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1600000076

第76章 附录四 云南省通海县纳古镇(纳家营)概要

纳古镇(纳家营)概要

纳古镇位于滇中玉溪市通海县西北部,位于东经102°45'1″,北纬24°11'2″。西靠狮子山,东面杞麓湖,北临江川,南与秀甲南滇的秀山翠峰隔湖相望,直辖纳家营、古城、三家村3个自然村的7个村民小组。南去县城14公里,到玉溪市50公里,北上昆明110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全镇总面积12平方公里。

历史上,纳古镇虽然分为3个自然村,但地理空间紧邻,阡陌交错,鸡犬相闻。纳家营与古城形成于元明之际,三家村则是民国时期才由古城派生出来的村庄。新中国成立后,取纳家营与古城两村首字合称“纳古”。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昔日的三村地界,已被沿昆(明)河(口)公路两侧林立分布的各类厂房和鳞次栉比的私人豪华别墅群所取代,三村已经连为一体。因此,1988年建立纳古回族自治乡时,未设村公所办事处,由乡政府直辖7个生产合作社。目前,全镇三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宗教信仰诸方面都已形成一个有机的社区整体,已无法将之截然分开。

一、族源、村名由来及演变

纳古回族先民来自中亚布哈拉(Bukhara),入居通海的时间在元末明初之际。定居在今纳古镇(纳家营)的纳姓回族居民,是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拉丁长子伯颜的儿子纳数鲁(汉名纳璞)的嫡传后代。因此,纳数鲁(或作纳速鲁)即是纳古镇纳姓回族的始祖。他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随蒙古人阿喇贴木耳旃大元帅出镇通海县境西的曲陀关,后纳数鲁继任元江临安广西都元帅府元帅,帅府设在今通海县曲陀关。随军家属则先后选择了杞麓湖畔的者湾(今存)、六街(今存)短时寄居,最后于明初洪武年间定居到狮山脚下、杞麓湖畔的纳家营安家落户。纳家营的“营“是军队屯驻之地。据立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五月十二日的《清真寺公项碑》记载,纳数鲁有4个儿子,依次名纳荣、纳华、纳富、纳贵,盖寓有希冀子孙绵延永享荣华富贵之美好意愿。其中只有长子纳荣、次子纳华、三子纳富随父定居到了纳家营,分别构成了纳家营的纳姓大长房、二长房和三长房三大宗族支系。后来子孙繁衍,形成村庄,后人即以曾祖父纳速拉丁的首音“纳”字为姓氏,而将村庄命名为纳家营。

至今,大长房、二长房、三长房三个住宅区之间有一条巷子,镇政府在醒目处都有“严禁吸烟“的警示牌,告诫行人这里是穆斯林先祖居住过的地方,不能吸烟。由此可以看出镇政府的良苦用心。

二、纳古镇的历史沿革

元代回族人迁居纳家营后,纳家营便隶属于临安、广西(今泸西)道,明代隶属于临安卫,清代隶属于临安府河西县,民国时期隶属于河西县东兴镇管辖。当时的基层政权实行保甲制,纳家营为东兴镇第四保,古城(含三家村)为第五保。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属河西县四街区管辖,50年代末期河西县并入今通海县后,纳古二营行政上经历了通海县四街区的自然村、农业合作社(1958年前)两个阶段。1958年10月至1983年12月,则是通海县四街公社的纳古大队,下辖7个生产队。1984年1月,改公社为区镇制,纳古由原来的生产大队改为纳古乡(小乡),隶属于四街区。1988年5月2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纳古二营三村正式从四街区划出,建立通海县纳古回族乡。1997年2月,由于纳古乡镇企业发展迅猛,跻身全省经济百强乡镇行列,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又由纳古回族乡改名为纳古镇,并被省人民政府列入云南省首批小康乡镇建设名单。纳古镇辖有7个村民小组(未设行政村建制)。由于纳家营的声望遍及阿拉伯国家,对外宣传仍用纳家营。

三、人口

据纳家营村民口传,明洪武至永乐年间,纳数鲁及三个儿子(各1户)及纳华、纳富的两个儿子(2户)为最早落籍在纳古的先辈。到了清朝末期,纳古的人口有近千人,民国初期在1400人左右。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纳古人口增至1800多人,共300余户人家。其中90%左右是回族,汉族和其他民族仅占10%左右。村中纳姓为最大姓氏,当时约有210户,人口约1300人,全部生活在5个家族之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纳古人口1800人~2000人左右,回族人口在1300人~1500人之间。1978年,人口总数达到3955人。回族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1979年,总人口4927人,其中回族人口4084人;1989年,总人口6328人,其中回族人口5251人;1999年,总人口7347人,其中回族人口6081人;2009年,常住人口8438人,有回、汉、傣、彝、壮、哈尼、拉祜、蒙古等多种民族。其中回族人口6800多人,占总人口的80.6%。其中傣、彝、壮、哈尼、拉祜、蒙古等民族大多系婚嫁而来定居,也有因工作调动到此地工作的。

