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20900000011

第11章 关于民族问题的笔记(2)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结束动乱,重新走向统一。在这时期,四周先后形成了许多大的少数民族。如东、西突厥,回纥,吐蕃,南诏,契丹,室韦等。唐朝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政策采取的基本上是羁縻州府制。如平定西突厥后,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为西域地区最高军事和行政机关,其下面还设有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都督府。安西后升作大都护府,下面设有北庭、金山两个二级都护府。总之,是大都护府-都护府(后改节度使)-都督府三级体制,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体制。都护府是军政合一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招抚安置归附的各部族,维护统治秩序,镇压内部叛乱,对付外来侵扰,考察官员优劣等(而在汉族移民较多、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则仿照内地设置州、县)。在其他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也大体有这样的设置,只是官职系列、名称可能有所不同。如在云南设置云南安抚司,羁縻州府一方面由中央派遣官员担任,一方面对归附的部族首领保留原来酋长政治地位,不改变原来部落体系和政治体制,不触动原来经济结构,按部落大小设置州府县,任命酋长担任都护、都督、刺史、县令等。他们可以终身为官,并可世袭,但不得擅自称王,也不得自封官职,均需朝廷册封。一经册封即是朝廷官员,领有俸禄,统领部众,严守属国礼节,定期朝贡入质。羁縻州府可以保留军队,但须受朝廷管辖征调。在羁縻州府地区,不直接征收赋税,而由土长向朝廷进行象征性进贡,朝廷则给予丰厚赏赐。

宋朝是中原政权与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北有辽国,后来又有金国,西有大夏,再西有高昌,南有大理,西南有原吐蕃分裂成的四个小国等。这些政权,有的向中原政权攻城掠地,有的则在一定程度上俯首称臣,最后均被蒙古铁骑所灭,进入元朝。宋朝在可能控制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实行了羁縻州县制度,并且有所健全,也更为严密。如在广南西路,对当地部落,按种落大小,分为州、县和峒,峒约50余所。擢拔其首领,分别授以知州、权州、监州、知县、知峒等官职,给予印信,终身为官,世代承袭。这些首领,一方面是部落头领,从血缘角度发挥作用;一方面是朝廷命官,守疆土,听调遣。同时,朝廷又委派经略使、提举等汉官,对土官进行监控;并在战略要地驻军镇守。

元朝结束了唐以来的分裂局面,国家重新进入了统一。一般认为,蒙古族在族源上源于东胡系统,主体是东胡系室韦诸部中的蒙古部和塔塔儿部,核心是蒙古部。但蒙古民族成分也不是单一的,而是长期吸收了活动于大漠南北的许多民族成分而形成的,包括匈奴、突厥、乌桓、鲜卑、契丹等。公元九世纪,大批蒙古先民来到蒙古高原,他们属于大小不一、经济水平不同的一百多个氏族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部落组织的血缘纽带关系逐渐松散,各个部落之间为财产、人口不断混战。在混战中,氏族界限打破。成吉思汗进行的统一战争又加速了部族之间的混杂融合。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实行千户制,将所有人口按照地域分为95个千户,多数千户是由不同部族的人混合组成的,千户既是基本军事单位又是基本行政单位。这样,原有的氏族组织彻底瓦解,新的蒙古民族形成。他们逐渐有了共同的地域(蒙古高原),有了共同的经济(游牧生活),有了共同的语言(迭儿列斤蒙古部落方言),共同的心理素质,也就形成了我们都是蒙古人的概念。其实,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缩影。

元朝与其他边境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好的。这可能与它本身是少数民族,没有华夷之偏见,能够平等对待其他少数民族有关。以后清朝处理这个问题也比较好,也应与此有关。元朝在前代实行羁縻政策的基础上有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除将兵镇边外,还设立行省,在政治上与内地划一。同时,在西南民族地区,又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土官,以确保有效统治。在元朝设立的10个行省中,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湖广等均为少数民族地区,行省下设路、府,直至基层。这一措施无疑是一个伴随着痛苦的艰难过程,但也确实加强了对民族地区的治理。元朝在进行武力征伐的同时也实行诏谕招抚的另一手,这在西南地区最为典型。为减少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冲突,又能进行有效控制,在最初用了一段流官后改用当地民族上层为官,统称为土官。此法从任用丽江麦氏、大理段氏开始,后遍及云南、湖广、四川,成为元政权在当地的基础。土官系列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等(这是土司系列,基本是元朝创立的土司制度);还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这是土官系列);还有土巡检、土千户、土酋吏等基层官员。土官的职责是维护当地秩序、征收赋税、到京朝觐、服从征调等。土官也允许世袭。元代实行的土官制度比较秦汉以来的羁縻制度,一方面对土官管理上更加严格,一方面又对其权势加以限制。但比起对流官来,还是相对松一些,有罪时常“罚而不废”。土官在历史上是起了作用的,终元一朝,在边境民族地区没有发生过独立称王的政权。元朝还使用乡兵,建立驿传,实行屯田。

