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56600000024

第24章 分权与增长(6)

要说明地方政府在财政分权之后的财政激励是否得到加强并不难做到。从逻辑上说,如果分权导致地方政府的支出越来越受制于地方的财政收入,那么,一般而言,地方政府就有更大的激励致力于地方的投资与经济增长,税基扩大。所以,一个简单的处理技巧是拿地方的财政支出对财政收入做回归,看看相关系数有多大。这个方法曾出现在EkaterinaZhuravskaya在2000年发表的对俄罗斯分权的研究论文中。她用俄罗斯35个城市的数据,考察城市收入的变化对自己支出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关系数为-0.9。也就是说,俄罗斯地方政府自有收入增加1元,地方的分享收入下降0.9元,地方的财政收入只能增加0.1元。所以,EkaterinaZhuravskaya认为俄罗斯的财政分权无法给地方提供足够的财政激励,地方政府也没有动力去发展地方的经济。后来,Hehui Jin等在2005年的论文里用中国1982~199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也进行了回归分析,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论文题目使用了“Fiscal Federalism,Chinese Style”,显然是为了与Zhuravskaya的“Fiscal Federalism,Russian Style”相互呼应。

2007年5月,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傅勇在其博士论文中也做了这样一个财政激励的检验,他把数据扩展到了1970~2004年,而且考虑了转移支付和分税制。与Zhuravskaya的研究一样,他也控制了地方的人口规模,还加入了时间虚拟变量来控制宏观波动。结果是,1970~1979年,支出对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16,说明两者基本没有关系。而1980~1993年,相关系数变为0.85~0.91。分税制后的1994~2004年,相关系数为0.95~1.08,这个结果取决于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XiaoboZhang使用1993年和2000年1860个县级的财政数据所做的类似回归也得到非常接近的结果。1993年的相关系数是0.815,2000年的相关系数则是1.144。

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个问题,财政分权之后地方政府面临这么强大的财政激励是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增长还是阻碍了经济增长呢?Hehui Jin等人的研究使用的是分税制改革之前的数据,他们发现地方的财政激励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陈抗、Arye L.Hillman以及顾清扬三人的论文则坚持认为1994年实行分税制使中央加强了预算内财政收入的集权,从而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从“援助之手”回到了“攫取之手”。

不过,陈抗、Arye L.Hillman以及顾清扬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在他们给出的一个简单模型里,分成比例是中央决定的,中央的份额越大,地方越倾向于选择非预算收入来回应。当中央采取集权之后,地方的最好策略是选择非预算收入来增加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认为,非预算收入的扩张代表了地方政府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的转变。他们的论文没有去证实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预算外收入的增长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他们相信这一转变会使腐败加剧、投资减少,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他们的这个推理有待经验的检验。但根据经验的观察似乎是,对地方政府来说,预算外收入的增加很可能更促使地方政府致力于努力加快经济增长。比如说,1994年以来,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事实上反而加快了,投资环境更加显著地得到改善,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在1994年之后加快了落户中国的步伐。不过,问题是,实行分税制以后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变化是促进还是妨碍了经济增长,答案依然取决于地区的初试条件。

以基础设施的投资为例。在我和我的学生们做的一个关于基础设施的研究中发现,在基础设施融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已从1987年的32.6%迅速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0%左右;国内银行贷款的比例近年来也一直在23%~25%之间徘徊,自筹投资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这就意味着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转入以地方预算外投资为主的阶段。在1994年之前,基础设施项目中来自中央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而到了1999年仅占32.5%。这样一来,东西部地区之间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差距就变得明显了。新疆、甘肃等经济欠发达省(区)市,中央项目的比例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甚至在1998年达到了55.9%;而海南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央项目的比例不到15%,完全依赖地方的自筹资金。因此,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分布上向沿海地区偏斜就不足为奇了。

傅勇在其博士论文中考察了实行分税制之后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他使用了1994~2004年中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估计了财政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的??重如何受到分权和地方竞争影响的。他用人均省级财政支出占人均中央财政支出度量分权,用各地外商投资企业的实际负担税率去除均值作为竞争程度的度量。在控制住其他因素之后,傅勇发现,在1994~2004年间,财政分权对东部和西部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对科教文卫支出比重的影响显著为负;不过,对中部的影响不显著。而把数据推广到1986~2004年再做回归,他发现在1994年实行分税制之前,财政分权对基本建设支出比重的影响不显著,而对科教文卫支出比重的影响显著为负。

