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00000031

第31章 形式与强迫

各位,说到形式主义,大家可能会联想到社会大势和一些为人诟病的热点时事问题。

再说到“强迫症”,大众又可能认为这是一个个人问题,而非社会问题。

纯粹是个人心理的毛病,与社会无关。

要不然为什么别的人怎么没得病,偏偏你得了?

这是一个很常识化的理解。

但即便从常识角度去看,现代人也并非比“强迫症”者好太多。

各种压力和紧张充斥于现代生活,似乎让人无处可逃。

我想说的是:强迫症并非完全独立于社会问题之外。

当然,他们的确是人格先有问题,才会受社会影响。

但只能说“健康人”在无形中转移了自己内心的阴暗,形成一种社会不良因素;“心理疾患者”由于过于妥协、过份善良,才会吸收社会不良因素,并受其影响。

就形式主义来说,它和“强迫症”之间并非互不相干,而是有着共同的特质。

因为“强迫症”大多有一些仪式化、形式化的症状,而无实际意义。

比如说“强迫洗手”、“强迫检查”、“强迫关门”……

明明已经做好的事,也不得不重新去做、去检查。

还有诸如:只有送花才是浪漫、只有和朋友出去打球才是快乐……刻板的乐趣。

这就好比社会上的“形式主义”,明明实际已经做得很好的事,一定要刻意来一个“考核”或“考试”。

而且这种“考核”异常苛刻和严厉。

“考核”不通过,即使平时做得再好,也不会得到权威的认可。

“考核”中人为制造的“如履薄冰”,细微差错导致平时优秀技术的前功尽弃。

与“强迫症”中看到刀,害怕失手;看到高处,害怕跳下……的“步步心惊”是同一种性质。

“我的强迫到底什么时候好?我下次还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强迫罪恶?”

“我的抑郁这么严重,到底还能撑多久……?”

这些都是强迫抑郁者的绝望与焦虑情绪。

不为人知的是:这些绝望情绪与“我到底能不能通过考试?”的极致焦虑和“不确定”完全是一种性质。

换句话说:解决了“我到底能不能通过考试?”这个问题,强迫和抑郁就不复存在。

……

过于苛刻与形式化的“考核”、“考试”,导致大量原本十分优秀、而心理有阴影的学生“考试紧张”、“发挥失误”,甚至前途渺茫。

所以,大家如果经常听到“高分低能”、“制度好、执行难”……言论,也不要困惑。

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挤过“独木桥”的优秀人才,带有一定的侥幸、运气和敷衍。

所以,不能对他们日后的能力抱有太高期望。

好的制度,如果只是追求一种形式化,忽略实质,以“证”取人,以”试“取人,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侥幸性和应付性。

先应付“考试”,拿到“证”再说,以后再讲实际。

这样看似非常合理有序,但人的心理并非如此。在你应付的那一刻,人格已经发生了微妙地变化,以后想扭转过来,已经很难了。

所以,实际执行起来,自然不会很有力度。

就“考驾照”这一例来说,几乎有90%的学员都是特别紧张的。

这种紧张不是一种欣喜地紧张,而一种令人难受的紧张。

甚至有些学员必须依靠药物来缓解紧张情绪。

他们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情:有拍着胸口祷告的、有相互鼓励不要紧张的、有考过后异常庆幸地、自鸣得意地、没考过后异常失落的……

但几乎可以肯定:没有人因不堪忍受紧张,甘心决定中途退出、放弃考试的。

换句话说:没有人质疑考试的意义,只会集中关注怎样通过这次考试。

我在前面说过:如果一件事令人太过紧张,并非人们常识中的不自信,而是潜意识抗拒做这件事。

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紧张”是十分合理的,也就是相信自己不应该去做这种事。

这或许是一种“离经判道”。

但当人们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困惑无力的时候,这种“离经判道”就是十分合理的。

我在前面S男的例子中说过:他以后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大起大落地情绪,都是因为曾经在学校受到意外惊吓,本能产生正常地抗拒;而日后父亲用权威逼迫他进校,导致他正常地抗拒被压制,转而变得对老师过分妥协,情绪完全被成绩所控。

他只需记忆起最初母亲陪他进校,被惊吓之前那种最独立地、最美妙的快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放弃考试,远比忍受紧张、应付考试要好。

这不是一种委曲求全,而是在捍卫自己健康、独立的人格。

只有母亲教与自己的技能,比如吃饭、走路……才是最亲切美妙的。

不言而喻的、无条件相信一定行的!

