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05600000042

第42章 道德的培育

在培植道德的各种势力中,也存在具有真实性的因素。因为,终有一天,在它发现道德目的论的时候,真实性必将会背离道德。对于道德的实利观,这是一种认识已久的观念,而且伴随着根深蒂固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正像兴奋剂一样,使人认为自我解脱是一种绝望。现在,让我们论证自己身上所需求的东西吧!这种需求是在长期道德的解释下形成的,但是今天在我们看来,它们并不是真实的需求。因为,它们似乎已经成为了价值的依托,我们维持生命的基础就是为了它们。也正是因为这种对抗性,我们所认识的东西不受人们重视,而我们想拿来欺骗自己的东西,却又被禁止评论,从而产生一个消解的过程。

折中的立场不会取代极端的立场,而取代极端的立场的与之截然相反的立场。所以,心理学最必不可少的欲望就是对天性的绝对非道德性和无目的无意义的信仰。如果说对上帝和道德秩序的信仰是脆弱的。现在,出现了虚无主义,但并不是因为生存的痛苦比以前增多了,而是由于人们对灾祸即生命中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有一种解释宣告破产了,因为它被认为:生命根本没有意义,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

这种思想的形式是可怕的:比如生命,原来的生命就是荒诞的、没有意义的,但它却无法避免地轮回,无休无止,直至虚无,也就是“永恒的轮回”。

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虚无主义形式,即虚无是永恒的!

佛教所体现的欧洲形式是:知识与力量相结合,其能量迫使人们尊崇这种信仰。这一点是所有假说中最具科学性的。我们并不承认终极目的的存在。如果生命中真的存在一个目的,那么想必它已经达到。

由此,人们就会认识到,这里努力追求的其实是泛神论的对立物。因为,人们通常都会认为“一切皆完美、神圣、永恒”,这同样能够迫使人们尊崇那种“永恒轮回”的信仰。现在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道德也将这种肯定万物的泛神论立场取消了吗?从根本上说,道德所克服的只是其信仰的上帝。对于设想出来的一个“善与恶的彼岸”的上帝,有何意义呢?在这种意义上的泛神论是否可能?在过程中,我们虽然将目的观取消了,但是这就表示我们肯定过程吗?如果说这个过程无时无刻不取得某种东西,那么情况大概会是这样,并且始终保持同一事物。关于这一点,斯宾诺莎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他就获得过这种肯定的立场,因为每一时刻都存在一种逻辑的必然性。所以,他就凭借自己的逻辑本能战胜了这种世界特性。

当然,斯宾诺莎的情况只能说是一个特例。任何一种现象基础的性格特征,都会在其现象中凸现出来;如果某人将它看做是自己的基本性格特征,那么想必它会使这个人像胜利者那样,赞扬那些普通生命的每一个时辰。最主要的一点或许就是使人以一种喜悦之情将身边的这个性格特征看成是善的、有价值的。

现在,道德已经阻止那些被动强制和压迫的人以及被等级划分的生命原理绝望,并且使他们不会跳进虚无的深渊里。因为这体现了一种对人的无能为力,但并非是对自然的无能为力,而是对生命产生绝望的怨恨。掌权人和暴徒都被道德所拥有,这些人可以把“大人、先生”统统看做是自己的敌人,一些卑贱的人常常监护着“大人、先生”,也就是说,首先有必要鼓起那种卑贱的人的勇气,并且使之变得更坚强。这样一来,道德则教诲人们对统治者的基本性格特点必须抱以一种刻骨铭心的深仇和轻蔑之情,即针对其权力意志。道德应该将这种权力意志废除、否定,甚至要将它碎尸万段。因为,当我们以一种相反的情感和估价看待时,我们可以发现,这出自于一种令人恨之入骨的本能。一旦那些受苦的人和被压迫者丧失了那种蔑视权力意志的信仰,那么他们必将进入那种不可救药的绝望旋涡;对于生命来说,如果这种特征是必然的,或者出现了这种情况,即在那种道德意志中真的隐藏着“权力意志”,那么,仇恨意志也变成了权力意志,这也就是最终的结果。大多数被压迫者似乎意识到,当他们与压迫者站在同一个地方时,压迫者不应该具有什么特权以及更高的等级。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与生命没有丝毫关系,并且它们都属于权力限度之外的。如果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意志。那么道德会防止那些败类陷入虚无主义,因为道德已经将一种无限的价值和形而上学的价值赋予了每一个人,并且把它纳入了一种与世俗权力和等级制互不协调的秩序之中。因为,道德教导人们要学会低眉顺眼、屈从忍让。如果某个人对这种道德的信仰消失了,那么败类自然就丧失了生存的精神寄托,也必将走向灭亡。

