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5100000003

第3章 创新能力概述(2)

二要思路新。如果说观念指导实践,那么思路则决定出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换一个思路结果就会大不一样。许多同志都有集体合影的体验,上百人“咔哒”一声照下来,总有闭眼的,摄影师喊“一、二、三!”可还是有人坚持了半天之后,恰巧在“三”时坚持不住了。有位摄影师换了一个思路,他请所有人全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在喊“三”时一齐睁开眼。果然,照片冲洗出来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皆大欢喜。熊彼特说过,只有倡导和具备创新活动的管理者才是企业家,否则只是“老板”。现在有一种“胜者全得”的理论,讲的是在观念上、理论上、技术上领先一步者,就有可能占据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天地,包括市场。

创新也是分层次的,一般的改进也可以说是创新,但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是原始性的创新。如高清晰度电视是日本和美国竞争的一个重要阵地,日本是在模拟基础上搞高清晰度电视的,觉得速度快,风险少,花了几个亿,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到了1993年,美国人搞数字技术,一下改变了他们竞争的格局,日本走的模拟式道路被打垮,而美国发展步伐大大加快,不局限于高清晰度电视机,其他许多方面都受益匪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专门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来获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强调“创新意识、原始性创新思想与创新战略比经费与设备更具有决定意义”。有人说,农业时代的军队是体能军队,工业时代的军队是技能军队,而信息时代的军队是智能军队。在激烈的智能竞争中,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谁就将赢得主动。

增强创新意识,关键是“两有”,也就是要有自信,有理性的怀疑。首先,创新必须要有自信。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即使是普通的人,只要他有创新的欲望,只要他提出有价值的构想,都有可能由此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说、一项新的技术甚至开创一个新的领域。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回答什么是他一生的最大贡献时,没有讲其物理学的成就,而认为是“恢复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某种意义上说,从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的首要的东西,应当是“创新自信”。先进意味着发言权而这先进主要来源于创新,依赖于创新。其次,要有理性的怀疑。鲁迅先生说:名人的话未必是名言。有的权威的建议会阻碍人的思考,缺乏批判性甚至使人连事实也不敢承认,当然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理性的怀疑是有根据的怀疑,不是“怀疑一切”。没有理性的怀疑,怎么可能创新?

科学探索是永无终极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没有理由迷信某种结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能提出探索性问题,能发现被别人忽视的新生长点,能以创造性的方式运用知识。

创新必须要有敢于挑战,敢于提出新的思想,同时又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创新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创新者来说要不怕失败,对于社会来说要允许失败,不以成败论英雄。国外风险资本家对于“赢”和“输”的比例的心理承受能力是2:8,投入10个项目,2个赢利而8个失败,他们能够承受。事实上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高赢利率,两个项目的成功足以弥补8个项目的失败。而我们的风险投资的承受度,至少是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才愿意干。在硅谷,其氛围就是提倡创新,允许失败。投资方看你的申请项目,不只看你的学历,更重要的是看你的经历。有些人失败过,却更加受重视,这就是一种不同的观念。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信念支持着他们。

失败者的经验是宝贵的,没有任何利害得失能够阻碍他们创新。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往往是鄙视失败者,那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文化意识,使人们不敢大胆创新,这是必须改变的。

知识经济就是创新经济

一、知识经济概述

所谓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按照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的定义,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这里所说的知识,是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

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而是基于新科技成果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影响。知识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知识剧增,信息爆炸。

据有关资料,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1倍,当前则是每3至5年增加1倍。曾有人估计,截至1998年,人类社会掌握的科学知识,90%是二战后30余年获得的。据有的未来学家推测,今天的科技知识将只不过是2050年的1%。知识的剧增,是与信息量神速地扩大和信息处理速度不断地令人不可思议地加快分不开的。信息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

现在,几张光盘可以替代一个传统的图书馆,在一片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可以存放两年的《人民日报》的信息量。世界上自1945年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来,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代的发展,其性能提高了100万倍。有人预测,25年后普通台式个人计算机将比今天的功率大100万倍。

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例如,20世纪以来,这种时间间隔大为缩短。如雷达从发明到应用用12年,从发现核裂变反应到制成第一个核反应堆仅用了4年,集成电路从无到有仅用了2年,激光仅用了1年。

第二,生产力要素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有机合成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不仅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也包括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以及科学技术等。各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功能作用是不相同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实体性要素,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等是连结性要素,科学技术则是渗透性要素,它融合、渗透、扩散到生产力诸要素中,从而使整个生产力系统发生质的变化,大大提高生产力水平。这表明,科学技术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迅速。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作用,只有在知识经济中才真正得以发挥出来。

在那里,知识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科学理论(知识)——技术——生产这样的内在逻辑过程,这明显地体现在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上升到首位上。

