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35400000054

第54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才难,不其然乎?

——《论语·泰伯》

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

“人才难得亦难识”。这是古往今来,许多招贤纳士者的感慨,也是人们千辛万苦积累起来的财富。

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中国、外国,选将用将一直都是兵家相争的焦点,是历代君主所格外关注的问题。无数的军事战例雄辩地证明:将帅与战争的胜败是紧密相关的,与国家的安危存亡更为密切。因此,一定要慎重地选拔将领、使用将领。

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有天下者以知人最困难。知人之难,莫难于别真伪;知人之难,良莠难分;知人之难,贤佞难辨;任贤非难,知贤为难;使能非难,知能为难;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经师易得,一将难求。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作为社会生活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的军事领域里,统帅的决心具有重大作用。军事领导人才是统御部队的人才。作为一支部队,一个组织,没有领导人才的控制、驾驭之意,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有困难和敌情,定将一触即溃。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讲的正是此理。因此,在识人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识别平时能练兵,战时能打仗的一般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是能识别平时能治军,战时能指挥打仗的各类指挥人才。注意识别、发现和培养、选拔一批能担负起新世纪重任的军事高级指挥人才。

在我国历史上,历代思想家、政治家都认识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发出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叹。深切地感到人才在决定战争胜败、国家兴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的一胜一败不就是说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吗?刘邦功成千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比项羽留住的人才多。很多人才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后来又去投奔了刘邦,韩信就是其中的一个。

韩信早先是投奔的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士兵强,就让他当了小军官。其间,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纳。一气之下,他又投奔了汉王刘邦。可是到了刘邦那里,仍然没被重用,只是做了个小官。为此,韩信郁郁不得志,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判斩刑,差不多快要被砍头时,他抬头看见了经过这里的将军夏侯婴。他高声嚷道:“汉王难道不想夺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夏侯婴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长得威武雄壮,就释放了他。与他交谈后,夏侯婴非常高兴,又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并没有觉出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本事,派他做了个管粮食的官。

后来,韩信与丞相萧何谈话,在言谈中,萧何发现韩信是个了不起的将才。于是就劝刘邦重用他,但刘邦总是不听。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他,很失望,便趁着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机会不辞而别。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的消息后,来不及向刘邦禀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

有人告诉刘邦:“萧丞相逃走了。”刘邦又气又急,好像失去了左右手。

过了两天,萧何来拜谒刘邦。刘邦气呼呼地问他:“你为什么逃跑?”

萧何一怔说:“逃跑?臣哪里是逃跑啊,臣是去追赶逃跑的韩信。”

刘邦一听萧何费这么大的劲,只是去追一个管粮的小官,生气地骂道:“逃跑的将领有几十个,萧公都不去追,单单去追韩信,这不是骗人的鬼话吗?”

萧何朗声回答道:“普通将领容易得到,像韩信这样的将才,上哪儿找去?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与项羽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恐怕再也找不到能与大王图谋大业的人了。”

刘邦听了韩信这一番话,留住了韩信,成就了霸业。

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懂得识才、爱才,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留住杰出人才。要想留住人才,就要给他足够高的职位,让他的才能得到施展。

你才能拥有得力的左膀右臂,帮你成就一番事业。

曹操也是一位爱才惜才的领导者,他堪称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实践中广招贤才,形成谋士如云、战将如林的鼎盛局面,而且还对人才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我国古代的人才思想有所建树。

曹操崇尚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并说“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都表示了曹操对贤才的爱慕与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明君贤臣对人才地位的重视程度。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40年革命生涯中,始终把人才问题视为关系社会兴衰与事业成败的重要问题。

他在1894年致李鸿章书中提出:“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多,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纵观中国历史,大凡社会动乱、战火四起、军事斗争集中而又突出的时候,军事人才就特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黄金台”、“招贤榜”、“求贤令”、“三顾茅庐”等人才佳话,都是这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古人诗云:“若非行久垂三顾,谁识茅庐一卧龙。”这就是说,若不是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谁能认识隐居茅庐的卧龙——诸葛亮。

正因为刘备慧眼识贤才,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处请他出山,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打天下才更显出英雄的本色。

刘备“三顾茅庐”,力请诸葛亮的故事人人皆知。台湾产业家王永庆效先人之行,“五访茅庐”,方请得当今台塑集团的首席顾问丁瑞铁先生。

2004年,台化公司成立前夕,资金短缺,经企业家陈逢源介绍,王永庆认识了丁瑞铁。当时丁瑞铁任大同公司经理助理,婉言谢绝了王永庆邀他到台塑的诚意。

但是王永庆没有放弃,他深深知道人才的难得,于是效刘备之法,先后五次盛情邀请丁瑞铁。在真诚的感动下,丁瑞铁终于答应了王永庆,决定赴台塑效力。

丁赴任后,就创下了民营企业直接向国外取得长期低息贷款的先例,台塑所需要的资金就此解决。目前,在丁瑞铁的鼎力相助下,台塑创下了台湾化纤纺织第一位、民营制造业第三位的佳绩。

