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33300000012

第12章 是非分明 正直不阿(1)

屈原自沉汨罗江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吴兢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说名正则,字灵均。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楚国国君的后裔,曾辅佐楚怀王,为三闾大夫。

屈原是楚国贵族,担任了左徒一职。他博学多才,懂得很多知识,又善于和人交流,在朝内能参与国事,在朝外又能和各国搞好关系,楚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屈原是同事,很妒忌他的才华。楚怀王让屈原起草新法令,屈原打好了草稿,还没有最后定稿。上官大夫想把稿子据为己有,但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对楚怀王说:“是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但大家都不知道。每次颁布新法令,屈原都把它看成是自己的功劳,说没有他就不行。”楚怀王很生气,从此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被楚怀王的糊涂和奸臣们的狡诈气坏了,他非常伤心,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离骚》。屈原被罢黜后不久,秦国想讨伐齐国,但齐国和楚国又是姻亲,秦王就让张仪出使楚国,想拆散两国的关系。张仪对楚怀王说:“秦国很讨厌齐国,楚国如果能和齐国断交,秦国愿意献上600里土地。”楚怀王一时贪心,就答应了,派人和齐国绝了交,并让人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见目的已经达到,就对使者说:“我和楚王说的是6里地,不是600里啊。”楚国使者大怒而归,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生气了,发兵攻打秦国。可是又不是秦国的对手,不光死伤8万人,连汉中也被秦国抢走了。楚怀王还不服气,征发全国士兵再次对秦国发动进攻,在蓝田展开大战。魏国听说后就派兵攻打楚国,想占点便宜,楚国军队只好回国两线作战。而齐国正在生楚国的气,根本不肯发兵援救,楚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之中。

第二年,秦国愿意把强占来的土地归还一部分给楚国,楚怀王说:“我不想要土地,只要能得到张仪就行了。”张仪对秦王说:“张仪一个人就能代替汉中全部土地,这是好事,我要去楚国。”不久他就来到了楚国,事先他送给奸臣靳尚很多礼物,并威逼利诱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让他们为自己求情。楚怀王受了他们蒙蔽,就把张仪放走了。这个时候屈原正在齐国出使,回来后问楚王为何不杀张仪,楚怀王才后悔了,不过张仪早就逃走了。

不久秦王请楚怀王去秦国聚会,楚怀王打算去,屈原劝谏道:“秦国是虎狼之国,从来不讲信义,所以请不要去。”公子子兰却说:“不要拒绝秦国的好意。”楚怀王就去了。结果被秦国扣留了下来,最后死在秦国。太子即位,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公子子兰让楚怀王去秦国,导致他死在外面。

屈原对国家的衰败感到万分痛心,即使被流放,他的心也始终停留在楚国身上。他是多么希望国王能够醒悟过来,带领楚国人民奋发图强,洗雪国耻啊!他写了很多爱国诗篇抒发自己的感情,但终究得不到统治者的肯定,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他觉得,历代君王不管是否贤明,都希望能够得到忠诚而能干的大臣的辅佐。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分清楚谁忠谁不忠,楚怀王就是不知道如何分辨,所以被郑袖等人欺骗,最后竟然客死异乡。当君王的如果不能明辨是非的话,灾祸可就大了。

公子子兰听到这种言论后大怒,于是让上官大夫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坏话,最后把他流放了。

屈原已经对这个国家完全失望了,他到了汨罗江边,披着头发边走边吟诗,抒发心里的郁闷和悲愤。一个渔夫看见他这样,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到这里来了?”屈原说:“全世界的人都混浊了,而我还是清澈的,所有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保持清醒,所以我就被流放到这里了。”渔夫说:“所谓圣人,就是能够不拘泥于事物而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的人。既然全世界都污浊了,那为什么不能随着它变化呢?大家都喝醉了,为何不跟着他们一起喝酒吃肉呢?为什么非要坚守自己的操守搞到最后被流放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了头的人在戴帽子的时候一定会先把上面的灰尘弄干净,而刚洗了澡的人在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把衣服抖几下,谁又能让自己洁净的身体去接触那些脏东西呢?我宁可投身到这滔滔江水中葬身鱼腹,也不愿意让我的高洁品行受世俗的玷污。”

不久楚国被秦所灭,屈原写了一篇《怀沙》,然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自杀身亡。

◎故事感悟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以及他圣洁的品行,纯真的情操,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习他不畏奸佞,刚直不阿的品行,做一个有理想有骨气的人。

◎史海撷英

端午节的由来

汨罗江两岸的百姓知道了屈原投江的消息后,纷纷赶来,划着小船搭救屈原,可是,只见奔流不息的江水,不见屈原的踪影。人们非常难过,把竹筒里的米倒在江中,祭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以后每逢五月初五,人们都划着小船,把包好的粽子撒在江中,纪念屈原,这逐渐成为一种风俗,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或端阳节。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如今人们还深深地怀念着他,这是因为:一方面屈原把辞赋文学灿烂地发展起来,使后人从中得到深深的教益,另一方面屈原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他那天才的创造力,高尚的政治理想,圣洁的品行,纯真的情操,使后人从中看到做人的楷模。人们多么希望世上能多一些像屈原这样热爱祖国和人民,不畏奸佞、刚直不阿的人啊!

