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67500000004

第4章 中国经济:开始进入风雨飘摇?(2)

投资,投资,再投资,成了2008—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驱动力。其间,拉动内需、减少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一直是中央政府努力的目标。但必须坦率地承认,这一努力的成效不大,甚至可以说完全失败。

时间又过了10个月。2009年秋天,我再次到浙江考察,这时距美国由“两房”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暴发正好过了一年。在浙江省委的指示下,浙江省搞了一个“典型促转型”活动,我应邀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论坛担任主持。

论坛的具体内容我已经忘了,但我清楚记得的细节是,论坛云集了包括楼忠福在内的浙江省重要的民营企业家。当时,4万亿人民币的刺激方案已经下达,中国经济在这一“强心针”的刺激下,正在呈现“脸色红润”的复苏局面。

论坛休息时,我想做点私下考察,在休息室里向企业家们问了一个似乎有些不当的问题:“四万亿人民币,哪位分到了一杯羹?”

正在抽烟、聊天的企业家们面面相觑,似乎不知如何作答,最终的回答都是摇头。只有一位企业家答道:“我的公司通过其他名义拿到了400万。”

400万而已!这是我迄今听到的唯一从四万亿人民币投资方案中分到一杯羹的民营企业家。四万亿中的绝大多数都去了哪里?

几年后的今天,我们知道,它们都流向了国有企业和各政府单位。

2009年秋天,我还到上海和江苏的一些城市作了相关考察。就连在出租车上,都从收音机里听到各城市的一些区政府在规划、出台各种投资项目。那一年的中国,似乎成了一个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的大国。各种有用或没用的项目,各种暂时赚钱或不赚钱的项目,只要想得到的,就没有做不到的。四万亿人民币中的绝大多数,就这样白花花地流入了各种巧立名目的项目之中,大量的流通性货币开始泛滥……

于是,由于基建项目的实施,许多地方的GDP开始回升,暂时的就业保住了,8%的经济增长率保住了,社会稳定保住了。而至于基建项目完成之后,码头是否有货船开出,公路是否有货车奔跑,GDP保住之后,钱是否流入老百姓的口袋里,那就全然没有人关心了。

也是在那一年的秋天,我在主持《有报天天读》节目时,从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研究报告里,摘录了一份研究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及其应对措施的报告。报告指出,1993年日本经济开始衰退之后,日本政府也曾一度采用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的方法来挽救经济。其结果是:基建投资的快速成果的确能拉动GDP上升,但无法体现在居民个人财富上。因此,从长远发展经济的角度看,必须慎用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手段。

几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已知道,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过大过多,加上缺乏计划性,不但导致产能过剩,而且还是民营经济萎缩的主要元凶。

但在2009年的中国,似乎没有人听得进去这样的声音。只要能保住GDP,只要能保住社会稳定,管它是“强心针”还是“止痛针”,先用了再说。因此,投资,投资,再投资,就像一阵魔风,让中国的人们入魔、疯狂……

于是,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国进民退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逆转现象,民营经济的空间开始极度萎缩,国有经济空间和政府权力开始以加速度的方式膨胀。

2009年,似乎是中国的一个分水岭。我经常和朋友们开玩笑说,凡是2009年之前买房的,现在基本上都赚了。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房地产价格开始飙升。大量投资必然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这一普通的经济学原理开始在中国的经济实践中得到验证……

2009年,也是中国民间情绪逆转的分水岭。国进民退,资产价格大幅上扬,腐败日趋上升,导致民间情绪开始逆转。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有个好成绩不如有个好爸爸”成了流行语,奋斗似乎已不再有意义。于是,两个极端产生了:对草根阶层而言,一腔怒火洒向社会渐渐成为常态,各种形态的社会稳定事件层出不穷;而对精英阶层而言,用脚投票——移民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多少财富,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离开了这片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移民的朋友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是好脏好乱好快活。”他们愿意走吗?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离开这片生他们养他们,又给他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土地?

