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9800000002

第2章 绪论Chapter One : introduction(2)

大卫,瑞奇(David Ricci)于1993年出版了《美国政治变革:新华盛顿和思想库的兴起》一书。大卫·瑞奇本身是著名思想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员。瑞奇研究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思想库在华盛顿新政治文化中的兴起过程和思想库得以迅速发展的政治背景。在此书中,瑞奇认为评估思想库的影响力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思想库的政策产出,从他们出版的书籍、召开的学术讨论会到早餐会,我也访问了很多思想库的学者和管理者们,希望他们能够告诉我思想库的影响力有多大。但是,我与思想库接触的越多,我越发明白没有人准确的知道思想库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少(David Ricci,1993)。”

在实证研究方面,戴安·斯通(Diane Stone)于1996年出版了《俘获政治意象:

思想库与政策过程》一书。在此书中,斯通采用案例法分析了思想库在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她指出信息的交流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思想库的组织管理和信息传播网络进行了分析。

杰姆斯·迈甘(James McGann)1995年出版了《公共政策研究产业中经费、学者和影响力的竞争》一书。在此书中,他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七个美国思想库的基本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罗列比较。2005年,迈甘出版了一本类似于政策建议类的小册子《美国思想库和政策建议》,他对美国思想库进行了全景式的介绍,分析了思想库信息传播所采用的渠道并且把展现思想库影响力的指标分为:资源指标,如思想库的运营资金;学者水准;市场需求指标,如媒介曝光度、网络点击率等;影响指标,如政策制定者对思想库产品的评价等。

加拿大学者唐纳德·阿贝尔森( Donald Abelson)在思想库研究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索。在其1996年出版的《美国思想库及其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作用》一书中,他以美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为大案例,详细分析了思想库参与政策决策的过程和机理,并对思想库发挥影响力的渠道进行了分析。2002年,他出版了《思想库重要吗?评估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影响力》一书。在对如何评估思想库的影响力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之后,阿贝尔森认为,思想库的影响力是无法测量的。2006年阿贝尔森又出版了《国会的理念》一书,在前两本书的研究基础上,阿贝尔森对美国思想库及其影响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研究和更进一步的探索,但是在影响力的问题上却始终未能有确定的结论。

2004年,安德鲁·瑞奇(Andrew Rich)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出版了《思想库、公共政策和专家政治》。瑞奇在本书中采用了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思想库在政治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随着思想库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各国学者也开始关注本国思想库的发展。目前国际比较研究应该说刚刚起步,基础意义上的比较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本会议论文集:1996年美国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在日本举办世界思想库论坛,之后编辑出版了论文合集《民主社会中的思想库:另一种声音》(JeffreyTelgarsky et al,1996)。1998年,戴安·斯通等人在多年来美国政治研究协会召开的年会论文基础上,整理出版了《各国思想库:一个比较的路径》一书。2000年,杰姆斯·迈甘等人编辑出版了在西班牙召开的思想库会议论文集《思想库与公民社会:思想与行动的催化剂》。2008年10月,笔者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对中美智库的比较研究报告,并明确指出“对中美两国智库影响力进行比较研究的起点是抛却思想库是独立的还是官方的这一概念定义上的争论,美国智库以独立智库为主,中国智库以官方为主,两者各具优势和局限,并且都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生存并发挥影响力。”①中国的研究现状目前,美国思想库研究逐渐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美国思想库作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殊性和难以接近性,使得中国学者的大部分研究长期停留在资料分析、翻译整理阶段。近几年,随着关于美国思想库研究博士论文的不断出现,中国思想库研究整体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论文和著作仍然很少。从研究视角上来看,研究思想库尤其是美国思想库的学者大多是从美国政治、国际关系、公共政策、外交关系的角度展开对思想库的研究。目前,从舆论学层面对美国思想库给予学术关注的,在笔者的视野范围之内只有两部著作。

《社会舆论原理》一书把美国思想库定义为重要的舆论机构,并对其舆论传播做了简要分析(刘建明,2002)。在<舆论学概论》中,美国思想库被视为与大众媒介相对的第二舆论机构(刘建明等,2009)。