纳古镇的外来务工人口有13000人,来自18个省(区),多为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有13个民族。主要原因是纳古镇的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个体工厂增加到600多家。这些工厂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如炼钢、轧钢、钢窗加工、五金配件生产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趋势的日益明显,一些人家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工厂里,顾不上种地,他们就把田地承包给外来人耕作。同时,到纳古镇做生意的人逐渐增多,他们在这里开缝纫店、服装店、饮食店、理发店、百货店及诊所、药店等。这样,形成了纳古镇外来人口增多的原因。

长寿人口大幅增加。清末民国初年纳家营有位回族老人活过百岁大关,曾轰动全县,县衙曾在纳家营北栅子外与古城接壤处为之立了“百岁坊”(石坊已毁),以示旌表。今天的纳古镇年逾古稀、耄耋接近百寿的老人数十上百,已不稀罕。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显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村民物质生活水准的飞跃提升。

纳家营回族穆斯林属两个门宦,格迪目占99%,哲赫忍耶100多人。截至目前,到麦加朝觐的人数达1400人次。

有清真寺4座,纳家营清真寺、纳家营清真女寺、古城清真寺、古城清真新寺。

四、纳古镇的经济发展

纳古镇人在元明两代,除农耕外,手工业主要生产马具、军需品和其他民用刀具,清代生产铜铁等金属加工,制革业也有一定技术基础。清代和民国时期,纳古镇有15%左右的人家赶马运输搞经商,长年往来于中缅、中泰之间,发展国际贸易交流。因此,农耕、马帮运输及小五金手工业一直是纳古回族的三项主要经济活动。

杞麓湖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虽然很好,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水稻产量低,小麦、玉米、水果产量有限,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纳古人便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寻求生活出路。人们不分农忙农闲,有空就干别的营生:家家户户硝牛皮、熬骨胶、割皮条、打马掌、做铁活、抱(孵)小鸡、做鞋卖……有的人则结成马帮,驮铃声声,走向疾病流行、瘴气弥漫、人烟稀少、盗匪与虎豹豺狼出没之地的亚热带边疆和东南亚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纳古传统手工业的枪械弹药生产,也随之转为农具生产,并开发了民用刀具项目。还组织华侨五金社等手工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发展了集体生产。人民公社化后,纳古人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在屡次“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情况下,坚持了大队、生产队直到家庭独立进行的手工副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生产的不足。1979年,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那时起,纳古镇的经济发展开始走上了金光大道。以前,纳古镇家家户户的手工业生产,只限于老虎钳、火炉、锉刀之类的简单工具。1999年时,全镇已有大小工厂450多个。已由过去单一生产刀具为主发展为钢铁、钢窗、建材、塑料、仪器等产品。

改革开放30年来纳古镇最大的变化是从一个“以粮为纲”的农业村变为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现代化村镇。近年来,纳古镇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自身传统手工业和经商优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立镇、工业强镇、科教兴镇、和谐发展”的特色之路。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2007年,纳古镇成立了云南省乡镇级首家民营担保公司——通海县信用担保公司,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主要为发展纳古镇的地方经济、促进金融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融资平台。同时,全镇积极吸收群众闲散资金,吸引农户参股企业,鼓励企业家、工商大户将“则卡提”(即天课,伊斯兰教五功之一的课功)作为再投资的资金,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购置新设备、引进新技术。近三年来,参股人员达600多人,全镇共有10多户企业利用和吸收民间资本,金额达3亿多元,其中通海热轧带钢厂共有9户股东,通海连铸钢铁工贸公司共有500户股东,通海日辉公司共有100余户股东,这些企业都是纳古镇民营股份制运作的成功经验。当地群众、企业职工及周边兄弟民族积极参股,甚至有的一户参股20多家企业,许多孩童也成为股份制的受益者。这些资金大多进入优势产业项目,年终股民按股分红,使纳古人从小就树立了股份制的意识。这样,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增加了当地农户的经济收益,促进经济似雪球般发展壮大,而且还加强了企业与纳古人的紧密联系,增强了村民的责任意识,确立了“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意识。

1981年,试办乡镇企业,组建纳古镇有史以来第一个联合企业——纳家营钢窗厂。此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到1988年建乡时已经发展到200多个。1990年,云南省等4个焊管企业在纳古镇诞生。1997年,纳古撤乡改镇,乡镇企业已发展到445个,涉及冶金、建材、化工、机械、交通、运输、燃料、食品、塑料、皮革、贸易、服务等20多个行业,全镇的社会经济总收入达7.29亿元。2008年,全镇实现营业收入36.07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790多户,从业人员8775人,企业工人年平均工资达13091元以上。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19户,其中营业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10户。工业经济已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柱,工业总产值占全镇农村经济总产值的98.85%,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业为主导产业,五金刀具、食品加工、商贸运输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

现在,纳古镇的工业占90%,农业占10%。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底,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企业600多个,从业人员7000余人,其中90%以上为外来务工人员。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实现利税9632万元。2009年,经济总收入达到39亿元,占通海县总收入的40%,用电量占全县的40%,税收增长到1191.9万元。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占全镇经济的99%。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纳古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2007年,财政总收入147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503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累计完成基础投入586万元,着力改善了纳古镇面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65元。2009年,各项数据刷新了历史记录,成为通海县纳税大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500元。