据统计,发达国家GNP的增长中,科技进步因素的贡献,20世纪初为5%~20%,50、60年代为50%左右,80年代上升到60%~8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地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与此同时,在生产要素的投人中,科技投入、知识投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往往在生产成本中占到90%,而劳工成本只占到10%。在企业资产中,用于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无形资产投资,如劳动力培训、计算机软件和专门技术的比例正在大大提高。

第三,产品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知识经济中,产品制造模式转向创制知识密集型即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据有关资料,二战后产品的科技含量(用产品单位重量价格比表示)每隔10年增长10倍。5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钢材,每公斤不到1元;7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微机,每公斤为1000多元;80年代以来,代表性产品首推软件,它没有什么重量,科技含量却极高。

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由于可以灵活地生产各种产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原先那种大批量的标准化的刚性生产方式变成了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这不仅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或转产,以灵活地及时满足市场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英国有家宇航公司安装了这种柔性制造系统,人工成本从每年的40万英镑减少至15万英镑,人均年产值从7万英镑增加到21万英镑,库存值从69万英镑减少至9万英镑。生产方式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大规模集中型的生产方式向规模适度的、分散的生产方式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个人拥有计算机和计算机进人家庭,使人们能在家里从事和完成原先必须到企业的车间、办公室才能从事和完成的工作。现代信息传输系统把分散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世界各地的工作者的工作联结为某种生产过程,这种独特的新型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第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近30年来,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下的各种新兴工业,如电子计算机工业、家电工业、航天工业、核能工业、生物遗传工程等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些都是知识、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一些知识高度密集的新型产业如网络经济、在线经济和电子贸易等迅速兴起,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软件产业就是突出的例子。软件产业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后,就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产业部门。

1995年全球软件产品销售额已达914亿美元,万维网(WWW)从推出到累积1000万用户,仅花了3年,而电话达到同等的普及程度却花了30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一、二、三次产业的关系上,则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及其比重急剧上升。由于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领域日益信息化,对于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以各种形式提供知识、信息、技术服务的新型服务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传统产业也加快了技术改造的步伐。

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五减五增:一是传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减少,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二是生产第一线就业人数减少,经营管理就业人数增加。三是传统的体力劳动型就业岗位(蓝领工人岗位)减少,技术型、脑力劳动型的就业岗位(白领工人岗位)增加。四是传统的办公室工作岗位减少,使用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的工作岗位增加。五是全日制就业机会减少,非全日制就业机会在增多。总之,拥有知识、技术、专业并且从事技术性、信息性、智力性职业的人数不断扩大,日益成为最重要和最有前途的职业集团。

第五,财产占有方式及社会阶层结构、权力结构的新变化。

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正在使财富的社会、历史性质发生变化。农业社会中财富的存在形式是土地,工业社会中财富的存在形式是资本,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信息、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比货币资本、实物资本更为重要的资本,是最重要的社会财富。知识致富、信息致富、技术致富,越来越成为人们致富的新的社会途径。

在财富的社会历史性质发生变化的同时,社会的阶层结构、权力结构也在变化。西方一些学者较早地观察到这种变迁方式。丹尼尔·贝尔于1983年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正在到来的新型社会中,权力基础将从财产和政治转移到知识。阿尔温·托夫勒1990年撰写的《力量迁移》一书也指出,从个体生活、国内政治到全球竞争,谁能够控制知识这一力量源泉,谁就能够最终取得胜利。

由于知识、信息、技术不同于货币及其他物质财富,具有人们可以共享的特点,这样一来,知识、信息、技术致富愈益成为人们增加财富的重要和主要的途径,就开始打破了以往社会中长期存在的贫富阶层之间的森严壁垒,使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跌落和升迁的变动性大大增加。百万富翁如果不掌握知识、信息、技术,不善于经营管理,有可能会失去财产而跌落至下层阶层;而下层或中层的人,如果拥有知识、信息、技术,善于生产经营,可能会致富而上升到上层阶层。一般认为,这种变动的总的趋向是:由于科技企业家阶层、经营管理阶层、工人中的富裕阶层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中层阶层在扩大,贫富差距在缩小。金字塔式的社会组织结构正在或将要被一种网络状的新的社会组织结构所替代。

第六,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空前加强。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达到很高的程度,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的越来越大的部分是“国际性综合产品”,所谓“无国籍”的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愈益成为世界经济生活的主宰。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科学技术合作进入无国界的网络化时代。

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远程通讯系统,将各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的信息交流联成网络。市场交换方式的电子化、信息化、符号化使国际市场的规模空前扩大,交换的频率迅速提高,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活动已经紧紧地联结在世界市场网上。总之,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强化,世界各地人们之间的距离(交流的和心理意义上的)由于信息化而大大缩短,这就使地球大大变小而成为“地球村”。

一、知识经济是需要知识创新的

创新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为中国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站在新世纪门口,同时也站在知识经济社会门口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历史性地担负着带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经济舞台的重任。