元朝时期与西藏签订了归顺协议。公元1247年,阔端与萨班在凉州就此取得一致,萨班写信昭告全藏归顺蒙古,从此西藏正式并入中国版图。元朝为治理西藏,在宣政院下设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分别管理四川部分藏区和整个西藏。忽必烈是把西藏作为一个行省来治理的,萨班的侄子八思巴被委以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权力。忽必烈还派遣官员入藏清查户口、设置“甲姆”(驿站,兼有行政职能)。八思巴推荐设立的行政长官均须由皇帝任命,萨迦地方政府没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自由。也就是说,西藏不是独立的一国,而是整个大元帝国的一个部分、一个省。

明朝在西南、中南少数民族地区沿袭了元代的土官、土司制度,并更加完善。土官、土司制度源于汉唐以来的羁縻制度,但在不同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分别采用。凡接近内地、汉人较多、经济相对发展的地区,设置土官,使之逐步与内地趋于一致。而沿边汉人较少、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则设置土司区。土官区设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归吏部管理;土司区设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归兵部管理。土官土司均给印信,准予世袭,并有等级、承袭、考核、惩罚、贡赋制度。这就把土官、土司在制度上区别开来了。这是一个进步。此外,还伴有卫所和屯田制度。

对于明朝来说,土官、土司制度的建立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在统治之初,为了不使少数民族分裂出去,使用这种办法是正确的,也是有效的。但明朝统治者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以汉族文化积极施加影响,而当统治稳固或逐渐与内地达到一致时,则实行改土归流。正如刘文征在《天启滇志》卷三十《土司官氏》中所说:“施羁縻于夷狄,非络首穿鼻之术,盖授之爵赏,被之章服,俾自为治,而用夏之变与焉。”在明朝中期以前,土官、土司制度在维护统一、稳定边疆、发展经济方面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特别是各类各级土官皆由中央任命,比起汉唐宋均是一个进步。而且,土司土官为了承袭职务,还得学习汉文化。在实行土司土官制度的同时,明朝还采取驻军屯田、夷汉参用、流土相间等措施,以为限制和防范。这些,也是为最终改土归流创造条件。

最先实行改土归流的是湖广。从1413年始在以后三年中,废宣慰司,改安抚司,再改州;初时仍以土官为州长,很快改流官。但州府以下,仍参用土官。1436-1505年,明朝在有条件的地方大规模改土归流,贵州、云南、广西能改尽改。

朱元璋在河州(元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驻地)置西安行都指挥使司,下辖乌斯藏、朵甘、与河州三卫,管理整个藏区。不久,升朵甘、乌斯藏为行都指挥使司。朵即安多,今甘肃、青海藏区;甘即康,今四川甘孜、西藏昌都一带;乌斯藏相当于今拉萨、日喀则、山南、阿里和拉达克地区。明朝还给予喇嘛各教派领袖人物各种头衔、封号,如法王、国师等。明朝与藏族关系是比较好的。

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而且地域辽阔。生活在这一地域内的中国各个民族,此时都已成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国家的空前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发展。同元朝一样,清朝也较好地处理了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有许多创造性的政策和措施。

同类推荐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

    受益一生的北大哲学课

    本书撷取了许多北大先哲的精彩言论、真实的人生经历,并结合大量生动深刻的故事,详尽地阐述了北大人的生命智慧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北大人身上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博大、厚重与坚强。阅读本书,聆听大师们的谆谆教诲,汲取其人生经验和智慧,学会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 中国现代哲学史

