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0200000001

第1章 序

刘小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共有1700万以上的城镇知识青年在官方组织下走向农村和边疆。这场被称为“上山下乡”的运动,不仅改变了一代知青的命运,对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知青这一庞大群体中,除了人们熟知的“文革”中下乡知青,还有一个“无声的群落”,即“文革”前知青。“文革”前知青约有130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群体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以致他们的经历鲜为人知。2006年,重庆出版社出版了邓鹏主编的《无声的群落——重庆1964、1965年老知青回忆录》,作者是“文革”前从重庆前往大巴山插队落户的知青。在沉寂近半个世纪后,他们终于将自己的坎坷经历,汇集为一部催人泪下、真切动人的纪实文本。回忆录一经行世,在各地知青中产生热烈反响,好评如潮,并被《中华读书报》推选为当年中国大陆出版的百佳图书之一。

本书作者并不以此为满足,进而提出编写一部全国老知青回忆录的宏大计划。三年来,包括北京、重庆、成都、长沙、达州的老知青在内的《无声的群落》(续编)编委会齐心合力,在各地知青的积极响应下,完成了一部近百万字的书稿,即将印行。本书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

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最具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由于背负着为父辈赎罪的十字架,他们的人生经历往往比后来的知青更为曲折和坎坷。因为上山下乡,他们的正常成长道路被打断,人生轨迹发生急剧的转变。正是在愈演愈烈的“阶级斗争”和底层社会令人心悸的残酷现实面前,他们的革命激情和虚幻理想很快消磨殆尽。于是,他们又成为知青群体中最早觉悟的一群。

近年来,知青史已经初见成果,知青学也在有关圈子的酝酿之中。在反映上山下乡史实方面,主要有史书与口述回忆(回忆录)两类性质不同的着述。史书以文本研究为基础,以史学方法为研究手段,作者追求一种客观立场,目前还处在宏大历史的概括和基本事实的还原阶段。回忆与口述则带有更鲜明的个人色彩、引人入胜的情节、强烈的情感倾向和多元的价值判断。它的好处还包括可读性强、叙述自由以及广泛的群众参与。目前,回忆录与口述史学在知青史研究中的应用,已获得广泛认同。以往人们只把这些作品视作普通的回忆,很少谈及它的学术价值和方法意义。经过近些年的努力,一批有学术价值的纪实作品陆续出现,不仅拓展了知青史研究领域,而且丰富了学术研究的手段。

《无声的群落》及其《续编》,就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续编》收有知青回忆文章近九十篇和近五十首新旧体诗歌。每篇回忆文章基本围绕个人经历或某些历史事件展开。

在记录“可怕的真实”方面,续编保持了前编的特色。老知青董大南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6岁那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5年在北京大学的社教运动期间,因为邻居诬告被勒令退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堂堂北大校方竟拒绝向董大南这个天真幼稚、忠诚老实的青年说明处分的理由(董大南:《通往新疆之路》)。长沙老知青王百明因为出身问题,三次高考落榜,最后抱着“赎罪”的愿望,到湖南省江永县落户。尽管出身卑贱,他却不乏保尔·柯察金的忠诚和牛虻的狂热。1967年8月,他明知江永邻近道县的“革命群众”正在对地富分子及其子女大开杀戒,却义无反顾地从长沙返回江永,不久惨遭杀害。这位向往崇高的青年没有成为“革命”的英雄,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祭奠了一个荒诞、黑暗的时代(郑文斗:《王百明罹难四十周年祭》)。如此惨痛的史事,因本书出版避免了湮没于世。感谢本书编者,由于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不懈努力,当代史中又多了一批真实可靠的宝贵例证。

在相当程度上,这些个性化回忆构成“文革”前老知青那几分绚烂、几分惨淡人生的一个缩影。作者不仅记录史实,还对诸多历史现象(如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中贯彻“阶级路线”、知青中一度弥漫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理想等)的由来、背景、影响加以诠释或评价,从而加强了纪实文本的厚重。除了内容丰富、文字生动外,书中还包括若干珍稀档案和图片,共同构成一段比较完整的历史记忆。

