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0500000050

第50章 有歌有酒春常在

谁来到这素以“歌的海洋”艳称中外的八百里凉山,都不能不为遍地的山歌、情歌、酒歌、舞歌、婚嫁歌、祭祀歌、丧礼歌、节庆歌而忘情倾倒。彝族民歌中数量最大的是情歌;其次,酒歌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生酒歌”一般以敦勉、教诲为目的;还有一种“塘酒歌”,老人们坐在一起,通过歌唱,谈古论今,展示才智,这种酒歌多为宏篇巨制,内容淹博,素有“歌母”之称。据熟谙声乐艺术的朋友讲,彝家唱歌发声的方法很科学,很考究。他们善于使口腔、喉腔、胸腔和鼻腔巧妙、自然地加以配合,达到音距大、吐气长,音量宽阔,即使数十拍的长乐句也能一气呵成。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就在《子虚赋》中记载了彝族先民的“颠歌”。唐人樊绰所着《蛮书》中,也有关于彝族男女吹笙、歌的描述。古籍记载,这里的男女老少皆擅弦歌,转喉开口,一唱百和,举凡爱恋、婚嫁、喜庆、悲戚、放牧、农作、狩猎、行役,无不以讴歌抒怀达意。他们把弦歌看做是彝家心声自然流露的情感通道,又当成反映人情世态、时代生活的一面镜子。他们自豪地说,彝家的史书,记在弦歌之中。

有人说,到了凉山,忘了吃,忘了喝,忘不了彝家姑娘一曲歌。彝家女儿长成大姑娘了,一般都随身携带一种用竹片或钢片制成的口弦,演奏时,将口弦置于唇间,左手握住弦柄,右手轻轻地拨动篾尖,或吹或吸,发出柔和、婉啭的清音,借以表达复杂、细腻的情感。这美妙的音乐所洋溢的万种柔情,会使热恋中的小伙子如登春台,

如饮醇醪。有一首民歌是这样描述的:

假如阿妹子的脸皮薄如纸,

悠悠的响篾能替你递话传情。

它是采集爱情鲜花的蜜蜂,

从这颗心钻进另一颗心。

假如阿妹子被苦闷缠住了身,

悠悠响篾能吹散胸中的阴云。

它是寻求友谊的金丝银线,

把两颗心织作一颗心。

彝家儿女历来有以歌传情代言的习尚,触事为歌,随口而唱。赛歌会上,男女青年初识乍见,交浅言深,有些耐口往往以歌声投石探路,曲折传情。小伙子唱道:

唱支山歌给妹听,

看妹格是痴情人。

点灯还要双灯草,

有情小妹来接音。

有时,姑娘看不中对方,便用歌声加以婉言谢绝:

妹是一杯酒,

苦荞子酿成。

闻着味不香,

喝着味不醇。

阿哥是上品,

另找可心人。

凉山彝家以真诚质朴、热情好客闻名于世。每当我们踏入彝寨,都会遇到人们主动地问询曲博卡波?”意思是:朋友,你去哪里?你只要说出准备拜访的人家,他们便会热情地前趋指路,甚至一直陪送到那一家。有时,我们没经事先联系,随意走进哪个彝家,男女主人也总是很有礼貌迎迓接待,决不会冷落了这种不速之客。里巷徜徉,随时都能听到彝家的暖人情怀的祝酒歌:

远方的朋友,来哟,来哟!

珍贵的客人,来哟,来哟!

请喝一杯彝家祝福的酒,丰收的酒哟!

彝家的心像篝火一样红,金子一样真哟!

请喝下这珍贵的酒啊,

接受彝家的一片深情哟!

客人登门,酒是必备的,往往客人一就座,主人便立即递过来一杯酒,然后边叙边饮,以酒代茶,一直喝到客人起身告辞。彝家待客慷慨大方,他们有句俗话:“一斗米不吃十天,难以度年;十斗米不做一顿,无法待客。”

着名的民族学家林耀华先生四十年间三上凉山,对于彝家的这种盛情待客有更深的体会。一次,他到昭觉县的甲甲阿吉家串门,因为这里地处平坝,为了让家中的羊避暑,主人事先把羊寄放到山上的亲戚家里。现在来了客人,一时无羊可捉,没有W食款待,主人感到很难堪,便一连气杀了四只鸡来下酒,还再三地表示过意不去。还有一次在尔吉久布家,见客人来到,主人当场就花二百元钱买下一头牛来准备宰杀。林先生一看这种情势,赶忙登车告别,如同逃跑一般。虽然心知这样做会使主人不悦,但无论如何也不忍心让他无端作如此大的破费。

彝家认为,善是立身处世的根本。他们说,步子直才能走得快心肠好才能交朋友。存善心,行善事既可以造福自己,又可以荫庇子孙。广泛流传在民间的大量故事传说,都宣扬了这类思想。长期的生产力低下,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艰难,加上天灾人祸频仍,使他们养成了合群互助、团结齐心、扶弱抑强的风尚。

这次,我们来到凉山彝寨,热情好客的主人更是早早地欢聚村头,置酒接风。一队靓装丽服、美目流盼的彝族姑娘,手里擎着酒杯,高歌侑酒。我以素无饮酒习惯为辞,姑娘们便齐声唱着:

大表哥,

你要喝。

你能喝也得喝,

不能喝也得喝,

谁让你是我的大表哥!

