,也可以用来分析一些世间的现象,有时候还能用其中的说法开解一下自己。第三个层次是不仅理解了它的意思,而且把它的意思为己所用,转化成自己的能量。

也就是说,在第三个层次,首先是要非常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其次是非常理解所学习的东西,最后是把这些东西全部转变成自己的东西。惠能在《坛经》里教导他的弟子如何学习《法华经》,说不要跟着《法华经》转,而是要你自己去转动《法华经》。王阳明的意思,和惠能说的是一样的。仅仅理解,还只是在跟着《法华经》学习,只有自己明白自己的本性,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会用自己的本性去理解《法华经》,让《法华经》跟着你转动。到了这个境界,那就是彻底地记住,真正地记住了。所有学到的知识,也都变成了你自己生命的能量。

09 我们游山玩水的时候也在学习

按照种子法则去做事,去学习,每一件事都在积累,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在成就自己,做的事,学习的东西,都能够为自己所用。

王阳明的弟子钱德洪带着两个弟弟跟着王阳明读书,他们的父亲去看望他们,发现他们好像并不怎么用功,就很疑惑:“你们这样游山玩水会不会影响学业呢?”

钱的同学回答:“我们游山玩水的时候也在学习。”

钱的父亲还是很疑惑:“我大概了解心学可以触类旁通,但朱熹的书你们难道一点都不读吗?”

钱的同学回答:“我们是从良知上去掌握朱熹的学说,好比打蛇打在七寸上。”

钱的父亲听了更疑惑,就向王阳明请教。

王阳明说:“学习圣贤之道,就好像我们治家。像房子啊,衣服啊,食物啊,家具啊,都应该自己来置办。等到请客的时候,就拿出来招待客人,等到客人走了,这些东西还是我自己的,自己可以享用,一辈子都不会匮乏。而现在有些只顾举业的人,自己不置办任何东西,一切靠租借,如果请客,一时间倒也什么都具备,但客人一走,又什么都没有了。”

10 你的种子与年龄无关,一直都在

王阳明的种子法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人生难题。关键是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的种子。

最近有人问:如何面对中年危机?

答案就在王阳明的种子法则里。种子法则,特别值得年轻人仔细体会,越早明白越能摆脱中年危机。而对于已经处于中年危机的人,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也能够参透人生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从而有勇气不忘初心,从零开始。即使到了晚年才找到种子,也不晚,也是刚刚好。

按照种子法则,一个人如果立志要做一个圣人,或者说,他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他就会忘记时间,忘记忧虑。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且找到了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源法则,那么,他每天的努力都会让他进步,像一棵树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生长,反而越来越能经受风雨,越来越强壮。但如果没有找到根源,只是在向外追求,那么,花的力气都在消耗自己的能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很快衰老;就像把一棵没有根的树种在了水边,很快就会死亡。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王阳明说的,具有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志向,同时,又能找到自己的根源,那么,一辈子不会有什么中年危机,也不会有什么人生危机,一辈子都会“废寝忘食”,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乐在其中。王阳明这里讲的关键是立志和根源,这两个东西是我们一生的核心,也是我们经常讲的初心,不忘初心,就是要回到你的志向和你的根源。如果我们解决了志向和根源,那么,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年危机,其实也解决了人生危机。

所以,当我们出现中年危机的时候,确实应当借助这样一个契机,安静下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过往的人生,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应该有归零的勇气。既然出现了危机,那么,意味着以前的生活一定哪里出了问题,需要调整。

我有一个朋友,三十多岁的时候从大学到政府机关直接就做了副厅长,一做就是十年,之后开始陷入某种困境,得不到提拔,工作中也遇到各种矛盾。他觉得自己进入了中年危机,那段时间非常焦虑,身体状况也很差。他思考了半年,觉得自己还是适合做老师,决定放弃仕途,回到大学做普通的老师,什么行政职务都不要。这在一般人看来很奇怪,但他还是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和周围人的议论,坚定地回到了一所高校,埋头做学问。最近再遇到他,他说虽然失去一些世俗的东西,但得到了内心的平静,这几年过得很充实,身体也好了。如果我这位朋友非要留在仕途努力等待晋升,他的生活很有可能会失控,但他放弃了,回到了自己原来就喜欢的学术道路上,生活反而回到了可以控制的轨道上。

另外一位朋友四十多岁,在一家外企担任高管,三年前这家外企撤离中国,他突然失业之后,很难找到同样高工资的工作。他的太太在一家国企工作,也遇到经营不善、收入大幅度减少的困境。开始的半年,他们非常焦虑,到处去求职,但总是不理想。有一次回到老家后,我那位朋友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他明白过来,以他的情况,在一个高消费的大城市苦苦撑着不是办法,如果回到老家这样的二线城市,他的存款足够他在不工作的情况下维持十年。结果他和太太,带着读小学的儿子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前不久,我经过他的老家,发现他们一家过得并不富裕,但很快乐。

