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1600000003

第3章 学会针对不同对象提问(1)

如何向老师提出一个好问题

作为大学老师,我们经常会遇到同学提各种问题,虽然我们都是为人师表的人,但是有时候同学们提的问题真的很让我们有欲哭无泪的感觉。

我们的意思不是说你提出了一个让我们老师难堪或者暴露无知的问题,而是你提了一个愚蠢的问题。

在微信秋夜青语答疑过程中,很多孩子会对我们的回答表示失望,他们根本还没有意识到:一个愚蠢的问题,往往只能得到一个让人失望的答案。

什么是熊孩子的提问?让我们一起看看一批真实的案例,一起逐个分析一下,看看这些提问犯的错误是什么,你是不是也会中枪?

情景一:缺乏必要的礼仪

某日上午,某四级考场,马上就开考了,一名男生睡眼蒙胧地进入考场,直接杀到你面前:“老师,我坐哪里?”

分析:迟到了不道个歉?确定你没有走错教室?起码得告诉老师你的准考证号这样的基本信息吧?

马上就要开考了,老师们要准备发试卷。若是这样问,会不会更好:

“老师您好,很抱歉我来晚了,我叫XX,准考证号是XXX,您能告诉我应该坐哪里吗?谢谢您!”

“请问、对不起、谢谢您”,礼多人不怪。

情景二:没有自我介绍

某日上午,手机QQ闪动,名为“圊巛珠艹”的学生留言:“老师,我重修成绩过了吗?”

实际上,大部分老师除非有特别印象,或者刻意在QQ上额外备注了姓名,要不老师是很难一下子对得上人的。

不好意思,要让那些以为和老师聊过天就可以加深印象,争取加个印象分的同学失望了。你要知道,很多老师一年要教近1000名同学啊。

更何况,现在同学们的QQ账号都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不认识的火星文。比如我是真的不晓得“圊巛珠艹”该怎么念啊,又怎么能知道你是谁呢?

还有很多老师不止带一门课,要帮你查重修成绩也得看你的学号和课程名啊。

若是这样问,会不会更好:

“老师您好,我是XX班的XXX,学号是XX号,我想问问我XX课程重修成绩通过了吗?”

下次问一个很忙的人,或者很久没有联系的人,千万不要以为他还记得你,大家都很忙的,我们都只记得自己帮过的人,或者能帮自己的人名字,这就是人间的真相。

情景三:缺乏足够的信息交代

我在微信“秋夜青语”后台答疑遇到很多大学生提问,他们迫切期望自己的问题能得到帮助,但是他们的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让我们无从发力。

还是举一个例子吧,有个学生提问:“是出国还是考所国内好学校的研究生呢?目前大二,成绩拿奖学金。大叔,请给个稍微详细点的指点吧。”

对于这位同学,我第一不知道你家有经济实力出国吗?第二你的英语成绩够好吗?第三你的生活自理能力强吗?第四你了解过国外有没有合适你的学校吗?如果这些情况我一无所知,我怎么给个详细点的指点?

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

“老师,我如何才能迅速成长?”

拜托同学,你要问老师你该如何成长,最起码也该让老师知道一下你读大几了,学什么专业,想寻求哪些方面的成长,是专业学习、情感恋爱、社团活动还是其他呢?目前遇到什么成长问题了?

若是这样问,会不会更好:

“老师您好,我是XX班的XXX,就是今天第三节下课问你问题的那个女孩。我参加社团已经一年了,感觉一直没有什么进步,看到别人在社团里侃侃而谈,我每次发言就很紧张,觉得一点逻辑都没有,我很想在口头表达方面有些长进,您能给我些建议吗?”

再来一组对比:

蠢问题:“老师,我该不该考研?”——我们想说你要是考上了,你导师会被你的提问气死的。

好问题:“老师,我是学建筑工程专业的,但一直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虽然我有努力让专业课都能拿到学分,但实在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如今大三了,我想通过考研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我想考法学硕士研究生,您觉得我这样靠谱吗?”

继续来一组对比:

蠢问题:“老师,你说我该读什么书好?”

好问题:“老师,我学会计专业,大三了,英语考了2次4级都没过,都是写作拖了后腿,您能给我推荐一本提高英语四级写作分数的书吗?”

不继续对比了,说起来都是泪啊!

