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1600000020

第20章 大学专业课程不如这样学!(4)

我希望每一位理科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要先做的一项工作是,根据你的专业培养计划,勾画出本学科的体系框架。

你可以先把各种课程、实习、实践按照时间性或者重要性进行归类,然后依照你的思维逻辑勾画出一棵“学科树”,并能够准确表示出各个科目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勾画学科框架体系的过程,就是本学科的整体逻辑思维延伸和扩散的过程,通过学科框架体系,你可以认清整个大学专业学习的方面包括哪些,重点在哪里,甚至也有利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

画出这棵俯瞰全局的“学科树”后,你可以把它打印出来,放在书柜醒目的位置,或者设置成你电脑桌面的屏保,你把自己当做一个将帅,面前就是一张战略地图,学完一门科目,划掉一门科目,攻城略地,岂不妙哉?

根据大学每个学期课程表安排每周的学习计划表

计划表对理科学习尤其重要,特别是不擅长理科的学生尤其应该注意。

理科学习环环相扣,每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可能就是下一节课理解的基础知识点。

我们建议你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表安排自己的预习,课堂听讲和习题作业时间,就可以保证前后两节课之间的内容有计划地安排消化。消化好了,下一次上课时各个环节之间知识点就不容易脱节。

之所以建议理科生安排每周的学习计划表,是因为理科学习非常强调计划性,没有计划性很快就会造成学习环节紊乱,只要这个紊乱时间超过两个星期(该解决的没解决、该衔接的衔接不上),重新连接上的难度就会变得非常大。

很多同学不注意按照教学进度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随心所欲,经常是上课了还没有预习,老师要收作业,就在课堂上赶上一次的作业,结果上一次的作业也没静心做好,这一次的课堂内容又理解不透,下节课就开始跟不上,造成恶性循环。

我们建议理科学习计划表以星期为单位,每天就及时温习当天课程,至少提前一个小时预习即将上的课程。每个星期安排一天做本星期的学习总结,回头重新浏览一遍一个星期以来学过的知识,然后对照自己的学科知识树想想,是不是可以有更大地进展。

有人会说这样做是不是就成了学霸?我倒是很奇怪大学做学霸不对么?做一个会学习的学霸,应该是学得进,看得懂,用得上,而不仅仅是一个刷分机器。

请每一位理科生都养成查阅行业标准的习惯

很多专业都有一本“小黄书”。别想多了,这个“小黄书”是所学专业涉及的相关公式,推理及证明的简易小手册,切记,是简易手册,不是专业辞海!

有了小词典,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证明的时候,可以迅速翻阅;当你遇到模糊记忆的公式的时候,可以迅速查找。

但是这种小词典的信息量还远远不够,你应该主动查阅你所在专业的设计手册,行业词典,遇到困难就翻翻,你会发现,很多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行业标准里有规定,在行业设计手册里有方法,而且比教材的内容丰富得多。

当然除了行业手册,我们一样推荐你大量阅读行业期刊,行业专著,行业科普书,还有和你行业相关不相关的各种杂书,这对扩宽你们的工作视野,大有裨益。

保持足够的训练量

对于课堂学习的知识,必须进行一定量的练习,培养你的解题能力,特别是做一些结合实际的习题,要多做。

很多同学抱怨理科课程难,题目不会做,但是这些不会做的题目,你做过几道?

你翻翻数学家的传记,哪个数学家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大量解题培养了自己的数学天赋?

大学,让任何一位同学像高中一样一天一套试题做下来估计谁都会吐血而亡。但对于理科生而言,没有一定的解题练习,基本很难形成和掌握该学科的专业思路。

刚开始你可以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注意习题一次没有搞明白的,你需要反复练习到搞明白为止,不能以交作业给老师为目标!

在解决课堂作业基础上,你可以到图书馆借一些习题集,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练习,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更一般的解题规律。

事实可以证明,平时“适当练习”的同学,考试周也相对轻松。平时虽然有认真做笔记,但是习题训练量少的同学,遇到理工科,特别是基础理论课,在考试周也不会有太明显的优势。

比方说计算机编程的能力,是靠做笔记能培养的吗?得做题是吧?比方说机械学科的制图能力,是靠做笔记能培养的吗?得做题是吧?