遇到危机,如果苦苦地撑着,就会很累,如果停下来,退一步,其实恰恰是一个机会,能让我们回到自己的初心。但社会习惯、虚荣心,往往阻碍我们退一步。有些人苦苦地撑着,到实在撑不住的时候,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当我们遇到中年危机的时候,首先不应该一味地在原来的轨道上拼命努力,也不一定非要去学习什么新的知识,进入现在热门的新行业,这都是按照社会的惯性往自己身上增加压力。也许,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放下,是舍弃,是做减法。千万不要苦苦撑着,而是停下来,好好休息,在休息中回到初心:自己的志向和根源,也就是自己的种子。

你的种子与年龄无关,一直都在。

不论什么时候,一旦你遇到你的种子,你的生命就会闪闪发光。

11 做任何事,首先要找到关键点

种子法则看似有些抽象,但如果应用到生活里,每个人都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学会。按照这个法则,我们做任何事首先就是要找到关键点。

这几年很多人步入了创业的大潮,但很多人创业的时候,并没有想明白自己创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而是一味地跟随潮流,跟随风气,有些人靠着一时的投机取巧拿到了投资,然后,他们“烧钱”,做了很多门面功夫,轰轰烈烈。以种树来做类比,这几年中国很多创业者的做法是,先花钱搞一个很大的树的架子,在上面加上很多绿叶,很多挂件,把它装饰成了一棵好像很大很好看的大树,吸引了不少目光,但是这棵大树没有根部,自己不会生长,所以,用不了多久,就完全枯萎了。

如果按照王阳明心学的种子法则,那么,如果你要创业的话,首先要找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你真正想做什么?你自己身上有什么别人拿不走的只有你才有的资源?这个就像一颗种子。有了这颗种子,再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种下去,慢慢发芽成长,最后生根发叶。很多人的失败,在于他们不去自己身上找到种子,而是成天去找窍门,找风口。今天P2P,明天新零售,后天又是区块链。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无所获。

如果你按照种子法则去生活,那么,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那颗种子,只要你洞察了人性的基本规律,不论这个世界怎么变,你都可以从容应对。

找工作也是如此。经常有毕业生问我找什么工作好。我的回答是,先不要一心想着要找到好工作,所谓好工作,都是社会所界定的,但今天的好工作,十年后也可能就会变成烂工作。所以,不要先急着找工作,而是要先找自己,也就是好好想清楚你这辈子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你一辈子去做的。想明白了这个事,就能为你的一生种下种子,会让你像树一样成长。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习,所以,不要想着什么是好工作、好单位,而是要认真想想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让自己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更好地成长。作为父亲,我对于自己的孩子,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启发她找到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找到种子和根源。以至于每次买玩具,都让她自己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人会慢慢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她大学毕业时候,我只给了她两点建议:

1.不要去找工作。而是去找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最理想的就是找到一件你一辈子喜欢做的事情。

2.从一开始就不要迁就,不要盲目听从他人的意见,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人生很短,成败很虚幻,唯有做点有意思的事才是真切的。

婚姻也是如此。有一些朋友经常咨询婚姻问题,总想从专家那里找到保持婚姻长久的方法,却常常不去想明白自己想从婚姻里得到什么。如果是为了爱,那么当爱消失了怎么办?如果是为了孩子,那么孩子长大了怎么办?如果没有找到自己关键的想法与需求,一味盲目地要求婚姻长久,结果只能是问题不断。

找到那颗种子,找到那股能让你的心变得越来越开阔的源泉,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种子法则在生活方式层面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会让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抓住要点,会让你的人生变得很简单却又很丰富,会让你活在一个整体之中,也会让你不纠结,埋头做事。

找到“种子”,不一定就能成功,但一定会成就自己。

同类推荐
  • 眼界决定你的高度:任正非给创业者的人生智慧课

    眼界决定你的高度:任正非给创业者的人生智慧课

    《眼界决定你的高度:任正非给创业者的人生智慧课》任正非先生是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他凭借独特的眼界和智慧,在三十余年间,将华为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发展成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本书分别从眼界、战略定力、创业纲领、企业价值观、奋斗精神等角度,剖析了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和人生智慧,为您讲述任正非的创业哲学。
  • 用争气代替生气

    用争气代替生气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成功,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但有时你会遭遇挫折,会遭遇别人的嘲弄与排挤,这就是生活!生活需要你面对自己的不幸与失意,需要你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奋起,需要你在痛苦时寻找快乐,在愤怒时选择冷静,在执迷时敢于放弃,在失意时学会忘记!正所谓用争气代替生气! 生活中有太多不值得我们去计较的事情了,公平、完美、屈辱、顾虑、失去……面对这一切,正是你的太过执著让你失去了生活本应有的快乐与幸福,学会淡泊、学会忘记、学会放弃、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用争气代替生气,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超脱。
  • 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一生中要养成的100个小习惯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别,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圣·德克旭贝里说:“一个新习惯就可以给我们完全陌生的惊喜。”人的一生中,小习惯无处不在,对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人的成长需要好的习惯,当你感到困惑的时候,不妨轻轻打开这本智慧书,让它带领你去培养新的好习惯……
  • 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

