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5700000016

第16章 民政策二

【题解】

本文选自《栾城应诏集》卷九。文中作者以周、秦两代为例,对其为政策略作了比较,说明了周之所以兴而秦之所以亡的原因,以此作为宋朝统治者的借鉴,并对宋王朝仅以诗文取仕,不注重入仕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政策作了批评,实际上正是对宋王朝当时重文轻武、吏额冗滥现象的指斥,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政治问题的关心和直言敢谏精神。引经据典,纵横议论,并用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问题,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平易中见深刻。

【原文】

三代之盛时,天下之人,自匹夫以上莫不务自修洁[1],以求为君子。父子相爱,兄弟相悦,孝悌[2]忠信之美,发于士大夫之间,而下至于田亩[3],朝夕从事,终身而不厌。至于战国,王道[4]衰息,秦人驱其民而纳之于耕耘战斗[5]之中,天下翕然而从之。南亩[6]之民,而皆争为干戈旗鼓之事[7],以首争首,以力搏力,进则有死于战,退则有死于将,其患无所不至。夫周、秦之间,其相去不数十百年,周之小民皆有好善之心,而秦人独喜于战攻,虽其死亡,而不肯以自存,此二者,臣窃知其故也。

夫天下之人,不能尽知礼义之美,而亦不能奋不自顾以陷于死伤之地,其所以能到于此者,其上之人实使之然也。然而闾巷[8]之民,劫而从之,则可以与之侥幸于一时之功,而不可以望其久远。而周秦之风俗,皆累世而不变,此不可不察其术也。盖周之制,使天下之士孝悌忠信,闻于乡党[9]而达于国人者,皆得以登于有司;而秦之法,使其武健壮勇、能斩捕甲首[10]者,得以自复其役,上者优之以爵禄,而下者皆得役属[11]其邻里。天下之人,知其利之所在,则皆争为之,而尚安知其他?然周以之兴,而秦以之亡,天下遂皆尤[12]秦之不能,而不知秦之所以使天下者,亦无以异于周之所以使天下。何者?至便之势,所以奔走天下,万世之所不易也,而特论其所以使之者何如焉耳。

今者天下之患,实在于民昏而不知教[13]。然臣以谓其罪有在于民,而上之所以使之者,或未至也。且天子之所以求于天下者何也?天下之人,在家欲得其孝,而在国欲得其忠;兄弟欲得相与为爱,而朋友欲其相与为信;临财欲其思廉,而患难欲其思义,此诚天子之所欲于天下者。古之圣人,所欲而遂求之,求之以势而使之自至,是以天下争为其所求,以求称[14]其意。今有人使人为之牧其牛、羊,将责之以其牛、羊之肥,则因其肥瘠而制其利害,使夫牧者趋其所利而从之,则可以不劳而坐得其所欲。今求之以牛、羊之肥瘠,而乃使之尽力于樵苏[15]之事,以其薪之多少而制其赏罚之轻重,则牧人将为牧耶,将为樵耶?为樵则失牛羊之肥,而为牧则无以得赏,故其人举皆为樵而无事于牧。吾之所欲者牧也,而反樵之为得,此无足怪也。今夫天下之人所以求利于上者,果安在哉?士大夫为声病剽略之文[16],而治苟且记问之学[17],曳裾束带,俯仰周旋,而皆有意于天子之爵禄。夫天子之所求于天下者,岂在是也?然天子之所以求之者惟此,而人之所由以有得者亦惟此,是以若此不可却也。

嗟夫!欲求天下忠信孝悌之人,而求之于一日之试,天下尚谁知忠信孝悌之可喜,而一日之试之可耻而不为者?《诗》云:“无言不酬[18],无德不报。”臣以为欲得其所求,亦遂以其所欲而求之,开之以利而作其怠[19],则天下必有应者。今闻岁而取天下之才,奇人善士,固宜有起而入于其中,然天下之人不能深明天子之意,而以为所为求之者,止于其目之所见,是以尽力于科举[20],而不知自反[21]于仁义。臣欲复古者孝悌之科[22],使州、县得以与今之进士同举而皆进,使天下之人时获孝悌忠信之利,而明知天子之所欲。如此,则天下宜可渐化以副[23]上之所求。然臣非谓孝悌之科必多得天下之贤才,而要以使天下知上意之所在,而各趋于其利,则庶[24]乎不待教,而忠信之俗可以渐复。此亦周、秦之所以使人之术欤!