也从来不会去“考核”孩子这些技能,令他们万分紧张。

因为这是一种“无条件”的“血缘”与“母爱”。

绝不容忍一丝一毫地质疑,而去追求刻板的“考核”。

可以这样理解:“强迫症”就是因为对“母爱”的刻板“考验”。

那些“侥幸”通过考试的经历,确实给S男带来过许多兴奋,但考试失败后的“失落”,也曾令他崩溃。

尤其是那种“同学通过、唯独自己没过”的嫉妒,足以令他万念俱灰。

这种嫉妒之心异常强大,几乎不可克服。

但只需经过深层了解,追溯源头,便可迎刃而解。

和“S”男类似的一个例子“U”

“U”的朦胧记忆中:有一次妈妈带着他去参加一个什么活动。

刚开始也是朦胧与惬意的心情。

在活动中,因为某个意外,所有小朋友都顺利通过,唯独他倒下来了。

就是这个极其微妙地转折,令他最初最美妙的情绪不复存在,最美妙地“母爱”,在无形中转移到那些小朋友身上,慢慢向他们妥协。

日后极力模仿他们,他们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要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嫉妒之心足以令他崩溃。

他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独特性。因为独特的“倒下”,使得他连同专属于“母亲”的最健康地“独特性”都忘却了。

在“独特”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最快乐的、最美妙的。唯一能够超越因“侥幸”考过后的庆幸感和兴奋感。

所以,当一个人嫉妒某些人的成就,通常假装“无所谓”,但和他们“匹配”的诱惑实在太过强大。(实际是母爱的转移)

所有的“无所谓”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不过是自欺欺人。

只有回忆到最初产生“嫉妒”之前的美妙心情,才能取代这种不良诱惑。

回到“考驾照”上来。

那些紧张的人,何尝不是为了和现代中的朋友“匹配”、模仿他们,想要买辆车炫一下?

紧张不过是在提醒他:追求的这些都是形式化的、模仿的快乐,并非最真实的快乐。

模仿是有危险的。因为把“母爱”转移到这些没有“血缘”的人身上,自己的“根”便会摇摇欲坠。

因为外人的想法总是不断变化的。

如果不明白“紧张”的合理性。

所有放下考试的想法都是一种假装的“无所谓”。

你也许会说:“驾照有什么了不起?又不要命,考不过拉倒!你们考到了也没用,以后不一定开得好!”

但那些坚持的人可能会说:“管他那么多,先拿到证再说!拿到证了,怎么开车就好说,拿不到证,什么都白搭。”

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无所谓”和“淡然”而放弃一丝一毫的积极性。

但从深层的角度看:那些一门心思只想取得驾照这个形式,而忽视开车实质的人,人格(深层来说是‘母爱’)已在那一瞬间不可避免地转移到“考验”他的人身上。

不存在什么——只需要跳过考试这一关,以后再追求实质的可能。

人格转移的后果就是——快乐与能力已被别人掌控,自己难以把持。

所以,想通过苛刻制度来训练人的能力素质,以此降低交通事故的数量,并不一定会成功。

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为了抑制交通事故,急于追求一种严格的考试形式,然后想像通过形式后,实效就会到来。

有些真正有实质能力的人,因为心理上的阴影或意外经历,而没能通过“考试”。

从深层来说:他们绝不容忍外人对“母爱”的任何形式的“质疑”和“考验”。因此潜意识不配合“考试”,而导致紧张。

放弃考试,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

在明白这个含义之前,他对“驾考”的预期始终处于一种胶着和僵持的状态。

形象化描述:就仿佛一根无形而坚韧无比的“线”,把他的生活和“驾考”紧紧牵连起来;导致他无法铭记当下的生活和快乐,造成一种“记忆空洞”,成为心理疾病形成的基础条件。

这在前面“记忆的倒流与填充”章中详细描述过。

通俗来说就是——他的心中只有“驾考”,似乎必须要去完成;无法排除对未知不确定的焦虑;无法安心享受当下的快乐。

现在,他必须要斩断这根“强大的线”——放弃驾考。不管是什么结果:教练的愕然、关注他的人的失望、驾考制度的严肃……

最后,他会把这些因素与“死亡”联系起来。

那些人的震惊,注意力全部聚焦到他身上,会触发他遥远记忆中的“死亡危胁”经历。

他必须用“保护母亲”、“反抗死亡危胁”的本能,才能斩断那根“线”。

也就是说:不管驾照再普遍不过,他必须要有做那个“例外”的心理。

即使全世界都关注他这个“例外”,有排除他的“危胁”,他依然要坚定捍卫自己的内心。

至于能不能考到驾照,那已是不重要的后话了。

如果大家能举一反三。

“驾考”和“治好心理疾病”的期待,就是一个本质。

也许,大家会认为“驾考”仅是万千生活中的一件琐事而已,不能代表所有心理疾病。

但大家如果了解了前面的内容,就会明白:心理疾病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所有复杂繁琐的症状,会有可能集中在一件事、一个点上。