1996年,第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通海县纳古镇工贸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1610万元,开创了纳古镇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制的先河。2001年,又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通海县热轧带钢厂成立,带动了纳古镇民营股份制企业的全面发展。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19户,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10户。纳古连铸钢铁工贸有限公司、通海县热轧带钢厂、大升经贸有限公司、大康工贸有限公司等成为产值上亿元,税收超百万元的企业。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和五金加工为主导,商贸、交通等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纳古镇的角钢、槽钢、焊管等建筑建材产品在云南占有主导地位,并已走向国际市场。刀具等传统民族手工业得到发展壮大。以“马老表”米线为代表的清真特色食品打造成了品牌,在省内外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云南省通海县纳家营红遵贸易有限公司是生产销售热轧带钢、冷轧带钢和高频焊管的股份制企业。红遵公司下设热轧带钢厂和高频焊管厂,是集产供销为一体的大型经济实体。热轧带钢厂拥有450开坯机一架和新立式六连轧钢机一套,每年生产热轧带钢10万吨左右。除为焊管生产提供原料外,还可外销部分带钢。焊管厂有76焊管生产线一条,专业生产48管,即寸半架管或架子管。焊管厂还有冷轧带钢和薄壁焊管生产线多条,可生产各种规格的冷轧带钢、方管、矩形管和圆管。

2007年,全镇有固定电话1900余部,实现户均1部,移动电话5000余部,轿车等各类机动车2900多辆,别墅400余幢,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企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7264个,企业工人年平均工资12000元以上。

纳古镇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云南省乡镇企业五十强乡(镇)”“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达标镇”“发展工业先进乡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普法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等60多个荣誉称号。

五、纳古镇的文化教育卫生

纳古镇经济的富足也促进了全镇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经济反哺模式”。1994年,纳古镇筹资186万元安装并开通了装机容量为1000门的微波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使电话普及率达到了40%。2001年起,纳家营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累计投资达3000余万元。2002年,纳古投入1200余万元对学校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采用年薪制等办法聘请优秀校长和教师任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吸纳1693名外来务工子女在纳古小学就读,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5%,保证了外来工子女与本地孩子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通海热轧带钢厂董事长纳家琨出资100万元成立“家琨教育基金”,每年用其衍生出来的12万元股息对全镇考取大学的学生及在读贫困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投资40余万元建成拥有图书2525册的镇文化站,并与云南大学合作,投资18万元建立了回族研究基地和纳忠图书馆,激发了群众追求文化的热情。

回族文化。回族入居纳古镇700余年来,文化上吸收了儒家汉文化的许多优秀成分,但宗教信仰和地缘固定的原因,使得其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语言特点。纳古回族穆斯林通用汉语,但因其历史渊源和宗教文化的因素而颇具特色。在宗教及日常生活中仍使用阿拉伯语和部分波斯语,如“伊玛目”(阿语,即教长)、“阿訇”(波斯语,即老师)、“吾师施”(阿语,即老师)。在宗教活动时往往使用大段的波斯语经文,涉及到社会生活问题才用汉语。日常生活中通用汉语,也保留着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如“色俩目”一般在三种场合使用:一是穆斯林见面时必须说的祝福问安语;二是穆斯林互相通信,一定场合演讲首先也必须说“色俩目”;三是穆斯林礼拜时,跪坐时先右后左向两肩方向说“色俩目”,表示出拜。除这些外,在婚礼、交友等多方面也使用该词。还有某些回族才使用的汉语词汇,如“清真”“真主”“知感”“口唤”“归真”“定然”“换水”(大净)“阿布代斯”(小净)等。纳古穆斯林还专说“肉”为“菜”,说牛菜、羊菜、鸡菜、鱼菜等。叫爸爸、妈妈为“阿达”“阿妈”。纳古地名用到“闪栅子”“闪拐”,“闪”的意思是伸延。按传统习惯,纳古穆斯林家庭生下孩子后,父母给孩子起用一个汉语姓名,还要请阿訇给孩子取一个阿拉伯语的伊斯兰教先知、先贤的名字作为经名(即教名),寓有使其继承和发扬先哲优良精神的意义。

饮食生活习俗。纳古回族饮食始终保持着传统习惯,即忌食猪肉、自死动物及血以及烟、酒等,宰食牛、羊、鸡、鸭时,一般都要请阿訇动刀。一般日常饮食多备有汤、腌菜、蔬菜、牛菜等,但在宴客时品种丰富,花样翻新,名菜纷呈。如鱼,有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鱼块,清香美味的清汤鱼,还有家家会做的地方特色名菜——杞麓湖冻鱼块;再如鸡,这里的鸡都是土鸡,有清爽味纯的清炖鸡,有鲜香可口的麻辣鸡,还有毫不腻人的凉拌五香鸡块。