【注释】

[1]修洁:美好高尚的品德。[2]孝悌:朱熹认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亦作“孝弟”,是儒家伦理思想。[3]田亩:国地,此代指普通百姓。[4]王道:以仁义治天下的方法。[5]耕耘战斗:即耕战,亦名“农战”。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用商鞅变法所得的军事主张。百姓闲时为农,战则为兵。[6]南亩:泛指田地。《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彼南亩,田畯至喜。”[7]干戈旗鼓之事:指战争、攻伐等。干,指盾。戈,古代兵器。

旗,军旗。鼓,战鼓。[8]闾巷:街巷,乡里。《史记·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9]乡党:周制以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后泛指乡里。《汉书·司马迁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污辱先人。”[10]甲首:首领,头目。甲,天干的第一位,因以为第一的代称。首,头,喻指第一。[11]役属:使……臣服,使……隶属于自己。使动用法。[12]尤:责怪,怪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13]教:政教,教化。《商君书·更法》:“前世不同孝,何古之法?”[14]称:符合,适合。[15]樵苏:打柴割草以充燃料。《史记·淮阴侯列传》:“樵苏后爨(cuàn),师不宿饱。”樵,砍柴。苏,割草。[16]声病剽略之文:声病,指声调的不和协。南朝梁代沈约最先提出“四声八病”之说,作为写诗的标准。剽略,即剽窃、抄袭。[17]苟且记问之学:仅仅记诵书本知识以资谈助和问难的学问。欧阳修《蔡君山墓志铭》:“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18]酬:实现(愿望)。李频《春日思归》诗:“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19]作其怠:使其懈怠之处振作起来。作,兴起、振作。[20]科举: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宋沿袭此制。明清以八股文取士。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至此废除。[21]反:类推。《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2]孝悌之科:即孝悌科。汉惠帝时,推行孝悌力田科以选拔官吏,奖励那些有孝悌德性和努力耕作的人,中选者经常受到赏赐,且免除一切徭役。[23]副:辅助,帮助,有助于。[24]庶:庶几,也许可以。

【译文】

夏、商、周三代的兴盛时期,天下的人,从普通百姓以上无不致力于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以此要求自己成为君子。父子之间互相爱护,兄弟之间相互友好,孝顺和睦、忠诚守信的美德,产生于士大夫之间,而下至民间普通百姓,早晚奉行,终身都不厌倦。到了战国时期,以仁义治天下的方法衰落,秦国驱使它的百姓并使他们进入耕战之中,天下一致效仿它。田间农民,也都争着从事攻伐之事,以头颅去争夺首功,以力气去搏击力气,前进就有可能死于战斗中,后退就有可能被将领杀死,其祸患无所不至。周、秦之间,它们相距不过几百年,周代的普通百姓都有好善之心,而秦人独喜欢战争攻伐之事,尽管他们为此死亡,但却不肯(弃此)自我存活,这两种现象,我知道它的原因。

天下的人,不可能全都知道礼义的美好,但也不可能全都 奋不顾身以至于陷入死伤之地,他们之所以会到这种地步,实际上是因为统治者使他们这样的。然而,乡间百姓,威逼并纵容他们,只可以与他们在一时之间侥幸成功,却不可能奢望他们长久。但周、秦的风俗,却几代都没有变化,这就不可不考察它们的具体策略。周朝的制度,使天下的人孝顺友爱、忠诚守信,那些在乡里闻名和在全国知名的人,都能够由此跻身于官吏行列;而秦的制度,是使那些勇武健壮,能够斩杀捕捉首领的人,得以免除自己的一切徭役,(其中的)优秀者以官爵俸禄优待他们,而次者都能得以役使自己的乡邻。天下的人,知道好处在什么地方,就都争着去做那样的事,从而哪里还知道其他事?但周朝因此兴盛,而秦国因此灭亡,天下人于是都责怪秦国的无能,却不知道秦国之所以这样驱使天下人的方法,与周朝驱使天下人的方法并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呢?(趁着)最便利的形势,所以奔走于天下,是万代都不会改变的策略,而只不过谈论一下它们之所以这样做究竟怎么样罢了。

