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9500000008

第8章 求学问教故事(8)

郑虔,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唐玄宗天宝(公元742~756年)初年,任协律郎,掌管音乐,他利用当时的事例,写了八十多篇文章,有人发现了他写的书稿,就上书皇帝,告发郑虔私自撰写国史,郑虔急忙烧掉了书稿,被贬谪十年。回到京师后,唐玄宗爱惜他的才能,把他安置在广文馆内,任为博士。

郑虔喜欢画山水画,又爱好书法,由于没有纸用,就在慈恩寺内贮存了好几屋子柿子叶,每天取柿子叶当纸用,练习书法,天长日久,柿子叶几乎用光了,郑虔曾经把自己作的诗配上画献给唐玄宗,唐玄宗在诗画的末尾的地方挥笔题上四个字:“郑虔三绝”。

智过君子

这则典故说明每个行当里都有熟手,即或做盗贼。

此典出自《雪涛谐史》:“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俗话说:“贼是小人,智慧却超过君子。”

在我住的城市里有一座水府庙,庙中有一口大钟。巴陵人在河边停船,想把这口钟偷走去铸造农具,就齐心协力把大钟移放到地上,用土填满了中空地方,然后猛力击破担走了。当地的居民竟然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又有一个贼,大白天溜进一户人家里,盗走了一块磬,拿出大门时,突然主人从外面归来,那贼赶忙问主人说:“老爹,买磬吗?”主人回答说:“我家里有磬,不买!”于是贼就径直拿走了。到了晚上,主人找不到磬了,这才明白了在大门口卖磬的人,就是那偷磬的贼呀!

又听说有一个人背着一口锅走路,放在地下,站在那里小便。正好碰见一个贼走过身旁,贼便拿过那口锅来,顶在自己头上,也站在那里小便。背锅的人小便完了,到处找不到锅了。一旁的贼便批评他说:“你自己不小心,像我这样把锅顶在头上,正可以防止被人偷走;你把锅放在地下,想不叫贼偷去,都不可能呀?”

以上三件事,都是盗贼临时生计脱身,这就是所谓的“智过君子”呀。

肿膝难任

“肿膝难任”的这一典故告诉我们:即使是一匹良马,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此典出自《韩非子》:“夫踶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

伯乐教两个人相看有踢跌习惯的马。

一天,他和这两人一起前往越筒子的马房去实际练习一下。

其中一人认出了一匹踢马,另一人走到一匹马的身后,接连拍了三次马的臂部,马都没有踢一下。

辨认的人以为自己相错了。

另一人却说:“您并没有相错。这的确是一匹踢马。只是它现在前腿肩胛筋骨损伤,膝盖肿胀。凡是踢马,举起后腿踢的时候,重心就都落在前腿上。而这匹马,因为前膝肿痛,不能支撑全身的重量,所以后腿举不起来,不能踢了。您很会辨认踢马,但却没有看出来它前膝肿胀。”

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原来是指双手都能射箭,后也比喻双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几方面都在进行。

此典出自《元曲选·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唐代时,有一个节度使叫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本姓康,字轧荦山,因为他的母亲嫁给了突厥人安延偃,故改姓安,更名禄山。安禄山懂六种少数民族的语言,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养以为子。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张守珪派安禄山带领六万名士兵攻打契丹,结果打了败仗,被押送到京城长安,请唐玄宗处置。唐玄宗见安禄山膀大腰圆,问:“你的武艺怎么样?”安禄山回答说:“我射箭能左右开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还懂六种少数民族语言”。玄宗听了很高兴,开玩笑地说:“你的肚子这么大,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呀?”安禄山说:“没有别的东西,只有一片赤诚之心!”唐玄宗听了愈加高兴了,不但没有追究他战败的责任,而且还增加了对他的宠信。后来,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有众十五万。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南下攻陷洛阳。次年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年号圣武,但仅仅过了一年,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了。

不舍昼夜

“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的流逝。

此典出自《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到了晚年,常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有一天,他和学生们一道去散步,走到河边,望着奔腾不息的河水默默不语。学生们不知他在想什么,就没有去打扰他。他望了很久,最后叹了一口气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或许它就像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学生们听了孔子的感叹,领会到了孔子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于是,他们立刻向孔子表示:“老师,我们一定好好学习,珍惜时光,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孔子听了深有所感地说:“应该珍惜时光,认真学习啊!”