这个发现帮助说明了实行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约束更明显了,似乎诱导了增长导向的财政支出结构。当然,我们在前面曾经讨论指出,由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禀赋条件不同,分税制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就会不同,而这又会进一步帮助拉大地区间的差距。XiaoboZhang用1860个县的财政数据计算发现,县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生产性支出比重的“基尼系数”从1993年的33.04增加到了2000年的41.61,增加了26%。回归之后他还发现,农业比重大的地方,经济增长慢。这背后的逻辑可能是,一个地方如果工业基础雄厚,他们的财政税收就比较容易征收,地方政府就有财力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和推动经济增长;而一个农业比重大的地方,当地的企业必然需要承担更大的税负,这会恶化投资环境,不利于经济增长。地方的不平衡发展就会愈演愈烈。

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研究。历史上长期以来的演变导致中国各地区在初始禀赋上的差别惊人,很难把中国经济想象成一个单一的经济。所以,在经验研究上把地区分开的做法是更有意义的。对某一地方进行案例的跟踪和试验研究有时候会对澄清一些复杂的经验现象非常有用。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Eric Thun对中国汽车产业崛起模式的研究。在财政分权和对外开放之后,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和长春等地的汽车产业的成长表现出了非常不同的模式。Eric Thun发现,在体制上,上海模式的特征是集权的官僚系统加上等级制的企业关系,这种模式更像日本;而北京和广州的模式是分散的官僚系统加上市场化的企业关系;长春和武汉的模式则正好是分散的官僚系统加上等级制的企业关系。这些体制上的差别以及对汽车产业的成长与竞争力的影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案例研究才能看得更清晰。Eric花了七年时间在这五个地方进行调查和追踪,写就了这本书,颇受好评。

另外,在有些情况下,中国各地区的禀赋、社会、政策与体制条件的持久差异也为我们经济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然试验的场地。比如,作教育回报、贫困、收入分配以及公共政策的评估等,这样的自然试验是不可多得的。于是,细心的观察常常带来额外的惊喜。

参见世界银行编著、蔡秋生等译,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文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这个数据参考了黄佩华的文章。参见黄佩华,《21世纪的中国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吗?》,《比较》,2005年第18期。

参见周文兴、章铮合著,《中国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假说及检验》,打印稿。

Wallace Oates,1972,“Fiscal Federalism”,New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

参见Pranab Bardhan,2002,“Decentralization of Government and Growth”,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6(4):185~205.

参见TaoZhang and Heng-fuZou,“Fiscal Decentralization,Public Spending,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67:221~240.

参见JustinYifu Lin andZhiqiang Liu,2000,“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9(1):1~21.中文版见林毅夫和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他们选取的指标分别包括人均省级财政支出与中央财政支出的比率、人均省级预算支出与中央预算支出的比率以及人均省级预算外支出与中央预算外支出的比率。

张晏和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4期。

参见EkaterinaZhuravskaya,2000,“Incentives to Provide Local Public Goods:Fiscal Federalism,Russian Styl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76,337~368.

参见Hehui Jin,Yingyi Qian and Barry Weingast,2005,“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Federalism,Chinese Styl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89:1719~1742.

傅勇的博士论文的题目是《中国式分权、地方财政模式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参见XiaoboZhang,2006,“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Inequality”,打印稿。

张军、高远、傅勇和张弘,《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张恒龙与陈宪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参见张恒龙和陈宪,《财政竞争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6期。

参见XiaoboZhang,2006,“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Centralization: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Inequality”,mimeo.

