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500000041

第41章 原型之源蠡测(2)

食色的欲求派生出人类的其他生理需求,也衍生出与之相应的精神需求和情感体验。“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受到性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影响。人们通过对生活在一个无性的个体社会中的想象就可以理解性的重要作用。”!它派生出物质欲、情欲、权利欲、占有欲等,进而演化出人的种种具体的精神需求和欲望。“性爱冲动是一个巨大的题目,它所有的分支,总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艺术家的重要主题,并且一直为所有时代的哲学家、预言家和形而上学家所研究和分析。它既造就了不朽的美、生命的欢乐和理想,造就了小说、艺术,也同样祸患人类心灵。”比如,“性通过自身进展为别种爱”,“恋爱也可以转化成友情,将性欲所象征的蓬勃生命力集中转换为知识欲、宗教热情、表现欲、对祖国的爱,出人头地的野心等……另一方面则可以说,表现为自杀、情死、爱的病态以及因爱而犯罪这类爱的悲剧……”我国的冯梦龙也讲过:“情始于男女”,然后“流注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六经皆以情教也”。“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袁枚则说:“情所最先,莫如男女。”

追寻原型的本原,并提出以“食色”为其始源,并不是要退回到弗洛伊德“性本能”说,而是相反,从中窥见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将生理的、本能的欲望变为社会规范和情理。这里面有压抑、束缚、变形,也有发泄、释放、升华,还有象征、暗喻和超越。其中经过原型的反复出现和被“激活”所折射的正是人类的情与理、自然本能与社会规范、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深层关系。另外,追求原型的本原,是为原型这一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生成找到现实的基础,并把它纳入到人类历史实践过程、特别是精神发展史中观照。

(第二节“食色”作为“典型情境”元点)

一、从生理之维来看,食色作为人类本能,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生存方式中的基本的“原型”。

食色关系生存与繁衍的本能需求,人的未定特性的表现!人由这种未定特性所产生的心理的一切不足,都是以这两种本能的未定特性和不足为基础和前提的,这就是食色作为原型生理之维的逻辑推理。对于个体和对于人类族类来说都是如此。正是这一内在的原因,这一普遍的人人都存在的生物要求,才是现实的人类的实践的原初动因。

食色共同关系着人的生(人的“来D和死无法避免的人的“去%),它首先是一种生命冲动,是人类生物性本能。没有这种冲动作为动力,人类的生命就停止了。哲学人类学家指出,生命冲动在历史发展中起动力作用。人的欲望(本能和激情在历史发展中有巨大的力量,生命冲动在历史上曾引起了经济的、政治的和种族的运动。如果没有性欲的冲动,婚姻、家庭和民族的形成及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权利的欲望,国家和政治机构的产生是不可理解的;如果没有饥饿的需要,经济活动的发展是难以说明的。生命冲动在历史上还具有充当某种选择性的可能,它使人类倾向于一个方向,避免另一个方向,并通过人类历史的实践去完成这个目标。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欲望满足了,另一个欲望又会产生,每一种冲动能作为独立的变量在历史中起统治作用。一定的时期总是以某一冲动为主,其他交互作用。在所有的生命冲动中,性欲是最基本的冲动。弗洛伊德用“力比多”来解释历史的发展,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文明的诞生,用反性论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有着显而易见的片面性,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它的重要性。

存在决定意识,那么,最初的意识只能由生理的需求这种最初的存在所决定,食色,就是人类作为一个族类最初需求的“存在”。

人类的食色不同于动物的摄食和繁衍,在于人类在实践中意识到,必须对食色有所规范,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必须限制这种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繁衍生育在性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性过程不再仅仅是为了生育,而变成了另一种生活内容。从性意识、性动机来说,男女各自把对方作为满足自己人生幸福的对象。于是,性的活动与生育繁衍有了区分。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一种倾向,是把性过程作为一种同食相似的人生享受。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之处。人无发情期,就意味着性活动的未定特性,这为人类充分展开这一活动提供了生物基础。人类所有的本能中最重要的是食色本能,人类最重要的具有超越个体性的人生“典型情境”是食色及其派生的典型情境,人类将最深层的最隐秘的心理体验转化为一种无师自通的本能的也是食色?从这个角度说,食色作为原型之源,它有生物学方面的根据。这与本着关于原型的生理之维的论述是一致的。

