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4900000020

第20章 巴龙跪驶

一听说和尚死了,慈禧坐在寝宫立刻向崔玉贵、德龄、孙子发火:“死了?谁给刺死的?”四格格、元大奶奶站在慈禧两旁一言不发。

第一个回话的是崔玉贵:“是一个刺客。”

德龄反对这说法:“回太后,是一个内奸。”

崔玉贵坚持自己的说法:“刺客。”

德龄坚持自己的说法:“内奸。”

慈禧问崔玉贵:“何以见得是刺客?”

崔玉贵说出自己的看法:“此人奴才根本不认识。”

慈禧问德龄:“何以见得是内奸?”

德龄证据确凿:“孙子亲眼所见,让孙子作旁证。”

慈禧问孙子:“孙子你说。”

孙子望了一眼崔玉贵:“奴才看得清清楚楚,此人身穿太监衣服,从太监人群中出来作完案逃走的。”

慈禧问崔玉贵:“太监人群中少了人数没有。”

崔玉贵早有准备地回答:“回老祖宗,各宫殿太监奴才都查了,有四人被刺客刺死,一人被刺客掠走。”

慈禧眉头一皱:“刺客,哪来的刺客?”

崔玉贵借题发挥:“回老祖宗,囚车路过陶然亭,从树林里蹿出四个蒙面人,想搭救和尚,于是奴才手下人同刺客拼斗起来,有四人不幸战死,一人被刺客掠走。”

德龄立刻进行反驳:“老祖宗,二总管所言不实,请准奴才说细情。”

慈禧点点头:“说。”

德龄不慌不忙:“囚车路过陶然亭小树林,从太监人群中蹿出四个蒙面免冠黑衣人,他们直奔囚车,要取和尚性命。这时又杀出来四个蒙面黑衣人,他们保护囚车,与前四个蒙面人交手。”

慈禧打断德龄的话:“等等,到底多少蒙面人?”

德龄说起话来言之有理:“这是两拨敌对的蒙面人,各有四人,共有八人,前四人,出自太监人群中,要置和尚于死地。后四人保护囚车,将前四人杀死,给和尚刺毒针的,是后来逃之夭夭的那个小内奸,也出自太监人群,因此,目前太监中少了五人。这些事,孙子可以作证。”

孙子主动作证:“德龄郡主所言极是。”

慈禧问崔玉贵:“眼下是不是少了五人?”

崔玉贵巧言善辩:“是少了五人,不过,有四人是被刺客所杀。”

慈禧向崔玉贵发怒:“四个刺客也好,被刺客所杀也好,和尚是不是你没有看好?”

崔玉贵低垂着眼:“老祖宗英明。”

慈禧发怒不止:“你们怎么当的差,上次让刺客来行刺,这次又让刺客行刺和尚。”

崔玉贵虚情假意地说:“奴才失职,老祖宗明断。”

慈禧怨声不绝:“真气死我了。刺客也好,内奸也好,又是刺客,又是内奸,目标都是为了杀死和尚,连个和尚都看不住。”

崔玉贵应和着:“奴才该死。”

“一点高兴的事情也没有。”慈禧拉长了脸喋喋不休。这时李莲英乐滋滋地进来,众人望着李莲英猜测着哑谜,李莲英凑到慈禧跟前献媚地说:“老祖宗消消气,这回乐子事来了。”

慈禧板着脸:“什么乐子事?”

李莲英两眼一眨一眨的:“袁世凯要求见。”

慈禧脸上的怒气未消:“他来就来吧,算什么乐子事。”

李莲英两眼眯成一条线:“老祖宗一见便知。”

慈禧发话:“唤他进来。”

李莲英传旨:“袁世凯觐见。”

门口小太监唤:“袁世凯觐见。”

袁世凯乐融融地进来:“奴才给老祖宗请安。”

慈禧目光温和了一些:“起来吧,什么乐子事啊,把你乐成这样。”

袁世凯起来后,扫视了一下周围人,重点看了一下德龄:“禀告老祖宗,作乱分子绍朋已被奴才拿获。”德龄一惊,袁世凯偷眼看了一眼德龄说:“奴才给老祖宗带来了一个大玩意儿以表庆贺,奴才在万寿山给老祖宗安置好了。”

慈禧直言问:“什么玩意儿?”

袁世凯不愿意直说:“是个洋玩意儿,老祖宗一见就会乐开了花。”

慈禧答应了:“好吧,我们上山散散心。德龄,既然是洋玩意儿,把你额娘也叫上,一定很开心。”

德龄点头:“奴才从命。”

万寿山的空场上,奔驰二型的汽车上蒙着一块耀眼的黄绸布。慈禧带着裕太太、德龄、容龄、小德张、袁世凯、四格格、元大奶奶向黄绸布走来,袁世凯雀斑脸笑了:“请老祖宗揭彩。”

慈禧掀下黄绸布,露出一辆奔驰二型的汽车。外型像一辆马车,车身黄色,绘以双龙,玻璃驾车内有一宝座。

慈禧惊叫起来:“这是什么车?”

袁世凯高兴得合不拢嘴:“老祖宗猜猜看,这洋玩意儿叫什么?”