如今天下的祸患,实际上在于百姓愚昧而不知教化。但我认为这罪过不在百姓,而是统治者用以统治他们的办法,也许不太得当。那么天子所以要求天下人的是什么呢?天下的人,在家中希望他们孝顺,而对国家希望他们忠诚;在兄弟之间希望他们相互友爱,而朋友之间希望他们互相守信用;面对财物希望他们想到廉洁,而患难时刻希望他们想到忠义,这些才真正是天子对天下人的要求。古代的圣人,有什么希望从而就去寻求它,根据一定的形势寻求而使它自己到来,所以天下人争着去做他们要求的事,以此而与他们的意思相符。现在有一个人叫人替他放牧他的牛、羊,将以那些牛、羊的肥(瘦)责罚他们,并根据牛、羊的肥瘦制定了对他们的好处与惩罚,使那些放牧者趋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并顺从它,就可以不用辛劳而坐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今以牛、羊的肥瘦要求他们,而又叫他们尽力于打柴割草之事,根据他们柴禾的多少而制定对他赏罚的轻与重,那么,放牧人是放牧呢,还是打柴呢?(如)打柴就会失掉牛、羊的肥膘,但放牧却又无法得到奖赏,为此那些人全都会打柴而无人去放牧。我所希望的事是放牧,却反而在打柴之事上有所获,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如今天下的人所以向皇上寻求的好处,究竟是什么呢?士大夫们写的是声病叠出、剽窃抄袭的文章,而做的是死记硬背之类的学问,(他们)精心打扮,俯仰周旋,却都是有意于天子的官爵俸禄。天子对天下人的要求,难道在于此吗?但天子从他们那里得到的东西却只有这些,而人们依赖着所获得的东西也只有这些,所以像这类情况是不可避免的。

唉!想要求得天下忠义守信、孝顺友好之人,而仅以一次考试来要求他们,(那么)天下还有谁知道忠义守信、孝顺友爱的可贵和一日之试的可耻,并不再去做呢?《诗经》说:“没有什么诺言不实现,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我认为想要得到自己所寻求的东西,也就要根据自己的希望去要求别人,用利益去开导他们,并使他们的懈怠之处振作起来,那么天下肯定有响应的人。如今听说每年选取天下的人才,那些有各种才能的人,诚然应有人出来并加入其中,但天下的人不能深明天子的心意,而认为天子向自己所要求的,仅仅是眼前所见的东西而已,于是尽力于科举考试,却不知自己类推到仁义方面。我打算恢复古代的孝悌科,使州、县(有孝悌之德的人)得以与当今的进士同时考试并共同进士及第,使天下的人经常得到孝顺友爱、忠诚守信的好处,并明确地知道天子的希望。如能这样,那么天下就可以逐渐改变风气并有助于皇上的追求。然而,我并不是说恢复孝悌科就必定多得天下的贤才,而主要是使天下的人知道皇上的意思所在,从而各自趋向于对自己有利的一面,那么也许可以不等到教化,而忠诚守信的风气就可以逐渐恢复。这也是周、秦两代统治百姓的方法啊!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谴责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故事·谴责故事

    本书中节选了古代两部著名小说,小说中有为了钻营候补、不惜败坏伦常道德的欺诈行为,也有买通关节、贪赃枉法的鬼蜮伎俩;既有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奸计暗谋,也有迷信卜乩、置千里赤地和百姓生计于不顾的昏愦颟顸;既有遭逢民变、闻风丧胆的各种丑态,又有科场应试、千奇百怪的众生瘿相。
  • 先锋小说研究资料

    先锋小说研究资料

    《先锋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先锋小说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先锋小说的发展脉络,展现该领域研究的优秀成果;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柳宗元集3

    柳宗元集3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套装上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套装上下册)