二、从心理之维来看,食色与人的欲望相关,是欲望的始点和原型。

食色是人的基本的生理需求,它是人类得以繁衍生存的基本方式,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的产物,其中既有生理的因素又有心理的因素。

食色作为原型之始,从生理之维与心理之维的关联性来说,也许与食与色(性)行为过程和生理机制的特点有着某种联系。

食的生理机制和目的是吞进、吸收、消化,即把“物”变为我(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一种物质、能源的转换,它产生的深层心理机制是将对象化为己有,是将对象转化吸收为自身。把“食”扩大,就有关于“摄食”的努力,把一切与之联系,消灭对象而使自己不被“吃”。色(性)有着二重的意义,一是为了释放生理欲望,一是为了子孙的繁衍。性的生理机制和目的是征服、占有、合而为一和创造一个新“我”,性征服是一种有着复杂微妙含义和心理内容的隐秘行为,它产生的心理机制和情感模式是发泄、占有和满足。人类的生存方式、社会运动的直接的动机,永远也离不开这种性质:一是将对象变为自身的一部分,一是把自身投向对象,而使自身得到无限的发展扩张。这就是说,食色的生发联系着人类最初的欲望,自然也联系着人类精神发展。食色这种人类的集体的生理本能,在人类历史实践中转化为一种精神的体验模式即心理原型。

生命和精神需要相互补充,其中作为生命冲动最重要内容的性的冲动自然与人类的精神史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甚至有着发生学的意义。

人类学家指出,一方面,生命冲动强大而富有活力,然而却盲目趋向有限困境。它需要精神限制和引导。精神协调人的各种欲望和需要,引导生命冲动实现精神和价值的目的;另一方面,精神丰富而绚丽多姿,然而却虚无且缺乏动力。精神作为一种动态的趋向性需要有实在的内容去充实它,精神作为一种虚无需要生命去“加重”它,精神需要从生命冲动中汲取原始力量、激情和欲望。精神只有在生命冲动的推动下才能实现其无限丰富的样式,才能达到自身最终的完美与和谐。生命和精神互相依赖,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原始的欲望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爱情。本能的激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成为不朽的文学艺术巨作的开端,权利的野心在特殊的环境中可能是一个军事家的基本前提。

由食色这种生物本能和生理机制所引起的深层的心理情感,是原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集体无意识内容。因为食色与人类整体发展的空间与时间相联系:在空间上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范围,在时间上不断地延续自身的生命。

食色是原型之始,从心理之维来说,还基于这样一个理论逻辑,人类初期、原始先民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理解的普遍过程是把人自身投射到对象上,以人自身的生命过程去推断外物的演变过程。而人类自身所透射的那个“内容”及其意识,仍然是最基本的问题:食色,这就是食色的展布。

食色,特别是性以及与性相关的现象,在原始先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在他们精神中的重要性,在原始艺术中有着突出的表现。比如在原始岩画中,性崇拜、生殖崇拜等是广泛的表现对象。具体是:第一,直接表现男女交媾动作的岩画。这些图画中,有些场面显得自然,有些则夸张,似乎是怀着激情或是神圣的心情绘制出来的,有些则似乎与现在某些乱刻乱画的图像相类似,然而在原始时期,它们可能同样反映着十分严肃的人生课题。第二,是与其他情景结合在一起的性崇拜场面,如表现裸体和性交的舞蹈,如夸大性器官的狩猎动作等。这类岩画中最典型的是新疆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它基本上是以表现性活动和张扬性特征为主要内容的,中间又有盛大的舞蹈场面,或者是将性器官和性特征的夸张表现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第三,是与祭祀等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生殖崇拜和性崇拜场面。第四,是象征性器官和性意识的符号。有的岩画将男女生殖器及其象征符号与其他一些较具体的物象绘于一体,可能是表现与性和生殖崇拜有关的含义。生命的存在和繁衍,是原始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最现实的问题。当时人类寿命十分短暂,围绕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衍,人类竭尽全力去面对世界。