求才贵心诚意挚。王永庆的成功莫不归因于他求贤若渴的执著,这也反映了现代企业家应有的风采。

识别人才、会用人才对于一个国家昌盛,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交际识人过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从上往下看,会把人看透了;从下往上看,会把人看高了;从近往远看,会把人看小了;从门往外看,会把人看扁了。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现“偏视”在所难免。

据韩非子在《显学》中记载,有一个姓谵台叫子羽的人,长着一副君子的容貌,孔子认为他是个天才;还有一个叫做宰予的人,能说会道,孔子也曾认为他是个天才。后来与他们相处的时间久了,才发现子羽的行为与其外表很不相称,宰予的能力远不及他的口才。

所以孔子感叹道:以貌取人,在子羽身上造成失误;以言取人,在宰予身上造成失误。

识人不易,识贤才更不易,只有独具慧眼的人才能识人才。

达尔文在剑桥神学院读书时,神学成绩不佳,很多人认为达尔文治学之道飞鸡斗狗,智力原在普通人之下,是个平庸者,但是植物学教授汉罗斯却看出达尔文有着特殊的才能。他特别器重达尔文的观察力和喜欢独立思考的治学品质,并力保他随贝格尔舰进行环球科学考察,从而使一个“平庸”者,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

黑格尔在读书时,也被人视为“平庸少年”,有人画漫画奚落他,把他画成拄着两个拐棍的小老头,认为他是没有出息的。但是,有人却很赏识他,他的老师曾在它的毕业证书上写道:“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名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应该说,黑格尔的这位老师是善于识才的。可见,同是一个黑格尔,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就大不一样。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领导同志,使用和识别人才常常以自己的态度画线。对自己逢迎者,无才也是才;对自己不逢迎者,有才也是无才;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我们认为,这样识人是反映不了真实情况的。只有站在高、低、上、下、左、右等不同的角度来识人,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既看到其长处,又看到其短处;既看到长中之短,又看到短中之长,才能客观、全面、准确地识别人和使用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意思是说,得到十匹好马,不如得到一个伯乐;得到十柄宝剑,不如得到一个欧冶。这两句话都是用来比喻人才的重要性。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又怎样才能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人才呢?这是每个作为领导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要具备识才的“慧眼”,必须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一个高明的识才者通常应具备几种思维方式:

1.要具备唯实的思维方式

识别人才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选拔人才的原则要与人才的客观实际相符。马克思主义认为,原则不是思考的出发点,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这就是唯实性思维方式的科学态度。陈云同志说“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是对这种思维的方式的本质概括。

2.整体思维方式

这是一个高明的识才者通常所具有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从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联系中把握整体。比如中央关于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的要求,就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革命化是前提,年轻化是基础,知识化、专业化是基本要素。识别干部不能只看一化、两化、四化中少了任何一化,其他三化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只有四化的统一,才能体现党在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思想。同整体思维方式相对立的,是片面性的思维方式。片面性的整体思维方式把整体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研究。因此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特点,它不是从事物的诸方面的内部联系着眼,而是抓住一点尽量夸大,不及其余。人才工作的特殊性质以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使一些人才工作者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工作状态,无限循环往复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圈子里。这是造成一些人才工作者片面性思维方式的重要原因。

3.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

毛泽东倡导的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方法,不是简单地像切西瓜那样一刀两瓣,而是矛盾运动规律在方法论上的表现。或者说,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主次关系和转化关系在方法论上的反映。用一分为二的思维方式识别人才,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传统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人才难得,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就以历史传说中最理想的虞舜时代来说,才得五个贤臣,周武王时人才十个,其中还有一位贤内助,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臣”。

另一方面,人才也不在多。不仅虞舜、武王时代只有五个十个,就是后世的汉高祖,不也就张良、萧何、陈平三杰吗?而且,“艄公多了打翻船”,能干人太多聚在一起,反而会出问题。所以水镜先生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想不到刘备竟一下得了两个,结果反倒难安天下了。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公案。

以我们今天的情形而论,一个单位,人们往往以“人才济济”来形容它的实力雄厚,兴旺发达。其实,这里的“人才”大有讲究。什么“人才”?领导是领导的人才,秘书是秘书的人才,公关是公关的人才,打字员是打字员的人才,甚至,看大门是看大门的人才。这里也牵涉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单位,到底领导人多还是领导人少更好的问题。事关体制,我们谨记圣人的教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不便深说了。

但有一点还是可以说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多而在能;一方面,精兵能将难得;另一方面,也不能多得啊!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取舍之道

