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5100000007

第7章 思维创新(1)

思维创新概述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的是思维创新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思维创新的内涵、特征与方法,以及几种思维创新的方式,包括破除思维定式,扩张思维视觉,培养创造性与前瞻性思维,以及辩证思维。

一、思维创新的基本内涵思维创新又称创造性思维,是指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俗称“点子”,往往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一个单位或一家企业。思维创新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新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特性、有效性和非常规性等基本特点。在创造性思维中,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智力因素,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丘吉尔曾说:“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实际上丘吉尔所称头脑就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创新的特征

(一)创新性特征创新性包括独创性和新颖性两层含义

第一,独创性。所谓独创性是指独立于前人、他人,没有现成的规律可循。如果是从前人、他人那里学来的,那就不是没有现成规律可循,也就不成为创新性思维。但是,这种独创性并不具有绝对意义,只是相对而言。若从绝对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可以完全脱离开前人、他人已经认识到的规律,都是在前人、他人已经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前人、他人在认识和实践上所取得的成果,是我们进行任何思维活动的基础。我们这里所说的独创性是指,在认识某一新事物、解决某一新问题时,前人、他人没有为我们提供现成的规律和方法,需要自己根据一般科学规律独立地去发现新的具体规律,创新的思路、办法、概念、形象、观点、理论。实际上,任何独创都是在前人、他人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只是在某一方面、某一点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因此,任何一个创新性思维的产生,就全人类的认识、实践的发展史而言,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只是在由哪个人来实现上有偶然性而已。例如:微积分是由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地同时发现,生物进化论是由达尔文和华莱士同时独立地提出,都是思维创新,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是他们各自的独创。

第二,新颖性。所谓新颖性,原意是植物新生的小芽,引申为新鲜、新奇。“新”者,是与旧相对的,初次出现的;“颖”者,原意系指禾本科植物保护其穗的基部苞片,亦指人的聪敏。我们这里主要是指思维的求异性。思维的求异性是与思维的求同性相对应的。思维的求同性或求同思维,主要是把思维活动局限于已有知识的框架之内,即使是对于新出现的事物,也只是削足适履地用已有的知识去解释和处理,这样的求同性正是再现性思维的本质所在。思维的求异性或求异思维相反,既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又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对于新情况、新问题,力求找到它的新的本质、新的解决方法,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之处。求异思维的创新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而是有其客观根据的,其客观根据就是事物的特殊性。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都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既有普遍性、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个别性,求异思维的创新就是在看到一般性、普遍性的同时,又看到其特殊性、个别性;并且认为,只有找到其特殊性才能具体地解决好各种具体问题;俗语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创新性思维就是求异思维,而求异思维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二)超越性特征创新

即突破、超越创新性思维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对限制进行超越的问题。首先,它意味着对既存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的超越。例如:发现了物质运动的一个新规律,意味着为人类既存知识体系增添了新内容,突破了人类原有知识积淀的边界;发明了一个新产品,意味着为市场和家庭增添了一种新型的商品品种,改变了市场上原来的产品结构,甚至丰富了市场上的商品种类,如此等等。这些发现与发明,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发现、发明,都意味着对原有理论、学说等精神文明成果的突破,或对既存工具、设备、技术、产品等物质文明成果的超越。

对思维成果的超越来自何方?它来自思维对现象或对象的超越。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广阔性、问题性、生产性等基本特征,但从思维过程及其后果的本质看,唯有超越性才是思维的根本属性;思维的超越性是高于而又源于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广阔性的思维属性。创新性思维具有独立性、发散性、综合性等品格,但也只有超越性才是创新性思维的根本品性。超越性既是思维的根本属性,也是创新性思维的根本属性。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思维的属性,超越性构成思维潜在属性;作为创新性思维的属性,超越性构成思维的现实属性。思维的本质即是超越的,因而,才有创新性思维,才有创新性思维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超越。

思维的超越性,首先表现在思维在认识和把握对策时、在展开思维的过程中对时间的超越和突破。这种超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过去的超越,即思想可以根据自然与社会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信息,或经过对同代信息逻辑分析,推断和再现出已经逝去的自然、社会事件,从而跨越现代与古代,眼下与过去的时间羁绊。因为有了这种超越,人类才能通过文字、画面、实物等,再现数百亿年前宇宙的起源过程,再现原始人的生活、古罗马战场,唐朝的、宋朝的集市等等;二是对于将来的超越,即思维可以根据过去、现在的信息,通过逻辑推理,推断出将来可能出现的事件,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预见到自然、社会生活中尚未发生的事实问题,超越时间的限制与未来“对话”、“谈判”。