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要因人而异,甚至是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就算我知道你是谁,也需了解你现在的问题背景。

请明白,越是具体的问题,越可以得到一个针对性的回答。

情景四:没有做必要的功课

我曾经在后台收到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你好,那个,关于学硕和专硕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一直弄不清楚。有人说,学硕类似于大学本科,而专硕则类似于大学专科,真的是这样吗?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请您详细讲解一下好吗?非常感谢。”

面对这样好学诚恳礼貌请教你的学生,假如你是老师,你是开心还是无奈呢?

我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百度“专硕”,然后百度对话框下面弹出一个关键词提示“专硕和学硕的区别”,我点进这个关键词后,第一条百度知道就是一个非常详细关于专硕和学硕区别的解释,如果你对这个解释不满意,还有类似解答N条,你还需要问吗?

如果你是这样问:“网上有文章说专业硕士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为目的。之前规定的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不过2009年的时候说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这个我在网上百度后找不到明确的说法,我想问问老师知不知道我们应届生现在到底能不能考专业硕士呢?”

这样的问题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做过功课的学生,不敢不认真回答啊。

当老师发现你真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却仍然无解时,自然更愿意去帮助你。还有,你用可以百度得到的答案,却要让别人帮你找到结果,你为什么要依赖别人,为什么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天助自助者,这个道理你现在懂也不迟。

情景五:没有问对合适的人

某日课间,一名男生兴致勃勃地走过来提问:“老师,咱们城市哪所学校的会计专业强?我想考研究生。”

我马上脑门冒汗不知所措了!

我真的很想大喊三声:哥学的是机械啊,哥教的是机械啊,你什么时候看到哥说自己懂会计?

其实我们老师要想能回答上他的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也需要上网好好查一下才能告诉他。但更大的问题是:我不是会计专业出身,去问你的专业课老师岂不更合适?

假如这样问,会不会更好:

“老师,我想报考XX专业的研究生,我查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A大学和B大学有我感兴趣的方向,听说您就是A大学毕业的,不知道您是否了解A大学XX专业情况,或者能介绍了解情况的人能跟我说一下吗?”

情景六:爱问一些特别宏大的问题

经常在微信里遇到这样的问题:

问1:“怎么样才算喜欢上一个人?”

问2:“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

问3:“大叔:一个爱你的、一个你爱的、你会选择哪一个?求解。”

问4:“怎样写一份学期计划?”

问5:“如何培养好习惯?”

这样的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往往没有办法用三言两语解决,真要答透彻一本书都可以写出来,但是你们真的愿意看我写一万字吗?这样的提问都是逼着老师玩脱口秀啊!

答1:半夜突然会想TA,然后就会失眠,但是很开心的感觉……

答2:爱就是想为TA付出一切,喜欢就是想了解TA会不会为你付出一切……

答3:我回答过很多次,我选胸大的。

答4:两种写法,一种是先定学期的目标,然后倒推你的进度计划;另一种是先定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再评估你可以得到的结果。

答5:不要养成坏习惯。

情景七:不是提问,而是用提问的方式把自己的麻烦甩给别人

下面这种提问者,这是粗暴、直接、果断把自己的麻烦都甩给别人啊!

问:我马上要写一篇关于小米模式的毕业论文了,能麻烦老师指导下我如何分析小米模式吗?能从哪些角度入手呢?哪里有相关的资料呢?

可我根本不是你的指导老师啊!我没有替你构思论文的义务啊!

类似的提问其实有很多。

问:“我写的简历发给企业后,没有得到回应,你能否帮我改一改?”

就算我是你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也没有必然的义务帮你看简历。要知道,改一份简历,就得花费时间全面了解一个人,才能做出针对性简历,这些恰恰是你自己要为自己付出的劳动,老师顶多是指导你做简历的方法和要求,而不是帮你改简历。

情景八:更像是发泄一种情绪,而没有真正的问题

问:秋叶老师,我害怕受伤,又特别要面子,不想让别人看不起自己。

好吧,我非常同情你的苦恼,但是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问:秋叶大叔,我每次晚上跟爸妈散步,在跟爸爸聊天时都聊得不愉快,他讲的道理我基本上都不想听,感觉沟通不来。

这样的提问让老师也很为难,你到底是吐槽求安慰,还是想问和父母沟通的方法呢?

如果你这样说,老师压力就小很多:

秋叶大叔,我每次晚上跟爸妈散步时,跟爸爸聊天都聊得不愉快,他讲的道理我基本上都不想听,感觉沟通不来。我就是吐个槽,老师可以不回。

情景九:对于有多种可能性结果的问题,非要求个标准答案

问:“我上了一个高职院校,学的电子商务,这个专业您觉得有前途吗?”