总体来看,国内有关思想库研究方面的书籍并不多,而有关美国思想库方面的专著就更少。1982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两位学者吴天佑、傅曦编辑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美国思想库研究的著作<美国重要思想库》,这是我国最早一部美国思想库研究的力作。这本著作甚至引起了美国方面的高度重视,认为中国学术界已经意识到思想库在美国政治尤其是对外政策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并以此作为中国对美研究渐趋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1990年,朱锋、王丹若编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领导者的外脑-一当代西方思想库》,对西方思想库产生的背景、分类和职能、活动特点、成功的“奥秘”和其80年代的发展趋势等作了简要分析,并首次全①参见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网站中国中心的会议记录。http://www. brookings. edu/events/2008/1023一think_tanks. aspx.面介绍了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美国十大著名思想库。

199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由陈宝森、侯玲编著的《美国总统与经济智囊》。

1998年,天地出版社出版了由乔迪编著的《兰德决策》。2000年,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领袖的外脑--世界著名思想库》

一书,对世界主要国家一般意义上的领袖外脑的运作机制、人员组织、研究情况等作了综合性介绍。2003年8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辑,时事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一书。该书对美国思想库的概念、历史起源、发展阶段、分类、功能进行了基于文献和资料翻译的分析,并对美国主要涉华思想库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学界关于美国思想库研究最为全面的一本书。2007年11月,复旦大学博士张春在他2006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思想库与一个中国政策》一书,对美国思想库如何影响对华政策进行了基于学理的考察和分析。

译著方面,2010年4月,上海社会科学院组织翻译了国内第一批关于美国思想库研究的综合性英文著作《智库能发挥作用吗?》(唐纳德·阿贝尔森,2010),以及《智库、公共政策和专家治策的政治学》(安德鲁·瑞奇,2010),这两部著作均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另外一部译作是关于美国单个著名思想库与外交政策关系的专著《帝国智囊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美国外交政策》(劳伦斯·肖普等,1981)。还有一部是肖阳译,时事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智囊团与政策研究》。此外,有些关于美国外交决策机制和权势集团的中文译著里面也对美国思想库有所涉及。

期刊文章方面,国内有关思想库的文章数量在近30年来一直呈递增的趋势,尤其是2009年至2010年,但是大多是介绍性和观点性的文章,而且很多文章都存在内容、观点重复现象,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期刊文章相对较少,而对于思想库影响力的论述也大多停留在描述和案例介绍层次。

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朱旭峰撰写的《“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一文,对思想库的研究现状和理论路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载于《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第7期,任晓撰写的《第五种权力--美国思想库的成长、功能及运作机制》,以及载于《决策探索》1989年第4期,金良浚撰写的《国外智囊机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还有载于《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6期,邹逸安撰写的《国外思想库及其成功的经验》,这三篇文章都对美国思想库的发展历程、主要功能、运行机制和影响网络进行了精要的分析。

在期刊中,还有一部分文章以西方思想库为参照物,分析中国思想库的发展,如载于《科技导报》1996年11月,薛澜撰写的《美国的思想库及对中国的借鉴》,载于《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张国春撰写的《以“思想库”为模式办好社会科学院》对社会科学院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再比如载于《探求》2006年第1期,胡春艳撰写的《全球化时代思想库的国际化趋势一兼论我国思想库发展的对策》等。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文章侧重于思想库在外交决策中的角色,比如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孙哲撰写的《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

近十年来,不少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对于美国思想库研究逐步产生兴趣,并以“美国思想库”作为了自己论文的选题。2004年,中共中央党校穆占劳完成了以《美国思想库和美中关系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类似的还有2005年外交学院狄会深的博士论文《美国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2007年暨南大学博士钟建平的博士论文《美国外交与安全智囊机构研究》。这些博士论文共同的特点是比较注重学理性和文献、案例分析,但都无法避免一个共有的弊端:缺乏对美国思想库的实地调查和切身感受,因而导致了理论与实际的疏离和现实指导性的不足。

(第三节核心概念界定

从宏观上讲,本书的研究对象是美国思想库。从微观上讲,本书的研究焦点是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无论是美国思想库还是其影响力,至今在学界和业界都没有就其概念和内涵达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在展开本书的研究之前,必须首先对以下核心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美国思想库、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舆论、公共政策。

美国思想库要界定“美国思想库”,首先必须要了解什么是“思想库”。对于大多数社会公众乃至社会精英而言,思想库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从事思想库研究的学者们和思想库的管理者对此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可以说每个人都对思想库是什么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思想库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思想库(Think Tank),又称智库、智囊团,最早是个军事用语,用来指称二战期间防务专家和军事战略家们讨论作战计划和制定战略的保密室。目前美国学界关于思想库的定义主要有:

保罗·迪克逊(Paul Dickson,1971)26-35认为:思想库是一种稳定的、相对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其研究人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广泛的政策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在与政府、企业及大众密切相关的政策问题上提出咨询。