尺璧寸阴

“尺璧寸阴”形容时光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

此典出自《淮南子·原道训》:“时之反侧,间不容息。先之则太过,后之则不逮。夫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而争其得时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时间的一反一侧之间的变化非常神速,没有喘息之机。在它前面行动,就显得超越太多;在它后面行动,则又达不到目的。日月运行,光阴易逝,不和人多作周旋。因此圣人不认为一尺的玉璧是宝贵的,却认为一寸光阴是无价的,这是因为时光难得而容易失去,禹为了珍惜宝贵的时间,鞋子掉了都没有工夫去取,帽子挂在树枝上都不去拿,这不是为了争着走到前面,而是为了争着得到大好时光。

旷日持久

“旷日持久”形容空废时日,拖延很久。

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战国时期,燕国封宋人荣为高阳君,派他率兵攻打赶国。荣很能打仗,赵王非常害怕。他与平原君赵胜(宰相)商量,准备割让济东合卢、高唐、平原等三座城池五十七处地方送给齐国,以此请求齐国名将安平君田单担任赵军统帅,抵抗燕军的进攻。赵国大将马服君赵奢反对这种观点。他对平原君赵胜说:“难道我们赵国就没有能率兵打仗的大将吗?还没有开始打仗,就先割让三座城池五十七处地方送给齐,这怎么行呢!大王为什么不任命我为统帅呢?我熟悉燕国地形,如果大王派我领兵作战,一定能够取胜。为什么要向田单求助呢?”

接着,赵奢进一步指出,即使请田单率领赵军作战,赵国也不可能取胜。他说:“第一,如果田单愚蠢,那他一定打不过荣,这样就白请他来了;第二,如果田单聪明、有本事,他也不一定甘愿为赵国出力,因为赵国取胜强大起来,对齐国称霸是不利的。”

最后赵奢说:“依我看,让田单领兵作战,他一定会把赵国军队拖在战场上,荒废许多时间。长时间地耗下去,就会把我国的人力、财力、物力消耗掉,后果不堪设想。”

赵王和赵胜没有听取赵奢的正确意见,最终还是把三座城池割让给了齐国,请田单统率赵国军队。结果,不出赵奢所料,战争拖了很长时间,赵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却没有取得理想的胜利。

日不暇给

“日不暇给”形容事情多,时间不够用。

此典出自《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jǐ几,不读ěi),规摹宏远矣”。颜师古注:“给,足也。日不暇足,言众事繁多,常汲汲也。”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从泗水亭长兵戎起家。起初,他重武轻文,轻视儒生,甚至曾往儒生的帽子里撒过尿。他统一天下以后,儒生陆贾时常和他说起《诗》、《书》的重要,劝他要文武都重视。刘邦说:“我是在马上得天下的,《诗》、《书》对我来说有什么用?”陆贾说:“陛下在马上得天下,难道能在马上治天下吗?打天下当然要用武力,但治天下就要用到文教,文武并重,才能长治久安。”刘邦觉得陆贾言之有理,便重视起文教和儒生来,并命陆贾著《新语》。《新语》写完后,刘邦非常满意。

《汉书》的作者班固在评价刘邦时说:“高祖在天下平定以后,曾命令萧何颁布法令,韩信定军法,张苍制定律令法规,叔孙通制定朝仪,陆贾著《新语》。这些事情虽然很多,使他目不暇接,但却是深谋远虑的治国之策。”

日薄西山

“日薄西山”来比喻老之将至或是事物接近衰败腐朽。

此典出自《汉书·杨雄传》:“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

又见晋代李密《陈情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灭蜀之后,第二年,他的儿子司马炎就废除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司马炎为安抚蜀汉士族,便对汉蜀的旧臣采取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征召他们去洛阳任职。为此李密很犹豫,决定暂时不去。于是以尽孝祖母为名,写了上武帝的《陈情表》。他在《陈情表》中描写他幼年时的生活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尝废了。……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意思是:我生下来才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便去世了。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劝我母亲改嫁,改变了我母亲守节的志向。祖母刘氏可怜我孤苦孱弱,就独自抚养我。我小的时候,常常生病,到了九岁还不能行走。孤单困苦,没有依靠。直到长大成人,还是上面没有叔伯,下面没有兄弟,……单身独立,只有形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并且祖母刘氏早年就有疾病,常常躺在床上,不能行动,我侍奉汤药,从来没有离过半步。……而今祖母刘氏的病日愈沉重,正像太阳快往西山落下去了一样。现在她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我没有祖母,也就没有今天;祖母没有我,她也无法度过晚年。我们祖孙二人是相依为命的啊!)