纳家营的“小吃”非常有特色,品种十分丰富。包子就有红糖包子、白糖包子、韭菜包子、芹菜包子、豆沙包子;馒头有麦面馒头、荞面馒头、高粱面馒头、玉米面馒头;粑粑有糯米粑粑、玉米粑粑、黄花粑粑、杨扁柳枝花粑粑、麦面粑粑、荞面粑粑、油炸麦面油香、油炸洋芋粑粑、烤烧耳块酱粑粑;稀饭有糯米稀饭、白米稀饭、紫米稀饭、麦芽稀饭,有红糖稀饭、白糖稀饭、盐稀饭等,由顾客自己现吃现放盐或糖;米线、卷粉、面条,分别有热的和凉的。另外还有糕点、油条、豆浆、牛奶、荞糕、耳丝、蒸饺、水饺、油炸洋芋、锅贴、快餐盒饭。各种炒饭、炒菜。

回族民居。纳古镇普通民居过去一律叫地墙瓦顶木架房,民间叫“三间四耳倒八尺”,建筑学上叫“一棵印”。这种民宅主要特点是两把楼梯把正房三间和两耳(厢)四间、倒八尺连成一个整体。中间一个四方天井,既安全又适用,虽说建筑学上有名,但除回族村寨之外很少见。现存纳忠、纳训故居皆是“三间四耳倒八尺”建筑。这些民宅院中往往有一口吊井,有的装有提压泵。过去马帮兴盛,在土房子外墙上均嵌有大小不一的拴马石。老房子幽静古朴,几乎集中在清真寺附近。而公路两旁,砖木结构的新房比比皆是,价值30万元以上的“钢混”住宅500余幢,其中60万元以上的100多幢欧式风格造型的“洋房”更显风流。典型的花园别墅,现代的装饰材料,精巧的工程设计,高骓的客厅吊灯,尽显纳古回族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聪明才智,几乎每幢洋楼都有3套以上三室一厅带厨房卫生间的住房。

虽然纳古人的住房发生了质的变化,但老房和新房都保留着许多共同的地方:堂屋正面墙壁上要悬挂阿拉伯文的对联和中堂(壁毯),卧室的僻静处设有水房(沐浴室),还有一个靠近西向的房间做礼拜。新房外观也增加了伊斯兰风格,如圆顶、上顶半圈的门窗。有的豪华洋楼还仿中东建筑,在进门正中一二层相通,挂有金碧辉煌的吊灯,屋中二楼围吊灯还有环形走廊连起两边的房间。主人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散热,古老的中东人民创造的这一文明正在中国穆斯林家庭中传播开来。

回族服饰。纳古回族的日常衣服与汉族相同,但头饰有别。许多男子头戴绣着精美图案的小白帽,老年妇女、师母、小女孩及一些女青年戴着洁白的盖头,也有的老年男子戴黄绸缠头,妇女戴盖头。年轻的女人戴白色的多,小姑娘一般戴黄色、浅黄色盖头,少见绿色盖头。戴盖头的女子都是只露面部和手足。礼拜或参加节日活动时,一般戴白帽。在三大节日时,主要宗教人士穿着洁白的长袍,头戴白帽。

回族的丧葬习俗。穆斯林葬礼实行速葬、土葬、薄葬。一般早晨“归真”(去世),当天下午即埋葬;晚上归真,次日埋葬。停尸最多不超过3天。死者的“埋体”(尸体)先停放在家中或清真寺里,由同性同辈人用水洗净,再用大小三块“卡凡”(白布)包裹,然后入殓“经匣”(一个木制的公用棺匣)中,放在清真寺,由阿訇或教长为“埋体”念《古兰经》作祈祷,进行殡礼“者那站”,然后将该“埋体”抬到坟山埋葬。穆斯林的坟是先垂直掘地1米多,然后向北掘一个半椭圆的坑,将“埋体”从“经匣”中取出,由一成人接着慢慢地放入墓穴中,仰卧坟坑内。头枕北、脚朝南、面向西方,然后用土覆盖墓穴,地表部分堆成坟堆。有的则用石头砌成坟冢,立墓碑,用汉文刻亡人姓名、称谓、生卒年月和子孙系谱,还有的刻上墓志铭,同时刻上阿拉伯文《古兰经》一句或一段。埋好之后,阿訇再次带领大家为死者作祈祷念《古兰经》,然后将死者遗产“伊斯科”现金象征性地发给参加葬礼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均有所得。死者去世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亲人要请阿訇念经祈祷,并招待亲友吃便饭。但丧家在亲人去世的当天到第三天,不得生火做饭,会被亲友请去吃便饭,同时要求死者亲人节哀。每年开斋节和死者亡故周年,亲属要到墓地“游坟”念诵《古兰经》,以表示悼念。

回族的婚姻习俗。纳古穆斯林的择偶方式和婚配条件与西北回族相差无几。在纳古要进行婚前培训,一是由县上或镇上进行培训,主要是从《婚姻法》和计划生育、妇幼卫生等方面进行培训;二是由清真寺根据《古兰经》的内容进行婚前培训。