    生活要有趣味,人生才会快乐。在心理学的世界中,女人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技巧,还有生活的趣味。在玩中走进心理学,把握自我心理,学会用心理学技巧改变生活,这才是女人学习心理学的至高境界。《女人要懂点好玩心理学》精选了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讲解,把女人带到一个趣味盎然的心理学世界。一见钟情的秘密、恋爱达人的秘诀等,这些新颖有趣的心理学案例,都能让女人体味到趣味性,带给女人一种其他心理学读物没有的新鲜感。
  • 智慧书

    智慧书

    《智慧书》是为每一个人写的书。它以一种令人感到惊异的冷峻、客观的态度,极深刻地描述了人生的处世经验,为读者提供了战胜生活中的尴尬、困顿与邪恶的种种妙策。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生格言,人们不仅获得了克服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逆境的良方,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洞察力。
热门推荐
  • 学院五行

    学院五行

    这是一部集魔法,爱情,异能,玄幻于一体的小说,五行魔法师汇聚一校,爱恨情仇纠缠不清,步入大学的第一天,作者的命运便被彻底改变,在之后的日子中,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只为了突破极限,提升的更快...早日得到自己的幸福。希望大家对本小说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及时指出来,一定会改过来的,再有欢迎读者们加入学院五行交流群:161340242
  • 微小说大全

    微小说大全

    他是将军,她是农家女他被敌军重伤,被路过的她救下在养伤期间,他们互生情愫边关告急,他必须回去临走时,他说“等我,我定不负你”她说“我等你”一年又一年,花开花谢他来了,如约而至。却是一堆白骨。看了微小说其中的一篇你一定欲罢不能吧,放心里面都你为你而准备的,赶快点收藏吧。
  • 风吟游侠

    风吟游侠

    一杯酒,烈马狂歌,富贵如云敢笑天,任逍遥,一腔血,英雄本色,豪情好似天边日,薄山河!一声吼,江山依旧,四方浩气传侠义,风犹吟,一句话,苍天不换,铁血可曾见柔情,何挂怀?----------《游侠吟》刘瑶
  • 英雄联盟大乱入

    英雄联盟大乱入

    我想以一个讲故事人的身份,用自己的想象力讲诉着英雄联盟中的各个英雄的故事。同时,我也想讲诉着我们的男主女主之间的属于青春校园里的故事。
  • 微科普

    微科普

    本书以寓教于乐为宗旨,采用当下最流行的“微博体”,将有趣的科普知识传播给广大读者,是第一本以“微科普”为概念的趣味科普读物。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宇宙洪荒、地球风云、动物世界、科学怪人、世相纷纭等五大板块。作者想象力丰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虽然本书的语言风格是轻松的,但所涉及的每一项科普知识,都能在国内外权威科普名著中找到佐证。本书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实乃居家旅游之必备良品。
  • 我的异世穿越系统

    我的异世穿越系统

    少年梦凡获得穿越系统,得机缘,修长生。看少年如何在这诸天世界搅动风云。书友群:843113292
  • 寻邪诀之九州风云录

    寻邪诀之九州风云录

    九州风云异动,上古神器崆峒印再度出世,各大门派纷纷争夺,欺骗利用,临阵倒戈,大肆杀戮,生灵涂炭……南阳城,墨城,逍遥城,不死城,云游城,酆都城,医药城,幻城,京都天宁国,上古神器究竟会落入哪家之手,又会引发怎样的事端
  • 青色的世界

    青色的世界

    这回不能再描写别的事情了分析这个世界你才可以了解这个世界
  • 驭兽小狂妃

    驭兽小狂妃

    一朝穿越,成为公主。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啊呸!醒醒吧!本体亲爹不疼后娘不爱,还特么的胎死在了蛋中。苏妙表示:老娘缺钙不缺爱,老娘心狠又手辣!谁敢犯我必弄死,顺便坟头蹦个迪!等等!这位公子你别宠我,我孑然一身不缺爱!我不缺……不缺……真香!
  • 魂牵红线:纨绔王妃来逆天

    魂牵红线:纨绔王妃来逆天

    作为一名特工,炎云笙的职业格言是——必须狠!她的医道境界是——没人比我6!她的人生信条是——终身恪守“纯(WU)良(CHI)”二字!然而她悲催的穿越了!坑娃啊!穿越就算了,这医术逆天的帅哥是自己....师傅,不公平!坑娘啊!帅哥是师傅就算了,这武功逆天的帅哥是自己的....义父,不开森!坑爷啊!这这这,这不要脸的家伙打哪冒出来的,卧槽!你丫以为自己长的挺帅的小爷我就怕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