◎文苑拾萃

《离骚》节选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言不苟合,行不苟容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刘毅(?—285),字仲雄,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汉景阳王刘章的后裔。生逢汉末的刘毅颇具一些名士习气,有“好臧否人物”之称。“臧否人物”,一要得当,不能失之谬误,否则就会激起被臧否对象的反唇相讥;二要自身清正,深孚众望,才能服众。

魏末晋初,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士族门阀政治鼎盛时期。在贵族士大夫沉醉于平流进取、坐致王公的快意时,却有一位独具慧眼者攘袖奋击,直斥这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政治。这十个字堪称对门阀政治的不刊之论,不仅一针见血,而且直截痛快,屡为世人引用。这位有如此慧眼的人就是晋初名士刘毅。

刘毅“幼有孝行,少厉清节”,再加之他对臧否对象的洞彻认识,所以他的品评使“王公贵人望风惮之”。

汉末名士虽然弛张趣舍,但多刻意追求声名,形成一种矜高浮诞的世风,其中多数是能言善辩却缺少笃实行动的口头派,甚至还有不少自食其言的。刘毅虽也是一个游行名士圈之人,但却名实兼备,怀抱着积极的济世之志而品评人物,他一步入社会,就显得与众不同。

当他侨居平阳郡(山西临汾西南)时,太守杜恕辟请他出任郡功曹。这个职位不仅掌一郡人事任免大权,而且参与政务。刘毅“为郡股肱,正色立朝,举纲引墨,朱紫有分,郑卫不杂”,淘汰了不合格的郡吏达百余人,三魏人对此都惊赞不已,为此还衍生了一句俚语“但闻刘功曹,不闻杜使君”呢!

魏末,刘毅被郡举为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任职期间,他秉公执法,不避权贵,“京邑肃然”。由于曹魏集团已分崩离析,王气索然,群臣多“飞鸟各投林”、“树倒猢狲散”,随波逐流,无意于黎民社稷。刘毅处此颓势,竭尽忠职,卓尔不群。他的行为虽然在当时显得有些迂腐、执拗,却是难能可贵的。特别令人瞩目的是,刘毅作为下级属吏竟打算弹劾他的上级河南尹,堪称勇气非凡!他的顶头上司司隶校尉不许,并说:“攫兽之尤,鼷鼠蹈其背”,以捕兽的犬与小老鼠作比喻,暗指刘毅如果弹劾河南尹,将有不测之祸患,提醒他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是难以提防的。但是刘毅却很不以为然,爽快地说:“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刘毅认为,只要在攫兽过程中,时刻提防着第三者的作祟并且有所准备,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从刘毅如此洋溢着果敢、机敏气息的回答来看,他不仅有血勇之气,更有过人的头脑。刘毅的“攫兽”情况,《晋书》语焉不详,但刘毅的弹劾终因司隶校尉从中作梗而未获准。刘毅愤然甩掉任官证件,辞职离去。刘毅迥乎寻常的建树,博得了朝中有识之士的赞扬,同郡王基在荐举刘毅到公府任官的疏表中称他是“方正亮直,介然不群,言不苟合,行不苟容”。

咸熙二年(265),司马炎逼迫魏元帝将帝位禅让给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即晋武帝。刘毅迫于政治环境,不得不与司马氏合作,出任尚书郎、驸马都尉,迁散骑常侍、国子祭酒。但刘毅易其服而不易其道,易其朝而不易其性,一如既往,岿然屹立在险恶多谲的政治环境之中。

咸宁(275—280)年间,任司隶校尉的刘毅如鱼得水,“纠正豪右,京师肃然”。南郡太守刘肇以筒中细布五十匹及其他物品贿赂侍中王戎,王戎“厚报其书”,此事被刘毅纠举弹劾,要求将王戎“槛车征付廷尉治罪,除名终身”。王戎出身于琅琊大族,原是“竹林七贤”之一,为西晋名士,投靠司马氏后官运亨通,本人又圆滑世故,“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极受晋武帝的宠信。刘毅弹劾这样一位家世背景深厚,又是位居显赫的大人物,确实胆量不小。在晋武帝的庇护下,王戎竟以“知而未纳”为由,逃脱了法律的惩罚。实际上,这只是遮人耳目的谎言,晋武帝在朝廷曾公然说:“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武帝的本意是为王戎开脱,但以“同流合污”为借口软弱无力,反而成为王戎受贿真相的不打自招。恐怕这一点是晋武帝所始料不及的吧!尽管刘毅的弹劾因晋武帝的作梗未使王戎受到惩处,尽管晋武帝多方为王戎解脱,但王戎“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从某种程度上说,刘毅的奋然弹劾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同时,刘毅的举动也震慑了洛阳权贵,使得他们不得不屏息收敛,出现“京师肃然”的清正局面。刘毅的强正也带动了全国,“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