其次,思维的超越性表现在对空间的超越上,即思维可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的把握,突破人的器官和工具的空间限制,将认识对象扩展到人的眼、鼻、耳、口及现有运输、通讯工具所无法涉及的地方。因人有了这种超越,人类才能知道数百亿光年之外的某恒星、黑洞的存在;才能计算出数千里之外某地台风降临的准确时间、远隔重洋之外他国物价指数的走势,等等。

再次,思维的超越性表现在思维对“具体”——具体事物、具体现象、具体物品等等超越上。客观事物总是以具体的形式存在的;就人的耳、眼、鼻、口等器官而言,也只能把握具体存在的对象。然而,通过思维的处理,这些具体的对象在人脑中演变为抽象的存在;并且这些抽象的东西能够更准确、逼真地反映出那些具体存在的事物、现象的本质。于是,我们在市场上所看见的诸如牛肉、皮鞋、冰箱、汽车之类的形形色色的物品,在思维中便被抽象为“商品”;我们每日司空见惯的讨价还价现象,在思维中被概括为“交换”;并且我们还知道,市场上之所以总会有一些商品卖掉了,有些商品怎么也卖不出,有的涨价了,有的掉价了,是因为供求法则、价格规律、竞争机制等一些抽象的原理、规律在起作用。总之,由于思维对“具体”的超越性质,人们才得以摆脱对象所提供的表面现象的迷惑,深入到本质中去认识和把握对象。

思维的超越性还表现在思维对“有”与“无”的超越上,即思维具有“无中生有”、构造出原来并不存在的东西的本领。大至国家、城市、市场、工业、艺术(音乐、绘画、舞蹈等)、文学,小至工业产品中的汽车、飞机、电脑、电视机等,无一不是人类“炮制”出来的;而这种“炮制”之所以最终成为了事实,首先是因为人的思维具有这种“无中生有”的“炮制”本领。说到底,“行成于思”,正是由于思维具有这种“无中生有”的创新性特质,人们才能将这种创新付之于行动,从而创新出为自然原本没有的庞大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成果。

思维的超越性还表现在对“传统”的超越上。传统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渗透于人,置于其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及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传统作为先辈遗留下来的文明成果,即构成了我们进一步发展人类文明的基础,同时,也可能成为我们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再创新的桎梏;因此,在继承的基础上,如何超越传统的制约,也就成了人们从事创新性事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我们看到,超越传统的力度大小,恰恰与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性思维能力的积极发挥程度有关。所谓“唯书、唯上、唯旧、唯祖”,往往是学习、思考,尤其是独立思考不足的结果。这是因为,迷恋传统而不能自拔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迷恋者不能理智、理性地看待传统;他们在面对传统时,往往为一些非理性的、情感性或感性的因素所束缚。而思维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形式,则具有一种排斥非理性的因素的内在禀赋。试想,爱因斯坦如果为牛顿的威名及成就迷惑,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如何能提出相对论。同时,如果我们把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相互排斥的有关论述当做不可冒犯的经典看待,又如何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总之,创新必须有所超越,超越才能导致创新。从“超越”的角度来理解思维创新的特征,对我们全面、科学理解创新性思维的内涵、外延及其作用不无裨益。首先,鲜明地指出了创新力的源头、创新的指向及创新的机制。正如前面所说,“超越”乃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超越过程中发生的,创新根植于思维的超越性机理之中。这也就告诉我们,发展创新性思维,提高思维的创新能力,应当把着力点放在培养思维对时空,对“具体”传统的超越、突破能力上。其次,指出思维的超越性对思维创新的基础与制约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创新性思维形成的条件。我们看到,思维创新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思维的创新性成果的取得,决非仅仅与思维的逻辑过程、与思维的理性因子有关,它还与诸如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有关;其中,创新的动机、动力问题,更非单纯的思维形式、工具、方法所能解决的。没有创新的意愿和信念,也就没有思维创新,更谈不上产生创新性成果;而创新的意愿和信念,首先来自于“超越”——超越已有的成果,超越时空的羁绊,超越传统的约束的意愿和信念。毋宁说,一个人只有在产生了一定强度的超越人类社会,或超越本国、本地区、本单位在科学、技术、文化、管理等方面业已取得的成果的动机之后,其思维创新才能展开。