    做人做事取舍之道

    《做人做事取舍之道》讲述了:取舍之道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高度概括,在一取一舍的抉择当中,体现的是一种胸怀,一种心态,一种智慧。提起做人与做事,许多人会说,我时时在做人,天天在做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嘛。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看到有的人在社会上关系难搞、事情难做、步步维艰,而另有一些人则是人脉广博、诸事顺畅。究其原因,正是二者在做人做事的方圆艺术方面功力深与浅的区别罢了。做人做事贵在能取会舍。纵观古今中外,最能保全自己、发展自己和成就自己的人生之道,就是讲究做人做事的取舍之道。
  • 家庭生活智慧全书交往讲礼仪

    家庭生活智慧全书交往讲礼仪

    《家庭生活智慧丛书》是一套生活类口袋本图书,其实用性、简易性、科学性、通俗性,为人们最关心的内容,紧密贴近生活中国WTO的加入,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您的礼仪修养将不仅代表您个人,您将代表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礼仪是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礼仪,无论是居家还是经商,礼仪都必不可少,彬彬有礼为您的工作和事业锦上添花。本书全面介绍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礼仪规范,旨在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其实用性使该书可做为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宝典。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领导者不可不懂的形象礼仪

    领导者不可不懂的形象礼仪

    这是一本专门为各级各类领导者量身打造的礼仪读物,致力于为领导者的工作、生活、社交等提供便捷实用的参考工具,是一本为领导者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的礼仪指导书。
  •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男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朋友,本书将让你和100个成功的人成为朋友。100位名人的成长经历,犹如100个锦囊妙计,在你需要的时候,一一打开,人生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开阔。
热门推荐
  • 极品农场

    极品农场

    穿越了,却带了一个农场。带就带吧,还弄了一个死亡限制——不完成任务,直接毁灭。于是,王皓既痛苦又高兴的开始了生活!
  • 苏联1941

    苏联1941

    对于曾在战争中厮杀过的人来说,战争永远不会结束。但萧远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一场已经结束的战争。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苏联只需要一个小兵……舒尔卡群号:644879645
  • 家有妖姐

    家有妖姐

    文物的异动,使得妖姐打破束缚,现身当代,又偶然再遇前缘,爱恨情仇将在千年之后以新的方式去感同身受。现代和古代的穿插,传递着亦可为且亦不能为的纠葛。
  • 双世绝恋,倾世太子妃

    双世绝恋,倾世太子妃

    上一世,你就已经住进我心底,我永远忘不了你白色长裙,衣袂飘飘,身躯瘦弱却挡在我面前。也忘不了你浑身浴血,宛若地狱休罗,只为护我周全。这一世,难道仍难逃你为我死去的结局,不,不论如何,我都会救回你。----莫离不知何时,我爱上了你。爱,也许就是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我的生命,只要能救你,弦断命绝又何妨。别伤心,你永远是我的不离。我的,不离。----云紫芫
  • 妃主流:爱妃,从了朕吧!

    妃主流:爱妃,从了朕吧!

    隐忍五载,换来的却是他的怀拥美色,高傲的看着脚边的她。冷笑着,“你只是朕的宠物,你还奢望朕会娶你吗?”面对他无情的讥嘲,她一笑,妖娆而美丽,“从前,我要的只是你的眷恋。而这一次,我要的是整个天下。”三年后,五罗国的皇妃名震天下,足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带着往日的伤痛,她已脱胎换骨,重新站在他面前,“皇上,别来无恙。”
  • 一起来重生

    一起来重生

    启明为复活父母兄妹,困于无尽海下,灵长殿中。每天赋予三界六道不甘之魂重生机会,然后收取因果报酬。启明也从这些不甘的魂魄经历中,体会到了人间不易。懂得了之前自认为的,用钱就能解决一切是多么的错误。
  • 叶之倾

    叶之倾

    射手女,爱好赚钱。最信奉的格言是:老天爷给你关闭了一面赚钱的门,就一定给你留一扇赚钱的窗。总以为在孤军奋战,将赚钱夙愿进行到底,直到陷入了”朋友圈”……
  • 地球拾荒

    地球拾荒

    两千年后的地球,重蹈覆辙的灾难,能源趋近枯竭的宇宙空间站,探索地球的拾荒部队,人类的未来究竟会是怎样....
  • 大宋投资商

    大宋投资商

    投资是为了什么?赚钱?还有呢?大宋朝豪门之间争夺真的只是为了钱吗?商人与政治家到底有什么关系?身世成迷的年轻人如何玩转复杂的政商两界?斗豪强、逼贪官、争歌女、娶公主……
  • 姎凤尹惟

    姎凤尹惟

    本是一个小国公主,被迫和亲,路途遥远。谁能想到一次和亲之路,竟是一场阴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