其实很多问题提问的人自己也知道,一个人的前途不可能是靠专业来保证的。一个专业有的人混得好,也肯定有人混得不好,因为自己对前途没有信心,所以想找个权威给自己打打气,可如果你不是选择自己去努力,那么有前途有意义吗?

类似的问题很多,比如:

问:大学里面一定要谈恋爱吗?

问:是不是读了研究生才能找到好工作?

问:不参加社团,是不是就没有办法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这样的问题其实自己简单去做一个调研,就可以发现,答案并非唯一。但是很多孩子选择去问一个标准答案,而不是选择自己的了解。这说明我们很多人的思维已经习惯依赖权威,而不是独立思考,很多人的行为已经习惯被动模式,而不算主动探索,这才是让人觉得可惜的。

看到这里,大伙是不是有些中枪无数的感觉了呢?其实,上面的情景都是与老师进行日常交流时应当注意的最基本的提问事项,下一节文章,我们想聊聊,假如你要向老师提出一个和课程有关的专业问题,你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本节互动作业

我是学法学专业的!我很矛盾的是,考研,考公务员这两个我要怎么选?

请你分析这个提问的问题在哪里?也欢迎你分享你的好的提问故事。欢迎写出你修改后的提问。

交作业

BY@蛋蛋蛋蛋蛋蛋黄

老师的提问让我想到了一个邮件。我现在读大四了,邮件是大三发的,发给的是同专业的老师,我不知道我的提问方式是否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但我感觉我表达了我想要表达的东西,问的问题是这样的:

XXX老师您好:

我是广告专业的一名学生,是外经贸大三的,这学期每周一晚上也有您的课。现在大三了,好多同学都在说考研的事情,我在想我是否该考研,考什么方向,这些都是我在思考的。由于是广告专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在广告行业除了本身的条件优势之外,还有就是从业经验,有时候学历不怎么重要,看中的是对广告的造诣。老师,我不是艺术生出身,对于设计这方面不够全面,策划的也一般般。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下如果考研我该考什么方向呢?对于以后工作还是有些帮助的。首先,我不想考研了之后在学校当老师,我想能够从事关于广告方面的一些工作。但是,我们这届没有学高数,对于考研的方向就很局限了。老师,希望您能给我一些解答。

您的学生XXX

下面是该老师对我的回答:

同学你好:

1.广告学专业考研的选择很多,考研方向有四个: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和新闻学,这些都设在新闻传播学院下。如果想跨专业,经济学院的市场营销也是很好的选择。

2.广告学和广告设计完全不同,广告设计是设在设计学院或者艺术学院下,初试都是要考绘画的,所学都是设计课程,和我们的关系不大。

3.仔细上网看看武大、华科、理工大等高校的往年考研专业,都有详细的必考课程,目前全国只有部分高校设有初试高数的门槛,因此完全不是障碍。

该老师的解答让我对于考研的事情豁然开朗,在之后的时间里我也自我思考和反省了很多,决定不考研了。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个人感觉还不错。我相信自己不考研,慢慢地累积经验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何向老师请教专业性问题?

一般来说,在准备向老师请教专业问题前,你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搞清楚自己的问题

1.我究竟要问什么?我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解决什么疑惑?

2.这个问题足够具体吗?是否会让老师感觉模糊宽泛、无从说起?

3.是否要把这个问题拆分成更具体的小问题来逐个请教?

4.我自己是否可以先尝试去获得这些小问题的答案?比如上专业论坛、看专业书籍、问身边的同学。

5.在寻求答案过程中我的疑问解决了吗?如果还有疑问,需要请教老师的是什么?

6.把你要问的问题要点,提前写到白纸或者电子文档里备忘。

第二、了解提问的对象

1.老师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方向是什么?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2.老师的联系方式是什么?他经常用什么方式与学生互动?

3.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谦虚、外向、热情还是相反?

4.老师的值班时间是什么?到哪里可以查到?

5.老师是否和你熟悉,若不熟悉,用什么样的方式介绍自己呢?切记,谦虚和礼貌绝对能帮上你的大忙。

第三、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用什么样的方式询问可以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方式 优点 缺点

QQ/微信微博私信 便捷,容易在线互动。方便查阅对话内容。 没有面对面交谈深入。很难得到老师的QQ号。

EMAIL 能深入系统表达观点。老师有思考时间。 老师不一定能及时回复。

短信 老师一般会看到。 老师可能不回复。

专业论坛 其他同学也能参与讨论。 不适合需要保密性的问题。

课间10分钟 面对面交流。 时间短,不方便记录。

专门答疑 可以长时间充分当面交流。 机会比较难得,需要自己提前做好提问功课。

最后,需要提醒同学们:提问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轻而易举地获得答案,而是为了逐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形成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爱提问并不能说明你在思考,也许说明你有依赖性。但是你曾主动思考过,并能提出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对培养你的思考能力会非常有价值。

坦率说,遇到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很是喜欢。我们自身压力也很大,不提高搞不定这样的学生啊,这才是所谓的“教学相长”的过程!