当代史学的一个重要动向,就是试图摆脱传统史学只注重社会上层人物、忽略小人物和弱势群体的精英史观,把眼光向上变为眼光向下。特别在揭示“正史”不敢正视的史实方面,回忆录和口述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庸赘言,在这方面,本书也是一个典范。

本书作者多是一些普通知青。说他们普通,是因为他们的经历与绝大多数知青如出一辙,下乡、返城、下岗(或退休),演绎了同样的人生三部曲。但他们的经历又是典型的,在他们的种种坎坷、苦难、磨砺中,实际浓缩着不止一代人的生命体验。因此,当他们讲述这段历史时,已不是简单地就知青谈知青。换言之,正是通过这扇窗口,几十年层出不穷的经济、政治运动(即所谓的“穷折腾”)及其灾难性后果,几代人──包括不同的阶层和人群──遭受的苦难与挫折,都得到了集中展示。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中,史学遗产之系统与丰富,在世界各国中无出其右。

在这种意义上讲,中国人堪称最具“历史感”的民族。耐人寻味的是,同样是这个民族,在对待当代史方面却表现为极度的无知和麻木。包括当年的知青在内,许多人已经习惯于记忆的忘却。还有许多人,基于对官贪吏黩、贫富分化现状的不满,对那段逐渐远去的沉重年代,不恰当,甚至不负责任地赋予了太多的瑰丽色彩。在许多人,包括知识和文化精英分子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遗忘的今天,《无声的群落》的出版就显得尤为可贵。回忆录是写给世人看的。当年的知青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史书,都有一段五味杂陈的回忆。这些回忆,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色彩斑斓……但属于这一代人的历史记忆,是以悲剧为其底色的。忘记过去,就可能重蹈悲剧。当然,在感慨人们遗忘历史的惊人速度时,我们更需要谴责那种制造历史遗忘的机制。古今中外,好好坏坏的历史总是人写的。秉笔直书的历史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文明社会的命脉;而无论是人为掩盖历史真相,或是用扭曲的历史误导世人,都是在酿造新的悲剧,并且注定要沦为历史的罪人。

最后,我想用本书主编邓鹏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道义。我们尊重历史,是为了从过去的成败中总结经验,避免重复以往的错误;我们还原历史,是为了辨明过去的是非,吸取其中的道德教训。”愿以此话与有识者共勉!

注: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知青研究专家。

同类推荐
  • 听取蛙声一片

    听取蛙声一片

    本书为作者的散文随笔集,全书分“忆往事,抒情怀”“看世界,散怀抱”“觅情趣,悦心智”三部分,收录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50余篇。既有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也有对人物和风景的描写;既有感性抒发,又有知性叙述。弘扬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倡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6年春天,中国革命的形势正处在两个高潮之间。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率领下已经跋涉长征两万五千里,胜利地到达了陕北根据地。这时,红二方面军在任弼时、贺龙等同志率领下开始了伟大的长征。这是最末一批进行长征的红军主力部队。正因为是最末一批,它所遭遇到的困难也是极多的。这本书,就是描写在这一巨大的行动中的一个片断:一支红军的先头部附在通过云南、西康等地遇到的国民党军队阻拦、追赶,以及通过藏族史弟地区和亘古无人烟的雪山所遭遇到的种种困难。
  • 漫品红楼

    漫品红楼

    本书以人物为经、时间为纬,通过轻松诙谐的笔触,不仅将“红学”研究成果以通俗化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而且融入了作者长期研究《红楼梦》的诸多心得。概而言之,本书不仅推翻了很多陈旧的定论,而且提出了若干值得深思的见解,而这恰恰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更不要说其文字的老辣与精炼!
  •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遇见中国:卜力眼中的东方世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曾经是英国派驻香港的第十二任总督(任期1898至1903年)。这是他的回忆录,从一个英国殖民者的视角,记录了一个我们所陌生的别样的中国。
  • 海边,我的一条船

    海边,我的一条船

    本书是作者个人散文诗集,收集了作者几十年来在各类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过的散文诗百余篇。作者文笔清新流畅,所写散文诗既反映了其开阔的文学视野和高尚情操,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几十年的翻天覆地的变迁。因而,该散文诗集既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对于青少年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热门推荐
  • 天庭大佬的日常生活