时论对于刘毅的肯定,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以至于“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毅以为不敬,止之于门外,奏劾保傅以下”。后来晋武帝出来打圆场,下诏赦保傅无罪,刘毅方允许皇太子一行入朝。刘毅在任司隶校尉期间,“直法不挠,当朝之臣,多所按劾”。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他无所畏惧,也正因为如此,“刘毅为司隶,声震内外,远近清肃”,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太康元年(280年),晋平吴,结束了自东汉末季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局面,晋武帝为之陶醉不已。一次,在南郊祭祀礼毕,武帝想从刘毅口中掏出点贺词,就喟然慨叹地问道:“卿以朕方汉何帝也?”岂料想,刘毅竟冷冰冰地答道:“可方桓、灵!”刘毅竟然将晋武帝比做败坏汉朝百年基业的桓帝、灵帝,真是大煞风景,满朝文武闻听此语,“莫不变色”。晋武帝非常尴尬,悻悻地辩解道:“吾德虽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刘毅则进一步反击道:“桓、灵卖官,钱入官府。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此言一出,举朝皆惊。晋武帝不愧为一代开国君主,虽然觉得脸上挂不住,但片刻之后,从容不迫地说:“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显示了一个老于世故的政治家的练达与权变。

在刘毅任职司隶校尉的六年中,“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但是他的冷峭孤直得罪了许多人,所以虽然声动朝野,刘毅仍未能位登三公,以70岁高龄告老还乡,但刚正之风老而弥坚。“铨正人流,清浊区别,其所弹贬,自亲贵始”。太康六年(285),刘毅在家乡去世。听到他的死讯,晋武帝不禁抚案慨叹,“失吾名臣,不得生作三公!”

◎故事感悟

“帝拟桓、灵”,足见刘毅的超人胆略;“身比诸葛丰、盖宽饶”,足见刘毅无所畏惧的执法风采。刘毅以他始终如一的言行,向世人显示了“言不苟合,行不苟容”的风貌。大浪淘沙,沙去金留,历史就是这样一条公正的长河,而刘毅正是这历史长河大浪中滤去砂粒的纯净金子!

同类推荐
  • 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故事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它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诙谐的语言,构筑了一座独具特色的艺术宫殿。本书故事,很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

    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

    提问是孩子的专利,他们的小脑袋瓜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奇思妙问。宇宙的问题、动物的问题、自己身体的问题、哲学的问题、人人都会问的问题、天才才会问的问题、不能成为问题的问题……但是,孩子们却绝少有机会得到专业、准确又令他们满意的回答。为此,本书编者从10所英国小学数千名4~12岁的孩子提交的问题中,精选其中115个最奇妙有趣的问题,然后邀请世界各领域的顶级人物——他们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予以解答,最奇妙的问题,遇到最高明的解答,就是这本《孩子提问题大师来回答》。
  • 风很幸福

    风很幸福

    本书是作家王宜振的诗歌集,其中包括《春天很大又很小》、《红草莓的夏天》、《一朵甜美的笑》、《高原上的向日葵》、《忧思是什么颜色》、《岁月磨小的母亲》、《空气、火焰和颜色》、《春天和我们躲猫猫》以及《云彩还没有把雨点养大》等作品。
  • 星云学说的主人: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故事

    星云学说的主人: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故事

    《星云学说的主人: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生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本书由韩震担任主编。
热门推荐
  • 天苍苍之野茫茫

    天苍苍之野茫茫

    天苍苍,野茫茫。这是我们小学就熟背的一首诗,但在这里这句诗有着不同的含义。天下苍苍众生,野兽茫茫遍野。苍茫大地,灰色是这个世界的主色调,蓝色是这个世界的图腾信仰。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进化战争温室

    进化战争温室

    第一次尝试写文章,同时这也是一部很早前便已经拥有构思的作品,希望有读者可以喜欢。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打造心态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打造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四愿经

    四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真是本书大反派

    我真是本书大反派

    主角“真”是本书大反派!哈哈哈哈哈哈哈!还没到点,先不要喂作者次药……嗯呢来个正经的简介:我叫白有潜,为了某退休女大神的一个赌约,我正在努力扮演本书大反派……
  • 天谴幻想

    天谴幻想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为“泡沫”的虚构国家,讲述的是一种名为“天谴”的吃人怪物突然出现,人类与之展开战争的故事。主角是一群孤儿和留守儿童,童年的不幸造成了他们阴暗的性格,冷漠,残忍,偏激,藐视他人生命,但内心深处却又都有一丝柔软之处,并因此走上拯救世界之路。世人却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误解、辱骂、诽谤接踵而至。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么一群“身负骂名的英雄”的故事。
  • 隐王令

    隐王令

    一代首皇的突然离去,两皇子的激烈争夺。不知真假的隐王令,不知该不该去守着一位老人的誓言时,一名少年该当如何
  • CF之末世传奇

    CF之末世传奇

    他!是曾今的王者,却又是如今的网管。他能否再次带领兄弟们重回巅峰?预知后事如何,请观看分晓。
  • 风宁的软软

    风宁的软软

    命中注定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校服到婚纱从来都不是说说的——风宁:“一愿夫人千岁,二愿本君康健,三愿如同梁上燕。”阮萌:“岁岁长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