慈禧琢磨着:“它像马车。”

袁世凯献媚般地否定:“它不用马拉。”

慈禧直截了当地问:“这车干什么用的?”

袁世凯终于揭开了谜底:“这就是老祖宗的,老祖宗看,这里边是老祖宗您的宝座。”

慈禧眼睛一亮:“跟火车也不一样,火车要烧煤,这不烧煤,这到底叫什么车?”

袁世凯笑眯眯:“叫汽车。”

慈禧好奇劲儿又上来了:“汽车?跟火车不一样吧?”

袁世凯讨好地说:“不一样,火车长,汽车短,就一节车厢,专拉老祖宗。”

“汽车也在铁轨上走吗?”慈禧在汽车车身上摸来摸去。

“不用,汽车就在马路上走。”袁世凯跟在慈禧后边。

慈禧吩咐:“这倒新鲜,扶我在宝座上坐一坐。”袁世凯打开车门,德龄、容龄扶着慈禧坐在宝座上,然后姐儿俩又走了下来,众人围在玻璃窗外观看。慈禧手扶着方向盘:“坐着真舒服,这是谁设置的?”

袁世凯回话:“回老祖宗,这汽车叫奔驰二型,是德国制造的。这座位、颜色和玻璃都是奴才精心设置的。”

“你伺候得不错,我要重赏你,连上次一起加赏。”慈禧高兴了,喊,“来人。”

袁世凯又强调自己的功绩:“奴才还拿获了作乱分子绍朋。”德龄脸上嫉恶如仇。

小德张托着一盘用黄布遮盖的金银首饰走过来。

慈禧宣布:“袁世凯看赏!”

袁世凯二次跪下:“奴才谢赏,奴才叩谢老祖宗。”袁世凯起身接赏。

慈禧要转方向盘开车,众人哦地叫了一声散开了。

过了一大会儿,还是万寿山空场奔驰汽车旁。慈禧坐在汽车后边的宝座上,袁世凯、李莲英、崔玉贵、裕太太、德龄、容龄、小德张、四格格、元大奶奶、巴龙围在四周。慈禧突然又问:“为什么叫汽车呢?”

袁世凯抢功回答:“它用气就能开车。”

德龄、容龄冷笑出了声。慈禧偏过头来问:“袁世凯说得对吗?德龄。”

德龄又冷笑了一下:“不对。”

慈禧认真地问:“你说说看。”

德龄言之有据地说:“它用汽油或柴油启动发动机。”

袁世凯脸上的笑容收敛:“不是用气吹着跑。”

德龄借机发泄怒气:“火车才是气吹着跑,汽车不是蒸汽机,是发动机。”

“还是德龄说得在理。”慈禧对袁世凯说:“这是裕庚的大女儿,她在国外见多识广。”

袁世凯不甘心丢面子:“奴才斗胆向德龄姑娘请教,请问德龄姑娘,发动机在哪?”

德龄隔着玻璃指方向盘下边:“看,那一组三缸柴油机就是发动机。”

崔玉贵上车,指着方向盘:“是不是一转那方向盘汽车就走?”

袁世凯装作内行:“必须先踩一下油门,然后再操作方向盘。”

袁世凯对慈禧说:“老祖宗您自己就可以开车玩玩了。”

裕太太、德龄、容龄齐说:“不能动。”

崔玉贵吓了一跳:“怎么不能动?”

裕太太喊了一句:“有危险!”

“有危险?”慈禧霍地站起身来,头撞在汽车顶上。

裕太太解释:“没有说老祖宗。老祖宗坐在宝座上没有危险。”

“我这没危险?”慈禧又问了一遍。

裕太太细说端详:“老祖宗这里一点危险也没有。奴才说不会开车的人,方向盘不能随便动。”

德龄重复了一遍母亲的意思:“我额娘说的意思是,不会开车的人乱动方向盘,不是车乱拐弯,就是车停不下来。”

慈禧琢磨着:“车老走?”

容龄往厉害上说:“说不定车还会撞在大树上,要不然会掉在山谷里。”

崔玉贵不爱听了:“哪会赶上那么多不吉利的事。”

裕太太希望把事情办得圆满些:“会开车的还经常出事呢,不会开车的更不能乱动了。”

慈禧的思想更保守:“说来说去,还没有坐轿子安全。”

袁世凯看太后不领情有些着急了:“轿子从万寿山回一趟紫禁城,得四五个时辰,人多受罪啊,坐这奔驰,几十分钟就到了,说到底,得有个会开车的司机,老祖宗就能享福了。”

裕太太同意这看法:“对对,得有个好司机。”

德龄接着说:“现在关键是司机问题。”

巴龙走过来讨好慈禧说:“那好办,这件事交给奴才,奴才一定能给老祖宗找个合意的司机。”

慈禧板起脸来:“不可。”

巴龙竖耳细听:“不可?”

慈禧点明:“男人是不能留在宫里的,生人怎么能随便进宫?”