    天庭大佬的日常生活

    谦宇,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暑假期间,天上掉下来一块馅饼和一位老仙人……
  • 唯有深情永不负

    唯有深情永不负

    起初她以一首《鱼玄机》勾起了他的心,从那一刻起,他便为她着迷,只是她像是躲着他那般,久久不遇她……他曾许诺:我不能保证你嫁给我有多好,但是我能保证不让你受委屈,护你一世周全……第一次,他听她弹鱼玄机第二次,她捂着他的眼睛第三次……哥哥出了车祸,为了不让她担心,不近女色的他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他对人冷漠,但对她,却是无比温柔……她回家了,他望着月亮睹物思人,老夫人走近他“大孙子,喜欢一个人就要去追,再说你们门当户对,是对金童玉女,若不是林芊语比陆丫头出生早几个月,说不定当年随口一提的娃娃亲对象就是她了!有时候啊,众多繁星,唯独她是你的明月……”60章从那时候开始,他便下定决心去追求她……而她,也因为两家是世交,导致所有人都赞同这门亲事,只有她“我不嫁!打死都不嫁!”[73]:老夫人一脸严肃“你抱了我大孙子的腰,就要对他负责,三天后就举行订婚典礼,半年后就结婚!”“哎,您怎么能……而且沐……”沐司宸“而且沐司宸没话说,尊重奶奶的决定”老夫人“好,马上给陆家下聘礼!”陆静婉“……”[本文架空,情节请勿模仿!有些地方请勿当真!请勿与作者抬杠!感谢你们了[捂脸]]
  • 青蛙弗罗格

    青蛙弗罗格

    他本是身份过亿万的商人,可一夜过后,他惊讶的发现他变成了一只青蛙。被人无情的丢入被污染的河水中,为了生存,他选择安安心心的做一只青蛙,并且为了改变河水的污染程度,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 天高路远人常在

    天高路远人常在

    一个少年被他表哥忽悠着带进了昆仑山脉的原始森林里开直播赚钱,两个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的少年一头就扎进了那自古以来就浩瀚无垠、危机重重的神秘之地,而一段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 我的世界降临

    我的世界降临

    这是一个拯救世界的旅程,一次意想不到的冒险,他能否完成使命,成败在此一举!
  • 心理学与说话艺术(全新升级版)

    心理学与说话艺术(全新升级版)

    在这本书里,笔者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用一个个贴近生活、贴近职场的小故事介绍各种场合下的说话技巧。用什么方式能提高说话的气场?如何用激将法说服老板?简单、直接又能被人接受的拒绝方式是什么?你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此外,你还会发现,说情话是有方法的,家长里短、夫妻沟通也是讲究章法的,连批评别人、赞美别人都是一种技术活儿,是需要一番修为的。
  • 神仙也坠落入间

    神仙也坠落入间

    他是京大的神仙,而她是京大花瓶系花。第一次见面她说:“大佬,您能不能让让。”他置之不理。第二次见面,他说:“你在说我吗?”她尴尬到极点。……见面的N次,他说:“我是她男朋友。”她:?!什么鬼
  • 卡牌法则

    卡牌法则

    公元二十二世纪,流行全球的集换式卡牌游戏为职业玩家和娱乐媒体带来了全新的竞技项目,培养职业牌师的牌师学院犹如雨后春竹般迅速崛起,售卖卡牌和提供游戏场所的卡店在大街小巷开张营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间老旧的卡店正面临着关门危机。怀着守护卡店的初衷,一名毫不起眼的打工少年带着卓越的天赋,在成为职业牌师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初的步伐……----------------------------PS:本书设定大量借鉴游戏王和万智牌,若有雷同,纯属即视感。PPS:打牌真TM好玩_(:зゝ∠)_
  • 逢凶化吉之道:避开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

    逢凶化吉之道:避开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

    本书总结出了人生道路上的九大陷阱,即“意志脆弱,悲观失望”、“盲目冲动,三心二意”、“走不出自卑忧郁的阴影”、“囊中羞涩的尴尬”等。
  • 承诺之旅

    承诺之旅

    当白崖石正一步一步实现他对雪菲的承诺的时候,她却选择嫁给了官二代,白崖石怀揣感伤的心,依旧为自己的承诺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