    中国现代哲学史

    《中国现代哲学史》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冯友兰所作。《中国现代哲学史》是冯友兰先生晚年回归自我,“修辞立其诚”“海阔天空我自飞”的产物。冯先生以他的漫长的学术生涯和辉煌的学术生命铸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学术品格。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哲学、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具有很深的认识意义。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总有人会为你而来

    总有人会为你而来

    本书全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为真实的随笔,希望能够让读过这本书的你们从中受其启发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不断向未来奔跑前行..
  • 女尊天下之断肠间

    女尊天下之断肠间

    她是流落人间的少女。山野之间的少女自小便习得一手好功夫。他是父母情仇之下的遗孤。在父母的刺激下年幼间生出了魔格,可他毕竟是妖神的后裔。她善良,如同一个傻白甜,直到她遇上了伤害累累的白胡子老爷爷。从此让她明白人心的险恶……
  • 天道闺女爱种地

    天道闺女爱种地

    “历劫?!”“昂…很快的……”算到情劫的天道一不小心把亲闺女给坑了,不小心把未来女婿扔去开了荒,结果劫不得不破。(不知道的以为你是我后爹呢!!——来自闺女的吐槽)
  • 田园闺事

    田园闺事

    文侯家身娇肉贵的郡主就要挑选夫婿了!左边是身姿英武的大将军,虎视眈眈;右边是权倾天下的太子,磨牙霍霍,面还跟着一个名噪一时的状元爷,吟诗作对……都想娶她?!不会吧?她忙时爱好爬下墙,闲时策划逃了下婚,外加结实的揍了下太子一顿,这也敢娶?即没有旁人漂亮的脸蛋,又没有旁人妖精的身材,怎么突然成了祸水?穿越版的郡主小姑娘正在为难之时,边上某男却炸了:林菀儿,敢给我红杏出墙。不怕摔死吗?此她只好默默画圈圈,一个又一个大圈圈……她真的真的真的不是欺软怕硬的货。
  • 缸脑

    缸脑

    蒋生因为第二人格的妄想症,被关进了六角亭精神病院,以治疗的名义,被进行着一项有违道德的名叫缸脑的特殊实验。好在第二个人格苏醒了,他尝试了一切办法,都无力摆脱这项残酷的缸脑实验,于是留下了一本神秘的日记,然后选择了自杀,无形中将接力棒交予主人格。主人格能逃出这个缸脑吗?第二人格自杀成功了吗?究竟我是蒋生,还是蒋生是我?
  • 回宋之鹤唳秦淮

    回宋之鹤唳秦淮

    穿越回到北宋南宋交替之际,受尽折磨,卷入家族、朝廷纷争,看我如何鹤唳秦淮,纵横大宋朝,抱得美人归。
  • 斗碎巅峰

    斗碎巅峰

    寰宇界面,武道昌盛。有力开九石之弓的武者;有生撕虎豹,五马不能分其尸的强人……更有断山裂河,傲立九霄之上的大能!穿越世界的壁垒,手执天地的祖脉……且看一介平凡青年,如何经历各种恩怨情仇,凶险算计,一步步攀上世界的至高点,斗破那横亘于天地尽头的武道巅峰!
  • 末世重生之女配系统太淡定

    末世重生之女配系统太淡定

    男主版文案:她走的第一年,他希翼万分的想:只要你回来,我不会再让你受丝毫委屈。她离开的第六年,他绝望万分的说:谁若能找到她,我就把这诺大的家产给谁。她消失的第十二年,他午夜梦回时,让人为她打造了一把坚固的锁链。她不见的第十八年,末世来了,他······疯了。凌依,莫让我再找到你。女主版文案:当她知道自己痛苦一生只因为自己是一个恶毒女配时,她想要哭泣,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哭泣的本能。一场机遇······当一切重来,已成为系统一部分的她,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1v1,双洁
  • 傲天魔草

    傲天魔草

    --株弱不禁风的小草随风摇曳。一只游荡世间的孤魂野鬼执念未灭。一片充斥死亡战歌的荒野古战场。一件件离奇诡异事件接连不断。…………再度重生后,他誓以魔草凝聚成域,征战天下!
  • 学院默示录之我是拳皇

    学院默示录之我是拳皇

    --新人练笔学院默示录..猪脚有拳王的能力...如果按游戏那样升级学技能会咋样