结婚仪式较为复杂,一般举行两天。第一天下午新郎与六位阿訇一起来到女方家娶亲,在此之前的上午,女方家陪嫁的嫁妆就已送到男方家。女方家的客厅中放好一张八仙桌,三条高长凳,上铺棉毯,进门的一方不放条凳,空着,桌上放上糖果、瓜子、饼干及水果。新郎由一伴郎陪着和阿訇一起入座,新郎坐在正对大门的条凳的一边,中间和另一边由两个阿訇坐,伴郎坐在侧面一个条凳的一边,旁边也是阿訇坐。另一张条凳是两三个阿訇坐。新娘陪同坐在桌子下边的一边,另外放两个凳子。新郎、伴郎及所有阿訇都头戴白帽(或其他颜色),新郎的帽子较其他人的新颖精致,身着西服或较一般的新衣,胸配新郎花饰;新娘及伴娘都头戴盖头,身着红色的衣服,不能穿漏背和低胸衣及短裙。画着淡妆,盖头上别有一枝鲜花或绢花,胸配新娘花饰。坐好后,由阿訇念证婚词,然后讲经,约30分钟左右结束。不付给阿訇费用,只送每人一小包糖果。念完经,新娘就随着新郎、阿訇们到男方家参加婚宴。

每家婚宴都是数百桌,每桌8人坐。纳古镇的传统饭菜是牛肉冷片、凉鸡、冻鱼、红烧牛肉、豆腐、粉丝、藕或萝卜、小炒肉,外加一盆牛肉汤或鸡汤、一盆米饭。没有酒水,贵客有饮料,一般客人没有饮料。新郎新娘出面倒茶水。

晚饭后,阿訇又来新房为新人讲经,教给他们生活的哲理和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尤其是赡养、孝敬父母及为人妻、为人夫的做人准则,并告诉他们从这天起他们就正式成人了,要承担的责任及义务。讲完经后,女方的亲属与小伙伴来闹新房,男方要好的伙伴也来参加。当晚入洞房后,新娘就成了男方家的人,不再回娘家住。

第二天早饭,由男方家再招待一次,晚饭到女方家,由女方家请“回门客”,仍是所有的客人都来。“回门客”后,婚礼就结束了。

回族教育。明清寺院经堂教育比较发达,从碑记和典籍中可以看出科举之士代不乏人,尤以乾隆时期为多。发展到清末,纳古回族穆斯林更加接受汉文化。民国初年即已开办中文私塾学堂,抗日战争时期改为忠惠小学,后改为第三保国民学校,民国38年(1949年)改为东兴镇中心分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改为纳家营小学,1952年改为河西县第十中心小学,1958年改为纳古小学。

1938年以前,纳家营学堂设在清真寺内。1942年,纳家营由地方筹资兴建了4个教室,1个办公室的专用校舍,坐落于纳家营清真寺大门外广场左边。1952年组建供销社时占用校舍,学校回到清真寺内。1980年,纳古大队在两村之间拨地10亩,筹资30万元,村民献工献料,上级政府给予支持,建成一所拥有6000平方米校园,3100平方米校舍的小学。1982年搬出清真寺,迁入新校舍。

纳家营阿拉伯语小学,遵循与义务教育密切结合,在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在晚上7时~8时这段时间内学习30~40分钟《儿童阿语》。《儿童阿语》是选择国家义务教育小学课本《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和《自然科学》中的部分内容,用阿拉伯语来教学,使学生既加深了在国民教育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又掌握了阿语听、说、读、写、译的基础知识。阿语小学还学习《古兰经》及穆斯林念、礼、斋、课、朝功能及大净、小净的意义。

纳家营伊斯兰文化学院,初级班四年。招生对象: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年龄在17岁~25岁,品质良好的男女穆斯林青年,方可报名参加学习。初级班开设课程有信仰、阿拉伯语、汉语、语法、古诵、古兰经、圣训等。二年级以上课程:信仰、经注、圣训、教法、法源学、圣训学、古兰学、伊斯兰文化、穆圣生平、教育学、伦理道德、汉语、法制等课程。

卫生。纳古镇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居民治病多用民间的土方法治疗,没有上医院的习惯。1994年政府拨专款建起了卫生院。卫生院位于纳古镇公路边的中心区,距镇政府仅几十米,占地面积2.5亩,建有一幢主楼和一幢附楼。主楼主要用于诊疗和住院,有三层,内走廊式,每层12间,共计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附楼为外走廊式的两层小楼,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主要用于妇女生产保健和卫生防疫。

纳古镇的个体诊所主要是从1995年之后才增多的。在纳家营清真寺附近有12家诊所和5家药店,另外7个社的老住宅区内都有诊所。

科技。纳古镇的先民都是曾在军中服役者,他们以制造和修理枪炮、各种刀具为主业。在元、明两代,手工业主要有军用马具;清代有火药枪、民用刀具;民国时期有手工仿造的拉七、左轮、二十响等手枪,以及双箍、毛瑟等各种步枪和子弹,还能仿造轻机枪,有“小兵工厂”之称。由此可见纳古人在手工业上的技术还是很先进的。现在,许多小五金厂,需用铣床、冲床、车床生产配件,这些工种都是技工活,但文化程度不高的纳古人都能很好地掌握。