安德鲁·瑞奇(Andrew Rich,2001)认为:所谓思想库就是指独立的、不以利益为基础的非盈利政治组织,他们提供专业知识和建议,并以此获得支持和影响决策过程。

肯特·威佛(Kent Weaver,1989)认为:思想库是指非盈利的公共政策研究产业。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总裁约翰·哈姆雷(John Hamre)认为:思想库有很多种,有的是政府机构内部的,有的是大学附属的,有的是产生于民间的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通常在美国所指的思想库是民间思想库。①①引自笔者2008年8月在华盛顿对约翰·哈姆雷的专访。

英国学者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1991)认为:思想库是指运作于正式的政治进程边缘的,非盈利的私立研究机构。

加拿大学者唐纳德·阿贝尔森(Donald Abelson,1996)对思想库的定义是:非盈利、非党派的研究机构,其首要目的是影响公共舆论和公共政策。

中国学者对思想库的定义也有很多种,有的是在美国思想库学者的概念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如一个机构之所以被称为思想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从事政策研究;以影响政府的政策选择为目标;非赢利;独立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2003)。

也有的学者针对中国的特点提出思想库的定义:思想库主要指以影响公共政策为宗旨的政策研究机构,思想库通过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或其他与政策制定者有效沟通的方式来影响政策制定(薛澜,2009)。思想库特指针对各种内政外交政策问题,由学有专精的学者组成的决策服务团体和咨询机构(孙哲,2004)。

根据以上不同国家、学者对思想库定义的不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书的研究对象进行明确的定义:广义上而言,美国思想库是指以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目的的、非盈利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包括官方、大学和独立智库三种类型。狭义而言,美国思想库是指诞生在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土壤中的,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非政府、非盈利性的政策研究机构。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是美国思想库的核心价值,也是美国思想库成就其全球声誉和影响力的基石。

本书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狭义上的美国思想库。由于美国思想库数量众多,规模大小、运作模式都不相同,本书聚焦于在规模和影响力处于核心地位的美国思想库,如布鲁金斯学会、对外关系委员会、传统基金会、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美国企业研究所、兰德公司、美国进步中心等。

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是本书的研究焦点,也是最为核心的概念。本书所指的美国思想库的影响力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美国思想库所具有影响力在本质是舆论影响力;第二,美国思想库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其他舆论因素的影响力。

同类推荐
  • 爱情白米饭

    爱情白米饭

    她第一次在他面前,说这么多的话,语无伦次,然后泪流满面。他把她揽在怀里,让她轻轻地依靠在自己的肩上。两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在一起,也是一种缘分吧。可是只要有坚持下来的勇气,还是要好好活着。阴差阳错在一起的人,不一定不适合。
  • 戊戌追杀令

    戊戌追杀令

    章京杨锐在军机处当值,太监阿昌突然匆匆赶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皇上宣你觐见!”杨锐听了,不禁打了个愣惊,皇上要见我?他从窗口看了看天色,估计已近申刻了。凭直觉,他觉得这个时候召见,肯定是皇上有重要的事!……本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敬堂、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汉昌先生共同编著,讲述了清末戊戌变法时的故事。
  • 我的特种兵生涯

    我的特种兵生涯

    主人公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顶级特种兵,他曾经在1120米的距离狙杀目标成功,是战斗小组的灵魂人物。本书再现了特种兵的选拔和训练过程,以及他们经历的各种生死考验。打击武装贩毒、解救特殊人质等,关于特种兵的种种传奇,在这里都有别样而真实的呈现。
  • 桃花坞杀人事件

    桃花坞杀人事件

    悬疑作家赵久久满心欢喜地前往女友谢艾所在城市,与其同居,不料某日,谢艾醉酒归来,赵久久从其手机短信中发现惊天秘密。赵久久无法容忍深爱之人沦为“老狼”的玩物,决定疯狂报复,岂料计划刚定,怪事接二连三的发生,房间不断闹鬼,好友惨死豪华卫生间,接班老师裸死在床,酒店董事长惨死高速甬道,总经理死于非命……
  • 地软