(三)发散性特征

思维创新的发散性特征即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向去思考,从侧面提出多种假设方案的思维过程。就像“你能说出砖和曲别针的多少种用途?”这类问题,说得越多,则思维的发散性越强。

1.多向观察即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事物,尽量提出各种不同的设想或方案,扩大选择的余地,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发明大王爱迪生为发明电灯,寻找合适的电灯丝,试验了1000多种材料。

2.多维策略即通过各种不同的思维途径,机智地寻求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为了探索原子的结构,科学家根据实验的事实,先后建立了“弹性束缚电子模型”、“动力子模型”、“正电子原子球模型”、“太阳系模型”、“夸克模型”等,借以解释物质的微观结构。

3.横向比较即善于从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通过联想、换元、替代等思维途径去发现规律的普遍意义,从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沃森和克里克建立DNA结构模型的过程中,曾与生物机体在结构上具有成对性的特征进行比较,于是类推出DNA的结构也应该是双链的,结果获得成功。而比他们更早提出不完善的DNA结构模型的波林,没有想到横向比较,失去了一次发明机会。

(四)综合性特征

思维创新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思维创新是对已有成果的综合或是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人类的历史上,脱离任何已有成果的完全创新是不存在的,任何创新性思维都是以前人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为基础或前提的。例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就是在吸收、综合了开普勒的天体运动三定律和伽利略关于地面上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是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还有一些重要科技成果就是直接对已有成果的综合。例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创举的实现,据其总指挥韦伯说:“没有一项新技术,都是现成技术,关键在于综合。”综合的结果创新出了前所未有的登月舱,实现了史前的创举。

因此,有人提出:“选优组合是思维创新的基本规律。”铅笔与橡皮合并,成为小学生喜爱的皮头铅笔;收音机与录音机合并,满足了边听边录音者的需要;激光与音乐的结合,造成了有色听觉,使无数欣赏者飘飘欲仙!据考证,我们今天的自行车也是合并思考的产品。最初的自行车,两只轮子是硬邦邦的。因此,它获得一个理所当然的绰号:“震骨器”。1887年,一个叫邓禄普的英国学生为参加自行车比赛,将花园里一条浇水用的软胶管子安到了车轮上。这就是充气轮胎的开始。现在,合并、组合法已成为创新发明的一条重要思路。

第二,思维创新是多种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人类的思维中,单纯的演绎法、单纯的归纳法都不可能产生创新性思维。作为创新性思维的工具,演绎逻辑是十分重要的,但单凭演绎还不能做出创新。电子计算机的演绎逻辑能力比人强得多,可是,我们不能说电子计算机有创新能力。同演绎逻辑一样,单纯的归纳逻辑也没有创新的成分。同样,单纯的分析、单纯的综合、单纯的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单纯的抽象与概括,也都不可能产生创新性思维。只有将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等许许多多逻辑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辩证地运用,才可能产生创新性思维。因为创新性思维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辩证思维,知性思维是很少具有创新性的;并且也不单纯地限于逻辑思维,还要依靠非逻辑思维。

第三,思维创新是多种思维形态的综合运用。

在创新性思维中,既要用到抽象逻辑思维,也要用到具体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二者具有互补性;即以个体为思维主体,任何创新性思维都是由具体和主体作出、实现的,但任何个体又都离不开前人、他人的认识成果,都必须以社会思维为前提和背景,都是个体思维与社会思维的综合。在创新性思维中,再现性思维也并非毫无用处。任何思维创新都不可能是完完全全的创新,一点再现性思维不用。实际上,再现性思维也是创新性思维中不可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多种思维形态的综合运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综合运用是基本内容。

第四,思维创新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

同类推荐
  • 做好每一个自己

    做好每一个自己

    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习惯什么样的生活,路要继续走,生活也要继续过。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微笑,真诚地鼓励自己会做到更好,支持自己的每一个选择,相信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做好每一个自己,快乐就在自己的脚下……
  • 你的习惯错在哪里?

    你的习惯错在哪里?