六、纳古镇的民风民俗

纳古镇的穆斯林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习俗。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婚丧嫁娶,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纳家营清真寺始建于元代,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2001年,将原清真寺东迁250米,保持原貌,为大五间,大殿为中式古典土木建筑,改为“纳家营清真女寺”,可容纳800女教胞礼拜。在原址上修建了“纳家营清真寺”,于2004年10月落成,占地3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80平方米,是目前云南省最大的清真寺。该寺有4座宣礼塔,塔高72.4米,礼拜大殿有三层一底。两座大殿遥相呼应,各尽其能。

纳家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民族教育事业特别是回族文化的保护、挖掘、传承、发展、创新良好。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在纳家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纳家营伊斯兰文化学院面向全国穆斯林招生,以穆斯林经学传统和现代教育理念,培养知行合一的穆斯林人才,穆斯林学员在这里免费学习,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纳古镇的穆斯林们在伊斯兰教规、礼仪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这里的人们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聪明与智慧建设自己美丽的家乡。

七、人才辈出

纳古历史上文化教育发达,人才辈出,被誉为“有一担二斗芝麻尔林(学者)”的地方。据《纳古乡史通讯》粗略统计,上至元末明初,下迄20世纪90年代中期,与纳古有关的知名阿訇多达350余人,其中绝大多数到各地做了教长。有的穆斯林妇女成为师母,有的成为国内外知名学者,如纳高才、马仁山、纳忠、纳训、纳本慈等,还有的到国外任教长,如清迈教长纳福升、纳文彬、马恩仁、马福升、马为龙及缅甸景栋教长纳周安等。

碑记:“洪武三年,命访咸阳王后裔,授武略将军之职。宣德七年,又陛授掌印世袭锦衣卫,连续八代至我叔曾祖永阶公……公卒于康熙辛未年正月初七日。”乾隆四十三年所立《皇明敕封世袭锦衣卫纳永阶墓志铭》碑载:“自丙辰变乱后,先大人金甲公上解省危,下卫桑梓,公已参佐其间,历著伟绩……奖给六品军功……调委南防管带,五日成军……遂奏保都司,赏加花翎游击衔……大清宣统三年四月初八日立。”《皇清诰授武略将军纳昌运墓志铭》碑载:“尝谓家有谱不失其传,墓有志不忘其本……钦加游击衔,尽先补用都间,赏戴翎职……宣统辛亥八月十二日立。”《皇清诰撑武略将军纳凤鼎夫妇墓志铭》碑载:“……吏部候先儒学训导纳振兴……进士马名超之表叔(纳振兴)……嘉庆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立。”《马名超墓志铭》碑记:咸丰九年所立“百岁坊”碑刻载有纳古七进士:纳之溶,乾隆进士;马名超,丙午科乡进士;纳凤书,甲寅科乡进士;纳二元,癸卯乡进士;纳世雄,庚申进士;纳一元,辛酉进士;纳开元,儒学训导。另外还有文载清代文武举人纳玉印、纳凤春、纳吉元、马应熊、马联元等,以及民国三年任广东陆军混成旅旅长、后任陆军中将衔军府参军的纳顺洪。

这里重点介绍纳忠、纳训和纳润章三位学者:

纳忠(1909~2008),原名纳寿恩,字子嘉,阿拉伯名叫阿布杜·拉赫曼。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阿拉伯语教育家。1909年2月出生在云南省通海县纳古镇纳家营的一个回族家庭。曾担任《清真铎报》的主编,并亲自撰写文章。曾留学埃及9年。1940年毕业于埃及爱资哈尔大学,获“学者证书”。曾任中央大学、云南大学教授。1958年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亚非洲史学会第一至三届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奖获得者、巴基斯坦“希吉来国际学术奖金”提名委员。中国民主同盟成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阿拉伯历史、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著有《回教诸国文化史》《埃及近现代史》《阿拉伯通史》等,译有艾哈迈德·爱敏(埃及)著《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库尔德·阿里(叙利亚)著《回教与阿拉伯文化》等。被誉为“中阿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文化泰斗”。2008年1月24日13时2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纳训(1911~1989),1911年诞生在滇中通海县纳家营村的回族农民家庭,中国当代阿拉伯文学翻译家。纳训,名光政,经名穆罕默德·努尔。童年在纳家营清真寺接受经书并授的教育。9岁时,随堂兄纳光文赴昆明永宁清真寺接受经书并授的教育。稍长,入昆明明德中学学习。1934年,纳训、林兴华、马俊武等3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母校明德中学作为第二批留埃的学生,保送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伊斯兰最高学府——爱资哈尔大学深造。1947年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担任明德中学教导主任、校长职务,在主持校务的同时,还兼任《清真铎报》的主编,并亲自撰写文章,鼓动民众争自由,反对内战。1951年,调云南民族学院教导处工作,任资料组组长。1955年,调云南省文联,做翻译工作。1960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翻译所从事翻译工作。1989年12月27日,纳训病逝于北京寓所,享年78岁。纳训在开罗爱资哈尔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勤奋攻读必修课程外,还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选定文学为主攻目标。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让阿拉伯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增进中阿友谊,纳训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将现代中国最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小说《风筝》,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罗峰的《绝命书》、曹禺的剧本《雷雨》等中国古今文学名篇翻译成阿拉伯文,在埃及的各大报刊上发表,使中国文学走向了阿拉伯世界。《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世界文学名著,由最初口头传达,到1450年定型成书,经历了七八百年之久,它也是一部集波斯、印度、希腊、阿拉伯故事等东方故事大成的民间文学巨著,中世纪东方诸民族的生活画面,乃至思想情趣、理想追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喜好厌恶等,都能在这些故事中得以体现。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表现方法,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们的原始形态。《一千零一夜》的部分故事由周桂笙于1900年第一个介绍给中国读者,以后,共有16种译本面世,但都是零散的,都是从英文、日文转译的。在众多的翻译者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纳训在《一千零一夜》翻译上的历史性贡献。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纳训留埃时就开始了我国首次直接从阿拉伯文翻译《一千零一夜》,他采用最流行的巴格达版本,40年代初译成《天方夜谭》六册,每册10万至12万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五册,同时还翻译了《古兰经的故事》《阿拉伯名哲学家传》等阿文著作。其后的40余年间,纳训笔耕不辍,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一千零一夜》翻译大业,成就卓著。回国后,工作单位不断变动,翻译工作时断时续。1954年,纳训应邀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翻译工作会议后,提高了对《一千零一夜》名著翻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把丢了十多年的译述工作重理起来。他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将艾博·安东尼校勘编辑,1927年由贝鲁特卡苏利书店出版的五卷本《一千零一夜》翻译成三卷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12月至1958年8月出版,此书曾有三种开本不同的版本先后问世,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最流行的译本。1977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该译本,三卷共81.1万字。1980年9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纳训翻译选编的《天方夜谭》(37万字),发行13.5万册。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辍笔劳教遭惩罚的纳训,获得了平反,心情怡然爽朗,再一次重操旧业,雄心不减当年,夜以继日地伏案耕耘,弥补已逝的好年华,终于在1980年完成了《一千零一夜》的全部译稿,编为六卷本,实现了国家的宏伟规划,实现了中国读者历览《一千零一夜》故事全貌的梦想。1982年至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纳训的六卷本《一千零一夜》(共230万字),这是中国唯一的、直接译自阿拉伯原文的全译本,这是中国文学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一座丰碑。

纳润章(1900~1971),现代中国伊斯兰教阿訇、教育家。名荣滨,经名努尔·穆罕默德。回族。云南河西(今云南省通海县)纳家营人。出生于伊斯兰教经师世家。青少年时代刻苦攻读汉语、阿拉伯语、英语,立志从文化教育入手,振兴民族、宗教。1928年在保山创办中阿文并授的伊斯兰中学。1942年日本飞机轰炸保山,携眷到蒙化(今巍山)创办兴建中学,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任教,培养了大批回族子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校改名为巍山第二中学,他担任校长,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和其他民族的学生,培养了不少爱国爱教的经济、文化建设人才。他先后被选为云南省政协委员、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及州政协副主席,1971年病逝。在长期办学中,他主张改革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经书并授,中阿文并举,说服穆斯林乡老改变只重经学,轻视学习汉文的倾向。课程除设置穆斯林经堂必学之宗教典籍、阿文语法修辞、逻辑等课程外,还授汉语文、历史、地理、数学、体育、音乐等科目,并组织学生在各回民村寨和邻近县区宣传实习,卓有成效。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宣传爱国抗日,曾在重庆《回教论坛》期刊上发表《回教与抗战理论》一文,后被译为英文、阿文,发表在仰光《觉民日报》、德里《印度日报》和开罗《金字塔报》上。译著有《伊斯兰的教诲》《穆圣遗训选》《伊斯兰格言》等。

附:纳永阶碑记

皇明敕封世袭锦衣卫纳公讳永阶之墓

自来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寻流溯源,祖宗公德,正历久而不可忘者也。粤稽我纳氏宗谱,远祖肇自西域,自索非尔入贡中华,受爵封王。数传至赡思丁,生而神灵,元世祖以平章政事,命辅滇南。凡治水,教稼,建学,明论,于惠政,罔弗备举。滇民戴之,朝廷降旨敕封咸阳王,而二世祖俱封王爵。至四世祖纳数鲁(汉名纳璞),继授临安,沅江宣慰司都元帅。明洪武定鼎,稽伟绩于前代,命访咸阳王后裔,授武略将军之职。宣德七年,又升授掌印世袭锦衣卫。连续边疆八代,虽我曾祖永阶犹然荫袭职也。公之生平,积德累功,难于悉数。于是后嗣迭兴,子孙繁衍,迄今五世而孙枝秀发。或深明经典而教铎攸司,或肄业诗书而胶痒得意。人文蔚起,更由此而掇巍科膺显士,继续重光,以绵家声于丕振,当以公之厚德所必报者也。今戊戌秋,众叔兄侄追念祖宗之德而建碑立石,思勒桢珉而志不朽,因而问序于余。曰:此木本水源者,思之所当然,因书为序。公卒于康熙辛未年(1694)年正月初七日。