灭亡的表现形式就是自取灭亡,它是一种对必然毁灭的东西的本能选择。败类的自我毁灭象征着自我活体的解剖、中毒、酒精中毒、浪漫主义,尤其是本能地强行采取某些行动,通过某些行动,人们将强者看做是自己不共戴天的死敌,并且把毁灭意志当成是更深刻的本能、自我毁灭意志的本能、要求遁入虚无主义的意志。

同类推荐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梁漱溟最得孟子真传。这里不是说他学问好,而是说他有骨气。梁漱溟之与冯友兰,好比鲁迅之与胡适,不是一个档次。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淼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 孟子、庄子、老子

    孟子、庄子、老子

    本书收录了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孟子》、《庄子》和《老子》三部。其中,《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庄子》则是庄子学派关于伦理、哲学、政治、人生、学术的论文汇编;《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楚国思想家老聃的杰作,其“无为而治”是思想最为著名。
  •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在当代英美哲学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哈维、卡利尼科斯、施韦卡特、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罗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逊等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比较系统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伦理思想维度在当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拓展。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述中吸取伦理思想智慧,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伦理审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道德生活状况,并就如何消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当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状况建言立论,从而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英美哲学园地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

    《大师的哲理笔记》一书通过大师们写的随笔为我们解读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读后让我们获益颇多。大师们在人生、生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大师们洞察世事的睿智和丰富的阅历,能给予我们无尽的启示。
  • 理性的陨落——在课堂上被歪曲的尼采和叔本华

    理性的陨落——在课堂上被歪曲的尼采和叔本华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热门推荐
  • 缘尽莫强求你认不认

    缘尽莫强求你认不认

    冷面总裁为钱权势,逼爱人跳崖,霸道特工救命,女主会于谁擦出火花
  • 发现你自己的力量:如何开发自己和员工的潜力

    发现你自己的力量:如何开发自己和员工的潜力

    这里我们给你提供了11条成功信念,供读者朋友参考。它们是:自我欣赏,目标明确,敢想敢做,良好动机,心胸宽广,控制情绪,锤炼意志,克服恐惧,积极心态,挖掘潜能和心理暗示。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自贬,因此在“自我欣赏”这一条中,告诉我们绝不要看轻自己,要把“不可能”从你的字典中去掉;而很多人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本书将为你深刻阐述一种操作性强的激发活力并释放潜能的奇妙方法。
  • 引仙使

    引仙使

    这世间哪来这诸多巧合不过是一场请“君”入瓮的试探罢了!一场盛欢,落幕平凡。
  • 网游之凤吟天下

    网游之凤吟天下

    每个人都有一段回忆,在游戏里的生涯,我认识了你,带领着你在游戏的生涯创出一个又一个完美又惊奇的事情,茵儿,我爱你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秋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外星妹子的迷妹日记

    外星妹子的迷妹日记

    飞船失事穿越到宅女季莫莫身上的外星妹子,对邻居沈秋阳一闻钟情,开始各种迷妹日记。拥有宅女与新晋科幻大神称号的小莫×低调富家子弟与狗腿读者的秋阳boy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
  • 两个冬天,两个女人(冯积岐作品集)

    两个冬天,两个女人(冯积岐作品集)

    情到浓处便转空,可怜身是眼前人。一个冬天已足以铭记一生,那么两个呢?
  • 我想安稳过此生

    我想安稳过此生

    有很多人想重活这一生,可是真的重活一次,我们真的可以过好吗?女主赵笙是一个普通人,长相平平,成绩平平,工作平平,渴望成为一个不那么平凡的人,却败给了自己和现实。三十岁时,偶然的一次意外让她回到了十八岁,这次,要怎么选择呢?
  • 超低温世界

    超低温世界

    偶然无处不在,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一个普通人突然间发现了一个空间裂缝,裂缝链接着遥远星空中一个地表平均气温零下200摄氏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