喝呀,喝!

我的大表哥!

在这种情殷意切的态势下别说是浓香四溢的美酒即使是椒汁胆液、苦药酸汤,也不能不倾杯而尽。

世界上哪个民族没有诗呢?维柯说过,在所有民族的历史上诗是最初的或最原始的表态方式。海德格尔也说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语言因此,诗是人类对宇宙和自身之悟解的最早开端。”但我敢说要找一个像彝家那样全民族都迷恋诗歌,沉浸在写诗、诵诗、用诗的巨大热忱里,形成一种独特而鲜明的民族特征,走遍天涯也不容易。

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就记述了彝族“论议好比喻物”,喜欢以诗的手法和格言、谣谚来表述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凉山有着丰厚的文学积淀,到处都是诗的沃土。古老的历史,绚烂的文明,美妙的大自然,以及那些难剪难理的爱爱仇仇,统统以诗的形式载诸彝文古籍,流布于人们的口头。广泛流传于大小凉山的着名史诗《勒俄特依》、训世诗《玛木特依》、叙事长诗《阿莫尼惹》、抒情长诗《阿冉妞》,与云南的《梅葛》、《阿诗玛》、贵州的《恩布散额》,构筑成彝族民间文学的宏大殿堂。

在凉山,与诗歌堪称文学“双璧”的是遮天盖地的神话、传说。不管是历史的、传奇的神话,还是诠释某种现象、事件、名称的起源的解释性、推源性神话,都是通过“遗传”方式从远古保存下来,都体现了彝族文化传统的底蕴,反映着民族的经验与愿望。这些神话、传说既是古代彝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说是它的丰厚的土壤。尽管这些神话、传说反映着原始人思维的前逻辑的、主客体不分的稚拙的特点,如同《山海经》、《淮南子》中所保存的神话一样,情节简单、象征性单一,尚未形成一个种族的完整体系,但是,它们确曾启发了彝家各个时代无数画家、雕塑家、诗人的灵感。

如同希腊神话中反映了群婚制、母权制、血亲复仇、父权同母权的斗争等许多人类遗迹一样,彝族神话中也保存了大量神话化了的亦虚亦实的史迹。它们当然不即等于历史,但往往在虚构的外衣下包藏着真实的内容。正如高尔基所指出的在神话和传说中,我们可以听到从事驯服动物、发现药草、发明劳动工具这些远古的回声。”

其形式,大量表现为口述流传。中文的“古”字,就是十口相传之意。通过这些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可以向远古追溯传统的源流,探索其更悠久、更超自然的原始形态,读出人类生活史的第一页。这对于文字历史记载较少、也不甚完整的民族来说,尤其重要。

像渴望着一切文明、幸福一样,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先民就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腾身天界,遨游太空。——域外的关于法厄同的神话,关于罗达斯及其儿子伊卡洛斯的神话,中国的嫦娥奔月的传说,都反映了这一点。

几千年的想望,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中国,这个火箭的故乡,经过无尽沧桑,今天终于面对崭新的世界,高扬起火箭的旗帜,在空间高科技领域实现了辉煌的跨越。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二十多颗实用地球同步卫星,使西昌成为人类飞向太空的港口,蜚声宇内的中国航天城。面对高科技的伟大成果,面对这些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人间奇迹,我蓦然想到马克思的名言广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如同成年人常常喜欢回顾童年时期的梦幻追寻,尽管这种梦寻是极为幼稚与虚幻的,心头却依然不免充满了无尽的温馨与眷恋;人们在以满腔热情欢呼着、切盼着这些神话消逝的同时,对于远古先民那种粗粝而幼稚的神话梦寻,又总会充溢着崇敬与向往之情。当然,那种神话与传统杂陈,不见科学真面,蒙蒙然处于扑朔迷离的雾霭之中的混沌状态,毕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凉山,这块风物宜人却又深藏固闭,资源富集却又相对贫穷落后的地方,如今正在发生神奇的变化,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调整。

显然,现代文化科技事业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定会与固有的民族传统发生激烈的撞击。摆在彝家儿女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以足够的思想准备,主动地调适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以防止可能产生的某些消极后果。我们欣慰地看到彝族诗人倮伍拉且的诗句:

沉重地滚动挤压我们身躯

坚硬如铁粉碎灵魂的硬壳

飘逝的时光一页页翻开从

以往翻到现在我们拥有足

够的经验接纳必然的明天

同类推荐
  • 流年拾梦

    流年拾梦

    《流年拾梦》是作者冯万治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近年创作的古体诗集,分为“人生流韵”、“万物情缘”、“山水有灵”三个部分,分别述说平凡的人生苦乐,无言事物的爱憎情怀,那些令人难忘的自然神韵。说是古体诗,其实是用七言、五言或者四言的形式,表现当代的现实生活,用语也较为质朴,立意是积极面对人生的。总体基调积极向上,体现了作者关心家乡建设,关注环保与民生的高尚情操。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本书是一本作家论,探讨当代(主要是“文革”后)一批最为活跃的少儿文学作家的作品。作品是作家个人的想象,表现着作家个人对世界的感受、理解、命名、创造,无疑有着很强的个人性和主观性。但将创作看成一种话语,一种作者和读者的对话,它不仅受到读者而且受到语境,包括特定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作家的个性也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显现出来。所以,在实际讨论具体作家的创作之前,需要对当代,特别是“文革”后的少儿文学语境作个大致的扫描,看这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主潮、审美氛围等为作家们提供了怎样的舞台,这一代作家站在什么地方想象世界和明天。
  • 尘嚣之上

    尘嚣之上

    《尘嚣之上》主要收录了无言岁月、雨、酒醉、但愿长醉不愿醒、陌生人、文字和呼吸、心如止水、再次翱翔、等待、淡淡的忧伤、蝴蝶落在手背上、流淌在纸上、撑起一片天、一串串,一行行、琴声悠扬、想不写你都不行等内容。
  •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从世俗中来,到灵魂里去

    本书为“中国人文讲演丛书”之一,以学术的普及为旨归,以思想的撒播为内涵,以学术的讲演为形式,搭建人文、经济、管理、法律各平台,再现国内一流学者的学术讲演现场。
热门推荐
  • 极品飞针

    极品飞针

    “小李飞刀”“晕!这叫小李飞针好不好,手里拿的分明是针。”“神仙”“NO,NO,NO。哥也就一普通人,只不过精神力比别人强大些。”李思无奈道。李思,原本一个平凡的少年,因为一次交通意外而改变了其一生。且看李思如何玩转都市!!!!!!
  • 人冥使者

    人冥使者

    这个世间,游荡的虚灵很多,它们带着各种不同的执念,坚守在冥府之外的异国,或饱含深情的凝望,或满面狰狞的憎恨。
  • 请按剧本来

    请按剧本来

    突然听见自己死了的顾乾初:“……”“什么玩意?!我死了?”[倒计时五秒,不绑定抹杀。]“你好无情哦。”[还有两秒。]“绑绑绑绑绑,不就是绑定吗,听你的听你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娘崛起之日,你跪下叫爸爸之时。
  • 迷失在宋末

    迷失在宋末

    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学生穿越至北宋末年,经历了匪患与战乱,没有一技之长,却梦想着改变世界。帮助落难时的岳飞就是奠定成功的基础;与金兀术称兄道弟,乘机劫他的犯人,泡他的妹妹;你就是成吉思汗,老子先杀了你……搞垮秦桧,扳倒赵构,踏平大金,威慑草原。赵构:你放过我吧。秦桧:江南归你,江北归我,如何?岳飞、吴玠、张显:你是我兄弟。金兀术:我叫你哥,你把我妹。铁木真:汉人中有如此人才,永世不踏足宋境。
  • 入世莲

    入世莲

    她是美人,像一朵隐世的菊,淡雅清幽。他是权贵,看似温柔深情,实则凉薄寡意。他是商人,为她重生。他是浪子,为她赴死。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是情,还是利益。乱世的明争暗斗,争的是权势和美人,斗得是心机和残忍。看那一朵隐世的菊,如何入世为莲,清贵高华。
  • 花千骨之不负卿

    花千骨之不负卿

    白子画,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不会再爱上你。。。。。。这个故事就是围绕着这句话开始的。。。。。。我风清这一生只爱上了他一个,这永生我却只爱他,为什么,我终究还是忘不了你。。。。。。
  • 带着面具的男人

    带着面具的男人

    《第五人格》同人小短篇,杰克×园丁CP,是一个酒吧里只点一杯白开水的神秘男人和从家里偷跑出来的小女孩的故事。
  • 走出长生路

    走出长生路

    人,生而平凡;却,不可平庸。重生异世大陆,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红尘阅尽,哀伤不止,愿求真爱,却总是心伤。十里桃花不多,真爱一人便好。吾,愿为平凡修士,却不愿再平庸一生,老死床前。不争,不可长生。蝼蚁尚且苟活,吾亦不愿死去。且看,走出长生路!
  • 校花的元素法师

    校花的元素法师

    身为战神的元素法师接到一个带校花楚梦菡去元素大陆的任务,还必须让她喜欢上自己,那是有多无奈啊!
  • 我的人生惨被直播

    我的人生惨被直播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一直到楚南老去的那天,全世界仍未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他演了全世界,而非全世界在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