另外平时做题也要认真严谨,如同对待考试一样。你将来会明白这句真相: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越会在压力下沿用你平时练习习惯。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考试压力下会更充分暴露。同样道理,这种习惯在你进入职场工作后也会暴露无遗。

最后一个建议是学以致用

理工科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其实是不乏题材和机会的,关键是你每学一门课,要主动观察生活实践,看看有无你可以介入的方面。

比如学环保的,可以考虑在污染治理领域做点事情,学材料的,可以考虑在某个领域材料进行创新思考。

评价一个大学理工科学生素质水平,尤其是专业学术水平,主要看两个场所:一是看他去图书馆借什么书,另一个是看他在实验室能做什么事。

学习化学的,请你务必亲自实验一些神奇的化学反应;学习电路的,请你务必亲自动手学会焊一个小音箱;学习土木的,请你务必亲自扛着水准仪去丈量一下地面两点之间的标高等等。

理科专业学习,艰难繁复,只要掌握方法,化繁为简,依然可以轻松掌握。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启发。

本节互动作业

关于理科学习,你有什么好想法和建议,请你在微信里留言分享给我们。

交作业

BY@秋叶整理

1.考证类学习五步法

学习一门专业课程应该是一个“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过程。

本节提供的专业学习五步法不仅对考研复习,对于期末考试乃至各类职业类考试都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第一步是通读教材。

相当于对本门专业书籍教程完成速读和略读,主要熟悉教材的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阶段不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完全可以通过碎片时间完成(比如睡觉前的半小时、等车坐车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网上搜索电子书放在移动设备里,抽点时间来看。这点对于想进修的上班族来说特别重要。

如今我已经开始工作,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加班想抽出完整时间来学习简直是奢望。我能做的就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把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学习。通读教材不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且如果你用可以圈点的工具(比如印象笔记@圈点)还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记录下来,为后面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越是通读过教材,打下整体性框架,越能够利用碎片时间积沙成塔,我们并不提倡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整体式学习,而是在整体式学习后提倡用碎片时间查缺补漏。

第二阶段是知识转化。

第二和第三阶段都属于精读的过程。这一阶段就是以目录为纲,以篇章为单位进行知识的转化。

网上有学习大神建议我们应该将过去做题和拓展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放在笔记之中。我非常同意这样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不仅可以提炼出书本的精华内容,同时还可以看出命题的趋势和变化。

这个技巧对职业类考试尤其有用。因为职业类考试往往都是题库命题,知识点的考察顺序和考察方向往往有重复。在做笔记的时候对考题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漏洞并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可以提高复习效率,避免花费无用功。

对于上班族而言,做笔记往往需要较多的时间,但是现实是家庭工作要两头兼顾,往往没有那么多时间。我的建议是可以把笔记写在书上,用不同颜色的记号笔和水笔,并在目录或者书的空白处做好索引,哪怕折角也能接受。当然要确保书写清晰易读哦。

第三阶段是罗列纲目。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头脑里列出一个本章节的“快照”。如果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某个章节的概念像抓螃蟹一样穿起来,那么就达到目的了。还有种方法就是看着书本的目录像放电影一样回想本章节的核心知识,这样也能达到目的。

这里是我个人的小小经验:你可以将第二、第三阶段的成果输入笔记软件中,比如印象笔记、网易云笔记等。我个人比较推荐印象笔记,因为印象笔记具有跨平台属性(也就是WINDOWS/MAC/IOS/ANDROID都能支持)、能搜索图片中的文字(这点其他笔记软件是做不到的)、特别的笔记拍照功能(能以高对比度的方式显示出笔记内容。这个功能和你用手机拍笔记是不一样的,后者的话受环境影响比较明显)和录音功能,还可以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容(如果你有考友的话这条功能非常实用),这样的话可以为后面的“回归笔记”提供便利:利用碎片时间可以抓紧复习起来。要记住“反复”这条学习中的黄金原则哦!

第四阶段是回归笔记。这是整个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大脑里应该能根据上一阶段的框架回忆起自己做的笔记,然后要随时翻阅笔记看看有没有遗漏或者错误。在这个步骤里你会突然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能联系学过的知识发现它们的内在关系,甚至开始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与此同时,你参加考试的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因为你已经基本掌握了书本里的所有内容。这个阶段需要大量做习题来巩固。

第五阶段是回归书本。以上四步完成了并不代表结束了。在考试前再花点时间把书本统览一遍,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些以前没有关注的内容。做完这些你就可以信心满满上考场啦!

同类推荐
  • 把握好说不的分寸与说是的尺度

    把握好说不的分寸与说是的尺度

    纵观历史,哪个成功者不是知轻重、懂分寸、明尺度,能够把握好说“不”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再看看那些碌碌无为的庸庸之辈,他们曾经跌过的跟斗、吃过的苦头、多走的弯路,很多都是由于自己的金口难开,不懂把握说“不”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该说“不”时就说“不”,才不会被“不”所谋;该说“是”时就说“是”,才不至于被犹豫武断所累。而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其实也正在于此。本书就是要告诉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中,都要掌握说“不”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通常所说的“掌握火候”、“划清界限”、“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等等都是对说“不”的分寸和说“是”的尺度的评述。
  •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青少年必须克服的人性弱点(白金版)

    本书选取了大量生动的例子和精辟有趣的引导,让青少年在软弱的时候变得勇敢,在骄傲的时候变得谦虚,在颓废的时候变得积极,在痛苦的时候变得乐观。
  •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感悟父爱——感天动地的116个时刻