中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竞争力源泉问题,二是成长动力问题,三是发展道路问题。对于高科技企业,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和迫切。我们认为:竞争力源泉应来自企业可持续的知识新体系;成长动力应来自以知识资本化为中心的分配和激励机制;可选择的发展道路应是重视知识资本的道路。

创新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民族发展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正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对知识经济的研究日渐升温,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知识的研究已不仅是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涉及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实践问题,因为知识已经并正在成为一种最重要的竞争力。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正以空前的力量改变着生活的现实和经济格局。很多迹象表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正在越来越快地来到我们面前,而不管你准备好与否。

同类推荐
  • 态度第一:世界著名企业员工职业精神强化准则

    态度第一:世界著名企业员工职业精神强化准则

    本书内容包括:立足创新,缔造企业竞争力;锐意创新,让一切皆有可能;激扬创新,在工作中融入你的智慧;引爆潜能,你也能成为创新天才等四部分。
  • 成功处世艺术

    成功处世艺术

    该书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事情,如何对待我们的世界,如何生活得更好,一本智慧树,值得阅读。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习惯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工作习惯

    什么使金牌员工创造出10倍于普通员工的成绩——习惯!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人生就是一场好习惯和坏习惯的拉锯战。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本书让你拥有一流工作习惯,成为企业的NO.1!
  • 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

    30岁前靠能力,30岁后靠实力。现在三年,决定未来的一生。提升职场竞争力,改变自己,就是让自己走在未来之前。这是一部关于职场修炼、提升自我的图书,是作者根据自身十年企业经历写成的职场励志读物,意在为职场新人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书中提出了树立正确的职场目标和人生信念,从改变自身开始,做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在企业要遵循能量法则,提升个人软实力,才能获得身心同步成长。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热门推荐
  • 韩娱之娱乐小主播

    韩娱之娱乐小主播

    王伦,一个来自天朝的失败歌手在自杀后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2008年的韩国。而且这一世那些本该存在的像刘欢,孙楠,周杰伦,阿信这些天朝歌手不知为何都并不存在。同样,那些本该由他们唱出的天籁之音也并不存在。于是,王伦走上了一条无尽的剽窃之路···。
  • 经转千年帝九天长

    经转千年帝九天长

    一个是青丘最受宠的小神女,一个是九重天石头一般的上古神器,一段因报恩而展开的千年羁绊,她终究还是将他拉入了万丈红尘,东华凤九,四字成双,好在一切如他们所愿,八荒六合,生生世世东华凤九甜蜜向小同人~穿插凡间故事,不弃坑!
  •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本书讲述了七雄崛起;赵氏崛起;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官职、刑法、货币等。
  • 她,久处不厌

    她,久处不厌

    春风化水,夏阳成光,雨后天晴,你是,彩虹味。——季墨 六月大风吹,吹来了眉眼若初的少年郎而且,少年只对叶笙一个人温柔少年会给叶笙讲题,给叶笙带早点,还会让她请吃糖。叶笙:“以后我的糖,都给你吃。”少年:“好,我要彩虹味。”(从校服到婚纱,涉及到前世今生的剧情,前世是架空,转世是现代,剧情主要是转世的)
  • 锦衣凰书

    锦衣凰书

    订婚三年,乔锦书为未婚夫竭尽全力、倾尽所有,换来未婚夫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不料一朝掉入魔窟,容颜尽毁,修为尽失,未婚夫与自己妹妹结为夫妻,而她落为他人笑柄。未婚夫:你太善良了,是我配不上你。妹妹:姐姐,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你就把他让给我吧。偏心父亲:从小到大你都争强好胜,你就不能让着你妹妹?乔锦书对此表示,你们一家极品自己玩去吧,本小姐恕不奉陪!毁容?逆天医术分分钟让自己恢复容貌!成为废柴?极品灵根觉醒,大佬抢着收徒!未婚夫退婚?不好意思是本小姐休了你!修逆天医术,炼极品丹药,神兽都是咱小弟,且看她如何搅乱风云,倾尽天下!
  • 重活完美年代

    重活完美年代

    杜家明重生了!杜家明发财了!杜家明不在是单身狗了!杜家明从此以后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走上了人生巅峰!杜家明:“emmmm……”……企鹅群:632942470
  • 重生之大魔皇

    重生之大魔皇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被人谋害,魏段发现自己竟来到了一个武者为尊的血腥世界,在这里只有强者才有资格享有一切……在这个汇聚了无数强者的世界,有人一刀斩出,将大地化为深渊。有人一掌落下,苍茫大山化为无边火海。也有人龙拳轰出,山河破碎打下万里江山。“我叫魏段,不择手段!”黑暗流,利己者!
  • 医路畅通

    医路畅通

    一入医门深似海,从此假期是浮云。想要悬壶济世,仍需医路畅通!书友群:1060430805,欢迎调戏
  • 半夏怀秋

    半夏怀秋

    流光仲夏,绯色初秋。未曾几时,,半夏残留;莫昔几许,只顾怀秋。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