晋武帝看了他的《陈情表》后,为了维护其“以孝治天下”的谎言,就同意了李密的请求,免于应征,并在生活上给予他优厚的照顾。

岁不我与

“岁不我与”表示时光一去不返,时间不等人。

此典出自《论语·阳货》:“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季氏几代都执掌着鲁国的政权。季氏有个家臣名叫阳货,他掌握大权之后,就想利用孔子做他的助手,以稳定政局。为此,他要孔子去拜会他,但是孔子不愿意去。于是他便想了一个方法,即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送了个蒸熟的小猪去,这样一来,孔子不得不去道谢。

孔子不愿见到阳货,也想了一个方法,即打听到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再去拜谢他。没想到孔子在去的路上碰见了阳货。阳货叫住孔子道:“来,我给你说。”孔子无可奈何,只得走过去。阳货以奉承又带责备的口吻说:“国家混乱不堪的,你有一身本领,对国事却不闻不问,这难道叫仁爱么?”孔子听了,一言不发。阳货接着又说:“一个人喜欢做官,却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叫做聪明么?”孔子仍然一言不发。阳货无可奈何,只好自言自语地说:“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意思是:不行,光阴一去不复返啊!时光也不会等待我。

一朝一夕

“一朝一夕”这个典故形容短期间内。

此典出自《周易·坤·文言》:“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又见《列子·力命》: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

战国时,有一个叫季梁的人生了病,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季梁的儿子见父亲病得很厉害,就去请了三位医生。

矫医生对季梁的病进行了诊断,说:“你冷暖没有节制,虚实失调,中气不足。病源是饥饱失度,纵欲斫丧,慢慢地就可治好。”季梁听后说:“这是个一般的医生。”

俞医生对季梁的病情进行了诊断,说:“你的病不是一时半会形成的,病由来已久,可能会治不好了。”季梁听后说:“这是位良医。”

卢医生对季梁的病情进行了诊断,说:“药物对你已经不起作用了。”季梁赞许地说道:“你真是一位神医啊!”于是就送给卢医生礼物,让他回去了。

原来,季梁患的是精神方面的病症,没过多久,自己就好了。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这句成语比喻分别了一天,想念的心情好像隔别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现在应用这成语,已不限于男女之间的相思,举凡朋友、亲戚、同学、同事间的别后怀念,都可用“一日三秋”来形容。

此典出自《诗经·王风》的《采葛》篇:“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怀念人的诗,被怀念的对象可能是女性。古时的歌谣大多数都是歌唱爱情的,所以这首诗可以当作男人思念爱人的歌辞。全诗的意思是说:我忆念中的人儿啊!她在外面采摘葛藤,一天不看见她,就有三个月没见的那种感觉。我忆念中的人儿啊!她正在野外采摘萧草,一天看不见她,就像有九个月那么长啊!我忆念中的人儿啊!她正在野外采摘艾草,一天没有见她的面,就像隔了三年啊!

很明显,这是一首“怀情”的诗歌,是男人怀念女人的“一日三秋”——一天不见面,就好像分别了三个月、三季或三年那么长,这充分表达了思念之切,这种心情是每一个正在热恋中的男女都能深切体验到的。

身有至宝

“身有至宝”告诫人们,要广开才路,特别要重视人才的使用。

此典出自《龙门子凝道记·先王枢》。

一个在西域做生意的胡人,拿着一件名叫瓓的宝玉前来出售。宝玉直径只有一寸,颜色像樱桃一样鲜红,价值却超过了数十万。

龙门子问他:“它可以用来充饥吗?”胡人回答说:“不能。”“它可以用来治病吗?”“不能。”“能够驱灾免祸吗?”“不能。”“能够使人孝梯吗?”“不能。”最后,龙门子说:“既然它一无是处,为什么价值却高达数十万呢?”胡商说:“因为它藏于险峻的地方,非常难以得到。”

龙门子听了大笑,拂袖而去,后来,他对弟子郑渊说:“古人曾经讲过,黄金虽然贵重,但如果吞到肚子里,人就会死去,它的粉末进入眼里,人就会变瞎。宝物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既然是这样,还要它们干什么呢?其实,人类自身就有无价之宝,它的价值绝不仅仅就值数十万;而且水不能淹没它,火不能烧毁它,风吹日晒也不能损伤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宁,不用它也可以保重自身。这样宝贵的东西居然不知勤奋探求,而专为寻找瓓一类的宝物去忙碌奔波,不是舍近求远吗?”