平时的忧伤和抑郁,不过是“紧张”的一个极端形式——麻木。

处理好了“紧张”,“忧郁”也不复存在。

同类推荐
  • 若那个人不是你

    若那个人不是你

    你爱过一个人么?那你后悔过么?你尝过绝望的滋味么?你爱而不得过么?就是那样,只能远远的看着的那种…
  • 季里有凛

    季里有凛

    出生时便被遗弃,六岁时被领养。同父异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沈欢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沈凛却凄苦无人问津直到她们十二岁那年,命运终于有了改变沈凛的神明,她的救赎,终于来到…未来尽管一片漆黑,但永远有道光照射在她的身上。拯救她的是他永远的偏爱。
  • 要不糖归你你归我

    要不糖归你你归我

    她呀,是苏家藏了16年的小公主,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给拐走了,被家里人宠了16年,在外人面前,她清冷又高傲,在家人面前,她撒娇加乖巧。他呢,是帝都陆家的皇太子,一双桃花眼总是摄人魂,却片叶不沾身。他曾说:“苏暖,在遇到你之前我从没有什么怕的,可如今你就是我的底线。”
  • 愿岁月温柔待你如旧

    愿岁月温柔待你如旧

    顾瑾幼稚过吗?幼稚过,那一年7月12日之前。江熙云失态过吗?失态过,哭过,绝望过,那一年7月12日之后。为什么都是7月12日?因为那年7月12日她不见了,他们像疯了一样!顾瑾:终生不娶又如何?像你,不行!不是你,不行!……这个世界的言沫沫爱的是这个世界的顾瑾,就像那个世界的她爱着你一样。我是她,但终究不是她!
  • 你的眼泪我看不到

    你的眼泪我看不到

    曾有人说,逝者已矣,而我最大的幸福便是看着你幸福;曾有人说,你只是太过刚强,你该为自己而活着;曾有人说,我甘愿做你一辈子的陪衬,只求让我一直跟着你,可好……那些曾经的誓言犹在耳畔,可说着誓言的人儿却早已不见踪影。只怪到来的回忆太过温暖,让我连走过的记忆都逐渐辨不清晰。如果再绵延的过往终将曲终人散,那么敢问人生在世,还有谁,是我可以相信的呢?你的眼泪我看不到,不是因为转身得决然,而是因为记忆得深刻。
热门推荐
  • 冷宫皇后独得帝心

    冷宫皇后独得帝心

    她是大四学生一枚,做手术离奇穿越成为北冥国皇后,奈何第一天就让冷皇帝记忆犹新,既然有那么强盛的娘家干嘛不用?可是,为什么这个像神话一样的男人总是来“色诱”她呢?都说日久生情。且看他们是如何上演一出帝后情深的!
  • 血溅靖海全图

    血溅靖海全图

    “蓝旗飘飘,好汉任招,海上天子,不怕清朝。”他被凌迟时,吼出这一豪言壮语,是不是硬汉你们说……
  • 异世之玄修

    异世之玄修

    穿越至异世界,传道异世,杀神称尊,成仙称祖。
  • 加薪不加班

    加薪不加班

    本书意在教读者如何完善自我、凭借自身力量在职场生涯中取得巨大成功,它告诉读者如何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敬业进取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获得升迁之道。旨在帮助读者,尤其是那些陷入工作泥潭、正在找寻工作意义的读者找到自己的职场位置,使其更加愉快地工作,拥有一个快乐、充实、成功的职业生涯。
  • 心魔的召唤

    心魔的召唤

    本文献给和我一样被幸福遗忘的人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单纯的小女孩变得冷血阴暗,她曾经是那么渴望美好爱情,是什么让他对爱情无比的厌恶,她曾经又是有怎样的梦想,又是什么让她一再堕落沉迷于虚幻的世界中,是什么让她为了金钱出卖自己朋友
  • 千古球王梦

    千古球王梦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催只自伤。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只焚香延续一千年的梦想,蹉跎吾青春的时光。从蹴鞠到足球,从积弱的宋朝到巍峨的中华,绿茵场地,上下内外,由我把握!当我从宋朝跑到现在来,我就发誓用中国的古蹴鞠,踢平世界所有的足球场。PS:喜欢看主角在欧洲踢球的,不妨从第五卷开始看起,喜欢国内的,可以从头看。
  • 异世位面之旅

    异世位面之旅

    一觉醒来,来到了不一样的平行世界,这里有太多不一样……。本以为可以老老实实过完一生,没想到的是又穿越了。
  • 总裁的替婚前妻

    总裁的替婚前妻

    五年暗恋,三年婚姻,在她怀孕的时候,他却无情甩给她一张离婚协议书,伤痕累累带着身孕的她黯然心碎离开。那个对自己一见钟情的男子,一直默默守着她,就在她准备再次交出真心的时候,他却残酷践踏!哼,所谓真心,如今再也不屑!
  • 混元童子

    混元童子

    武道起源于蛮荒,在战斗中诞生,武者修自身。夺天地之造化强化自身。无系统一点武意出,前方自有路。 踏步登天去,星空非凡人。
  • 末世将领

    末世将领

    末世之前的一个小人物刘潇,在突如其来的末日危机之下,带领一部分人类艰难抵抗,最终成为一代可歌可泣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