巴龙差点扇自己一嘴巴:“奴才把这茬给忘了。”

德龄建议:“最好宫里的人自己学开车。”

巴龙同意:“德龄这话启发了奴才,如果老祖宗不嫌,奴才愿意学开车,伺候老祖宗一辈子。”

慈禧高兴了:“巴龙越来越像他阿玛了,知道疼人。”

巴龙越发激动了:“奴才伺候老祖宗高兴,奴才愿意牺牲。”

慈禧吃吃地笑:“没那么严重,学开车就学开车吧。”

“奴才现在就试试。”

“得有人教你。”

“奴才不真开,奴才先模仿模仿,先比划比划,奴才可以进来吗?”

“看把你急得,进来吧!”慈禧点头允许了。

“喳!”巴龙开车门进来,自己低头进了司机舱。

裕太太叮嘱:“你可别乱动油门。”

“不动,我就摸摸方向盘。”巴龙坐在司机位子上转着方向盘想过把瘾。

慈禧老理上来了:“你怎么坐着?”

容龄也帮腔:“奴才不能坐着。”

德龄的话更严厉:“你坐着和老祖宗一般高了,那怎么行?”

巴龙慌不迭地起来。

德龄指明:“你得跪着开车。”

容龄也帮腔:“你宫里人还不如国外来的呢。”

巴龙找不着地方跪:“这车设计的不合理,没有跪的地方。”慈禧乐出了声,德龄用手背捂着嘴笑。

容龄又出坏主意:“你可以趴着开车。”

巴龙趴下了手够方向盘:“对对,趴着开车,只要老祖宗高兴,奴才怎么开车都行。”

德龄问他:“你趴着开车怎么踩油门啊?”

“不踩了。”巴龙一句话引起众人大笑。

容龄也问:“不踩油门,汽车怎么走哇!”

巴龙趴在地上回过头来说:“这汽车设计得不适合大清国国情。”

颐和园里一条石路上,光绪同孙子正在回宫,德龄悄悄地走了过来。

德龄向光绪行礼:“皇上吉祥。”孙子主动地走开放风。

光绪问德龄:“那边什么事那么热闹?”

“袁世凯给老祖宗进贡一辆奔驰二型汽车。”

“袁世凯又来了。”

德龄点头:“听说绍朋遇难了。”

光绪心情沉重:“是朕害了他。”

“皇上,现在不是难受的时候,情况很不妙。当前对皇上和奴才都很不利。”

“听说那刺客和尚已经死了。”

“是啊!老祖宗一听说和尚死了,就有些放心了。老祖宗不管是哪拨人刺死的,她不太想再追查了。”

光绪也有些无奈:“当时的情况,孙子对我说了,刺死和尚的小刺客已逃之夭夭。现在无凭无据,我们跟崔玉贵根本理论不清,也很难说服太后。”

“奴才总觉得太后心里像明镜似的,只是表面不倾向哪一边。”

“最后总是要倾向一边的。”

孙子走了过来,悄悄对光绪说:“皇上,袁世凯他们过来了。”

另一条石路上,袁世凯同崔玉贵并肩行走。德龄从另一条路上绕着走过去。

袁世凯瞄了一眼说:“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内奸?”

崔玉贵点头:“正是,皇上的密旨就是她给送出宫的。”

袁世凯望着德龄的背影暗自点头:“的确是个聪明绝顶的丫头。”

“她把密旨交给了一家报馆的记者。这人还一直没有拿到。”

“逮着的那人不要放掉,你要经常跟老祖宗讲,这些人迟早要变天的,让太后记住戊戌年间的教训。”

“老祖宗不会善罢甘休的。”

袁世凯赞许地点头。

状元榜前,挤满了看榜的人们。一个老翁,一个老婆婆,挤在一群青年男女之中看热闹。有的人指着状元私语,有的指着榜眼私语。

容龄从人群外边挤了进来,她一眼看见状元刘春霖的名字。

容龄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中了,果然是状元!”

旁边身穿便装的大学士杨士骧发现容龄:“这不是五姑娘吗?”

容龄热情地恭喜:“唉,杨大学士,您的学生中了状元啦!”

杨士骧满面春风:“全在我的意料之中。”

容龄祝贺:“您这一年的心血可没白费。”

杨士骧也谦虚起来了:“还是他个人刻苦,个人努力。”

俩人边走边谈,容龄同情地道:“他挺贫寒的。”

杨士骧满乐观的:“贫寒出才子嘛。”

俩人离开人群停住了脚步,还在继续谈话。容龄上心地问:“杨大人,刘春霖现在住在什么地方?”

杨士骧同情地说:“他住在一个老乡家里,我到他那里去过,屋里十分简陋,但环境很清雅。唉,你怎么关心起他来啦?”

容龄面带羞色:“他应该好好谢谢我。”

“为什么谢你?”杨士骧望着容龄的脸。

容龄振振有辞:“我经常在老祖宗面前夸他的字写得好,老祖宗点状元的时候,我还为他美言了几句呢。”

杨士骧好奇地问:“你见过他的字?”

“何止见过,他给老祖宗抄过佛经,后来我专门收集他写过的许多楷书。”说着,容龄掏出一卷楷书,“看!他的字多帅,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帅的字。”

杨士骧认真打量容龄的表情,容龄还在津津有味地说:“他考中状元还有我一份功劳哩!”