进士孙云鹤撰并书

乾隆四十三年岁次戊戌(1778)仲秋月初六日

(纳永阶墓坐落于纳家营村北公路旁的密林中,墓碑虽久经岁月,但仍异常华丽精致。墓身约两米高,二米四长,整个墓身系纯净青石雕刻,墓顶刻成宫殿式屋顶。四壁除刻有宫灯四座和精美的图案外,还刻有艺术体的阿拉伯文。碑上端庄秀丽的汉字楷书仍清楚醒目。纳永阶墓不仅记载着纳氏祖先的来历,在造型上也堪称艺术珍品。)

同类推荐
  • 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经济问题研究

    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经济问题研究

    甘肃是研究转型经济中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最好样本。首先,计划经济时代的甘肃经济其现代部门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体制变迁中,这些部门都经历了内部的产权制度和外部管理体制的变革,它们的成长与起伏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其次,市场化进程中的甘肃传统部门已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成长模式,急待总结;最后,甘肃在西北经济中的区域地位、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经济内部的结构和地区差异等等,对于研究落后地区的经济转型问题具有代表性。
  • 云端经济学

    云端经济学

    作为商业传播领域的资深职业经理人,作者常年在各个城市上空往来穿梭,养成了在飞机上思考和写作的习惯。多年积累便有了这本8000米高空的经济学随笔。作者认为,方法论要比观点更重要!这本书所做的是引导思考,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的墙,不固守成规,在云时代有效地助推经济发展。
  • 后天有多远?

    后天有多远?

    当今世界,气候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三重危机叠加出现,三重危机的核心是能源,为了走出这三重危机的阴影,人们寄希望于低碳能源的新能源,希望通过它“毕其功于一役”,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至少在未来几十年内,没有一种能源形式能够替代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那么,在三重危机之下,我们不禁要问:后天有多远?后天之后,我们又该去向何方?本书所讨论的正是这三种危机之间的深层次的相互关系。
  • 回族经济研究

    回族经济研究

    回族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兴起并走向成熟。其中关于政治史的研究尚还红火,文化史(包括伊斯兰教史)的研究也正蒸蒸日上,然而经济史研究则似乎显得薄弱,甚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对亚洲现有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带一路”建设能否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与繁荣?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能否与周边国家共创繁荣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是亚洲沿线国家和地区,也是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本书将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
热门推荐
  • 秘密之恋爱合约

    秘密之恋爱合约

    “下一个目标是谁”“x学院小霸王”“一样的计划吗”“为什么又死了。”在这里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秘密,想知道他们的秘密吗?
  • 惟我魔煌

    惟我魔煌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一颗玄胎种灵府,一个人,就能造化一个世界。陆玄,身兼魔神传承,胸藏百家至道,从边城崛起,一脚踏入改天换地的大动荡。封魔诛神,再造乾坤!
  • 无限妖魔

    无限妖魔

    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妖魔吗?有的你曾经看到过妖魔吗?没有的事封小安,他本想浑浑噩噩地过完这一生,可是他一不小就踏入的妖魔的世界。
  • 养子如狼

    养子如狼

    顾云胭和驰啸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逼格很高的私人会所,觥筹交错的地方龙蛇混杂。一副张狂模样的男人手执《清心咒》坐在角落里,就像一个准备飞升成仙的,顾云胭谓之“假道学”。多年以后顾家千金才知道,这个用血腥手段夺了她父亲的权柄,将M国灰色世界搅得地覆天翻的男人,手中的一本佛经不过是掩盖他的疯狂执念。
  • 神剑道之万剑归宗

    神剑道之万剑归宗

    天地间一阵风起云涌,随后叶天驰纵身一跃悬于半空中,因身上强大的真气,全身周围,被一团金色的光圈包围住,叶天驰凝聚身体所有的真气于右手两指之间,片刻间两指间悬出一团紫色的光圈,而后叶天驰口中默默地念道:“无形,无气,天降神剑,万剑归宗……
  • 王者之座

    王者之座

    一个即将攀登到国内最高王座的职业选手,因为家庭原因,而被禁赛两年。他会离开职业圈吗?他不会。带着强大的技术,他在一家网络会所成了黑赛选手。两年后,风云回归,一步步走上重拾王者之座的路。
  • 星之兽王

    星之兽王

    伴随着流星诞生的男孩,在地球上开始了他的变强之路。情同手足的伙伴,曾经的家族、村落,赖以生存的地球,都将由我守护!流星中诞生的兽王——天狼,将伴随着星洛克服重重困难。天纵之才,当为王者,必叱咤风云。一段传奇,从这里开始。
  • 柯南之我是个妖怪

    柯南之我是个妖怪

    妖怪,听起来就很可怕的样子,然而并不是这样
  • 人生苦短却无限悲凉

    人生苦短却无限悲凉

    人心是善变的,人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面具,面具下的我们,无法相认,相识,面具是每个人的必须品……
  • 魂归幽冥

    魂归幽冥

    鬼者,归也。其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油膏归于露,毛发归于草,呼吸之气化为亡灵而归于幽冥之间。且看一小鬼,如何,重掌生死,手握阴阳。主宰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