原因当然是极其复杂的。从经济模式开始的一连串失误继而蔓延到其他领域,显然是导致富人用脚投票的元凶之一。

……

后面几年里发生的事情,想必人们都已知道。国进民退继续加重,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政府权力更为集中;“保八”任务虽然完成了,但民间情绪一路逆转。

其间,从纯经济角度出发,政府也曾一再强调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亦即抑制投资,拉动消费,改变高度依赖出口的现象,同时尤其在房地产调控方面加大力度。但坦率而言,这些举措几乎无一获得成效。尤其是房地产调控在2011年达到最为严厉的状态,但2013年新政府上任后稍一放缓,一线城市的房价就离弦之箭一般再度飞驰。

这就是过去五年中国经济的现实,也是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在过去五年里走过的截然不同的道路。当美国经济开始其结构调整,尤其是微观创新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中国经济则进入了一条国进民退,以投资拉动经济,却导致国富民穷的“斜路”。

中国经济必须迅速走出这一“斜路”,才能获得发展前途;也只有走出这一“斜路”,才能迎来未来长远的光明。这是2012—2013年间中国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中国经济:直面真理,拒绝忽悠

恰恰在这一关键时刻,如前所述,经济数据告诉人们,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下滑。也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刚从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位置上卸任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于2012年下半年发表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中国经济要继续发展,将继续需要依赖投资和政府刺激措施。

听了这话,我当时的一个直觉就是:这是一个违背经济学规律的论断。因为但凡对经济学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凡是政府刺激措施(包括大规模投资和货币刺激),学理上称之为“政府货币政策逆向操作”,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打“强心针”。“强心针”的短期效应可能是“脸色红润”,但长期下去必然带来后遗症或并发症;同样,政府逆向操作的结果,必然是短期繁荣而长期通缩。

林毅夫,这是一个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学界都响当当的名字,原因很简单:他早年对中国经济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言,尤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而且他还是第一个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的华人。

如前所述,2008年秋天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我在《震海听风录》节目里组织了连续13期的系列访谈节目,高尚全、吴敬琏、江平、刘永好、温元凯、周瑞金、金观涛都先后出席了节目。我的朋友胡祖六曾建议我找找林毅夫,还热情地给了我林毅夫的联系方式,但当时林毅夫已到世行任职,出席节目料有诸多不便,我也就作罢了。然而我一直关注着林毅夫的各种研究观点。

林毅夫在香港出版的《解读中国经济》一书,是我少有的从头至尾仔细阅读的一本经济学著作。他在书中关于“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中国的成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的论述,都曾带给我很多启示。

但林毅夫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他的两个核心观点:第一,中国经济未来还有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第二,面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放缓,中国依然需要采用投资和政府刺激的方式来拉动经济。

对于上述第一个观点,我曾主持过不少经济论坛,遇到过数不清的经济学家持此类乐观观点。2012年年底在华南某市,有一位曾在外资银行任首席经济学家的学者,面对一帮民营企业家侃侃而谈,认为中国经济未来将展现庞大的市场潜力,那就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将转化为市民,中国的基建、汽车市场和消费品市场都有巨大的潜力。

也有的“准经济学家”(亦即那些对经济一知半解的评论人士)也到处鼓吹中国经济的第三次或第四次浪潮,甚至拍着胸脯担保,麦克风的分贝震耳欲聋,听得民营企业家们热血沸腾,于是愿意掏出大把的银子邀请这些讲者;然而听完热血沸腾的演讲回到家,企业家们突然发现原先的那些困惑依然存在,甚至更加无解。

用我的话来说,这就是忽悠;忽悠背后的原因,不是傻就是坏:傻是因为不懂,坏是因为故意。

2012年年底在华南某市主持的那次论坛上,我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在问答环节中,利用主持人的身份首先向演讲者发难,一下子提出三个问题:

鉴于中国市场的广袤和巨大潜力,您说的中国经济的前景,我们大家都可以认同。但问题是,今天中国在通往这个光明前景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难以排除的障碍,其中包括经济结构的障碍、创新阻力的障碍和各种体制的障碍。这些障碍不排除,您描绘的光明前景就难以实现。对此,您怎么看?