杨士骧挑逗地说:“他是该好好谢谢五姑娘!”

容龄若有所思地说:“听不少人说,刘春霖可能是最后一位状元了,以后可能取消科举制度了,我想毛笔字不应该取消吧。”

一间简陋的房屋正是刘春霖的住处。屋外人声嘈杂,刘春霖一开门,拥进一群人,一个老翁,一个老婆婆,还有一堆青年男女。

刘春霖为难地求大家:“你们不都贺过喜吗?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大家可以走啦!”

老翁没有走的意思:“老朽还没说完话呢。”

老婆婆也抢着说:“是啊,我们还有别的事。”

老翁的大嗓门压倒一切:“老朽有一女儿,心灵手巧,琴棋书画样样出色,愿意与状元公婚配,不知状元公意下如何呀?”

老婆婆埋怨老翁:“得有先来后道,今天我是第一个登状元府大门的,状元公,这屋子实在寒酸,走,到我家去住,我家住的是四座八角重檐的房子。”

老翁揭短:“八角重檐是房子吗?那是亭子,四面没有墙,怎么住人?”众人乐声不止。

老婆婆一百个不愿意:“你怎这么说话?就是四什么,八什么的,我不会说。”

老翁替她说:“应该是四梁八柱。”

老婆婆觉得有理:“对,对,四梁八柱。”

老翁继续帮助描绘:“应该是四角重檐。”

老婆婆高兴了:“对对,四角重檐。”

老翁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我怎么替她说话啊?”

老婆婆明白了:“我两间房子加起来不是八角吗?”

“你的房子一定是五脊四坡,黄瓦重檐。”

老婆婆见好就要:“对对。”

“后檐相连,抱厦三间。”

老婆婆更高兴了:“对对。”

老翁揭底:“那是紫禁城的太和殿。”众人大笑。

老婆婆挂不住脸了:“我爷爷真当过一品大员。”

刘春霖欲作揖送客:“谢谢老伯、老婆婆,你们的好意,小生不能接受,我不送二位了。”老婆婆、老翁脸露窘态。

一个中年妇女:“公子,我有一堂妹,人品贤惠,是贤妻良母之典范,我愿将小妹许配于你,你看如何?”刘春霖摇了摇头。

又一个苗条女人:“我有一双胞胎姐姐,生得目如秋水,眉黛春山,在京城是属一属二的大美人,你看见我了吗?比我俊十倍。”

中年妇女:“才十倍啊,我妹妹比我强百倍。”

苗条女人:“我比你强千倍,你说我胞姐比你妹强多少倍吧。”

刘春霖往外轰人:“好好好,大姐们,你们到外边算去,求求你们了,你们出去吧,让我好好休息休息吧!从张榜以来,我还没有休息过呢。”

刘春霖将众人轰出门外,又将门闩上。刘春霖刚刚仰面躺下,又听见有当当当的敲门声,刘春霖不耐烦了:“怎么又来了?”

外边是容龄的声音:“春霖!春霖!”

刘春霖先是莫名其妙,后来听着耳熟,他下地开门,门一开,容龄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束鲜花!刘春霖惊喜:“容龄郡主!”

“我来晚了吧?”

“不晚,不晚。”

“我可以进来吗?”

刘春霖跪下叩头:“小民叩见郡主。”

容龄不满意:“你叩什么头啊,快起来。”

刘春霖起来:“谢郡主!”

容龄假埋怨:“怎么又是郡主郡主的,叫容龄。”

刘春霖大惊失色:“不敢。”

容龄把鲜花递过去:“向你祝贺,祝贺你考上状元。”

刘春霖双手接花:“谢谢!”

“我送鲜花你能接受吧!”

“能接受,能接受,郡主请坐。”

“你也坐。”容龄坐下了。

刘春霖把鲜花插在花瓶里,也坐下了。

“我们都见过世面,你去过日本,我去过法国,都知道鲜花是一种最好的表示,我不喜欢什么点心啊、白酒啊。”容龄看着鲜花说东道西。

刘春霖应和着:“对对对。”

容龄伸过头悄悄说:“今天是大喜日子,你还不请我去吃饭。”

“小民不敢不敢。”

“要不然我请你,咱们到丰泽园!”

“小民更不敢。”

“这有什么不敢的,你不爱吃饭,我们去明月楼听戏。”

“小民不敢。”

容龄着急了:“为什么?”

刘春霖解释:“小民出身贫寒,你是格格。”

“格格怎么了?”

“你整天伴在太后身边,小民不敢相伴。”

容龄心里有些不快:“我们在一起庆祝庆祝,跟出身有什么关系?再说,你已经中了状元,马上到资政院上任,就不会贫寒了。”

刘春霖旧礼难改:“小民……”

容龄不爱听:“在我面前不要小民小民的。”

刘春霖解释:“我虽中为科魁,但来自民间,仍有贵胄和贫寒之分。”

容龄站了起来:“真莫名其妙,你满脑子朝廷等级、朝廷礼教,我不跟你玩了。”

刘春霖起身相送:“送格格!”

容龄一甩手:“什么格格!”