十年读书

十年读书形容长期埋头苦读,钻研学问。

此典出自《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南北朝时期,宋朝有一个人叫沈攸之,字仲达,在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公元465年)任豫章王刘子尚车骑中兵参军,封为东兴县侯,食邑五百户,不久又升迁为右军将军,增加食邑百户。但是,这时宋朝已进入多事之秋,朝廷陷入骨肉相残、君臣互相猜忌的混乱中。到宋明帝时,混乱更加厉害,除了宋明帝自己的儿子,其余残存的诸弟(宋文帝子)和诸侄(宋孝武帝子)差不多全被杀绝。被猜忌的文武大臣,有的被杀,有的带城镇投降魏国。公元472年,宋明帝去世,子苍梧王继位,这时内乱更愈演愈烈。公元479年,萧道成灭掉宋朝,建立齐朝。

在这种混乱的政治背景下,沈攸之时而受信任,时而遭排挤;时而飞黄腾达,时而一落千丈;时而被称作忠臣,时而又被叫做逆贼。于是,他对仕途完全绝望了。

同类推荐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政治事件(上)

    政治事件(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9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 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太极拳中国功夫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热门推荐
  • 杀手先生很绅士

    杀手先生很绅士

    他的记忆里,只有惨叫嘶吼,哀嚎悲呼。手感受到的唯一温暖就是血的温度。他接下任务狙击目标,目标死亡,可杀戮并未就此结束。新任务到来,他以伪装身份成为集团董事。然而第一次公开身份的任务,却潜藏了千丝万缕的危机。敌人不止一个,都是神秘而深不可测。孤身奋战,凭借高超智慧,绝世身手,他能否冲破威胁,绝处逢生。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什么国籍,什么民族。他只有一个代号,名为红狼。
  • 我开出租车

    我开出租车

    那一年,老胡挣了好多的钱从外面回来,他跟我说外面的钱比家里的钱好挣。过完年,我跟着老胡去了南方一个城市。老胡是开摩的,我也跟着他开摩的。那一年我十七。后来,老胡在一次争地盘的械斗中被砍死,很多当年一块来的都回去了。可我却留了下来,并且不再跑摩的,开起了出租车……
  • 杨柳青青的年代

    杨柳青青的年代

    余凡,李勇,张海等从家乡灵山县来到了天海市读书。在这座火热的城市,热闹的学校中,开始了他们人生最后的校园生活。其中,经历了爱情,友情,虽然不是大学,但也经历了毕业分手季。而他们在这个时代,历经坎坷,用自己的努力,最终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灭世龙王

    灭世龙王

    小黑蛇,初具灵智,逆天生长,翱翔九天,最终化成祖龙,呼吸吐呐间,狂风伴暴雨,四季更替亦要随之掌控
  • 涅之罪

    涅之罪

    僵尸之祖---涅沉睡中涅被盗墓贼偷家,你觉得涅能忍吗?我是忍不了。我有故事你有酒嘛?
  • 重生之只争朝夕

    重生之只争朝夕

    “有女朋友了么?什么时候结婚啊?”“工作怎么样?存了钱没?买房了吗,要不买份保险吧?”“这月电费又超了,信用卡欠了500,房贷还要还2000。”“王小贱和黄小仙搞办公室恋情,妈蛋,成天看他们俩秀恩爱就不烦别人了!”青春即将逝去,当你掐起肚子上的赘肉,是否会回忆起那些烈日下挥洒的汗水?曾经该泡的女人没泡,该赚的钱没赚到,却不知道应该怪谁。只是当机会真正来到你的面前,千万不要抱怨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如果真有再来一次的机会,你是否还愿意虚掷光阴?重生,就是再来一次的童话。侯世达摸着自己久别重逢的六块腹肌,下定决心。这一次,他要创造一个帝国,智能软件的帝国。
  • 季末之末

    季末之末

    无论你怎么挣扎,你都在命运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心灵茶座丛书:著名中篇小说选1

    心灵茶座丛书:著名中篇小说选1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纽约时报》的书评写道:在美国,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其后,《麦田里的守望者》直接影响了这一类小说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