为了更好地生存,原始先民在实践中逐步产生了对于自身与他物(客体对象)之间关系的感悟,有了人与自然、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朦胧感知。人们开始注意太阳、月亮与自己的关系,大地、高山、江河与自己的关系,春夏秋冬的变化与自己的关系。进而他们试图以人的意志来把握这些自然现象,使其按人的意志行事。要达到这种目的,首先他们要把这种外界感觉同化为心理事件。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原型”和“图式”来同化外界感觉,或者说要把这种外界感觉同化成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才能使其顺应人的意愿呢?不是别的,是人自身,是男女构成的“人”的世界。“在野蛮人那里,完全不可抑制的性在它们的无知和害怕中实现了它的对象化的力量。不用说,它的影响支配着他们的宗教法典和仪式。通常,它们乞求他们的众多不同的神的指引一换种说法就是,他们对自己催眠,进入到相信自己的下意识的想象和幻觉,不经意地复苏他们的梦幻,并在宗教仪式、象征和禁忌中戏剧性地表现它们。”弗雷泽在《金枝》中对于原始仪式的目的性的解释中,就指出过仪式与性意识和性活动的关系:“人们常常在同一时间内用同一行动把植物再生的戏剧表演同真实的或戏剧性的两性交媾结合在一起,以便促进农业产品的多产,动物和人类的繁衍,对他们来说,生命和繁衍的原则,不论就动物而言还是就植物而言,都只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原则……引出新的生命,吃饭和生儿育女,这是过去人类的基本需求,只要世界还存在,也将是今后人类的基本需求。其他方面可以加上人类生活的富裕及美化,但除非上述需求首先得到了满足,不然的话人类就无法存在了。因此,食物和孩子这两种东西乃是人们用巫术仪式来表演季节运行所追求的最主要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说,食色这种基本生活方式、生命过程,是人类最早将“主体意识”投向客体之始,食色这一人生典型情境是人类最先把外界感觉经验同化为心理事件的基础。

三、从文化之维来看,食色与禁忌相关,对于食色的生理本能的规范和引导是文明产生的“原型”和始点。

由人的食色的未定特性的本能所展开的人类社会实践,产生了文化,文化是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食色(广义)的需要,它一方面创造,一方面遏制本能不向畸形发展。文化的功能不是抑制人的本能的发挥,而是为这种未定特性选择和把握方向。

“食色,性也”,告子的观点受到孟子的批评,是为了防止把人性仅限于食色。我们说食色是原型之源,而不说生死是原型之源,是因为:第一,食色,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存方式,它是永恒的仪式,是抗拒“死”和渴望“生”的方式,换句话说,抗拒死和渴望生是食色本能所引发的人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情感动力第二,食色本能又不同于生死观念,它以实实在在的需求与人的无止境的欲望相联系,它是一种由实际目的所决定的“能动性”。为了生存得更好,为了抗拒死亡,寻求最大的(最好的享受,追求最为完满的(惬意的性的满足,是人的生存活动的重要动力。但是,人类不能为食色目的本身而不计后果。不能任凭本能冲动无限地泛滥。人类社会的禁忌(规范,从根本上说,不是为了泯灭人类的这种欲望和动机,而是为了有节制地(有秩序地实现这种目的反过来说,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的欲望,人类必须节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无限的任意的人欲横流,将导致人类自身的进步发展的受阻。正如民间所说的,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是,动物知足而不知耻,人知耻而不知足。人的知耻之心并不是先天生来的,而是后天教养的,是由“需要”而产生的文化。

食色所具有的文化意味,在现代社会也有曲折的表现。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随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某些人逐渐把生存的方式和目的降低为不顾一切的食色的满足。不择手段地挣钱,有了钱以后,便大吃大喝,玩弄异性,这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生理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成功(富有(有能耐的表现和炫耀。自然生理本能与人性的恶欲暴露无遗,它不是展示人的美好向往本性,而是展示人的自然欲望。有位作家不无激愤地写道:

当吃超出了身体需求,变成一种考究一种炫耀一种摆谱一种身份一种异化心态一种奢侈之象时,吃,就不单单是吃的问题了。尤其这吃与流行音乐、电视广告、畅销小说(卡拉0K广连一起,成为大众审美热点和消费取向的“主旋律”,成为都市青年赖以生存的日常宗教和信仰,它的负效应便无情地突现了出来:吃喝代替社交,形象代替自我,画面代替阅读,音响代替思考,眼睛代替大脑……没有心灵的享受!也没有思想的盛餐,就连语言也被标准化了……

这种由“耗能文化”支撑身心,靠拥有支配生活的必然后果是,人的精神主体和内在灵魂被抽绎殆尽,成为无空间向度和时间维度的“空心动物”。感官反应愈发敏锐,心智却益发蜕化人最终将滑向欲望和堕落的深渊。

同类推荐
  • 艺坛典故

    艺坛典故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

    本书是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的专栏文章合集,作者籍内地人才引进计划前往香港工作,没正经为香港做过多少贡献,倒是因为走过不少地方、住过不少逼仄的出租房及接触过形形色色的香港人,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对香港和香港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回内地工作后写成了这样一些文章。香港离内地很近,然而又没有想象中的近;越来越多内地人来到香港,但对于香港的认识却仍然一知半解——香港人为何羞于吵架?香港幸福感最强的上班地点为何不是中环?香港女生为何喜穿裤袜?清晨的红磡为何会出现“鬼市子”?在香港没有老外的“趴体”为何是卢瑟的“趴体”?跟香港女生聊天话题为何离不开衣服包包?为何住在板间房才能感受最真实的香港?疏而不离的香港家庭关系背后又隐藏着什么?这一切的背后,是城市的鲜活还是人群的趣处?是观察的敏锐还是好奇心的不懈追逐?林嘉文,现媒体工作者,曾于香港从事IT工作三年。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魂穿之我抢了我爱豆的糖

    魂穿之我抢了我爱豆的糖

    一觉醒来,林笑笑发现自己成了自己爱豆的经纪人,这不就意味着她可以和自己的爱豆近距离接触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差记

    阴差记

    这个世界,不仅仅有人类的存在,更有比人类更高等的存在,和更邪恶的存在。陈坤灵,一个诞生在浑厚大地之中的人,他是被天所要诛杀的不该存在的生命;也是一个阴阳术中的门外汉;亦是在黑暗之中拯救世间的阴差,故事,就发生在他不经意间开了鬼门关的那一瞬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林氏千金和顾氏总裁

    林氏千金和顾氏总裁

    讲的就是…,有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的故事,男的是总裁,女的是个集团千金…-_-
  • 乔少散文集

    乔少散文集

    陌陌城市里,是否觉得孤单呢?是的,我们曾都一样,在这个陌生的城市,苦苦的寻求生活的价值!
  • 系统不让我离婚

    系统不让我离婚

    尤珺琦不小心开启死亡模式,被系统配了个便宜老公!她的新版本人生模式就是完成婚烟任务,点亮技能活下去!尤珺琦奇怪,为什么我活着要靠婚姻婚姻任务,不结婚又不会死!系统,“你不结婚就会死!”“那怎么样才能离婚?”系统久久沉默,“除非你点亮所有技能!”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多少个技能点?你要点亮第一个才能激活第二个!一开始尤珺琦,“辛先生,出门麻烦顺便丢垃圾,回来拿快递!”辛先生,“我很有原则的,不做!”后来尤珺琦,“辛先生……”辛先生,“我很有原则的,老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 鬼医农女:帅哥,耕田吗

    鬼医农女:帅哥,耕田吗

    皇甫筱穿越了,人家不是公举就是千金小姐,而她却是鸟不拉屎地方的农家肥婆。原主又丑又肥,这都算了,居然还跑去祸害弱书生,还得让她来收拾烂摊子。不过让她惊喜的是,她的随身空间居然也一起穿越过来了,且看她如何翻转人生。……
  • 29岁变动理论

    29岁变动理论

    29岁,我的生活被贴上了无数的标签,今日重复昨天,明日复制今天,未来的一年、十年,通过自己的昨天和别人的今天一眼望穿,我的生活需要一次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