裕庚典籍厅,正面桌子前坐着裕庚,他举着毛笔正在校阅本章。下手两边各有两张桌子,每张桌子坐着俩人,巴龙也在其中。裕庚忽然觉得头晕,用手支着头,巴龙一直盯着裕庚。裕庚觉得天旋地转,十分难受。巴龙见状,倍加注意裕庚。裕庚支持不住了,头趴在桌子上,毛笔将本章弄脏。巴龙立刻走过来:“裕大人,裕大人怎么啦?”

众人关心地围了上来。

裕庚在卧室里床上躺着,桌子上放着中药包,巴龙等人围在床边,过了许久,裕庚渐渐睁开双眼,众人高兴了:“裕大人醒了。”

巴龙拿着药包说:“裕大人,刚才内阁姜大夫给您看了病,还给您扎了针炙,说您劳累过度,您好好休息,我给大人煎药去。”

裕庚突然想起什么:“快,巴龙,我桌子上的本章和草签都没有收拾,赶紧收拾一下。”

一人从巴龙手里抢过中药包:“我给裕大人去煎药。”

巴龙对裕庚:“裕大人,您放心养病,我这就去。”

裕庚的典籍厅,巴龙在裕庚桌子上边收拾边偷看。巴龙把毛笔染污的本章拿到一边,巴龙看完一信折好一信。巴龙把整理好的本章和草签罗在一起。桌子后边有一个多门的柜子。

巴龙把罗好的文书放进柜子里,巴龙又从柜子里拿出几封信偷看。

巴龙把看完的信件放回,又打开另一个小柜门。一封裕庚大人收的信函引起他的注意。

巴龙打开一看,是封竖文毛笔信,他脸上立刻露出惊喜,他四外看看无人注意,将信折好,偷偷放进怀里。

院子里土路上,巴龙慌慌张张走着。他正东张西望,一不小心,掉在一个不深的土坑里。巴龙爬起来继续往前走。他不时地回头望,一下又撞在树干上。

颐和园行宫里,巴龙急匆匆往前走。福妞同一个宫女从另一条路上走来。福妞发现了巴龙:“巴龙,你干什么去?”

巴龙急火火地:“快,事关重大,我得到了重大情报。”

福妞急问:“什么事。”

巴龙喜出望外:“走,到皇后那里一起商讨。”

隆裕皇后寝宫,隆裕皇后、崔玉贵、福妞、巴龙又聚在一起议事。

隆裕皇后看了那封书信,觉得大快人心:“好!德龄啊,德龄,这回太后不会饶过你了。”

福妞急问:“到底抓住她什么事了?”

隆裕脸露狞笑:“你们还记不记得,当年有个乱党叫孙文,孙文是裕庚给放走的。”

福妞想起来了:“孙文?是不是前几年朝廷通缉的要犯。”

隆裕点头:“正是他,四年前孙文逃到国外,朝廷向各国驻清公馆都下了通缉令,原来是裕庚把孙文放走的,而且是在裕庚他们家放走的。巴龙,你真立了一大功。”

巴龙得意:“天助我也。这封信是让裕庚警惕那些弹劾人,不料反而帮了我们的忙。”

福妞提议:“这事得马上禀告老祖宗,消除隐患,不然后患无穷。”

巴龙同意:“走,我们一起去。”

巴龙和福妞欲走,隆裕皇后制止:“等等。”众人停下望着皇后。隆裕皇后考虑很多:“我们都去好吗?”

巴龙没有多想:“好,人多有气氛,这叫将多促阵。”

隆裕皇后比较慎重:“这可不是一般的消息,太后偌大年纪,我怕经不住这么重的打击。”

崔玉贵同意皇后的看法:“皇后说得对,太后身体不比当年,而且几位得力的臂膀已不在了,况且德龄又是太后的红人。奴才的意思,皇后一人去就行了。”

隆裕皇后谈出最后的想法:“我看,巴龙跟我一起去乐寿堂吧,信是巴龙发现的,人去多了,也不好,好像我们成群结派同德龄过不去。”众人点头同意。

慈禧的寝宫里,慈禧坐在宝座上。四格格、元大奶奶两边相陪。隆裕皇后和巴龙站在堂前准备回话。

隆裕皇后凑到慈禧跟前说:“老祖宗,孩儿有一事相禀。”

“什么事啊?”慈禧望着隆裕皇后问。

“一件小密事。”隆裕皇后看了看两边。

“你们先下去吧。”慈禧让四格格、元大奶奶下去了。

隆裕皇后慢吞吞地说:“老祖宗当年最痛恨的一个人是谁?”

慈禧不假思索:“谁啊,康有为?”

隆裕皇后步步诱导:“不,比康有为还恨,比康有为还早。”

慈禧不愿意猜了:“别拐弯抹角的了,谁啊?”

“孙文。”隆裕皇后点出主题。

“就是那个乱党孙文?”慈禧仰着脸问。

隆裕皇后点头肯定:“是他。”

“他不早跑到国外去了吗?下了几年的通缉令,各国的驻清大使都没有拿到。”慈禧不明白了。

“不是没有拿到,是他主动送上门来,一位公使给放走了。”隆裕皇后说出内情。

慈禧很想知道:“谁?”