    地软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吾为修疯子

    吾为修疯子

    主角生活在“乱武”和“统武”之间的时代。主角确是拥有统武时代的话语争夺权。这就是我暂时要说的,要的看看。
  • 我有一家美食屋

    我有一家美食屋

    “我的店面流量、位置、装修样样行你说为啥偏偏没有客人?”永远生一脸生无可恋的看着正在自斟自饮的永远死问道“你忘了店铺竞争!”永远死面无表情的答道是了,永远生的店铺开在京城最红火的酒楼:龙凤阁的对面!“我要客人!”永远生发下毒誓,势必要从对面的酒楼挖来属于自己的客人……
  • 我在火葬场上夜班的那几年

    我在火葬场上夜班的那几年

    我叫李冰河,为了赚钱,我做起了火葬场的夜班司机。原本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作,直到我有一天遇到了一具美丽的女尸,从此生活不再宁静……
  • 我的大脑有芯片

    我的大脑有芯片

    神秘的M星系几乎覆灭,逃脱出来的力塔星智能基因芯片“玲珑”,融合进入地球人陈阳体内,并帮助陈阳参悟了太虚道碑,成为了一个修炼者。在陈阳与地球修士的碰撞中,一个名为幽鬼的黑暗势力浮出水面,它们正在掀起一场巨大的阴谋......一切尘埃落地,外星人入侵了地球。是谁为外星人指路,太虚道碑从何而来,毁灭半个宇宙的神秘组织到底是些什么人,M星系又是如何毁灭。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已经威胁到了整个宇宙,真正的敌人是谁,他们要干什么……当最后时刻降临,看陈阳如何阻止!
  • 抽风斋随笔

    抽风斋随笔

    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自己不正常。不久之前,具体来说应该是在一个星期之前,我的二大爷死了。当然,死的一点都不突然,他在医院的床上等死好一阵子了。按照我们这里的传统,人死了,小辈们总是要披麻戴孝的。
  • 万里星河剑斩仙

    万里星河剑斩仙

    亚丝娜的哥哥,结城浩,辛苦十年,开发出跨时代潜行网游。现在,终于到了他可以功成身退,安心和二次元老婆们网恋的时候了。玄不救非,氪不改命,只有情缘才是正确玩法。
  • 影帝的家养兔叽

    影帝的家养兔叽

    影帝许南易是娱乐圈难得的清流。他不炒作,不恋爱,一心只想拍好作品。外界传闻影帝高冷禁欲,直到一个女人半夜里爬上了他的床。准确来说是一只兔子。一只成了精的兔子。许南易:“说好的建国以后不许成精?”白木槿:“我迟早会成仙的。”许南易:“……”白木槿:“我看你印堂发黑,最近肯定犯小人!”许南易:“怀了?”白木槿:“……”呆萌较真小兔叽VS明冷暗骚.骚话连篇影帝。某日,被赶去书房睡觉的影帝又在半夜暗戳戳地摸回房间。白木槿:“快滚。”许南易翻身上床:“滚过来了。”
  • exo茶靡花开,末路之美

    exo茶靡花开,末路之美

    茶靡花田,少女的血染红了纯白的花瓣,十二个少年痴痴的望着她,耳边似乎还回荡着她的声音,“你们知道茶靡花的花语吗?”“鹿晗,灿烈,伯贤,子韬,亦凡,世勋,艺兴kai,chen,秀敏,suho,D.O再见了…”茶靡花开,末路之美…沫子的第二本小说,关于exo的,可能文笔不是多好,但请多见谅!ps:故事中所提及的人物均与现实无关,故事中的情节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清穿之带着空间的太子妃

    清穿之带着空间的太子妃

    本文不虐心,女主性格很直接,不是白莲花,不是圣母。这是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女主。女主本以为自己就是个配角,幸好有一个万能空间,有灵池,灵丹,超级强大的师父,以为看看戏打打酱油就能潇洒过完这一生去找师父。可是怎么就做了太子妃了,原本想着太子不好的话就关起门来一个人过日子的。但是谁能告诉她,这个风度翩翩,文武双全,对她百依百顺,温柔呵护始终如一的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各种龌龊的倒霉太子吗?结局是皆大欢喜滴,一切都是美好滴。本人第一次写书,语言可能稚嫩,思维可能不够紧密,逻辑可能不够严谨,剧情可能有点拖沓。纵有千万不好,也是挠破头皮辛苦码出来滴。不喜欢的就不要看,不要骂人不要彪脏话。谢谢支持~
  • 百战邪皇

    百战邪皇

    关公战秦琼;历史打现代;原始功法VS功率武器;过去完成时PK将来进行时;所有这一切全都源于一个虚假的绝世阴谋。人世扭曲,战争错位,以高级骗局启动的游戏引擎,结果却毁天灭地,最后全都变得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