    《海明威书信集(1917—1961)》将呈现一位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达人。作为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为我国读者所知的一位作家,海明威的公众形象、传奇人生早已通过其作品为人所知,但这批世人陌生的私人书信却让一个崭新的海明威浮现出来。海明威研究专家卡洛斯·贝克从海明威留给世人的卷帙浩繁的海量书信中精选了其从18岁至逝世这40多年间写就的近600封信件,书信中的海明威用作品外的“私人”语言坦诚地向各色人群——家人、朋友、敌手、编辑,以及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作家——揭示了自我,记录了他生活与写作生涯的方方面面,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为有趣的书信作家也不为过。作品所选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作家人生各个转折点,更展现了他的性格与智慧,及其对狩猎、垂钓、饮食等的特殊嗜好。其流露出的幽默与狂野大大超过了他的作品,称得上是一部非常规的作家自传。而其中描画的众多国际性、社会性事件,以及一众名噪一时的艺术家、文学家,更是从侧面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国际风云与艺术影像。这些信不仅成为一般读者的指南和阅读享受,而且为认真研究文学的人提供了考证二十世纪美国文坛巨人之一的生平与成就所需的原始文件。
热门推荐
  • 世界商道智慧

    世界商道智慧

    商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摸爬滚打,总结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这便是“商道”,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经营之道。在世界商业历史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区差异、民族差异、文化习惯差异等,致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商道"也有所不同。因此便出现了各具特色的世界商业之道。助你透析商道,提升商智,把握商脉,成功赚钱!
  • 我们一起疯过

    我们一起疯过

    若是梦,我愿长睡不醒;若是劫,我愿万劫不复。甘愿沉睡梦中,享那一世迷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魔劫:邪魅俏郡主

    神魔劫:邪魅俏郡主

    本为孤儿的她,在唯一的亲人辞世后,生无可恋,葬身火海。一朝醒来,身处异世,却得故人安好,时光依旧。为寻双亲,陷入三界惊天秘密之中,开启命运之轮。前世,他本是净世灵石,因她成神魔,导致三界乱;今世,神魔入世为她而来,三界归位!神魔劫,命运天定,结果内定!“微生凤菲,你注定是我濮阳泗轩的女人,躲不掉的。”某人邪魅一笑,“那可不一定,要知道,世事无绝对。”“是吗?敢和本君赌吗?若你赢了,本君夜夜为你暖床;若是输了,你就替本君生个女儿,如何?”“......你够了......”面对如此厚脸皮的妖孽,某人直接抡起拳头朝着男子的面颊袭去。
  • 空虚剑仙

    空虚剑仙

    三声不要,博得了剑宗数万名弟子的眼球;一句神仙姐姐,搭上了玉女峰最有威望的长老;一声嚎叫,更是被载入了奇闻异志录。且看剑宗有史以来最奇葩的弟子,如何成为这修真大陆的顶尖高手。
  • 盛世将行

    盛世将行

    在一番鸡飞狗跳阴谋阳谋宅斗权谋之后,仿佛一切尘埃落定。沈睿长长地舒了口气,心想着该为自己争一把了。于是她道:“许佑德,我想嫁给你!”许佑德:“我算计了你。”沈睿:“?”许佑德:“顺道害死了你的全家。”沈睿:“!”【设定】天真聪慧后黑化不成功的小绵羊x披着羊皮算计最后爱上羊的大灰狼
  • 公子也倾城

    公子也倾城

    她是穿越而来的美女作家。一次意外的穿越让她成为了倾国倾城的八殿下。一个个倾城的人,温婉如玉如他,冷峻睿智如他,清新可爱如他,残酷夜叉如他,不羁潇洒如他……从这一刻开始,她的命运为他们所牵绊。乱世之中,上演古往今来的七王之乱、九子夺嫡的戏码。高高在上的皇位是骇人的风刀霜剑,还是他们为保护她所造的玉宇琼楼?不堪命运的捉摸,什么道理伦常,在他们的眼里,为了她,都可以全数抹杀……
  • 认识海洋系列丛书: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

    认识海洋系列丛书:生长在海洋中的植物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
  • 我家影后恋爱之后

    我家影后恋爱之后

    粉丝皆知,自家影后又酷又飒,微博常年都是广告,偶尔发一次自拍还能登上热搜,就连公布恋情也是这么的措不及防:@沈妍初:懒死你算了配图是一只正在晒太阳的胖橘猫。底下一条评论被顶到一楼,初初:@沈妍初可爱*^_^*@沈妍初回复:谁可爱?刚刚学会使用微博的宋景柯费力地打字:你比较可爱。粉丝:!!!初姐恋爱了!?之后……微博里全是狗粮。————————1.恋爱小甜饼2.全文架空,无原型3.男主古穿今4.谢谢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