隆裕皇后退了一步想:“其实,这事已过了好几年,孙文在国外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慈禧着急地问:“谁说的,听德龄说,孙文在国外嚷嚷要成立什么会。”

隆裕皇后反问:“德龄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慈禧替德龄说话:“她是从报纸上看到的,到底谁放走了孙文。”

隆裕皇后故作犹豫:“奴才不敢说。”

“不敢说你还来干什么?”慈禧有些不快。

“是裕庚。”隆裕皇后下了决心脱口而出。

慈禧真不敢相信:“裕庚?德龄的父亲。”

隆裕皇后开始品头论足:“正是他,孙文当时在法国,裕庚正值法国公使,孙中山找过裕庚,是裕庚把孙中山亲自放走的。”

慈禧还有疑问:“裕庚放走他,公馆里那么多人就没看见?”

隆裕皇后一语破的:“不是从公馆放走的,是从裕庚家里放走的。”

慈禧如晴天听到霹雷:“什么,孙文到裕庚家里去过?”

隆裕皇后点头:“一点不错,孙文从裕庚家里逃出后,就一直捉拿不到他。”

慈禧问隆裕皇后:“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

隆裕皇后道出真情:“是巴龙无意中发现了一封信,老祖宗可以让巴龙说说。”

“巴龙,你说。”慈禧觉得问题严重。

巴龙正等着这句话呢:“是,今日上午裕大人突然患了眩晕症,晕倒在桌子上。我们给他抬到休息阁,请姜大夫给他看了病。他醒后想到桌子上的本章和草签没有收拾,立刻叫奴才去收拾,奴才无意中发现了这封信,因为觉得奇怪,奴才斗胆就看了此信。”说话同时,巴龙掏出一封信。

“把信给我不就行了。”慈禧对着隆裕皇后说。

隆裕皇后接过信来递给了慈禧。慈禧看着信,两手发抖,忽然头晕得要命。信从手中掉出,忙用双手支着头部。隆裕皇后、巴龙对视了一下,俩人忙问:“老祖宗没事吧?”

“没事,让我休息一会儿。”慈禧轻轻摇摇头,慈禧像一摊塑泥,“看来,边奇弹劾的是真事。想不到一个个都在骗我,一个个都叛变了我,一个个都忘恩负义。”

降裕皇后宽慰慈禧:“老祖宗要保重身体,不要想得太多了。”

巴龙也帮助安慰:“是啊,老祖宗您要以身体为重,有的事能不想就不想。”

“这事能不想吗?人家在对付我啊。”慈禧脸色很难看。

“裕庚已病成那样,他不会怎么样了,裕太太、容龄都不会有事,对于德龄,找个人管住她就行了。”隆裕皇后有目的地说。

慈禧得到启发:“管住她?”

“德龄这人心计难测,交际面广,孩儿怕她怀有野心,必须严加防范。”隆裕皇后趁热打铁。

慈禧点头:“是得辖制辖制她了。”

巴龙急中生智:“奴才原来就是这意思,奴才就不相信辖制不住她。”

慈禧心多地望着他们。

乐寿堂的一隅,御案放着一盘香蕉、一盘削好切好的苹果、一盘荔枝、一盘芒果。

慈禧拿着一片苹果,边吃,边同站在两旁的德龄、容龄谈话。

慈禧嚼着苹果说:“德龄,你进宫已两年了,太后对你好不好?”

“太后对奴才十二分的好。”

“太后对你真心不真心?”

“太后对奴才十二分的真心。”

“你对太后好不好?”

“奴才对太后也是十二分的好。”

“你对太后真心不真心?”

“奴才对太后也是十二分的真心。”

“今天太后有件为难的事,想让你去做。”

“什么为难的事,太后您讲。”

“这件事非你莫属。”

“到底什么事,太后请明示。”

“太后觉得对不起一个人。”

“谁啊?”

慈禧深深探了一口气:“荣禄,他为我出生入死,国步艰难,他竭忠尽智,我这一生危急之秋,重大之事,都得到他辅助,我总觉得对他报之不及,现在他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我恐怕他走入斜径,很想找个知情达理之人,代替我感教于他,想来想去,只有你最合适。”

德龄脸色早变:“太后,您是不是指巴龙一事?”

慈禧望着德龄的脸:“你很聪明,巴龙的婚事我已惦记很久,今日我想正式给你点婚。”

德龄、容龄都异常吃惊。德龄坚决反对:“不不不,太后,您是不是说着玩的?”

慈禧变得异常严肃:“宫中无戏言,我正式给你点婚,把你点给巴龙。”

德龄流下了长泪,委屈地跪下:“老祖宗您已经决定了?”