    "每本书均以导语引出正文的形式展开,使广大读者真挚的情感在感悟中永恒,感恩的心灵在品读中升华。愿书香伴随你成长,愿感悟带给你震撼,愿每个人的人生都更加如歌般美妙,如花般绚丽,愿感悟系列丛书恰似春风拂过,滋润我们渴望的心田,带给我们最长久的感动与回味。"
  • 幸福从心开始:成就幸福人生的心灵法则

    幸福从心开始:成就幸福人生的心灵法则

    一本福至心灵的书,一堂可以改变人生的幸福课,一本让你终生受益的励志经典,一本值得品味珍藏的心灵读本。从心开始,了解自我,超越自我,你就掌握了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从中体悟到幸福的真谛,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性格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性格

    本书的目的就是将人类在历史上所展现的智慧及先哲大师的睿智真知,延展成薄薄的蝉翼,让你在对美丽的欣赏中得到一种货真价实的启悟,这就是我们的希望。靠自己的性格去成功,靠自己的性格去改变命运。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影响终身。消除了性格的缺陷,也就改变了自己背时的命运,同时也就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热门推荐
  • 鬼墓

    鬼墓

    高帅富方小刀,一个冒险狂人,遇到了小学同学,一起寻找宝藏的旅程就此开始,一个没有阳光的城镇,他们又该如何应对?多宗事件的幕后黑手终于出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被隐瞒了多年的冤案、活动的瓷器、全城的人都被魇住的事实,让他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面对。危难中,兄弟情谊见真情,他终于和幕后人决战,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事实让他震惊却不能相信,在幕后人死后,他要进一步调查下去,一座迷雾重重的小镇,一场跨越时空的迫索,而此时,兄弟开始似友非友……
  • 最后的爱宠

    最后的爱宠

    她只是一个小小的摄影师,只因为不小心踩到大总裁高贵的脚,就被看似面瘫实际无比腹黑的大总裁给死缠烂打,设计陷害踏入爱情的漩涡。面对他如火般的热情,她只想弱弱的问下,我上辈子欠你情债了吗?
  • 万道之途

    万道之途

    天下万物归于道,道,包含天下万灵,虚无般的存在,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及。先天之道:道之本者,自然也。自然者,它自己如此,即无一切它自己之外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后天之道:道之中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们(他们、她们)自己如此,即无我自已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的运化。左右之道:道之末者,自然也,自然者,它(他、她)自己如此,即有我与它(他、她)的心意神和接触改变使它(他、她)形成现在、过去、未来的运化。
  • 重生豪门:夫人好霸气

    重生豪门:夫人好霸气

    重回十五岁的她,重新进入娱乐圈。他说,遇到她是他命运中最幸运的事。她说,她能遇到他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当他们不相爱时,又会怎样呢?
  • 相亲鉴证实录

    相亲鉴证实录

    单身女青年张淼,背负着家庭的压力,被迫走上了相亲之路,面对渣男和奇葩无数,她大开眼界!为了那句“不将就”她抵抗着渣男,和贱婊男周旋,妈宝男、铁公鸡、已婚男各种杂草遍布地表,历经铅华,张淼勇往直前,为了真爱!那么什么是爱情?那年,那月,那天,爱情分明来过,他是开始,亦是过程,他,是爱情么?相亲的各种不顺,又周旋于所谓爱情当中,现代单身女青年的情感之路,何去何从……
  • 大明新梦

    大明新梦

    不一样的历史,发生在大明崇祯中兴后的故事。作为没有任何理工基础的主角,只能依靠自己的会计知识在当世立足。时代给了他机会,那么现代金融理念登上历史舞台!基金、证券在大明开花!现代银行在大明结果!一个新的银行家诞生!之后完成了所有私人银行家梦寐以求的中央银行私有化!最终,击败英镑,使得明元成为世界货币!
  • TFBoys与三个富家女孩

    TFBoys与三个富家女孩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TFBoys和三个富家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
  • 双渡

    双渡

    已有丈夫、孩子。自从和年轻富有的美男付春相识以来,心里再也没法平静。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该作品已有版权证书)
  • 抓痕

    抓痕

    一起离奇的偷盗事件后,ING学院怨气冲天。老师和学生身上接连惊现不明抓痕,一个接一个遭遇不测,这些带着凝重怨气的抓痕究竟是何人所为?校园里究竟藏着什么骇人秘事?
  • 俏女弄夫

    俏女弄夫

    这里是哪里?明明梦到有一瓶冰镇的红茶,可又被人给拿走了,而我想要伸手去抢,去始终抬不起来胳膊,一小口、很小的一口水注进了我的嘴里,却又被人移开,我不舍地使出浑身的力气,咬住了水源,无力吸吮,费力睁开眼睛,视线逐渐清晰,我才发现,原来,根本就没有红茶,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