    错误的说话习惯是非的起点:说话习惯的好坏,常常关系到一个人的成败,生活中很多人不把“说话”当回事,他们看不到自己在说话上存在的错误习惯,也看不到这些习惯给自己生活、事业带来的巨大危害,因而听之任之,最后吃了大亏。不良社交习惯是扼杀人际关系的凶手:很多人在社交中都存在一些误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些错误的社交习惯。这些坏习惯限制了他们社交才能的发挥,阻碍了人际交往的顺利开展。
  • 做人别缺好心态

    做人别缺好心态

    低调的人,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而不消沉,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永远保持着理性、豁达、睿智的处世态度。大智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
  • 滴水不漏金口才

    滴水不漏金口才

    好口才将使你能说会道,事业有成。本书通过一些深入浅出、贴近工作和生活的事例,展现成功人士说话的艺术,力求能对锤炼您的口才有所帮助。
  • 不争,人生至境

    不争,人生至境

    生活中最纷扰的一个字:争。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都是争的恶果。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剩下一颗自私的心了。生活中,有无数个不争的理由。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为别入多考虑一些,争不起来……但欲望,却让人像埋伏在草丛深处的狮子,对猎物垂涎三尺。财富争到手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手了,快乐不见了;非分的东西争到手了,心安不见了。你极力争到手的,不是快乐、不是幸福、不是心安,而是烦恼、痛苦、仇怨,以及疲倦至极的身心。不争不好吗?哪怕是少争一点,把看似要紧的东西淡然地放一放,你会发现,心境一下子变宽了,世界一下子变大了。
热门推荐
  • 龙御在天

    龙御在天

    天地初始,万物一片混沌,自盘古开天辟地后,逐渐孕育出诸多种族,千年以后,百族林立,都想争得一方世界,人族一少年横空出世,一剑在手,天下我有,谁与争锋,且看莫少御如何搅动这天下风云!
  • 都市之英雄系统

    都市之英雄系统

    (本书本来想叫都市之英雄联盟系统,结果被人选了……,本人的处女书,欢迎大家提供意见)如果你拥有一个系统,你会怎么样?是在都市里泡泡妞,装装逼?还是挺身而出,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侠之大着为国为民,侠之小着为友为邻。当王凡拥有系统时,他现在………
  • 叶罗丽精灵梦之浮生旧梦

    叶罗丽精灵梦之浮生旧梦

    叶罗丽仙境最尊贵神秘的公主殿下失踪了?王默和水王子能否修成正果?人仙忌恋的邪恶诅咒会打破吗?火领主火燎耶有一段和他妹妹的前尘往事,火公主去哪里了呢?曼多拉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灵犀阁其他成员是谁?
  • 躬耕者

    躬耕者

    自打退异界入侵以后,人们才发现世界之广博,对外域的开拓也提上了日程
  • 绝世王妃:五小姐逆天

    绝世王妃:五小姐逆天

    她,自出生就在杀手组织中,接受残忍的培训;他,皇族的希望,帝国的未来,万千女子的梦中情人。她遇见了他,本是不相干的两人,却因为他的痴迷,最终走到了一起。他是如何俘获不曾动情的她,又是怎样牢牢铐住她脆弱的内心的…
  • 听说她是反派

    听说她是反派

    顾某某对麦斯说:麦斯……你说……王霸之气……我值得拥有吗?麦斯:这个……那个……我觉得……挺适合的……霸气……顾某某:那我们……称霸世界……可好?一旁的麦斯瑟瑟发抖麦斯:殿、殿下……你、你、你……不做你的小可怜了吗?我、我、我觉得……你更、更适合这个……顾某某:不行啊,因为这样我才能更好的找到我的夜卿啊……
  • 弑焰烈火

    弑焰烈火

    我手拿双刀,何来畏惧。我踏过地狱十八层,屠过牛鬼与蛇神。我一生无愧于天地,何惧这天与这地。我弑焰自离开地狱后就再也不信轮回。我的命运我自己来改写,我弑焰终将踏出宇宙。我还有很多想去的地方,想去的世界。
  • 校园小道士

    校园小道士

    懵懂小道士,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打着‘入世’的名号,身无分文,来到了校园,希望展开人生中充满青春的一页。只是面对坑徒弟的师父,不近人情的师妹,还兼任着保镖的职责,小道士最后明白了,青春就是挥洒汗水。
  •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由于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每个孩子有着不同个性,能力也参差不齐。父母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个性发展的土壤,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千万别将孩子的优势当成个性缺陷而磨蚀掉,那样,孩子就将失去原有的灵性。要学会正确区分孩子个性中的优势劣势,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使孩子有勇气、有力量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己的个性优势,改善个性中的劣势,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