慈禧坚决地点点头:“巴龙进步很大,他很年轻,他有万贯家财,你去后,可以扶摇直上,飞黄腾达,太后会对得起你,也只有你去才能了却我的心愿。”

德龄哭曰:“老祖宗,您是知道奴才的心的。”

慈禧点明:“不要想着皇上。”

德龄说出心里话:“老祖宗,奴才怎能不想,皇上是老祖宗一手拉扯大的。老祖宗的一腔热血都用在皇上身上,老祖宗您就成全奴才和皇上的事吧。”

“你太让我失望了,现有需要你替我补这个人情,你就不从。”

“奴才是为大清国着想。”

慈禧脸色变了:“成全你就是为了大清国,成全我就不是为了大清国。”

德龄哭曰:“老祖宗,皇帝不能没有后嗣啊,大清国不能没有后朝啊。”

慈禧面如土色:“你就能保证,你能给皇上留下后代?”

德龄满脸愁云:“奴才会做到的,奴才是为了让大清国江山祖祖辈辈传下去。”

慈禧决心已下:“这不用你操心了,我自有考虑,你入宫以来,我对你像亲女儿一样,关键时刻你不能忘恩负义吧,你什么时候给我回个话?”

德龄想到了缓兵之计:“家父正在病中,奴才想请两天假,回家看望父亲一下,也顺便跟家里商量一下。”

慈禧点头批准:“好吧,我就等你的回话了,我对你够宽容的了。你问问宫里的人,我点的婚,哪个人敢不从,谁还敢商量商量,只有你一个人例外。”

德龄行礼告别:“谢老祖宗宽容。”

德龄的寝室里,德龄正在收拾衣服,四格格、元大奶奶喜冲冲进来。

四格格、元大奶奶拿着蚕茧做的小老虎、小黄猫给德龄带在身上。德龄奇怪地问:“带这干什么?”

四格格喜上眉梢:“德龄郡主,我们给你道喜来了。”

德龄故意问:“什么喜?”

四格格乐陶陶地说:“这么大的喜事,还瞒得了人。谁不知道你要做荣相公的儿媳妇了。”

德龄把小老虎、小黄猫扯下来:“什么荣相公儿媳妇,我不懂。”

元大奶奶心比较直:“别装了,心里不定乐到哪去了。”

四格格老替德龄知足:“荣大公子可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德龄把小老虎、小黄猫分别扔给四格格、元大奶奶:“有脸有脸!”小老虎、小黄猫都掉在地上。

元大奶奶捡起小老虎:“怎么这门亲事还不顺心?”

德龄说反话:“顺心,顺心。”

四格格也不明白:“老祖宗点婚还有不从的?”

元大奶奶委曲求全惯了:“巴龙还是不错的,年龄也相当,门地也相当,我看正是门当户对。”

德龄正好顺水推舟:“你要看上他,你嫁给他好了。”

元大奶奶很尴尬:“我……”

四格格为德龄揪心:“老祖宗点婚是不能改变的。”

德龄直言不讳:“我嫁给他,还不如让我跟你们一样守活寡呢。”

四格格心乱如麻:“你好赖是有男人的。”德龄看出四格格内心的苦处。

元大奶奶更是墨守成规:“是啊,我们女人就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德龄反唇相讥:“那不是我。”

元大奶奶变了一种手法试探:“其实她心里不定多美哩,专在我们面前拿劲儿。”

四格格拉过德龄:“是是是,你应该请我们喝喜酒。”

元大奶奶又拉回来:“是啊,应该请我们喝喜酒。”

德龄不耐烦了:“喝什么喜酒啊?”

四格格举着两杯酒,递过一杯,德龄不接杯,四格格对元大奶奶:“咱们喝。”俩人一饮而尽。

四格格举着德龄那杯:“你喝啊!”德龄把酒杯推过去:“你喝吧!”

四格格心神不定地:“好!我替你喝。”

德龄发现四格格情绪不定的样子:“四格格,你怎么啦,你不和我哥好了!”

四格格极端痛苦:“看到你,就知道我,这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隆裕皇后带着一个仆人进来,仆人抱着一坛子酒:“你们好热闹,怎么这么热闹?”

元大奶奶买好地说:“今天是德龄的大喜日子。”

四格格擦了擦眼泪:“我们应该喝喜酒才是。”

隆裕吩咐下人把酒端过来:“我带喜酒来了,今天我也破个例,咱们都喝个够好不好?”

四格格强带笑容:“我同意。”

元大奶奶跟着说:“我也同意。”

隆裕看德龄一言不发:“德龄你呢?”

德龄并不买账:“你们自己喝吧。”

隆裕喜滋滋的:“这酒我是专给你带来的,我今天一听到这喜信儿,立刻托人给你买坛好酒,来,咱们姐几个庆祝庆祝。”

同类推荐
  •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内容介绍哈南编著的《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是一部旅日华人的中篇小说集。作者以海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叙说了在日华人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怎么也离不了的乡土和故国。《北海道》题材广泛,时空的跨度较大。比如写留学生,不写漫长东瀛路的艰辛,写他们站稳了脚跟之后所面对的茫然,以及与他们在日本出生的、日化了的孩子之间的“代沟”。比如写嫁给了日本人的她们,自以为把曾经有过的情感留在了国内,生活已经有了重中之重,可是没想到有时候那轻盈的一缕也会漂洋过海,成为不速之客。有时候是回国和在日本的生活穿插进行的,有时候则被国内变革的大潮所吸引,留连忘返。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从来都是小说诞生的重要因素!
  • 离开地球表面