中国经济真正的活力在于民企,而非国企,然而过去五年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国进民退。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未来就只能在政府投资和刺激的老路上徘徊,其结果必然是短期繁荣,长期却导致无穷的结构性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您说的大量基建将给企业带来商机,听上去固然不错。但过去五年的经验证明,民企能在“铁公基”项目中分到一杯羹的少之又少,即便分到了,也往往被国企以各种名义又拿了回去。未来的基建建设,怎么才能保证民企能和国企一样,地位平等,机会均等?

我的话音刚落,听众席上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与喝彩声。这一来,搞得我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理论上主持人应该保持中立,而且我提问的本意是抛砖引玉,但一不小心却好像成了“质问”。

论坛结束后,有几位民营企业家对我说:“你刚才的三个问题,真是问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这些问题在我们心里都压了很久,但就是不能像你这样明确地表达出来。”

事实是:面对我的这三个问题,那位外资银行的前首席经济学家左顾右盼,不得要领,其回答更难以让企业家们满意。

这就是今天中国经济的严酷事实:一方面长期来看前景光明,但另一方面从现实来看又障碍重重。只要除掉障碍,前景一定光明;但问题是,体制障碍积重难返,经济结构的障碍又接踵而来。只谈障碍而不谈前景,自然会落入悲观或虚无;但只谈前景而不谈障碍,那无疑就是大忽悠了,不是傻就是坏。

今天和未来的中国经济,需要的是严肃、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拒绝忽悠,是所有关心中国经济走向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但林毅夫的情况有所不同。我真诚地相信,作为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还将有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一定是经过了严肃、认真的理论研究,也一定是充分分析了各种体制和结构性障碍之后,才得出的论断。

林毅夫和吴敬琏,是当今中国几乎齐名的两位经济学家,但两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截然不同。林毅夫看到的是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而吴敬琏看到的则是在通往广阔前景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两人的角度各有侧重,各自言之有理。到底谁更有说服力?你更应该相信谁?这一切都看你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了。

从做电视的角度看,有一天若能把林毅夫和吴敬琏请到一起,让两位泰斗级的经济学家做一番PK,倒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虽然这件事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但是,林毅夫提到的有关政府投资和经济刺激的方案,倒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如前所述,“强心针”的短期效应可能是“脸色红润”,但长期下去必然带来后遗症或并发症;同样,政府逆向操作的结果,必然是短期繁荣长期通缩。

今天中国经济的现实是:谁都不想打“强心针”,但不打“强心针”而任由经济一路下滑的代价,却又是谁都承受不起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毅夫的“药方”又不是没有道理的。李克强总理遇到的难题也正在于此。后文还会继续阐述这一问题,这里暂且打住。

同类推荐
  • 初心与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

    初心与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书共十一章,紧紧围绕“初心与使命”这个主题,从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始终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干、马上干,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方面深入解读了共产党人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追梦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宣传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方思想文化的血液,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一个历久弥新的源泉(晚近西方社会政治哲学以契约论的形式复兴就是一个明证)。书中主要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被誉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在《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指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一步。《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阐发了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社会契约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他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和:和平共处

    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丛书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 选票的背后

    选票的背后

    2004年9月18日,北京迎来一个蓝天上飘着白云的日子,上午10点,我拉着行李箱,准备打车去机场,开始我的采访美国大选之旅。去美国采访大选的旅途中,见到奥巴马是我最激动的时刻,尽管他当时连参议员都不是,但他激昂演说的场景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采访奥巴马后我写的《他可能成为第一位黑人总统》的文章,是我从业以来第一次如此详细地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做的一个“特写”。
热门推荐
  • 九界械尊

    九界械尊

    超级人工智能因故障而来到一个修仙世界。作为一个超级科技结晶,该如何在这灵气当道的修仙世界生存下去。为什么别人都是猪脚带系统穿越,我现在告诉你,系统也能成猪脚。
  • 轮回之仙道

    轮回之仙道

    传说,世间一切生灵皆可修炼成仙,而仙神之道虚无飘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能够证得大道与天地齐寿者,实寥寥可数。但凡得道者,必似夜空中熠熠之星汉,引人注目,乃至声名远播,流传万载。话说自盘古开天辟地,成来住往,循坏环空,历经庄严与贤圣两大劫,漫漫岁月修得大道者恒河沙数。本卷所记的乃是始于贤圣之末至星宿之初,天庭颓败,诸神离世,无佛正法,大道崩裂之后,五神并立之时。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80后抉择:爱情或面包