下一次提问,应该让老师从问题中感受到你的好奇心、勤奋和主动,而非应付、懒惰和无能。

本节互动作业

同类推荐
  • 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你的工作幸福吗?工作让你幸福吗?一份比较权威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工作幸福感并不是很强,整体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而且在工作中负面情绪比较多。一个人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如果工作不幸福,或者不去主动追求幸福,那么工作将会是一场漫长而又痛苦的马拉松。本书以幸福为主旨,从心理学和实际工作的角度,与读者分享了幸福工作的十大法则,阐述了“工作着,是幸福的”、“怎样才能使自己幸福”等观点。这些法则,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对于一个欲提高自身工作幸福感,致力于收获一生幸福的人士有很大的帮助。
  • 创富的资本:经商先做人

    创富的资本:经商先做人

    经商先做人。在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商场中经商,要先培养经商者的和谐素质。和谐素质,就是把自己看成是社会主体、看成是创造者、看成是劳动力、看成是平等交换的商品的素质,就是贡献与索取、权利与义务相对称的素质,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的素质。自由、平等、博爱的素质就是人的和谐素质,也就是经商者的和谐素质。
  • 你虽脆弱但必坚强

    你虽脆弱但必坚强

    不是每段路,都有人在身边默默陪伴;不是每份心情,都能获得他人的理解;不是每份感情,都会有人懂得珍惜。然而,有的人总在乞求他人的理解和真爱,纵然有一个人愿意为你遮风挡雨,当突如其来的风暴来临时,谁能保证,他就在你身边?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冷暖自知,懂得自爱自强。只是,要真正强大起来,总得捱过一段没有人帮忙、没有人支持的日子。即使这样,也不要紧,不要短视那些痛苦,只要咬着牙撑过去,从每一份痛苦中汲取生命的养分,内心就会开出坚强的花。
  •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无论是身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把对方变成朋友,还是继续陌生,甚至成为敌人,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看透对方、赢得对方信任。冷读术是一种通过瞬间读心,抓住对方的心里所想,说中对方的心思,从而与对方达成心理共鸣的人际沟通技术。善用冷读术,一方面可以用它对付生活中的各种骗局,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这种观察、引导、暗示的沟通技巧,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轻易打开他人心扉,瞬间获得他人信任。
  • 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影响你一生的修养

    本书从处世礼仪、个人品质、职业素养、锤炼语言、陶冶性情、淡泊精神等几个方面入手,旨在教您如何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来规范自己,进而提升自身的修养及综合素质。
热门推荐
  • 紫瞳

    紫瞳

    一场车祸,一个手术所用到的血液,变异的右眼,鬼魂的愿望,人性的冷漠,残酷的社会,知道结果却难以改变的现实。变异的右眼,对我来说时好时坏?紫瞳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夜话阴阳

    夜话阴阳

    嘘……小声说话。-------------------------------------------------------又名《独属于我一人的家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只可惜没你

    只可惜没你

    叶晨晨,南洋大学一介校霸,却唯独不敢惹纤暖暖,想知道为啥?那还不赶紧看看!
  • The Elevator

    The Eleva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细节决定成败的24堂课

    该书用最鲜明的成功实例或失败教训来说明问题。在实例的前后,又有编者总结的各个成功人士和名人智者所共知共识的道理和分析,来尽可能地让读者认识到每一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领会每一节课所要阐述的要领。
  • 零和游戏

    零和游戏

    棋牌的对局几乎都是零和游戏:一方的所得正好是另一方的所失。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却大半都是混合式的:既有合作,又有竞争。人们只能尽可能地谋求利益最大化,而不能把所有的利益据为己有。因此,你必须彻底改变非输即赢的“零和”思维模式,若想妥善地协调利益关系,就应记住:双方皆获利远胜于单方获利。本书提出了可供你选择的60余条策略,运用这些策略,你也许不能赢得每一次战斗,但你一定会赢得整个战役。
  • 九天封魔录

    九天封魔录

    一本空冥,卷入是是非非。一入纯阳,怜悯天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