    离开地球表面

    本书科幻元素满满,描写了未来世界的14个相互独立的故事。每个故事所处的时代各不相同。有的故事描绘的是150年内的近未来,有的故事描绘的是150-200年后的中远未来,有的描绘的是300年后的远未来。14个故事所属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没有生硬的时代背景介绍。都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慢慢展开对时代的介绍。将每个时代的时代特色在各个时代的小人物的背景、经历、价值观中体现、展开,以小见大。
  • 春琴抄

    春琴抄

    药材商之女春琴容貌美丽、举止高雅、琴艺高超,但因自幼失明而性情多变。照顾春琴起居的是比她年长四岁的少年佐助,因倾慕春琴而拜其为师,苦练三弦琴。此后,春琴待佐助日渐刻薄,近乎凌虐,而佐助却无怨无悔、一概顺从。春琴乖戾的性格最终让她因遭人忌恨而容颜被毁,而佐助为了表示自己的坚贞不二,不惜自毁双目……《春琴抄》残酷而唯美,是谷崎润一郎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日式美学的一座高峰。
  • 虚构:短篇小说

    虚构:短篇小说

    百花洲杂志社编著的《虚构(故事在黑暗中疯长短篇)》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
  • 推理笔记(全集)

    推理笔记(全集)

    被扑克牌组织杀害的名侦探爱迪生的心脏移植到高中女生夏早安的身上,拥有侦探灵魂的她和米卡卡与扑克牌组织斗智斗勇,并与扑克牌组织里最出色的黑葵A齐木上演一段爱恨情仇。最终将邪恶组织扑克牌一网打尽。而黑葵A齐木改邪归正后,化名红色犯罪师,专为揪出那些为非作歹的犯罪师。他与米卡卡合作,成为最佳搭档。而这时出现了一个神秘人物幽灵。齐木得知手中的暗黑笔记正是打败幽灵的关键,却发现暗黑笔记被人分成了三本。只有集合三本失落的笔记,才能找出藏在其中的秘密。然而,在双方之间还出现了第三方神秘人物——它就是怪盗千先生。它的目标竟然也是为了那失落的笔记。当齐木终于集齐三本笔记时,他却发现,幽灵的真实身份居然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掌门系统

    末世掌门系统

    不一样的末世武林,不一样的系统纷争,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全新体验!读者交流群:719557601本书已经完本,欢迎各位读者入群指导。
  • 起源之地的反抗

    起源之地的反抗

    前路绝,万世劫,耗尽魂光,搏得一线曙光。这已经是你第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失败了,若这一次再失败,你哪仅剩的一丁点灵魂火光也会完全耗尽,而我们也再无半点机会,不要怪我们强行干预你重来的计划,这一次,我们失败不起。你,一定要归来啊,要比以前的你更加强盛,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前路的曙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次元工作室

    次元工作室

    明明有着称霸星辰大海的黑科技,却偏偏沉迷做游戏。打打杀杀的太伤和气,不如我们来玩一把电子竞技吧。
  • 辰星纪世

    辰星纪世

    江湖,自三百年三殿五阁接连落没,其后再未成就一个武林盛世。赵安儿为解体内蓇蓉之毒,离开大漠前往东南之地。未曾想一个青铜眼坠将其她卷入一场持续三百年的阴谋。原来从服下蓇蓉那一刻起,她就站在了漩涡的中心。中秋大典红颜薄命、赤血阁中无一生还、落霞峰顶兔死狗烹.....三百年前留下的死局终于在后世有了转机。秘密在鲜血的祭奠中剥开面纱,而承受的代价则是再一次江湖的覆灭。原来站在他们对面的从来不是阴谋算计,而是天道.....“哈哈哈哈哈,你以为你是谁!!!”“我想试试,也许就不一样了。”“咳...咳...咳...,命给你,不过是再一个三百年罢了。”
  • 请你别丢下我

    请你别丢下我

    从小学到高中,暗恋了十年的男孩突然消失了她要怎样回到重新那个模样?直到有一天他出现了而那个男孩又回来了……
  • 太傅有点仙

    太傅有点仙

    关于你生命中的山盟与水逝,我都听说。在茶余饭后,你的身世竟令我思谋,什么样的人,才能与秋水换色,什么样的情,才能百炼钢化成绕指柔。
  • 转世异界记

    转世异界记

    修真界一剑阁阁主飞身失败,转世到异世!异能者!魔法师,剑士,刺客,神族,魔族,兽族,精灵,齐聚一堂!三大陆一海四位面!泡尽神族魔族精灵公主!大战各种属性魔法!书中会出现火影忍者还海贼王等动漫的打斗模式!通灵术!三刀流!将一切事物弹开的能力!找伙伴,创立海贼团!跟世界政府为敌,想知道后来的结果么?那就来看转世异界记吧!
  • 破天修道

    破天修道

    血战凶兽身死的许枫,被一位绝代大能所救,大能不惜耗费不多的本源,为许枫重聚灵魂,凝结肉身,只求许枫答应守护其传承者,而重情义的许枫在复活之后,为了心中的一丝执念,走上了一条举世皆敌的不归路……求推荐,收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