参见Eric Thun,2006,“Changing Lanes in China: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Local Governments,and Auto Sector Developmen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同类推荐
  • 评级真相

    评级真相

    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评级展望负面,引起世界一片哗然,而后是日本、欧洲各国,下调信用级别的新闻接连不断,金融人士惶惶不安。那么,为何信用评级机构在全球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它们采用的评级方法和机制是否合理?信用评级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国家和利益集团的巨大阴谋?若评级失公,谁来保护我们的信用?中国的企业为何在海外发债成本比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债成本要高很多?《评级真相》都将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中国怎么办》作者时寒冰潜心十年力作!人人都能读懂经济趋势的第一书,未来10年财富保值增值必读。《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是一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透彻分析问题本质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从整个世界经济大棋局,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样的小棋局,作者一一剖析,使得很多被掩盖得很深的东西都纤毫毕现。一开始,作者就从货币现象入手,给我们展开了一条由货币超发所主导的趋势之线。在这条线上,政府的决策思路、大宗商品的趋势、宏观经济趋势和整个国际大棋局,都尽现于眼前。
  • 成本战争

    成本战争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微利时代不可遏制的来临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既快又准地投入战斗,占得先机,赢取财富呢?这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一道难题。《成本战争》能帮助企业家们认清形势、控制成本,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好成本之战。
  • 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难点问题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评估、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设计、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构建等。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热门推荐
  • 葬武传说

    葬武传说

    “万物刍狗嘶引葬,乾坤毕竟归玄武”一个天生绝脉不能修武的废材,却随身携带着地球武侠小说中各种武林秘籍。友情的背叛,爱情的无奈,他该如何抉择?他是否能逆转乾坤,走上强者,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敬请关注,葬武传说
  • 制裁世界的审判故事的开始

    制裁世界的审判故事的开始

    故事藏在我记忆里,像是被尘封的秘密。虚拟的世界我为上帝,我来创造,我来毁灭。我控制着时间,掌握着空间,管理者宇宙。
  •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三辑——小公主

    少年成长必读名著第三辑——小公主

    本书还包括:《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伦·凯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小公主》:作者在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十分聪明的小女孩,怎样由充满快乐和荣耀的顶峰,突然跌入不幸与苦难的深渊。她在遭到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她身上原有的一些高尚的品质,也没有因此而改变。《孤女努力记》:讲述了孤女蓓琳在父母双亡之后,独自一人踏上回乡寻亲之路,在父亲的故乡,她见到了未曾谋面的祖父,经历了许多困难和逆境之后,蓓琳凭着自己的聪明、乖巧赢得了祖父的信任,最终与祖父相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魔王老公:乖妻,别想逃

    魔王老公:乖妻,别想逃

    女孩在一阵剧痛中清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的时候,她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惨叫声。“啊——”……
  • 我到底是为了嫁给谁而生的

    我到底是为了嫁给谁而生的

    这是年轻人的故事,他们可以走可以留;容易感动,也不断错过。所有梦想都像天使一样美好,所有结局都逃不脱现实的残酷。成长是单纯的事,也是复杂的事,所以爱过也拒绝过。当回首过往的时候,愿一切虽有遗憾,却能够得到感动、得到救赎。
  • 梦死人亡

    梦死人亡

    成年的陈语嫣,男友被抢,朋友背叛,最后的温暖也只是为了利用她。梦里16岁的陈语嫣,被绑架无人知晓,父母破产,被孤立,被无限,男朋友不信她,朋友厌恶她。
  • 罗十三的故事

    罗十三的故事

    陈年老醋就是酸,沙里良子就是癫。女主唤作杜九九,男主名叫罗十三。走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所念星河皆是卿

    所念星河皆是卿

    梦想是想亦是梦,更是现实!回想你早先年少时,你是否有过梦想,是否为它孤注一掷全力拼搏过。年少轻狂过,忍痛放弃过,但都没有放下自己的梦想。那年繁花绚烂,有个黑衣少年曾在场上一步步朝自己的梦走去,尽管前路漫漫,人绝灯灭,依然朝那里走去。繁花再来,梦想以成现实。但,梦想,没有终点,没有休止符。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载满回忆的书信,再次翻起,淡淡的电流划过指尖,留恋与心尖之上。得遇良人,灿若皓月星辰。“你为什么会选择保送B大呢?”记者问“因为白宸去A大了。”某大佬回应,他也想保送A大啊,可是他争不过白宸,只好去B大了。她被他调侃的近乎崩溃“我这交了个什么朋友啊!!”“调侃你的朋友啊,我可是专属VIP”他傲娇的说“你可得好好珍惜我!”“你记得续费啊”他冲她温柔一笑。“续一辈子要多少钱。”“嗯……9块钱!不过,现在不要了。”因为以前登记结婚就要9块钱,现在取消了。“向南有云,不知深浅。向北有人,不问归期。”
  • 历史年鉴之1902

    历史年鉴之1902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