    80后抉择:爱情或面包

    每个人都想嫁钻石王老五,可以睡到自然醒,逛逛名牌店,吃吃高级餐厅。但,每个人又同时向往一生一世的美好爱情。可是,当一个英俊帅气又多金男生,另一个则是家境平平,却也同样优秀的男生。同时爱上了她,她是个平凡而又美丽的女孩。她会选择跟那个男生在一起呢?而在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意外之后,他们三人之间又会有怎么样的变化呢?
  • 为卿戎马领半生芳华

    为卿戎马领半生芳华

    她,是倾国倾城的才女彦国三公主。她善良,聪明,冷静,满腔热情,却被迫经历国破家亡。他,是万人敬仰的战神卿国二皇子,他沉稳,勇猛,干练,仍有一丝稚气,却被无端猜忌,虎落平阳。命运本不同,奈何造化弄人。沈姒妤从未想过那个攻下彦国并俘虏她的人,是孩提时那个跳下水替她捞盘扣的男孩。凌亦南不曾料到对面马上那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是他日夜所想的女子。“束手就擒吧,凌忆南,你逃不掉。”“无妨,我可知天下皆欲我亡,唯你不想。”
  • 无敌战兵

    无敌战兵

    他曾是佣兵界的传奇,为了追寻曾经的叛徒,他隐身都市,和各色美女、枭雄、势力上演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
  • 男妃倾国

    男妃倾国

    她是女儿国英明威严的太子,他是凭空出现的神秘贵客,性别颠倒的闹剧不断,观念冲撞的火花点燃了爱与纠缠,是三生石上早已注定的娇客,还是万年恨海浮沉沧桑的冤家?家国破碎,身貌残毁,万里锦绣河山落入亲人之手,倾国倾城才貌一旦葬送,爱恨模糊,缘起他无辜的一笑,和她一念的执着。绝宠与背叛,江山和爱人,一无所有之后,她是否还能重新拾起那往昔的坚定信念?
  • 开业大吉

    开业大吉

    开业大吉!开业大吉!开业大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新店开业,现诚恳招聘营业员。现在说说规矩:不招虎背熊腰,我们有了。不招大姐头,我们有了。不招比唐影帅的,我们还没有,反正不能招。不招喜欢搞恐怖袭击的,或者是什么鬼组织,我们庙小不容大佛。不招国际刑警组织的,官腔作势,烦。不招大家族公司千金,我们养不起也不拍爱情片。本店诚意满满,欢迎进来看看。不进最好~
  • 我竟是个好人

    我竟是个好人

    我承认自己是个痞子,是个流氓;当然,别乱想。这里指得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三言两语我也说不清楚,反正不是那种“小妞,给小爷乐一个”或者“不行,大爷给你乐一个”亦或者“嘿嘿嘿,给你看看我的小金鱼”再或者“今儿,保护费交了吗?交了?劳资说的是今天要交后天的!你今天交什么交!”
  • 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外貌

    随着地球上生命的诞生,这里才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人类出现以后,地球更闪现出智慧的光芒。美丽的山川、蜿蜒的河流、宁静的湖泊、平坦的高原、蔚蓝的大海、广垠的沙漠,这些组成了地球的外貌;五彩缤纷的植物和千奇百怪的动物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形形色色的居民;美丽的地球往往又变幻莫测,火山爆发展现出它狰狞的一面,这一切都吸引着人类去探索。
  • 戒不掉的粘人精

    戒不掉的粘人精

    (甜宠文,高糖) “所以?你还要跟我表白吗?” “不,是求婚” 重生前,错爱渣男相信白莲花,她恨他入骨恨不得他死,却到死才知道他有多爱她。重生后,虐渣男打白莲花,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老婆我饿了”“那就吃饭”某男邪魅的一笑“好,那就吃饭”[双强+双洁+甜宠]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